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2024-04-29

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精选6篇)

篇1: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关于散文教学设计的思考(二)

以前常常想,什么是散文?现在又在想,怎么教散文?如果说,诗歌意象丰富意境高远,不好驾驭,那散文或清丽或朴质的语言应该更容易讲解。可实则不然。诗歌情感凝练但篇幅短,高度骤集的情思总归只用了三言两语,供教师发挥的余地尚且宽广,只要对诗歌情感、背景等了然于心,哪怕逐句析情也不难解读。相比之下,散文长,句与句之间、段与段前后,作者想的可能已经和你想的不一样了。而散文又有千千万万种,每个作者每个时期都各具风采,怎么教散文,怎么教好散文,的确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我与地坛》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悟,重点从文本解读、备课准备、过程设计这三个方面,简单的谈谈我对散文教学设计的浅显认识和把握。

一、散文教学中的问题

众所周知,对语文教师而言,教出一节学生爱听的好课,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对教学文本的解读。而文本解读既无定法也绝非朝夕之功,尤其是在当下各种教参、各种网络资源在开阔了教师视野的同时,也渐渐地磨平了教师对文本的独特感知和个性见解,弱化了教师读“白本”的能力,禁锢了教师原本可以发散的语文思维。这势必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现今的语文课堂里,我们常常把“这一篇”散文教得像“这一类”散文,或将所有的散文教成了同一类散文[1],学生能记住多少,学生能记住谁人,似乎从来不是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如此一来,学了若干年的散文,读了十几二十篇的散文,也终究分不清《荷塘月色》和《荷塘风起》,记不住到底是杨绛写了《老王》,还是“老王”写了“杨绛”。

基于这个认识,对散文教学而言,“教什么”远远比“怎么教”重要得多。那么散文教学设计究竟是在设计什么也就不难回答了——设计的是教学内容,设计的是讲内容时所用的法方;即所谓的散文教学设计必须依凭于既定的的散文教学内容。因此,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直接指向了散文教学的成败。这也是我在设计《我与地坛》时最先纠结,又纠结最久的问题。一番纠结之后,我将《我与地坛》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梳理一、二两节的情感关联上。然而通过实际教学的检验,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从一开始对课文的解读就跑偏了,对选定的文本没读透,又按自己的思路想的太远。而这也是年轻代语文教师的通病,具体症结有:

1、散文解读

意气昂扬的年轻代语文教师,对每一篇课文都有着莫名的“好感”,他们力求个性、自由的见解,不苟同于千篇 一律的教案、学案。当然,这是课标所倡导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生在必修课程的学习中应“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鼓励教师进行个性解读,但月满盈亏,过犹不及,当教师的主观臆想取代了常规的语文教学目标成为课堂主导时,对作者和文本的解读已经偏离了课标要求,有偷梁换柱之嫌,其结果往往是让学生听得很朦胧,学得很辛苦。以我讲《我与地坛》时的一个课堂片段为例:

师:第一节和第二节主要写了什么,简单的说说。

生:第一节写了我在地坛里的一些感悟,第二节写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往事。

师:好,请坐。概括说,第一节是我与地坛,那么第二节是什么与什么?

生:我与母亲。

师:我与母亲,咱先打个问号昂,一会儿再看这第二节到底是不是只写了我与母亲。

这个教学片段实则反应了个体对《我与地坛》的片面把握。对于高中语文散文教学而言,学生对课文一、二两节的概括已经很准确了,但是由于我在解读文本时,总是主观的认为,课文第二节只不过借“我”在地坛中对母亲的追思表述“我”与地坛之间的浓烈情感,母亲只是地坛的依托。这其实并不符合《我与地坛》作为语文教材选文的初衷,也超出了高一年级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既然教材已经忍痛删减了《我与地坛》的后五节,那么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只需将保留的前两节看作一个整体,教材之外的内容可以作为“应用拓展”略谈一二。对散文文本的认知要以教材为摇篮,以单元主题为方向,多元解读要建立在一元的认知基础之上。

2、散文备课时

热血沸腾的年轻代语文教师,对每一节课都充满了热情,他们渴望了解作者一生所有的故事,也渴望关注教室里每一个学生,所以他们做了格外“充分”的准备。在备课阶段,教师会读“白本”,但同时也一定会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章,比如相关的学术论文、期刊著作以及有关作者个人的传记、评述、回忆录等等。漫天遍布的“他人思想”也就终究打败了语文教师初读“白本”后收获的感动与感悟。

