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用“错”促教学的思考

2022-12-04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 不允许学生犯错误, 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 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学生数学认知的发生与形成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 他们往往还要经历一个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 正因为出错, 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 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因此, 我们教师要擅长有效、合理地利用这些错误资源, 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小学生受知识和方法的限制更容易犯错, 这些错误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本真表现。 长期以来, 我们教师没有深入挖掘错误产生的根源,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相同的错误屡犯不止, 教学效率低下。 基于这种现状, 教师要“主动出击”, 及时捕捉学生原始生成的“错误”信息, 实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在找错和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 从而促进教学更有效地发展。

作为教师, 应该怎样利用这些错误资源, 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呢?

1正视新课教学中的 “错误”, 引起质疑, 正确处理

课堂如旅行, 永远是富于变化的, 任凭教师事先如何周密设计, 总会碰到学生犯错这一教学问题。 教师若是对它处理不当, 甚至束手无策, 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若教师能正视“错误”, 引起质疑, 正确处理, 将会促成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呈现出一道美丽的风景。

如, 在一年级“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新授课中有这么一个例题:3 元8 角= ( ) 角, 问题抛出后, 学生纷纷举手响应, 一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11 角”, 当我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时, 大部分学生居然赞同, 少数学生被这种“大势所趋”所迷惑, 敢疑而不敢言。 面对此景, 我没有马上给予否定, 而是请他说说是怎么想的, 他自信满满地说:“3+8=11, 所以是11 角”。 “大家也是这么想的吗? ”, 我希望有人能质疑, 但学生们响亮的肯定让我始料未及, 看来学生们都陷入了错误的深渊不能自拔。 这时, 我思路一转, 抛出另外一题:“请大家用这个方法算算5 元5 角= ( ) 角”, 学生很快得出答案10 角, 我故意在元角关系式“1 元=10 角”旁板书“5 元5 角= (10) 角”。 不出所料, 马上就有学生发现问题了:“老师, 不对啊, 5 元5 角≠ (10) 角, 因为10 角=1 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纷纷质疑, 我顺水推舟提问:“大家知道错哪儿了吗? ”这时那些少数有疑问的学生就大胆站出来了, 解释说:“一个是5 元一个是5 角, 单位不同怎么能直接相加呢? ”, 大家都恍然大悟。 就这样, 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了质疑和纠错的同时, 理解了在计算“3 元8 角= ( ) 角”这类题时, 应该先把3 元换算成30 角, 再算30 角+8 角=38 角。

当学生在新课过程中犯错时, 教师要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 促进其积极思考。 同时, 备课时可适当预设错误, 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

2探讨课堂练习中的 “错误”, 实时反馈, 及时引导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犯错正好暴露了他们对新知掌握不够、应用不足、甚至曲解的真实现状。 这时, 教师就非常有必要利用实物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作业成果, 做到实时反馈, 及时引导。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 发现错误, 推翻错误, 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

如:在新授完“100 以内数的读写”一课后, 我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预先准备的课堂练习。 (1) 读出下面各数。 (2) 写出下面各数。我巡视学生作业的情况, 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反馈时, 我不急于出示正确答案, 而是搜集了一些正确的和错误的作业混在一起展示, 要求学生来当一次“小法官” 判题。 听说当“小法官”, 学生们都自告奋勇。 结合所学知识, 通过仔细观察, 大家一一排查出了隐藏其中的错误:29 读作二九, 57 读作五十7, 100读作1 百, 二十八写作208。 接着, 我又让学生来当一次“医生”, 查“病因”。 学生们又一次热烈响应, 纷纷指出:读29 时, 中间少了“十”属于读法错误;读57 时, 汉字“七”错写成了阿拉伯数字“7”, 读100 时, 一百中的汉字 “一” 不能写成 “1”, 它们都不符合读数的要求;二十八是两位数, 聪明的小朋友还喊出:“208 是二百零八”。

在反馈错误的时候, 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来说, 因为“说”的过程, 是重现学生内部思维活动的过程。 如果光听老师讲,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 而学生自己说过一遍之后可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说”的材料主要是学生的反复性错误, 可以是记忆、计算方面, 也可是理解和思路方面。 “说”的形式可多样, 如学生互说解题方法、学生个别说错误的原因等。

3总结作业中的“错误”, 查漏补缺, 防患未然

每次作业, 学生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一般来说教师的处理方式就是要求学生把错题订正好。 其实这种处理方式收效甚微, 优生学得不过瘾, 而差生也许还没有完全理解。 其实, 每一单元学习任务完成后, 教师完全可以就本单元的作业进行一次错误统计与分析, 了解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特别是对学生答题的分析, 既要看到学生的进步, 对有创意的解题方法加以肯定, 又要找出学生出错率较高的试题或典型的错误, 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 找出错误的症结, 弄清出错的原因等。 与此同时, 教师最好能自行编制一本错题集, 把学生容易出错的典型题集中起来, 以便学生能自行阅读、学习。 在期末复习, 或者遇到同类型题目不会的时候, 可以把这个错题集拿出来翻翻看看, 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 对于学习错误, 我们要站在数学价值的角度上重新审视, 擅于把它们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让学生经历一次由错误到正确的历程, 发展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

[2] 杨大花.课堂因错误而“精彩”[J].教育教学研究, 2009.

[3] 王培德.数学思想应用及探究——建构教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下一篇:作业成本法在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