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2024-04-09

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精选6篇)

篇1: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对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广泛的听课访谈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已经基本理解新理念,并能够体现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上,但也有一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把握新理念。因此,要想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就必须致力于开展创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北京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小学提出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将培训潜移默化地融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在整体视角下,强调框架与细节的融合,强调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和而不同,从而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过程

学校确立了基本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思路,以一至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具体过程为:国内外教学设计现状检索分析――本地区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研分析(课堂观察与访谈,问题的提出部分已经简要阐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过程性实践研究。

国内外教学设计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纵观国外主要教学设计理论,虽然他们陈述的定义侧重点不同,但是教学设计的最终任务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服务的。由此,学校将其与传统的备课进行了比较,归纳了注重系统化(即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学习者的需求和科学性等几个主要特点,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为核心的(学生是接受者,更是建构者),结合施教者自身风格,最终达成社会要求的每个阶段的策划与实施、反思与完善的过程。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实质性实践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骨干引领的以教材知识教学为主的集体教学设计、分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二阶段骨干引领的以单元知识核心内容为主,兼顾学生情况的教学设计;第三阶段以学科系统知识为载体,以学生阶段发展现状为基础,集体与个体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中央教科所李嘉骏研究员、北京教科所张熙博士所带领的整个团队、区科研等部门专家都给予了学校充分的肯定与深入的指导。如,学校重组了领导与技术指导小组,进行了全体动员及培训会;课题负责人对课题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以及参与教师分期进行了课题相关培训;对参与教师进行了基本功的前期测试;对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二次文献检索,并求助于专家进行了二次指导;进行了小学阶段学科知识的整体梳理与分析,基本完成知识技能结构图,并进行了此内容的培训;还进行了学科教学常规的梳理与学习、考核;对每个年级都进行了面对面的操作性全程指导;制定了更加严密的计划与制度,出台了课题管理办法;随时记录填充与调整内容、反思等,随时整理,以单元为单位装订或装袋;撰写成长叙事或案例等。

经过几年的实践,仅数学,学校就已经培养了2位市级骨干、3位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其他学科市区骨干一举从2002年初的4名上升为14名。并且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把握教材的能力在增强,从以往的“就一说一”、走过场走向了有意识地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注意了架构知识的联系;他们真正注意了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研究意识与思考能力也日渐成为自觉行为。

对教学设计实践效果的反思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实践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学科素养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形式适合新课改和教师需求,即课时设计与课程设计相得益彰,个体设计与集体设计相互补充,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第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内涵依据新课程理念有了增加,即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从知识的系统性视角出发,以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为核心,结合施教者自身风格,最终达成课程要求的每个阶段的策划与实施、反思与完善的过程。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原则定位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第四,注重挖掘与强化整体框架设计的多重作用,以求更加适应课程理念和弥补课程教材的不足(适应教师的基础需求)。

进一步完善研究的注意事项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创新,是对教师过程性随时性培训的一种有效策略。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已经显现其优势,但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进行此单元教学框架设计不能搞一刀切,对于学科新手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对于学科成熟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针对预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根据课堂的发展情况作即时地调整,使老师的教更适应学生的发展,让老师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对于学科专家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实现外在压力与自我内在要求的有机结合,完善自我,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念。

未来,学校希望得到更多专家的帮助与关注,便于此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为新基础教育改革继续注入新的气息,以使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小学)

篇2: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桃花中小学:郭翔

【摘要】随着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断深入,单位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更多老师的重视和青睐,那么,什么是语文的单元整体教学,它分为哪些部分,对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又哪些优势和特点都是本文所探究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 流程 实施 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大都还是以“篇”为单位,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预设一节课的学习重点,以至于“篇”和“组”严重脱节。其次,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没有关注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室零星的,杂乱的。第三,“因学定教”成了一个虚的架子,因为很少看到老师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因为很多老师的课堂千篇一律,所有环节都走一遍,学生懂了的还在喋喋不休,学生不懂的却一笔带过。第四,语文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据统计,一节常态课所有学生说的话不到教师说的话的五分之一,就连学生感情朗读,质疑思考,交流探索的时间也被剥夺了。如此一来,学生就很难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的素养也只能停留在初级的阶段。鉴于此,教师的从整体入手,全面推进非常关键,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母语的初始阶段,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确立,识字写字、说话写话,朗读默读,以及穿插在这些活动中的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等,在这种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应运而出,下面就来谈谈自己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集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单元语文教学的三个特点: 1.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在设计和操作上突出强调的特点是“整体”二字,即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也就是说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2.单元教学具有连贯性。单元教学的连贯性首先表现在单元之间的衔接上,单元训练项目间必然存在关联照应。因此,着手进行单元教学时,必须考虑到与前后单元的衔接,使前一单元成为后一单元的铺垫,后一单元成为前一单元的巩固与提高。如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专题,二年级上册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专题,三年级第六册第二组也安排了“保护环境”专题,六年级上册第四组安排了“保护地球”专题,让学生感受环保的重要及他人为环保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因此,单元教学不是把单元教学目标视为终级目标,也不能期望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就完成某一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单元教学的连贯性还表现在单元内部结构上。在同一个单元之内,不同的课文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它们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例如第三册第四组选取的有成语、寓言、童话故事,但它们都是为“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服务的。此外,单元教学的连贯性也表现在读写结合上,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运用、表达,后者离不开前者,抓前者是为更好地促进后者。因此,读写结合就是由读获得知识然后向写的技能迁移的过程。

3.单元教学具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个世纪80年代,教育界提出了主体教育思想,提倡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活动中,这个“人”就是学生,即是说整个教育活动的终点或结局是为了使学生成人。“单元整体教学”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4.单元教学具有动态性。动态因素主要是学生。单元教学系统应该促进学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知识能力的增长,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二是情感提升,学习活动从来不是冷漠无情的,但学习情感也不是自发产生的。面对一篇孤零零的课文,学生很难有什么阅读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中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单篇文章的教学,通常只重视学生课堂学习的情感体验,在如何引向对整个语文学习情感体验上有很大的局限,而单元教学却提供了可能。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流程。

预习模块: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知单元的学习内容。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读通、读懂课文,能够划出不懂的地方。

理解内容模块:理解内容模块有两个任务:一是理解内容,二是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就是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解决提出的问题,能够复述、解释、重整文本,获得自己的体会。在理解了文章说了什么以后,还要能够体会到文字背后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悟表达模块:领悟表达模块也有两个任务:一是领悟表达,二是欣赏评价。领悟表达,就是在教师带领下对文章的表达方式进行研究,从体裁、表述方式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探讨。欣赏评价,就是在领悟和接受的基础上,从读者的角度,对文章好的地方进行欣赏,对文章某些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能够进行修改。本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伸展、评鉴和创意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接受的基础上又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教学中对人教版“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进行整合。先从教材的设计来看,结合“口语交际”的要求和“交流平台”的内容,设计口语交际的话题。从口语交际向习作进行自然过渡。口语交际的内容往往与习作的内容紧密相连。口语交际的过程往往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

整本书阅读讨论模块:整本书的选择要和教科书中的单元有密切的联系,有的是主题的相似,有的是体裁的相似,有的是内容的相似,从这些相似点入手寻求结合点,然后确定应该读哪本书。选好书以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

语文实践活动模块:“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实践”有区别。“语文实践”是指学生听说读写等一切与语文能力有关的实践,在前面任何一个模块中,学生都是在进行“语文实践”,并且是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发展、提高。“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某种语文实践为主所组织的活动,活动因素多,参与程度高,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一二年级由教师带领检测,三至六年级先由学生自己复习检测。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重新回答一些问题,也可以向老师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我检测完毕,教师再用适当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检测。这个检测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不同的年级使用的方法不同,三年级开始的时候,即使是自测的部分,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让学生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慢慢地,教师的作用就要淡化,到六年级的时候,就以学生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和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学生的问题。

三、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1、单元整体教学要建立单元整体备课基础上

单元整体教学源于整体备课,只有在整体备课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进行整体教学。在坚持以往的“自备——集体备——复备”的基础上,单元整体教学对各个环节有的更多的明确的内容和要求。

自备阶段:

备教材——通读教材,目标了然于心。

备要点——生字写法、课后题、中心、、语言文字训练点、写法、句意、该进行哪些习作练笔、综合实践活动如何组织实施。

备学生——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应当充分了解。

备流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中心议题是什么?巩固拓展什么?板书如何? 集体备课——教研组备课

教研组备课以“因学定教”的理念作支撑,按照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把单元分为具体的几个部分,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备课主题,采用一人主说,他人讨论补充的形式,内容主要有通知识点——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体裁、课后题、视角、写法。经过集体备课后,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复备。这样有深度的教研组活动,让老师思路开阔,思维深刻,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做了很好的保证。

2、单元整体预习决定单元导读课的内容侧重点

美国幽默作家 富兰克林说过,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这样获得的:在寻找某个资料时意外的发现了另外的资料。单元整体预习,让学生先入为主,第一时间占有阅读材料,为课堂交流与对话做铺垫;生字词等简单问题得以在自学阶段解决,减少课堂学习任务,为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腾下大量的时间。

