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生活剪纸艺术论文

2022-04-24

【摘要】艺术家们通常以女性为题材创造了风格迥异、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创造不仅与艺术家生活的时代和艺术历程密切相联,也承载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艺术追求。纵观20世纪的画坛,作为東西方的绘画大师莫迪里阿尼和林风眠各自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绘画形象。比较两位大师,尽管文化不同,国家不同,但是二人作品却存在着某种联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女性生活剪纸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女性生活剪纸艺术论文 篇1:

漫话艺术与女性

公元1世纪,古罗马学者普理琉斯的著作《自然史》中,记载着一则有意思的故事:科林斯的陶器匠底布塔得斯有一个女儿,她爱上了一位青年,朝思暮想。后来,这位青年要远行,于是,她在灯下把他的形象画了出米,以便留为纪念。她父亲又把这个画像移到一个陶瓶坯上,烧成了陶器。据说,这就是画艺的开始。自然,我们没有必要去推敲一则传说的可靠性,作为一个古老而优美的故事,更耐人寻味的还是它本身告诉人们的道理:艺术与女性有着不解之缘!至少,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由女性创造,艺术在爱中诞生!

在我们民族的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不少见。阿哥阿妹唱完情歌难舍难分,姑娘塞给小伙子一个绣花的荷包。姑娘想念心上的情郎时,剪一对鸳鸯贴在窗上……尽管不像那位科林斯少女一样是直接描摹情人形象,但道理还是一样的——这绣花荷包、这花窗剪纸,都是伴随着爱的心音从女性的手中诞生。

不过,如果凭此而断言只有女性才能创造艺术,那么未免太片面了。大约与《自然史》记载的时间相差不远,我们中国也有一则类似的故事。战国时候的齐国,有一位优秀的画家名叫敬君,他奉命为齐王的“九重台”作画,画了很长时间,不能回家。敬君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于是画了一幅她的肖像,经常面对着,以慰藉自己……与那位陶器匠的女儿一样,这位男子汉也画出了自己心爱的人的形象。两个故事表明:艺术出于同一个源头,艺术由女性“开始”,虽然历史上的画家大多是男子汉。

让我们把视野放宽,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个整体。在大自然的信息中,艺术与女性是很相近的,在精神上是一种“异质同构”。艺术与女性一样,留给人间的是一种温馨、娴雅的追求。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淡到不同的艺术门类时。自然地就会用“姊妹”来比喻——艺术,在人们的心理定式中早已被视为女性了。一篇文章中谈到裸体艺术中的男性与女性时还说过:男性是刚强、女性是柔媚:男性是力量,女性是优美;男性是理智,女性是感情:男性是哲学,女性是诗……而艺术,从本质上说,正好也是柔媚的、优美的、感情的和诗的。人们喜欢艺术,犹如在追求那女性的温馨与娴雅——再火爆的艺术,输入心灵的都将是一片绿色的信息。

诚然,与那位被认为是始作俑者的陶器匠的女儿不一样,许多女性也许自身没有创造艺术的天赋与能力。更由于社会的缘由,即便是具有天赋与能力的女性也难以获得有如敬君一样的许多男性的成功。然而,我们依旧不能不看到女性与艺术的难解缘分——她们是创造者,只不过是间接地创造而已!当婴儿哇哇坠地之时起,他们首先得到的就是女性的哺乳、亲吻与爱抚。这是一种深沉博大的爱——母爱!也许,父爱培植的是英雄。而母爱养育的是艺术家。人类降临尘世时,那洁净的心田首先得到的便是女性的爱的滋润,这正是艺术孕育的一个最原本的基因。也正因为如此,艺术也总是那么深沉博大,滋养润泽,在人生的苦斗中,人们往往可以从她那里寻求慰籍、快乐与陶醉!

