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论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国古代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在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演进的漫长岁月里,艺术有着光荣的经历,而音乐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审美角度着手,通过音乐艺术的概念来浅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思想,文章最后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进行新的思考。

第一篇:中国古代艺术论文

中国古代雕刻艺术浅赏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等。作为中国古代民间美术艺术的瑰宝,画像砖艺术在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我国古代艺术园林中持续开放了十四五个世纪之久。

郭巨埋儿画像砖(图1、图2)

郭巨埋儿画像砖,南朝时期,长33.8厘米,宽19厘米,厚6厘米。1958年河南邓县学庄村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画像砖表面光滑坚硬,六株不同枝叶树木郁郁葱葱,竹笋、高柄荷叶穿插其中。郭巨位于画面左侧,头戴冠,着黄领长袍、红绿裤、一脚踩锹做挖土状,画面右侧为郭巨妻子怀抱幼儿,高发髻,着衣红绿色,衣带上飘,艳丽夺目,生动逼真。两者中间有一釜黄金,上有红色“金壹釜”三字。边框装饰绿枝红叶忍冬纹。整幅画构图严谨,色彩浓郁,堪称彩色画像砖中的精品。

“郭巨埋儿”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郭巨为了养活母亲,与妻子商议决定埋掉年仅3岁的亲生儿子,及掘地三尺,见黄金一釜。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孝子”题材自汉开始流行,魏晋南北朝时多出现在墓室壁画、画像砖上,但在隋唐时期较为少见,直至宋金时期又作为墓葬的装饰题材流行。

南山四皓画像砖(图3、图4)

南山四皓畫像砖,南朝陶器,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6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砖呈长方体,正面模印人物画像。画面中四人两两相向而坐,长发垂于肩背,着敞领广袖袍。右一为抚琴人,琴置于足上,其左手按弦,右手划弦;右二为吹笙人,双脚分开屈膝而坐,双手抱笙放于口中吹奏;一跽坐展卷人物与吹笙人相对,双手持卷,眉眼清晰,似在咏唱;左侧溪边濯足人,双脚交叉踩于水中,一手撑地,一手抬起打拍,神态怡然自得。人物身后香草环绕,远处峰峦叠翠,林木葱茏,空中凤鸟盘旋,画面闲适恬淡,最左侧书有“南山四皓”四字。

南山四皓,又称商山四皓,是我国秦末汉初东园公、甪里(lù lǐ)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著名隐士。“南山四皓”以其遁士脱俗的隐逸风度以及适时出山辅佐贤君的事迹为后人所推崇,成为贤德高隐的象征,成为后世重复表达的一个题材。

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四皓在不同时期的形象都深刻地体现出所处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与文化取向,也真实、完整地展现出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层累的过程,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以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雕砖是以砖作为雕刻对象的一种雕饰,它是模仿石雕而来,但比石雕更经济、省工,因而也较多被采用。在雕刻手法上,也与木、石雕饰相类,有剔地、隐雕、浮雕、透雕、圆雕、多层雕等。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砖雕既有石雕的质感,又有木雕的精致柔润与平滑,呈现出刚柔并济而又质朴清秀的风刚毅格。

踏鼓双人舞雕砖(图5、图6)

踏鼓双人舞雕砖,陶器,长39厘米,宽40厘米,厚4.7厘米。河南新野汉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砖近方形,实心,边角略有残缺。正面采用高浮雕手法,刻画出两个正在表演的舞者形象,左侧为一女伎,梳高髻,身着长袖羽衣,秀颈细腰,双臂抬起,舒袖而舞。地上倒覆六盘,女伎一足踏鼓,一足踩盘,似在盘鼓间腾跃雀跳,长袖和裙边随舞飘拂,既要表现舞蹈轻盈、圆润,又要在小小盘子上保持重心的平衡,将舞技与杂技相结合,表现了一种刚柔相济的美感。画面右下角为一伴舞的男舞伎,上体袒露,单膝跪地,一臂前伸,仰视女伎,生动而富于变化。画面右方还有酒樽、鼎、菱形植物,应是汉代贵族宴飨时的舞乐表演场面。