但在单元整体预习中,因学段的不同,单元整体预习承载的内容就不同,就低中高三个学段来说,随着学段的提升,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逐渐增多,预习的质量也逐步提升。根据预习的程度和学段的特点,那么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即单元整体感知的导读课所承载的任务也就有所不同。低年级识字写字的分量会重些,中年级识字写字和句段篇章分量兼顾,到了高年级,识字写字的分量减少,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条理的分析、题材体裁的比较,写法的不同等的体会分量则明显增加。

以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学生们的单元整体预习:

1、读课文,积累生字词以及句子;

2、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后习题质疑问难。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在自主预习阶段,就基本理解掌握生字新词,课文已经能读正确。并且在尝试进行概括段落大意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的训练。这样在单元导读课上,教师可以用检查预习的方式,对生字新词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即可。

3、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问题应顺应学情利于自主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注重一课一得,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探究,追求课堂环节简洁,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在其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培养与发展。这毋庸置疑,但首先要纠正的一个误解是认为核心问题即每节课只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教学,不管这个问题多么艰涩难懂,不管这个问题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管这个问题学生能够解决。

核心问题的提出要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启发和鼓励性。学生一听到这个问题就有主动探究的欲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有效学习中,如丰子恺的《白鹅》一课,老师出示句子“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启发学生,丰子恺先生是否喜欢这只白鹅,如果喜欢为什么要用“高傲”一词来形容呢?继而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找出“明贬”的句子,探讨“实褒”的内涵。

二是深刻性和综合性。核心问题决不是孩子不假思考的回答,它需要静心地读书,深度地思考。同时它不是一条笔直的大路,让孩子一眼就能看见对面的精彩,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是柳暗花又一村的惊喜,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充实和富足。同样拿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因为本单元的文章都是作者笔下的小动物,尤其是《白鹅》和《白公鹅》两课,是不同作者笔下相同的动物,所以在教学中把这两课放在一起学习,让学生比较《白鹅》和《白公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发现不同作者的表达特点并且可以解决本单元的重点之一——让学生了解课文时怎样写出白鹅、白公鹅的特点的。

4、单元整体教学聚焦语言训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作文工具性的母语课程,它承载着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任务,那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语言文字,学会交流沟通的技巧,学会清晰条理表达等。叶圣陶也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学习语言的“例子”,睁大敏锐的语言双眼,让学生有效进行语言实践,最终获得语言技能和语文素养。高效的单元整体教学,不再有教师的低效行为,代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言训练的聚焦。

那么如何进行语言训练?再次以“作者笔下的动物”这个专题为例。在学习《白鹅》一课的“明贬实褒”写法之后,让学生进行仿写,给学生出示以下的描写动物的片段:

我家的小狗可真是只十分不讲卫生的小狗,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它总喜欢跳到我的床上,有时(),有时(),要不(),可我一点儿也不烦它。

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很灵活地运用“明贬实褒”的写法进行对小动物的描写。

单元整体教学归根到底就是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体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单元整体教学涵盖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它要求我们向传统课堂开战,向旧我告别,用开阔的视野,用大语文的教学观念,用大刀阔斧般的改革实践,去追求新的教育生活。在其中,让我们每个教师获得新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流程及实施策略》

篇3: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一、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着与课时教学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因此, 它们之间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原则也是不尽相同的,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晰地把握其自身的原则和要求。下面就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原则进行讨论。

1. 符合教学课程标准的原则

尽管这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 但是这种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指导和导向, 在新课程实践的基础背景下积极实施。这也是一切英语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 不要忽视了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2. 可操作性原则

在进行单元设计时最好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充分发挥教师的技能优势, 展示教学内容, 使得课时设计、教学工具运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3. 目标性原则

单元设计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 因此一定要事先了解整体教学的目的和优势, 例如课程标准对于所教学生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以及各个单元的基本教学要求等。

4. 情境性原则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十分强调情境性原则, 即要给学生创造出与教学内容非常相近的情境, 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 利用一定的教学工具, 让学生置身于类似的情境中, 让其成为其中的一个主角, 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语言使用的兴趣。

二、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对策

1. 积极把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首先,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 教师应该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其次, 在新课程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从教材的“执行者”变为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创新设计者”。最后,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教师不应该仅仅把英语课本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 完全可以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所涉及的内容线索,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搜集与单元教学和学生兴趣相关的教学资源。

2. 要切实保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教学活动并不是一个花架子, 这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消化水平, 因此整个教学设计要十分注重其在课堂上的实用性。然而, 目前很多课堂教学都采用了一系列影音效果, 如图片、视频、场景等。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我们精选图片、视频或文字, 使任何设计都是围绕教学目标的, 使每个课时都相辅相成, 密切联系。

3. 注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教学设计整体性强调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课程设计, 而非单个课时。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 必须通读整个单元, 掌握整个单元的话题、词汇和语法知识, 对其进行重新整合, 安排新的课时。然后, 根据整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分配各课时的教学内容, 从而达到教学优化平衡的目的, 避免脱节现象的发生, 知识、主题等一脉相承, 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单元整体教学进行设计, 加强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同时也会让教师的素质有所提升, 使老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因此, 当前应该积极推广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促使教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摘要:本文就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 主要涉及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及较好的实施对策等,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情况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实施对策

参考文献

[1]宁菊.刍议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之策略[J].现代阅读, 2011 (17) .

篇4: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思考

巧夺天工的姥姥的剪纸,哀婉动人的牛郎织女故事,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单元。单元整体教学没有逐篇逐段逐词逐句的讲读分析,而是从整体着眼,通过感知、欣赏、拓展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感知、理解、把握课文,体认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乐舞蕴藏着传递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感受体会三篇课文的作者丰富的语言表现力所产生的回味无穷、令人神往、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进而,激发学生去保护、发掘、表现、传播地方民族文化的热情。四个课时的整体设计完成了以往八个课时的包括生字生词教学在内的各项教学任务,学生还学得更加有趣、有味、有神。

“整合”是一种趋势,“整合”也是一种思想。语文课程的“整合”问题,需要花大气力去研究探索。戴晓娥的《走向整合》已经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今天她和她的团队又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充溢着创造的精神,充溢着智慧和灵气。我想,这样当语文老师也一定是有趣、有味、有神的。

[陆志平:研究员,特级教师。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综述

单元整体教学,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对课程目标有清晰的认知,并对一册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充分考虑每一个主题单元中听说读写的统整,甚至要把课外阅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做—个大体的规划。这样的备课,主要突出三点,首先是“心中有人”——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其次是“胸怀大局”——要从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要求出发;最后是“着眼细节”——要在关注大问题的基础上做好具体学习活动的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围绕“民族文化”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叙事散文《姥姥的剪纸》,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抒情散文《安塞腰鼓》。所选的三篇课文,文笔清新,语言规范,文化内涵丰富。

综观这个单元,编排方式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追求专题意义上的整合,凸现单元主题思路。每篇课文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如果把“民族文化”这根主线当作是一串项链,那么每篇课文所折射出来的文化、精神、力量就是这串项链上的“珍珠”。这些珍珠折射出的内容是“五彩斑斓”的,它们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整体把握单元教学时,既要彰显共性又要突出个性。

不管是单篇课文的教学,还是单元的整体教学,始终要把握好教学重点。本册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根据第三学段的目标,结合六年级学生和本单元课文的特点,从整体人手,分四个课时,按感知、理解、欣赏、实践这样的学习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平台,设计教学。

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课时目标

1初步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

2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读好重点段落。

3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研究传统民族文化,特别是家乡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民俗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交流评价《预习单》第一、二题,了解默读课文和词语学习情况

1汇报默读三篇课文所用时间,自我评价。(使用反馈器进行交流)

2老师结合《预习单》评价学生阅读的速度、广度和效度。(电子交互式白板)

板块二:学习两组重点词语。了解北方语系的用词特点,读好重点段落

1出示第一组词语:“择菜、薅草、茂腾腾、后生”。(使用电子交互式白板调用资源)

(1)正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分析这组词语共同点。

(3)再从这组文章中找出几个类似的词语,感受北方语言的特色。

2出示第二组词语:身心入境、熟能生巧、暴跳如雷、心急如焚、奇伟磅礴、元气淋漓。

(1)正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随机指导相关重点段落的朗读。(借助配套学习光盘)

(3)简要谈谈相关词语和段落所表现出的人物特点。

板块三:整体感知单元主题

初步归纳单元主题。(结合交流《预习单》第三题,发现三篇课文的共同点)

板块四:交流资源信息学习状况。确定小组研究内容

1交流从课外资源中搜集和学习到的相关资料,筛选出一个大家都感兴趣,想进一步探索的内容。(使用反馈器进行交流)

2全班汇报,并制定实践探究的方案。

三、设计要点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是在学生预习整组课文,并完成《预习单》的情况下展开教学的。《预习单》从整体人手,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的练习,对单元有一个整体印象。再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去发现这组课文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点,即指向体现民族文化的一些元素,使学生初步感知单元主题。

两组词语的学习,在设计上也是统整考虑的。第一组词都带有北方语言特点,这样的语言因为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因此不管是在语音还是语义上都是难点。放在一起,在比较中揣摩、发现,既容易掌握,更加深了对地域语言形式多样性的理解。第二组词,都能够表现文本中人物的特点,在朗读中回顾思考,然后以此为凭借,创设语境设计几个朗读活动,检查重点段落的朗读情况。

结合预习单第四部分的内容,利用配套光盘、网络等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接触、了解相关信息,激发他们对研究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附:

第二课时理解文本,体会情感

一、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的方法。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了解托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3朗读感悟,学会用“无论……无论……”的句式表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复习交流,回顾单元主题及人物形象(使用反馈器进行交流)

1民俗文化: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剪纸和安塞腰鼓留给自己的印象。

2人物形象:姥姥、牛郎织女、黄土高原的后生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板块二:品味词句。理解文本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出示关键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剪纸情趣

1默读课文《姥姥的剪纸》4~6小节,思考:姥姥的剪纸技艺为何如此高超,剪纸声为何如此流畅。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总剪,手都有准

头了。

3理解“数九隆冬、三伏盛夏、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抹黑剪”这六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4朗读体悟:感受剪纸所能将带给作者的情趣。

5,又一次感受关键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体会姥姥技艺的高超让作者的梦境与心境变得有声有色。

★祖孙情深

1体会“拴”字在文中的作用,感受这个字的传神。

2读《姥姥的剪纸》第7~1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姥姥剪纸的句子,体会姥姥通过剪纸传达的对作者的爱。

3再扣“拴”字,感受文字的张力(形神兼备):姥姥的剪纸,不仅拴住的是作者的身体,更是拴住作者的心。

★文化情结

1理解“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旦墅”,体会“窗花”成为家乡记忆形象的符号、情感的寄托。

2再次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体会“剪纸声”传递的丰富的文化情结,体会剪纸给作者带来的对民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体认。

板块三:理解表达,感受《安塞腰鼓》《牛郎织女》的内容和情感(使用反馈器进行评论)

1用“无论……无论……”的句式,表达自己对《安塞腰鼓》的理解。

2用“无论……无论……”的句式,表达自己对《牛郎织女》的理解。

3相比《姥姥的剪纸》和《安塞腰鼓》,让学生说说《牛郎织女》在表达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4交流讨论,感受晓白朴实是民间故事的特点,也是能够口口相传的魅力所在。

三、设计要点

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从遣词造句、形式方法、表达顺序等方面,触及文本内核,贴近文字,感受文章从语言到形式、从内容到情感统一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这三篇课文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根据每一篇文章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有主有次,有重有轻。《牛郎织女》是一篇神话故事,学生耳熟能详,通过与另两篇课文的比较,感受民间故事在表达上的魅力。《安塞腰鼓》是一篇散文,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文辞瑰丽,情感丰富,多用短句,适合朗读感悟。因此,排比、反复等表达形式都是通过引导朗读,让学生去感受这种表达形式的特点:这样的表达更彰显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安塞人民生命的活力。《姥姥的剪纸》表达细腻,言词生动。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语言,比如一个看似普通的“拴”,却牵动整篇文章的情感主线,利用朗读、感悟、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在感受文字张力的同时,去体会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另外,通过第一篇课文的精讲,让学生体会关键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的意境所在。并以此为切入点迁移至另两篇课文,让学生也用“无论……无论……”的句式说说对第二、第三篇课文的理解,将学生阅读感悟和语言表达的训练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体会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乐舞所蕴藏、传递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对民间故事这一文体的特点,更是在单元整体设计的视野下,采用比较的方法,高效达成目标。

第二课时设计: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博爱小学邱俊

第三课时欣赏表达,主题探究

一、课时目标

1概括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任务与方法。

2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朗读感悟,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通过文体的对比,明确不同文体、不同表达形式独特的表现力。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回顾前文,明确主题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形成统一的观点,确定主题为“民族文化”。

板块二:文体对比,感受主题

1组织学生讨论。

(1)问题探究:围绕着“民族文化”这个主题,本单元中的三篇课文都是通过怎样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的。

(2)组织讨论,形成观点。(预设观点:内容不同:剪纸艺术、传说故事、传统鼓乐;文体不同:记叙文、民间故事、散文;……)

2小结: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文体来表达。

板块三:以《安塞腰鼓》为例,学习独特的表达形式

★找关键句

1浏览《安塞腰鼓》,思考:这篇课文中的哪句话一直重复出现?

2板书,指名反复朗读。

★分层品读

1讨论: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笔划下来。

2这句话把5~17小节分成了四个层次,每个层次表达的内容都不一样。四个小组分别朗读四个层次。

3四个小组按四个层次分别寻找“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哪儿,并用“好在有——,你看(听)——”的句式进行叙述。

4播放视频片段,将文字形象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感受,加深学生的理解。

★感受文体

1以诗行的形式出示第5小节部分内容,全班集体朗读。

2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形式读后给你怎样的感受。

3整篇文章还有很多像诗一样的句式,学生找一找,读一读。

4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文章大量采用这样的短句,用排比、叠词、感叹号等动感十足的语言,就把安塞腰鼓的活跃与激烈表达了出来,这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能生动地展现出安塞腰鼓所蕴含的强盛的生命力。

5用“好一个……”的句式,表达自己对《姥姥的剪纸》和《牛郎织女》内容以及蕴含的独特民族情感的理解。

6交流比较,让学生说说《姥姥的剪纸》和《牛郎织女》适不适合采用这样的句式,并说出理由。(使用反馈器进行讨论)

7观点归一:不同的内容与情感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进一步了解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关系。

三、设计要点

第三课时的教学重在主题的探究。这里的“主题”指的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本单元的主题为“民族文化”。教学中,以《安塞腰鼓》为例,充分挖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学生才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但这种人文素养的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主题的提炼也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发屣起来的。

除了主题的探究,感受不同文体特点、不同的表达方式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通过关键句学习、句式变换、多层次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安塞腰鼓》独特的充满着浓郁地域特色的文本语言。在三课文体的对比中,逐步明确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关系。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力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明晰主题——文体对比——品

读交流——句式串联,让学生在主题讨论中观点归一,在对比阅读中探究学法,在品读交流中把握特点,在句式串联中感受表达。

第三课时设计: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勤业小学李薇薇

第四课时综合实践,课外拓展

一、课时目标:

1感受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魅力与生活情趣,产生探究民间艺术的热情。

2整合单元练习的内容,了解民间俗语、民间戏曲的艺术特点,适当积累俗语、成语。

3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教学流程:

板块一:单元整体回顾,明确探究目标

1(出示学生仿写的句子)学生朗读回顾: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忆及(剪纸、民间故事、安塞腰鼓)

2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走进中华民族文化大观园,主动探究,感受生活的情趣和文化的情感。

板块二:创设情境。引导欣赏熟悉的民族文化

1情境创设:小明从黄山旅游回来,在日记中写道“真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视频播放:黄山风光短片)说说这句俗语的意思,交流课本上或课外的其它俗语,比较发现俗语的一般特点。

2自学“诵读与积累”成语,正确朗读,感知大意。

3情境创设2:学生欣赏京剧。(视频播放:京剧片段)简单谈谈欣赏后的感想,用上恰当的成语。集体交流“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有板有眼”。(白板出示角色图)

4情境3:(播放学生采访常州剪纸世家录像)对同学的采访进行评价。

5学生介绍金坛剪纸。(学生研究PPT展示)

板块三:引导发现,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1欣赏奥运开幕式片段。(视频播放)

2交流发现其中的民族元素。(使用反馈器进行抢答)

3交流谈话,理解民族文化元素的现代魅力,引导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含义。

4揭示探究问题: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标识,今天,它们生活的土壤在哪里?如何传承下去?

小组交流合作,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5大组汇报,确定研究课题。

板块四:课外实践探究

课堂总结,课外延伸,自主探究。

三、设计要点:

第四模块“综合实践,课外拓展”呈现出资源广泛、方式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帮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创新的重要途径。进行本课时教学设计时,关注了以下几点:

第一,“课外拓展。综合实践”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延伸与回归。课堂学习最终是为学生的生活与未来发展服务的。基于文本的综合学习将视野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回归生活是语文教学最终的归宿。在设计时把握好单元教材文本特点,强化单元的主题,从内容到形式,都能作为课堂与课外的联结点,极其自然地让语文学习回归更广阔的天地。

第二,“综合实践,课外拓展”的主体依然是学生。在前面几个板块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起参与教材的解读,为课外拓展奠定了基础。从拓展性学习活动的选题与设计,到整个探究学习过程,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的兴趣,是课外拓展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教师善于整合资源,创设—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内驱力。

第三,“综合实践,课外拓展”需要教师的过程性指导。缺少了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拓展学习任务是很难完成的。如前期需要教师帮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需要教师对使用设备、搜集资料、绘制思维导图等进行相应的培训;中期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拓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障碍,提出建议或帮助调剂资源等;后期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作出相应的激励评价。另外,整个课外拓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应注重思考、操作等方法的指导,淡化结果,重视过程,让学生在一次次课外拓展学习实践中得到学习能力和品质的锻炼。

篇5: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思维

[作者]  刘建始

[内容]

语文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单元教学不再停留在一篇课文的挖掘上,着眼点是“单元”,更注意思维的立体性、整体性。进行单元教学,语文教师不能仅仅熟悉单篇课文,而应熟悉一单元或整册教材的联系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形成宏观的蓝图。

单元教学,教师不再局限于单篇课文教学的一课一得上,而是把整体知识传授给学生,使知识的信息在学生头脑这个“加工厂”里,与旧知识相交接、相撞击,而融合、理解,再形成能力,运用于读写实践中去。如此,知识将是链条,或网状的整体系统。

例如,教授初中第一册中第一单元时,教师要设计出一个单元的整体思维目标:

