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问题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流动党员问题范文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近,笔者对××县流动党员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基本情况

截止====年=月,全县共有流动党员===人,占全县党员总数====人的=.==%。流出党员===人,流入党员===人,其中:农村党员===人,占农村党员数的=.==%,占流出党员的==.==%。流出党员中,连续外出=个月以上的有===人,=个月以下的==人;流入党员===人,=个月以上的==人,=个月以下的==人。流动党员主要分布在农村,也有少部分是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倒闭企业中的党员,其中未落实单位的军转干部、复员退伍军人的党员==人,未落实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人,停产半停产、关闭、破产企业中的党员==人。从现状看,流动党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流动党员年轻且文化高。在===名流动党员中,==周岁以下的===名,占流动党员数的==.=%,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名,占流动党员数的==.=%。从年龄和文化上看,流动党员具备了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且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特点。

二是外出范围广且地点不固定。外出党员的流向以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流出省外的===名,流出至省内的===名,分别占外出总数的==.=%、==%。由于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原因,流动党员随时有可能更换单位和地点,流动性相当大。党员在工作单位之间的流动相当频繁,大部分流动党员很难在一个单位较长时间工作。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去向难掌握

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以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此外,还有因受灾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外出党员,由于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

(二)活动难开展

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多数党员不能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没有发挥“双带”作用。由此造成外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管理难到位

多数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在外出的党员中,多数从业于个体私营企业,但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且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此外,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外出党员都难以落实,致使外出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要求难以落实。

(四)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

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未转到其工作地党支部。据调查,××县的===名流动党员,到县委组织部接转组织关系的较少。其原因除了外出时间、地点不固定外,主要还有接转组织关系的程序较多,花费时间多。如:××县××镇××村的一个党员到××县××镇的一个煤矿打工,其接转组织关系就要经过“××村支部---××镇党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镇党委---××村支部”六个部门、六道程序,若顺利办理至少需要三天时间,若经办人员出差或有事不在,那就不知道要多少时间了。在调研时,同一部分流动党员座谈了解到,有的虽然想接转组织关系,但因程序多,耗时多而未接转,有的甚至说连务工所在的党委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县委组织部门“朝东户朝西”就更不知道了。从而导致党员的组织隶属关系和工作单位相分离。

(五)身份难明确

××县对流动党员管理进行的探索,====年选派了一批干部到企业挂职,探索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和企业党建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两大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流动党员的身份只是其本人说自己是党员,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二是有的党员在私营企业务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因而没有与当地党组织联系,一心一意去挣钱,成为“隐身党员”。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抓好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其核心就是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党员队伍的整体性,因此,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也是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主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外出党员多数年富力强,他们在外经风雨、见世面,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管理好流动党员,有利于本地的干部群众更新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和致富本领,有利于“双带”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各基层党组织必须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教育管理中的盲区,克服对外出党员教育管理无关紧要的错误认识和畏难情绪,站在从严治党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高度,大胆创新,抓好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重点抓好党员外出前培训,做到“人离岗,思想不能离岗”,确保人行千里不断线,冲滩弄潮不脱缰。

一是要求外出党员要主动与所在地区或单位的党组织取得联系,按规定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二是对未能及时转出组织关系的,出具《流动党员活动证》或《流动党员证明信》;要求党员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活动,按期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任务;三是要求流动党员主动通过适当方式与支部保持联系,每季度汇报一次以上在外的思想、生活、工作、学习情况,积极向家乡群众传送致富信息;四是要求外出党员返乡时,及时与支部联系,如实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支部查验。

(二)建章立制,强化约束

要立足经常性工作,把对外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措施、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出党员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申请报告制度。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外出理由、去向和时间。党支部在接到党员的申请后,要及时找党员谈话,加强对将要外出党员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建立流动党员档案。流动党员档案要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外出时间、地点、就业情况、工资报酬、参加流入地党支部的活动情况等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三是建立联系制度。党支部要确定一名正式党员对外出党员进行联系,明确职责。要求联系人要通过信件、电话等形式了解外出党员的从业与生活情况,定期通报本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督促党员主动汇报思想,按期交纳党费,参加从业地的组织生活。四是建立组织关系转移制度。对外出时间在=个月以上,地点相对固定的党员,可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到外出所在地党组织;外出时间在=个月以上=个月以内的,可出具党员证明信,介绍其参加所在地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五是建立鉴定制度。外出党员在离开流入地之前,要求当地党组织对党员参加流入地党组织过组织生活和所从事职业的情况作出鉴定,并寄回原所在党支部。连续在一个地方工作与生活的,要求流入地党组织每半年对流入党员要作出一次鉴定,并寄回本地党支部,作为年终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提供其现实表现情况,原所在党组织要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做好跟踪考察工作。