以我为例,在备课《我与地坛》时,我读了教材节选之外的太多东西——读《我与地坛》的全文,读史铁生的《想念地坛》,读陈村、王西岭、铁凝等等文人对史铁生的追思怀念,读史铁生妻子 陈希米女士的《让死活下去》;还有各种的解读、论文和教案。慢慢的,对《我与地坛》的感知由曾经的清晰变得模糊,对它的教学设计也越发的没有思路,甚至开始怀疑教材的节选是不是违背了文学审美,备课势必陷入一种困惑与僵滞。而最终赵勇教授执笔的《<我与地坛>面面观》中的一个质疑使我“豁然开朗”,他是这么说的,“我在网上见过很多中学语文老师的教案,讲授这篇课文的心得体会也不少,但他们在谈论《我与地坛》时总是去谈语言,或者去谈珍爱生命、歌颂母爱、关心残疾人等等,唯独不见谈文章结构的教学设计。”这句话横扫了整个备课和准备阶段的混沌,于是乎,我顺从了他人之意,设计了一个“谈文章结构”的《我与地坛》。

不难想象,在解读和备课都深陷“诱惑”的基础上,把设计出的散文教学过程投放到具体的课堂实践中,结果该是空洞而没有内容,浅显又流于文本之外的形式课堂,可以说是一种粗造的语文。

3、散文设计

语文要有“语文味儿”,散文自然也有“散文味儿”。让学生嗅到“散文味儿”就要求:散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把关注点落在文本内容的选择和文本情感的传达上,至于散文的行文结构、谋篇布局等大面上的梳理则不能充当散文教学的重点,而这些知识本身也无法填满一个课时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解读散文之前直接点明文章的布局和作者在结构上花的心思,也可以让学生在感知了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思想情感之后,再加以补充升华,意为锦上添花,而绝不可以以“讲结构”代替“讲文本”,否则味道尽散。

在设计《我与地坛》时,由于个人的主观臆想和对文本的过度思考,使得整个教学设计偏离了散文教学的主轨道——用了一课时的时间去分析《我与地坛》一、二两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情感连接,企图用这种结构上的关系传达选文之外的主题思想。以我所确定的基本无效的教学目标为例: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尤其记牢个别多音字。

(2)在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后走进文本,感悟作者特殊一生中对地坛、对母亲的复杂情感。

(3)理顺课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在“实在”和情感上的关联,通过“母亲”看到“地坛”背后所承载的感情——基于缘分和宿命的坚韧与坚强。

可以说,上述三个教学目标毫无“散文味儿”,全然不顾散文的文体特征和文本内容;同时目标之间也没有“梯度”可言。实践也证明了,在这样丧失“散文味儿”、缺少教学梯度的目标指引下的课堂,仅仅流于一种看似开放的形式,打着一个“创新”的旗号,而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走进文本,又如何了解和明确散文的结构布局呢。

二、散文教学方法

反思回顾我的整个教学过程,从准备到预设再到讲课,用了心思也渴望做好,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作者想说的没说出来,我希望学生想到的也没想到,一篇有着震人心魂的散文索然无味。我想,这也是许多语文教师都有的苦恼。细想之后顿悟,文本不细读,线索不清晰,细节不言传,可谓散文教学设计的硬伤。那年轻代的语文老师该怎么做?该如何兼顾课标要求与自由思索,该怎样融合散文的文本特点与文本内容?其实也有法可依:

1、静心细读文本,留心寻觅矛盾,专心采集语感。

上文已经阐述了散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那么语文教师怎么解读好文本,又如何在备课过程中平衡“他人思想”和个人见解?“文本细读”就是开这把锁的钥匙。“文本细读”,简单说,就是读文本的人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手段和各种视角,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走进文本,从字、词、句等文本细微处着手,细致、精确、全面的分析文本,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深入、透辟的解读[2]。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细读——细读散文真挚而细腻的情感,细读散文含蓄而悠远的意境,细读散文多姿而真切的语言。

