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

2024-05-04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精选6篇)

篇1: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

构建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一 问题与背景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表现在一些教师往往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从而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一些老师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其间的“少慢差费”令人忧虑,学生兴趣索然。这大大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思维,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显得严重滞后。这就有必要开发一种有别于常规教学课的语文活动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是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最佳模式。其主要围绕课堂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组织,引导和管理的作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互助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走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学习,我们实质上停留在探究性学习上。语文自主互助学习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自主互助学习型关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关键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正是如此,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突出特征就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二 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方法与原则

1、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自主质疑,乐于质疑,自主创新,乐于创新。

2、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发现。能够有自已的理性思考, 独立的探究,衡量,比较,鉴别,提出自已的看法,发表独特的见解,不惟书,不惟上,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求新求异,敢于向权威挑战。

3、面向全体学生和关照个别差异相结合。给予每一个学生探究的机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承担探究的权利与任务。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师生,生生要学会倾听,合作与交流.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需要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与互助。

5、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师生关系应开放。教学双方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善于进行角色的互换,做好学生语文学习的顾问,引导者,参与者,甚至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中的兄长,朋友或学生中的一员。

三 语文探究性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关教学理论指导下,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其科学态度及精神,按模式分析等方法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策略体系。我校语文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初步形成了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模式的雏形。具体阐述如下:

1、出示任务驱动,告知学习目标

2、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告知本堂课学习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实在的任务驱动学习。目标宜少不宜多,宜小不宜大。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设法引用实例,故事,运用图片,影片或表演等方式,呈现一个人际冲突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刺激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所呈现的情境,必须是“未解决”状态,并务求做到清楚,明确。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因此,学生是否自主地开展探讨合作性学习是衡量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探讨合作活动中自主质疑,乐于质疑,自主学习,乐于学习。

4、引导发现问题,鼓励质疑问难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重过程而不只看重结论,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充分时间,充分自由,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质疑问难.这可以算是“

脑力激荡” 的活动,但教师切勿代学生提出问题。

5、创造讨论氛围,学会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原则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教师在这个步骤中,要善于进行角色的转换,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照个别差异相结合,给予每一个学生探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承担自主学习的权利与任务.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与互助。

6、交流讨论结果, 开拓求异空间

在交流讨论结果的过程中,师生,生生要学会倾听,合作与交流.教师,学生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打断发言者,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能畅所欲言.对学生的即使是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可不予置评,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提出自已的看法,发表独特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7、总结反思评价, 完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四 方案设计

1、研究对象

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中随机进行编班,再随机选择两个实验班.初一阶段共有6个班,被确定为语文实验班的是初一(1)(2)班,其余班作为研究的对照班。

2.加强理论学习

加强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研究课堂教学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通过本校教研组和校外教学专家的指导,使课题组教师掌握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操作要求,提高科研能力.二是加强实验班学生的理论学习:组织学生学习什么是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提供感性认识材料,了解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背景与意义,向学生说明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中学生需做到的要求和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一般步骤.三是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经验交流会,研讨存在的问题,并邀请专家诊断指导,及时完善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措施,以有效地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科学地概括研究成果.3、研究方法和手段

主要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使用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访谈法等等其他方法.主要研究手段:根据实验班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学一段时间后,进行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果的统计和分析。

4、实施过程

本课题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即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然后在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实施从点到面,逐步开展有关工作。

(一)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语文组配合我校做了前期准备工作,拟定方案并申请课题.我组语文教师还积极听取专家来我校所做的

理论讲座.语文组参加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研究这一课题组后,我们全组老师都要认真学习这方面理论知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并努力尝试把它转化为实践,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实践性学习阶段(2008年2月—2009年7月)在此期间,我语文组应配合我校为实施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而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内容:

1、问卷调查:为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我校语文组应先对部分学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教师教学等各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感性认识,制作问题卷,由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这一活动,促使学生多个角度了解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成效。

2、确定课题:教师对初中教材内容要吃透,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每个备课组及早确定每册教材中具体的课题.课题的确定上一般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课题(课文)本身要有内容,有意义,值得学生有东西去挖掘和研究;二是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也有能力研究;三是容易获得研究资料。

3、集体备课:各备课组在确定课题后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反复切磋琢磨.4、定期开课:根据学校整体安排,每学期都有老师开设组级、校级研究性公开课。

5、评课反馈:开课之后,学校还组织专家,老师对所开的课进行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便不断提高.6、布置任务,表彰先进: 为了让全组教师都能参与这种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校出台了任务型活动规定,要求每位教师每一

