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抢救治疗方法分析

2022-11-03

老年呼吸衰竭是呼吸性疾病中的急、危、重症, 往往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 患者同样处在一种需要紧急抢救的危急状态, 这两种疾病同时出现后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 临床上同时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患者逐渐增多, 需要医护人员及时正确的给予抢救和治疗, 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探讨老年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抢救治疗方法与效果, 该院自2009年6月—2012年3月共收治了6例同时存在老年严重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患者, 通过实施正确的抢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6例严重呼吸衰竭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例, 女4例, 年龄68~72岁, 平均年龄 (71.12±3.12) 岁, 以呼吸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占2例, 以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占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或其家属均在研究同意书上签字。

1.2 治疗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 对Pa O2<60 mm Hg, Pa CO2>80 mm Hg的呼吸衰竭患者, 应立即行机械通气并由辅助/控制模式逐渐转为同步间歇指令和压力支持, 呼吸比应控制在1∶1.5~1∶2.0, 氧流量逐渐调至到40%以下。在患者炎症得到控制、身体状况改善、生命各项体征逐步平稳等这些基本病因好转后, 并且Pa CO2、Pa O2达到正常水平后, 可以对患者脱机。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 同时给予强心剂和利尿剂。部分严重患者可以使用硝普钠。在监护仪的指示下, 可以对患者进行临时起搏。频率应保持在70次/min。

1.3 数据采集

对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前后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纠正心力衰竭前后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变化进行采集, 对于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是通过门诊及与电话联系。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抢救治疗结果

在对6例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抗心衰治疗时, 其中1例出现心率变慢行临时起搏器治疗, 3例发生休克, 6例患者都出现肺部感染、肺炎和电解质紊乱症状。在根据症状实施了相应措施后, 6例患者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好转出院。

2.2 动脉血气指标变化

6例患者在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后, 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显著, p H、Pa O2、Sa O22值明显上升, Pa CO2、BE和HCO3-都显著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患者血气状况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见表1。

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后, 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明显, 但是仍然和正常的血气状况有一定差距, 此时需要进一步行抗心力衰竭治疗, 使用强心液、利尿剂并安置临时起搏器。之后, 患者的Pa CO2、BE和HCO3-都进一步下降, 值持续上升 (P<0.05) , 见表2。

2.3 血液动力学变化

对6例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治疗后, 6例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显著下降, 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明显下降, 由IV级变化为II级的有2例, III级改善为I级的有4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3所示。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发的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损伤, 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 致使患者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继而引发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是呼吸性疾病的严重阶段, 临床表现为严重缺氧、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迷、休克;心力衰竭则是心动脉端异常收缩或者舒张导致的心功能障碍, 患者心输出量与正常体质相比显著减少, 难以满足机体新陈代谢及心血管运输的需要, 导致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 肺循环、体循环淤血, 临床表现为紫绀、呼吸困难、昏厥等临床症状。这两种疾病都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 临床研究表明, 两种疾病中的任意一种的死亡率都在30%~50%, 而两者同时出现时死亡率更高, 可达50%以上。老年人由于机体细胞代谢慢、免疫力下降及各种器官功能的逐渐下降, 在感染、情绪因素、劳累等因素的诱发下, 极易发生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 现在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该研究表明, 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对于治疗呼吸衰竭有很好的效果, 而对于心力衰竭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 机械通气也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该研究结果表明, 对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可以使患者Pa CO2下降、Pa O2明显上升, 明显改善患者氧合状况, 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 使得患者呼吸困难现象得以改善。在此基础上实施的抗心力衰竭治疗使得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身体机能得到进一步的好转, 也为患者的脱机提供了保证, 表3的血液动力学也支持以上的结论。由于老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极易引发其他重要器官功能的衰竭, 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 故在治疗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其他器官功能, 防止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此外由于病症的特殊性, 抢救治疗后还应该注意症状的延伸加重问题, 在随访中应该叮嘱患者出院后注意辅助一定的身心护理、药物服用及定期预防, 从而维持、延长治疗的效果和时间, 该组患者在出院后均没有出现病状复发现象。

综上所述, 在老年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的治疗中, 使用机械通气并行抗心衰治疗, 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正常是改善病情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抢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该院在2009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6例老年严重呼吸衰竭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6例患者均行机械通气, 并给予进一步的抗心衰治疗, 其中1例出现心率变慢行临时起搏器治疗, 对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动脉血气出现明显好转, 行抗心衰治疗后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进一步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6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对患者进行的45年随访也表明, 患者病情不再复发,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对老年严重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同时行抗心衰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状况, 保持呼吸功能及心率的稳定, 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老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抢救

参考文献

[1] 周仲祥.56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综合治疗体会[J].西部医学, 20l0 (10) :133-134.

[2] 谢春玲.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诊治体会[J].医学信息, 2011 (3上旬刊) :67-68.

[3] 庞丽萍, 林巧宁.85例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 2011 (3中旬刊) :87-88.

[4] 陈春花, 吴蓓君, 袁丽.老年心力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 (11) :16-18.

[5] 刘雪梅, 陈嘉楠.老年心力衰竭的l临床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 2010, 17 (29) :89-90

上一篇:依托江西红色文化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下一篇:浅论石油库日常检维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