在细读散文的过程中,一定要留心作者笔下的矛盾。何为散文中的矛盾?它其实是一种不协调,是修辞达意的不协调,作者的情感在这种不协调中被隐藏,而散文语言的张力又在这种不协调中被放大。所以,探寻散文中的矛盾好比挑选群舞中的领舞,至关重要。比如,《我与地坛》中,作者史铁生开篇即说“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但看这一句话,学生们一定不能发现什么,这时候,教师就要为他们拨开云雾:“好”,“小说”“都”“实际”,如果是你,会用这么“废话”铺垫地坛吗,直接说,我常提起地坛这座古园,是不是更加简洁明了。这是一种语言的矛盾,在这深处实则潜藏了作者对地坛深深地情感。再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仅这一句中作者先用了25个字形容来北平的“理由”,可见这个理由的重要性,可是紧着却说“不过想”,好像理由根本不重要,但笔锋又转,一个“饱”字道尽了作者心中对故都秋的爱恋。

试问,如果语文教师不留心这些隐藏在“平铺直叙”里的语言矛盾和情感涨落,怎么能算是细读了散文文本,又怎么能胸有成竹的确定散文教学内容。其实,这也是语文教师采集语感的能力。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感简单可是说是对语言的感觉。语言天生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人活过的痕迹;那语感则是我们感知到的古往今来的万事万物。现在的我们读着前人或是别人的语言,能不能收获感动与感悟取决于语感上的共鸣。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在读与教的过程中享受语言,丰富语感,对语言抱着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长此以往,在读散文时,或许教师便可以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散文味儿”。

细读、矛盾和语感,是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设计之初,即备课准备阶段必学抓住的重心。

2、紧抓散文线索,品味散文语言,诵读散文情感。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散文一定要有它的眼睛——线索,行文的线索,教学的线索。总说散文很散,其实不然,教师要读进去,在看似散乱的散文中梳理一条清晰的线索,用这或明或暗的一条或多条线索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环节。比如,《我与地坛》的第一节,地坛景色的变化就是线索;第二节中母亲的“看”就是线索。散文的线索是语文教师自己梳理的,并非“法定”,只要能够贯穿你的教学,只要你能言之有理即可。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3]­散文作为语言运用的典范,作者通过感性地描绘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事物,因此,散文教学中,对语言的品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品味语言才能感悟到文本语言的魅力所在,感悟到文本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教学也才能充盈着散文的味道。好比《我与地坛》,史铁生虽然是北京人,但他使用的散文语言既不是王朔那种整体口语化的语言,也不是王蒙那种汪洋恣肆有时又略带浮夸的语言;他也不像张承志,张承志的散文语言充满激情、格调高昂;不像韩少功,韩少功的散文语言富有理性,充满智慧;不想汪曾祺,汪曾祺的散文有一种士大夫气,俗不伤雅。而《我与地坛》的语言是低调的,质朴的,内敛的,情理交融的,但又不失典雅、醇厚与细腻。在讲课时,这样好的语言必须品读,读出它的芳香四溢,品鉴它的真实情谊。

与品读散文语言特点同样必不可少的是诵读,诵读的方法有很多种,细读、略读、朗读、默读、自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但究其要义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要舍得,舍得用课堂中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舍得放下身段自己去范读,舍得读方可品出情。特别是抒情散文的教学,朗读是必备的。就《我与地坛》而言,第一节的三处景色描写该怎么讲,单纯的分析词句难免显得苍白无力、枯燥乏味,那就去读,反反复复的读,有层次、有轻重、有感情的读。在读的过程中还要听,在听的同时又要想,耳、口、脑、眼并用,心随之起伏,那么心中的情便有了缘由与宿命。

线索、语言和诵读,是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设计过程中,即选择教学法方时必须瞄准的发力点。

3、用真心关心作者,用真意关注作品,用真情关怀学生。

作为文学作品的散文,它极具美感和神秘感,我们欣欣然于这种不知所以、亦不知所归的思绪飞扬;而作为语文课文的散文,我们却又必须为心中的起伏波澜探个缘由、觅个归宿。一直以来,千千万万的散文,我们有着各式各样的定义,但有一种通行的共识:散文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可能我们教的散文,写它的人早已随着历史的尘埃飞度到下个轮回,可是这一季他的眉眼,他的故事,他的情感却活生生的跃然在我们眼前。所以,针对散文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抒情散文,教师要试着认识作者,无须力争与他成为朋友或是喜欢爱戴他,但是,教师必须用真心去关心他,读他,尽最大的努力懂他。继而了解他笔下散文的语言特点,他字里行间中的心路历程。

