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2024-05-14

“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通用11篇)

篇1:“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应用

栾家坪中心小学

孙晓东

一、“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我校全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那新的数学课堂的完整的教学结构是什么呢?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较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先行预习。预习充分能提高学生课堂上“互助学习”的效率。操作性的课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要求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图形等材料和工具。

2、课堂教学。“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有五个环节:揭示目标;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合作探究;过关检测。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学生学,即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教师在每个环节中都起着指导的作用。

课型不同,也应有所改动。现举例介绍如下:

二、“计算型”课中的应用

例题型课上的学习内容是例题。教学环节为如下六步:

(一)揭示目标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自主学习(看一看)

让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看例题(代替老师讲例题,传授知识),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思考如何运用,能够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学生看书时,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教师临时分任务给各小组做下一环节“预展”准备。每一小组最好定不同的准备要求。

(三)交流反馈(做一做)

学生看书一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一般采用一次性板演练习的形式,因为书面练习最容易暴露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就是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的内容(因为“后教”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操作要领:

1教师先公布检测题,让同学们坐在座位上练习,再指2—3名后进生板演,叫后进生是因为后进生暴露的问题最多,最具有典型性,能够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上好课。

2板演的内容是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能检测出学生对例题的理解情况,检测题做对了,就说明学生对例题理解了,如检测题哪一步错了,就说明对哪一点不理解。

3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要巡视,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并分类板书,思考学生中的错误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思考如何“后教”,这实际上是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四)合作探究(议一议)

“议一议”不是指老师在讲,而是“生教生”,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通过“议一议”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议一议”一般分两个环节:

1.更正。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并鼓励学生上讲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出

不同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教师不要轻易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

2.讨论。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

(1)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时教师目光要巡视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或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同学思考,各个准备回答,以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让全班同学袖手旁观;要问:“会的请举手”,然后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选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学生齐声回答(因为齐答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同学畅所欲言.切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使得学生讨论流于形式。

(2)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非重点的那几步应一略而过,如没有问题,可以不讨论。教师绝对不能“满堂问”。

(3)讨论的顺序。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结合。

(4)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同学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或都说得不完整的。教师讲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5)老师不该讲的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不讲;若部分学生做错了的,经优生帮助更正,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不讲;对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另外个别辅导。

(五)巩固练习(练一练)

“议一议”结束,即进入“练一练”,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三:一是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二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三是便于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课外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要的辅导。

操作要领:

① 课堂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必须在下课之前完成作业。

②课堂作业主要是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和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要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③ 学生课堂作业时教师要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④ 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让他们完成别的学习任务。

以上五个环节是“自主互助高效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程序。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必须领会精神实质,灵活运用,教师在各个环节之间,还要讲两句鼓动性的过渡语,承上启下,引导学生紧张学习,当堂达标。

针对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程序可以灵活变动,例如,教学内容较简单的可采用“一次四个一”的模式;对内容较复杂可采用“二次四个一”(即“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以后再“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

三、在复习课上的应用

复习课的课堂结构,除辅助环节外,还有三个主要环节:练(先学)、改(后学)、考(展示反馈)。

(一)练(先学)

目的:检测了解学生原有基础,发现问题,为“后教”提供依据,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操作要领:

①检测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既要有基础性,更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围绕单元内的主干知识命题。

② 教师要巡视,确保学生独立按时完成检测内容。

③了解学生答卷情况,如果学生都提前完成了,或还有个别学生因不会做而做不下去了,就及时停下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改(后教):

目的:引导学生纠错,更正一题,学会一类,吸取教训,避免下次重复类似错误。步骤:

1.公布答案,对改统计。教师公布答案后,组织学生同桌对改,做到扣分有据,最后统计出每个学生的得分情况。

2.针对问题,更正讨论。出示典型的错误答卷,引导学生从思路、方法、步骤、规范等方面分析评议,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更正。

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应注意的方面。操作要领:

1.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更正,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只讲大家都不会的。

2.不能就题讲题,要由一题讲出一个规律,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三)考(交流反馈)

目的:在前边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综合训练,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操作要领:

1.教师巡视,摸清有哪些倾向性问题。2.课后及时批改并引导学生更正。

总之,上边介绍的几种课型结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去灵活设定,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但是,不管是采用什么样教学模式,都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都要体现出小组互助,小组展示这些环节.同时每个环节的顺序不是一定的,可以灵活运用。教师必须当好导演,做好主持人,用精彩的过渡语,用准确的指导语,用充满鼓舞性的评价语,去感染激励学生,引领学生紧张、高效地学习,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篇2:“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颜文全

