流动儿童报告

2024-04-11

流动儿童报告(精选8篇)

篇1:流动儿童报告

《流动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论证报告

一、研究背景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推进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大批外来人口来溧阳务工。近几年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逐年递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因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家庭教育缺失,尤其是频繁的转学,造成行为、心理品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严重地制约着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

为使这些学生能享受平等的、均衡的教育,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解决我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特提出“我校流动人口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

研究内容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本课题的思路是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培养流动人员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三方面: 流动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不良行为习惯矫治的初步实验研究(以个案为主);

探索从学校、家庭、社会等途径培养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行为习惯分解为做人的基本习惯、做事的基本习惯和学习的基本习惯;在做人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主要是“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做事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主要就是“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顽强”。在学习方面,强调的核心理念是最基本的学习习惯。

课题将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为一系列习惯,在研究策略上主张由点到面,先研究后推广的方式。旨在通过建立学校“行为习惯教育”管理网络——系统性;创设良好的校园教育工作环境——体验性;成立一支强大的家庭“习惯教育”辅导队伍——参与性;成立课堂渠道实施小组,在各门学科中渗透习惯教育——学科性;开设行为习惯实践体验活动——活动性等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问卷测试,摸清现状 A、对教师的教育认知进行调查。

B、调查流动人口子女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C、调查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情况。

成人的言行是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活教材。成年人也要有好的习惯。在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和教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我们希望通过从教师教育认知与行为、流动学生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各方面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流动人员子女不良习惯形成的多方原因。

2、联合教师、家长、德育专家对现状会诊,系统总结问题原因,探讨流动人口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则和方法。

3、整合教育资源,具体操作,达到研究目标

制定各学段的应达目标,设计科学系统的训练序列,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我们将整合学科教学、校园环境、教师教学策略、少先队工作、家庭教育策略,制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评价体系。习惯培养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课题组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制定训导方法、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训练要反复、严格,还要近(贴近生活),小(具体目标),实(实效)

(2)组织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对流动人口子女在知、情、意、行各方面进行调查,并依据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统计、分类;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建立“在校流动人口子女基本情况”数据库。并对个别特殊的流动学生(一般是流动人口子女中的问题学生、或虽成绩优秀但存在某种问题倾向性的学生),每班确定3~5人进行个案跟踪,有针对性地施展教育。

(3)依托我校家长学校建立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培训基地”。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父母应该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树立父母主动配合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给父母科学的教育方法,注意对父母的服务和指导,努力创建教育的合力。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采用点面相结合的办法,整体教育与个案跟踪相结合并辅之以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组织有关教师对课题进行论证并进行修改。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收集理论依据。

4)通过调查,建立“在校流动人员子女学生基本情况”数据库。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了解学校中流动人员子女学生原有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并依据学生的水平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寻找原因。2)成立流动人员家长学校,每学期二次向家长们传授家教的先进经验,促使家长们观念的转变。

3)课题组成员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途径对课题进行研究。

4)分阶段做好课题阶段小结,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课题实施方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本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评价。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2)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

3)提出鉴定申请,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论证。

三、预期成果

1、培养我校流动人口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探索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教育的策略。

2、将习惯培养细化为可操作性的原则与方法,并逐步推广使用。

3、构建我校各学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应达目标和科学的训练序列。

4、带动我校师德、校风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保障措施:

(一)近几年来,我校遵循“搞课改 强内涵 铸品牌”的办学思路,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学校科研教研氛围较为浓厚,具有一定的科研底蕴,也获得了良好的科研成效,课题报告、教学成果多次在区、市、省、全国获奖。

(二)本课题研究人员配置合理。此课题实施有一支在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中锤炼、勤学肯钻、勇于实践的骨干教师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佳的人员保障。课题组组长是本校校长,将此课题已纳入学校日程规划上,课题组其他成员均为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多次承担了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具有实施本课题研究所需的人力资源,能够承担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将继续邀请教科研部门专家进行指导。

"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儿童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篇2:流动儿童报告

一、我镇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流动儿童***名,流动儿童都是随着父母流动,与父母居住在一起。流动儿童父母以经商和打工居多,生活条件都中等偏上,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都较好,孩子能较好的融入当地生活。

二、我镇流动儿童的新特点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不断扩大和增加,就业机会大大提升,外出务工人员逐渐选择回乡创业或工作,大量的流动儿童也随着父母返回了家乡。部分外地人到我镇创业开店,也将子女带到我地,使我镇成为了流动儿童的流入地。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流入儿童将不断增加。

