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

2024-05-03

新生儿、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精选9篇)

篇1:新生儿、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

新生儿、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

一、专人负责新生儿报告、登记工作。每月收集“新生儿预防接种信息登记表”,并汇总、上报新生儿数据。

二、辖区内居委会卫生专干作为免疫规划联络员,负责上报本区域本月新生儿(流动儿童)资料,实行例会制度。

三、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收到新生儿、流动儿童登记卡后,及时通知管辖权的接种单位建证,并做好登记注明。

四、属于本接种单位责任区域内新生儿,应在其出生一个月内及时登记、建证建,及时向家长发放疫苗接种通知单,督促按时间接种有关疫苗。

五、儿童迁移时,应告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带既往接种史证明到寄住地接种单位继续完成相关疫苗接种。儿童迁入时,应主动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索查既往接种史证明,及时补建、补种。

六、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专册,每季度开展辖区内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工作,及时掌握、收集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非本责任区域内儿童资料,及时建立接种登记。无接种证的应补发接种证,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相关疫苗补种。

七、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园)、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每年派专人到辖区内的托儿所(园)、小学查验7岁以下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无接种证的须补发接种证,并按补种原则补种疫苗。

篇2:新生儿、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

1、由专人负责新生儿报告、登记工作。各县区CDC 免疫规划科专人每月定期到所属的产科接生点收集接生儿资料,并将新生儿信息反馈到新生儿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接种单位,由接种单位与新生儿家长联系建立预防接种证。

2、建立例会制度。接种门诊指定辖区内的乡村医生作为联络员,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例会。联络员负责上报本辖区本月新生儿资料,核对本月接种门诊收集的新生儿资料。

3、及时查访。接种门诊收到新生儿出生信息后,及时查访,在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4、登记入册。属于本辖区的新生儿,工作人员应及时登记,建立底册并录入信息系统。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预约,及时给家长发放有关疫苗接种的通知书,督促家长按时间接种有关疫苗。

5、资料保存。新生儿入册后妥善保存底册,以备核查。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流动儿童均须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实施预防接种,并将其纳入当地儿童管理。

6、对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非本地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专用底册。每月定期收集流动儿童资料。每季度组织专人到流动人口聚集地、出租屋、市场、等流动人口聚集地开展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工作和预防接种工作。无接种证的应补发接种证,并按规定程序进行相关疫苗补种。

篇3: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城市流动儿童。调查抽取了湖北省的武汉、黄石、宜昌和浙江省的丽水、舟山等5个城市, 每个市均抽取了中小学各2所, 共20所学校。共发出调查问卷1200份, 收到有效问卷1167份。其中武汉市400份, 回收387份, 有效回收率为96.75%;黄石市200份, 回收189份, 有效回收率为94.5%;宜昌市200份, 回收200份, 有效回收率100%;舟山市200份, 回收194份, 有效回收率97.5%;丽水市200份, 回收197份, 有效回收率为98.5%。发放对象为各市有代表性的民工子弟学校以及城市公办学校。

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的两个衡量维度, 即语言与风俗习惯。语言主要涉及的是流动儿童进城后的语言适应状况, 风俗习惯则涉及的是流动儿童的卫生习惯、居住地理位置以及家乡节日。

3.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采取集体施测的方法, 对调查获得的所有数据在spss上进行录入及相关的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密尔顿·戈登认为, 外来族群适应本地族群文化的衡量标准有三个:一是语言;二是宗教;三是风俗习惯。由于流动儿童不存在宗教上的适应问题, 因此, 我们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语言以及风俗习惯两个维度上。通过我们的实地调查发现,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状况并不理想,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前期语言交流困难

戈登认为, 族群间最明显的文化差异通常表现在语言方面, 如果两个族群在语言上互相不通, 无法进行思想交流, 那么这两个族群成员之间的社会交往显然会比较少, 偶有交流也容易因彼此语言隔阂造成误解。在明显存在语言障碍的情况下, 通常各族群居民会形成事实上相互隔离的社区, 这样的族群之间也就谈不上相互的融合或同化。

流动儿童进城之初以及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他们仍旧习惯性地使用方言与他人交流, 特别是在同族群中, 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然而, 流入地与流出地间的语言毕竟存在差异, 两者之间的言语交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障碍。作为支配群体的城市族群, 他们无需变更自身的语言系统。而作为从属群体的农民工及其子女, 将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母语”, 转而向城市主流语言靠拢, 否则他们将很难适应城市文化。

