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古代艺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在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演进的漫长岁月里,艺术有着光荣的经历,而音乐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审美角度着手,通过音乐艺术的概念来浅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思想,文章最后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进行新的思考。

第一篇:古代艺术论文范文

中国古代判词的艺术之美

摘要:好的判词不仅要正确适用法律、在解决纠纷中发挥作用,还应该起到教化社会的作用,而其说理也应该兼备文采与情理。中国古代判词言辞华美、声情并茂、引经据典、博雅晓畅、措辞简洁、短小精悍、富有气势,可以说是风格鲜明、独树一帜。

关键词:古代判词;艺术风格;裁判文书质量

2016年12月,一份写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诗句的诗意判决书走红网络。谈及诗意判决书,就必然会提到中国古代判词。中国是一个诗歌之国,而古代判词也以其优美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和充分的说理论证,将其艺术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1 追本溯源——古代判词的发展沿革

中国古代判词,是古代司法人员依据法律作出判断和评价的结论。它的范围比当今的判决书的范围更广,即狭义的裁判文书、整个科举考试的判词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判词[1]。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判词也经历从萌芽到成熟直至完善的阶段。

1.1 初创阶段

古代判词滥觞于殷商时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判词材料,是西周晚期夷厉时期的亻朕匜铭文[2]。这一时期判词材料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甲骨文的诞生和实体法与程序法并存的法律体系的形成,前者为判词的记录提供了载体,后者使得社会产生了对判词的需求。但是,判词材料并非原始判词,难以反映判词的原始样貌。总之,在汉代以前的判词,是极其简单、粗疏的。在当时的判词中,刑事方面只涉及被告的罪名,民事方面也只划定了当事人的责任,判决的法律依据和据此裁判的理由偶有见到,案件事实几乎没有。因此,汉代以前是古代判詞发展史上的第一阶段,为后期判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发展阶段

唐宋时期,封建法律制度体系、思想和原则都已经确立,古代封建法制趋于成熟,司法判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可以考察的唐判较多,比如《龙筋凤髓判》《甲乙判》《全唐文》以及《文苑英华》中收录的大量判词。唐判以拟判为主,判词有“文辞简练”“表达准确”和“说理充分”三个要求,因此,其缺陷是很明显的。由于拟判的盛行,在假定的法律事实范围内,制判者根据既定的事实,作出判决。据此作出的判词往往忽略了事实的认定与证明,进而影响到法律适用的准确性。

与唐代判词不同,宋判不仅留存较少,可供考察的主要有《明公书判清明集》和《文体明辩》两本著作,而且大多为实判、散判。为适应社会发展,宋判重视对案件事实的分析说理,在保留唐判重视分析说理、文字表达准确、简练的基础之上,宋判还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引律为判。

1.3 成熟阶段

中国古代判词自明清时期开始步入成熟阶段。留存下来的判词不仅数量颇多,而且内容丰富,如《折狱新语》《醒世恒言》《于成龙判牍精华》《清代名吏判牍选》等。这一阶段,无论是在表述、内容还是法律适用上,我国古代判词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判词与诉讼程序紧密相连。而且,还出现了刑名幕吏阶层,专门研习法律和公牍文书。

2 独树一帜——古代判词的艺术风格

自明清时期起,古代判词就确立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语言特点上看,辞藻优美、旁征博引、声调铿锵、言简意赅;从内容上看,包括事实、理由和裁判结果三个部分;从逻辑推理上看,三段论的地位无须多言。本文主要谈论古代判词的语言风格。

2.1 言辞华美、声情并茂

中国古代司法人员所作判词言辞华美、声情并茂、对仗工整、逻辑严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法律价值。如苏东坡的《风流和尚杀人案》:

“这个秃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空持戒。

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

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判讫,押赴市曹处斩。”[3]

在此份判词中,“秃驴”“修行忒煞”“空空色色今何在”等词都表达了苏轼强烈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这一判决从道德和伦理出发,没有引用任何法律条文;其内容与判定罪过、裁量刑罚无关,但是作为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的自由心证却产生了重大影响。苏东坡“以诗入判”,将老套的公文变得趣味无穷,也使其判词名垂青史,在后世流传开来。

2.2 引经据典、博雅晓畅

司法官员在制判时引用典故来铺陈事实、阐明道理,以证明自己的判断合情、合理、合法。判决书引用典故,自然而不润饰、确切而不堆砌、流畅而不晦涩,从而达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情”的效果。例如白居易的一份判词:

“二姓好合,义有时绝;三年生育,恩不可遗。凤虽阻于和鸣,鸟岂忘于返哺?旋观怨偶,遽抵明刑。王吉去妻,断弦未续;孔氏出母,疏纲将加。诚鞠育之可思,何患难之不救?况不安尔室,尽孝犹慰母心;薄送我畿,赎罪宁辞子荫?纵下山之有怒,曷陟屺之无情?想芣苢之歌,且闻乐有其子;念葛藟之义,岂不忍庇于根?难抑其辞,请敦不匮。”[4]

本判共127个字,几乎句句用典,共计10个典故。典故虽然多,但是毫无堆砌、拼凑之感。在劝诫甲父子要懂得“荫庇其母就是荫庇其根”的道理时,引用《左传·文公七年》中“葛藟犹能庇其根”的典故;在劝诫甲子铭记母恩时引用了《诗经·小雅·蓼莪》;用《汉书·王吉传》中的“去妇复还”,描述甲的妻子有返家的意思。此类例证还有很多,无不彰显着典故在判词中的妙用。判词引用典故,知情动理,文风清雅,充分体现了判词引经据典的法学价值。

2.3 措辞简洁、短小精悍

与现代的裁判文书相比,古代的判词以措辞简洁、短小精悍见长。如《于成龙断冯婉姑抗婚案》一案的判词:

“关雎咏好述之什,周礼重嫁娶之仪。男欢女悦,原属恒情。夫唱妇随,斯称良偶。钱万青誉擅龙,才雄倚马;冯婉姑吟工柳絮,夙号针神。初则情传素简,频来问字之书;继则梦隐巫山,竟作偷香之客,以西席嘉宾,作东床之快婿,方谓情天不老,琴瑟欢谐。谁知孽海无边,风波忽起。彼吕豹变者,本刁顽无耻,好色登徒;恃财势之通神,乃因缘而作合。婢女无知,中其狡计;冯父昏馈,竟听谗言。遂以彩风而随鸦,乃使张冠而李戴,婉姑守贞不二,至死靡他,挥颈血以溅凶徒,志岂可夺?排众难而诉令长,智有难能。仍宜复尔前盟,偿尔素。月明三五,堪谐夙世之欢;花烛一双,永缔百年之好。冯汝棠贪富嫌贫,弃良即丑,利欲熏其良知,女儿意为奇货。须知令甲无私,本宜惩究,姑念缇萦泣请,暂免杖笞。吕豹变刁滑纨绔,市井浮徒,破人骨肉,败人伉俪,其情可诛,其罪难赦,应予杖责,儆彼冥顽。此判。”[5]

此判短短300个字左右,对仗工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文辞优美、骈散结合、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整体看起来干净利索。若是将该案放到现在,其判决书可能要写洋洋洒洒上千字,与古代言简意赅的理念背道而驰。

2.4 声调铿锵、富有气势

法官在某些情况下扮演语言家的角色。凡是认真对待自己和自己立场的法官都承担着任务决策和口头表达的双重任务[6]。由此可见,法官不仅是居中的裁决者,还是善言的说理者。至于如何说理能让人们接受,以增强判决的公信力,还要看古代司法人员的判词。著名诗人元稹曾有一判,即《怒心鼓琴判》:

“感物以动,乐容以和。苟气志愤兴,则琴音猛起,倘精察之不昧,岂情状之可逃。况乎乙异和鸣,甲惟善听。克谐清响,将穷舞鹤之态,俄见杀声,以属捕蝉之思。凭陵内积,趟数外形。未平君子之心,翻激小人之愠。既彰蓄憾,诅爽明言。详季札之观风,当分理乱。知伯牙之在水,岂日讲张。断以不疑,昭然无妄。宜加黜职,用刺褊心。”[7]

乐乃是人心对外物的感受,此判不仅阐述了用诗表达人的志向、用歌表达人的情感的一般原理,更叙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古代君主通过统一“乐”以达到统一民心的目的。当代法官们“流水作业”式的裁判文书,虽然说理透彻、逻辑严密,但是却没有古代判词那种声情并茂的气势贯注其中[7]。反观古代判词,气势充沛、声调铿锵、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3 鉴古知今——现代裁判文书的反思