(三)创新载体,发挥作用

要把流动党员这支队伍教育好,管理好,组织好,引导好,促使带富一方群众,搞活一方经济,必须寻找活动载体,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组织可在每年春节期间和借党员回家之机,召开党员座谈会,向他们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家乡建设情况,同时组织回乡党员汇报当年思想、工作情况,介绍外地先进做法,鼓励他们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教育外出党员“在外不忘家乡,富了不忘乡亲”,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对遵纪守法,对家乡有贡献的外出党员进行奖励或表彰,促使他们关心支持家乡建设,成为家乡建设的宣传员、信息员、联络员、领航员。对丧失意志、观念淡薄、违法违纪等党员进行批评教育,按不合格党员进行处置,直至党纪处分;同时党支部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外出流动党员的家庭解决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为外出务工党员送去组织的关心,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四)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业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多数的在原支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组织,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既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又确保了企业团组织、工会组织等能够发挥正常作用,促进企业沿着健康正常轨道发展。

(五)流入地要切实抓好流入党员的管理工作

“流入地”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流入地党支部要与流出地党支部取得联系(可直接与流出地党支部联系或通过党委、组织部门联系),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建立流动党员档案;流入地党委(党支部)要把流动党员吸纳到邻近的一个党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以及学习培训,同时协调好流动党员与用工单位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让流动党员既安心工作、能赚钱,又可以正常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党员找到自己的一个“家”,避免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对流入本地,在本地工作或居住时间=个月以上,并持有《外出流动党员活动证》或《流动党员证明信》的流动党员,由其工作单位党组织或其居住地党组织负责登记,并报党委备案,同时编入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过组织生活;在本地工作或居住时间=个月以上,而没有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或没有《外出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证明信》)的流动党员,其工作单位党组织或其居住地党组织要督促其办理组织关系迁移手续或《外出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证明信》);对持有《中国共产党党员介绍信》的外来流动党员,按有关规定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六)建议上级部门组织研究跨省市务工经商党员的管理问题。从调查情况看,“流入地”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十分重要,但很难解决党员的真实性问题和不暴露党员身份的党员管理问题。如何加强“流出地”对他们的管理,以及“流出地”和“流入地”如何建立必要的联系,形成管理网络等等需要认真研究,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建议上级部门组织研究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问题,解决“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的情况;根据新的形势,制定具体的、规范的、全国统一的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基层党组织操作。

第二篇: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党内民主、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就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党员的流动,给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流动党员毕竟人员少、距离远、时间短,因而不愿多想办法,以致疏于管理,导致了流动党员“所在单位管不到,所到单位管不了”的现状。使流动党员一时成为边缘人,缺乏归属感。就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此外,还有因受灾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外出党员,由于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二是活动难开展。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多数党员不