①初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本单元反映的是家庭生活),从课文中得到生活的启示。

②学习抓人物形象特征,在叙事中结合抒情的写法。

③体会用朴实的语言叙述平凡的事件,抒发浓郁感情的特点。

④理解关键字词、语句的含义。

⑤根据重点段,把握中心的写法。

⑥精心选材和倒叙的手法。

⑦写散文要选择既新颖又独特的最佳表现角度。

这样确定本单元的`整体目标,学生获得的信息是丰富的,不再是单一孤立的。

教师在单元教学时,先将本单元的整体目标交代给学生,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具体操作时,教师抓住讲读课文的知识系统,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思维规律,处理单元中各种知识的层次性、联接性,拓宽学生的思路。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重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思维。

①讨论法。《这不是一颗流星》可以让学生讨论课文多次写阿婆的手及熊皮手套的用意。讨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将问题延伸,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美德,也突出了单元目标的知识点。

②揣摩领悟法。揣摩《这不是一颗流星》中的“眼泪洒在记忆的门里”这样的语句。学生可以通过揣摩,明白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格,并理解了句子的含义。

还有《背影》的题目别具匠心,也可以让学生揣摩,从中抓住作文命题要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特点。

③系列比较法。教师可以将《这不是一颗流星》和《背影》进行比较。两篇课文的相同点:通过对人间真情的描写,抒发浓郁的情感。再理解倒叙、人物描写、精心选材等知识点。通过比较,既找出文章的共性,又发现它们的个性,克服单篇教学的孤立性,使学生学会分析综合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④遗貌取神法。也就是将整个单元有代表性的知识点提取出来,统领整个单元教学。像本单元的“选择新颖而独特的最佳角度写散文”的特点,就需要教师提取出来,教会学生深入体会。“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写文章选择最佳角度的重要性。《背影》的最佳角度是三次写了父亲的“背影”,形成了艺术焦点,深深地抓住读者。而《这不是一颗流星》则用倒叙的方法,从看戏熊引出熊皮手套,新奇而行吸引力。

单元教学的整体思维中,还有一个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即自读课文的学习。

自读课是学生实践的园地,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将讲读课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情焉动容,视通万里”。

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教师再布置写作训练,进行单元检测,就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迁移,也使单元教学的整体思维更加完整。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单元教学,体现的是整体--部分--整体的思维规律。其中对部分的分析只是达到对学习对象整体认识的手段而已,“整体重于部分,整体有一种既来自部分又超越各部分的独立新质,这个新质就称为格式塔质。”

篇6: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一、单元整组解读

(一)一个新的起点单元

首先,这是新学段(第二学段)的起点。对比二年级下册的教材,有这样几点值得关注。一是单元开篇多了一页单元导读,这导读是给老师看的,更是给学生看的,让学生明白这个单元要学什么,要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二是习作单独作为一个板块呈现,不再如二年级那样将“写话”放在语文园地当中。三是课文分为了两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四是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被“交流平台”取代,不再安排“我爱阅读”。第一个变化,我觉得它契合了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自我建构的需要。学生走过了低年级的浪漫,开始向比较理性的自我认知过渡,在学习上,应该逐渐学会根据具体的目标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老师把目标藏着掖着的学习,即使有趣,对于学习主体而言,始终是盲目的,是不会有自我管理活动生发和参与的。这一变化是我个人最欣赏的。我在自己的教室课程探索和实践中,就已经在这方面尝试了好几年——每周会为学生提供一份“母语学习周计划”,让学生清楚接下来的一周要学什么和达到哪些具体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就鞥明明白白地展开学习活动,就能有目标地管理自己的学习。

第二个变化,是相对于第一学段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原人教版教材而言的,它不仅仅是努力体现习作教学本身的课程序列化,也强调了“写”和“发表”的重要性。读再多的书,增长了再多的见识,涵养了再好的性情,不会观察和思考,不会用清通、适切、准确、得体的语言来表达,终究成不了“自己”。第一次习作,聚焦“体会习作的乐趣”,是科学的目标设计,因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对新任务的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内驱力,意义的理解是其次。第三个变化,主要是相对第一学段而言的,体现的是方法的迁移运用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交流平台”替代了“识字加油站”,既是重点学习目标的升级和转变,也是教室学习共同体形成的方法和基础,还是对单元重点学习目标的进一步梳理和内化。作为新学段的起点单元,它还通过编排形式以及教师在准确以及创造性理解基础上的教室生活实践,给学生以后如何更多地自主性创造自己的母语学习生活,提供了认识、方法和策略、习惯等方面的示范。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对以后的母语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也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第二,这是学生认知发展的新起点,对校园生活的认识开启了新的体验和评价模式。认知发展的新起点体现在多个方面,选择校园生活恰恰是最适合的一个方面,这是学生体验最真切的“境遇”。一二年级的学生心目中,自己的校园生活,甚至自己班级的学习生活就是他们认为的校园生活的全部,他们也缺乏反思自己学习生活的能力。到了三年级,身心的发展之外,无论是生活探索范围的扩大还是随着阅读带来的视野的扩大,都让学生有了突破原有认知的需要。通过校园生活主题单元的开启,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校园生活探索开去,了解到不同校园的同与异,在对比中发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对学校的想象和期待;从故事中学习反思自己在校园、在课堂中的角色、姿态和责任…… 第三,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起点。第二学段是学生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实践向逻辑思维实践过渡的阶段。将单元学习主题和重点目标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带着目标去学习,就是在帮助学生体验一种有依据、有逻辑的学习。例如,让学生聚焦有新鲜感的词句,也涉及了言语思维的发展需要——把要表达的意思充分地表达出来,是需要语言运用的策略的,语言积累的价值就在于能创生出属于自己的新鲜感的语言。包括口语交际(分享“我的暑假生活”),包括习作(“猜猜他是谁”),都更突显出言语逻辑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有了逻辑思维的陪伴甚至管理,言语思维的品质就会一步步提升,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输出性的表达,都将拥有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期待,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批判精神的萌芽也有赖于此。

(二)这是一个学习目标清晰而科学的单元

学习目标清晰既表现在导读中明确表述了出来,也体现在每项具体的学习任务中,如第一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

(点击图片可放大)

虽然只有第一题明确提出了“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但后面两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都是以课文学习为起点和基础引发的话题,教师应该适当地通过评价,将“有新鲜感的词句”的运用渗透在“说一说”的实践中。这一目标不断在课文阅读中得到多种学习形式的落实,读、说、写,目的是要成为学生阅读中养成关注和积累的习惯,在说和写中慢慢转化为能力,养成一种自觉。

习作“猜猜他是谁”,这个内容本身就与学习目标“体会习作的乐趣”相吻合——是一个具有游戏性质的习作活动。当然,习作的乐趣不仅在内容上,还在表达实践上,学生表述准确,如果还能有新鲜感——这是与阅读目标的关联——乐趣就会更深一层;学生的描述准确表现了同学的特点,让其他人读了后能很快猜出来,成就感又会带来印象更深刻的乐趣;教师将学生的第一次习作用某种形式“发表”出来,这一乐趣就成为下一次习作的驱动力了。

学习目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落实的层次性和学生兴趣、接受能力、内化水平的匹配上。落实的层次性,以“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为例,每篇课文内的学习有层次(前面已经呈现,不再赘述),三篇课文之间也有层次性。三篇课文之间的层次性,从第一篇的读中体会、说中尝试运用,到第二篇的读中自主发现、仿写中尝试运用,再到第三篇略读课文中的读法运用,是很循序渐进的。

(三)这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学习空间的单元

作为母语学习的主题单元,都应该是具有开放性学习空间的单元。这种开放性学习空间,不能仅仅是靠教师个人的理解和教学主张来创造,教材主题单元本身,无论从主题上还是文本的选择和组合上,也应具有开放性。

首先,校园主题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内容和话题,因为校园生活的丰富性,因为对校园生活体验的差异性,因为校园生活表达方式的多元性——学生可以在母语学习的基础上,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校园生活。校园生活的丰富性,文本中有,习作中也是一个具体的表现。第二,三个文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讨论校园生活的,角度的多元化,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很自然地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分享校园生活,文本的拓展就有了合逻辑的选择。例如,既契合校园生活主题,又可以进一步落实“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文本可以拓展《山沟里的孩子》等,整本书有王淑芬的《三年级花样多》等。再者,《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的作品,吴然的很多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里,都有“新鲜感”的词句,如《走月亮》《珍珠泉》等,也可以作为开放性教室课程的一个选择。还有泰戈尔《新月集》,开个小学的读书分享会,或师生、家长参加的朗诵会,也是一个选项。

关键是,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根据课时的总体安排和规划,用好用活这个单元,创造出学生受益的教室课程生活来,建构“为儿童全生活着想”(叶圣陶语)的、具有逻辑的母语课程。

(四)这是一个文本选择上有瑕疵的单元

正如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所说的,教材是人编写的,不可能十全十美,缺陷和不足是不能避免的。个人认为,这个单元在文本选择上,是有瑕疵的。前两个文本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品质上,都是经典的,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好例子,好榜样。第三篇,就有了明显的落差。当然,这可能是因为要选择一个新的角度来呈现校园生活,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敢于在学习中质疑,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才选择了这个文本。但是,就落实重点学习目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而言,这个文本是难以胜任的,这也是文本的内容和体式所限。不是说文本中完全没有这样的词句,而是很少很少,如果是“关注词句表达的准确性”,倒是不错的选择。

二、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学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3)在进行单元教学之前,要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四、单元整组课时规划建议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说明 备注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一课时 作为开学第一课设计,开学前一周布置学生按要求做好准备 “日积月累”做一个“古诗词中的童年”晨诵专题,时间持续一个月。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三课时 先学习单元导读,讨论对校园生活的认识、感受,明确单元重点学习目标;以学习单的方式完成字词自学和读通课文的课内预习。拓展阅读《走月亮》,学习摘抄有新鲜感的词句,开始学习做不同特色的阅读手账(方案2:拓展阅读《山沟里的孩子》)

花的学校 三课时 拓展阅读《孩童之道》《金色花》,建议布置《新月集》亲子共读活动。

不懂就要问 一课时

习作 两课时 紧扣一个“趣”字展开表达实践活动

语文园地之词句段运用 两课时 第二题融入课文学习和单元整理活动2。

单元整理 两课时

1、字词整理与积累;

2、吴然作品、泰戈尔散文诗班级朗诵会及新鲜感词句分享;

3、优秀习作分享与发表。

教学建议

开学第一课(口语交际)

一、为什么要设计为开学第一课?