三、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部分父母忙于生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因而导致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二)意外伤害问题严重。流动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现阶段虽然融入了当地生活,但始终与当地儿童不同,内心存在异乡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同时在升学中会遇到一些政策限制,心理容易受到影响。

四、意见和建议

篇3: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城市流动儿童。调查抽取了湖北省的武汉、黄石、宜昌和浙江省的丽水、舟山等5个城市, 每个市均抽取了中小学各2所, 共20所学校。共发出调查问卷1200份, 收到有效问卷1167份。其中武汉市400份, 回收387份, 有效回收率为96.75%;黄石市200份, 回收189份, 有效回收率为94.5%;宜昌市200份, 回收200份, 有效回收率100%;舟山市200份, 回收194份, 有效回收率97.5%;丽水市200份, 回收197份, 有效回收率为98.5%。发放对象为各市有代表性的民工子弟学校以及城市公办学校。

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的两个衡量维度, 即语言与风俗习惯。语言主要涉及的是流动儿童进城后的语言适应状况, 风俗习惯则涉及的是流动儿童的卫生习惯、居住地理位置以及家乡节日。

3.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采取集体施测的方法, 对调查获得的所有数据在spss上进行录入及相关的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密尔顿·戈登认为, 外来族群适应本地族群文化的衡量标准有三个:一是语言;二是宗教;三是风俗习惯。由于流动儿童不存在宗教上的适应问题, 因此, 我们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语言以及风俗习惯两个维度上。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状况并不理想,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前期语言交流困难

戈登认为, 族群间最明显的文化差异通常表现在语言方面, 如果两个族群在语言上互相不通, 无法进行思想交流, 那么这两个族群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显然会比较少, 偶有交流也容易因彼此语言隔阂造成误解。在明显存在语言障碍的情况下, 通常各族群居民会形成事实上相互隔离的社区, 这样的族群之间也就谈不上相互的融合或同化。

流动儿童进城之初以及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他们仍旧习惯性地使用方言与他人交流, 特别是在同族群中, 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然而, 流入地与流出地间的语言毕竟存在差异, 两者之间的言语交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障碍。作为支配群体的城市族群, 他们无需变更自身的语言系统。而作为从属群体的农民工及其子女, 将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母语”, 转而向城市主流语言靠拢, 否则他们将很难适应城市文化。

调查表明,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初期, 尽管讲普通话的人占大多数, 但也有相当部分的人使用的是老家方言, 而使用城市方言的人数明显不多。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差异, 这就容易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产生。平均超过60%以上的人能够听懂流动儿童使用的老家方言, 但也有平均将近40%的人不能听懂流动儿童使用的老家方言。语言不通, 客观上导致了交流障碍的产生。

调查发现, 除宜昌市外, 其余四城市中的大多数流动儿童均不会使用流入地方言, 这对处在从属地位的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是相当不利的。

调查结果显示, 平均超过60%以上的流动儿童能听懂所在流入地的城市方言, 但也有平均将近40%的流动儿童不能听懂城市方言。作为从属群体的流动儿童, 如果无法听懂所在流入地的城市方言, 那么他们将很难与城市文化融合。平均超过70%以上的流动儿童认为在与城市儿童交流时不存在语言障碍, 但也有平均将近30%的流动儿童认为存在语言交流障碍。

2. 风俗习惯差异大

在族群历史演变的过程中, 各族群都会依据其传统居住地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条件而形成各自特有的传统的经济活动 (如农耕、畜牧) 和传统生活方式 (定居、游牧) , 同时形成自己传统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具体而言, 流动儿童与城市族群之间的风俗习惯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卫生习惯差异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 不少流动儿童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不良卫生习惯 (详见表6) , 如衣服未能及时换洗, 指甲不能经常修剪, 有的同学不爱洗澡, 还有的同学早上起来, 口脸没洗就去学校上课去了。流动儿童的这些不良卫生习惯, 也从我们对城市儿童及教师的访谈中得到了印证, 如:“他们不爱讲卫生, 个人卫生习惯很不好, 不想和他们在一起玩”、“他们不爱干净, 经常随地吐痰”、“妈妈不让我和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一起玩, 说他们不爱卫生, 又喜欢打架”、“流动儿童相对于城市儿童而言, 在卫生习惯方面确实要差些, 一位教师如实说”, 这是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听到的对流动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评价, 尽管其中可能有夸大的地方, 但不可否认的是卫生习惯差已成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而城市儿童在这些方面则无疑要好很多。