间接的创造,还体现在女性常常能启迪人们的艺术性灵。不少人日后选择艺术生涯,往往是由于儿时母亲讲的一则故事,或姐姐唱的一首歌。这里并不在乎故事或歌曲的具体内容,而最根本的是母亲、姐姐本身的作为女性的体贴与柔性,而那反反复复、絮絮叨叨的故事,那经年有月、久唱不厌的歌谣,也许不过是一片轻轻的翎羽。拨通了孩童冥顽混沌中的一点灵犀!

话再说回来。陶器匠的女儿也好,大画家做君也罢,他们能够面出自己的心上人,都是出于另一种爱,一种更狭隘的爱——男女之间的情爱。这种爱比那种普泛的女性的爱对于艺术来说关系要直接得多、具体得多。如果认识到文明史中大多数艺术家都是男性这个前提的话,那么女性对于艺术创造的意义自然就更显得突出了。如果认识到灵感是艺术作品诞生的关键的话,那么女性的美以及由此而激起的对女性的爱对灵感产生的意义就更不容忽视了。歌德说“我的任何一部微不足道的作品都只能在绝对的孤独中才能写出米。”正是那些他爱慕但又未能遂愿的女性使年轻的歌德变成了诗人,是她们成就了歌德的创造!岁月、毕加索等一代大师都有他们丰富而动人的岁曼故事,并且伴随这些故事,一件又一件的绝世佳作留存人间。

普理琉斯把画艺的“开始”认可为女性,也许那则故事真有其深藏的寓意。人类最恒久的追求莫过于爱了,而女性对爱尤为敏感:艺术灵感最本源的激发莫过于美了,而女性最易于激发人们的美感。无怪乎文学也好、艺术也罢,那么多爱的主题、那么多美的女性!另一方面,还不能不看到,成功的女性艺术家尽管不如男性数量多,然而历史上毕竟也出了不少女艺术家。她们既有艺术创造的天赋与才能,也获得了超凡出众的成就!不管从主体还是从客体的角度去观察,艺术确实应恢“开始”于女性。女性钟情艺术,艺术偏爱女性;女性孕育艺术,艺术完善女性;女性触发了艺术灵感,而艺术之创造更肯定了女性的价值:女性激起了艺术波澜,而波澜的回荡又带来了女性的艺术享受。的确,难解难分,又难以深究!也许,还是不深究更好,朦胧点、诗意点倒更容易切近其中真谛。不妨借用我国古代一首名词中的话:剪不断,理还乱!

作者:王晓云

古代女性生活剪纸艺术论文 篇2:

林风眠与莫迪里阿尼绘画风格之比较

【摘要】艺术家们通常以女性为题材创造了风格迥异、绚丽多姿的女性形象。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创造不仅与艺术家生活的时代和艺术历程密切相联,也承载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艺术追求。纵观20世纪的画坛,作为東西方的绘画大师莫迪里阿尼和林风眠各自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女性绘画形象。比较两位大师,尽管文化不同,国家不同,但是二人作品却存在着某种联系。

【关键词】林风眠;莫迪里阿尼;比较

林风眠与莫迪里阿尼都敏锐地捕捉住自己的真实感觉,他们不追求描绘的真实性和细节的精确性,更在意的是能承载丰富精神内涵的单纯的形式语言。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所在的民族文化也不相同,就连绘画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在吸收和借鉴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绘画语言,画面中都流淌着浓浓的诗意,前者是一种淡雅清香的气息在画面萦绕,后者渲染的是一种浓烈细腻的诗情,他们都是艺术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艺术生涯——坎坷的经历与短暂的人生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绘画的领路人,他坎坷的经历和不幸的命运,决定了他的艺术必然具有不同于他同时代人的特殊性。他的画作中融合了众家所长,使他的艺术具有超前性。起初,林风眠在仕途上,可谓一帆风顺。在50年代,林风眠因秉持着在国立艺专实行他的教育理念,使得他的画室被批为“新派画小集团”。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林风眠无力抵抗,只能再次离开,选择“隐居”,埋首作画。他绘画的题材不拘泥于人物,自然中的万物也涌现在他的画作之中。他画面的调子低沉、淡雅,温情,温和的画面似乎成了他表达心底感受的最佳选择。当他自己作为观众自我欣赏时,也许会发现在和谐的自然中除了能让人销魂外,在自然的歌声里流露出的也不尽是欢声笑语,仿佛当中也夹杂着苦涩的味道,只不过是不为我们所知罢了。