如今的判决文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案情、事实与理由和判决结果,但是事实认定部分含混不清、裁判理由缺乏論证过程、法律条文引用缺乏解释等现象十分突出。而古人把“晓之以情”和“动之以理”当作两大说服策略,故“情理化说理”和“文学化表达”也是我国古代判词的两大优长。知往鉴今,当代法官应该从中汲取养分,力图作出“情理兼顾”“文采斐然”的裁判文书。

3.1 影响裁判文书的因素

我国的裁判文书处于一种不断摸索的阶段,就现状而言,裁判文书的质量不容乐观,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受观念、制度和制作主体三方面的影响比较大。首先,在传统“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的影响下,法官在撰写法律文书时,强调案件的结论报告、忽视裁判文书的制作,强调对案件事实的描述、忽视对裁判理由的论证,这就导致了裁判文书中论证和推理不足。当事人往往只看判决结果,而对其中的论证说理漠不关心,很难产生共情,裁判文书的公信力自然不会很高。

其次,制度方面的因素也影响着裁判文书的制定。一方面,在职权主义模式的影响下,法官先进行书面阅卷,遵循过往审判经验,先入为主,导致法庭审理流于形式;而在法院内部,在院庭长审判监督下,法官十分重视结案报告的书写,忽视裁判文书的制作,使得裁判文书稍显粗糙。另一方面,裁判文书的考评缺失。与判例法国家追求优秀的裁判文书不同,我国法官一般没有这种追求。因为无论裁判文书制作得有多么完美,其判决理由也不可能像判例法国家那样当作法律来用。案件质量由“发回重审情况”“改判率”等指标决定,法官通常更重视案件质量,不会在意那些“华而不实”的裁判文书。一般情况下,当上级法院“掌握”否决下级法官辛勤工作的最终成果乃至下级法官“命运”的“大权”时,下级法官自然不会花精力在判决文书的撰写上。

最后,法官的素养也会影响裁判文书的制作。在案件数量多、人员配置少的条件下,法官“一人分饰数角”,要审理案件、调查取证和归档等,难有精力来精心制作裁判文书。另外,裁判文书的制作也受限于制作法律文书的主体的素质。在法院队伍,尤其是基层法院中,法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总体上还比较低。

3.2 提高裁判文书质量的构想

中国古代判词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定纷止争的司法目的。提高现代裁判文书的质量,可以从古代判词中汲取养分,使裁判文书融情入理,富有“诗意”。

首先,必须转变轻视裁判文书制作的观念。在古代,判词之所以受到极大重视,是因为判词的制作一直被视为历代科举考试的必修科目和选官标准之一。因此,要提高当代法官的制判水平,就要充分认识到优秀裁判文书的有益之处,转变“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案报告、轻裁判文书”的传统理念。其次,要建立裁判文书考评制度。为制定一套具有操作性的考核标准,不妨从修辞、格式等方面入手,同时严格把关法官的选拔、培养、激励、淘汰等环节,以提升法官的个人素质和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再次,裁判文书的说理可以借鉴注重唤起当事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的古代判词,如今这些情感因素依然烙印在人们心中,值得当代法官在制判时加以运用。最后,增加裁判文书的“文采”。若判词表述沉闷,毫无生气,无论说理多么严谨,当事人都很难产生共鸣;但是如果是在一种活泼生动又不失逻辑的语言环境中,当事人不仅乐于倾听,还能口口相传。因此,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可以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加裁判文书的“文采”,增强其可读性。

4 结语

美丽如诗、理法交融的中国古代判词,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其拥有的法律价值和文学价值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尽管古代判词中法律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与当代判决书相去甚远,但依然能为如今的法制建设和司法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 汪世荣.古代判词研究[J].法律科学,1995(3):79.

[2] 黄霞.中国古代判词的情理与文采[D].湘潭大学,2017.

[3] 林语堂.苏东坡传[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110.

[4] 夏婷婷.唐代拟制判决中的法律发现[D].吉林大学,2010.

[5] 范忠信.于成龙断冯婉姑抗婚案[J].中国审判,2006(11):76.

[6] [美]索兰.法官语言[M].张清,王芳,译.法律出版社,2007:37.

[7] 杨兴培.中国古代判词的法学与文学价值[J].北方法学,2013(05):150-160.