词汇句型课教学模式

本课主要是侧重于对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学习。要求能熟练朗读本课的单词、理解记住本课词汇的汉意,能复习归纳拓展与本课词汇相联系的词汇,基本能将所学词汇进行造句等运用,掌握重点句型的结构及运用。

1、课前交流,预习新知。

各小组成员课前交流昨晚预习本单元时遇到的问题,由值日小组代表把他们预习时遇到的生词板书到黑板上;如果哪个小组还有黑板上没有板书的生词就上去补充。板书的原则是:生词表上的四会单词一定板书,不会的疑难词汇要板书。

2、激趣热身,导入课题。

激趣热身环节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课堂,尽快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热身方式很多,比如:Listen and point;Listen and do;Follow me等等,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前提,尽量做到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利导入课题。除了经常用到的一些活动之外,一些经典英文儿歌、迪士尼英语、Gogo英语中很多有趣的歌曲和片断都可以成为我们热身的素材。学生到了高年级,可以借鉴攀登英语预热环节的学生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热身活动,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像课代表组织唱歌、做游戏等。

3、小组合作,学习生词。

1)听录音,把握正确语音语调。

只有正确的输入才会有正确的输出,为保证学生学到正确的语音语调,除了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至少听5遍录音之外,小组合作学习词汇前课文录音一般播放2遍,第一遍是听,整体感知课文,并画出生词;第二遍边听边说出黑板上的生词,个别难词可以反复跟读,掌握正确发音。个别学生读不准的或是较难的词教师要适当领读。

2)小组合作学会黑板上的生词。(包括会读、会翻译、能联想相关词汇,运用技巧初步记忆,运用生词造句等),这个环节主要发挥优生帮教的作用,使个人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认识的成果。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可以在老师巡视时请老师帮助解决,老师巡回检查指导每组学习情况。

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这是课堂上最精彩的地方。学生主要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小老师主持的形式进行展示汇报,展示完本组学习成果还可以随机检查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读音、汉意、拼写、或单词的不同时态的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检查,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很多展示的方式,像用生词造词组或句子,找形近词、同义词或反义词等,各组展示的方式一般不会雷同。

4、小组合作,句型学习。

本环节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新学单词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并进行句型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词汇造句进行运用,找出本课重点句型进行替换、拓展、对话等情景练习。然后小组进行展示。

5、复习归纳,拓展词汇。

本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的词汇,进行词汇的复习归纳与拓展。老师可以通过“What words do you think by learning these words?”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整理,可以从发音、词性、词意等方面考虑,如本节课新学习了panda,学生们可以想到原来所学的动物名称,或一些好孩子自己学习的新的动物名称。小组整理出来后,进行小组展示,展示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等,带领同学们朗读学习。

6、目标检测,反馈矫正。

本环节可以由教师统一出题检测,也可以由小组互相出题,一般每个小组出一种题型,进行组内自测、自练和互批互改,教师巡回指导,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可以全班共享。自主出题是孩子觉得最有挑战性的,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由于孩子出题的角度不一,在共享时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练习测试,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知识点。

7、课堂小结,综合评价。

篇3:“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1. 将学生合理分组;

2. 教师提前备好学案, 让学生根据学案来预习、展示、练习和评价融为一体。

二、课堂合作互助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生在课堂合作互助学习中, 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个人展示和评价等形式来展开的。从以下几方面对合作互助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进行研究:

1.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善于发言的习惯;

3. 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个人才艺展示的能力。

三、课堂合作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

1.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 设计适合于课堂合作互助探究学习的活动, 通过激励性的评价, 尽量让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行研究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教师提前写好的学案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 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合作互助的作用和乐趣。

四、课堂合作互助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研究

1. 从评价的角度研究。

2. 从评价的方式研究。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为了能在短短的20分钟内达到真正的预习目的, 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是整理、印制好教学案及早发到每一个学生手里; 二是在组长的组织和监督下, 以读书和整理预习笔记为主要内容, 数学小组内既相互独立又团结协作, 以顺利完成预习目标。对有疑问的或个人没能解决的问题, 由数学小组共同解决, 也可延伸到课外寻求他人的帮助, 最后形成本组的预习笔记, 由记录员扼要记录, 以备课堂上代表发言使用。

