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中一直以来是一个投资“盲点”。为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论文 篇1: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本文试图从全纳教育的新视角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全纳教育流动儿童义务教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家庭化的举家迁徙,由此便衍生出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而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全纳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为我们有效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1 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教育民主化的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状况,使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反映了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为我们在集体和合作中接纳所有儿童特别是儿童中的流动群体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全纳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在:

1.1从关注部分儿童到关注所有儿童

1994年6月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了“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它的指导原则是:学校应接纳所有的学生,而不是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或其他条件。

1.2 从关注个体到关注全体

全纳教育关注的是所有儿童的社会性参与,向人们提出了一种对待个体差异的新视角。在学校中,这些儿童与同班同学是学习生活的伙伴,弱势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可以用集体的力量来改变他们的被排斥状况。

1.3 从关注知识到关注合作

实施全纳教育,强调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才能有效地解决儿童弱势群体被排斥的问题。

2 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现状

流动儿童入学困难。尽管国家规定流动儿童入学以公办学校为主就近入学,但由于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和义务教育财政体系使他们很难入学,转学也极其困难。

民工子弟学校条件差。由于学籍户籍制度以及现行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严重阻碍,大多数流动儿童不得不进入各种民工子弟学校就学。民工学校的师资状况也让人担忧。

受到歧视以及不和谐的师生同学关系。由于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大多社会地位不高工资低,流动儿童的学习效果不佳,使他们在学校备受歧视。

3 全纳教育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启示

全纳教育为我国解决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国要解决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3.1教育观念的转变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倡导提供公平无歧视的教育环境。就社会而言,我们必须转变对流动儿童的传统观念,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应给予流动儿童充分的关注和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就学校而言,要改变以成绩,升学率为主的传统观念,尊重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争创和谐平等的学校环境。

3.2 教育制度的完善

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的问题。所以,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其次,修订涉及农民工子女上学的相关法规,对现行法规进行修改。

3.3 教育实践的落实

全纳教育提倡的“加强学生参与,减少学生排斥”的教育理念。首先,在教育管理方面,全纳教育提倡民主平等和参与。流动儿童无差别地参与各种班级活动,可以感受民主的班级氛围,建立自信心,更好地融入班级和学校生活中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全纳教育要求教师一视同仁。在课堂上提问时,要做到不随意否定,要适时给予启发和鼓励。教师要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流动儿童,作业要适合他们的实际水平。

再次,学校应为流动儿童提供需求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全纳教育课程观认为,课程要适合学生的需要,而不是学生被动的去適应课程。课程应着眼于在一个综合环境下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课程得到能力的发展。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要考虑到流动儿童的差异性,教育目标的设定要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全纳教育下的教学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教学评价要更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发展。

作者:李 硕

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论文 篇2: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财政问题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中一直以来是一个投资“盲点”。为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使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财政;义务教育;户籍制度;教育券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每年失去土地的人口以200万的速度在上升,这批人必将加人流动人口大军,目前的基本估计是在2亿左右,而且这个数字是指在异地打工时间超过半年的人,没有这个时间限制,那么总人数将达到3亿。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带出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到东部来打工,其子女也随行而来,那么这些农民工子弟的义务教育经费有谁来买单?

一、流动儿童教育及其发展趋势

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他与父母进城务工就业而将子女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相对应。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人学。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积极关注和待解决的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至2005年1月,上海市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达到37万多,其中15万在公办中小学就读,占40%,其余22万多学生主要在300多所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二、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

教育财政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发展本国本地区教育事业而对用于教育的财力资源进行的一系列专门性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发布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财经政策;筹措并分配用于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经费;对教育机构的经费使用情况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果,增进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国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财政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行义务教育法与目前关于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管理政策之间的矛盾

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应该由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而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德见》规定,要以流人地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要求流入地政府加强扶持和管理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这种根本原则性的矛盾导致流入地政府不愿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买单”,不愿真正承担起简易学校的管理职责。