莫迪里阿尼只在世上度过了36个年头,然而短暂的生命却没给过他好运的时光,他所度过的每一天几乎都是曲折的,命运似乎是与他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而他未曾气馁,毅然坚持用生命、用艺术来书写每一天。他自幼便饱受病患的摧残,但正因为莫迪里阿尼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以异于常人的坚强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他只在世上炫目了36个春秋,却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作品中流露的如花一般的浓浓诗情,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怎么都不能忘却。

二、艺术风格——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

林风眠和莫迪里阿尼对于艺术都有着炽热的追求,他们不仅紧跟时代的脚步,更努力探究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绘画语言,我们可以从其艺术作品中看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对他们的重要影响,也可感受到他们都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吸收和发扬。而有所差别的是,林风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青睐不言而喻,并在吸收了西方的理念后以客观的态度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莫迪里阿尼可谓是逆流而上,在欧洲现代艺术思潮盛行之际,尤其是一些现代艺术的拥护者们反对和否决所有传统艺术的呼声越来越响亮的情况下,依然“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并将其融汇于他的艺术作品之中。

我们可以从林风眠的绘画作品中看出,他没有止步于传统的绘画样式中,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勇于创新的精神将中西方绘画艺术融会贯通。他在传承中国传统艺术之时,不仅挣脱了狭隘的文人画、卷轴画的桎梏,还走入了一个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新天地,即民间艺术,他不断地从中吸收营养,如瓷器、青铜等,从中寻找那些蕴藏在简单无奇的形式中的无限生机;另外,他还将一些西方大师所运用的造型色彩融于中国的水墨艺术之中,从而走出一条中西融合的新道路,为中国画的不断发展成功的找到了突破口,他是在这条路上走的最远、行的最深的一个。他的这种新理念使中国画坛的一些后起之秀深受影响,有许多当代的精英画家皆出于他的门下。

莫迪里阿尼绝非仅仅是一个现代艺术家,他深深地喜爱着西方的传统艺术,在经过他变形后的的肖像画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对人物神韵的表达是多么传神和到位。在他的女性人体绘画中,无论是造型还是其它,都无不受着传统艺术的影响,画中女人那微微倾斜的身体,拉长过的躯干比例,低垂的眼睑,给人一种典雅、恬静又具有活力的精神享受。他那诸如此类的作品,都不加掩饰的贴合着文艺复兴时那永垂的艺术。

三、艺术语言——线条的自然与优美

林风眠和莫迪里阿尼所采用的画种不同。莫迪里阿尼以油画为主。林风眠,则是以彩墨为主。表面上来看,两个人并没有交集,但他们的艺术语言却表现出了某方面类似的倾向性。作品中用来塑造女性形象的线条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林风眠所描绘的女性形象有剪影的效果,这和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是分不开的,对人物五官细节的取舍,整体线条流畅,生动形象。他画中的女性,依稀可以看到中国皮影或者剪纸的特点,线条简单而又不失整体,概括而又不缺细节,单纯而又富有韵味。

林风眠对线条的运用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汉代画像石、汉代画像砖以及民间瓷绘对林风眠的影响非常大,他不仅推崇其“流动如生”的线描,同时也钟爱青瓷温润清冽的韵味。林风眠的线条吸收了中国古代画像砖和民间瓷绘的用线特点,充满灵性,流畅优美、迅疾有力、更具抒情性。他秉承晋唐“师法自然”的艺术主张,吸收他们线条在造型中的表现力,用中国特有的毛笔,表现出行云流水般畅快奔放的线条。