“解读的本质——‘理解与解释’是体现在文本符号中的精神现象的活动,或者说是从文本外部表象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内在的东西’的活动,其过程是以自身体验在对象感悟中,在‘你’之中重新发现‘我’。”[4]而不论你我,不论师生,常常都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或许我们可以在信手翻看古诗词时得到排遣,叶圣陶称之为“诗心”,其实翻看散文亦如此。作者可能说出了你心中想说却又无法言说的情怀。比如,身处逆境的我们对“生”会绝望,对“死”会向往,于是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身边的人不劳而获时我们总爱怨天尤人,于是史铁生又说“就命运而言,修道公平”。这些类似的情绪给了我们无限的慰藉,这就是散文的力量,而教师解读散文,就是在传递这种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

作者和作品之外,还有学生。极端的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面对的,也就只有他的学生是“活”的。对学生而言,不是每一篇散文他都喜欢,不是每一个作者他都感兴趣,所以在语文课上关怀学生的途径有三:其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在学习散文时的想象和联想;其二,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其三,鼓励多重对话,尊重学生散文学习中的个体感悟,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作者、作品和学生,是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设计全程,即教学由始至终都必学铭记于心的对象。

就这样,语文教师脑海里揣着细读、矛盾和语感这个文本重点,眼睛盯着线索、语言和诵读这个教学发力点,心中想着作者、作品和学生这个对象,以脑指挥眼睛,用看牵动心灵,散文的教学设计也就随之明晰了。

三、由《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中的硬伤引发的思考:散文,记忆的颜色。

起初并不承认对《我与地坛》这篇抒情散文的设计是有硬伤的,但是,慢慢走来,细细想过,它的确是失败的。这也直接引发了我对“散文”的思考——到底什么是散文。老师说,“散文是介于小说与诗歌之间的一种过渡文体”,我认为定义得极好,但又矫情而偏执的感觉缺了点什么——能不能给散文一个散发着“散文味儿”的定义呢?

我们常常站着这个夏天的肩头,回头去看,那个夏天的故事。或许我们记不清是哪颗树上的知了,扰了我们曾经憧憬过无数次的梦境;或许我们也想不起来是哪个路人,无意间陪我们走过那个伤心难耐的下午。只是,沿着盛夏此起彼伏的蝉鸣,我们已然听到了,那个夏天的呓语倾诉;望着酷暑里来来往往的行人,我们已然感受到,那个夏天的伤筋动骨。

流光容易把人抛,时间的流水记下了红了的樱桃和绿了的芭蕉,也总会冲刷掉一些东西;而我们只能用现在的眼光回顾过往,遗忘之余,也会增添一种情思,追加一种真实的虚构,那是记忆的颜色。

鲁迅写《朝花夕拾》时,特别指出“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朝花夕拾·小引》)。汪曾祺写《金岳霖先生》,落笔之处全是从记忆中搜集出来的,那个在已烙在心里的故人;巴金写《小狗包弟》,也是在迟暮忏悔时想起了那时那刻的灰色天空,咸咸的过往凝成泪珠和文字;朱自清的《背影》里,也尽诉着记忆里的黑色马褂和朱红色橘子……散文,也有虚构;就像小说,也是真实的缩影。只不过,笔者怎么说,看客又怎么想。被历史淘洗和铭记的语言,终究爬满了记忆的皱褶,而散文只是隽永了,记忆里,似是而非的颜色。

我想,这就是,散文。

 

篇2: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九课《鸟岛》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初步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根据课文的特点。我借助多媒体以朗诵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充分发挥以读代讲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和述、演、问、思、写等方式聚合交叉。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读自得、以读代答、以读带练的主体建构活动。使用权课文的教学建立在三根支柱让:“鲜明的思想”、“生动形象的语言”、“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在喜爱鸟岛的感情基础上产生进一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体现了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着眼于功能性目标,即把原来着眼于双基目标同时重视素质目标的教学,转变为着眼于素质目标,同时尽可能实现双基目标的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愿读、乐读、会读的阅读情境。

鸟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熟悉,因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有千千万万只鸟的鸟岛来说,却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集“声、光、影、像”与一体的优势,以“读”为主轴,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新授开始,我就播放与课文二、三自然段相吻合的录像;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鸟岛鲜明逼真的立体形象和悦耳动听的鸟叫声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鸟岛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直接兴趣,达到“课伊始,情亦生”的境界,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