学期至少要写出两个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教案(后附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的教案),并在教学中尝试完成;以备课组为主,每一阶段的老师共同讨论寻找适合开展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课题;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至少统一观看两次以上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录像片,写出相应地学习体会,心得,鼓励教师撰写有关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论文或申报课题.同时,对有一定成绩者给予表彰,逐步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气氛.7、跟踪记录.任课教师建立学生档案,对三个档次(优,中,差)的学生(取10名)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考核成绩进行跟踪记录,并经常性地找这些学生交谈,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8、小论文比赛.任课教师就有关教学内容的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问题要求学生学写小论文,由教师评议,选出优秀论文进行表彰推广。

(三)研究性学习阶段:以“项目”为中心,选择课题,采用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教师对学生的课题设计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指导,并对学生的选题实践过程,效果及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中出现的成败得失进行展示,评价,总结。

(四)理论假设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我校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促进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及时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扩展学生的

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式,有效地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实效。

篇2: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探索的方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为基础性的学科,是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教化的重要方式,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其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策略,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意义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并且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因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互助学习课堂正是对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具体实现方式。笔者在分析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包括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与情感、培养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以及开展探究性教学等,以期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中,最强调的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其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表现学生课堂主体的重要方式。

(一)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自主户主学习的重要手段。通常来看,人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其就会发自内心的去探索与学习,因而兴趣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从而让学习能力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从而在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可,这对于学生建立超越自我、激发学习动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能够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一观念不断被强调。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是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承担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其主导作用不断被增强。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课堂主导,学生只能够接受“填鸭式”教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阻碍。而将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课程的乐趣,正是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的体现。

(三)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是新课程标准落实的表现

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先学后教。而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正是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学方式。通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都能够得到极大的增强,通过分层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能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而让学生能够依据自我学习兴趣与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与眼神,通过合作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与情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文学产生兴趣,对文学产生情感,才能够真正的建立起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而,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首先需要建立起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与情感。例如在学习《为你打开一扇门》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文学的魅力,并且逐步了解社会与自然,这对于学生智慧、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通?^《为你打开一扇门》,让学生们初步对文学建立起兴趣,还可以通过《往事依依》与《十三岁的际遇》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文学的热爱与兴趣。例如《十三岁的际遇》,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作者在刚刚进入学校的心境,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们感受考进北大的激动的心情,根据课文中作者的视角与心情去体验作者的心境,从而让学生们了解课文中学生的纯洁、专注、自由与生机,最终深刻理解“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这句课文中心句,明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的目标。再如在学习诗歌《春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朗诵,通过动作或是表情来还原诗人当时忧国忧民的情感,从而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的伟大爱国情怀。

(二)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的能力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的能力。当前,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而培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在新课程二期改革中,学习目标更加的细化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是人本理念的渗透,更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几十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与态度,因而激发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能力,让学生们依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显得更有效率。

第一,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薄弱点制定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自身知识结构掌握的薄弱环节是比较清楚的,因而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指导下让学生针对自身薄弱环节进行学习计划与目标的制定。例如有些学生对于现代文学中人物描写知识点比较薄弱,因而在学习人物描写极为出彩的文章时,就需要将这一方面作为自身学习计划的重点方向,诸如鲁迅的《故乡》与《孔乙己》,其对于人物描写极为生动形象,就是学生重点关注的方向。

第二,在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时,教师要尽可能的予以指导与训练。例如在学习《变色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即体会小说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重点把握人物的性格,学生在学习之后,就可以对《变色龙》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性格与形象分析,从而深化小说主题,掌握现实主义小说鉴赏的基本能力。

第三,让学生能够依据学期目标与单元目标制定自身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学期目标与单元目标是资深教育者对于语文教学的深刻认识结合新课程标准而制定的目标,其具有更强的普遍性,学生则需要根据自身的个性将普遍的目标具体化,从而制定出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目标。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中离不开更多的阅读积累,因而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厚积而后薄发,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写作能力的基础,少了阅读的积累,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在阅读中,需要让让学生有意识的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而让阅读更加有针对性。例如在学习《幽径悲剧》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作者在写藤萝之美之前,为何要用大量的篇幅书写幽径?”再如在学习《阿里山纪行》时,教师可以提问,“作者为何要写出雷劈过的神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脉络,然后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再依托合作小组讨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在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四)开展探究性教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因而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程中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习,从而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的原型吗?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孔乙己类似的人物?”通过一些问题的创设,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自主深入研读文本,从而了解孔乙己人物形象。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很容易了解孔乙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悲剧人物。再如在学习《醉翁亭记》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们解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针对这一句课文,教师可以提问:“通常情况下,负者因为背负着东西,因而会感到疲惫而需要歇息,而行者在行走过程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美景时,则??情不自禁的唱歌,但原文却是正好相反,‘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若是将其改动一下,改称‘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行不行?”通过这个疑问,学生们依据上下文理解之后,就会很容易明白出现这种相反的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醉翁亭的美景,正是看到了醉翁亭的美景,才会出现负者忘却了疲惫而歌,行者忘却了赶路而坐下欣赏美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采用新颖的问题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文本的核心思想,从而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对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的深化与落实,也是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更需要教师不断革新自身教学方式,开展更多教学探索,从而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不断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高。