(二)户籍制度和教育拨款制度的滞后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在既有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产生的。以“户籍人口”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依据。意味着随着流动儿童的流动,政府的财政投入留在了户籍所在地,而流人地政府并不能得到中央相应的教育经费投入,这种拨款方式使流动儿童成为义务教育的灰色地带,造成流入地政府的权责不对等。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必须顺应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需要,并做相应的调整。在国家已经出台的“两为主”的原则下,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依然存在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指责流人地政府的卸责行为,但如果地方政府完全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两为主”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可以想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的城市就会出现义务教育的“洼地现象”,大量的农村儿童涌入城市,会造成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供需严重失衡。同时,也会造成广大农村地区已有的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因此从这一层面上分析,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其实施成本会使一项事关全局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复杂化,因此借助低成本的解决方法才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症结。

(三)政府教育支出不足和结构不合理

政府的教育支出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是我国教育投入的两个问题。在教育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公共支出不足意味着个人教育成本的增加。从一般意义上分析,城市流动儿童家庭多为低收入家庭,其教育投资受收入的约束。在有限的教育资源这种大背景下,流动儿童的教育投资作为基础教育投资的一个“盲点”,分到的教育资源自然是更为有限的,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不得不面对不足的困境。

(四)缺乏专门的流动儿童教育管理机构

流动儿童教育权力的保护缺乏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存在缺位现象。在人学机会上,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入学须交纳高额的费用;在受教育过程中,流动儿童往往被视为特殊学生,甚至有的学校对流动儿童的考试成绩不计人到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其学业成绩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在教学和管理上容易被忽视。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和简易学校的管理工作涉及到教育、公安、财政、劳动保障、社会发展、物价、机构编制等政府行政部门。做好这类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要明确“由谁管”和“怎么管”,也就是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的问题。《意见》对此只作简单的“分解处理”,规定教育、公安、财政、劳动保障、社会发展、机构编制等政府行政部门各自的工作责任范围。但是,这些责任范围能否有效覆盖到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的每一个方面?这些相关政府部门之间以怎样的协调工作机制来确保政策的贯彻落实?国家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各地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评价?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现有管理政策的实效性,使得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和简易学校的管理工作成了“讲起来很重要、实际上没人管”的尴尬处境。

三、流动儿童教育财政问题的对策探析

(一)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

在1995年,美国货币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教育券理论”。他认为,应改变目前对公立学校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主张由政府向学生家庭直接发放教育券。即政府把原本应该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就读。学校在收到教育券以后,可以凭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他建议把竞争机制引人公立学校体系,在“教育券”的流动中实现优胜劣汰,遏制教育中的垄断和官僚主义。他还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教育券保持对教育的投入;学校之间也会因为学生有了适当的选择权而增强了竞争;这些会促使政府对教育管理效率的

提高和各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流动儿童教育中的教育券由三部分构成;流人地政府、流出地政府以及学生家长。“义务教育券”由国家将国家应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制作成“义务教育券”,分发给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他们流动到哪里就将自己的“义务教育券”交给所在学校,再由学校交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凭其“义务教育券”的多少向国家申请划拨教育经费。实施“义务教育券”的义务教育投入制度,意味着国家应成为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是以国家投入为前提条件的,这也符合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在由国家承担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的前提下由地方政府负责日常教育管理。

(二)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竹

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无论是流入地还是流出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投资,都将产生巨大的正外部性效益,因此中央政府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对教育资源实行转移支付,这样才不会产生外部效益,实行以解决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向流动人口多的城市进行转移。这部分财政转移支付中包括两部分:一是根据各地区流入儿童数量进行统一标准的转移支付,流动儿童多的地区得到的财政转移支付就多,这为流人地政府更好地提供流动儿童的教育给予支持和关怀;二是建立用于贫困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专门用于贫困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在流人地接受教育,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建立相应的财政监督制度。保证专项财政用于专处,保证转移支付在流动儿童教育中使用的方向和效果。

(三)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教育中的政府采购是指政府不将资金预先拨给学校,而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允许多个提供者之间公平竞争,最后择优选取中标者,中标者由此获得公共资金,并与政府签订合同,政府通过合同对学校进行监督管理,并具有终止合同的权利。