学习语文情感是基础,如何使这种情感和朗读统一起来呢?在教学第二自然时,多媒体呈现鸟岛优美神奇的画面,教师则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使听觉情境迁移至声像情境和语表情境,形成一个“情绪场”。此时,教师再引读,学生的情感则油然而生。这时的学生不仅愿读、爱读,而且能够从读中感受、体悟春天鸟岛美丽而神奇的景色,达到“可以意会的不言传”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多媒体,促进新知识内化。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更不全面。在教学中,往往遇到的重、难点不易解决。多媒体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更为详实的图文资料。学生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感官的协调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内化,才能更准确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内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我在教学第三自然段,利用多媒体出示夏天鸟岛热闹的情景。精美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讨论的欲望,而且使学生对鸟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于是多媒体又出现重点句,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进一步体会夏天鸟岛热闹的特点。从而把这些来鸟岛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内在知识储备的部分。

三、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精妙。

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表达最完整、最准确、最活泼的语言之一。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取无穷的乐趣。

《鸟岛》这篇课文,用词精妙。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的鸟蛋。”如一味地就句子来理解句子,就显得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借助多媒体教学,将画面定格在“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上,画面旁边呈现第三小节文字,利用文字颜色和顺序的可变性,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看看想想,读读议议,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真正感受到了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体会到隐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四、利用多媒体,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其思想的内涵就是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根据这一思想,本课的设计,我以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为出发点,重视学生情感趋向、情感需要和个性的铸造。教学课文第三小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细细地读,同时鼓励他们和同桌、老师一起读,、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情趋向,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由于教学方法是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最富有活力的要素,“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根据学生情感的需要,随机教学相关句子,这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

篇3:关于教学设计的思考

一、说课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又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二、说课与讲课的差异

(一)要求不同

说课的重点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讲课则要求必须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二)对象不同

说课的对象是同行的老师、专家,而讲课的对象则是学生。

(三)内容不同

说课的内容是解说自己对某课题的理解、教学设想、方法、策略及组织教学理论依据等。讲课的内容则是对某课程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向学生传授知识及学习的方法。

(四)意义不同

说课的意义主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教研活动的实效;讲课的意义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及提高修养。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的经验、特点,从学生知识、能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合,开展教学方案的技术性活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备课。它建立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之上,是对某一门课程实施教学的教学大纲。其主要步骤可简述为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检测—教学评价。[1]以下,我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课程为例,以本学院电子专业大一学生为教学对象,阐述说课过程。

(一)教学目的

课程教学目的设计是解决实施该课程教学后能满足学生什么样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求的问题。换言之,开设这门课程的出发点是什么,解决学生哪方面的知识技能问题。[2]

1. 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课程的职业素质目标:(1)通过英语学习,了解文化、习俗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宽容性和包容度,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2)通过分组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学习的能力;(3)通过培养学生良好企业所要求的职业岗位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相应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4)通过了解国际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对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工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诚信意识。

2. 课程目标依据

(1)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提出《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坚持“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培养学生英语的实用能力。

(2)教学大纲:构建“以听说为主的语言应用能力结构、以实训为主的教学体系、以学生语言应用为主的训练方式”的应用型全新课程模式。

(3)教学对象的现状分析及社会对其的要求。

(二)教学对象

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点早已成为共识。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必须分析掌握学生的特征状况,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

1. 教学对象分析

(1)生源:高中及职高应届毕业生: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类。

(2)优势:学生经过普高或职高阶段系统的学习后,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英语学习方法,对支撑英语这门语言的语法、句法有了全面的了解。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新鲜事物已经从好奇阶段转变为试图探索学习的阶段,具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不足:高中时期一味的“应试”使学生不能灵活应用这门语言,听说能力欠佳。词汇量十分匮乏,阅读文章的速度和技巧有待提高。不能在写作中通畅地表达意思,语感欠佳,书面翻译能力较差。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差。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完成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教学设计者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对象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通过单元或章节来划分,使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便于构筑课程目标体系,细化知识点与能力指标,为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也为实施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估创造条件。

1. 教材与教学内容

教材选取:《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系列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点编写而成,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全球化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

(四)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某种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统筹考虑。运用教学理论,突出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设计中所采取的重要策略。近年来外语教学法研究正从研究主要的教学法转向研究教学模式,并出现新的研究成果。比如“任务型教学模式”[3]、“活动型教学模式”、“解决问题型教学模式”等。外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从课程体系上看有视听教学法、听说教学法等,按组织形式分有教师讲授法、学生自习法、小组讨论法等。

1. 课堂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两人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2)任务驱动法:泛读,精读,问答,复述。

(3)师生互动:举例,练习。

(4)案例教学法:模拟套写,话题作文,互译练习。

2. 课堂教学环节

Step1.情境导入—Step2.训练与指导—Step3.拓展应用—Step4.能力检测

(五)教学媒体

“媒体”指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则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用于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教学媒体不断得以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印刷材料、模型、实物及语言和板书等;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幻听、投影、电影、语言实验室等。根据媒体所具有的教学功能特性,又可以分为单功能教学媒体和多功能教学媒体。

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性能稳定的多媒体计算机、语音室、录音录像设备及相对应的影像、声音资料和课件。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所实施的价值评判。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学科所制定的标准,运用各种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检测衡量,从中获得客观的价值判断。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教学评价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通常运用的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

四、结语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并且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206.