能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

系的很少。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

“隐性党员”。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

一意去挣钱”的心态。由此造成外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

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三是管理难到位。有的基层

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

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在外出的党员

中,多数从业于个体私营企业,特别是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

织的党组织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

的要求,外企表现最为突出,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

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

备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

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

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此外,

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外出党员都难

以落实,致使外出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党章规定的

“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

党”要求难以落实。四是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流动党员的

组织关系未转到其工作地党支部。据了解,现在流动党员外

出很少有人到县(市)组织部接转组织关系。其原因除了外

出时间、地点不固定外,主要还存在接转组织关系的程序繁

琐,花费的时间也很多。若遇经办人员出差或有事不在,那

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了。据了解,有的流动党员虽然想接转

组织关系,但因程序多,耗时多而未接转;有的把当地的组

织部门所开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好了,但不知道务工所在地

的组织部、党委在什么地方,从而导致党员的组织隶属关系

和工作单位相分离,成为“口袋党员”。五是身份难明确。

有的流动党员只是本人说自己是党员,没有相关的证明材

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还有的流动党员在私营企业务

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

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因而没有与当地党

组织联系,一心一意去挣钱,成为“隐身党员”。

二、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及

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不能仅仅

停留在思考层面,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完善制度,创新流动党员管理。

一是建立双方共管制度。架起流出和流入地之间的桥

梁。建立双重管理与交流沟通制度。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

两地党组织之间保持经常性联系,重大事项随时沟通,一般

意见定期交换,并且认真记载,相互承认。二是建立全程管

理制度。确保流动前、中、后管理不断档。特别是近年来,

博乐市各街道社区也相继成立了流动党员支部,专门对流入

党员进行管理,做到了有场地,有制度,有专人指导。但对

流出党员管理抓的还不够实。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党员流动

前汇报、登记制度,确保党支部对党员的思想状况、流动目

的地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联系、管理。三是建立承诺制度和

一票否决制度,明确个人和组织责任。党员流动前,党员主

动与党支部签订责任书,明确党员外出期间的权利、义务和

违约责任,约束党员接受管理。在流动党员管理中,党组织

对其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力的实施一票否决,取消支部及负责

人的评优评先资格。四是建立完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制度。对党组织驻地相对遥远,转接组织关系程序又比较复杂的,建议由当地组织部门为流动党员代办组织关系转接,这样既能为流动党员省工又能省下一部份交通费;同时建议简化转接程序,流动党员只需携带当地党组织签发的流动党员证和支部的证明材料,到流动地党组织登记,由流动地党组织代为管理,并定期向流动党员所在党组织反馈流动党员的工作学习及思想情况。

2、强化培训,提高流动党员整体素质

一是行前培育。有外出党员的党组织,在党员外出前,对其进行党风党纪、遵纪守法等教育。针对外出党员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教育内容一般应包括: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生产知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使他们学有所用。同时要求党员外出后要主动与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要求党员在外出期间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期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流动教育。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党员流动的特点成立“流动党校”, 组织党课辅导员,奔赴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城市,进行巡回讲课。各党支部要确定流动党员联络员,负责传达党组织活动安排,邮寄学习教育资料,通报家乡党组织的有关重大事项,收集流动党员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是补课教育。各乡镇党委要抓住流动党员在重大节日回家时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内容,对他们进行补

课培训。并在流动党员中积极开展党员挂牌经营活动和“双带”活动,着重引导外出经商党员争做诚信守信、文明经商的带头人,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积极参与当地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信息,为家乡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3、提供平台,发挥流动党员模范作用

一是强化党员岗位责任。确定具体职责,制定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进城创业人员和下岗创业人员中的带头致富、协调劳资关系、矛盾纠纷调解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创业成绩突出、先锋模范作用明显的流动党员,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通报,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像开展以“争先进、作奉献、强技能”为主题的“三比三看”活动,即比帮带,看谁带出来的先进多;比爱心,看谁为“第二故乡”奉献多,比致富,看谁掌握的技能多;让组织“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党旗“飘”起来。各级党组织只有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上下工夫,才能把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新时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组织要从加强党的建设的全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必然性,认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党建的全局观念,做到“组织设置便利、教育管理灵活、发挥作用实在”、

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实现“既要管好,又要管活”的目标。使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

第三篇:党员流动组织管理规章制度与党组织正确对待党员合理流动及流动党员人事档案管理实用手册

党员流动组织管理规章制度与党组织正确对待党员合理流动及流动党员人事档案管理实用手册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行政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三卷

光盘数:0

定价:828元

优惠价:410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第一篇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 流动党员管理现状

第三章 党员外出管理工作

第三章 党员外出管理的特殊情况

第四章 流动党员若干问题处理

第五章 流动党员管理实例分析

第二篇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

第一章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凭证

第二章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各类情况及管理

第三章 党员证明信管理

第四章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的各种情况

第五章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管理

第六章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收与处理

第七章 《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

第三篇 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和党费交纳

第一章 流动党员组织生活管理

第二章 流动党员党费交纳

第四篇 流动党员参加选举和任职

第一章 流动党员参加选举管理

第二章 流动党员任职管理

第五篇 流动的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和转正

第一章 流动的预备党员教育考察

第二章 流动的预备党员转正

第六篇 流动党员困私出境管理

第一章 流动党员因私出境办理

第二章 停止党籍管理

第七篇 流动党员党籍处理和党龄计算

第一章 流动党员党籍与自行脱党

第二章 流动党员党龄计算

第八篇 流动党员人事档案管埋

第一章 流动党员人事档案概述

第二章 流动党员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第九篇 党员管理模式创新

第一章 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员干部必备知识

第二章 党的组织机构

第三章 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第四章 党内主要职务

第五章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六章 党的纪律

第七章 党员党籍党龄的管理

第八章 党费管理

第九章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第十章 党的干部的管理

第十一章 党员发展工作

第十篇 党员组织工作创新

第一章 组织工作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二章 党的组织工作一般原理

第三章 干部人事制度创新

第四章 党员队伍建设的创新

第五章 组织工作创新的实现途径

第六章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创新

第十一篇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构建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第三章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