莫迪里阿尼深受意大利传统绘画的影响。在20世纪的巴黎,这个艺术之都,各种绘画流派的集合地,如果说意大利传统绘画给了莫迪里阿尼绘画的冲动,那么巴黎集聚的各种艺术流派则给了他艺术思想的启发,让他可以在艺术的世界自由翱翔。夸张的造型,富有张力的构图和装饰化的色彩,这些艺术语言的运用无疑赋予他的作品鲜明的个人特色。

他秉承着意大利传统绘画中的优美线条,又对其加以提炼,使他作品中的线条更加自然和流畅,也更为优雅和简练。他用富有韵律的线条来表现女性人体的内部结构,简化形体的同时却也不忘遵循传统绘画中的解剖学。那些曲折变化、高度概括的弧线,它们长短不一,弯曲的弧度大小也各不相同,就好像那跳动的音符和女人体一起演奏出最优美的和声,让整个画面优美和谐,如同在欣赏美妙的音乐。他的线条看似简练,流畅,却有着丰富的变化和内涵。他用流畅硬朗的线条来刻画女性裸体的外轮廓,赋予女性裸体雕塑般的感觉;他用曲折变化的线条来精确地表现女性的身体内部结构;他用虚实相合的线条,在尊重人体本身客观规律的同时,塑造出自己理想化的女性外形;用流畅柔软的线条表现出女人的柔情和娇媚。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莫迪里阿尼和林风眠的绘画虽然画种,国家,时代不同,但他们作品似乎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但统一性中又各自有各自的特性。通过对莫迪里阿尼和林风眠绘画的比较研究,充分感悟两位画家关于绘画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比较他们作品异同。有利于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追求,探寻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感受他们作品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新生. 西方女性绘画形象的忧郁美[J]. 文艺研究, 2007(02).

[2] 李新生. 艺术家创作心理与忧郁女性形象[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6(04).

【作者简介】

党秦鲁(1991—),女,汉族,青岛科技大学美术史论与批评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党秦鲁

古代女性生活剪纸艺术论文 篇3:

关于林风眠绘画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摘 要:林风眠是我国美术学史上伟大的教育家、美术家。林风眠不仅绘画风格鲜明,绘画技艺高超,而且,在教育方面,他一直试图让我国学子从中西方美学艺术的交流、碰撞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从根本上打破我国传统美术教育的禁锢。说起林风眠,不得不提他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刻画女性的代表作。为了向世人展示我国技艺超群的美术大师——林风眠,绘画女性作品的一面,为了让人们了解大师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走进艺术的殿堂,就从其画作中女性形象的成因谈起,展现其画作对女性美的诠释,并探究其画作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林风眠;绘画;女性形象

林风眠虽然出身农村,但是他的美术才华和对美术的热爱之情,使他自幼与众不同,19岁毅然决然赴法留学深造,并取得耀眼成绩。回国后,林风眠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在教育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组织筹办国立艺术学院(后称中国美术学院)并担任其第一任校长。林风眠之所以在美学教育界如鱼得水,主要是因为他的美术技艺炉火纯青,美术造诣极其高深。林风眠尤其擅长绘画女性,在他的作品中,女性形象都被刻画得十分传神。林风眠善于创新,勇于挑战,在绘画女性的过程中,他不仅将现代女性、古装女性、戏曲女性视作绘画对象,就连裸体女性也是他的塑造对象。林风眠在作品中,善于展现女性的鲜活生命力,更善于通过画作将其情感精髓传达出来。

一、林风眠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成因

(一)敦煌壁画的启示

虽然,林风眠是在国外学习的美术,但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对他影响深远,他一直主张在绘画中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对西方绘画艺术只是借鉴与创新。林风眠作品中有诸多女性,因为这些女性形象就是他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产物。促使林风眠通过女性形象的描绘,来展现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因可以从敦煌壁画的启示和中华民族艺术影响两方面加以解释。