流入地政府提供资金,向社会公开招标,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政府与承办单位签定合同,由政府提供学校的基本建设经费。建成后,由学校向政府提供办学计划和财政预算,政府按照当地生均教育经费水平,对学校给予资金支持。作为政府采购的承办方,学校有权自主使用资金。有权招聘和解雇教师,并负担教师进修和培训的义务。家长和学生有挑选学校的自由;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必须对承办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学校的日常运作在严格的法律和管理限制下进行。

(四)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

规范、支持简易学校的发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首先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综合考虑义务教育办学机构布点时,引人民间资本。目前,流动儿童的主要流入地多是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民间资本充足,具有发展民办教育的经济基础,只要政府引导得当,就可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义务教育领域,打工子弟学校投入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

其次,应设立专项基金,规范管理好流动儿童教育经费的使用。目前社会上有一些单位和个人积极关心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和简易学校发展,有捐助和支持简易学校的愿望,但却苦于找不到合法的渠道与途径,因为捐助到简易学校等于送入办学者的个人腰包。因此,笔者建议设立专项基金,广泛接受社会捐助,并通过积极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农民工子女和简易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曙 光

作者:王传瑜

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论文 篇3:

从“借读费"的取消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摘要:义务教育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借读费”的取消进一步推动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各级政府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合理分担,均衡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健全的政策保障,能更好地推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起点公平;借读费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层次上,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2008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全面进入免费阶段,这一措施有力地推进了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户籍制度等原因决定了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相对性, “借读费”就是这种“相对公平”的产物。随着建立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越来越被关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包括对农民工子女在异地公办中小学的借读费等。政府取消“借读费”的为了更好地促进起点公平,进而推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本文着重探讨在当前义务教育体制下,“借读费”的取消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产生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一、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及其重要性

(一)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起点平等

“平等”作为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涵义。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经济上各尽所能的平等义务和按照劳动取得报酬的平等权利。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认为,在正义的概念中。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观念。平等是一种事实判断,是绝对的;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历史的、相对的。公平并不是简单的平等,公平是一种理想,就其实现的过程而言,它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等因素决定的。

瑞典学者胡森在分析教育机会平等这一观念时,对“平等”和“机会”分别进行界说。就个体而言, “平等”可以有三种涵义:第一,“平等”首先可以指个体的起点;第二, “平等”也可以指中介性的阶段;第三, “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的目标,或指这三方面的综合。所谓“平等”首先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日。可见,其论述的平等,是一种相对的平等,一种机会的平等。

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以“公平与发展”为主题,指出:公平不等于收入的平等,不等于健康状况的平等,也不等于任何其他具体结果的平等,而是一种机会平等的状况。因此,教育起点公平是一种起点机会平等,并不是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条件,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提供平等的机会。

(二)教育起点公平与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

有学者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在宏观上指适龄儿童、青少年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并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在微观上指教育者(包括校长和教师)应同等地对待每个受教育者(学生),而不应有任何歧视。宏观层次上的教育公平,依照教育公平的重要程度和实现过程,依次可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将起点公平界定为受教育者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是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和条件,如果起点公平缺失,就没有了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也成了海市蜃楼、无米之炊。

(三)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是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第一步,仅有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公平对于义务教育来说是不够的。在我国,高中和普通公立高等学校按地区和全国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的人学制度,让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趋之若狂。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快速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优秀的教育者也是义务教育的优质资源。因此,义务教育起点公平是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结合。

义务教育起点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关键,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标,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二、借读费的取消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准确地理解借读费的取消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意义就必须了解借读费的由来,以及国家有关借读费的政策。

(一) “借读费”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劳动力大量流入工业发达的城镇,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以家庭形式携子女迁移,出现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壁垒,适龄儿童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而随着民工潮迁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子女,没有流人地户口,因此,流入地政府一般会要求他们缴纳一笔“借读费”。在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礼教思想下,流动儿童的家长渴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

在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以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有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二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三是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家庭自己负担。其中, “以县为主”的地方政府财政是义务教育经费最主要来源。而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由地方政府“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因此地方政府在分配义务教育经费的时候,是按照当地的户籍人口数,而非常住人口数为依据来进行统计的,这就使得流动儿童既不能享受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为他们提供的义务教育经费,也没有流入地为他们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在户籍制的限制下,流入地地方政府没有为流动儿童划拨义务教育经费,因此,我国的义务教育拨款方式与现有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户口制度的二元化结构和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体制的双重影响, “借读费”的收取就一直存在于义务教育中。

