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国古代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古代文化和古代医学,二者关系非常紧密。古代文化对古代医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儒家的思想和医学联系较多。它所推崇的“仁”、“孝”现在医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论文范文

诗词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考历史试题中恰当地引入一些诗词,既对增强考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拓宽知识面有一定的意义,也有助于历史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我国是诗的国度,文饭诗酒之说,古来已有。千百年来,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不但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真实地记录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而且很多词句对仗工整、绮丽,富含哲理,有着高超的史学、文学、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若能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着力挖掘,加以利用,将大有裨益。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对古诗词多有涉及,如:2002年文科综合全国卷第33~35题杜甫的《月夜忆舍第》;2002年上海历史卷第29题《连昌宫词》;2003年上海历史卷第29题《述怀》;2005年上海历史卷第6题《题施山人野居》2005年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18题《忆昔二首》《无家别》,2006年广东卷第6题“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2007年山东卷第11题白居易《朱陈村》,……等。下面就所起的作用结合有关诗词谈谈几点认识:

一、从不同层面把握史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现行的高中历史新教材知识点多涵盖面广,难免缺乏充分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素材,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应尽可能从不同层面把握史料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不同层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吸收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课堂上应该怎样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如何让教学内容丰富而充满情趣,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呢?中国诗词给我们送来了充实的历史史料。如,上必修Ⅱ专题一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时可引用白居易的诗“檐剪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在讲述两汉选官制度“察举制”时,可将一首乐府诗《桓灵时童谣》介绍给学生:“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首童谣表明了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选举官吏的主要依据不再注重才学和品德,而是门第望族,造就了一批腐朽的社会阶层——士族,表达了人民对统治者的讥讽与不满。

六朝时期佛教盛行,一方面,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耗费大量的社会财富修建佛寺,侵夺百姓,减少了国家税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与佛教有关的文学、建筑、艺术也得到发展。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正是这一时期的写照。

涉猎唐中后期政局的诗可谓之多,称得上经典之作的当数杜甫的诗。咏阅他的诗能感悟出那一时期的历史史实,他的诗真实、丰富、深刻、广阔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面貌,弥补了史官没有注视到的一面,因此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如:“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而晚唐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诗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唐朝士族制度衰落的历史现象。

二、感悟历史古诗词,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认同感和责任感

古人云:“诗言志”,纵观历史长河,历代文人墨客淋漓尽致地勾勒出许多悲情而又崇高壮美的诗词佳作,留给我们后代子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许多佳句都饱含着爱国爱民的情感,从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大漠),独留青冢(墓)向黄昏”;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名句;岳飞的“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千古传唱的名诗佳句,无不饱含着诗人积极进取的爱国情怀。在教学中适时点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既能让学生感悟名诗佳词并起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又增强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认同感和责任感。

西汉“昭君出塞”密切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互市兴旺起来,双方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交往,后来历史学家剪伯赞曾写诗:“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又能够体会到强大的国力是维护边疆稳定,捍卫国家统一的根本保证。而各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民族团结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尽管也存在民族矛盾与战争,但民族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中,两宋时期与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多是抗击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的战争,是为了保护中原和江南汉族地区更为先进的文化,是正义的,所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李纲、岳飞、文天祥等抗金、抗元行为应给予充分肯定。“怒发冲冠,只缘二帝蒙尘(注:指两位皇帝被掳走),壮志欲餐胡虏肉;精忠报国,而竟千秋遗恨,英雄未复旧河山。”真实地反映了“靖康之耻”山河破碎亟待收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则道出了陆游渴望国家早日统一的爱国之情。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歌高度地颂扬了左宗棠不顾高龄毅然率湘军收复和开发新疆的业绩。而林则徐被流放新疆,起程时给家人留下了:“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诗的开头两句说自己能力低微,筋疲力尽,以自己衰弱的身体和平庸的才能难胜任大任,三、四句笔锋一转,假如有利于国家,我可以赴以生死,不会因为有祸、有福去逃避或追逐。抒发了诗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民族为己任的高尚情操,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效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有效组织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巧妙补充古诗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许多优美的诗词为我提供很好的教学资源。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包涵了男耕女织的韵味,展现了中国农村宁静、淳朴、恬淡、自然的社会生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孟浩然《过故人庄》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自居易的《朱陈村》中写道:“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同时也把恬淡、自然的乡村风光和纯朴诚挚的情谊柔和在一起。体现了中国乡村的自然美、人格美、社会美,谱写出一曲优美的交响乐章,令人神往。