[2]程东元.外语教学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107.

[3]王振亚.以跨文化交往为目的的外语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261.

篇4:关于“思考”的教学思考

一、从无意到有意,在关注过程中提升思考力

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就要让学生有认识自身及他人思维过程的意识,只有逐步把学生的眼光从对知识结果的关注、正确答案的解答引向思维过程的关注,学生的思考能力才能发展。

教师可将自己对某问题的思维过程完整地展现给学生。教师叙述自己解决某个新问题时,要与学生真实交流自己想到哪些策略,什么是首选策略,哪些是补救策略,自己是怎样调整、转换这些策略的。特别要注重呈现“解题时如何从困境中走出的过程”,千万不能指向目标直奔主题,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藏掉,把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所谓的“完美解题过程”只是教师事先设计好了的,是在教师备课时早已探究了的,对教师来说都是已知的,而对学生来说则是未知的。如果长期只呈现“完美解题过程”,学生更多的是旁观者的赞叹而不能习得。

教师可促使学生注意同伴对其思维过程的认知过程。学生解答某一习题时要求学生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其他学生对其思维过程进行评价。点评哪些思维过程是可行的,哪些过程还可以改进使之更精准等。如在对“一套西装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探讨时,一生阐述解题思路:这个分数应用题是把上衣的价格看成单位“1”,那裤子的价格加上上衣的价格就相当于上衣价格的(1+■),所以160元对应的就是单位“1”的(1+■),用160除以(1+■)就可以求出上衣的价格,再用上衣的价格乘■就能求出裤子的价格。当这名学生说完后,同学们对他的思维过程就认识得很清楚,并做出如下评价:他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得非常好,对单位“1”的理解很到位,160元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也分析得很准确,解题思路完全正确。不过这道题可以把“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转化成“裤子的价格与上衣价格的比是3:5”,然后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会更简单。从学生解题思路的描述可以看出他能正确解决问题,但对“分数”与“比”的关联性掌握得还不够,对“分率句”与“比”的转化不敏感,所以策略的选择还不是最优。在同伴评价中学生会明白自己认为最优的思维过程别人是如何认识的,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关注思维过程。

只有从无意识的关注转变成有意识的追求,学生才会主动形成关注老师、关注同学、关注自己思维过程的意识。

二、不断反思监控,在自我修正中提升思考力

“反思是学习中的暂停,它能深化理解,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学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监控自己的思考和学习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思维过程反思监控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思考力的关键和突破之一。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善于根据学习活动目的、要求,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学习内容性质相应地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从而使问题最快得到最佳解决,最后突出地从其思维智力活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方面表现出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重要差异之一在于他们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调节水平不同。

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省的时间和机会,如引导学生对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和犯过哪些错误、原因何在、从中可以获得哪些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认真剖析。又或者向全体学生呈现一个新的学习任务,让同学评价这一任务的难度,进行预演,阐述自己准备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步骤与方法,再积极引导全体学生互相评价,最后做出自我调整。

当然,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反思和监控能力时,是有一定技巧的。如日常教学中随时注意积累学生表现出的心理能力的闪光点、思维障碍的典型材料,有针对性地设计反思问题,并鼓励学生现身说法,开展积极的评论和研讨。同时教师可以把反思的关键点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监控反思。这些要点可以是:“对这类问题我的思考是……最让我吃惊的是……我感到困惑的是……在同学的发言中我的思路做的调整是……”

只有让学生不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监控,潜意识地养成对思维过程的调控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三、改变评价方式,在显性表达中提升思考力

不得不承认对学业质量评价的标准与方式会影响教师、学生对教什么与学什么的迷惘。要提高学生的能力,那检测就要倾向于测试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要考查能力既重基础又重灵活应用,重结果更要重过程。所以让学生解决问题时不仅要让学生呈现最后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呈现解题策略,给学生展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