根据学案内容所设计的问题, 要求各数学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特别对疑难问题, 各数学小组意见分歧大的, 则共同探讨, 得出结论。强调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不能理解为处处合作、时时合作, 合作次数越多越好, 必须有一个时机问题。怎样处理好合作探究的时机问题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呢? 首先要看时机是否成熟。学生根据学案要求先进行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时在书头或学案上做个标记, 不要立即就去讨论。关于这一点, 教师在一开始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即个体如何自学、如何预习。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就直接进入数学小组讨论, 会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学生要参与讨论, 参与探究, 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原有认知作为基础, 只有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 才有可能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 或茅塞顿开的效果, 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 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对立和正面交锋, 而在组员间意见不一致时通过讨论、协调, 较好地解决了矛盾才是真正达到了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有了疑问才有可能去质疑、去交流。等本数学小组成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学结束后, 在数学小组长召集下立即对本组成员所提问题进行综合, 是否有共性的问题, 然后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个别成员提出的个别问题应视时间而定。经过本组成员的合作探究, 一方面, 感觉到自己所提问题得到了重视;另一方面, 经过共同努力有了成就感, 也会激发他们为之继续努力。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有选择性地指导学生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一些思维容量较小或者通过个体的独立思考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 就没有必要进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选择那些思维容量大或者程序较为复杂, 或者属于流水线作业性质, 或者通过合作能互相提高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这样, 数学小组成员之间就必须得相互配合、依赖, 相互启发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并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与喜悦。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实效, 关键还得看教师。一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发生转变。观念跟不上, 老是不放心学生, 即使在形式上是“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实质上恐怕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琢磨参透其实质和内涵。二看教学设计有无转变。教学设计能充分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最终要看教学设计是否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 真实、有效地设计出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即何时合作, 合作什么, 是否能让全员参与, 合作的积极性能否调动起来, 如何评价, 何时点拨, 等等, 教师都应有预见性, 使得课堂既显得开放, 又能调控得住, 灵活调节、变式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归纳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传动整体。自主合作反思教学模式, 整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性学习三种先进的学习理论, 它以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为主轴, 以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 较好地适应了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有利于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合作交流是高效数学课堂的前提。这也是我们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

篇4:“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互助;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对于传统课堂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师生互动的形式和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适当调整教学环节,因为不同的课型对同一教学环节可能会有很不相同的要求。在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逐步建构了针对概念课、命题课、复习课和习题课这四种课型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概念课教学模式

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是:预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合作交流(认识概念、形成概念)——展示交流,质疑点拨(理解概念、辨析概念、深化概念)——检测反馈(巩固概念、运用概念)——课堂小结。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这一模式注重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将概念形成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学生认真观察、思索,找出共性,加以概括,形成概念。这样学生会循序渐进地参与探究学习活动,从而避免了简单直接地呈现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展示交流,质疑点拨”这一环节,让部分学生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畅所欲言,大胆质疑,进一步理解概念、辨析概念和深化概念。例如:在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教室或生活中的各种实例或几何模型,进而发现空间两直线除平行和相交外还有一种位置关系:存在两条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即不能共面的两直线,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抽象出异面直线的本质特征,概括出它的定义,并画出直观图,即沿着实例、模型、图形直至想象的顺序抽象出正确的概念。

二、命题课教学模式

命题课的教学模式是:预习——创设情景——合作学习(探究猜想)——展示交流(引导论证)——推广应用——检测反馈——小结与作业。

在这一模式中,突出了合作学习(探究猜想)和展示交流(引导论证)这两个环节,要求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猜想、验证命题,体验命题的发现过程。在合作学习(探究猜想)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发挥的“导”的作用,学生在探究、猜想中产生思维障碍时,教师要适时给与点拨、指导,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展示讨论形成的结论时,要及时给与评价和点拨,对猜想的合理性给予评判。当各小组的结论不一致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围绕各结论的合理性进行讨论,最终确定较为合理的结论。在展示交流(引导论证)这一环节应注意:在学生经过探究,找到论证的思路之后,不要急于让学生证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讲出自己的思路,并反思自己的思路是怎样想到的,使更多的同学受到启发,相互借鉴,并讨论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证明,促使学生思路发散,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分析问题。对于命题课的总结,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做。让学生总结本节课自己的收获。这些收获包含对命题的理解,规律的总结,解题方法、技巧的运用,今后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教师适当强调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强或削弱命题的条件,让学生思考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三、复习课教学模式

复习课是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课的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是:概括导入,确认目标——梳理知识,构建网络——合作交流、提升能力——注重过程,典例深化——达标练习,反馈提升——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具体操作如下:

1.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复习课的目标不同于新授课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例如:在“二项式定理”这节复习课上,根据历年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可设定如下复习目标:

(l)知识目标:①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从项数、指数、系数、通项几个特征熟记它的展开式。②会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

(2)能力目标:①怎样记忆数学公式,如何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从而优化记忆品质。②树立由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了解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二项式定理的复习,使学生感觉到能掌握数学的部分内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课前或者课上,发放复习学案,利用学案中的表格、框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复习内容,并让学生选择一定的角度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认真进行自主构建。同时,教师多巡回,以便发现问题,在关键处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指导和点拨,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思维建构。

3.合作交流,提升能力

师生共同交流收获,通过交流完成对知识的回顾,同时引导学生构建出所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这样,使复习的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完成“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同时,明晰本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以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4.注重过程,典例深化

学生先独立完成典型例题,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和收获,最后师生共同剖析典型例题,真正弄懂、弄通典型例题。教师进行点拨时要从复习的整体考虑,就某一个问题展开,以点带面,从特性到共性,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及规律的总结。

5.达标练习,反馈提升

本环节是对复习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又一次升华。此环节要求学生迅速做好达标练习,然后对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对其中暴露的缺陷和不足及时矫正、补偿。

6.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这是整节课系统的概括,是全部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应该包括:①站在整个中学数学体系的高度,完整地归纳概括复习内容。②概括总结数学思想方法,说明适应范围和应注意的问题。③对复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强调,同时选配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练习。

四、习题课教学模式

习题课的教学不能仅仅以做题为目的,而要通过习题巩固知识,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习题的分类与归纳、引伸与拓展,完善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习题课的教学模式是:独立完成习题,明确交流题目——小组合作交流,确定重点问题——班内合作交流,突破重点难点——师生共同小结,完善归纳提升。

(1)独立完成习题,明确交流题目。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一组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其次要求他们找出这些题目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题目,特别

是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可以进行变式练习的题目、有生长点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是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2)组内合作交流,确定重点问题。选出本组要在全班交流展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①本组已胸有成竹的题目;②本组仍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③本组确定的重点题型等等。

(3)班内合作交流,突破重点难点。教师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知识的重点处、疑难处和关键处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篇5:“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一、明确目标,激趣导学

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1)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根据课型特点,营造课堂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2)明确目标 教师把本节“训练重点”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给学生明确揭示,为学生学习定向。

(3)提示学法 教给学生小组互助学习的方法。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结合“自学”阶段了解到的学情,有针对性地抛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或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用问题导引策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重点。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各抒己见。小组一般由4-6人,程度(优、中、差)各不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可以有意识重组,保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选一个得力的组长,起一个响亮的组名,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建立小组的互相监督机制等。在课堂中,各小组成员发言交流,争论反驳,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让学生扬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展示交流,反馈矫正

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1)激情导入,提出疑问, 讨论交流。

1(2)学生展示,教师点拨拓展。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部分小组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讨论结果,老师启发点拨,补充订正,把讨论所得引导到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不时穿插读议讲练,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学生练习,小组互评,反馈矫正。

4、当堂检测,拓展巩固

篇6:自主互助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董玉梅 宝清县第一中学

2011年12月12日 自主互助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的由老师占据课堂主体转变为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老师主讲向学生主讲发展。本文就是根据这一年多里自身教学实践,从授课教师到学生两个方面总结出的一些关于如何开展自主互助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方法。

关键词:自主 互助 教学模式

正文:

教师是创新课堂的建设者,课堂是师生合作探究的“研究室”,学习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富于创造性的活动。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力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以往课堂上“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新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学习方式生成和建立。

这种模式在每个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体现在备课上,教师必须明确每堂课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 样教,训练什么、怎么训练。首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必须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其次,进行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调动合作的力量;第三,设计的练习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强调当堂达标,减少作业时间,逐步增加学生的预习时间,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第四,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以备课组为单位,共同探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课题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会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能促使学生对各种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以动促静,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

预习检查

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就得让他们培养预习的习惯。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自主发挥, 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反馈,引出这节课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难点,从而更出色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欲望便产生出来,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3 互助释疑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得出新知识。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情况出现时,教师才给予即时点拨,给他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典例分析

虽然新课程追求学生主动、愉快学习,但“双基”不能忽视。因此,在新知识学习结束后,为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巩固的效果,自主、科学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消化理解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促进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自主练习是让学生有机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总之,所有的练习都要努力体现应用性和科学性。