(2) 居住格局差异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 流动儿童大都居住于城乡结合处 (详见表7) , 而且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高度聚集的居住模式也在客观上导致了流动儿童与城市支配群体的“主动”间离, 一方面是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 另一方面则是现代的都市文化, 二者之间的文化沟堑也就此形成。而流动儿童与城市支配群体在大部分时候的“终日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交际模式, 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适应城市文化的艰难性。

(3) 节日差异

城市日益缤纷多彩的节日化, 与乡村相对比较执着的传统时节相比, 无论在数量、内容还是形式上, 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母亲节、父亲节、元旦、五一劳动节等愈发受城市族群热衷的节日, 在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看来, 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与吸引力, 更多的则是淡视, 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流动儿童与城市文化裂痕的生成。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1. 结论

(1)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已凸显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交流障碍, 二是风俗习惯差异大。其中语言交流障碍具体表现为流动儿童进城后的前期语言交流障碍, 风俗习惯差异大具体表现在卫生习惯差异、居住格局差异以及节日差异三个方面。

(2)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从发展的趋势来看, 流动儿童这个群体的人数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会越来越多, 希望融入城市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也会愈发凸出,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

2. 建议

(1) 大力推广普通话, 构建良好语言环境

在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与普及过程中, 会面临着一些难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观念问题。从说惯了家乡方言或城市方言到改说国家通用语言, 不仅仅是能力问题, 更主要的则是观念问题。目前推广普通话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在于还有多少人不会讲普通话, 而是很多人本身会讲普通话却不好意思、不愿意讲, 许多人的语言观念仍旧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尽管“宁可卖祖宗, 也不改祖宗声”的封建语言意识不是那么强烈了, 但是一改多年的用语习惯而改讲普通话, 恐怕还需要鼓起一点勇气来。在一些流入地城市, 这种保守的语言观念表现为盲目的语言优越感, 排斥甚至看不起自身方言以外的任何语种, 这是一种典型的族群语言意识的体现;二是克服使用普通话的心理障碍问题。有些人害怕讲普通话, 担心讲不好会被嘲笑, 或者觉得讲普通话不自然甚至会感到尴尬, 时间一长, 就对讲普通话产生畏惧心理。流动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产生就与他们的用语担心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无论是讲普通话还是老家方言, 他们都会面临着被嘲笑的危险, 而流动儿童幼小的心灵又很脆弱, 很容易受到伤害, 类似的事件发生几次后, 他们就不会再轻易开口讲话了。攻破上述两个难关, 普通话就可以在城市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得到很好的普及与推广, 流动儿童的语言交流障碍也就会随之消除。

(2) 循序渐进, 逐步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需从流动儿童的实际和特点出发, 要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 对不同年龄段的流动儿童需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教师要把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目的及意义向学生阐述到位, 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轻到重的循序渐进培养原则。如对一年级新入学的新生第一个月就应该着重教会他们正确的看书及写字姿势, 第二个月就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做眼保健操, 注意保护好眼睛。之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杂物、纸屑的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 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与不良卫生习惯的消除, 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流动儿童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会有“反弹”的特点, 改变固有的条件反射, 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 需反复坚持训练, 方可取而代之。建议教师在班级中采取“反复抓”与“抓反复”的策略, 充分利用班干部及其他同学与小学生的作用, 相互监督、相互检查, 加之强化训练, 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强化法可同学校的常规管理相结合, 依据学校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确定强化训练点, 学校、班级上下一致强化训练。

(3) 加大群体间的互动频率, 消除偏见与隔阂

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与歧视, 往往源于这两大群体间的误解与隔离。所以,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减少大众媒介对流动儿童的消极负面报道及宣传, 转而以增加尊重、重视流动儿童为主题内容, 特别要对流动儿童中自强不息、德才优异、考取大学等典型事例, 予以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 扭转并改变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与误解, 让他们意识到流动儿童将是未来城市居民, 二者在同一城市空间生活, 两大群体之间只有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帮助, 彼此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并能在心理上接纳和认同流动儿童, 进而以平等的态度正确看待流动儿童, 为流动儿童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以及舆论环境;另一方面, 政府部门、城市各社区单位还应采取各种活动方式, 促进城市居民与流动儿童及其父母间的交往互动, 以拉近彼此间的情感距离, 加深彼此的了解, 改善二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促进群体间的相互融合, 进而建构城市居民与流动儿童共同的社会认同。