作者简介:张玲(1995—),女,湖北利川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作者:张玲

第二篇:浅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

摘要在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演进的漫长岁月里,艺术有着光荣的经历,而音乐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审美角度着手,通过音乐艺术的概念来浅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思想,文章最后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进行新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 和 心理学

“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因此,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认识同样需要我们从审美的层面去看待。本文即从审美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思想,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新的思考。

一 “和”思想在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在中国整体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导致了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音乐思想有着一体化倾向。宗白华先生说:“就像我们研究西洋哲学必须理解数学、几何学那样,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也要理解中国音乐思想。如果说西方人习惯用数理分析世界的话。中国人则习惯于用音乐诠释世界。”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包含诸多不同的美学观念,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和”说、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法天贵真”说、以墨家思想为代表的“非乐”说等诸多美学观念中,儒家的“中和”思想,从最初产生到发展、成形以及其后的衍变,历经二千多年,对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儒家学说有意识地采用音乐中“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自己认识论标准的依据,从而使古代音乐艺术具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彰显出净化社会风气、提高道德修养等音乐社会功能,使音乐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

二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思想在各时期的体现

“和”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这些论争提出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规律的体验和理解,同时还强调了只有“和”的音乐才能使人产生出心平气和的感情。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认为“中和”的音乐是最能移风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讲究借中和的音乐修身养性。比如,孔子认为音乐审美思想中的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他主张在音乐艺术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

不仅儒家如此,道家也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

汉代时期,在诸多论及音乐的文论中,我们古人就要求音乐在情感表现上应处于“中和”状态,“乐而不乱”、“乐而不流”、“刚而不怒”、“柔而不慑”,让我们明白只有具有“中和”情感特征的音乐才是“和乐”。

魏晋时期,嵇康在《琴赋》中提出的“礼乐之情”是以“乐之为体,以心为主”的角度讲“平和之乐”对人心的作用的。嵇康认为音乐的本体是“和”。这个“和”就是大小、单祚、高裨、善恶(即美与不美)的总合,也就是音乐的形式、表现手段和美的统一。

唐代白居易对琴乐审美问题上有较多论述,他视恬淡、平和为琴乐与“正始音”的音乐审美情感特征,以“淡”、“和”为其审美标准。

宋代朱长文在“琴史”中以政不和故人心不和、人心不和故音不和的角度,强调“乐之和”在于“正——心——音”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并提出只有“和”的音乐才是美的音乐的思想。

明代时期,有关音乐艺术的研究就已将“和”列为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和”与音乐审美理想有关,强调“和”的存在并不只是于技艺,要获得“和”之美存在的真谛,就要“不以情性中和相遇”。

清代王夫之以“和”作为乐的审美规范和准则。他首先强调“律为和”,重视“律为和”的作用。

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在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美学中,“和”是一个核心范畴。“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和”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优秀传统,但“和”又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多种非“和”品质相互融合的优美、平和、细腻的美学品格。

三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学审美观

中国古代音乐是具有深刻历史文化背景的一门艺术。它以多重美的高尚品质,给人以无限地追求。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就因为它独有的音乐的特质能顺乎音声自然之“中和”,以及符合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之美的特征。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审美中提出的“中和”音乐观,既包括它对乐音运动形式美在听觉审美上的要求,也包括对其理想中符合其音乐美标准的“中和”音乐观的推崇。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所体现的“和”学审美观所产生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真我”所做出的美学诠释上,其次是将这种诠释转化为一种音响上的实践,这种实践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无论采取何种途径,都是通过以乐表情、以情达志,最终实现人的理想和自由意志的完美结合,达到以志成人的目的。

虽然中国哲学的“中和”标准比较抽象,理性思辩成份很多,但中国音乐艺术的“和”标准则相对比较具体,其中包含的审美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1 将“和”规范为审美的最高准则

具体来说,这种最高准则表现在将“和”视为各种音乐要素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结果。这是贯穿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促成了中国古代音乐旋律的单一性、乐思的多义性和音高的中度区域性特色。