盘鼓舞,是汉代盛极一时的舞蹈形式。其表演时将数目不等的盘、鼓覆置于地上,舞者在盘、鼓上踏舞出有节奏的音响。

“高纵轻蹑,浮腾累跪”,文字记载虽生动,但抽象难以理解,这块雕砖画面描绘直观地表达出长袖折腰,腾踏起舞的迷人景象,使人仿佛身在其中。形象地再现汉代舞蹈阳刚与阴柔的完美融合,令观者为之感叹折服,成为窥探汉代舞蹈最形象、最直观的历史资料。

力士雕砖(图7、图8)

力士雕砖,唐代建筑饰件,高41.7厘米,宽25厘米,安阳市修定寺塔琉璃装饰砖,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砖呈长方形,为塔身西侧塔檐下部第三层装饰花砖。砖上雕一威武力士,头发绾成蜂窝状,发髻由头部下垂于两耳之下,双目圆瞪,肌肉饱满隆起,为西域人形象。上肢在用力拨水,手腕有配饰,两足上下交替踩水,一腿抬高屈膝于胸前,一足踩水露脚,生动又强悍有力。画面布局紧凑,不留白,以密排线条雕刻出大面积水纹衬托力士,旋转翻滚出多个旋涡,力士四肢在水中若隐若现,与旋涡互相缠绕,节奏明快清晰,画面动感十足,衬托出紧张的气氛。砖后有背榫,其位置与长度应经过计算,在嵌砌时将榫砌入墙内,再将素面砖压在背榫之上,卡牢雕砖,使之紧密衔接,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又节省了材料。力士又称金刚力士,最早来源于古印度神话中的夜叉和那罗延天,成熟的力士造型在盛唐形成。

修定寺塔,位于河南安阳修定寺院内,是以雕砖饰面的单层砖结构唐塔。单檐四方体,全塔由70余种不同纹样重复组合,共3775块不同类型的模制花砖镶嵌,在整体上构成了一幅华丽的宝帐,绚丽夺目。

“梅阴渐密雨晴时,静看花砖日影稀。”唐代的雕砖,刀锋中尽显工匠的思想,纹样上蕴含主人的信仰。泥土烧制的一块块青砖,经过中国人的巧手妙思,变得朴质而绚烂、实用又意蕴丰富。

在古代,古人没有相机,他们利用书画、雕刻等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记录着生产、生活的场景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画像砖和雕砖作为一种能长久保存下来的工具,成了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财富,成了古代汉族民间美术艺术的瑰宝。

(责任编辑:朱慧敏)

作者:王文析

第二篇:浅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

摘要在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演进的漫长岁月里,艺术有着光荣的经历,而音乐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审美角度着手,通过音乐艺术的概念来浅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思想,文章最后从心理学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进行新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 和 心理学

“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因此,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认识同样需要我们从审美的层面去看待。本文即从审美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思想,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新的思考。

一 “和”思想在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在中国整体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导致了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音乐思想有着一体化倾向。宗白华先生说:“就像我们研究西洋哲学必须理解数学、几何学那样,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也要理解中国音乐思想。如果说西方人习惯用数理分析世界的话。中国人则习惯于用音乐诠释世界。”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包含诸多不同的美学观念,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和”说、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法天贵真”说、以墨家思想为代表的“非乐”说等诸多美学观念中,儒家的“中和”思想,从最初产生到发展、成形以及其后的衍变,历经二千多年,对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儒家学说有意识地采用音乐中“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自己认识论标准的依据,从而使古代音乐艺术具有明显的教化作用,彰显出净化社会风气、提高道德修养等音乐社会功能,使音乐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

二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思想在各时期的体现

“和”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这些论争提出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规律的体验和理解,同时还强调了只有“和”的音乐才能使人产生出心平气和的感情。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认为“中和”的音乐是最能移风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讲究借中和的音乐修身养性。比如,孔子认为音乐审美思想中的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他主张在音乐艺术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

