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经理到管理专家

2022-10-24

第一篇:从业务经理到管理专家

如何从业务员提升到基层管理者

如何从业务员提升到基层管理者,是我今天想说的话题。

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想干什么?每一位走入销售行业的朋友,都需慎重思考。如果你就给自己定位成长为一名业务精英,我的文章你可以不用再往下看了。

职业生涯,无非横向与纵向。

横向的是向着精英业务员去发展,对自己的区域非常熟悉,无论你接什么品种,都可以快速上手,快速将市场铺开,顺利开展工作。

纵向的是向着管理层去发展,需要着重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这包括组织沟通能力,队伍协调能力,市场把控能力,团队培训能力等等,简单的说就是组班子,带队伍、定策略、开市场及后期管理,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均需强势。

如何从业务员提升到基层管理者,是我今天想说的话题。

对于业务员的定义很多,概念很多,我的想法是业务员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做、想、说、写、讲。这五个字是什么意思?

做:新人入行,对行业不了解,对工作不了解,对将来所面对的环境不了解,怎么办?就按照你的领导告诉你的,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就行了,此时,你就是一个执行者,你是一个靠体力赚工资的人,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量变引起质变,当你做到一定的时间,你会发现你将有所改变,慢慢的,你脑袋中就会出现一些东西,比如说,你的领导让你每天都按照这条路线去跑,但你做了这么一段时间以后,你发现稍微改变一下,线路会更精准,时间效率会更高。如果是这样,恭喜你,你已经从最初的一个体力劳动者,在逐渐向业务员的第二个层次转变了。想:当你做到了一定的时间后,你脑中会不时的闪现出一些让工作更轻松的火花出来,这些思想的火花,是你前期努力做的结果,也是你个人思想精华的提升,你已经开始思考东西,并且有了思考的方向,通过前期的做,你已经能够把握住思考的方向,而不是乱想,或者说想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想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是新人的大忌,很多新人自认为很聪明,脑袋很灵活,但可惜,对行业不了解,往往想的东西不切实际,这个时候想的东西往往补领导看着,很幼稚,但自己却感觉很了不起,因为你感觉你的想法很好,甚至很伟大。所以,新人入行,不要先去想,而是先去做,努力去做,这一点很重要。说:当你想的多了,平时和同事,朋友们聊天时,你自然的会说出你的想法,但也有一些人,说不出来,那是你想的还不够多,不要着急,再去做,再去想,想的多了,自然方法就多了,交流沟通的时候,你的主意也就多了,说的自然会多起来。但此时有一点,切忌不

要乱说,甚至胡说,大家可以想一想,平时我们身边是不是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平时聊天时,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无所不知,不所不聊,侃大山的时候非常牛屁,可一旦上了台面,就卡壳了,就什么都说不出来,这是什么原因?一方面个人素质不过关,可能思想不少,但上了台,紧张,说不出来,另一方面,就是于工作有关的思考太少,侃大山不用动脑子,可以想到什么说什么,但上了台就不一样了。

写:为什么写放在了说的后面?两个原因,一是说,简单,说一遍对方不明白,你可以说第二遍,说第二遍对方不明白,你可以说第三遍,说第三遍对方还不明白,你可以换一个说法,但写就不同了,写出来的东西,你要让对方一看明白,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写不仅是考查个人的写作能力,更是表现一个人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方字功底等等。讲:当你做了很多,想了很多,可以说出来的东西很多,并且可以通过写作清晰的表达出你的想法时候,你这个时候就需要试着去讲课了,讲与说不同,讲不能罗嗦,讲不能拖泥带水,讲要让听者一听就明白你的意思,一听就知道你的想法,而且讲也是一个人的胆量的体现,实力的体现,信心的体现。

如果你达到上述五个层次,你所在单位还让你做一个业务员,我可以告诉你,你可以跳槽了,因为你有能力去偿试着带队伍了……

第二篇:酒店从领班到职业经理人

对于酒店业,领班负责着大量的承上启下工作,包括组织实施,督导检查,日常管理等等。而随着环保化、信息化、智能化在酒店业所占比重的增加,传统酒店业以礼仪、服务为主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酒店业对领班的要求了。另一方面,大量的有志青年踏入了酒店业,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领班,并进而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呢?希望下面的 “七问”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1、“泡沫”与“海绵”——人生观问题

“泡沫”与“海绵”都很轻,宛若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没有丰富的阅历和内涵。但“泡沫”却非常自满,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了,所以总是随波逐流,轻浮地飘在水面上;而“海绵”正好相反,它总是抱着虚怀若谷的心态,不停地吮吸着各种养分,使自己不断地膨胀,沉淀。

美丽的海底世界好似缤纷绚丽的人生,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海绵”才能真正享受到那份别样的魅力。正如歌中唱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想做什么呢?