如XX年10月20日是星期四(如右面月历所示),那么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是星期( )。(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在能正确答题的学生中选择的策略可能不一样,可能是:①写出所有日期;②只写出21,22,23……即20后面的数;③只写27;④其他想法。比较这些方法,可见②③两种想法的同学思维的策略更优一些。再如对于24×24×24,四个同学算出的答案分别是13806,13428,13824,13902,老师说只有一个同学算对了,正确的答案是( )。选择这个答案的理由是?摇?摇 ?摇?摇。这样一个追问学生的思维过程展露无疑,有直接通过尾数判断出正确结果的,有通过精确计算得到的,当然也有通过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

教师通过学生展现出来的思维过程的充分挖掘,可以精确地做好学习分析,更清楚地诊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后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引导。我们改变考查习惯与方式,检测的不再仅是知识结果,还考查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巩固我们对学生思考力的培养。

篇5:关于历史教学的思考

———关于历史教学的思考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教师如何应对挑战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提得以高是关系到课改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诸多方面共同促进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积极努力。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 有效性 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着巨大而持续的挑战和困惑,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问题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教师只有适应并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才能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上的挑战: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健全的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然而当前的现实是部分教师仍停留在经验式甚至是程序式的教学上。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优秀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2.教学方法上的挑战:以往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作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课堂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中。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总之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

3.对知识储备的挑战:新课程改革提倡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教科书的滞后性已不容回避,仅仅对教材知识滚瓜烂熟还远远不够,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却是部分教师在知识结构老化、基础薄弱、更新速度缓慢,这必然影响他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新课改实现价值追求的强力保障。

如何应对挑战,我们应该从教师自身和历史教学两方面入手。历史教学方面

涉及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追求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以下就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谈几点想法:

一、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讲授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是由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事件和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而构成的,包容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向学生讲解历史基础知识,让学生认识历史、感受历史,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这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基本职责。但要注意,教学形式是为学习内容服务的。

二、构筑现代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历史创新思维

构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途径。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灌输式,这种教育观念和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但也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讨的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共同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条件,指明方向。教师要组织学习合作小组,要善于在教临着巨大而持续的挑战和困惑,教师的成 学中创设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积淀深厚功底、打造魅力课堂

有魅力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学生在有魅力的课堂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心灵的升华。课堂是否具有魅力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功底,扎实广博的知识、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富于智慧的设问。课堂的高度取决于教师的史学深度,一个历史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史学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创造出充满魅力和思维的历史课堂。

四、发挥历史教学的价值功能

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历史学研究,它还担负着教育的价值功能,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历史不是简单的概括,不是呆板史料的堆砌,历史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历史课是诠释历史,是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浓重的情景;深刻的思想内涵向学生渗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思考历史,从而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新课改明确提出历史教育的课程目标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历史堂闪课烁思想的灵光,实现历史教育最终价值,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那么关于如何开展历史教学,如何实践,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紧扣历史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在备课时,理

解、掌握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把握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在备课前应首先认真研读所教内容的课标要求,重点研读课程标准的本体部分的陈述,通过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层面的内容做出不同水平的划分,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之中,即要三者兼顾、有轻有重、有机整合。只有紧扣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强。但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轻松愉快地理解、接受知识信息。同时,初中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境教学也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课本历史人名、地点、年代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三、优化课堂训练和讲评,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课堂检测是检验一堂课有效性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认识历史课堂训练的作

用,它不仅 是为了巩固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应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基本史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在新 课内容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做适量的课堂小练习,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历 史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尽量采用新颖的、贴近生活的材料,以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及时的、精当的点评。合适的练习,可以巩固当堂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精当的讲解和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让他们接触了更多的题型,又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总之,要使课堂训练成为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自觉更新理念,善于反思,博采众长,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发挥史学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瑾瑜:《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余志兵:《新课改需要教学新思路》,《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6年。

4.王丽:《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新课程·中学》2010年11月8日。

5.王华:《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法交流》2010年11月。

6.宋士俊:《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0年11月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历史教学的思考

盘锦市第二初级中学

政史地组

篇6:关于双语教学的点滴思考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邹丽萍录入时间:2004-5-3阅读次数:888

21世纪已经到来,以加强外语和计算机为新世纪人才特征的新一轮中小学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大德育”、“探究型学习”、“双语教学”等新概念成为“热门主题”,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着陆点。苏州这个温文尔雅的城市,一直处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苏州加强外语教学势在必行,外语教学正在准备新的飞跃,其中“双语教学”是最引人注目的视点。