第四章 农村党的建设工作

第五章 机关党的建设工作

第六章 学校党的建设工作

第七章 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工作

第八章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

第九章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

第十二篇 党员管理工作方法改进与创新

第一章 党员管理方式方法

第二章 党员管理调查研究的方法

第三章 党员管理决策的方法

第四章 知人善任的方法

第五章 激励的方法

第六章 协调关系的方法

第七章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第八章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第九章 心理调适的方法

第十三篇 流动党员管理相关政策法规

党员流动组织管理规章制度与党组织正确对待党员合理流动及流动党员人事档案管理实用手册 党员流动组织管理规章制度与党组织正确对待党员合理流动及流动党员人事档案管理实用手册

党员流动组织管理规章制度与党组织正确对待党员合理流动及流动党员人事档案管理实用手册

第一篇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 流动党员管理现状

第三章 党员外出管理工作

第三章 党员外出管理的特殊情况

第四章 流动党员若干问题处理

第五章 流动党员管理实例分析

第二篇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

第一章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凭证

第二章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各类情况及管理

第三章 党员证明信管理

第四章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的各种情况

第五章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管理

第六章 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收与处理

第七章 《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

第三篇 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和党费交纳

第一章 流动党员组织生活管理

第二章 流动党员党费交纳

第四篇 流动党员参加选举和任职

第一章 流动党员参加选举管理

第二章 流动党员任职管理

第五篇 流动的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和转正

第一章 流动的预备党员教育考察

第二章 流动的预备党员转正

第六篇 流动党员困私出境管理

第一章 流动党员因私出境办理

第二章 停止党籍管理

第七篇 流动党员党籍处理和党龄计算

第一章 流动党员党籍与自行脱党

第二章 流动党员党龄计算

第八篇 流动党员人事档案管埋

第一章 流动党员人事档案概述

第二章 流动党员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第九篇 党员管理模式创新

第一章 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员干部必备知识

第二章 党的组织机构

第三章 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第四章 党内主要职务

第五章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六章 党的纪律

第七章 党员党籍党龄的管理

第八章 党费管理

第九章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第十章 党的干部的管理

第十一章 党员发展工作

第十篇 党员组织工作创新

第一章 组织工作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二章 党的组织工作一般原理

第三章 干部人事制度创新

第四章 党员队伍建设的创新

第五章 组织工作创新的实现途径

第六章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创新

第十一篇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构建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第三章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

第四章 农村党的建设工作

第五章 机关党的建设工作

第六章 学校党的建设工作

第七章 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工作

第八章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

第九章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

第十二篇 党员管理工作方法改进与创新

第一章 党员管理方式方法

第二章 党员管理调查研究的方法

第三章 党员管理决策的方法

第四章 知人善任的方法

第五章 激励的方法

第六章 协调关系的方法

第七章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第八章 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第九章 心理调适的方法

第十三篇 流动党员管理相关政策法规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行政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三卷

光盘数:0

定价:828元

优惠价:410元

本店订购简单方便,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汇款发货、当地自取等方式 全国货到付款,满200元免运费,更多请登陆文成图书。

第四篇:党员管理-流动党员服务指南

流动党员服务指南

☆ 组织关系接转

1、转进:凡人事档案委托建设人才场代理的人员,其组织关系按组织程序可转至用人单位或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转至建筑人才党委。

省内的可由所在党组织(党委)将“中国共产党组织关系介绍信”直接开至行头:建工集团总公司机关党委,下行:由中共xxxxx党委去党委。党员本人应持以上介绍信在有效期内到本中心流动党员办公室办理报到手续。(如下图)

省外的介绍信须先从原先所在的党组织开到省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持介绍信到省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换开一张转到我中心党委的介绍信(同上图的格式),然后到我中心党委办理接转手续。