2 把“和”规范为一种和声标准

中国古代的和声观念侧重求同之和,“以他平他谓之和”,即对立统一之和,是多种不同的因素之有机的谐和。而西洋和声观念则是求异之和,追求各种音乐要素的相反相成关系。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以西洋音乐的和声观念出发,很自然会说中国音乐没有和声。”但是即使不从文化价值相对论来讨论各民族音乐中不同的和声现象的意义,仅仅从中国古代乐队编配之庞大、复杂,音乐理论上对异音、五音、正声、偏音的论述,也可以认识到,中国古代音乐决不是没有和声,而是存在着完全不同于西欧和声现象的一种基于哲学认识观念的和声,其特点为,中国的“和声是从旋律上变化出来的;这种音乐讲求流动,讲求音色的不同,又讲求演奏方法上的变化”。

四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和”思想的心理学思考

纵观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研究成果,有关音乐艺术中的本土化特点的研究尚显薄弱,对中国古代论著中的音乐艺术思想进行比较完整而系统研究的成果也不多。从孔子的仁学、中庸之道到道家的自然无为,从魏晋的玄学到宋明理学,每一时期的文化思潮,均极大地影响着并悄然改变着古代先贤们探索音乐艺术思想的脚步。这些变化都体现在各个时期无不伴随着不同的文化思想的发展轨迹。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视角进入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研究将成为一种趋势,在把心理与艺术结合的基础上,挖掘出古代文献中蕴涵的音乐艺术思想的本质特征,就能把握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及音乐艺术思想的基本理论。应该指出的是,虽然我们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但却不能忽视音乐艺术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拓宽并深化本领域的研究。

通过研读我国古代音乐艺术文献著作,收集、整理和分析蕴涵其中的音乐艺术思想构建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同文化形态与音乐艺术思想发展轨迹的相互关系,从而深化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思想的理解,为构建具有我国本土化发展特征的音乐艺术思想体系,促进音乐艺术的理论建设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学术资料。这是使音乐艺术不只是简单的生理上的满足,而是心理上也能满足,从而促使整个中国音乐艺术世界更加充实、和谐;使音乐艺术既能体现出它在教育活动中,也能在音乐活动的施与受之间存在着一种往复的快乐机制,让“和”的思想体现出音乐艺术的力量和生命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修海林:《和——古代音乐市美的理想境界》,《音乐研究》,1988年第3期。

[2] 吴钊:《徐上瀛与溪山琴况》,《音乐研究文选》(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

[3] 周来祥:《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和主义的》,《文史哲》,1987年。

[4] 《周文中谈中国音乐》,《大公报》(香港),1986年。

[5] 张法:《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王一川:《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陶伯华:《美学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8] 杨春时:《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王玲,女,1968—,江西南昌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学,工作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作者:王 玲

第三篇: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

摘 要:在古代的中国,我国的陶瓷雕塑工艺曾是一度领先于世界的,在世界上的排名是位于前列的。这也是中华儿女所自豪的。在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陶瓷雕塑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鲜明代表之一,中国的陶瓷雕塑不仅有美学特征,而且还具有艺术精神。文章就是从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具有的艺术特点和中国陶瓷雕塑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来进行探索研究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陶瓷雕塑;艺术精神;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的陶瓷雕塑是古代人的一种重要的发明,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也深刻揭露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潮的手工艺水平和他们的辛劳与智慧。在古代的陶瓷雕塑的精美花案中巧妙地体现了艺术特点,彰显了艺术特征。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指的是我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也就是说,在不同时期,陶瓷雕塑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征,这种艺术精神是受当值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所制约的,是与时代发展的主题是相一致的。文章就是从几个方面来了解这种体现时代特征的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技艺精湛的陶瓷雕塑工艺。

1 中国古代陶瓷雕塑发展的历程

(1)中国的陶瓷雕塑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手工艺,其发展历程也是非常丰富的。中国的陶瓷雕塑的起源要追溯到距今约五千年以上的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是中国陶瓷工艺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所体现出来的一点是女性子啊社会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也是母系社会的体现。我国古代传统的陶瓷雕塑的形状和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和智慧。中国的陶瓷手工艺发展到夏商周的时候,手工艺水平明显有了提高。中国的陶瓷雕塑工艺发展到秦朝,秦兵马俑是高超技艺的典型表现。中国的陶瓷工艺发展到汉朝。陶瓷雕塑工艺主要以写实为主。这一时期的陶瓷雕塑工艺给人一种形象生动的感觉,非常具有吸引力。