调查表明,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初期, 尽管讲普通话的人占大多数, 但也有相当部分的人使用的是老家方言, 而使用城市方言的人数明显不多。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差异, 这就容易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产生。平均超过60%以上的人能够听懂流动儿童使用的老家方言, 但也有平均将近40%的人不能听懂流动儿童使用的老家方言。语言不通, 客观上导致了交流障碍的产生。

调查发现, 除宜昌市外, 其余四城市中的大多数流动儿童均不会使用流入地方言, 这对处在从属地位的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是相当不利的。

调查结果显示, 平均超过60%以上的流动儿童能听懂所在流入地的城市方言, 但也有平均将近40%的流动儿童不能听懂城市方言。作为从属群体的流动儿童, 如果无法听懂所在流入地的城市方言, 那么他们将很难与城市文化融合。平均超过70%以上的流动儿童认为在与城市儿童交流时不存在语言障碍, 但也有平均将近30%的流动儿童认为存在语言交流障碍。

2. 风俗习惯差异大

在族群历史演变的过程中, 各族群都会依据其传统居住地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条件而形成各自特有的传统的经济活动 (如农耕、畜牧) 和传统生活方式 (定居、游牧) , 同时形成自己传统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具体而言, 流动儿童与城市族群之间的风俗习惯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卫生习惯差异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 不少流动儿童在不同程度上均存在不良卫生习惯 (详见表6) , 如衣服未能及时换洗, 指甲不能经常修剪, 有的同学不爱洗澡, 还有的同学早上起来, 口脸没洗就去学校上课去了。流动儿童的这些不良卫生习惯, 也从我们对城市儿童及教师的访谈中得到了印证, 如:“他们不爱讲卫生, 个人卫生习惯很不好, 不想和他们在一起玩”、“他们不爱干净, 经常随地吐痰”、“妈妈不让我和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一起玩, 说他们不爱卫生, 又喜欢打架”、“流动儿童相对于城市儿童而言, 在卫生习惯方面确实要差些, 一位教师如实说”, 这是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听到的对流动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评价, 尽管其中可能有夸大的地方, 但不可否认的是卫生习惯差已成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而城市儿童在这些方面则无疑要好很多。

(2) 居住格局差异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 流动儿童大都居住于城乡结合处 (详见表7) , 而且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高度聚集的居住模式也在客观上导致了流动儿童与城市支配群体的“主动”间离, 一方面是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 另一方面则是现代的都市文化, 二者之间的文化沟堑也就此形成。而流动儿童与城市支配群体在大部分时候的“终日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交际模式, 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适应城市文化的艰难性。

(3) 节日差异

城市日益缤纷多彩的节日化, 与乡村相对比较执着的传统时节相比, 无论在数量、内容还是形式上, 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母亲节、父亲节、元旦、五一劳动节等愈发受城市族群热衷的节日, 在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看来, 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与吸引力, 更多的则是淡视, 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流动儿童与城市文化裂痕的生成。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1. 结论

(1)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已凸显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交流障碍, 二是风俗习惯差异大。其中语言交流障碍具体表现为流动儿童进城后的前期语言交流障碍, 风俗习惯差异大具体表现在卫生习惯差异、居住格局差异以及节日差异三个方面。

(2)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从发展的趋势来看, 流动儿童这个群体的人数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会越来越多, 希望融入城市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多,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也会愈发凸出,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

2. 建议

(1) 大力推广普通话, 构建良好语言环境

在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与普及过程中, 会面临着一些难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观念问题。从说惯了家乡方言或城市方言到改说国家通用语言, 不仅仅是能力问题, 更主要的则是观念问题。目前推广普通话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在于还有多少人不会讲普通话, 而是很多人本身会讲普通话却不好意思、不愿意讲, 许多人的语言观念仍旧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尽管“宁可卖祖宗, 也不改祖宗声”的封建语言意识不是那么强烈了, 但是一改多年的用语习惯而改讲普通话, 恐怕还需要鼓起一点勇气来。在一些流入地城市, 这种保守的语言观念表现为盲目的语言优越感, 排斥甚至看不起自身方言以外的任何语种, 这是一种典型的族群语言意识的体现;二是克服使用普通话的心理障碍问题。有些人害怕讲普通话, 担心讲不好会被嘲笑, 或者觉得讲普通话不自然甚至会感到尴尬, 时间一长, 就对讲普通话产生畏惧心理。流动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产生就与他们的用语担心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无论是讲普通话还是老家方言, 他们都会面临着被嘲笑的危险, 而流动儿童幼小的心灵又很脆弱, 很容易受到伤害, 类似的事件发生几次后, 他们就不会再轻易开口讲话了。攻破上述两个难关, 普通话就可以在城市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得到很好的普及与推广, 流动儿童的语言交流障碍也就会随之消除。