随着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渐突出,“向山要田”极为普遍,随着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发,生态平衡也遭到严重破坏。温庭筠:《烧歌》写道“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微红久如灭,短焰复相连。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刘禹锡的《竹枝词》写道“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李商隐的《增田叟》有:“烧畲烧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从以上诗句可以看出唐朝时深山野谷之中到处在烧山,而且经常不断地烧。山中树木经常被砍烧,天然植被大量破坏,以致水土流失严重。可见开发山田,虽然暂时获得一点土地,缓和了人与土地的矛盾,并取得一定收益,但却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由此警示我们,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切忌“先污染、后治理”,要注重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昭示哲理,启迪智慧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工作和学习的科学理论,如何避免教条化、抽象化的教学,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中去领略哲学道理,利用富于哲理的诗词来辅助教学,即是成功的经验之一。

宋代诗人张耒的《项羽》写到:“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弱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诗人认为项羽骄横失去民心,由优势转为劣势,失败是必然的。而刘邦因“约法三章”,收揽民心,转败为胜。体现了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

汉武帝刘彻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在评价汉武帝时,从《望仙台》“千金垒土望三山,云鹤无踪羽卫还。若说神仙求便得,茂陵何事在人间”这首诗,可以了解他的另一面,他晚年迷信方士神仙,追求长生不老,不惜重金筑蓬莱城,东巡求仙,干了不少荒诞可笑的迷信行径,此诗对汉武帝进行了巧妙的讽刺,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古人对于隋朝运河的修建褒贬不一,其中唐朝皮日休《汴河怀古》评价较为中肯,诗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很好地评价了大运河的作用,既评价了隋炀帝的功又道出了隋炀帝的过,作者在当时能从历史唯物的史观角度出发来评价历史人物是难能可贵的。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治学风格相当严谨。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道出了作者在读书时忽有所悟的景象,全诗以池塘为喻,说明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

综上所述许多的诗词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脍炙人口,生动形象,感情充沛,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课堂上巧妙加以引用,无疑会使课堂充满活力和清新气息。

(责任编辑:徐小敏)

作者:吴瑞源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医学

摘要: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古代文化和古代医学,二者关系非常紧密。古代文化对古代医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儒家的思想和医学联系较多。它所推崇的“仁”、“孝”现在医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化通过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来影响其他健康状态的,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观点和方法,不仅影响着医学所研究的健康与疾病问题,而且直接影高看医学本身的建构。

关键词:古代文化;古代医学;儒教;仁;孝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想途径之一。

一、文化是通过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来影响其健康状态的

古人云:“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味用者夭,善用者延”。人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生活习惯,而生活习惯正是文化的内容之一。我们古人也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医学强调“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健康标准:“天人和谐”、“阴阳平衡”、“五行制化”及恒动且衡动。指出:“人与天地共存”(《灵枢》),“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素问》)“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这些健康标准亦是古代医师的对疾病的诊断标准。

二、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观点和方法,不仅影响着医学所研究的健康与疾病问题,而且直接影响着医学本身的建构

中国古代文化对古代医学的影响较多的是儒家思想。儒家中将仁孝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并将其推广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医学渐渐被定名为“仁术”了,成为践履儒家仁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一种技艺。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出现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大批儒者演变成医生,悬壶济世;二是作为医生的儒者,强调要用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的行为准则。在各个朝代,儒者转而专攻或兼通医术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基本推动力量就是儒家济世行仁的思想观念。

以儒家仁的道德标准作为医界的行为准则。大量的习医戒要、箴言、规格、医话等等之中,都将仁爱二字当作首要的要求。明代陈实功在《医家十戒五要》中谈到:“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或内或外,勤读先古明医确沦之书,须但夕手不释卷,——参明融化机变印之在心,慧之于目,凡临证时自无差谬矣。”明龚信《明医箴》开篇即言:“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其予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医家十要》中说:“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明末人潘楫《医灯续焰·医乃仁术》一文不仅指出医者应该怎样去做,同时也强调了行医时应该禁绝的事。