拓展延伸

在“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挖掘问题。为此,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把 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解决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开放教学,建立大课堂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鼓励学生去经历、发现、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因此学数学、做数学。让学生自己编出应用题配合知识章节的训练。他们会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生活中的教材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只要老师善于鼓励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7:“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贺龙红军希望小学

巩银锁

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是课堂改革的重点之一。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活动。借此机会,我通过进一步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和现行数学教材几个人的教学行为习惯,总结概括了以“自主互助”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小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其流程包括:“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开交流,点拨提升——巩固练习、组内互助——课堂总结、达标测试”五个环节。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3分钟以内)

一般的堂课教学,前几分钟是学习的低效时段,如果没有相应的情境引入,学习往往很难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合适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研究的问题,以便用问题推进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所学内容。例如:在教“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通过出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梯形来引入新课,在揭示问题的同时,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为后面自学讨论推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学习方法的孕付。

随着学生学习主动的不断提高,根据教学实际,也可开门见山简化情境引入环节。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10分钟左右)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操之过急,还没有安排学生自学,或自学时

间不充分,就拿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学。自学不仅仅是“自读”,他除了阅读教科书还可以是尝试解决习题,获得自己的体验。刚开始时,学生还没有相应的自学能力,往往不知怎么自学,教师的提纲就要非常详细,就像一个导学案,但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可将提纲逐渐简化,最后成为诸如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法?你的疑问是什么等问题。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参与组内讨论交流,对知识进行第二次“咀嚼”,形成“小课堂”。由组长主持,遵循弱者先发言的原则,梳理所学知识、讨论解决问题的疑问等。

3.展开交流,点拨提升(12分钟左右)

学生在组内充分讨论交流后,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出疑惑。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补充、质疑或解惑,通过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自主和高效。学生在交流展示时,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积极关注课堂的每个细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介入和点播,推进课堂教学向纵向发展。

4.巩固练习、组内互助(10分钟左右)

这个环节分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内容和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二是对组内出现的问题,组员之间互助帮助,实现学优生对学困生的帮扶,最后由错题学生展示讲解错例,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讲话的机会和锻炼展示的机会,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共同进步。

5.课堂总结、达标测试(5分钟以内)

篇8:“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一、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内涵

通常自主、互助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再借由小组形式促进学生自学,并形成生生互帮、互促的良好学习模式。这种教学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巨大,能够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将陷入被动学习局面的学生转化为课堂主体。故从教师层面来说,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创造性、能动性及自主性的激发调动,实现对探究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发展;而从学生层面来说,最理想的学习渠道即自主发现。此外,各小组内部必须形成生生合作互助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1. 探究式教学

小学生受年龄特征制约,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通常潜意识地模仿教师行为,这虽然可帮助学生学习,但一味模仿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故此,有必要将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促使教学过程得到一定的探究性,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探究思考获得进步。同时教师要注意营造科学研究氛围,引导学生研究并再创造所学知识,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自主绘制平行四边形,再合理进行学生分组,让学生集思广益讨论其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来,才能使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踊跃发表意见,在组内开展合理有效的讨论。同时教师还要予以相应提示,比如,如果折叠平行四边形会如何呢?可以用七巧板计算他的面积吗?通过教师恰当的启发,帮助学生快速找出其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出平面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这期间学生为学习主体,所有探究任务均为学生完成,其思路不但得到了积极开拓,还可在与同伴想法的碰撞下不断提高其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2. 生活化教学

从小学生层面来说,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并为其提供充足的交流活动空间。特别是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更应该积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探究、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3. 加强合作学习

就小学生而言,虽然其数学素养较低,但其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时间更多,能够实现良好互促互进。因此,基于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将生生合作纳入正式教学中,促使生生间相互带动,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由于小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尚不完善,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综合能力科学分组,确保各组学生层次合理分布。也只有如此,在日常教学中小组方可形成整体,并更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或探究任务中。

总之,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将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再针对了解到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积极为学生创设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进一步提升教学趣味性,通过生活化教学等促进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问题探究、解决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彦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与互助模式及其实施策略探析[J].科技视界,2012(28).

[2]魏守义.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模式[J].新课程学习(上),2015(5).