(2) 循序渐进, 逐步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需从流动儿童的实际和特点出发, 要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 对不同年龄段的流动儿童需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教师要把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目的及意义向学生阐述到位, 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轻到重的循序渐进培养原则。如对一年级新入学的新生第一个月就应该着重教会他们正确的看书及写字姿势, 第二个月就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做眼保健操, 注意保护好眼睛。之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杂物、纸屑的习惯。

需要指出的是, 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与不良卫生习惯的消除, 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流动儿童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会有“反弹”的特点, 改变固有的条件反射, 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 需反复坚持训练, 方可取而代之。建议教师在班级中采取“反复抓”与“抓反复”的策略, 充分利用班干部及其他同学与小学生的作用, 相互监督、相互检查, 加之强化训练, 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强化法可同学校的常规管理相结合, 依据学校在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确定强化训练点, 学校、班级上下一致强化训练。

(3) 加大群体间的互动频率, 消除偏见与隔阂

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与歧视, 往往源于这两大群体间的误解与隔离。所以,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减少大众媒介对流动儿童的消极负面报道及宣传, 转而以增加尊重、重视流动儿童为主题内容, 特别要对流动儿童中自强不息、德才优异、考取大学等典型事例, 予以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 扭转并改变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与误解, 让他们意识到流动儿童将是未来城市居民, 二者在同一城市空间生活, 两大群体之间只有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帮助, 彼此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并能在心理上接纳和认同流动儿童, 进而以平等的态度正确看待流动儿童, 为流动儿童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以及舆论环境;另一方面, 政府部门、城市各社区单位还应采取各种活动方式, 促进城市居民与流动儿童及其父母间的交往互动, 以拉近彼此间的情感距离, 加深彼此的了解, 改善二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促进群体间的相互融合, 进而建构城市居民与流动儿童共同的社会认同。

(4) 尊重差异, 相互接纳

二元社会结构所带来的城乡教育差距, 在流动儿童幼小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心理差距与尊严差距。流动儿童由于家庭背景、文化传统, 行为习惯仍旧保留着原有的乡村痕迹, 在与城市儿童的交往过程中, 他们的这些行为方式显得有些“老土”。这种“老土”导致了他们自卑心理的形成, 从而在与城市儿童的交往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迟钝与封闭。与此同时, 由于大众传媒的负面报道以及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陌生, 也导致了城市儿童不愿意与流动儿童交朋友。为此, 学校应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让城市儿童认识城乡差异, 让他们了解农村, 让城市儿童体会到流动儿童父母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了解中尊重差异, 在差异中赢取尊重。在实践层面, 就城市儿童来说, 了解农村, 尊重与欣赏差异;引导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发扬、挖掘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自身的优秀品质, 开展“结对子”活动, 将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一对一结为好朋友, 让他们在学习上相互帮助, 生活上互相关心, 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让他们在同伴交往中了解彼此, 自然融合。差别引发歧视, 差别引发矛盾, 差别引发格格不入。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 让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拉近二者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Kronauer, Martin1998, "'Social Exclusion'and'Underclass'-New Concepts for the Analysis of Poverty."in Andreβ, Hans-Jürgen (ed.) , Empirical Poverty Research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lershot:Ashgate.

[2]Sabour, M'hammed1999, "The Socio-Cultural Exclusion and Self-Exclusion of Foreigners in Finland:The Case of Joensuu."in Lit-tlewood, Paul et al. (eds.)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Problems and Paradigms, Aldershot:Ashgate.

[3]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贵州石门坎苗族百年学校教育人类学个案考察[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8.

[4]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02~211.

[5]曾群, 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 2004, (3) .

[6]Social Exclusion Unit.What is social exclusion[EB/OL].http;//www.Socialexclusionunit.gov.uk/page.Asp?id=213.

[7]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 2002, (4) .