[课题级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5]GHB0807,课题名称: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高学仓]

篇3: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

一、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新型课堂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 小组成员之间明确分工, 互相交流, 彼此讨论;小组之间唇枪舌剑, 激烈竞争, 火花四射。这一切看似学生变成了“主角”, 其实教师的地位较之传统课堂却并没有削弱, 只不过教师从台上转战到了台下。如果没有教师课前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 对学习任务的分配, 对教学进程的控制, 如果没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交流互动的关注和对学生之间合作的启发和帮助, 如果没有最后教师对整个课堂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和提升, 学生们自己是很难把这课上到一个较高的水准的。其实也就相当于没有一个好导演是很难拍出一部好作品一样。可见新型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任务更重, 这对我们教师也是一个挑战。

2.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层次性和小组之间的均衡性, 即“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竞争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小组各个成员的积极性。所以, 在进行小组的划分时着实让我费了一番脑筋。教师必须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内,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然后调整桌次, 本着互补和双向选择的原则, 即学习基础、认知情况、性格爱好互补, 把学习基础较好, 有责任心, 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推选作组长, 并且实行招聘制、任期制, 以优带差、以优促差,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3.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力量。

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 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为小组自主合作的保障和前提, 使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和进步。在具体实施中, 应避免评价形式的单一,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几套较有成效的评价方式。

(1) 小组积分制。

制做简洁明了的表格, 内容涵盖小组每个成员日常的学习、卫生、纪律三大方面, 各小组长互相督促记录各小组的得分情况, 每日一记, 每周一汇总, 每月进行表彰和反馈。

(2) 专项奖制度。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评价机制往往会走向一个误区, 那就是对学习好的学生有所偏重, 这样一些拥有不同特长爱好的学生会在班集体和小组内找不到归属感, 久而久之, 他们的热情会被浇灭, 个性会被压抑。所以针对学校不同时间段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比如运动会、书法绘画竞赛、知识竞猜、有奖征文、社会实践等, 鼓励各小组成员积极参加, 班级内部也可以不定期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 对于获奖的学生, 以小组形式给予表扬和积分等奖励, 设立诸如体育之星、文艺之星等奖项, 这样, 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为小组出力的机会, 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从不同的活动中找到自信, 他们会在小组合作中努力去寻找更多的精神支撑点, 从更多的方面去完善充实自己, 这对于自主合作型的小组建设, 乃至自主合作型课堂的建立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3) 分级分工管理, 层层监督制度。

班级设立一定的职务, 分工明确, 环环相扣, 同时定期对班级和小组成员进行无记名投票, 反馈各级管理工作情况。

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对教学的影响

1.学生间互相交流, 协同合作, 培养了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

传统的课堂上, 学生大都是单打独斗, 各自为政。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再好的学生, 其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所获得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 必然是以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进行小组互助合作式学习, 小组成员会为了完成大家共同的任务, 积极地思考、交流、探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相互配合, 遇到问题协商解决, 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 学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了沟通。自主互助学习把每一个人的能力凝聚为团队的智慧, 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2.师生间增进理解, 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增强了教学的生命力。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总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 其在课堂上的威信和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虽说师道尊严, 但这往往会造成师生间的距离感。尽管教师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但更多的学生一旦遇到问题, 宁愿舍近求远去请教周围的的同学而不是教师, 这就会走很多的弯路, 损失许多时间和精力。要想让学生在思想上转变对教师已有的观念, 不是说一两句鼓励的话, 做一两件贴心的事就可以办到的。这要求师生在长期的共同合作中, 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进行知识和情感的碰撞,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自然是水到渠成,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无疑为其提供了最佳的情境。有了这一保障, 教学才会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才会真正享受到其中的快乐。