篇9:谈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互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10-01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趋势,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发现、研究、挖掘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儿童精神世界尤为强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该通过设置悬念,开展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潜在意识,进而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比如:“被3整除的数”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设下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你们随意报数,我可以快速知道所有数是否可以被3整除。这个时候学生会觉得很惊讶,进而纷纷报数,想要去验证教师的说法。在验证之后,学生惊讶的发现,教师的判断不但快速,而且都非常正确。这个时候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想要知道老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此时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组建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分析,互助学习,他们就会马上投入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会更高。

二、探究规律,鼓励学生自学、互助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的要求很高。所有的数学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将这种联系称之为规律。也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到这些规律,那么很多数学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合作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这样的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专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利用常用的学习教具——小纸板,让学生自己剪一剪,拼一拼,同时教师在一旁指导,最终教师和学生一同总结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一旦遇到这一类问题,他们就可以触类旁通,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创设情境,小组成员互帮互助

情景教学是目前小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入手,为学生创建一个个生动、有趣、鲜活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高涨,最终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互帮互助,学习效果必然得到提升。

比如:在进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熊大、熊二”编成故事:有20个桃子,5个小动物,这个时候熊大和熊二可为难了,它们要怎么分,才能够让每个小动物都获得一样多的桃子呢?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并点拨他们要记得集思广益,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一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以评价促“自主”

课堂中的评价是多元的,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自我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适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因而,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使他们能更主动地发挥自己学习潜力。尤其对中下等学生,更要在细微中看到他们的进步,对其有见地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尤其能使他们摆脱那些优生的阴影,树立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学习中更主动,更自信。

2、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生活在群体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为了得到同伴间良好的评价,他们都会努力的表现自己出色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3、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是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方面。

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头上有的甚至能贴上几颗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是顺应教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此进行了几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小学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月红.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07)

篇10:“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顺阳乡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

一、传统数学课堂的完整的教学结构为:

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搭建台阶。

2、课题:指出课题、板书课题。

3、教学内容:课本内容及相应教学资源的内容。

4、训练:评估课堂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5、小结:知识小结。

6、作业布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

二、“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模式体现我校全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那新的数学课堂的完整的教学结构是什么呢?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依赖性较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先行预习。预习充分能提高学生课堂上“互助学习”的效率。操作性的课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要求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图形等材料和工具。

2、课堂教学。“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有五个环节:揭示目标;自主学习;展示反馈;合作探究;巩固练习。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学生学,即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教师在每个环节中都起着指导的作用。

课型不同,也应有所改动。现举例介绍如下

“计算型”课中的应用

例题型课上的学习内容是例题。教学环节为如下六步:(一)揭示目标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自主学习(看一看)

让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看例题(代替老师讲例题,传授知识),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思考如何运用,能够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学生看书时,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教师临时分任务给各小组做下一环节“预展”准备。每一小组最好定不同的准备要求。

(三)展示反馈(做一做)

学生看书一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一般采用一次性板演练习的形式,因为书面练习最容易暴露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就是下一个环节“合作探究”的内容(因为“后教”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操作要领:

1教师先公布检测题,让同学们坐在座位上练习,再指2—3名后进生板演,叫后进生是因为后进生暴露的问题最多,最具有典型性,能够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上好课。

2板演的内容是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能检测出学生对例题的理解情况,检测题做对了,就说明学生对例题理解了,如检测题哪一步错了,就说明对哪一点不理解。

3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要巡视,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并分类板书,思考学生中的错误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思考如何“后教”,这实际上是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四)合作探究(议一议)

“议一议”不是指老师在讲,而是“生教生”,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通过“议一议”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议一议”一般分两个环节:

1.更正。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并鼓励学生上讲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不同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教师不要轻易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

2.讨论。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

(1)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时教师目光要巡视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或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同学思考,各个准备回答,以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让全班同学袖手旁观;要问:“会的请举手”,然后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选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学生齐声回答(因为齐答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同学畅所欲言.切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使得学生讨论流于形式。

(2)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非重点的那几步应一略而过,如没有问题,可以不讨论。教师绝对不能“满堂问”。

(3)讨论的顺序。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结合。

(4)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同学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或都说得不完整的。教师讲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5)老师不该讲的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不讲;若部分学生做错了的,经优生帮助更正,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不讲;对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另外个别辅导。

(五)巩固练习(练一练)

“议一议”结束,即进入“练一练”,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三:一是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二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三是便于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课外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要的辅导。

操作要领:

① 课堂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必须在下课之前完成作业。

②课堂作业主要是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和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要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③ 学生课堂作业时教师要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④ 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让他们完成别的学习任务。