关于“借读费”这一概念,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并没有对借读费进行明确界定。有研究者对借读费进行界定的描述是:借读费又叫做跨区费,是指“户口不在城镇的外地学生、外来务工子女及本地农村学生,跨区到城镇学校‘借读’所形成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由当地教育部门和物价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作出规定,各城市数量不等。本文所指“借读费”,均使用这个概念。

(二)有关“借读费”的政策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农民工子女

当中,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流动期间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流入地学校或教学班组,可以向其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收取一定的费用”。

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把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作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要“明确借读标准,完善借读手续,规范收费标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003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建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同时,明确规定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流入地政府要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2004年初国家财政部明确提出:“今后在城市中小学就学的农民工子女,负担的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

2006年5月23日《中国教育报》也撰文指出借读费的收取仍按照原仪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可“按照地方政府规定的标准交纳一定的借读费用”。

2008年12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OO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

从以上的政策可以看出:义务教育的借读费从可以收取到规范收费标准直至不再收取,尤其是在免费义务教育实行前后,两度提出不再收取借读费,这些表明政府对实现教育公平,特别是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信心和决心。

(三)借读费的取消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户口制度的二元化结构和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体制的影响,产生了诸如借读费之类的费用,阻碍了我国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借读费的取消,首先,打破了城乡户口制度的二元化结构的壁垒,让流动儿童享受义务教育起点公平成为可能。其次,为人口良性流动提供保障。再者,借读费的取消,也是继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又一重大突破。

北京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7月9日召开的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表示:今秋北京市将解决20万名外来务工农民子女在京就学问题,并免收他们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借读费”的取消给来京务工者家庭带来的教育上的经济难题总算得到了缓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但也给流入地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现行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体制下,中央政府没有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借读费的取消给流入地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而相关的部门为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会对受惠群体做出相关的规定,比如居住年限、固定就业等等。这样的规定一般外来人员不容易达到,导致大部分流动儿童不能受惠,不能达到取消“借读费”的真正目的。

三、对推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建设的建议

(一)中央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实行转移支付,解决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

教育经费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保证,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就必须解决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因此,要打破现行的教育经费投资体制,构建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流入地财政、流出地财政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投入责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起点公平,义务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实现教育起点公平的基础。

(二)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发挥其促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民办学校的数量较少,却是推进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是流入地政府。我国是一个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国家,教育经费占世界教育经费总量的1%,被用于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在流入地政府公办学校有限的情况下,民办学校解决了一部分我国流动儿童入学的难题。例如,2007年广州市的流动儿童有43,8万,其中62,66%的流动儿童在民办学校就读。但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待遇无保障,硬件条件差。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让民办学校健康成长,继续更好地发挥其促进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作用。

(三)均衡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教育资源都是一种稀缺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更显稀罕。我国高中和普通公立高等学校采取按地区和全国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的入学制度,通过考试对意愿入学的学生进行测试和筛选。在这种现实环境下,占有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学校评级制度让有些学校贴上了“示范学校”、“一级学校”的标签。这些学校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损害了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在实现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中,政府应加强教师培训,调整教师结构,均衡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学校间的差距。

(四)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

教育起点不公平是政策、法规不健全的一种表现,完善的政策、法规是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基本保障,流动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实现需要更多的法律保障。健全的法规,有力度的执行,是保障流动义务教育起点公平的最有效方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起点公平重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托尔斯顿·胡森(瑞典),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J],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周序,关于借读费研究的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8,(9)

[5][作者不详]教育收费政策解读[N],中国教育报,2006,5

[6]黄明光,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的户籍制度改革视角[J],温州师范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7]赵正元,北京今秋安排20万外来务工农民子女上学[N],中国教育报,2004-7-10

[8]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广东省非户籍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情况介绍[R],2008-04

责任编辑:曙 光

作者:叶 咏

上一篇:农林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论文下一篇: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