在开学第一课分享暑假精彩生活,既是为了对暑假生活做一个有意思的自我总结和展示分享,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比感受暑假和校园两种成长生活的不同精彩和相互联系,为接下来的校园学习生活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这是分享课,也是衔接课,还是开启课。

结合第一单元重点学习目标,可以有意识地将对“有新鲜感的词句”的关注渗透在对学生分享的评价中——对于学生来说,“新鲜事”里往往会很自然地蕴藏着“有新鲜感的词句”。

二、课前要做哪些准备?

为了让学生对这节口语交际课充满期待,教师可以在开学一周前将任务布置下去,请学生做好分享暑假生活新鲜事的准备。在布置任务时,提出具体要求,做必要的指导,如可以和家人一起选择要交流的新鲜事,准备好相关的图片、实物,甚至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制作PPT。当然,先试着给家人讲一讲,听听他们的建议是不可少的。甚至,教师可以提前制订一个评价量规,给学生在做准备时参考。

三、这节课可以怎么上?

教师要准备一个热情洋溢的开场白,调动学生分享的积极性。

要给每一个学生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两种分享机会,即小组内分享和班级内分享。具体操作是:第一步,小组内按照要求分享,组员根据评价量规推选一人当堂在班内分享;第二步,每个小组被推荐的学生做班内分享,师生即时评价,教师评价有意识关注语言的“新鲜感”;第三步做活动延伸,和学生商量每天抽出固定的10分钟,让剩下的学生每天两到三个在班内分享。为了让学生收获明显的成就感,享受这种学习生活,可以将多种多样的奖项渗透在评价量规中,如最新鲜的故事、最佳口才、最美PPT、最有故事的实物、最精彩的图片…… 当然,分享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发现、小结效果突出的分析方法、策略,真正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0 2 《大青树下的小学》 文本解读

一、如何理解题目的变化

用过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老师会发现,这篇文章在部编版教材中时,题目从《我们的民族小学》改成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如何理解题目的这种变化?有人是这样解读的:

课题有了变化,由原来的民族小学改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教材编写中国家意识的体现。因为,这所学校,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学校,不是哪个民族独立的学校。大青树,就是这所学校的地域特点---边疆特色。

虽然课程一定会体现国家意志,虽然一联系上新时期的国家情怀就显得“有底气”,我还是觉得这种解读太牵强。我倒觉得原来的题目恰恰是为了体现我国是一个民族大团结的国家。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把„爱读书‟种植在孩子们心里”的作家吴然,他的不少作品都入选了小学语文教材,如《走月亮》《珍珠泉》《抢春水》等。翻阅吴然的作品集可以发现,以往的集子,如《天使的花房》中,这篇文章题目是“民族小学”,还有的题目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和花朵说悄悄话》);2018年5月出版的吴然语文阅读课堂系列丛书中,这篇文章收录在《大青树下的校园》中,题目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从这些信息当中,我们很难确定吴然最初用的是哪一个题目。用心阅读吴然的散文作品,从他作品的内容特点、语言风格和主题特色(儿童散文,优美的笔调、馥郁的诗意和跃动的童心)等方面看,我更愿意相信这篇文章最初的题目是“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个题目有着朴素的诗意,让读者很自然地想到环境的美好、故事的温馨、情感的淳朴……同时,对照文中表现的“民族融合”的主题,也显得自然而含蓄。这些,“我们的民族小学”都是无法企及的。

二、欣赏——一篇诗意盎然的儿童散文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语言朴实优美、画面和谐、情感真挚的儿童散文。构思巧妙表现在短短的四百多字,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这是一所多民族融合的边疆小学;写了学生们上学、上课、课间等多个特定的景象;结尾自然,借景抒情,令人回味。开篇第一句话,是一个长句,很长的句子,却没有给人冗长的感觉,它像是一个自然变换的镜头,镜头随着不同方向远景的移动向同一个近景聚焦,让读者跟着文字看清楚了从不同方向走来的小学生属于不同的民族。这句话为后面的内容做足了铺垫,也给读者带来了阅读期待: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后面的内容正是循着这个思路展开的。

这篇儿童散文,遣词造句和语言节奏都富有儿童情趣,词句朴实优美,节奏活泼明快。通篇语言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晓白如话,又诗意融融。例如第一句三个“从”到三个“有”一个“还有”,长短句参差有致;“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真好听”三个字看似平平常常,却在语境中更让人很自然地产生了遐想,再接着读后面的描写,发现这“真好听”是那么具有吸引力。最后两句,句式基本相同,边读边感受,仿佛觉得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都有了生命,都在欣赏着这美丽的校园。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通过语言文字描画出的几个美好和谐的画面。一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们来上学的景象,小朋友们的出现,让整个校园都变得绚丽多彩,朝气蓬勃;二是树、鸟儿、蝴蝶、猴子都倾听小学生们朗读课文和各种小动物看小学生们课下玩耍的画面,前者令人陶醉、神往,后者让人感受到了天真、可爱;三是对铜钟和影子的特写,定格出一幅充满温情和希望的美好画面。

显然,这是一篇符合儿童阅读心理的散文,白描手法,朴实语言,典型画面,把日常的校园生活写得真切,写得如诗如画,让熟悉这种学习生活的孩子们读了感到自豪,让不熟悉这种学习生活的孩子们读了感到新鲜,产生向往。

三、批判——一个学习价值清晰的文本

批判在这里指的是全面深入的分析判别,即用更高要求的眼光对文本进行审视和判断,最终厘清文本本身之于课堂学习的价值。批判是基于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它强调独立思考,强调思维和判断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批判还直接与创造性相联系。(《欣赏 批判 联系 建构——文本解读的四个关键词》)把这样一篇儿童散文呈现在学生面前,它的学习价值表现在哪里?教师如何再从学习的角度来解读这个文本?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思考、审视一个文本的学习价值,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切入。其一,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的关注点会在哪些方面。其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能够在哪些具体词句上落实;还有,学生对“新鲜感”的关注,会指向词句表现的内容还是词句的表达方式。其三,作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它的内容、主题等,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室语文课程生活应该带来怎样的期待和定位。

第一个维度,不同地区的学生关注点一般是不同的,这正好与课后第二个思考题(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的设置意图相吻合。“特别的地方”,不同地区的学生答案会不一样。学生认为特别的地方,也是学生感受最深的地方,是课堂上阅读这篇文章的兴趣激发点,或者深入阅读的切入点。第二个维度,要想到学生会对词句内容感到新鲜的有哪些,如何引导学生从对内容的兴趣自然地过渡到对词句表达形式和策略的兴趣上来。就一般性学情来看,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最后一句,第二自然段对窗外安静景象的描写,对小动物的描写,最后一个自然段选择对铜钟和凤尾竹影子的描写作为结尾……这些都值得关注,值得引导学生进行品味。第三个维度,既是对单元主题的回应,更是为了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校园生活,观察自己的校园生活,还可以探寻更多不同地区小朋友的校园生活。这也正好与课后第三题是对应的。

这样一梳理,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学习价值十分清晰的文本。

四、联系——为学生的学“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

一个文本,无论是为了实现哪一具体的母语学习目标,都不能孤立地运用。一则,孤立的运用,犹如碎片化阅读,是不完整的,是很快会从脑海中被无意识地抹去的;二则,能力的形成,方法的习得,志趣的树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不断巩固和强化;三则,建立联系是赋予生活和学习以意义的基础,母语学习应该是一种有联系的生活,这种联系的建立,指向的就是为学习“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叶圣陶语)——沟通生活的境遇、文本拓展的境遇、单元整体的境遇等等。这篇课文的学习也不例外。

有联系的母语学习生活的创造,落脚点是学生的经历、实践和体验,但却始于教师“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文本解读。

先说重点学习目标引领下的单元整体的境遇。教师要在解读时弄清楚:

1、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什么;

2、这篇课文的学习要在怎样的层次落实重点学习目标(以学生的发现和交流为基础,能区分词句表现内容和表达形式、策略的新鲜感,初步学会聚焦新鲜感的用词、造句);