不仅儒家如此,道家也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

汉代时期,在诸多论及音乐的文论中,我们古人就要求音乐在情感表现上应处于“中和”状态,“乐而不乱”、“乐而不流”、“刚而不怒”、“柔而不慑”,让我们明白只有具有“中和”情感特征的音乐才是“和乐”。

魏晋时期,嵇康在《琴赋》中提出的“礼乐之情”是以“乐之为体,以心为主”的角度讲“平和之乐”对人心的作用的。嵇康认为音乐的本体是“和”。这个“和”就是大小、单祚、高裨、善恶(即美与不美)的总合,也就是音乐的形式、表现手段和美的统一。

唐代白居易对琴乐审美问题上有较多论述,他视恬淡、平和为琴乐与“正始音”的音乐审美情感特征,以“淡”、“和”为其审美标准。

宋代朱长文在“琴史”中以政不和故人心不和、人心不和故音不和的角度,强调“乐之和”在于“正——心——音”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并提出只有“和”的音乐才是美的音乐的思想。

明代时期,有关音乐艺术的研究就已将“和”列为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和”与音乐审美理想有关,强调“和”的存在并不只是于技艺,要获得“和”之美存在的真谛,就要“不以情性中和相遇”。

清代王夫之以“和”作为乐的审美规范和准则。他首先强调“律为和”,重视“律为和”的作用。

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在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美学中,“和”是一个核心范畴。“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和”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优秀传统,但“和”又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多种非“和”品质相互融合的优美、平和、细腻的美学品格。

三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和”学审美观

中国古代音乐是具有深刻历史文化背景的一门艺术。它以多重美的高尚品质,给人以无限地追求。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而备受推崇,就因为它独有的音乐的特质能顺乎音声自然之“中和”,以及符合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之美的特征。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审美中提出的“中和”音乐观,既包括它对乐音运动形式美在听觉审美上的要求,也包括对其理想中符合其音乐美标准的“中和”音乐观的推崇。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所体现的“和”学审美观所产生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真我”所做出的美学诠释上,其次是将这种诠释转化为一种音响上的实践,这种实践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无论采取何种途径,都是通过以乐表情、以情达志,最终实现人的理想和自由意志的完美结合,达到以志成人的目的。

虽然中国哲学的“中和”标准比较抽象,理性思辩成份很多,但中国音乐艺术的“和”标准则相对比较具体,其中包含的审美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1 将“和”规范为审美的最高准则

具体来说,这种最高准则表现在将“和”视为各种音乐要素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结果。这是贯穿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促成了中国古代音乐旋律的单一性、乐思的多义性和音高的中度区域性特色。

2 把“和”规范为一种和声标准

中国古代的和声观念侧重求同之和,“以他平他谓之和”,即对立统一之和,是多种不同的因素之有机的谐和。而西洋和声观念则是求异之和,追求各种音乐要素的相反相成关系。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以西洋音乐的和声观念出发,很自然会说中国音乐没有和声。”但是即使不从文化价值相对论来讨论各民族音乐中不同的和声现象的意义,仅仅从中国古代乐队编配之庞大、复杂,音乐理论上对异音、五音、正声、偏音的论述,也可以认识到,中国古代音乐决不是没有和声,而是存在着完全不同于西欧和声现象的一种基于哲学认识观念的和声,其特点为,中国的“和声是从旋律上变化出来的;这种音乐讲求流动,讲求音色的不同,又讲求演奏方法上的变化”。

四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和”思想的心理学思考

纵观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研究成果,有关音乐艺术中的本土化特点的研究尚显薄弱,对中国古代论著中的音乐艺术思想进行比较完整而系统研究的成果也不多。从孔子的仁学、中庸之道到道家的自然无为,从魏晋的玄学到宋明理学,每一时期的文化思潮,均极大地影响着并悄然改变着古代先贤们探索音乐艺术思想的脚步。这些变化都体现在各个时期无不伴随着不同的文化思想的发展轨迹。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视角进入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研究将成为一种趋势,在把心理与艺术结合的基础上,挖掘出古代文献中蕴涵的音乐艺术思想的本质特征,就能把握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及音乐艺术思想的基本理论。应该指出的是,虽然我们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但却不能忽视音乐艺术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拓宽并深化本领域的研究。