2、“小女孩”和“大领班”——心态问题

曾经有文人说:女孩子发小脾气连上帝都会原谅的。我想这话只能送给那些在父母庇护下的乖宝宝们。如果你的员工因为一点小事和你发生矛盾,那你怎么办?三天不和她说话,五天不给她笑脸,这样就赢回了你的尊严?“小女孩”是做不好一个领班的。作为一个领班更需要的是关心和宽容,更需要把自己的下属当作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不能当乖宝宝,也不能当“邻家女孩儿”,应该是一个大哥哥、大姐姐或小老师。既关心又体贴,既严格又宽容。

一个领班在工作上应该是“服务员的服务员”,而不是“官儿大一级压死人”。一旦这样做,你就会发现你的威信和尊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赢得了更多员工的心。

3、“利已主义 ”和“助人为乐”——服务意识问题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客人真麻烦,客人真罗嗦等抱怨。因为客人的种种原因,让我多付出了多少等等。那客人来花钱消费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为客人提供服务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谁都喜欢有礼貌、好说话又慷慨的客人,因为可以少去很多麻烦。那反过来客人又会喜欢怕麻烦的服务员吗?

“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服务行业更应提倡。其实服务是相互的,用主动、周到、热情的服务换来客人的愉悦和灿烂的笑容,难道你没经历过吗?

4、“撒手掌柜”和“老妈子”——工作方法问题

很多领班工作中都会遇到安排的工作下属做不好,什么事都得靠自己。卫生不合格要返工,交接班记录丢三落四……怎么办,整天从早忙到晚,每一个下属的工作全部跟踪检查一遍,跑前跑后,加班加点。活像一个“老妈子”。可换来的结果呢,没准投诉最多的反而会出在你的班组。要学会制度管人,要学会调动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员工不行可以教,好的员工就应该给与充分的信任。我不反对做“老妈子”,但那要在生活中而不是工作中。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己之力终归有限。要学会教育、鼓励、信任,培养下属同样也是对自己的培养。要学会抓大放小,把握关键。这样当你做到经理时就可以当“撒手掌柜”了。

5、“你中有我”和“如果我是你”——换位思考问题

服务行业有句话:我想怎样和客人想我会怎样。也就是客人是上帝的问题。随着酒店业的发展,客人的身份也从高高在上的神转变成了“我们的亲人”。上面那句话也就改成了“如果我是客人我会怎样想”。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你在就餐时面对服务员一张冷冰冰的脸时,你会怎样想呢?在酒店你为客人提供服务,在其他地方同样有别人为你服务,而且其中很可能有你服务过的客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客服务如此,对待下属难道就有什么不同吗?

6、“火”与 “冰”——沟通问题

一个领班日常工作中难度最大的可能就是沟通问题了。尤其是和下属的沟通,位微言轻,没人买账,沟通简直成了一些领班跨不过去的障碍。而沟通和做思想工作恰恰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自古道水火相克,火与冰是对立的。这正好比管理和被管理的一对矛盾。但爱情小说中却也有“就算你是一块儿冰我也要把你融化掉”的说法。其中的关键是什么呢?心态。首先自己不能把自己当作一块儿冰,其次也不要把对方当作一块儿冰。工作中产生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看如何对待。我是领班,我不能主动找她;他不主动和我打招呼,我就不理他。结果呢,矛盾变成了积怨,员工和你的距离越拉越远,无意之间,你就成了那块儿“冰”。反过来像雷锋说的那样,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甚至像对工作那样夏天般的火热,放掉架子,抛掉面子,用真诚的心去求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把自己变成一团“火”,用自己的光和热去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融化你身边的每一块儿“冰”。传播快乐,播撒热情,享受工作,享受年轻。用生命之火照亮你的人生。

7、“夜郎自大”和“高屋建瓴”——大局观问题

现代酒店业的领班大多由员工提升上来,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强,岗位技能熟练但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工作学习的视角往往有缺陷。面对一个新问题采取的解决方法一般是“跟着感觉走”,往往面对复杂现象时会一头扎进其中,造成当局者迷的情况。而一旦侥幸获得了成功,又沾沾自喜,自以为水平很高而不能及时分析总结。其实这一切均很正常,每个人在自我提高过程中均会经历这段时期。科学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是站到外面来看问题,不要轻易被表象所迷惑。要整体吸纳,局部分析,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先从全局着手,再进入内部解剖麻雀,最后再跳出来重新审视,如此才完成了一个学习过程。此过程既能增加经验又能提高理论分析能力。而你看问题的视角也会逐渐从仰视变成平视、俯视。当你拥有完整的大局观后,你就会发现做任何工作其实很简单。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方法-着手解决-检验成效-总结归纳。只不过就是“条理”二字罢了。讲了这么多,归根结底是态度问题。正如前中国男足主教练米卢先生常说的——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其实把所有的东西都包含进去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你首先需要的就是敬业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责任,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领班在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中只会是一个小小的驿站,但它却往往是你事业起飞的基点。要么不做,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相信自己,勇敢地对自己的人生说:我要担负起我全部的责任。

