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浅谈中国美育的历史发展进程

2022-09-11

20世纪以来, 以“现代性”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 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了二重性的变迁。一方面是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的改革, 使得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开始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压缩, 人们开始感觉到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另一方面不断高涨的科技理论带给人们的压抑感和现代社会人们渴望理性、自由的心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使得人们即使在享受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在呐喊着“上帝之死”、“人之死”。关于人性沦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奴隶的说法, 当代作家卡夫卡在《变形记》通过人变成甲壳虫的隐喻讽刺了整个时代的文明的悲剧。在美育救世的思想出现以前, 人们也曾想过通过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感官愉悦去帮助人们逃脱沦为现代工业机器的悲剧。但是这种满足仅仅是短暂的。在一个为满足生存需求的时代, 并没有给人们的心灵留下持久的烙印, 反而让人们陷入了新一轮的“欲望陷阱”和“欢乐黑洞”之中, 在这种低俗文化无法救世的背景下, 美育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美育又称为美学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1]美育是一种审美主体的自我提高的过程。美具有让人们直面自己的身体、欲望和情感的同时纠正理性所造成的割断主义。审美活动使得人可以摆脱固有的以单个人为主体的划分, 从而走向对整个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思考, 这种思考无疑是进步的。而在世界性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作为世界共同命运体的一份子。在鸦片战争过后也被迫卷入了现代化的世界浪潮之中。然而, 由于中国独特的国情特点, 更加加剧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精神文明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虽然在经济发展上直追欧美但是在文化方面则变成了西方的附庸。“五四”以来, 国外的文化启蒙一直打着西方文化的晃着, 遮蔽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光辉。“打倒孔家店”口号的提出让统治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思想陷入的一个尴尬的局面。“古典含蓄”“文质彬彬”“天人合一”这些曾经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渗透进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的古代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历史的实践证实, 这种打击不是暂时性的, 对当代的文化缺失现象也产生了可见的影响。在21世纪的当代, 我们仍然看到韩剧和美剧在中国的火爆, 却很少看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片子出现, 从而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空巢现象。“80后”“90后”这群以年轻著称的团体在承受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光辉的的同时, 也陷入了多元化思潮的泥沼之中。人如何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其关键作用在美育。美育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 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了解其精神世界, 构建健康的人格, 从而实现人真正的“诗意的栖居”。

美育的建立和发展是有根的, 这需要传统的本土文化为其提供足够的养分积累。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中的美育, 才能在世界文化的冲击下, 走的更稳更远。

中华文明又称华夏文明。夏, 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 谓之华。华夏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孕育和铸造了诸多人类文明的思想文化结晶。在这些文化结晶中美育思想以一种独特的与中国文化相互交融的方式散发其绚丽的光彩。

早在夏、商、周时期, 中国已经形成了以礼乐教化为核心的美育思想。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出现正式开启了中国美育的新篇章。孔子主张的以“仁”为核心, 塑造“仁”的自觉人格成为了封建社会大背景下评价君子的依据。孔子追求仁义, 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爱才是人的本质体现。“六艺”的提出更加具体的阐述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在六艺之中, “乐”是指六乐即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关于音乐对人的作用, 论语中曾经记载了孔子的话可以作为佐证。子曰:“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音乐是极为重视, 这种重视不仅源于他认为音乐具有让人抒发情怀的功能, 同样也来自于他认为音乐可以移风易俗。孔子把以乐为代表的美学上升到了政治和社会的高度。孔子的美育并不是单方面的追求“乐”的提高, 而是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追求人性之美。孔子在注重“乐”的同时提出了“文质彬彬”的思想。孔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在这其中“文质彬彬”就是对完美人格的一种要求。必须仁义之道和伦理品质二者同时发展, 才德并茂, 才是君子。

随后孟子在孔子已有的人性之美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论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人人都有“良知”、“良能”, 因此内省是最有效的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人们可以通过对内的自我扩充, 把人原本持有的好品德发扬光大, 从而达到“大丈夫”这一境界。孟子对人性本质的思考丰富了原本单一的美育模式, 使得人们对美育的思考逐渐从对外部世界美的探究转向对人性的善恶之美的讨论之中, 这种对人性本质的探讨使得我们可以在贴近美的本质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美育的教学活动。在孟子之后荀子虽然同样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但是他提出了性恶论的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化性为伪”。而音乐在其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荀子在的《乐论》中提出, “故乐者, 天下大齐也, 中和之纪也, 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认为审美愉悦是情感生活中所必需的, 而“乐”来自于人本身的情感抒发, 以此很容易对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影响。在以上的论述中“乐”的作用其实就是古代美育的萌芽, 人们在无意识中发现并且运用了“美”的作用,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教化着人们的思想。

自先秦时期到鸦片战争的爆发, 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社会之中,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在宣扬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利用僵化的礼仪教条捆绑着人们的言行。在这其中以“三纲五常”[2]最为突出。三纲分别是“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五常则是“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是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 也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三纲”强调封建主义人伦关系的尊卑与高低、主与从的关系, “五常”强调处理人伦关系的道德准则。无论是“三纲”还是“五常”, 其核心就是确立和维护传统的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这种封建社会不可逾越的等级教化制度在数千年中影响着中国人对于美的理解。