以上五个环节是“自主互助,展示反馈”在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程序。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必须领会精神实质,灵活运用,教师在各个环节之间,还要讲两句鼓动性的过渡语,承上启下,引导学生紧张学习,当堂达标。

针对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程序可以灵活变动,例如,教学内容较简单的可采用“一次四个一”的模式;对内容较复杂可采用“二次四个一”(即“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以后再“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

三、在复习课上的应用

复习课的课堂结构,除辅助环节外,还有三个主要环节:练(先学)、改(后学)、考(展示反馈)。

(一)练(先学)

目的:检测了解学生原有基础,发现问题,为“后教”提供依据,增强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操作要领:

①检测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既要有基础性,更要有典型性、代表性,围绕单元内的主干知识命题。

② 教师要巡视,确保学生独立按时完成检测内容。

③了解学生答卷情况,如果学生都提前完成了,或还有个别学生因不会做而做不下去了,就及时停下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改(后教):

目的:引导学生纠错,更正一题,学会一类,吸取教训,避免下次重复类似错误。步骤:

1.公布答案,对改统计。教师公布答案后,组织学生同桌对改,做到扣分有据,最后统计出每个学生的得分情况。

2.针对问题,更正讨论。出示典型的错误答卷,引导学生从思路、方法、步骤、规范等方面分析评议,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更正。

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应注意的方面。操作要领:

1.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更正,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只讲大家都不会的。

2.不能就题讲题,要由一题讲出一个规律,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三)考(展示反馈)

目的:在前边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综合训练,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操作要领:

1.教师巡视,摸清有哪些倾向性问题。2.课后及时批改并引导学生更正。

篇11:“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

一、课题的提出

1.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不仅为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如何在多样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发展激流中把握自己的命运,保持自己的追求;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如何抵制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等等,都有赖于人的主体精神的支撑。“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创造意识,这是构建新世纪学生健康的主体精神的重要基础。

21世纪也是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新知识,教学内容再广泛、再更新,也只是新知识一小部分。何况,知识陈旧率不断加快,今日的新知识,或许若干年后就不再新了,甚至过时了。因而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习得上,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它能极大地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拥有终身学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动性”。它倡导充分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在身心发展上的潜能,把积极的外在影响和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素质,使其作为一个主体而主动发展,成为一个接受素质教育的成功者,绝不像应试教育那样把受教育者当做工具。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忽视因人施教,忽视启发诱导,热衷于“满堂灌”、“填鸭式”,相信高压力、高负担才能出成绩的现状。这种状况正严重地扼杀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阻碍着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造成大批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不改变这种现状,实施素质教育就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提出“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旨在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极大地促进小学教育改革向素质教育迈进。

3.是深化我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当前,我市正在加大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被视为决定素质教育之成败、新课改之成败和学校教育之成败的关键。然而,反观我们的日常小学英语课堂就会发现,众多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时间多,学生自主时间少;师生单项交流多,生生合作互动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多,主动探究学习少;重记忆轻思维,重优生轻差生,重卷面轻全面。这“三多三少”和“三重三轻”现象还相当普遍。原因是教学的评价机制、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管理方式没有明显改变,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内化为课堂上教师的自觉行为,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潜意识里还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建立起来,不少教师为了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英语课堂搞得热闹而不实用,呈现出随意化、感性化、娱乐化的现象,教学变得无序而低效。因此,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了我市小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模式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

4.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现在的小学生思维活跃,头脑灵活。课外阅读量比较大,信息量大,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主动提问的学生在不断增多。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的英语课堂中学生死记硬背的多,融会贯通的少,识记强于运用,知识强于能力。我们的教师越来越的感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打破陈旧教学模式的束缚,实践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不仅是英语教育工作者的热切期望,更是学生内心的强烈呼唤。

此外,1994年11月,在罗马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这意味着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因此,“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所培养的独立学习能力无疑是每个学生通向21世纪的必不可少的个人护照。

在这种背景下,我室提出了“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模式,力图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新课改出现的课堂教学“自由”状况,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小学高年级”在这里指小学的五、六年级。“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模式”即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参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而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简约的方式组合成比较科学、相对稳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结构(包含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景设计、师生关系等诸要素)。据此,“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可界定为具有明确学习目标、自觉学习意识的学习主体,借助同伴之间的相互指导、示范、与评价,以互惠的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并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来组织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 1.国外