员工心目中的现代饭店领班

现代饭店的领班,从管理层次来说,处于饭店管理的最低层,直接面向员工和顾客,对员工进行督导管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官”微,贵非轻。因此,一些管理学者赋予饭店督导者领班多元角色作用:是领袖,是信息传达者,是导师,是裁判,是模范,是咨询者。还有的学者总结归纳出如偏袒下属类、不注意聆听类、教条类、武断类等十九类忌讳的饭店领班,等等。这些都是饭店领导或学者对领班提出的期望和忠告,每一位饭店领班都应牢牢记取或引以为戒。笔者在为一些饭店作督导管理培训时,常请教员工“您们心目中的领班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一些员工从其自身的感受出发,对其直接上司提出了许多很中肯、很有见地的意见,值得深思。

第三篇: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5

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五):不是人人都懂的学习要点

学习本来只是一种本能,算不上什么能力,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学习,学习反而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能力,因为我们慢慢失去了它,它就更显得珍贵。

学习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果学习不注意方法,则会“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一.学习也是一种能力

看到这个标题,有人会说:“学习,谁不会?”的确,学习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人人都有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刚出生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是一张真正的白纸,我们靠学习的本能,学会了走路、说话、穿衣服„后来,我们上学了,老师把书本上的知识一点一点灌输到我们的脑子里,我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们学习能力却好像越来越差了,习惯了被别人喂饱,似乎忘记了怎么来喂自己了。

学习本来只是一种本能,算不上什么能力,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学习,学习反而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能力,因为我们慢慢失去了它,它就更显得珍贵。

在学校里我们基本上被动式学习,然而走出了象牙塔之后,不会再有人对你负责,不会有人主动教你,我们需要主动的学习。所谓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几年前,曾有一本风靡管理界的书,叫《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因为从长远来看,一个组织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秀,就是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

一个公司如此,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众所周知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候代,知识更新非常快。据说,一个大学毕业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毕业之后的2年内,有效的不过剩下5%,更何况我们的学校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轨。我们赖以立足的,不在于我们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我们有多强的学习能力!

学习不但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学习的方法和心态。

二.买书是最划算的投资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说明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买书是最划算的投资了。

当我刚出道的时候,拿着非常微薄的工资,有一次我向主管抱怨道:“现在的书真贵啊,这点工资连饭都吃不起,更别说买书了!”主管对我说:“不要吝惜买书的钱,宁可忍着不吃饭,也不要忍着不买书,因为买书是回报率的最高的投资了。”

主管的话让我非常震动。后来,我看到喜欢的书时,再有没有手软过。我不断的学习,开发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工资水平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一年后,我一个月工资的涨幅,就足够买两年的书了。你说,还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吗? 一本书,哪怕只有一页纸是有用的,它将所产生的潜在价值,也会远远超过书本身的价格。当然,书不在多,能踏踏实实消化掉一本好书,可能比泛泛而读10本普通书,要更有价值得多。

三.多读经典书

十年前,我刚进入IT行业的时候,真是求知渴,每星期都要往购书中心跑,可惜的是,那时给程序员看的书不像现在这么多,高质量的书就更少了。当时我印象中比较经典的书籍就是《Windows程序设计》、《COM本质论》、《Java编程思想》,还有就是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其它充斥书架的,就是类似于《21天精通XXX》、《XXX从入门到精通》、《XX宝典》这样的书籍。

回首往昔,令我比较郁闷的一件事就是在我最有学习动力的时候,看的高质量的书籍太少,就好像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天天吃的是没营养的泡面。当然,这跟没有人指导也有很大的关系,独自一个人学习,让我走了很多的弯路。

软件开发方面的书籍,我大致将其分为三类:

(1)浅显的入门类书籍。

这类书的标题往往是《XX天精通XXX》、《XXX从入门到精通》、《XX开发实战》等,这类书往往从软件的安装讲起,喜欢翻译帮助文件。有人批评这类书为烂书、毫无价值,这并不公平。至少我本人,也曾从这些书中学到一些东西。即使是21天系列书,也有适合看的人群,只不过,它一般也就只能看21天而已,过后就可以扔到垃圾堆。这类书只适于还没有入门的初学者,从中学到一些入门的招式。这种书在刚起步的时候一般买上一本就可以了。如果你善于使用搜索引擎,这一本书也可以省了。

(2)国内外高手写的实战类书籍。

这类书实战性很强,把技术及原理讲得很透彻。比如《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深入解析MFC》、《Delphi深度探索》、《深入浅出WPF》、《深入剖析Asp.net组件设计》等。以前这类书都是从国外翻译或从台湾引进,现在国内高手越来越多,出自国内作者的也越来越多。这类书如果在你学习的每个方向看个两三本,并且通过实践消化掉,那么毫无疑问,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

(3)国外大牛写的、揭露本质、有丰富思想的书。

这类书就是所谓的经典书了,例如《代码大全》、《编程珠玑》、《设计模式》、《重构》、《代码整洁之道》等。经典书就像一个有深度、有思想的朋友,他会给你启发、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这类书具有真正的收藏价值。看经典书永远是正确的选择,它绝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因为经典书是无数人沙里淘金、帮你挑选过的结果。

然而,阅读这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读者需要有丰富的开发经验,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能消化经典书的人其实不多,这就好像饮酒,一个新手无论如何也品不出葡萄美酒的醇香。在酒桌上,人人都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当有人点评“这个酒不错”的时候,我只能无奈的苦笑一番,真的是甘苦自知。

如果一本经典书你看得很辛苦,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功力未够,这种情况下不要着急,慢点来,不妨先将其先束之高阁,多看看第二类实战型书籍,过一段时间再回头来看,也许你会有新的惊喜。

四.不要在上班时间看书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不知是伟大的雷锋叔叔还是鲁迅爷爷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然而,当我们从上班时间中挤时间学习时,就千万要注意了,不要在上班时间看书!

