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2022-09-12

1 引言

自主创新能力既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科技能力的强弱, 也体现了地方经济的竞争能力。教育科研是自主创新的先导, 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自主创新能力更是形成高校教育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地方工科院校是面向地方、面向市场办学的主体, 它具有地方性、工程性、应用性和大众性的办学特征。二十一世纪, 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既要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 又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加速工业化进程。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地方工科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到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重要任务。要提高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的产出率, 自主创新也是地方工科院校的唯一出路, 而要维持自主创新, 构建和完善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尤为重要。

2 目前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能力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抑制了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具体表现如下:

2.1 观念更新能力弱

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还未摆脱前苏联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影响, 不同层次的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安排上都有雷同现象。有些地方工科院校干脆照搬重点理工科大学的办学模式, 导致了一些先天不足的缺陷, 潜藏着发展危机。

2.2 教育创新能力差

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上没有标准的规范, 也没有很好的模式。地方工科院校以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新体系远未建立。

2.3 技术创新能力低

技术创新的层次性非常显著, 目前地方工科院校技术创新能力的层次类型的定位上模糊不清, 在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上没有达到一致性, 常常是各自为阵, 远不能适应地方技术创新系统中各层次的需要。地方工科院校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能力普遍不强, 有较强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又不能投入到地方经济应用技术领域当中去。

2.4 管理创新能力小

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管理创新能力小表现在:一是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仍然制约着创新活动;二是学校内部没有对已存在的一切创新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也没有对师生创新活动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支持。三是没有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目标, 对学校管理制度、管理过程、管理方式方法、管理组织机构进行系统的创新。

3 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构建

根据地方工科院校办学的地方性、工程性、应用性和多学科性的特征, 其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主要从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创新型教师、高层次人才集聚和自主创新文化四个方面进行构建。诚然, 地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同样是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的间接保障。各种保障因素相互影响和促进, 其中自主创新文化为其他保障因素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与人文环境, 使保障机制能够全面、真正地为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3.1 完善创新教育管理制度

3.1.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制度创新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地方工科院校必须着眼于创新教育的根本,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大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使大学管理工作规范化、民主化、程序化、科学化。真正反映高等院校实力的不在于规模, 而在于特色和水平。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体现改革创新的成效, 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即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和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先进的大学制度。制度高于技术, 机制重于技术, 这一点已被不少地方高校快速发展的实践所证实。

3.1.2 把握创新教育重点,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龙头”。地方工科院校创新教育的重点就是要着力加强学科建设,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形成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专业, 避免贪大求全。尤其应加强与工业界和企业的联系, 建立与企业的战略联盟, 培植和发展工程实训基地, 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建设的效能。

在学科建设中, 地方工科院校首先要优化总体布局, 保证重点扶植。重视多学科的互补合作, 重视学科群优势。同时还要注意扶植重点学科。其次, 要积极改善条件, 充分利用资源。如实验室、计算机房以及资料室如何在校内开放以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 在制度上应有所创新。第三, 抓好梯队建设, 提高整体效益。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采取政策激励招聘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适当打破学科、专业界限, 将不同学科有能力的人联合起来, 共同完成重大科研课题。第四, 面向地方经济发展, 大力促进成果转化。地方工科院校应侧重于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为本地的支柱产业、主导行业和中小型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提供技术支持。

3.3.3着力于教育内容的创新, 体现综合化, 适应个性化。

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实现教育目标创新的根本途径。地方工科院校教育内容创新要体现综合化的特点, 反映知识和科学的最新成果, 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要求。第一, 进一步扩大选修课比例, 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二, 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程, 全面推行综合素质教育。第三, 整合现有课程, 促进课程结构综合化。符合学生的整体认知特点和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不少工科院校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地改革和创新, 如制订大专业改革方案, 按大专业确定培养目标,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采取系列化、模块化的方法, 构建能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等都取得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3.3.4以培养工程能力为主线, 创新实践教学

“创新思想来自于实践”。首先, 要重视工科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专业基础理论是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的基础。特别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要结合实际, 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相互交叉, 相互渗透, 紧密结合进行, 进一步推动创新思维的启发。第三, 精心设计和组织实践教学, 保证实施效果。在课程体系中应注意确定实践性教学的内容、时间比例以及所进行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方法手段。从基本技能的培养到专业知识的综合实践环节都要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

3.2 构建创新型教师及其创新素质培养机制

实现教师创新, 才能把学校的自主创新落到实处, 使学校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构建创新型教师及其创新素质培养机制,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2.1 创设有利于创新型教师成长的环境