3、在这篇文章学习的基础上,下一篇或者在拓展文本阅读时,重点学习目标落实的层次是怎样的(能自觉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尝试分享自己体会出的新鲜感的表现);

4、在习作时渗透有新鲜感词句的运用与这篇文章的学习有怎样的联系(把握好度,把握好主次,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习作的乐趣)。也就是说,这一篇文章的解读,是要胸怀整组的,要运用系统思维,要确保在课堂学习实践时,让学生感受到不是在孤立地读者一篇文章。

再说文本拓展的境遇。夏丏尊在《关于阅读》一文中指出:“我以为最好以选文为中心,多方学习,不要把学习的范围限在选文本身。因为每学年所授的选文为数无几,至多不过几十篇而已。选文占着国文课的重要部分,如果于一学年之中仅就了几十篇文字本身,得知其内容与形式,虽然试验时可以通过,究竟得益甚微,不能算是善学者。受到一篇选文,对于其本身的形式与内容,原该首先理解,还须进而由此出发,作种种有关系的探究,以扩张其知识。”前辈近百年前的观点,永远不过时。前面在进行单元整组学习规划时已经提到,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安排三个课时。一般都是两个课时,为什么要安排三个课时呢?这也是在文本解读时就想好了的。面对一个文本,学生可能还不会从作者或者内容、主题等角度去建构一段有意思的阅读生活,他们的知识储备、阅读视野、方法策略等都有明显局限。作为引领、陪伴、规划学生学习的教师,恰恰是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素养的。

教材选择吴然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开篇,是主题的需要,是目标落实的需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吴然的儿童散文里,有很多适合他们阅读、欣赏、积累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其中选入过小学语文教材的就有《走月亮》《珍珠泉》《抢春水》等。从作者作品的角度,立足“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个点,这几篇文章可以有选择地引入课堂;同时考虑内容主题的话,吴然还有这样一些儿童散文《学校旁边一条河》《我们的树林》《老师的礼物……

单元主题是校园生活,三年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理解,需要更开阔的视野。从这一角度建立联系,可以引入《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写了偏僻山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语言也是朴素而诗意的,有很多“新鲜感的词句”。

是从作家作品角度还是主题角度建立更广阔的联系,进行拓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课程生活的整体规划等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

沟通生活的境遇,当然就是从“大青树下的小学”联想到自己的校园,观察、体验、分享、表达,也可以听听爸爸妈妈说说他们小学的校园生活,还可以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地方的小学校园生活……至于到底选择在哪些个方向上创造“相当的境遇”,同样要根据学生实际、课程生活规划的需要了。

五、建构——绘制以“这一个文本”为基础的课程生活蓝图

建构,就是直接指向课堂的解读和创造,就是从“这一个文本”出发对“这一段”教室课程生活进行比较细致的蓝图规划——不是写意的,而是工笔的轮廓勾描,同时还要想一想某些细节。也就是说,在文本解读的同时,学习目标的定位、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成果的呈现和评价等等都有了第一预设。看似这不是文本解读本身的事,但确确实实是文本解读应该抵达的重要一站。

《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的解读,可以建构这样一幅蓝图——

(点击图片可放大)

教学建议(设计简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单元导读”和交流,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对单元学习充满期待。

2、运用学过的方法,借助学习单,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3、通过边读边思边圈画,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梳理清楚课文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哪些事情,能根据课文内容说清楚自己觉得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

学习准备:

设计学习单—— ★第一遍读课文,我通过查字典、借助拼音并联系上下文,把这些生字变成了熟字(抄写在横线上或在课文中圈出来)。

★对照田字格,我发现自己已经会认会写的字有,我通过观察、练习,学会了写下面的字(在田字格中写两遍)。

★我认真练习朗读了课文 遍,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了。★通过读课文,我发现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跟我们的学校(一样 不一样),我将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做上了记号(画上波浪线),还读给同桌听了。课文中还有我不熟悉的事物,它们是:。

教学过程:

一、聚焦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1、话题小讨论:你觉得校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自读“导读”,思考:你从“导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交流收获,教师小结谈话,帮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过渡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习。

二、借助学习单,学习字词,读通课文。

1、学生借助学习单,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交流检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的同时指导读好长句子的节奏。如“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上,从一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2)听写词语:早晨、绒球花、汉族、打扮、朗读、安静、影子、鲜艳的服装、停在花朵上、粗壮的枝干。听写后评价,针对性指导书写。

(3)说一说:大青树下的小学与我们的学校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不同的地方或者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情景。交流文中不熟悉的事物,教师运用图片、“资料袋”等帮助认识这些事物,如坪坝、绒球花、铜钟、山狸、凤尾竹等。

三、再读课文,边读边思,梳理课文内容。

1、边读边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梳理清楚课文向读者介绍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哪些事情。(上学时、上课时、下课时)

2、分别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大青树下的小学“上学时”“上课时”“下课时”的特点。(绚丽多彩、好听和安静、热闹)

3、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觉得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读懂这是一所边疆小学,是一所多个民族孩子在一起学习的小学,是一所可爱的小学。)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细心体会的方法,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新鲜感具体体现在哪儿,感悟表达特色,朗读丰富积累。

2、联系自己的学校生活,选择一个场景(具体地点和时间的情景),对照课文的写法,说一说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品读文字,体会新鲜感,感受语言魅力。

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把自己觉得写得有意思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并与旁边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觉得有意思。

2、组织班级交流,品读有新鲜感的词句,内化语言。

在整个文本语境中,在联系中,通过具体词句的品读实践,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新鲜感的词句”既是指自己觉得新鲜的词句,也是指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表达方式巧妙、表达效果明显的词句。

预设(1)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上,从一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读着这句话,就像眼前出现了流动的画面。从三个“从”三个“有”一个“还有”,感受这句话的节奏感。通过多个学生的合作朗读感受这种节奏感和丰富的画面感。

预设(2)“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这句话作为第二自然段,一是用声音连接画面,巧妙过渡到下文上课的情景;二是写出了边疆小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三是拟声词给人以自然、悦耳之感。教师可以通过范读,读出钟声的节奏,引导学生感受钟声的自然、悦耳、悠扬;师生合作读,学生读这一自然段,教师接着读下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感受过渡的巧妙。

预设(3)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大家朗读课文声音“真好听”,到底怎么好听呢?文章没有直接写,而是用窗外的“安静”,用树枝、鸟儿、蝴蝶的表现来衬托“真好听”。这种写法很新鲜。可以调换这两句话的顺序,引导学生体会两句话的关系,从而感受到这样写的妙处。

预设(4)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为什么文章最后写到“古老的铜钟”“大青树粗壮的枝干”“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不用做分析解释,引导学生抓住“古老”“粗壮”“洁白”等词和省略号,边读边想象诗意的画面,边读边联想“上学时”“上课时”“下课时”的情景(省略号的理解),体会作者用这两句特别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这所可爱的边疆小学的赞美和喜爱。

3、师生合作,美读全文。

4、摘录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到笔记本上。

二、建立联系,渗透运用,说一说自己的学校。

1、谈话:吴然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看到了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的样子和这所小学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如果请你来向别人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学校和校园生活,你会介绍些什么,怎样介绍呢?

2、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场所,练习说一说它的样子或者同学们在那里学习、活动的场景,说的时候想一想这篇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努力说得既准确又有“有新鲜感”。(1)选定场所、情景,独立练习说一说。(2)小组内说一说。

(3)推荐班级内说一说,教师引导评价,关注说准确说清楚和说得“有新鲜感”。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方案一目标:拓展阅读《走月亮》《珍珠泉》,感受吴然儿童散文朴素诗意的语言特点,欣赏、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激发课下阅读吴然儿童散文的兴趣。方案二目标:拓展阅读《山沟里的孩子》,体会不同地区儿童学习生活的不同特点,欣赏、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过程: 方案一步骤——

一、教师朗读《走月亮》,学生倾听,然后说一说听过之后的感受。

二、对比倾听教师朗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和《走月亮》语段,交流猜想与发现。

对比语段第一组: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上,从一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大青树下的小学》)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走月亮》)

对比语段第二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大青树下的小学》)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走月亮》)

三、自读欣赏《走月亮》,边读边想象画面,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朗读分享。

四、自读欣赏《珍珠泉》,边读边想象画面,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

五、朗读欣赏《走月亮》《珍珠泉》。

六、摘抄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

七、介绍吴然和吴然的儿童散文,推荐阅读吴然儿童散文系列。方案二步骤——

一、教师谈话,激发阅读《山沟里的孩子》的兴趣。

二、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发现文章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和这些词句的特点。

三、分享交流,朗读欣赏。

四、摘抄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也可以有第三方案哦!)附: 走月亮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珍珠泉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难道是有许乡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小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山沟里的孩子

清晨,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

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

傍晚,太阳落山了,山沟里很快地暗下来了。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笼罩着他们。

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里的路黑黑的。远处,狼在嚎,羊栏边的黄狗汪汪叫,天黑洞洞的。忽然,天空中亮起了一盏灯,哦,那是月亮哟,它把清辉撒向山野,照亮了孩子们回家的路。

传说,山沟里埋藏着一把金钥匙,谁能找到它,谁就能打开智慧的宝库,改变山沟的面貌。山沟里的孩子们就是怀着这样的理想,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辛勤刻苦地寻找。他们要用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宝库,用知识的力量改变村庄,改变山沟的穷面貌。