上班时间看书不但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而且非常吸引眼球,很快就会引起周遭的不爽。首先老板心里不爽,他想:“我给你钱是让你来工作的,不是来学习的!”;其次同事们也不爽:“我们工作都做不完,瞧,这小子真闲哪!”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被众人排斥的异类。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工作已经做完了,经理没有安排,当然可以学习了”,其实不然。你完成了一件事情,不等于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主动要工作,而不是被动的等工作。工作完成以后,你至少还可以:

(1)主动汇报给你的经理,请他来检查你的成果,并安排新的任务;

(2)如果公司这一段时间确实比较闲,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可以进行代码重构、优化;

(3)你还可以主动请缨,承担额外的工作或更艰巨的任务。

(4)如果一定要学习,也只能对着电脑屏幕来学习,纸质书最多只能拿来翻阅一下,而不能一直捧着,以免影响到其他人的情绪。

五、只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东西

我曾发现不少程序员在学习方面找不到方向,一会学学C#,一会学学Java,看了最新的编程语言排行榜,又觉得该学C++。这样左抓抓,右挠挠,只会让你觉得更痒。

学习最忌三心二意。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每门都学一点,还不如专心学好一个方向。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又该学哪个方向呢?难道只能跟着感觉走吗?

不!最实际的方向,应该跟着工作走,工作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把工作需要的技能熟练掌握。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工作弱相关的东西呢?是为了转行或跳槽吗?可是,如果我们连现在本职工作都不能做好,又怎么能保证到新的岗位、用新学的技能就可以做得更好呢?

学习与工作需要的的东西,有很多好处:

首先,可以集中精力,在某一方面钻研得更加深入。所谓“百招会不如一招绝”,有了绝招,你还怕不能在“武林”立足吗?《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武功博学无比,最后还不是被只会一招六脉神剑的段誉打得落花流水?

其次,可以学得更快、更深入,因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立即在工作中运用,可以马上检验出学习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掌握的知识也会更加的牢固。

第三,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工作时间也就成了学习时间,这样突破了三个8小时的限制。有人说,我们每天所有拥有的时间可以分为三个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另外还有8小时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工作和睡觉的两个8小时大家都一样,决定人生高度的是另外这个8小时。当我们把学习的焦点放到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上时,工作时间中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也就成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这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啊。

六.织网式的学习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很重要。作为一个程序员,深入把握技术细节,是写出优质代码的保证。但对于一个项目经理而言,知识的广度更显重要。项目中碰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快速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在程序员通往项目经理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有意识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形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就好比是一张网,我们学习其实就是要织这样一张网。 我曾看过渔网的编织过程,渔网虽大,也是一个结点起步,一个点一个点的编出来的,编织的过程中,始终只有一根主线。

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知识体系的大网也是由许多小的结点组成,要结这样一张网,只能由一个点起步。牵住一条主线,织出一个个的点,由点带出面,最后才能形成这张大网。

我曾经编写过一个网络信息采集软件,这个软件可以从具有列表页网站中按字段设置采集信息,支持自定义字段、页面多级关联、下载附件、支持多种数据库、可视化定义等特性。刚开始时,觉得这个软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功能点而已,后来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功能关联着大量的知识点,在开发过程中, 我顺藤摸瓜,各个击破,对很多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学习研究,软件开发完成后,个人的知识体系网也进一步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图1 由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七.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可见,工作过程中有问题是正常,没有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问题。在发生问题能时,能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是公司真正的核心骨干。

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千方百计回避问题,当上司安排一项艰巨的任务时,也是想尽办法推托。殊不知,对于个人而言,其实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往往那些愿意接受困难工作的人,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那就是因为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有一次,一位项目经理对我说:“有一个问题,客户有一台HP服务器要装磁盘阵列,没人会做,怎么办啊?” “可以学啊,没有人愿意去吗?”

“我都问了,没人想去。”

“哦,正好明天我有时间,我也没装过磁盘阵列,那我明天去学着弄一下。”我说的是真心话。

第二天早上,当我准备出发时,项目经理告诉我不用我去了,因为项目组好几个同事都想去“学着弄一下”。 结果服务器很快就装好了,远远没有之前大家想像的那么困难嘛。更重要的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大家都学会了怎么装磁盘阵列。

碰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吧,千万不要拒绝这个最好的学习机会!