林风眠曾经参观过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摹展,这使他对敦煌壁画满怀期待。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他也曾描摹过敦煌壁画。在他看来,敦煌壁画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藏,也是启发他发现绘画对象、帮助他提升绘画技艺的重要凭借物,更是助他打开创作大门的钥匙。敦煌壁画中的女性形象来源于印度佛教,画师通过描绘她们常被烟雾萦绕,传神地表现出神秘感,画师没有改变她们的原始面貌,只是凭借自身想象,就将她们的超尘脱俗展现无遗。由于林风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所以,即使林风眠转向绘画女性,其风格仍与敦煌莫高窟相差甚远。就《伎乐》与《飞天》而言,这两个作品虽然是由敦煌画启发而创作的,但是它们具备林风眠强烈的主观色彩。林风眠通过自身作品,展现他对敦煌艺术文化的思考,体现出他对促进东方艺术发展的衷心。

(二)中华民族艺术影响

在上世纪50年代期间,林风眠对戏曲十分痴迷,但是他不同常人,既不是为了观看演员的演技,也不是冲着故事情节去的,而是为了观察丰富的色彩以及个性的脸谱。在林风眠眼中,戏曲是一种表现人物情绪以及人物特征的最佳艺术形式。他常常通过观察和记录戏曲脸谱中的色彩与线条,来学习人物形象的灵活塑造方法,以探索绘画的技巧。林风眠在看完旧戏后,常常学习毕加索将物体叠放在一个平面的方法,他会将事物和人物叠放在一个画面里,这样不仅能让故事拥有一种综合的连贯性,还能实现立体主义的追求目标。林风眠将从戏曲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绘画中,创作出大量的具备个性的戏曲人物画。此外,林风眠不只局限于从戏曲中吸收绘画养分,他还从皮影中汲取营养。我国早期的皮影是由众多几何图形和复杂的线条,经过组合、拼凑而成的。皮影演示者往往通过灵活地操作这些皮影,给观众带来一个个生动形象、精彩无比的舞台表演。皮影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启迪后人的重要法宝。总体而言,林风眠从皮影的制作中学到了新的线条运用技巧,从皮影的表演中学到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二、林风眠绘画中对女性美的诠释

(一)现代女性形象

林风眠在创作现代女性时,尤其注意在作品中刻画他所观察到的关于女性的生活场景,而他正是借助这些场景来展现当时的生活环境,表现他的思想情感。例如,《绣鞋》。《绣鞋》展现的是一位苗家女子正仔细地观看另一位坐在院子里树下的苗家女子绣鞋的场景,这幅作品给人以质朴,宁静的感觉,让人有返璞归真的冲动。作者正是通过这个小生活场景,将苗家的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林风眠还擅长画劳动女性,在他的作品《渔村丰收》中,通过抽象化手法,将女性的朴实、勤劳、秀雅展现无遗。在他的现代仕女图中,女性大都是迷人、充满装饰感、秀丽的形象。例如,他的作品《小猫》,在这个作品中,作者更注重描绘现代仕女的外部形象以及她对小猫的一系列动作,以此来展现现代仕女惹人爱慕、貌美优雅、清新自然的一面。

(二)戏曲女性形象

林风眠在以戏曲为题材创作时,不仅结合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理念,还融入了西方的立体主义追求,使得创作在众画家中独树一帜。林风眠在绘画理念与表现手法上极具创新意识,他在创作人物的过程中,特意将人物形体简化,并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剪纸和皮影精华部分,因此,他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饱满,独具个人色彩。由于林风眠从小失去母亲,所以,他创作了许多以母爱为主题的戏曲人物画,例如《宝莲灯》。除了母爱,林风眠还以典型的电影电视形象为创作对象,比如《霸王别姬》《杨门女将》等。《杨门女将》之所以独特,一方面,是因为在这幅画中,林风眠借助了皮影的制作手法,其中的女性大都由几何图形叠放拼凑而成的;另一方面,这幅画给人以独特的艺术美感和审美体验,其艺术价值极高。