啊!山沟里的孩子不怕从黑夜启程,他们一定能找到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0 3 《花的学校》 文本解读 1 我第一次读泰戈尔是在近三十年前,那时正在读师范。印象深刻的有三个集子——《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最喜欢的是《新月集》。记得当时写了好几千字甚至有上万字的感想,还在周记上模仿他的写法创作过几篇散文诗——这些文字早就不知湮灭何处了。

当初读泰戈尔,是真正的“素”读,除了集子,找不到任何可以启发和参考的文字来帮助自己理解,但是“童真”“母爱”这些主题还是很快就领会了。参加工作以来,除了晨诵,没有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过泰戈尔的作品,也就没有再认认真真地欣赏、解读过。为了课堂,为了学生的学而解读《花的学校》,这是第一次。

因为有的教材版本中选编过《花的学校》,我很想知道教学过此文的老师们是如何进行解读的,便上网搜索、阅读、对比,发现几乎没有找到一篇“为课堂”的解读,要么是做浅层次的文学欣赏,要么是做知人论世式的读解,没有一篇是从作品欣赏到教学解读的。关于文本解读,我提出过自己的主张,要立足四个关键词展开,即欣赏、批评、联系和建构。接下来我还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和思路,来呈现自己的解读。郑振铎翻译的《花的学校》,的确是一篇经典。静下心来,一字一句品读,你会不知不觉随着文字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自然的博大与多彩,有花儿-儿童的纯真与活泼,有欢欣鼓舞的热闹,有心思安恬的温馨……雷云轰响,阵雨落下,湿润的东风吹着口笛,这是热情的夏天,这是自由的季节,这是大自然对“一群一群的花”的召唤、迎接和馈赠,所以,这些花儿“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

儿童-学生看见了这些“狂欢地跳着舞”的花儿,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亲爱的妈妈,这些美丽的花儿原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就放假了”,就“冲了出来”。儿童要告诉妈妈什么呢?花儿在地下学校的不自由、不快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放了假后的欢欣——一出了学校,他们觉得树枝、绿叶是在为他们欢呼,雷云是在为他们鼓掌。甚至,儿童看明白了,这些花儿“冲了出来”,是要回到家里,回到“星星所住的地方”,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就像这个跟妈妈诉说的儿童一样。

读到这儿,或者,我们早就发现,这些花儿,不就是正在向妈妈诉说的孩子吗?花儿的心思,就是孩子的心思啊!

是的,这里有童真,有童趣,有童年的幻想——东风吹着口笛,雷云拍着大手,花儿的家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他们“扬起双臂”奔向“自己的妈妈”。还有,是的,还有他们这么渴望着“放假”,他们是迫不及待地从“地下学校”“冲了出来”。新的问题来了。诗人泰戈尔到底要表达什么?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真的仅仅是赞美“童真”和“母爱”吗?诗人泰戈尔为什么要在诗中将“学校”塑造为“反面形象”呢?仅仅是因为儿童都天生向往自由吗?学校一定是不自由的地方吗?我在三十年前读的时候,就认定这是儿童最纯真心思的表达。现在想来,觉得没这么简单,因为泰戈尔不单纯是一个诗人,他还是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印度民族主义者。他一定希望印度的儿童能在学校里接受良好教育的,希望儿童能爱上学校,或者,希望学校是儿童喜爱的地方。这首诗分明将“地下学校”与儿童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对立了起来。儿童会不会因为读到这首诗而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呢?这或许正是泰戈尔所想要的,因为,泰戈尔生活的年代,印度正处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学校是为殖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印度的儿童自由成长服务的。(泰戈尔自己在学校里的经历也是不快乐的,他讨厌当时学校教育的刻板。)诗中的“家”“妈妈”与“地下学校”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立的。这样看来,“天上的雷云”“六月的阵雨”“湿润的东风”都是有象征意义的,是诗人渴望的改变,是创造自由环境的热情行动。《新月集》一共有37首散文诗,除了《花的学校》,还有《十二点钟》《职业》等写到了学校和功课,这些诗中,学校同样是自由和快乐的对立面。这就更可以说明泰戈尔想表达什么了。

欣赏过这首散文诗后,下一个问题是,作为一篇选入三年级教材的文本,为了课堂,为了学生的学,身为教师身份的我们,又该如何来解读,才能既不曲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又能实现我们所期待的教学价值呢? 作为一首散文诗,《花的学校》最吸引人的就是其诗的语言(鲜明的节奏、朴素优美的词句、充满想象和童趣的修辞)、诗的形象(热情的雷云和阵雨、欢快的东风、因为“放假”而充满生机的花朵、和花朵心心相印的孩子、温柔倾听孩子心声的妈妈)、诗的意境(雷云轰响,阵雨落下时,东风的口笛带来了放假的消息,一群一群的花儿从地下学校“冲了出来”,尽情呼吸自由的空气,急切奔赴妈妈的怀抱),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与文字的亲密接触(阅读、想象、品味)心领神会——无论是富有阅读经验的成人还是三年级的儿童——只要能将文字读成画面,读成心思。

“为课堂”的文本解读,要关注学生会怎样理解这首散文诗,学生会与诗的语言、形象、意境等比较自然地展开怎样的对话。“花的学校”,这是一个能带给读者很多联想的题目,儿童更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是花儿们上学的学校吗?那个学校里会有哪些新鲜的事物呢?是种满了各种鲜花的学校吗?这样的校园会是多么美丽多么芬芳啊!带着这些联想开始阅读之旅,最先被注意到的句子应该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原来,或者果然,文章要写花儿们上学的学校。

刚刚体验一下发现的惊喜,接着往下读——“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一个正在讲故事或者正在与妈妈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思的儿童(学生很容易在心中将自己与“我”看作可以相互分享的同龄人)突然出现在面前,那“一群一群的花”是这个“我”看到的和联想的。这些花是怎样上学的呢?“关了门做功课”,“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这样看来,花儿们的学校,并不是一个让他们感到自由快乐的地方。诗中还会写他们在学校中的其他生活吗?“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接着,进一步照应第一段的描写,写了花儿们放假时的欢欣——仿佛树枝绿叶都在为他们的放假欢呼,雷云在为他们的放假鼓掌;写了花儿们服装的绚丽多彩,写了放假带来的兴奋——“冲了出来”。原来,那地下的学校,是花儿们不喜欢的,他们在学校里,最渴望的是放假。三年级的儿童是不是也像花儿们一样觉得学校里不自由不快乐呢?是不是也渴望着放假呢?也就是读到这儿,三年级的儿童会不会与花儿们、与“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与儿童自己真实的学校生活体验密切相关,也与儿童的天性相关,大概,很多三年级的儿童都会产生共鸣。共鸣不仅仅来自于地下学校的约束,还来自于学校外面的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这时候再来回味“雷云”“阵雨”“吹着口笛的东风”“相互触碰的树枝”“簌簌的绿叶”,学校外面的世界的确值得向往啊!接着往下读吧,诗中还会写什么呢?是继续描写花儿们在绿草上游戏狂欢吗?没有。接下来的三段,又写的是“我”告诉妈妈的想法,“我”懂得花儿们从学校里冲出来,心中惦记的是他们天上的家,是家中爱着他们的妈妈——儿童从学校出来,短暂的游戏过后,不也急急忙忙地要投入妈妈的怀抱吗?

真是一篇美妙的散文诗!这首散文诗是在讲上学儿童的故事和心思啊!如果“花的学校”指的是地下的那所学校,那就是花儿们-儿童希望逃离的地方;如果,冲了出来后可以尽情狂欢的草地、心之向往的有妈妈的家也能被看作另一种学校,那就是花儿们-儿童所喜爱的学校。题目在阅读、联想、体验中,被赋予了多元的、个性化的意义。

怀着童心,这样一个在文字中徜徉、沉思、欣赏的历程走下来,诗人要表达的心思和情感,已经在对话中清晰了。三年级的儿童,这样带着猜想、期待读下来,带着自己的经验与诗人、诗歌的情感对话,也就是充分而满足的了。还原到这里,我们已然发现,这首散文诗是有层次的。一二段是大自然中诗意的场景,一群一群的花跑进了充满热情的世界;三至六段是“我”告诉妈妈的猜想,猜想这些花儿们是从哪儿跑出来的,为什么跑出来,循着这样的猜想再来看花儿们放假后整个世界的欢欣鼓舞,照应了一二段;七八九段是“我”再次猜想这些花朵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表达了对花儿的理解、共鸣以及对母爱的信任和渴望。从所见到所思,以所思来诠释所见,层层深入,自然而巧妙,诗意就这样从文字中氤氲开来。教材中,从排版上看不出这样的层次划分,而很多译本,都是分成三个部分来排版的——笔者以为,鲜明地分成三个部分,应该有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诗意,来自于诗人所表达心思和情感,更来自于具体的词句。应该说,对于三年级学生,这首散文诗中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是新鲜的,都是充满丰富想象力的,都是情感真挚饱满的。东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一群一群的花“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还和着雷云和阵雨的节拍……欣赏这样的词句,需要边读边想象边品味,发现其中的独特之处、新鲜之处、美妙之处,甚至,是要反复诵读,积累沉淀的。