八.经常思考总结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难以把握事情的本质。这就好比一个学武之人,只习得其形,而未得其神,难以成为真正的高手。

一个程序员从入门,到成为高手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几次顿悟。顿悟会让你跳出知识的丛林,一切豁然开朗,仿佛打通了全身的奇经八脉一般奇妙。记得我有一次,顿悟到了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原来高级编程语言中的类库是封装了Windows API来实现的。”后来碰到一些自带类库无法实现的功能时,我就会想到,其实可以通过调用Windows API来实现。利用这个思路,我解决了一些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得到老板的赏识,从而很快获得提升。

顿悟非常可贵,然而它不是随便发生的,而是经过一次次苦苦思索之后、灵光闪现的结果。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而顿悟,则是批量的实现这种内化,将无数个知识点连接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九、克服“高原现象”

爱学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学习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有一个瓶颈期,长时间似乎很久没有什么进步,于是内心非常着急。

这种情况实际上这是由人的学习规律决定的一种“高原现象”。据研究,学习者在刚开始进步快,随后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

图2 技能学习练习曲线

在我看来,高原期实质是一个消化期,由于前期的学习积累了太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大脑中乱作一团,还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它,将它融会贯通,经常思考总结可以快速帮你跨过高原期。

在处于高原期的时候,还可以换一个相关的方向来学习,例如编程语言学不下去了,你可以学习一下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也学不下去了,再换成数据库。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不但补齐了知识体系中的短板,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帮助你实现顿悟,跨过高原期。

十、学习要有好心态

(1)学习要静心

急于求成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这可以理解,毕竟作为一个程序员,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社会又是那样的浮躁,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安全、不确定,似乎只有学得快一点,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

可是“欲速则不达”,想快快的学,往往会形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学习方式,每一个点都没有吃透。心沉不下去,知识也会沉不下去。要想成为真正的高手,只能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

(2)学习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过程。

孔子曾经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也不是天生的圣人,也在不停的学习、进步,从“志于学”到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共花了55年的时间。

作为一个程序员,更是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就像一个白色的圆圈,圈外则是黑暗的未知的世界。当圆圈越大,所接触到的黑暗部分就越多。我们只有不停的学习,打破更多的黑暗,找到更多光明。

(3)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看了《乔布斯传》之后,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其实我更喜欢它更原生态的翻译“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还很饥饿和愚蠢,才会像没吃饱一样,由衷的需要学习、爱上学习。

当然,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也始终是一个学习者,一直在路上。

第四篇:从程序员到项目经理(二):如何胜任

被任命为项目经理,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飞跃,既惊喜又紧张。从现在开始,你要思考怎样才能胜任项目管理的工作,否则等着你的,很可能是一场悲剧。

一.升职之辩

1. 为什么是我

不是每个人都能当项目经理,程序员中只有一小部分能成为项目经理,大部分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了“资深程序员”。

那为什么领导要选择我呢?一般人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会很快习以为常,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一点也没错,这就是你应得的,原因也很简单,那是因为你比别人优秀一点。

其实领导挑选人才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你比别人优秀,而且只需一点点。你不需要“鹤立鸡群”,“鸭立鸡群”已经足够了。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领导眼睛才是真正雪亮的,如果他还没有发现你,那是因为你还不够优秀,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因此,如果你工作多年仍然没有职位上升,不要埋怨公司不给你机会,而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准备好了没有,就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吧:

工作是不是比别人积极主动一点;

加班是不是比别人多一点(如果贵公司喜欢员工加班的话);

提交成果是不是比别人提前一点;

成果质量是不是比别人要好一点;

学习是不是比别人勤奋一点;

面对问题是不是比别人勇敢和执着一点;

人际关系是不是更和谐一点。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相信机会迟早会属于你的。

2. 彼得定律的启发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光环效应”,是说当我们对一个人某个方面有好的印象时,我们会倾向于认为他的其他方面也是好的。因此,当你能胜任你现有职位、比别人优秀一点时,领导会认为你是下一个职位的最佳人选。然而实际上,你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有什么关系呢,你已经是项目经理了,你有很多时间,可以边做边学。但是,如是你长期不胜任项目管理工作,项目经理就会成为你职业生涯的最高职位。

这也就是彼得定律的内涵:“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从彼得定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

(1)在公司里面,大部分人都干着他不能胜任的事情。这听起来真是一个悲剧,好在我们暂时还不用

操心。

(2)金子是一定会发光的,人才绝对不会被埋没的。这是由于人才的稀缺性造成的,只要是胜任当前职位,晋升是迟早的事。因此,无论是程序员还是项目经理,都要做好你的本职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试想,如果本职工作都没做好,怎么可能提拔到更高职位呢?别告诉我还可以走后门。

(3)当上了项目经理,只是说明你可以胜任程序员职位,而不意味着你可以胜任项目经理。因此,别急着庆祝,还是多想想怎么来管项目的事情吧,否则你就可能是下一场悲剧的主角。

(4)如果你已经担任项目经理很长时间,还没有得到升迁,不要骂老板,这只是说明你没有完全胜任项目经理的职位,还是赶快想想怎样完善自我,提升内功吧。

二、新任项目经理的误区

新任项目经理,由于经验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往往会出现相同类型的问题。

1. 农夫的一天

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农夫的一天:

故事看上去很可笑,但笑过之后,回过头思索一下,故事里是不是也有我们项目的影子呢? 我们将《农夫的一天》换成《项目经理的一天》:

这样的一天无疑令人沮丧,但却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现实中。当高级经理询问怎么还没有提交项目计划的时候,项目经理无可奈何又理直气壮的说:“我很忙啊!”