(4) 尊重差异, 相互接纳

二元社会结构所带来的城乡教育差距, 在流动儿童幼小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心理差距与尊严差距。流动儿童由于家庭背景、文化传统, 行为习惯仍旧保留着原有的乡村痕迹, 在与城市儿童的交往过程中, 他们的这些行为方式显得有些“老土”。这种“老土”导致了他们自卑心理的形成, 从而在与城市儿童的交往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迟钝与封闭。与此同时, 由于大众传媒的负面报道以及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陌生, 也导致了城市儿童不愿意与流动儿童交朋友。为此, 学校应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让城市儿童认识城乡差异, 让他们了解农村, 让城市儿童体会到流动儿童父母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了解中尊重差异, 在差异中赢取尊重。在实践层面, 就城市儿童来说, 了解农村, 尊重与欣赏差异;引导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发扬、挖掘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自身的优秀品质, 开展“结对子”活动, 将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一对一结为好朋友, 让他们在学习上相互帮助, 生活上互相关心, 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让他们在同伴交往中了解彼此, 自然融合。差别引发歧视, 差别引发矛盾, 差别引发格格不入。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 让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拉近二者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Kronauer, Martin1998, "'Social Exclusion'and'Underclass'-New Concepts for the Analysis of Poverty."in Andreβ, Hans-Jürgen (ed.) , Empirical Poverty Research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lershot:Ashgate.

[2]Sabour, M'hammed1999, "The Socio-Cultural Exclusion and Self-Exclusion of Foreigners in Finland:The Case of Joensuu."in Lit-tlewood, Paul et al. (eds.)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Problems and Paradigms, Aldershot:Ashgate.

[3]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贵州石门坎苗族百年学校教育人类学个案考察[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8.

[4]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02~211.

[5]曾群, 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 2004, (3) .

[6]Social Exclusion Unit.What is social exclusion[EB/OL].http;//www.Socialexclusionunit.gov.uk/page.Asp?id=213.

[7]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 2002, (4) .

篇4:流动儿童报告

家庭基本情况

有关研究表明,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有: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经济收入和家长的文化程度等。我们把这些因素作为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见表1(因被调查者有些调查栏目未填写,所以有些数据之间不能完全匹配,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占大多数,小学和高中次之,文盲最少;经济收入与文化程度高低成正比;子女数量与文化程度高低成反比,家长为文盲的家庭平均有近2个孩子。

家庭文化氛围

家庭文化氛围由多方面因素组成。在现代社会中,书籍、报刊杂志以及家庭成员对媒体节目的选择是家庭文化氛围的重要构成要素,这方面的调查情况见表2和表3。家庭文化氛围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家长文化程度对家庭文化环境起主导作用。

家长对孩子学业的期望

孩子成长的变量很多,从家庭来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怎样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习是家长对孩子学业期望的具体化。在我们对流动人口家庭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家庭对孩子学业的期望有差异。具体情况见表4和表5。

调查表明,大部分家庭对子女的要求是希望孩子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家长文化程度高低与期望值的高低基本成正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对子女学习关心的程度和对子女兴趣爱好支持的力度也较高。

家长对孩子品行的期望

家长对孩子品行的期望调查情况见表6。其中数据颇耐人寻味。比如,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但家长的选择普遍不足50%;希望孩子敢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比例更低。这折射出现实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将对孩子道德观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

调查显示,大部分家庭能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约30%的家长能给孩子辅导学习;约20%的家庭请家教;50%~70%的家长表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愿为孩子接受教育而作经济上的投入;当孩子犯错误时,所采取的家庭教育方式见表7。

可见,外来人口家庭一般还是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态度总的来说是比较积极的,与常住家庭基本相同。而家长文化程度对于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能选择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

问题与建议

1.教育机会不均等。外来家庭子女在选择就读学校时不能享受与本地学生相同的待遇,这个问题在中考或高考中尤其突出。虽然现在逐步有了同城待遇,但是家长要承担孩子学习的成本还是相对较高,这会影响外来人口家庭对子女的教育。

2.家庭流动性特点的影响。外来人口家庭来宁主要是为了经济上的目标,调查中尚未发现一例家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对子女的受教育安排远非常住家庭那么具体、细致和长远。当“打工”的经济方面的考虑与对子女教育期望相矛盾时,往往会舍弃后者。另一方面,流动家庭的流动性客观上造成了子女的不安宁感、寄寓感,他们不能象常住家庭的子女那样坦然面对和享受深层次的城市文明,在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中障碍因素较多。

3.政府和有关方面应重视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在相关政策上应保障外来人口子女能享受与本地学生相同的待遇。

4.学校应特别关注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外来人口中的许多家长难以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职责,子女一旦进入学校后,他们就把孩子的教育职责交给了学校,学校应特别关注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建立家庭与学校联系制度,定期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双方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5.建立外来人口家长学校。外来人口的自身素质问题,包括对子女教育的认识不足、能力不够,教育行为偏颇等,是造成外来人口家庭教育困难的内在原因。因此,妇联、社区等应该配合学校建立外来人口家长学校,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教育培训,为他们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咨询服务,介绍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帮助外来人口有效地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解决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难题,促进外来人口家庭教育的科学化。