(2)中国的陶瓷雕塑发展隋朝,有了更加明显的进步。隋朝是古代陶瓷雕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朝代之一。唐朝不仅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朝代,同时是中国陶瓷雕塑发展到顶峰的时代。唐三彩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这一时期中国的额陶瓷雕塑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范围上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两宋时期的陶瓷雕塑融入了外来的因素,获得了新的发展,使当时的陶瓷雕塑有了独特的特征。元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对手工艺非常重视,陶瓷雕塑的产量迅速增加。明清时期,继承和发展了前朝的陶瓷雕塑工艺,产品远销海内外,其中以景德镇的陶瓷雕塑最为出名。这些陶瓷雕塑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手工艺水平的高超和精湛。

2 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体现的艺术特点

(1)中国古代的陶瓷雕塑不仅仅体现了美学特征,而且还体现了艺术特点。中国古代的陶瓷雕塑并不是独立而存在的,它们之间是息息相关的,都有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联系。从中国古代陶瓷雕塑制成的整个过程来看,就是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制作过程当中,要融入建筑学和美术学以及绘画学的好多知识点,同时还要加入艺术思维的构造还未陶瓷雕塑润色这就是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体现出来的造型美上的艺术特点。

(2)中国古代的陶瓷雕塑特别注重意象美,这与西方的陶瓷雕塑所体系拿出来的艺术特点是迥然不同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中国与西方在对待陶瓷雕塑上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西方的陶瓷雕塑都是体现了相同的神韵,而中国的陶瓷雕塑所变现出来的是不同的作者运用自己对事物不同的见解二免回出来的图案和神韵,是各具特色的,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相同的事物,不同的陶瓷雕塑反映在雕塑上会有不同的精神风貌,并且中国陶瓷雕塑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所变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具有夸张性。

3 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体现的艺术精神

(1)中国古代陶瓷雕塑不仅仅是一门独特的工艺,同时也是一门传统的造型艺术,它通过以陶瓷雕塑的实物为物质载体,体现出当时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以及宗教寄托,还有当时的文化面貌,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在中国古代陶瓷雕塑中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艺术精神,具有独特的美感。在中国古代陶瓷雕塑中不仅体现了美学特征,还时时刻刻舞出不体现着艺术特征。中国的陶瓷雕塑是在造型上讲究形象美的,在语言上要求讲究写意与传神,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形成的艺术精神是与自然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讲,中国的古代陶瓷雕塑具有独特的东方审美特征。这是奇谈国家的陶瓷雕塑所不能相比的。

(2)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的陶瓷雕塑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中国陶瓷雕塑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的每一点都是与当时某个朝代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息息相关的。中国陶瓷雕塑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是离不开当时陶瓷雕塑手工艺所存在的时代背景的。除此之外,我国古代的陶瓷雕塑与我国古代的绘画,书法意义其他的一些艺术有着相同之处,在我国古代的中国陶瓷雕塑中不免也会体现书法或者是绘画中的艺术精神。这主要是因为陶瓷雕塑的手工艺者与当时的书法或者是绘画家是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受同一历史时期的文化所影响和制约。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体现的艺术精神还表现在中国古代新课劳作的劳动人民身上,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所表现出的艺术精神也是相当伟大的。

4 结语

中华民族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国文化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同样中国的陶瓷雕塑作文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中国的陶瓷雕塑也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艺术特点。中国的陶瓷雕塑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也就是处于某一时代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因此,研究我国古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就是探索我国某一时期的艺术精神文化,这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发展的现实意义的。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分别是从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以及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来进行探讨和研究的。只有了解了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发展历程,也就是说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处的时代发展背景,才能够了解当时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点,来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陶瓷雕塑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反应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研究这一课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对我国的文明也是一种间接地传承,希望我国的陶瓷雕塑文明能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饶岱辉.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 王有强.“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江西作品展研讨会”在京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8.

[3] 王凯,刘海英.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美学特征[J].中国陶瓷,2005(6).

[4] 王斌.我国古代陶瓷雕塑的艺术极其艺术精神漫谈[J].美术界,2013.

[5] 秦海茹.试论中国古代艺术精神在陶瓷雕塑中的应用[J].江苏陶瓷,2013.

[6] 吴国亭.国画中的法、理、情、意[M].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2010.

[7] 卢凤庄.国画选[J].黑龙江省烟草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及2004年学术年会专刊,2009.

[8] 石谷凤.程焕伦的两幅书法剪纸[J].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作者:苏玉峰

上一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下一篇:自律自强的作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