项目经理确实很忙,但这是没有效率的忙。其实何止是忙,还“茫”,而且“盲”,“忙、茫、盲”是许多新任项目经理的写照。

忙:一天到晚都在忙个不停,是为忙碌;

茫:碰到什么做什么,像个无头的苍蝇,没有计划性,或者无法坚持计划,是为茫然;

盲:项目经理这一天初始目标究竟要做什么,做着做着就丢了,没有目标性,是为盲目;

2. 思维转换

有时候我们会说一个项目经理,不像一个项目经理,那像什么呢?当然是像程序员啰。也就是说,他的职位虽然变化了,但并没有完成相应的角色转换,仍然像程序员那样工作。项目经理之所以会出现“忙、茫、盲”状态,归根到底也是因为他没有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本质上是思维转换。思维决定一个人的行为,项目经理不像项目经理,那是因为他的思维仍然是以前的技术思维,而不是管理者应当具备的管理思维。这就好比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拿着过时的地图,寻找自己的目标,结果只会是四处碰壁,无所适从。

表1 技术思维 vs 管理思维

实现思维转换需要时间,这期间是一个懵懂的、左右为难的、痛苦难熬的阶段。有些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蜕变,有些人却可能一辈子都在这个阶段,这跟一个人能不能改变自己有关。这些不能改变自己的人,理论知识往往也很丰富,说什么都头头是道,可惜的是,这是无效的知识,因为不能用在自己的实践中。这样的人,往往有一定的人格分裂倾向,因为他的知识和他的行为不统一,甚至是矛盾的。知行合一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新任的项目经理,别忘了时刻提醒自己,像一个项目经理一样去当项目经理!

3. 项目经理行为分析

第一次当项目经理,往往会由于经验不足、项目管理知识的不足以及角色转换等原因,表现出种种不胜任的迹象。

不胜任的项目经理,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刺猬型

刺猬型的人非常敏感,随时都保持警惕,只要一感觉受到威胁,便会用豪猪般的刺扎向对手,让人避之不及。他们通常自我封闭,坚守自己的地盘,处处表现出来自己是对的,虽然其实他自己也并没有底气。他不会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

刺猬型项目经理不允许别人干涉自己的项目,哪怕是自己的上级。如果领导询问项目中的某个问题时,他会非常明确的告诉你,那不是我的问题,那是客户的问题,或者是公司制度引起的问题,或者是领导你干预项目造成的问题。总之,我一切都做得很好。

刺猬型项目经理的这种反应通常是不自信的反应。小猫在害怕时,总是拱起背,把全身的毛都竖起来,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大,但老虎永远不会这样。

(2)绵羊型

绵羊型项目经理的性格非常温顺,他们语气平和,慢条斯理,不急不躁。对待下属非常友好,在他们心里,似乎没有好和不好、对和不对,这些对他们都不重要。项目每天都很平静,似乎永远不会有暴风雨的到来。当上级提出要求时,他们永远都是好的,至于做成怎么样,只要尽力了,那有什么关系呢?

绵羊型项目经理通常工作缺乏计划性,即使有计划,也只是应付上级而已。看到什么事情,就去做什么事情,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吗?

(3)猴子型

想象一下孙悟空的行为就对猴子型项目经理有了大致的认识。他们技术能力强,很有激情,非常聪明,非常自信。但他们往往性格冲动,做起事来横冲直撞,不讲究方法。

猴子型项目经理悟性很强,进步会很快,他们最终会克服自己的不足,像孙悟空一样,取得正果。这一刻,他已经不是猴子了。

刺猬型和绵羊型项目经理,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其管理模式一般是被动式的,做事没有计划性,有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只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猴子型项目经理则是主动式的管理,他们充满自信,但往往由于经验不足,过于盲目,对问题考虑不周。同时由于冲动的性格,在团队中并不受欢迎。

这三种类型都是不胜任的表现,那怎样才是胜任的类型呢?如果还是用一种动物来比喻,我觉得应该是“头狼”,也就是狼群的首领。

暂时的不胜任不要紧,关键是要有进步。如果一个项目下来,除了很疲惫,你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一些积极的变化,那你的危机也要来了。要知道,项目经理并不是“铁饭碗”,虽然公司倾向于选用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但当你明显不胜任时,领导不会再在你身上押上赌注,他们宁可重新冒险一次,因为他们不想“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4. 心态