3.提高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教”与“学”的能力。

传统的“教”是教师的任务, “学”是学生的义务, 但在新型课堂上, “教”与“学”得到了最广泛的理解, “教”与“学”都是相对的, 它们的主体和对象也是可以随时互换的, 这就要求教师决不能再仅仅满足于教科书、教参上那仅有的一些知识了, 课下还需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和个人的修养, 否则其教师的地位会被动摇。另一方面, 学生个个都可以做教师, 也会成为别人的学生, 与生俱来的争强好胜会让孩子们更广泛地去吸取周围的一切养料, 在教别人和学别人的同时, 自身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如此循环下去, 其效益无疑是巨大的。

篇4: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物理课堂”

但看看我们现在有些老师的课堂:据统计,有20%多的学生厌烦老师的泛泛说教,30%~40%的学生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只有不到40%的学生基本适应老师的讲解.所以这种说教式的课堂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了,所以,我们应该从自主、互助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学习.当教学活动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学.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让“学”走在“教”的前面,这就抓住了教学的核心问题.这是智慧课堂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自学放在课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的“导、助、提”来加速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1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从被动走向主动

课堂教学的核心并不是简单的告诉过程,而是让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需要告诉,但不是简单的告诉.新课程提出的探究和体验过程,也不能简单的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建构基础上,并学会迁移应用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用丰富多彩的主体性学习活动代替单一的讲解接受式学习,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

比如在学习《电动势》时,我们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份菜单:

(1)什么叫内电路?什么叫外电路?

(2)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3)怎样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

(4)怎样理解电动势这个物理量?

(5)电源有哪些重要参数?它们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6)电动势E与电压U有什么区别?

通过这样的菜单引领,让学生实现有的放矢,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当然,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我们还可以把物理教材中两堂课、三堂课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安排教学程序,进行“模块”推进,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和把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增强教材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以互助学习为核心,为课堂增效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个知识的学习仅靠听一遍只有掌握20%,听与看同时进行可以掌握40%,让自己做一遍可以掌握50%,但如果让学生成为老师,然后通过学生教”学生“一遍,那他已经掌握理解了80%以上.”这无疑坚定了我们让学生“自己学,相互教”的决心.比如我们在学习磁感应强度时,我们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例题:匀强磁场中长3 cm的通电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当通过导线的电流为2 A时,它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4×10-3 N,问:该处的磁感应强度B是多大?若磁场、电流不变,导线长度减小到1 cm,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又是多大?由于这样的例题不难,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互助的基础上发现如何计算磁感应强度,以及磁感应强度的影响因素,让学生通过互助掌握磁感应强度与F、I、L无关.通过实践,这种学习效果反而很好.

当然,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启迪、互相考查、互相影响等,还要让学生在群体活动学会交往、学会共处、学会自律,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团队意识等.

那么,学生进行自主互助的学习,是不是就完全忽略了教师的作用?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这种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在“导”上下功夫,给学生一个方向引领

在新课的学习中,我们物理教师应该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把握学习方向.比如在学习《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时,我们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安培力,会推导安培力公式F=BILsinθ;知道左手定则的内容,并会用它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用公式F=BILsinθ进行安培力的计算.有了目标的引领,学生就可以进行感知、思考、归纳,或初步建立概念,或描述现象、分析原因,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进而有层次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2.2在“提”上做文章,给学生一个推波助澜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见一些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学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或注意问题的提醒;对于那些在学习过程中对游离的学生进行提醒、对偏离方向的学生进行点拨.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呈现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另外在课堂小结环节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归纳升化,提炼学习的方法技能.

篇5: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

孟官营中学 魏林贵

在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校从实际出发,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热情。经过几番探索,构建了以“自主互动”为灵魂,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读-研-说-做”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创新校本教研,实现智慧共享

1、合作教研,教师凝心聚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学校加强了教师之间,级部之间,学科之间的研究与交流。通过开展“教研组每日一聚”“跨学科课堂观摩”等活动,组织教师及时交流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取长补短,智慧共享。

各教研组以课例为抓手,加强集体备课与校本教研的力度,通过实施同题研讨、个案剖析、查摆问题、商讨措施等系列举措,使教师明确课堂改革的目标。为了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学校实行了“专题研讨级部承办制”,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由课程部提出阶段性的研讨主题,然后由教研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先在组内进行反复研讨,理清思路熟,增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2、骨干示范,名师引领课堂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充分利用“名师工程”和其它的校本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和级部主任带头上示范课、研究课,以名师效应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研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名师多形式的引领,努力让教师逐渐实现视域的拓宽、理念的刷新和行为的改变。