*若是中共预备党员办理组织关系接转的,离预备期满至少在一个月以上,若超过预备期的,应由原党组织出具“为何未按期转正的情况说明、现实表现及是否同意其延期转正意见”等材料。若预备期超过半年以上的,原则上由原组织办理转正手续后,方能办理接转手续。

2、转出:提供所要转入关系的党组织全称并确定对方组织同意接转,带身份证到党办来办理;如果本人委托他人办理,请写好委托书以及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并附上所要转入关系党组织全称交由被委托人并带上身份证原件到党办办理。 ☆ 预备党员转正

凡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前一个月,应主动向建筑人才流动党员办公室提交:①预备党员转正申请报告②每季度的思想汇报③工作单位鉴定,需盖有单位公章(无工作单位的,由原居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开具有关证明)等有关转正材料,经党组织审核后,由我中心党委或其所在支部通知其参加转正大会。 ☆《流动党员活动证》

《流动党员活动证》适用于工作单位远离并且不在泉州、厦门、漳州、莆田、南平、龙岩、广东的同志可以申请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需交二寸相片一张。

1、党员若因在外地无法参加中心党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时,应向建筑人才中心流动党员服务办公室报告,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然后凭证到流入地党组织或工作就近地社区(村)支部报到,参加流入地党的组织生活。每半年需与本中心流动党员办公室电话联系一次,每年交思想汇报一篇。

2、流动党员外出返回后,应及时将此证返回人才中心流动党员办公室查验,并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3、每年年底,需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于我中心流动党员办公室进行年检。 ☆ 出国(境)保留党籍

1、向建筑人才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提出要求保留党籍的书面申请及有关因私出境的有效证件和复印件;

2、填写《党员因私事出国(境)审批表》;

3、收缴党费至出国之月,境外期间党员暂不交纳党费,待回国后办理恢复党籍时补交党费;回国时应交在境外的情况书面汇报,并提交恢复党籍的书面申请。

3、建筑人才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将党员出国相关书面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1 ☆ 编入支部

凡组织关系我中心的流动党员,由我中心统一编排到各支部,并在建筑人才网的流动党员之家平台上公布您所在的支部,也会由您所在支部的支部负责人通知您。

☆ 党费收缴

根据党章第九条规定,党员连续6个月不缴纳党费就被视为自行脱党。为方便党员缴纳党费,我中心党费缴交方式有:①直接到中心党委办公室缴交②通过建设银行转账的方式将党费转入中心党委党费专用账户。户名:中共委员会,账号:3500-1896-3070-5250-3879(此账号为对公,只能通过银行内部柜台或网络银行转账)。在您转账之后请及时与中心流动党员服务办公室联系,以便于我们日后向银行查询。考虑到大家平时工作较忙,党费可按季度缴纳。

☆流动党员之家

为方便流动党员学习和交流,中心设立了网上学习交流平台——流动党员之家(网址,登录方式为本人身份证号码,密码是。如不能登录请联系-☆联系方式

地址:流动党员办公室,邮编: 电话:- 传真:-

附:

1、省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地址:东大路36号省直机关东湖大院五楼政治部.(可乘公交11路、27路、604路、68路、118路、9路、78路至八方大厦站点下)

2、建筑人才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968777转党办

第五篇:流动党员管理

某某乡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地区之间流动日益广泛,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也日益频繁。为进一步加强我乡流动党员的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某某乡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内容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流动党员队伍的实际出发,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逐步形成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流动党员范畴

流动党员是指:离开原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到外地务工、经商、居住等,又不能回原所属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无固定地点或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以及流入到本单位党委管辖范围内未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

三、 基本要求

1.坚持条块结合,双向管理。实行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党组织相互结合,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配合共同管理。流动党员的管理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负责,把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中,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关心流动党员的日常生活,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流出地党组织要时刻关注流出党员的动向,有重大事情及时向乡党委上报。

2.做好信息登记,细化管理。各支部要及时开展外出、流入党员排查,全面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在《党员管理手册》里,并及时上报乡党委,乡党委设立了《流动党员登记台账》对全乡流动党员进行全面统计,统筹管理。

3.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村级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三、具体措施

(一)、规范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

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的有关规定,对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按以下要求进行管理:

1、党员外出地点或工作单位相对固定,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一般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外出时间6个月及6个月以内的,一般应当开具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外出地点、时间不确定的,一般应当持有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短期外出的,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的党员,一般开具党员证明信;3个月及3个月以内,无需证明党员身份的,可不开具党员组织关系凭证。以上各种业务的办理都设在乡组织办公室。