听了这样的一节双语课,课题为“圆”(Circle),思绪多多.将课堂片段记录如下。

片段一:

课件出示三个小动物各自开着各自的车准备比赛,第一辆车轮是三角形的,第二辆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三辆车轮是圆的。

老师用一连串练得烂熟的英语说出,学生没反映过来,看课件中英文对照中的中文,马上理解了意思。

(思考:新课程提倡交流学习,课堂上学生经常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交流彼此的看法,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说自己的话,“把说的权利让给学生”!而就因为这是一节双语课,学生的英语能力远远达不到清晰的说出他的思维过程的程度,所以教师就把这个“说”的权利又返还给了自己,殊不知这样的返还却夺走了一次学生自己说的机会。)片段二:

点击浏览该文件(点击看图)

出示圆心

师:What’sthis? 生:Itisthecenterofthecircle.指半径

师:What’sthis? 生:It’stheradius.指直径

师:What’sthis? 生:It’sthediameter.(这个问答很流利)出示问题:

(当然这里所有的问题都是中英文对照的)

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教师允许学生用中文,还特意说了一句“你能用中文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用英文字母表示出两者的关系。

(思考:在对数学名词的问答中,师生配合的相当好,一问一答相当紧凑流利。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之一,在这里体现到了这一点。然而细细想来,这样的体现也仅仅局限在数学名词中,比如说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用英文怎么说,至于一些内部的原理,分析思维的过程,就很难让学生用英文讲,这样就出现了上述情况:老师让学生分析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用英语学生就说不出来,老师还特意强调用中文,这样的强调,恰恰黯淡了双语的魅力。)

这是一堂练习课,之后的练习,学生每人有一张纸,纸上印了中英文对照的习题。学生完成的速度很快,猜想也没来得及顾及那几个漂亮的英文单词。

近来,“双语教育”或是“双语教学”一时间成了报刊媒体的高频词,伴随而来的是英语学习不断低龄化的时尚。自2001年起,教育部将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定为三年级,其理论上的科学性、实践上的可行性以及师资、教材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不少的争议,纵是如此,不少学校却为追求社会上的轰动效应擅自将英语更提前至一年级,“双语”、“全英语”成为招生收费的“卖点”。这股风越演越烈,以致于关于“双语”幼儿园的办学新闻也常见诸报端。家长、社会的盲目“跟进”为英语学习热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普通家庭,送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兴趣班;已经“小康”的,送孩子进涉外夏令营短期“留学”;更有实力雄厚者,想方设法送未成年孩子赴异国他乡移民„„此外,据统计,2001-2002发达地区外教的平均工资上浮了50,于是越来越多的合格或是并不合格的外籍人士也以“外籍专家”的名义进入了中国的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其中不少仅仅是参加过“第二语言教学专业培训”,而来华前可能是加油站工人、食品店营业员,甚至是“下岗”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个英语爱好者,一方面我为全社会关注重视英语而开心,另一方面又为这种过热的局面而忧心忡忡。特别是看到家长们热衷于逼孩子学英语时,我会泛起一种痉痛之感:孩子们这么早、这么多地接触英语真的有必要吗?

值得一提的是,至上而下的学习导向有时得不到预计的效果,也许只得到一个形式,一个空的壳,于是有了“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的结果!以我国的职称英语考试为例,它的难度很大,专业性强,但通过率却很高。是大家的英语水平真的提高了吗?恐怕不是,不信你让他们说几个句子写两句话瞧瞧?大多数人是靠死记答案甚至其他“技巧”过关的。

尽管双语被称作是培养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只能在有效的范围内试点,因为它的推广,首先遭遇的瓶颈是“师资”问题。不少学校反映,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的教师英语不错,但大部分是笔头厉害而口语欠缺的“哑巴英语”,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虽听、读、说的能力不错,却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也难以在双语教学中挑大梁。如果仅仅是为了上一堂双语课,那么不管函授也好,大学毕业生也好,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总能上起来,只要有一点英语基础就行,不过那只局限于一两节这样的课。业内人士分析,学校在学生水平未达到一定程度之前,盲目使用双语教学无异于拔苗助长。与此同时,双语教学的推广,与应试教育是有矛盾的,双语教学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试想,学校会舍弃升学率而去搞双语教学吗?

上一篇:丰盛的年夜饭300字作文下一篇:终大会领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