篇4:用制度保障流动儿童“上好学”

不仅要“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国家和各地政府为保障流动儿童公平受教育权利做出了大量努力。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各地积极落实“以流入地政府负责解决为主、以进入当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的政策,流动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上好学”的迫切愿望依然没有得到满足。由于历史和制度原因,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

教育机会不均等。在入学方面,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尚存在一定障碍,部分公办学校入学“门槛”过高,使得流动儿童只能就读于办学条件比较简陋的民办学校或无正规办学资质的民工子女学校。即便是进入全日制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也不能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进入住所附近的学校,导致流动儿童基本无缘分享流入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流动儿童入学难问题还未得到切实解决。在升学方面,现行的“两为主”政策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并没有涉及中考以及以后的升学制度。由于中、高考政策的限制,很多流动儿童无法在当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或参加高考。

教育资源不平等。城市教育资源普遍比较稀缺,流动儿童就读的民办学校、民工子女学校在师资、设备、校舍等办学条件上与公办学校存在很大差距,加上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不足,少数学校收取借读费,加重了流动儿童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未获批准的民办民工子女学校普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师学历层次较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教育效果不如意。由于知识基础、文化背景、学习能力与习惯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城市户籍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导致流动儿童对城市学校生活“适应性困难”,学业不良问题较为普遍。家庭关爱的缺失,文化融合困难,以及教育分层问题明显,使流动儿童的思想状况、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秋序和学籍管理带来困难,也影响其义务教育权利的实现。

若干影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分析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涉及到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但探寻需要从制度的层面进行,从而找到影响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一是法制不完备。现有关于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保护的法律规定比较笼统,难以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虽然《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问题,并多次强调要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但在具体保障举措和对应的惩罚措施上缺乏相关规定。在教育政策及制度安排上,“重点校”、“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等政策使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有很多障碍。另外,很多地方没有把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计划,使流动儿童的教育保障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二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现行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将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架构中获取不均等的教育资源。流动儿童由于没有所在城市的户口而不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些城市公办学校也以种种理由拒收或少收流动儿童。有的地方政府还采取指定部分学校招收流动儿童,造成了“隔离”。

三是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过度分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拨款是依据当地户籍适龄人口来计算的。一方面,不少地方财政困难,由于缺少教育经费的支持,难以接收更多的流动儿童入学;另一方面,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当流动儿童在流入城市就学时,他们实际上占用了所流入城市的教育资源,给当地的教育带来一定压力,因而,流入地政府往往没有足够的动力为外来适龄教育人口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制度的构建和引导中破解难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流动儿童能就近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内在要求。破解这一难题,答案要到制度的构建和引导中去寻找。

完善立法保障机制。完善《义务教育法》,明确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条件的法律保障,规定义务教育的“无偿”范围,增加国家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条件保障上的义务条款。适时制定有关平等受教育的专门法律,对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给予全面、具体、详细的规定,是促进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基本法律保障。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类似“反教育歧视”的法律,如瑞典、日本、美国等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实施了教育机会平等法,消除受教育者在经济地位、性别、种族等方面的歧视,并将教育平等权贯穿于就学、升学、教育机会、教育效果等多方面,对促进本国公民平等受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其立法经验,加快制定促进平等受教育法律的进程。

加快相关制度改革。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不仅是一项教育改革,还涉及就业、住房、社保、公共服务、人口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完善就业、居住、社会保障、計划生育等相关政策,建立起流动儿童权利保障的常态化长效机制。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这是解决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所在。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机制。进城务工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收,应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流入地政府应切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六部委的《意见》精神,将流动儿童教育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设立流动儿童教育专项资金,分担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不能将此负担转嫁到进城务工人员身上。

健全义务教育补偿机制。义务教育补偿是国家或社会为保障处境不利儿童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而采取的各种补偿措施或行动,比如投入倾斜和优惠措施,提供额外的学前教育和课外辅导。应正视流动儿童的弱势地位,大力改建、扩建公办学校,增强接收农民工流动儿童就学能力,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规范和扶持。建立政府主导,民政、教育、公安、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关爱流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学校应以“一视同仁”的责任和爱心,对流动儿童进行特别辅导,根据语言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在教育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关爱、照顾和补偿,让流动儿童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总之,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工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平衡器”。让每个流动儿童能上得起学、上好学是党和国家的郑重承诺,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实际利益。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坚持并充分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大力关爱和帮助流动儿童,让流动儿童能与城市孩子共享“中国梦”。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海大学法学院、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

篇5:新生儿报告登记制度

一、专人负责。由专人负责新生儿报告、登记工作。每月定期到门诊所属派出所或计生部门收集新生儿资料,每月定期到门诊辖区的各个接生单位收集“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表”。