孝与仁在儒家伦理道德范畴体系中关系十分密切,孔予在《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孝道观对传统医学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医孝合一论虽然在北宋以前就已出现,但其并未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但在后来,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儒教把孝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人都不能违反的“天理”,具有无上的权威。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医家无不谈“孝”,甚至以“孝”治医。即认为知医为儒者分内事,而作为孝子亦必须懂医。因父母有病而萌志习医者,大有人在。这种医孝合一论显然包含有古代人道主义的合理因素,是有其一定进步意义的。

但是,这种医孝合一论是以孝为其根本的,而孝在封建社会后期已经被推向极端,认为“孝”的核心,就是子女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绝对服从父母,惟父母意志为瞻,否则就是不孝。“孝”乃“父为子纲”在道德观念上的反映。“忠”、“节”、“信”、“义”都不过是孝这一观念在君臣、夫妇、朋友、主仆关系上的运用和推广。吕祖谦则认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无条件的,说:“孝敬之心无间断,随遇随起。”(注:《东莱文集》卷十六,《礼记说》。)“父母不从吾辣,至怒。怒至于挞之流血,亦起敬起孝”(注:《东莱文集》卷十六,《礼记说》。)。至于为洗刷自己而形成父母之恶的事情,更是不能干的。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口趋巩固,愚孝之风愈煽愈烈,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医儒关系的特殊性,许多怪诞、荒唐、愚昧甚至残忍之事,竟假医学之手而产生。其中最典型的是所谓“割股疗亲”。据宋张呆《医说》卷四从肉治赢疾》称:“(唐)开元间,明州人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云:人肉治赢疾。自此间阎相效割股。”所谓“赢疾”即肺结核一类疾病,过去为不治之症。当孝子们得知人肉可治此绝症,无不互相仿效着从大腿上割肉以疗亲疾。事实证明,这种愚昧、残忍、荒唐的举动非但不能治病救命,而且阻塞了真正认识疾病病因和探寻治疗疾病正确方法的路径,其与科学理性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孝道”对于古代医学发展亦起剑的阻碍作用,还不止以上所论。解剖学为一切医学理论的基础,然而在中国古代,此项研究活动却基本上未能开展起来,这与儒学孝道观的制约有关。《孝经·开宗明义章》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说。另外,儒家尚有“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礼记·曲礼下》)的说教,结果发展到尝君父之便溺的极端,此与卧冰、割股、凿脑等一样,令今人所不齿。

另外,道家的思想同样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占人从“天人合一”的视角出发,认为人为天地所生;与天地共有基础物质—气;与天地共守基本规律—道;人的形态与功能都与天地相对应;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置身于天地之中,顺应天地之道。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气”的生化运动,而不是形。气的生化运动只能在机体存活的状态下才能存在。因此,我国古代医学不重视对死人的解剖观察法,而采用对活体的功能观察法。藏腑和气机虽隐而不现,但“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藏腑的气象性用必显于外,故医师可以司外而揣内。

三、文字和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对医学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汉字是视觉文字,比听觉文字稳定,这使古代医学易于继承和统一,是其理论稳定性强的影响因素之一。汉字集装信息,言简意赅,是音形义的集约,是具象、想象和抽象的集约,从而使医学理论的语言表述具有文学特色和模糊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形象思维和艺术特征。还有语言亦有重要作用,语言的合理运用有益于病人的康复。在我国古代医学经典《灵枢·师传》对语言的治疗作用也有精辟的论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远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我国传统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它十分讯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损伤的机器,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这些宝贵的医学人文精神遗产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医学中亦闪耀出诱人的光芒。

责任编辑 刘 皓

作者:郑 佳 柳 娟

第三篇:历史影视资源在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初中历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学科,而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的土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吸收知识的学习特征和中国古代史的晦涩抽象成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随着中学历史教师将历史影视资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教师用生动形象、直观逼真的影视片段呈现难懂的历史知识点,以其特有的优势突破初中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阻碍。

关键词:历史影视资源;初中历史教学;中国古代史

在中学历史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课标明确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并提出多种课程资源的挖掘。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读屏时代”的到来,影视资源逐渐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掌握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被中学历史教师们广泛利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创設历史情景、突破重难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历史影视资源的界定

影视史学概念是进行历史影视资源的含义界定的基础,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著名学者 Hayden White提出,他明确为影视史学下定义“以视觉影像和电影话语来表现历史和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在Hayden White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将影视史学定义为“以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论述传达历史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界定,影视史学以历史影视资料为研究对象,图片、录像、配音以及文字都是它的组成部分,以极强的生动性、感染性为特征。历史影视资源其本身就是一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用特殊的手法还原或再现历史,给学生更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等等的方法。