在中国近代本土美育史的介绍上, 我们必须要提到三个人物, 他们分别是王国维、蔡元培和李泽厚。作为近代美育历史上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观点体现出了不同时期中国人是如何发现和学习西方美育思想的。

王国维作为我国近代的国学大师, 在美育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影响。他首先提出了“美育”这一术语, 开启了中国近代美育的先河。王国维吸收了西方美育大师席勒的完美人性的部分观点, 融汇中国传统的守礼重德的人格修养思想, 强调审美主体的自由独立精神, 超越世俗功利对人性的束缚, 从而达到人格美的最高境界。他在著作《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将整个教育分为心育和体育两大部分, 将心育又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三部分, 认为“完美之育, 不可不备此三者。”王国维对儒家教育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他认为中国之学术的发扬光大不在于“一孔之陋儒”, 而在于对世界学术之人思想的兼容并包当中。王国维否认现今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他认为现在的儒家思想并不是传统的儒学而是宋代以后扭曲僵化的程朱理学。这种打着儒家旗号的歪曲思想只是单方面的为了迎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 而扭曲了人性的发展。王国维的批判是理性的, 他在批判儒学的同时没有在强调美育去贬低德育, 而是坚持智育、德育、美育并重发展。这种对德智美的同步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这符合了孔子自己的始于美育、终于美育的美育观。王国维在重视美育的基础上, 也意识到美育对人格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美育是达到人格完美的必由途径。孔子之所以给予美育那么高的评价是因为他看到了美育具有手段和目的双重功能。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画作、诗歌等具体美的方式进行自我熏陶。然后在这过程中, 德育和智育在与美的相互交融中也得到了适当的发展, 这种鱼水交融的方式促进了稳定人格的形成。

在近代美育的历史上,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美育的作用层面上, 蔡元培提出了“用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蔡元培认为美育具有着宗教不可比拟的优势, 美育的可直观性和潜移默化性使得人们可以更好的追求真、善、美, 这种优势是宗教所达不到的。“颐养性情”是蔡元培对美育目的的定位。他认为美具有超脱性和普遍性, 这使得它可以在一瞬间整合人的种种印象, 把所有的差别统一化。这种美的独有功能也为同时代的科学家的创造提供了动力。

李泽厚作为建国以来最杰出的美学家, 研究他的美育思想可以更加的贴近时代和社会的现实发展。李泽厚率先运用马克思关于“人化的自然”理论去认识和探究美的本质、美育的规律, 他认为,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李泽厚对美育的本质做出了理解。一方面, 美具有客观性, 它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另一方面, 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现象、规律。美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没有人类社会生活, 就没有美。[3]美的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统一在于“人化的自然”之中, 这种人化的自然把人类本质的复杂性和自然对象的客观性加以结合, 再通过美的形式加以呈现, 使得美具有了更深邃的内涵。

李泽厚认为美学的研究应该走向美育,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系统的教学中塑造和提升人的心理结构。这是由于美具有情感性存在的特点, 这种特点更加接近于人的真性情。而这种真性情可以促使人们变更加的优秀。特有的时间计算方式也是美的特点。这种独特的时间计算方式使得它可以独立于现实时间的时间, 使得人们可以即使在不同时代也可以感受到美的本真。因此可以说, 美在唤起情感体悟的时候, 达到了对人性的塑造的目的。

“积淀”这一名词的提出是李泽厚关于“人化自然”的思考。“积淀”这一名词具有把历史社会生活中的东西通过审美的感受变成个人的体悟的功能。这种来自于历史的积淀可以净化人的感情, 达到超越功利的思想, 而美正是来自于这种历史的积淀, 在历史的积淀中美达到了与美育的互换。

王国维、蔡元培和李泽厚对美育的理解各有各的见解, 然而中国近代以来的美育学者绝对不只前面的三位, 还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美育思想。例如蒋孔阳提出的“审美生活即享受与幸福”在这个论断中审美活动则是在审美关系中加以定义, 而作为核心的“自由”更加体现了人权的思想。另外提出了“审美情感教育论”和“人生美育论”的曾繁仁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多样化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美育本质的理解, 但是理论永远都是理论, 唯有用于实践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价值。对中国古代美育的溯源是为了更好的在理解的基础上丰富本土特有的美育思想, 为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浇一次水, 帮助人们实现真正的“诗意的栖居”。

摘要:“生活中从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在古今中外历史的长河中, 对美的定位与追求一直是人们评判事物的标准, 也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美育从古至今作为一种现实的教育活动和方式, 美育在遥远的古代是“君子”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 当20世纪初到来的时候, 美育和美学的观念在中国学界广泛的传播起来, 它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和现代化追求相呼应, 对现代化思想和学术的知识诉求提供了精神支柱。

关键词:美育,君子,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

[2] 蔡元培:《美育人生》,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年

[3] 席勒:《美育书简》[M], 徐恒醇译,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4年

上一篇:源于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布艺装饰画研究下一篇: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