6.妇联、社区、教育等部门应定期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外来人口子女的数量、家庭情况,对他们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学习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有的放矢地加强辅导和帮助。

篇5:流动儿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特殊群体,有着其独特的成长性,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对流动儿童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反映他们真实的生存和教育条件,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流动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各项权利的平等实现。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市流动儿童的生存、教育和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保障我市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市妇儿工委对全市流动儿童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通过基层工作汇报、发放调查问卷、与流动儿童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对全市流动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究和探讨流动儿童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全市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全市户口不在**的0-16周岁在校学生24497人,流动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后巷镇,共有流动儿童4708人,流动儿童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随家庭流动,在**多属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流动儿童中,男女各占58.3%和41.7%。大多数流动儿童认为来到**后,生活环境、教学条件比老家要好,与家乡学校的老师相比,**的老师教学方法更为恰当,对学生更负责,学校的管理也比较规范。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流动儿童在学习、品行、性格、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地儿童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普遍生活质量低,学习成绩差,存在道德认识模糊,品行偏差、心理异常,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是问题儿童,流动生活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许多流动儿童表现出果断、坚韧、独立自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在同伴群体的帮助下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着,也有许多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所以,我们既不能过分渲染,把流动儿童看成是“问题儿童”、“可怜儿童”,造成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又不能轻视这一群体中潜在的或已产生的一些问题,对他们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问题

1、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工人或小商贩,因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重养轻教,平时只能给予孩子生存所需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关注的很少。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致使流动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

2、流动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学习上,流动儿童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业不规范、书写潦草。在个人卫生上,调查显示有10%以上的流动儿童不能坚持每天刷牙洗脸。在生活习惯上,流动儿童日常生活生活秩序混乱,没有科学的安全防范意识。在饮食上,不注重合理的饮食规律和健康的饮食卫生,身体各项发育指标不理想;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些流动儿童见到老师和长辈不予理睬;同学之间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

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性格缺陷、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学习障碍五方面,其中又以性格缺陷、行为障碍最为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

(二)家庭问题

1.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简陋。调查数据显示,有39.58%的流动儿童在家没有自己的学习书桌,只能趴在饭桌、小椅子上学习,或在床上写作业。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学生就根本找不到可以写作业的地方,有的连睡觉也无法保证。

2.流动儿童家务负担繁重。大多数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都要帮父母做家务。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已成为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承担了许多家务活,以便父母能全身心地去外面挣钱。像准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全家人的衣服等,都是尚未成年的他们必须承担的家庭责任。还有许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帮父母做工、打杂,晚睡早起。

3.流动儿童课余生活单一。因家长工作时间比较长,与本地儿童放学后可参加兴趣小组或各种学习班,玩电脑、上网等活动相比,流动儿童生活的社区很少有公共休息场地,他们每天放学之后只能写作业或者做家务。数据显示,只有10.42%的流动儿童参加过兴趣班的学习。

4.流动儿童常常被家长当成出气筒任意打骂。流动人口在外打工,常常会面临雇主的无理要求,还要承担家庭经济负担、当地人歧视等巨大压力。回到家中,只要孩子稍有不听话或者表现不好,很容易就会被家长“暴打”以发泄心中怨气。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业要求过高,坚持认为“不打不成器”,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下降,就会遭到家长的打骂。

三、产生原因

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6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等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教学任务重,学生多,而且还在呈增长趋势。有的班级四、五十人,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力不足,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流动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流动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流动儿童难以管理。再加上流动儿童特殊群体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缺乏有效的措施。

3、社会对流动儿童关注不够。社会教育资源缺乏,不能有效地弥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流动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流动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四、解决措施

(一)加大政府在应对流动人口问题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应根据流动人口的工作性质、稳定情况和聚居地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用市场和政府两个层面的行为引导流动人口的流向。对城市容纳能力的正确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和部署,切实安排好流动人口的社区生活、包括居住、医疗、教育等工作。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主动邀请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社区服务更具针对性。

篇6:新生儿、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

一、专人负责新生儿报告、登记工作。每月收集“新生儿预防接种信息登记表”,并汇总、上报新生儿数据。

二、辖区内居委会卫生专干作为免疫规划联络员,负责上报本区域本月新生儿(流动儿童)资料,实行例会制度。

三、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收到新生儿、流动儿童登记卡后,及时通知管辖权的接种单位建证,并做好登记注明。