通过研读我国古代音乐艺术文献著作,收集、整理和分析蕴涵其中的音乐艺术思想构建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同文化形态与音乐艺术思想发展轨迹的相互关系,从而深化对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思想的理解,为构建具有我国本土化发展特征的音乐艺术思想体系,促进音乐艺术的理论建设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学术资料。这是使音乐艺术不只是简单的生理上的满足,而是心理上也能满足,从而促使整个中国音乐艺术世界更加充实、和谐;使音乐艺术既能体现出它在教育活动中,也能在音乐活动的施与受之间存在着一种往复的快乐机制,让“和”的思想体现出音乐艺术的力量和生命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修海林:《和——古代音乐市美的理想境界》,《音乐研究》,1988年第3期。

[2] 吴钊:《徐上瀛与溪山琴况》,《音乐研究文选》(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

[3] 周来祥:《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和主义的》,《文史哲》,1987年。

[4] 《周文中谈中国音乐》,《大公报》(香港),1986年。

[5] 张法:《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王一川:《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陶伯华:《美学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8] 杨春时:《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王玲,女,1968—,江西南昌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学,工作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作者:王 玲

第三篇:浅析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美

内容摘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艺术和文化。中国雕塑独特的文体语言在世界雕塑史上熠熠生辉。中国古代雕塑之美,在于表现之美、装饰之美、绘画之美、写意之美、线条之美、婉约之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艺术风格,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特点

中国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灿烂的艺术和文化。中国古代雕塑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随着千百年来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民族艺术文化发展和演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修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审美哲学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世界雕塑史上独树一帜,其独特的东方艺术风格,在世界艺术宝库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1 相似

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形似之美。中国艺术重在“似”而非“形,精神上的“似”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中国雕塑语言更少偏向于传统绘画,中国雕塑强调形神兼备,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对相似美的追求决定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色。西方艺术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追求美与真的统一,西方古代雕塑强调身体比例、结构、神态、真美对再现的追求;中国文化强调直观的意象思维,通过直觉、感悟理解宇宙。东方思维超越逻辑,理性思维更强调感性。东方感知的形成与西方文化中的哪些文化特征不同,体现在艺术上,如雕塑、绘画当然是形成不同的艺术语言特征。中国的雕塑语言追求相似的美,注重表达精神、韵律和形象。纵观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它的造型不是精确的而是对造型形式和意义的追求。以汉代霍去病墓的石雕为例。外表粗糙,语言粗糙。西方雕塑艺术没有雕刻,但风格瑰丽、雄浑、淋漓。体现了大胆的冲动,简单,渴望生活的生命力。中国人以“形”求“神”的艺术思维方式,追求“形”的“活”。

2 装饰

中国古代雕塑起源于古代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特点之一是装饰性,中国古代雕塑具有天然的装饰风格。无论是商代的青铜器、五代十国的宗教雕塑、唐宋时期的瓷器、还是古代的建筑装饰,都散发着浓郁的装饰气息。中国古代佛像具有丰富的装饰性语言和造像,不同于西方的写实雕塑。程式化的裝饰性语言美学表现在站、坐、蹲、卧等各种姿态姿势上,而不强调人体造型实践的结构体量的现实表达和平面化。中国传统雕塑中的色彩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强调色彩的丰富性和美感,如敦煌石窟色彩具有色彩语言,用红、朱、粉、绿、蓝等,再用黑色和银色勾勒出黑色,色彩丰富而强烈,表现出丰富的装饰风格。唐三彩具有美丽的黄、褐、绿三色,色彩的浓淡变化、相互渗透、斑驳滴落的装饰效果。山水画强调色彩装饰之美。例如,至今已出版的传统泥塑作品——《泥人》,具有古朴荒诞、黑红绿黄白色的特点,强烈的对比可以使整体感觉和谐,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