2、凡党员所去单位已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党组织;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党员本人所居住的地方党组织。单位、地方接收确有困难的,也可以转移到行业主管部门或有关服务机构党组织。

3、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党员,原所在企业党组织应当与其所去单位或地方党组织做好衔接工作,帮助党员及时落实组织关系。党员流向不确定的,一般先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其居住地所在的党组织。

4、对根据国家政策有关规定,已纳入乡管理的退休干部党员,其所居住地具备接收条件的,应当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党员居住的地方党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在外长期定居的,应将其组织关系转移至现居住地党组织。

5、在湘潭范围内流动的党员,能经常返回所在党组织参加组织活动的,其组织关系一般维持不变。

(二)规范流动党员信息登记管理

1、严格落实流动党员登记管理制度。流动党员外出前(流入后)要主动向党支部申报,党支部要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上详细记录其流动原因、流动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等情况,并及时上报乡党委,乡党委设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对全乡每个流动党员要及时记载,确保做到“六清”:即,流动原因清,流出(入)时间清,所从事的行业清,暂住地址清,联系办法清,党费交纳情况清,及时有效地将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中来。

2、严格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外出前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组织活动、缴纳党费。党支部要定期对流动党员的《流动党员活动证》进行审核,做好相关信息校准、登记工作,对于无故不送交审核《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审核不合格的流动党员,将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

(三)规范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

1、党组织要双向联系、共同管理。要建立联系人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不定期了解流出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意见建议等。党支部在接收流入流动党员后,要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查验党员身份,并就日常管理进行联系,做到“三沟通”,即:流入党员在工作和生活出现重大事故或重大问题的要进行沟通;在流入地出现违法违纪事实的要进行沟通;不发挥党员作用、甚至在群众中散布错误言论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进行沟通,沟通情况作为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

2、建立完善关爱流动党员制度。各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要把关爱流动党员纳入党员工作计划,真心关爱、真情帮扶流动党员中的困难群体,时刻了解流出党员的动态,当流出党员发生重大问题,党支部要上报乡组织办公室并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联系,提供援助和支持,必要时要到流入地帮助解决问题,使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同时,对于外来流入党员,党支部要将其纳入党组织里,加强对流入党员的教育管理,关心流入党员的日常生活,与党组织其他人员一视同仁。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党员管理关乎我党形象的维护,是保持我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抓手。我乡的流动党员有数量多、分布散的特点,对党支部日常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对于促进我乡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党支部要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

2.加强组织领导。乡组织办公室成立流动党员管理小组,由徐彬同志任组长,管理小组负责协调各支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统筹管理全乡流动党员、做好相关流动党员业务办理。支部书记是各支部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流入党员的教育管理,紧密保持与流出党员的联系,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的排查、登记,做到每个流动党员信息详细、准确。 3.严格管理工作。乡组织办公室将不定期检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对于管理松散、信息不实的支部要求限期整改。各支部要严格按照《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做好本职工作,对于流动党员无故6个月以上不参加支部活动、不按期缴纳党费的及时上报乡组织办,并按照《党章》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附件一:流出地党组织主要职责 附件二:流入地党组织主要职责 附件三:流动党员注意事项

流出地党组织主要职责

1.做好流动党员信息统计,对党员的外出原因、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党费缴纳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每个支部都发放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乡组织办公室将定期查看。流出地党组织要对党员进行外出前教育,并按规定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给流动党员。

2.对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地点相对集中的,应及时协助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3.负责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适当方式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乡组织办上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各种活动、会议。

4.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与党支部保持联系或不交党费的及时报乡组织办公室,并按党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预备期满应及时通知并组织其进行转正谈话,做好相关转正工作。

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1.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上登记备案,并统计上报乡组织办公室。

2.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3.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党组织,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关心流动党员的日常生活,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4.流动党员因故离开,应及时通知流出地党组织及乡组织办公室。

5.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流动党员注意事项

1.流动党员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组织关系的衔接,外出地点、时间不确定的一定要办好流动党员活动证。

2.要自觉与党支部保持联系,及时汇报本人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3.流动党员外出要按时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等,因工作原因不能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应向党支部说明原因,经党支部批准方可。

4.流动党员要积极参加工作或居住所在地的党组织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上一篇:领导无法拒绝范文下一篇:绿化工程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