(三)古装女性形象

一般而言,林风眠在创作古装女性时,多以墨笔勾画,再染以墨、色,或者有光感地作彩墨画。在他的作品中,古装女性大都以超凡脱俗、孤寂、哀伤的朦胧形象出现。例如《吹笛》,在这个作品中,林风眠着重描绘女子吹笛时的哀伤神色,以此来传达他的孤寂。

(四)裸体女性形象

在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期间,人们普遍不能接受裸体女性出现在画中,而林风眠敢为天下人之先,他在40年代就画过裸体女性,但是由于文化环境的制约,他只好将其搁浅。林风眠所画的裸体女性形象,既不像西方那样张扬爱欲,也不是表现我国传统压抑爱欲的封闭思想,它正好介于两者中间,他在画中简化了感官刺激,升华了欲望,注重表现女性的朦胧美,既不落于俗套,又不失个人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女性裸体形象是气质、秀雅、宁静的代表,而且兼顾西方美感和东方风韵。

三、林风眠绘画的艺术语言

(一)优美流畅的线条

因为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所以,林风眠的画作中描绘的女性形象具有剪影的效果,这使得人物不仅五官立体、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还使整体线条优美流畅、美感十足。在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就是由线条构成的,其实,绘画作品也一样。从我国早期绘画到现今,线条一直都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只是运用的多寡、运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也许是因为线条常被用来表现“气韵”,所以线条颇受画家青睐。林风眠善于将线条巧妙地运用到女性画作中,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线条的热爱,看出他运用线条的技艺之高超。线条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因为它是我国传统绘画技艺中的小分支,还因为画家可以通过描绘线条的不同形态、组合,来展现某种氛围、情感、意味,使画作具备神韵。其实,在绘画中运用线条极易出彩,一方面,线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代表;另一方面,流畅线条的优美度极高,抒情性也不错。林风眠在绘画中不仅借鉴了我国古代的线条运用方法,将线条的力量感和灵性展现无遗,还学习了西方对线条的处理技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系。

(二)夸张的人物造型

不单单是文学作品会运用夸张手法,来突出表现某一方面的特点,在美术创作中也不例外。在绘画时,画家常常会通过夸张手法来重新塑造客体的面貌,来传达画家情感,展现画家态度,以收获理想的效果。林风眠画中的女性,往往拥有夸张的形象。一般来说,林风眠喜欢将女性的肩部、身体、手臂、手指拉长,将女性的胸部丰满化,腰部纤细化,臀部夸大化,大腿粗壮化,这样一来,虽然女性形象变得无比夸张,但是美感与韵味油然而生。林风眠曾留学国外,也许正因如此,他才敢于夸张地展现女性裸体,善于将西方现代绘画理念与技巧融入我国传统的绘画中。在林风眠看来,只有夸张化的女性造型,才能充分展现女性的优美曲线,才能将她们性感的一面表现到极致,才符合艺术审美,才能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四、结语

林风眠画中的女性是孤寂哀伤、秀美宁静的,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密切相关。林风眠生活在战争年代,自幼失母的他,与祖父相依为命,祖父教他打磨刻画,培养他吃苦耐劳、刚毅坚强的品性,后又去往法国留学深造。林风眠的作品不仅传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还从西方绘画中加以创新,使得其独具特色,拥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包括古装女性、现代女性、戏曲女性,还有裸体女性,这些女性在他画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些女性形象丰富,韵味十足,不失东方女性的朦胧美,又兼顾西方女性的独立面。总之,林风眠的女性画作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是我国的骄傲,研究他画中的女性形象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硕.林风眠与莫迪里阿尼绘画中的诗意特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蔡骅.林风眠的绘画艺术成就对当代中国画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

[3]谭琳.论林风眠绘画艺术特色以及对我自身创作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史岩岩.林风眠的绘画艺术初探[D].青岛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葛维,江苏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花鸟。

作者:葛维

上一篇:视觉性概念的视觉艺术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