历史影视作品日益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种类都适合用于课堂教学。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影视作品的具体类别自然不同。本文主要按真实性对其进行分类,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1.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拍摄素材,表现真人、真事,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加以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而制作的电影或电视,包括历史纪录片和传记纪录片。2.历史影视剧:以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为依据,用文艺的手法来表现历史人物和故事。其中按照真实性高低程度可以分为历史正剧、历史演义剧以及历史戏说剧三类。

二、初中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问题

(一)中国古代史的学习难度大

对于小升初的学生而言,历史学科是一门新课程,作为初中历史的起始阶段,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储存有限,初中生难以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同化古代史的新知识,很多历史概念对初中生都是新事物,特别伊始就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初一学生。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复杂难懂,仅依靠教师讲授以及史料、图片的呈现,初中生是很难认识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的,更惶之历史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思维的养成。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解释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完整地呈现历史过程。

(二)内容繁杂,师生互动极少

本文中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古代史部分为例,古代史为七年级学习内容,上下两册43课,每周两课时,教学时间紧迫。知识点的密集和教学时间的有限,加之古代史的朝代、人物、制度颇多,教师为讲清其背景、原因占用课堂大量时间,给学生的留白较少。历史影视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清楚明了、生动的方式将有效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就节省了教师教学时间,较多的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增加师生、生生互动。

(三)教法、学法不当。

教法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学习流于表层,难以培养深层次的历史能力和历史思维。古代史涉及的内容庞杂,以至于教师往往采取大幅度地讲述法,教学方法单一,而造成学生认为古代史枯燥无味,学生普遍存在对“历史”很感兴趣,但不喜欢“历史课”的“悲剧”。尽管也有很多老师开始注重多媒体的使用,但由于缺乏深层挖掘和流于形式的运用,仅仅是从“人灌”变成“机灌”。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由于篇幅限制,删减了大量内容,只剩下直接的结论或简单概括原因和过程。若只是教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的前因后果和建构历史知识,更深层次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与发散思维也很难得到发展。

三、历史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历史情景

中国古代史因本身距离现实较远和知识庞杂的特点,造成学生很难以当今的观点来理解其复杂的历史概念。若单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初中生只会死记硬背,而不是学以致用。这显然不符合《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那样:“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正如建构主义学家所说,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分享学习资源加上指导者的辅助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完成学习任务。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通过历史影视资源而创设的情景则可以尽量使学生获得真听、真看、真感受,进而加深记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历史思维。

(二)突破重难点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古代史部分信息庞大,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都讲清,而需要选择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是每节课的主要矛盾和核心所在,往往在学科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每个学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教学难点是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问题或技能,而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衡量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通过影视资源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和声音使初中学生的视觉、听觉充分调动,加深对重点的印象和理解,且片段中简练通俗的语言表达和典型的事例论证,无疑为初中学生扫除难点的障碍提供巨大帮助。

(三)情感熏陶

歷史是一门社会人文学科,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最能体现出初中历史的教学价值,也是历史学科能够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史可以说是中国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伟大的历史人物和数不胜数的历史成绩可以培养初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初中历史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的认知与情感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对于初中生情感的熏陶不能依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在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感知。历史影视资源以生动的事件突出表现历史人物的宝贵的精神品质,用逼真的场景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让初中学生吸取前人经验教训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结语

随着史学影视的提出与发展,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愈发成熟了,但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盲目使用、定位不准确、视频存在歪曲历史等情况。影视资源在初中中国古代史中的运用,使晦涩庞杂的古代历史易于被初中学生接受和掌握,为初中历史教师带来了福音。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关注学生的需求、历史知识的系统逻辑性,同时关注和结合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创新历史影视资源的应用方式,使其教学价值得到最大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叶国湘.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36):23.

[2]王士尧.百集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山东:聊城大学,2018.

[3]高苗苗.历史影视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

[4] Hayden Whit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3,No.5(December 1988).P1193.

[5]陆旭:《影视史学再探讨》[J].《兰州学刊》,2006(2):16.

[6]李军彩.初中中国古代史有效教学探究——以河北省邢台市三所市直中学为例[D].河北省:河南师范大学,2015:17.

[7]葛洋.对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教学思考[J].2018(6):21.

[8]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9]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6.

作者:刘园

上一篇:新闻传播学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外美术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