培养创新型教师, 必须创设有利于发挥教师创造性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外部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一是能高度宽容和支持言论自由与标新立异;二是能让人感到身心安全和身心自由。为了创设良好的环境, 全社会应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风气, 学校应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 提倡学术民主, 鼓励竞争, 鼓励冒尖。现在地方工科院校许多教师承受着扩招后的沉重负担, 整天忙于应付上课, 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实在太少, 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活动。只有为教师减负, 赋予教师相对的自由时间, 确保其在教书育人中的主体地位, 使他们拥有一个自由的心灵、自由的时空、自由的思维, 创新的意识才会在心中萌动, 才会有教师发挥创新的余地。

3.2.2 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激发教师的创新动机

必须加大创新教育的宣传力度, 使创新教育理念深入教师心中, 从而使教师们逐步树立起创新教育的职能观、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树立教师创新教育理念的同时, 要培养和激发教师的创新动机。努力创造条件激发教师的创造欲望, 帮助教师学习有关创造教育的知识, 掌握创新的原理, 并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自身的创新价值。

3.2.3 开展教育科研, 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进行科学研究, 能促进教师去探索未知、创立新说, 从而有利于激发和培养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有利于加深和更新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活跃学术思想、吸收最新科技成果, 将科研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引进教学活动之中;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识和能力。现在国外很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反映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指出本学科当前正在研究的问题, 讲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发表自己创造性的见解。

3.3 构建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

3.3.1 构筑人才集聚机制

首先, 构筑人才集聚机制是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的关键。其次, 构筑人才反应堆是人才集聚的动力机制。构建人才反应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因素, 即人才的选拔、培训、使用及相应的分配、管理制度;物质条件, 包括工资待遇、住房条件、工作条件等硬件的吸引力;环境因素, 包括人际关系、学术环境、人文环境、发展前景等。第三, 实施高层次人才工程, 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需要, 加大投入, 采取“聘请一批”、“引进一批”、“培养一批”的办法, 通过与名校联手的办法引进特聘教授、省级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遴选优秀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内外大学深造等, 切实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3.3.2 创造公平的环境, 优化竞争机制

第一, 坚持以竞争为目标导向的机制。地方工科院校应以人才引进为契机, 促进教师队伍在竞争中的优化。可借鉴欧美等国实行的“非升即走”原则, 优者胜, 劣者汰, 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盘活学校人才市场。

第二, 实现教师队伍构成多元化的机制。实行开放式的办学机制, 要求教师队伍构成的多元化。教师聘用可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 专职与兼职各占一定比例。此外, 高校应积极调整人才政策, 破除论资排辈的旧观念, 对国内外最优秀的人才要制定特殊政策措施, 真正做到用政策吸引人, 用事业留住人。

第三, 确立高校教师培训的新观念、新机制、新模式。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 体现教师的多元价值。国际教育界普遍流行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在职教育与培训的观点。高校 (包括本校、外校) 具有极为丰富的培训资源。浓郁的学术气氛、良好的科研条件、雄厚的导师群体、超凡的思想库区, 可构成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师进修的文化氛围和基础条件。

3.4 完善自主创新文化保障

3.4.1 构建与创新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环境。

地方工科院校不仅要传承文化, 而且要创造新文化。把创新文化建设视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作不断提高地方工科院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策略。

3.4.2 要全面提倡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技道德, 要整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营造一个平等竞争、推陈出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文化环境。破除论资排辈的文化心理模式, 舍弃“制度化的精英主义”。

3.4.3 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 敢冒风险, 敢于创新。

在科研活动中, 妥善处理个人创新与集体创新的关系。发扬团队精神, 提高创新效率。把原创和再创结合起来, 不放弃技术的革新, 从小改小革做起。同时, 还要正确对待技术创新中的失败和教训, 视失败为成功之母, 鼓励和宽容失败者。

摘要:地方工科院校是面向地方、面向市场办学的主体, 它具有地方性、工程性、应用性和大众性的办学特征。本文从构建和完善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的角度提出创新教育管理制度、重视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的更新、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集聚高层次人才, 着力打造自主创新的研究团队;营造校园创新环境与氛围;制定能激发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等措施, 以期提升地方工科院校教育竞争力。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宗远.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中国高教研究[J].2006 (10) .

[2] 杜沛然, 李蜊, 张家盛等.地方工科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湖北社会科学[J].2005 (2) .

[3] 郭桂英, 任性遂等.地方工科院校创新能力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3 (2) .

[4] 肖君, 刘璇华.地方工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2) .

[5] 郭必裕.浅谈地方工科院校的比较优势[J].煤炭高等教育, 2001 (4) .

[6] 黄慧民, 何秀成等.论地方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00 (1) .

[8] 邓和平, 李媛.高校科技产业经纪人制度与自主创新体系探索[J].求索, 2006 (7) .

上一篇: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致胎盘早剥一例报道下一篇:国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