新任项目经理没有管理经验,不胜任是可以理解的。也许你认为公司应该给你更多的培训再上岗,但往往形势是箭在弦上,在没有更多资源的情况下,领导把这个成长的机会给了你。

可怜的是公司老板,他的项目成了你的试验田。实际上,公司提拔你做项目经理,就是花巨资送你去培训学校,不是吗?我一直认为,由一个不合格项目经理负责的项目,相比由优秀的项目经理来带,实施成本可能多出50%,甚至更多。不合格的项目经理就像一个给项目减肥的机器,使得肥肉变瘦肉,瘦肉变骨头,骨头变渣滓。

项目经理应该学会感恩。要成为优秀的项目经理,应该有好的心态,而感恩是一切好心态的基础。你只知道自己压力大,却不知道你让老板少赚了多少钱!是老板交学费帮你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项目经理,培养成了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项目经理。

我见过不少新任项目经理,对公司满肚子怨气,好像是公司一手造成他的项目问题百出,仿佛领导和老板成了他的敌人,刚做完项目甚至还没有做完项目就果断匆匆辞职,带着公司用无形成本换来的宝贵经验,绝决的离去,换取更快的升职加薪。设想一下你是老板,不知会作何感想?

感恩是一个人最重要、最美好的品质之一。网上有一个经典感恩的段子:“„感谢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该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而你的领导和你的老板,他们既不是鞭打你的人,也不是遗弃你的人,而是培养你成长的恩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谢他们呢。

第五篇: 销售经理:从平凡到卓越的五项修炼

《孙子兵法》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说,在对外用兵时,若欲败敌制胜,则统率三军的将领必须要具备智慧、威信、仁爱、勇敢、严明,这五种素养。在当今的企业里,平凡的销售经理比比皆是,而卓越的销售经理则如凤毛麟角般难得一见。

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应该是诸多销售经理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实,《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然可以被借鉴和运用。因此,要想成为一位卓越的销售经理,其本身也需要在智、信、仁、勇、严,这五项职业素养上加以修炼,才足以使自己和自己所率领的团队最终从平凡走向卓越。

第一项:【智】的修炼

智,就是要有智慧。什么叫做智慧?对于率领销售大军,驰骋在一线市场上的销售经理来说,智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有知识。这里的知识包含专业性知识和复合性知识两大类。专业性知识,是指销售经理对所从事行业的了解与认知。如果你是消费品领域的销售经理,你就要通晓与本行业相关的宏观与微观方面的知识。如果你做工业品的销售管理,也同样要了解工业品的相关知识。例如,在宏观方面,你需要了解行业的市场现状、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等。在微观领域,你要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用SWOT分析你所在公司、团队或所经营产品的优势、劣势、机会、问题,并科学客观地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以及解决办法。复合性知识,是指专业性知识之外的,与销售本身并无直接联系的一种综合、系统性知识。对于销售经理来说,复合性知识主要是指开发(或学习)、交换、复制和管理的能力,这四种知识是在任何企业工作的销售经理都需要的能力。例如,销售经理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市场运作方法(如深度分销),通过交换(与销售人员及公司决策层的资讯交流、观念沟通)并实施,然后成功地复制此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管理(人事)而使销售团队产生更大的绩效。由于每一个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同,那么,你若想成为一位卓越的销售经理,就必须了解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里,需要哪些知识,然后就不断地去充实,成为你那个行业的专家。

智的第二层含义,是要有判断力,要深入细节、追根究底。这是成为卓越销售经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在工作中,我们常遇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有些销售经理的知识的确很渊博,可一旦碰到判断事情时就很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为什么没有判断力?就是没有深入细节。判断力不是魄力或者聪不聪明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深入细节,有没有追根究底。要成为一个卓越的销售经理,一定要养成习惯,即无论碰到什么事,都要连续问五个问题。

例如,销售代表小王这一段时期的销售量很低,销售经理就问他第一个问题:销量为什么这么低?小王回答:客户的订货量下降了。这时,销售经理的第二问题就是:客户的订货量为什么会下降?小王可能会说:客户觉得我们产品的售价太高了。接下来,销售经理问到第三个问题:客户为什么会觉得我们产品的价格高呢?这样,一个一个问题地问,一直问下去,销售经理就会找到小王销量低的原因是:竞品正在面向小王所负责的分销渠道开展低价促销。 销售经理如果面对每一件事情时,都用这种分析方法,就会慢慢地了解那些细节,然后追根究底,从而形成敏锐的判断力。所以,销售经理培养自己充足的智慧和足以判断的能力,就完成了走向卓越的第一项修炼——智的修炼。