3 绘画

中国古代雕塑之美,是一种东方独特的审美情趣,符合中国古人的审美习惯。他们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创作雕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的风格化模式是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的。中国古代雕塑并不强调体量、空间和块面,而注重韵律的等高线和身体线条,这与中国传统绘画是一致的。这些线条与绘制的线条是一致的,都是经过归纳和阐述的。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是表面光滑,野兽雕塑大多造型粗大,这种类似绘画的的雕塑语言更强调外部形态的声音,这与中国古代绘画精神是一致的。同时,中国古代雕塑是传统的彩塑,从秦的兵马俑到汉的木俑,五代佛像和唐代的木刻雕塑,明清时期,这些都是画雕塑组合,这种语言决定了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强调精神第一在场的中国雕塑艺术的绘画味道。

4 写意

“写意”是中国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意义”是人们在理解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情感。“Frechand”是指将主观意志、情感融入创作,将情感融入心灵,不刻意再现客观现象,表达艺术趣味。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追求神韵之美。如运用黑白色彩,中国画素以线条少而著称,在追求同样有趣的表现手法。中国传统雕塑强调形象性,不强调造型结构的准确性,追求造型的表现力,通过夸张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魅力,使形象趣味盎然,正如中国古代狮子的简介概括的形状,精炼,狮子不是指真实的世界才更有强大的气势。上海博物馆里有唐代的狮子,一头狮子的脸,被风吹散了鬓毛,脸内蕴藏着威猛而不外露,造型大气极为生动。同狮子一样,西方石雕兽的比例其结构可以说是穷尽性的 但缺少了东方狮子的本质、气、神。与西方雕塑相比,汉代的雕塑和小雕像可以说是“简单”的。快而易的艺术表现是气氛的语言。栖息地喜欢听他们的声音。

5 线

东方艺术是以线条为导向的艺术。在中国的艺术中,书法、绘画和雕塑都以线条为美,体现着东方神韵。中国古代雕塑是由线条构成的,线条极具表现力的造型方式。中国雕塑的线条之美不拘泥于形体,与西方大众雕塑的审美意义不同,体现了东方艺术的审美精神。中国古代雕塑的雕塑不是体积造型,而是通过“曹衣出水”线条反映人体结构。如佛雕像,林木茂盛的高超的性能领域,坚硬的石头雕刻成光和柔软的织物,如富有缎面,石头有丝绸般的光泽,人体运动通过线条,巧妙的展示和线条本身的美丽和活力也充分显示通过线条的韵律和节奏。中国古代工匠在表现“将帅威武勇猛”的性格时,用钢铁般的线条来反映他们的肌肉结构。在塑造“观音画”时充满沉稳的神态,运用流畅饱满的线条语言进行雕塑。不同时间线的语言也不同,汉代雕塑粗糙和强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是薄和精益的风格。唐代的雕塑如唐代的雄壮、丰满的造型,造型的线条大多是丰满而富有弹性的曲线。坚固的线条隐藏在丰满、宏伟、或明显或微妙的外部弧线中。

6 总结

在中国雕塑发展的整个过程,其精神主要受到政治、宗教、和哲学的影响。其造型主要受绘画的影响,在形象、抽象、写意、写实等方面都已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它的智慧和美丽有着西方传统制度不同的独特价值。中国古代雕塑之美是东方之美,是归化的美,这就形成了中国雕塑的风格。

【参考文献】

[1] 钱绍武.中国古代雕塑[M].央视国际2003,11,20.

[2] 吴为山.中国古代雕塑风格论[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

[3]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08.

[4] 骆燕巍.中国传统绘画与古代雕塑造型互通性研究[M].天津美术学院,2012(04).

[作者简介:陈滢滢(1997.5--),女,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在读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雕塑艺术学(壁画)。]

作者:陈滢滢

上一篇:教育教学理论论文下一篇:企业管理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