至于,前面谈到的诗人对当时学校的态度,是不必在此时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三年级儿童去苦心理解的,在联想、想象中与诗中的“我”在向往自由、向往温馨上产生共鸣,是三年级儿童所能够和只需要达到的阅读的境界。关键是,不要回避儿童关于“我”对“地下的学校”的态度,尊重儿童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回馈——这有利于儿童将来对这首散文诗的重新阅读和形成自己的判断,建立自己的观点。一首《花的学校》就足以让学生爱上这充满诗意、想象力丰富、情感真挚自然的一词一句。这首诗的表达特色,也是泰戈尔《新月集》中每一首散文诗的共同特点。所以,一定要跟学生们谈谈《新月集》,一定要领着他们再读一读《金色花》《职业》《孩童之道》等——“交流平台”中的第二个句子,就是选自《职业》一诗。

当然,关于“学校”-“校园生活”这一单元主题,这首散文诗恰恰通过“我”对“地下的学校”的态度,给三年级儿童提供了判断、体验、反思自己校园生活的新参照和新角度——真实的生活带来真实的体验,真实的体验带来真实的思考。不妨在这个话题上,联系《十二点钟》《职业》,更多地了解一下泰戈尔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并联系《大青树下的小学》《山沟里的孩子》等,进行对比,“制造矛盾”,鼓励大胆探究。这个探究活动中,渗透点“知人论世”的方法,就很自然了。这,一定是比较有意思的学习活动。

解读到这儿,就可以进行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规划了。教学建议 目标定位

《花的学校》是一篇经典,在主题单元这个整体当中,经典文本的学习价值往往是在单元重点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承载着更丰富的拓展性目标。《花的学校》学习目标的定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常规性学习目标,二是基于学段、单元、文本特性及学生需要设计的重点学习目标,三是基于文本内蕴价值的拓展性目标。这些目标的落实,大概需要三个课时的课堂学习时间。

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

2、带着对题目的兴趣和疑问,读懂文章内容,体会“我”眼里花从地下学校冲出来时的兴奋和“我”的心思。

3、通过边读边联想、想象画面的方式,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品味词句的“新鲜感”,并能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形式仿写句段。

4、熟读成诵,摘抄自己欣赏的句段,丰富语言积累。

5、拓展诵读《新月集》中的《职业》《十二点钟》等散文诗,积累更多诗意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开展泰戈尔散文诗朗诵展示活动,激发自主阅读泰戈尔散文诗的兴趣。

过程规划 第一课时

一、缘题质疑,交流激趣。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你是怎么想的?

二、带着猜想和疑问师生一起逐段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读懂“我”眼里花放假了的兴奋。(因为这篇文章中生字不多,又因为这首散文诗充满了童真,充满了美妙的想象,初读时就读出情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带着欣赏的眼光细读品味。)第一自然段,教师读“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学生接读后面的内容;教师再读前面的部分,并引读“湿润的东风——”“在竹林中——”,以引起学生对东风形象的注意。

第二自然段,教师读“于是”,指名学生读后面内容;与三到四个学生合作读后师生一齐读。

第三自然段,请一名学生读,教师提问:

1、前面的雷云、阵雨、东风、一群一群的花与“我”、妈妈有什么联系?

2、你以为接下来应该写什么?

循着这个节奏、思路读完全文,然后再连起来读一遍全文。

三、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文中花儿的表现和“我”的心思,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班级交流:

1、花的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花儿们为什么不喜欢地下的学校?“我”怎样跟妈妈聊这些花儿?

2、你觉得哪些词句非常新鲜?为什么?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欣赏之情,读出词句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相机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写话,注意这句话表达的情绪。(这两组话题在交流时可以融在一起,少讲多读,读中加深体会,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

五、熟读成诵。教师陪着一起练习背诵一二自然段,再让学生独立或者同位合作练习背诵。展示背诵,倾听欣赏。

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在摘抄之前,自己判断哪些字词不太熟悉,圈出来,教师在巡视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荒、罚、舞、互、臂”等字的写法。

练习书写重点字词后再摘抄,展示评价。

七、简介泰戈尔,拓展阅读《职业》《十二点钟》。

教师简介泰戈尔,并结合《花的学校》介绍《新月集》的内容和主题,激发学生阅读泰戈尔散文诗的兴趣。

发给学生《职业》《十二点钟》,先自主选择一篇静静地读,静静地思考,为展示交流做准备: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第三课时

八、展示交流对《职业》《十二点钟》的理解和发现。交流重点:

1、诵读展示。先说一说自己要展示诵读哪一篇,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朗读展示,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朗读展示。

2、对比三首散文诗,说说自己在内容和表达情感上的发现。

3、谈话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新月集》。

九、摘抄《职业》《十二点钟》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十、话题交流与探究:泰戈尔这三首散文诗中,诗人对学校的感情是怎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山沟里的孩子》中,作者和小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是怎样的?提供泰戈尔与学校有关的成长经历,理解诗人为什么不喜欢上学。聊一聊自己对学习生活、学校的看法。

十一、开展班级小型朗诵会,内容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山沟里的孩子》《花的学校》《职业》《十二点钟》等。【

十、十一两项学习内容可以选择其一】

06

部编三上一单元作文教学建议

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的习作,这种提法上的变化,隐含的是学习目标诉求的变化,而学理上除了“循序渐进”,当是立足于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累积和发展需要——但这一点并非是一致性的事实,低年级的学生特别钟情于故事的创造,尤其是阅读量较大的孩子,辅之以写绘、生活故事创作等课程,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就已经能写出很有意思的小文章,甚至富有创造性的小连载了。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开始将书面表达的实践定位为“习作”,首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提法,其次,应该是基于教材承载目标的渐进性。讨论部编版习作教学的前提以及教室语文课程的凭依,当然主要就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了。有了上面的认识,我们才能以合情合理为探讨和实践的坚实心理基础,认认真真勾画习作教学的蓝图。作为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也是小学阶段的第一次习作,首要的任务肯定是要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种下“爱作文”的种子,让“怕作文”的心理无从萌芽。所以,单元学习目标只强调了七个字:“体会习作的乐趣”。习作的乐趣从哪里来呢?内容和形式两者都要认真选择和设计,还要形成合力,让学生从始至终都“其乐融融”。“猜猜他是谁”的确是一个符合学生口味的习作内容,因为它充满了游戏精神。这次习作,要始终让学生保有充满激情的、严肃认真的游戏心态。充满激情靠的是游戏的“好玩有趣”,严肃认真强调的是要学会通过努力取得不错的“游戏成绩”。

独白的、沉思的、需要语言技巧的“游戏”,互动性的实现,就如同这样一种场景——

“嗨,猜个谜怎样?” “好哇,你说,猜什么?”

“我说几句话,你来猜猜说的是谁。” “那我们开始吧!”

脑海中有了这样的场景,习作的目标就清晰了,课堂上的活动就明了了。目标,最终指向是“体会习作的乐趣”,到达这一最终目标的路途上,还有更具体的目标。首要的,是创设这样一种游戏的情境,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建立起这样一种认知:作文是生活中一件很好玩的事。如此,习作的乐趣才会从学生的心底里萌芽,而不是从外部制造一种假象。其次是游戏的质量追求——怎样将游戏玩得有水平,吸引人。这次的“游戏”中,质量的保障就在于说(写)什么、怎么说(写)。写什么呢?谜底——那位同学的外貌、衣着、性格、兴趣……更高级的是故事,独一无二的故事。怎么写呢?选自己认为最有特点的一个或两个方面来写,真实,准确,语言有新鲜感就更棒了。到底是写一个方面还是两个方面呢?这就是看游戏中的需要了。如果,几句话呈现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就让同学准确地猜出了谜底,一个方面就好了。如果,一个方面,不足以让同学猜出,大概有两个原因,或者这个方面本来就不够独特,或者你描述得不够清楚准确,也就是使用的语言文字与自己期待要表达的效果不匹配。若是前一个原因,再写一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暂时也再写一个方面,之后在评价中听取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对第一个方面进行修改。这里也就渗透了修改的意识和读者意识——渗透就够了。活动,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发起游戏,第二要务是与学生一起制订游戏的规则,第三要务是一直参与游戏,以参与者的身份将引导隐含于游戏角色和游戏过程中。发起游戏,也就是成为上述描述场景中第一个说话的人,发起后得到积极响应,教师就出示自己写的“谜面”,让学生成为猜谜的角色。“谜面”准备写两个方面的信息,第一次出示一个方面的,让学生将自己的谜底写下来,不要告诉其他人;如果还有人表示为难,在出示第二个方面的信息。这是个学生以方法的示范。第二步就是一起既成为谜面制作者,同时成为猜谜者。这一步,先要从老师的示范中,刚刚的活动中,一起发现并明确游戏的规则(规则当然与教材中的要求是一致的)。大家在规则之下玩这个游戏,规则就隐含了“习作”更具体的目标要求——有目的地写,写出来的句段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谜面写好了,相互猜谜,若遇到困难,提出疑惑,相互启发怎样的谜面才是生动而准确的,教师随时根据学生需要提供帮助和指导。然后,游戏升级,每人再选择一个或两个同学为谜底撰写谜面,张贴出来,“有奖”猜谜,评选优秀谜面和智慧猜谜者。什么样的谜面是优秀谜面呢?抓住了同学某各方面的特点,描述细致而准确,语句连贯,语言还有新鲜感。

上一篇:我那逗笑的同桌三年级作文下一篇:有关泼水节的作文:我爱傣族的泼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