课堂教学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流派。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和发现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信息加工学习模型、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同伴互助学习”作为专门术语首次出现在1974年亚历山大等人共同创作的论文中。然而,同伴互助学习的思想渊源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他们的同事们,就是以同伴学习的形式来开展辩论学习的。之后,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工业革命,采用年长学生教习年幼学生的办法来解决办学过程中的师资和经费短缺问题的“导生制”就此产生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导生制是同伴互助学习萌芽。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计划,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与课程改革热潮,这要求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已有的教师传递式教学策略却难以实现这一目标,故而迫切呼唤多样化的有效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或学习方式的产生与发展,同伴互助学习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而勃然兴起的。2.国内

上在我国,同伴互助学习也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至少已经积累了“相观”“伴读”“小先生制”和“结对子”的思想与实践经验。翻开教育史册,很易发现同伴互助学习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已经盛行。经典教育著作《学记》中就提及过“相观而善”,如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大教育家孔子也有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同学、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讨论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这些宝贵的思想无疑都是同伴互助学习的发端。到宋代,出现了专门的“伴读”,它是官名,是指各王府中陪皇侄皇孙读书的人,也指陪同富家子弟一起学习的书童。到了近代,深信“教育救国论”的陶行知于1934年开始推行他的“小先生制”,这是导生制在中国的延伸,它同样证明了同伴的辅助学习是可能的。20世纪80年代在对外开放背景下,全面引进了欧美的课堂教学理论,魏书生、黎世法、张熊飞等建构了一系列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如指导自学式模式、探究发现式模式、参与活动式模式等等。就目前而言,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对自主教学类的课题的进行着大量的实践研究,尤其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重在构建一套契合我市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高效的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进一步转变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极大地增强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从而促进我市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从教学模式上解决教育如何以学生为本,在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交流互助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研究内容

(1)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模式相关的文献研究。

(2)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

(3)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能力、作业负担、学习效率等)

(4)小学高年级英语自主互助学习目标设计研究

(5)小学高年级英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6)小学高年级英语互助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研究 3.研究的重点

小学高年级英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五、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将以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为指导,关注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立足学校,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2009年9月至ⅩⅩ年8月,为期三年。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

1、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信息资料,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申报;

2、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与任务,细化子课题的设计;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ⅩⅩ年1月-ⅩⅩ年1月)

1、设计并进行面向师生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

2、课题组修订研究方案,调整实际操作;

3、定期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和子课题主持人会议,反馈与交流信息,研讨和切磋方法,强化目标落实;

4、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指导课题研究;

5、逐步完成有关论文,力争公开发表,召开中期研究成果研讨会,做好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ⅩⅩ年2月-ⅩⅩ年8月)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编著出版研究成果:论文与电子成果等;

3、成果提交鉴定、验收、结题。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浪费资源,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高起点和课题成果的高水平。国内外先行实验的地区已形成初步的经验,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面对这些文献资料,我们在理清基本理论和操作层面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梳理出了一些对于本课题而言是有价值的、可供课题研究参考的意见。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每一次研究都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3.案例研究法。第一,是指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第二,是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在以课堂形态实施时开发的教学案例,包括内容、设计、建议、资源、评价等方面;第三,是指以实验校为案例,研究其推进和实施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案例研究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4.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和概括,形成经验。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5.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我们认为,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太多教师的牵引,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自主

性得不到体现。

(2)我们认为,现在的合作学习严重缺乏实效,合作等同于“和坐”。进一步深化、细化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3)我们认为,小学高年级已经具备了自主互助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但学习的自主性、互助的意识却相当的薄弱,在这个年段进行自主互助学习显得恰当而又必要。2.创新之处:

诚然,自主互助学习模式的研究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了。然而,就英语学科而言却研究的甚少,尤其是小学阶段几乎是个空白。本课题的研究正可以填补这个空白。

七、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论证报告、课题中期报告、课题结题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

2.开发的案例汇编,教学论文汇编。3.课堂实录光盘、课件等。

4.各实验学校的经验总结材料。形成能够推广的“小学高年级英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5.将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文本资料、音像资料等材料充实到南京市教研室-小学英语栏目下的“小学高年级英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专题网站,加强信息交流,扩大实验影响,实现资源共享。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保证:添置书籍、收集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量资料,固定时间组织培训,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2、人员保证:成立以市小学英语教研员主持、市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参与子课题研究的课题领导小组,保障课题研究正常有序的开展。组织成立课题组,课题组主要成员大多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绝大多数成员曾承担或参与“十五”立项课题的研究。此外,本课题还在全市范围类确立8所不同层次的学校作为课题的研究基地。

上一篇:销售月工作计划模板下一篇: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