二、聚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1、“开门讲课”成为制度,提升常态课质量。

学校提出“节节都是公开课,人人敢上公开课”的囗号,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加强研讨,让“开门讲课”成为制度,每节都要开门讲课,提升常态课的质量。坚持领导听评课制度,规定中层领导必须包靠级部听课每天至少一节。同时中层干部带头上示范课,组织教师结合课堂实例客观地总结梳理出课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各位教师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尽快地修正、完善。

2、关注教学细节,推行“主题式”观课议课

以往我们在听评课时都追求面面俱到,从导入到结束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往往如蜻蜓点水,不管是对开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帮助不大。在“读研说做”教学模式研究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学生发言面是否广泛?教师讲授时间真的压缩了吗?课堂上究竟有几个真问题?本学期,在学习了《如何做研究型教师》一书中《课堂观察与评价》后,我们受到了启发,开始推行“主题式”观课议课。“主题式”观课议课一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每次观课议课活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或以“小组讨论发言的有序性”为主题;或以“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规范性”为主题,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使研究更有深度。从而破解了许多导致课堂低效的问题,使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改变评价标准,变关注教师为关注学生活动

传统课堂的评价,我们的评价标准更多指向课堂上一些表面因素的评价(如气氛热烈、时间分配恰当、课外作业量适度、教态自然等),关注的焦点是以教师为重点,主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本身。伴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开始探索与之相配的新的课堂评价标准。

首先,想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起决定性作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课堂。主要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率、自主学习时间、回答问题的创意性、学生知识的达标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教师的引导发挥得如何,这样,课堂评价就有评价教师为主转变为评价学生为主。

课堂标准的改变促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们由过去只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如何学;由过去只注重评价优等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更关注学困生。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开放性、活动性,教师们从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渐向合作学习的质量转变,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有了长足的进展。

篇6: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师生情感的积极作用,实现高中生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建立。为了迎合新课改,本文探讨了构建高中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课堂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

新课改实施以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试图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针对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开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等,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们也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

一、坚持创新教育理念,进行问题拓展

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高中数学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数学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接受和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教师要将创新融入教学材料中,不管是教学重点,还是教学难点,教师都应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创新性问题,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传授给学生新思维、新思想,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统计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实际生活,要求学生们对班级住校学生早晨到班级的时间、六点四十分以前到班的人数等进行调查,教师选择调查结果最优秀的资料作为教学材料进行教学引导。因为有了之前的教学铺垫,学生们对统计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引起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展开时,学生们自然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者,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又如在学习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内容时,教师专门设计了如下题目:“空间四边形ABCD被平面EFGH所截,已知线段EF∥CD,求EF与平面BCD的关系”“已知EFGH是矩形,求证CD//平面EFGH;求异面直线AB与CD的关系”等。这样的问题设计将线面、面面的相关知识都融入到了一起,不仅检验了学生们对基本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考查了学生们的数形结合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二、坚持双边互动理念,采用多元教法

课堂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关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其中,分层教学法是教师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充分考虑了学生们的差异性,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问题、作业以及相关练习等,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难度。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针对“以O为圆心的圆半径为6cm,点O到直线a的距离为5cm”这一题设设置三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判断直线与圆的关系、直线b与圆相切的条件是什么、求直线c与圆相离的集合等。另外,小组教学法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它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上,在合作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统计内容时,教师利用小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布置不同的题目给学生,引导学生们通过自学教学内容将题目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解决问题。还有问题教学法也是高中数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问题的基础性、提升性以及针对性等,问题的设置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发展能力。

三、坚持学有所用思想,及时展开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应该及时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对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巩固。对于练习题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讲究,不仅要与教学知识点相对应,还要突出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关注和巩固。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练习题:“2005是数列1,7,13,19,25,31„„中的第多少项?”有的学生给出答案第334项,也有的学生给出第335项。对于这样的不同声音,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道题由于有1的干扰项,所以很多学生将1排除,出现了334项的答案,应该加上1这一项,这样就使学生们意识到做题要认真,要学会思考。

四、坚持教学互助思想,实现效果反馈

教学评价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广泛采用激励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小组评价等各种评价方式鼓励,激励学生们乐于参与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传统的教学评价更多地注重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等,将这些作为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有失偏颇。新课改倡导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标准,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各种学习表现能力、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阶段性成绩表现等作为学生学习结果衡量指标,旨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改倡导的自主互助探究学习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教师们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们,学生自主探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教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思维得到拓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安徽高温津贴下一篇:我行党员干部参加反腐倡廉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