四、属于本接种单位责任区域内新生儿,应在其出生一个月内及时登记、建证建,及时向家长发放疫苗接种通知单,督促按时间接种有关疫苗。

五、儿童迁移时,应告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带既往接种史证明到寄住地接种单位继续完成相关疫苗接种。儿童迁入时,应主动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索查既往接种史证明,及时补建、补种。

六、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专册,每季度开展辖区内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工作,及时掌握、收集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非本责任区域内儿童资料,及时建立接种登记。无接种证的应补发接种证,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相关疫苗补种。

篇7: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调查报告

一项对41名打工子弟学生和23名本地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打工子弟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问题检出率为58%,而同期调查的相对应的本地学生的检出率为26%。调查还表明,打工子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与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等方面,而且在高年级阶段表现更为突出。连云港的情况也是这样。令人深思的是,有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不喜欢甚至讨厌城市的孩子,一个需人们警惕的现象是,流动儿童已感觉到了城市孩子与自己的差别。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将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感。这是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问题,这些流动儿童从小就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排斥以及“二等公民”的不公待遇。

其实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中,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受周围老师、同伴、父母等的影响,所以,周围的人对他们的身份认同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认为他们行,他们会很棒,如果我们认为他们不行,他们就会感到不行。对于打工子弟来说,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因此,他们会经常得到负面的消极评价,这样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会产生更大压力,由此产生较重的上述症状。促进外来人口特别是儿童与本地居民的和谐相处,最好的方法是教育,最好的地方是学校。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成为朋友是保证安定、团结的根本渠道。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2005年3月,连云港市新浦区延东社区妇联对10户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就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1、被调查家庭中父母年龄在30?40岁之间的有6人,占60%,40-50岁的有2人,占20%,20多岁的2人,占20%。从事的职业中:个体户有8人,占80%;做临时工的有2人,占20%;家长的文化程度:小学、初中文化的9人,占40%;无文化的1人,占10%。

2、经济收入方面,父亲的月平均收入是600元,母亲的月平均收入是400元。家庭的住房条件:40平米以下的8户,占80%;40-50平米的2户,占20%;生育子女情况:生育1孩的有3户,占30%;生育2孩的有6户,占60%;生育3孩的1户,占10%;家庭里的卫生习惯:非常注重的占30%;比较注重的占50%;不很注重的占20%。

3、孩子在新浦读书情况:有1个孩子在新浦读书的有3户,2个以上的有2户,这表明,凡是只生育1个孩子的家庭,均把孩子带在身边,而生育2个孩子的家庭中有一部分将另一个孩子放在了家乡。对孩子的读书情况:有20%的家长表示非常了解,30%的家长表示有点了解,50%的家长表示不了解。

4、对孩子的辅导:10%的家长经常辅导,20%的家长有时辅导,70%的家长表示不辅导。孩子做作业时:10%的家长会在一旁陪伴,20%的家长自己做家务,30%的家长看书、看电视,在外工作的有40%。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占30%,2小时以内的占40%,3小时以内的30%。

5、家庭里订阅报刊:1份都没有的占90%;有1份报刊的占10%。家里的课外书籍:90%的家庭里课外书籍在10本以下;10%的家庭里有20本;家长对新知识:非常感兴趣,常看书的占10%;有时看书的占10%;不看书学习的占80%。

6、家长与孩子交流情况:每天交流的占10%;经常交流的占10%;不常交流的占80%。孩子和家长说心里话:10%孩子主动说;40%是家长问了才说;另有50%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对孩子的无理要求:20%的家长表示有时会满足;80%的家长表示从不满足。家长向孩子的许诺:10%的家长表示一定兑现;90%的家长表示在特殊情况下无法兑现时向孩子作认真的解释。教育孩子最管用的方法:给孩子讲道理的占20%;打骂孩子的占80%。

从以上一系列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较为具体的情况。

第一、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条件相对拥挤,能够为孩子提供的生活、学习环境比较狭小。多数家长把孩子带在身边,表明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视。现在外出务工重点是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家长对孩子读书情况的关注程度有提高,他们希望孩子成长进步。家长中多数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了解。

第二、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好。每天交流和经常交流的很少,能够主动与家长说心里话和家长在询问后说心里话的孩子占50%;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和家务,自身文化水平不

