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2023-01-29

我科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严重呼吸衰竭患者21例, 治愈17例, 死亡4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1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给予全面而有效的护理, 其中有15例气管切开, 6例经口气管插管, 4例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17例患者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

是保证机械通气成功的有效基础。

2.1.1 翻身、叩背

翻身、叩背首先要先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接头连同头部偏向一侧, 而后再翻身, 防止强行翻身造成气管插管脱出、移位, 每12小时翻身1次, 每次叩背不少于10min, 翻身、叩背后给予吸痰, 在翻身叩背时要注意防止气管导管的脱出或移位。

2.1.2 压疮的防治经常翻身、变换体位, 增加营养, 增强机体抵抗力。若已发生压疮, 按常规治疗。

2.1.3 病情记录

准确记录患者意识变化, 避免发生“人-机对抗”, 观察患者体温、皮肤粘膜变化, 并准确记录患者24h出入量, 避免发生液体量不足导致组织失水, 或液体量增多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2.1.4 其它护理尿路感染的预防, 静脉炎的预防。每4小时活动肢体关节、按摩肌肉, 防止关节僵直、肌萎缩。

2.2 气管插管的护理

是应用机械通气抢救成功的保证。

2.2.1 严格无菌操作

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4], 戴口罩、无菌手套, 一次性吸痰管要每次更换, 及时更换气管切开处伤口敷料,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

2.2.2 气道的湿化和温化

湿化疗法是机械通气治疗中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措施[5]。湿化方法: (1) 首先要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要保证每日2500~3000m L; (2) 调节加热器使气道口气体温度维持在32~36℃之间, 注意温度不要超过40℃, 避免造成气道烫伤。

2.2.3 及时清除痰液, 吸痰时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2) 吸痰前后给予5min纯氧吸人, 吸痰时先吸净口腔、鼻腔、咽部分泌物后, 更换另一吸痰管再抽吸气管深部的痰液; (3) 吸痰动作要轻柔, 以免损伤气道黏膜; (4) 如痰液粘稠, 应先行气道冲洗, 稀释痰液, 再行吸引; (5) 吸痰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变, 均要立即停止吸痰。

2.2.4 定时开放气囊开放气囊前先行气管内和口鼻腔吸引,

以清除分泌物[7]。当打开气囊时立即行气管内吸痰, 以免气囊上部积存的分泌物滑人气道深部造成感染。开放气囊时加大呼吸机潮气量200m L左右。以满足换气需要。一般每2~4小时气囊放气1次。

2.2.5 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呼吸机管道应24~48h更换1次, 蒸气发生器内的无菌液体应24h更换1次,

2.2.6 导管拔除时的护理拔管前先进行人工气道的湿化, 拍背, 然后吸尽气道内的痰液, 使气道充分净化后放气囊, 拔出插管。

3 结语

通过21例机械通气的护理, 体会到呼吸衰竭进行机械通气时的护理所涉及面很广。不同人工气道的管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撤离呼吸机通气的观察及护理均是重要内容。加之呼吸衰竭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语言表达障碍, 合并症多, 病情变化大且迅速, 监护仪和呼吸机报警多而重叠等。这些必然给护理带来极大的工作量, 稍有疏忽即可造成患者生命危险。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 对机械通气患者在治理期间做好全面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和湿化,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同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可提高治愈率及治疗效果, 使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机械通气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 细致的护理措施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1]。

关键词:机械通气,严重呼吸衰竭,护理

参考文献

[1] 余森祥.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385~397.

[2] 孙惠娟, 朱慧, 于兰贞.COPD病人的营养支持与肺康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1, 20 (12) :554~556.

[3] 王华珍, 卢月珍, 唐良春.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撤机时间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28 (5) :325.

[4] 张庆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8) :958~960.

[5] 蔡柏蔷, 徐凌.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J].世界医疗器械, 2002, 2:32~37.

[6] 钮善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 12 (1) :6~8.

[7] 刘朝晖, 钟南山.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ICU中的应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7, 9 (10) :611~613.

[8] 吕淑华.气道管理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2) :38.

[9] 王辰.机械通气的撤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4, 17 (增刊) :31~35.

[10] 董诗圆, 蒋红.心理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病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1) :31~32.

上一篇:浅谈软装饰与室内设计风格的营造下一篇:高校引导大学生萌发创业想法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