二、例会制度。指定门诊辖区内的妇女主任或治保主任作为联络员,每月定期召开例会一次。联络员负责上报本区域本月新生儿资料,核对本月门诊收集的新生儿资料。

三、及时查访。收到新生儿报告卡后,及时巡访,了解新生儿的户籍所在地。非本辖区儿童,及时转卡。并做好登记注明,以备核查。

四、登记入册。属本辖区的新生儿,工作人员应及时登记,建卡立册。并按照免疫规划的程序,及时发放有关疫苗接种的通知书给家长,督促家长按时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有关疫苗。

篇6:新生儿、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

和房东登记报告制度

1、必须与出租屋流动人口在流入该辖区13日内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纳入计生宣传教育、服务和管理。

2、房东必须要求承租户出示身份证和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或现居住地出具的《临时审验证》,并作信息采集登记,在13天内向社区居委会报告,督促其及时办理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并且与社区居委会签订生育责任书,接受计生部门的管理。

3、如承租户带有不满周岁的婴儿,应要求出示其户籍所在地的有关生育证明情况,并在2日内向当地社区居委会或者镇计生办报告,否则一经查实,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4、如承租户是怀孕对象的,应要求出示其户籍所在地的有关生育证明并作登记,并在2日内向当地社区居委会或者镇计生办报告,否则,一经查实,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篇7:流动人口登记制度

一、村(居、社区)使用《育龄妇女个案信息卡》,对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进行登记。要求村(居、社区)计生员每月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入户收集信息,及时建卡,及时变更信息。对每月新增人员情况月底前通过汇总表上报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

二、育龄妇女信息采集卡使用范围适用于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异地居住,可能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龄人员。“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一般以跨县(市)以上行政区域的流动为起点,对于同一县(市)或者同一乡(镇、街道办事处)之内流动不在统计范围。

三、流动人口流入本地居住1个月(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旅游等除外)就为其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

四、登记流动人口个人计划生育信息。采集对象涵盖所有流动人口人群,以已婚育龄妇女为管理重点。

五、对以家庭关系存在的人员,以家庭为单位登记;对单身人员,以人为单位登记。

六、在登记家庭子女数时,以流入本地时家庭子女数为准。如有变动情况,及时变更信息。

篇8:伊敏河镇流动人口计生登记制度

一、把好流动人口上报关。村(居)委每月向乡镇计生站上报一次流动人口的变动及变更情况,乡镇计生站、县直单位每半年向旗计生局流动人口办报告一次流动人口情况,确保及时准确上报。

二、把好发证、验证关。流出育龄人口严格执行办理婚育证明制度,乡镇(县直单位)计生站(委)定期向村(居)反馈流出人员情况。乡村两级计生机构负责对流入人口的持有婚育证明情况进行查验登记,对未持证的督促其尽快办理。

三、把好合同签订关。乡镇(县直单位)计生机构(委)与村(居)委流入人员和房主分别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

四、把好属地化管理和定期联系关。各乡镇(县直单位)根据流出人口名单,向流入地发出协助管理联系函,对流入人员向其户籍地发出信息函,进一步强化属地化管理落实定期联系制度。

五、把好孕情监测关。通过属地化管理和定期联系,本人定期寄回孕情检查证明,如发现政策外怀孕或出生,及时与其户籍地联系,协助做好补救或处理。

六、把好服务关,及时做好培训、办证、随访季服务工作,促进流动人口计生观念转变,提高遵守计生法规意识,共同配合做好计生工作。

五、凡是流出(流出后返回)的育龄妇女信息必须填入《村级信息报告单》、进行台帐登记。

篇9: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登记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快板石河教育事业 的发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板石河学龄前人口及学龄人口登记制度。

一、指导思想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指针,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及时对本乡学龄前人口及学龄人口进行登记,扎实抓好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巩固和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实现我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学龄前人口及学龄人口登记信息准确无误,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使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使受教育对象能进得来、留

得住、学得好。学校成立“普九”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本乡学龄前人口及学龄人口的登记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要继续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印发宣传有关义务教育的知识、内容,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义务教育,增强广大群众“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观念,明确各自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在全乡形成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定期家访,接受学生入学。

学校在6-7月组织教师家访,做到家家到、户户落,摸清本乡适龄儿童少年基本情况。学校每学年第一学期招收年满6周岁儿童入学,计算时间截至到8月31日。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无条件免试入学。学校接受外来人口子女就读一年级,年龄也必须年满6周岁,同时查验有关证明材料(户口本等)。

(四)问题追究,强化责任意识

上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感动的一件事下一篇:公审毛毛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