第二项:【信】的修炼

成为卓越销售经理的第二项修炼是“信”的修炼。“信”的第一层含义是指:身为销售经理要守信。守信就是要信守承诺,而一旦承诺了的事就是大事。笔者有一位朋友,以前在一家外企做销售经理,后来开了一个饮料经销公司,自己做起了老板。他每次请我们这些朋友吃饭、喝茶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没有来,他就很生气,即使那只是一些休闲的场合。因为有些人临时有别的事情需要处理,因而没办法参加。事先答应而没来参加的人也许认为,只是一个聚会罢了,没什么重要的,也就没有特别通知。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大多等不到来人也就算了,但是我这位朋友一定会很生气。我们也经常劝他,告诉他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用不着这么生气。而他却告诉我们一个观念:世上没有大事、小事,也没有所谓的重要或不重要的事。你承诺别人的事,就是大事。你答应你的爱人回家吃饭,那就是大事,任何承诺过的事如果没办法做到,就要打电话告诉人家我没办法做到。正如朋友所说,事无大小,只要是承诺别人的事就是大事。

“人无信而不立!”作为销售经理则更应守信。百事可乐公司对这一点尤为重视,在业务培训中,每一次都会反复强调:“不要轻易承诺你的客户,只要承诺了客户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到。”做一个卓越的销售经理,一定要有守信的素质——因为承诺的事就是大事。

“信”的第二层含义就是要使下属信服。就是要换位思考、感同身受。销售经理在销售团队中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所以他处理事情就会比较顺利。有的销售经理常常因此会觉得很多事情下属怎么都做不好,但他没想到,这是因为手下的人没有他那么多资源,打电话不像他那么有效,事情做得自然不到位。所以,如果身为销售经理不能与下属易地而处,感同身受,而总是不断的指责下属的话,将很难使人信服。因此,卓越销售经理的第二修炼就是要守信用还要让你的部属信服。

第三项:【仁】的修炼

成为卓越销售经理的第三个条件就是要“仁慈”。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人,那就是需要关心的人。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心,尤其是在高强度、高压力之下鏖战沙场的销售大军,更是渴望得到主管的体恤。而一个销售经理是不是仁慈,那就是看他有没有很关心他的部属。

身为销售经理,如何去关心你的部属呢?我想,一是工作上的关心,二是生活上的关心。例如,销售代表在工作中遇到某些难题时,销售经理要和他们一同找原因,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员工过生日时,销售经理要别忘了送个礼物表示祝贺。逢年过节时发个短信,打个电话向员工问候一下。员工的家人有了什么困难,要在你的能力范畴之内,尽可能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销售经理修炼“仁”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做到和员工之间真正的产生了解。你要了解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的需要有没有得到满足?你怎样才能满足他们这些需要?这些问题你都要去思考,若想得到完整的答案,你就必须去了解你的员工,去关心你的员工。

有一些经理、总监级别的高级销售经理往往给员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经常不与基层销售人员沟通,甚至连一些销售代表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试想一下,当经理连员工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或者也不知道他们在哪个岗位负责什么工作的话,那么怎么可能有人会替你卖命呢?

第四项:【勇】的修炼

“勇”在这里是指身先士卒、勇于负责。在战场上,将领的意志与行为是部属效仿的标准。因此,当战争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将领身先士卒常常会产生很强的激励效果。在现代的销售管理中,即使只是平常的业务运作,主管人员也必须起带头作用。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销售经理,如果你没有办法身先士卒,手下的人又如何能够全力以赴呢?因此,遇到棘手的难题你要抢着冲上去。碰上强大的竞争对手,你要冲杀在前。同时,作为销售经理你除了要身先士卒之外,更要勇敢地负起成败的责任。

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朋友们大概还会记得男女主人公那生死与共的悲情场景。然而,在影片中,船上的乐手指挥和乐队成员演奏到最后沉船的那一幕却更加感人备至。乐队们在生命遭遇威胁的时刻,仍然坚持他们的演奏,用美妙的音乐安抚船上人们恐怖绝望的心情。在《泰坦尼克号》中,乐队是负责的,因为替人们驱走恐惧是他们的责任;船长是负责的,因为船的安危是他的责任,所以流传下来这么美丽动人的故事。

综上,对于销售经理来说“勇”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负责。卓越的销售经理一定是一个身先士卒,负责到底,而不是一出了问题的时候就把过错通通推给别人的人。

第五项:【严】的修炼

“严”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对人要赏罚分明。销售经理要向员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奖励,哪些情况下会受到处罚。然后,坚决做好评估与执行工作。譬如,每月销售业绩第一名的员工会受到奖励,连续三个月销量最差的员工就会被受到处罚等等。奖励不仅会有肯定部属功劳的作用,如果运用得法更可以起到安定整个销售团队的作用。反过来,对失职部属的处罚也很重要。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就是一个主将惩罚部属极其严明的例子。虽然历史上对诸葛亮泣斩马谡的评价不一,但他之所以被公认为是杰出的军事家,就是因为他能真正贯彻赏罚分明的立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处罚有时远比奖励还困难,尤其是销售经理对自己器重的人,或难得的人才,施以严厉的处罚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销售经理在工作中要注意:有奖励,就要有处罚,赏罚一定要分明,激励与约束要并存,只有这样才会提升销售团队的士气,向预期的目标行进。

“严”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对事要贯彻始终,要养成对事情贯彻始终的习惯。严不是刻薄地对待别人,不是一天到晚把部属叫来大骂一通。

上一篇: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下一篇:创业培训开班仪式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