篇8:流动儿童报告

托达罗的二元经济模型认为,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 对城市的工资水平预期较高, 即便是有风险, 如果一旦找到工作, 那么收入就会比在农村的收入高很多很多, 很多人依然会冒着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的风险迁移到城市中。当他们来到城市中, 一部分人学历水平较高, 较快适应城市生活的人找到了工作, 获得了交到了收入,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学历水平较低, 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 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生活, 在城市中无法找到工作, 于是只能住在条件非常差的城市边缘, 从事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的体力劳动。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流入, 会出现流动儿童的问题。在这些流动儿童中, 由于家长工作比较忙、学历程度不高, 在家庭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城市流动儿童是社会上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他们能否适应本地区的生活,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晋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来, 到现在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 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晋城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无烟煤产区, 化工工业也比较发达。依托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 这个年轻的城市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再加上, 和人口输出大省河南省之间的地理位置比较近, 就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汇进这座年轻的城市。

我选择进行走访调查的苗孟庄社区, 毗邻晋城主要的商业街新市西街, 外来务工人员从事商业活动比较方便, 并且, 随着黄花街改造、开发区的建设, 这里变得没有从前那样热闹繁华, 很多的本地居民选择到市郊居住, 就空闲下来一些房子, 这些房子也大多沿袭山西民居的特色, 通常是两层楼带有小院子的独立居所, 可以好几家居民合租, 房租就相对比较便宜, 因此, 这一带, 就聚集了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本次社会实践, 主要是对苗孟庄社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他们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对他们的子女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按照这样的思路, 在社区共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 回收了47份, 回收率为94%, 并且抽选了来自不同地域、家长从事不同职业的10个孩子进行了访谈。

二、对流动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流动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

(1) 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状况。从回收回来的调查问卷结果看, 外来务工人员从事建筑业、装饰装修的占51%, 从事个体户职业的占37%, 干零活的占8%, 其他的占4%。外来务工人员从事个体户职业, 主要是卖蔬菜、卖水果、卖小吃、小型家电维修点、收购站等等。由于学历水平较低, 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 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脏乱差、工资水平较低, 生活处境十分艰辛。

(2) 流动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长的受教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有一些影响, 此外, 家长的学历水平, 对家庭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收回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 流动儿童的家长初中学历居多, 占较大的比重。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 流动儿童的家长的工作量很大, 日夜操劳来维持一家人的开支, 工作非常辛苦, 当他们下班回家后, 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好好休息, 根本就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更不要提对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了。此外, 家长学历水平不高, 使得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方面力不从心, 并且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较多的会受农村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 对流动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及其原因

(1) 家庭教育的内容。在问到“您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您最关注哪个方面?”54%的家长选择了学习, 39%的家长选择道德, 仅有7%的家长选择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由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学历程度较低, 在城市中流动儿童家长只能从事脏、苦、累的体力劳动, 家长就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因此, 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访谈中, 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女孩就跟我讲, 爸爸妈妈只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关注较多, 每每到寒暑假的期末考试, 他们都反复询问成绩, 对自己生活上的事情就不是很关心, 也不关心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不关注自己在和老师同学相处中遇到的问题。在问到“您认为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主要应该包括什么哪些方面的内容?”

选择孝敬父母、照顾兄弟姐妹选项的家长占57%, 选择遵守社会公德的家长占29%, 选择不偷东西、不说脏话、不和同学打架的家长占14%。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 家长大多只关注对孩子进行传统日常的道德品质培养, 如孝顺、爱护兄弟姐妹、和同学团结友爱, 对孩子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关注的非常少。少年儿童今后要成长为社会中的公民, 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公德心淡漠, 将会制约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此外, 在问到“您对孩子进行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什么?”, 选择内化孩子道德品质的家长占78%, 选择我们的工作比较忙, 不希望孩子再给我们惹麻烦的占22%, 这说明有相当比例的家长没有给予家庭道德教育恰当对位, 仅仅认为这是减轻自己负担的手段, 并不是为了提升孩子的道德素养。此外, 家长在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严重缺位, 孩子从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的城市, 面对城市五彩斑斓的花花世界, 一定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并且, 班级里大部分孩子是城市里的孩子, 他们生活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优异, 从小就培养了各种各样的艺术特长, 这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自卑, 不敢和他们相处做朋友, 另外, 城市中对外来人员歧视的大环境氛围, 无形中也会加剧孩子的自卑感。

在访谈中, 一个五年级的女孩跟我说, 她是去年暑假才从家乡来到这里, 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 班里同学大部分都是城市孩子, 他们有非常多的零用钱, 他们有非常昂贵的书包, 有非常漂亮的笔袋, 这些她想都不敢想, 并且, 他们在课后, 能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 她没有任何的基础, 报名去上了一节课后, 老师说她基础太差, 没有办法教, 就不让她再参加了。

在走访中,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男孩讲到, 他从家乡农村小学来到新的班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由于远离了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好伙伴, 他感到情绪非常低落, 在学校里, 就不是很愿意讲话, 慢慢的, 同学们都觉得他很好欺负, 就给他起各种各样明显歧视的绰号, 甚至, 班里有几个男生, 聚集在一起, 在他放学路上, 合伙欺负他, 这样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家长只片面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对孩子心理上的变化完全没有察觉到, 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 不知晓孩子遇到的心理困难, 不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这样长久积压心中, 孩子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会诱致自卑、自闭、孤单、抑郁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 跟孩子的交流沟通状况。家长和孩子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 是良好家庭教育的保障。家长把孩子接到城里来, 带到自己的身边, 就是觉得自己外出打工, 把孩子留在家中, 不能很好照顾和教育, 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 心里比较愧疚, 把孩子接来, 一方面方便照顾, 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对他们的管教, 不至于在乡村比较宽松的环境下, 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 但是, 在实际条件下, 很多家庭中家长和孩子间缺乏沟通交流, 不能在温馨的环境中内化对孩子的教育。在问到, “您的孩子有苦恼时, 愿意和您倾诉吗?”18%的家长选择经常倾诉, 28%的家长选择偶尔会倾诉, 54%的家长选择不会倾诉, 从来没有听孩子提起过。在问到“您经常带孩子出去游玩吗?”选择选择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的家长占63%, 选择偶尔, 孩子有要求时, 会带孩子出去玩的占21%, 选择经常会带孩子出去玩的占16%。

(3) 教育方式方法方面的情况。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家长对待孩子行为的态度和具体细化的方式方法对家庭教育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些家庭属于家长制, 不尊重孩子的尊严和人格, 家长吩咐什么, 孩子就照着做, 完全没有自由, 有些家庭比较民主, 比较注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将家庭教育的内容内化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问到“在面对具体的问题时, 你会听从孩子的意见吗?”61%家长选择我们做主, 孩子服从就可以了, 24%家长选择偶尔听孩子的意见, 15%家长选择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在问到“您在看到孩子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会怎样对待?”选择严厉责问的家长占69%, 选择询问原因, 进行耐心开导的家长占31%。可以看出来, 有一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 比较严厉, 这样容易造成孩子对待家长的恐惧感, 由于惧怕家长的严厉责问, 有些孩子就会弄虚作假, 瞒过一时是一时, 这样更加造成孩子道德品质的下降, 或者有时会演变到更加极端的情况, 久而久之的打骂, 孩子就会和家长越来越疏远, 并且这时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会形成逆反心理, 对家长的教育置之不理, 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孩子就不愿意再服从家长的管教, 家长也认为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都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就放任自流, 不再管教, 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走访中, 一个家长在小区里开了一个小饭店, 经营生意, 中午的时候格外忙碌, 这时候, 看到他们家十四岁的孩子在饭店大厅电脑上玩游戏, 店里这么忙, 他都不会主动帮家长分担。这个家长颇为无奈的说, 我们这么累, 还不是为了他, 整天跟他说好好学习, 将来才能找个好工作, 才不会向我们这样, 一辈子受苦的命, 看到他的成绩单, 我总是恨铁不成钢, 拿起手旁的东西就打, 打多了这孩子就皮了, 管也管不住了, 怎么样管教都没有用, 就随他去吧, 我们也管不住了。

从调查访谈的情况可以看出来,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沿袭了农村的家长制的教育模式,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中, 通常是家长做主, 吩咐命令, 孩子依着做, 在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 如果孩子不服从命令, 就会对孩子责怪, 造成了孩子对家长逐渐疏远, 害怕家长责备, 宁愿弄虚作假。

三、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位状况的相应措施

(1) 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禁止企业拖欠工资的行为, 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能够找到较为稳定的工作。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工作, 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居住条件差等问题, 政府应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 应该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进入公立学校上学的问题, 使得流动儿童能够到接受更好的教育。

(2) 学校层面。在学校层面上, 学校老师应该多到孩子家中进行家访, 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告知家长, 多和家长进行沟通, 并就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方案和家长进行商讨, 和家长积极配合。

(3) 家长层面。家长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素质, 应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 可以利用假期的实践多带孩子出去游玩,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内化家庭教育。家长不仅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社会公德、道德品质培育、心理状态调整方面都应该给予关注, 应该多参加家长会, 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并且应当注意转变传统家长制的教育方式, 尊重孩子的意见, 采用说理式的方式, 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进而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涤.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2]杜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道德教育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08, (4) .

上一篇:党啊,我心中永远的明灯下一篇:拥抱美好未来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