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面构成教学的思考

2022-09-11

平面构成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 它主要研究和探讨形式美在平面艺术中的规律、法则和构成的原理。构成教育体系的最初诞生是包豪斯 (Bauhaus) 开创了设计基础课程, 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作为所有设计的基础, 从而使原先各自独立的各种专业设计拥有了同一个基础平台, 使得传统的设计进入了科学化的时代。80年代初我国大规模引进了包豪斯 (Bauhaus) 体系, 经过20几年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设计实践。它是研究、探讨形式美在所有平面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 探讨用多变的外部视觉形式来保证形式美所追求的永恒性。对于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创作实践来说, 能提高思维想象能力、启迪设计灵感, 具有奠基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它对提高思维想象能力、启迪设计灵感, 具有奠基的作用。通过对平面构成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间的关系, 掌握美的形式规律, 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 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启迪设计灵感。

平面构成属于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主要研究在二维空间内如何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 (点、线、面) 创造形象, 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如何按照形式美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 从而培养基本的造型能力和设计的审美能力。

1 平面构成教学中存在问题

1.1 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认识不足

自从1919年包豪斯的诞生到今天, 包豪斯的教育体系被广泛沿袭和采用, 平面构成作为造型的基础教育来实践, 如美国、德国、日本。尤其日本, 非常重视这门学科的教育, 在大学中设有专门的构成专业教育, 甚至还设有硕士、博士构成专业课程。在我们国家, 对于理论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非常滞后, 学生最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没有理解其意义, 到最后只是简单的照搬临摹, 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创作的过程, 只是一味强调制作。

1.2 教材存在的局限性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习工具。在我国美术专业、设计专业开设构成课, 就连理工科的建筑、机械制造、园林专业也开设构成课。但其内容却很没什么分别, 甚至分不出教学层次。而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教学也是大同小异。

1.3 教学方法的弊端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是唱“独角戏”, 用以往的经验教学讲理论, 然后就是学生的制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 也使学生丧失了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因教师强调作业工整性, 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制作技术层面上, 几周的时间绘制大量作业, 而忽视了对形态构成的视觉创造, 扼杀了创造力和审美标准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构想草图快速表达作业训练。草图包含了学生在创造过程中所有的思维过程的提炼, 是以往的知识加上想象力的共同碰撞出来的火花。

1.4 在课程内容上与其他专业学科脱离严重

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 给我们的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科技的融入, 大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 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在课程设置上, 忽视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三大联系。

2 几点思考和建议

2.1 平面构成教学认识要转变

平面构成的教学目的是要启发独立性, 扩展造型构思;培养造型感觉 (有关形态、色彩、肌理的审美直观判断能力) ;提高形态的表现技巧。在教学方法上, 由于平面构成主要建立在一定实践训练操作上倾向于理论研究的课程, 所以, 在教学中, 理论分析的成分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对于专科的学生来说, 我们要求要有一定的实践来完成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为此, 我们将在本课程中, 贯彻“讲训并重”的教学原则, 注重理论的高度, 也强调实践的量和质的要求。针对讲训并重, 我们将利用本课程的理论性和操作性、应用性, 让学生多接触资料、生活和实际需要。在教学中, 要适当安排资料的查阅、在参观中感受生活并收集整理分析、对应用设计上根据社会需求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具体的设计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和教师的互动, 但主体还是学生, 每个学生对新事物有不同的认识, 感知, 作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经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要从学生自己的理解为出发点来指导学生。

2.2 建立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课程之间的联系

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教学中, 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几乎适合所有设计类专业, 对其所有的专业课都起到显著的基础性的作用。平面构成是一切应用类设计尤其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基础, 它通过对平面中形态构成要素、立体与空间概念、图形与构图的分析, 平面中三维、四维幻象的塑造, 平面创作技法的研究以及平面构成的美学原理等内容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 从本质上理性地把握平面中构成的基本属性和应用规律, 以为今后的各类专业应用设计作好准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科目, 是我国设计教育界的三大构成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结合后置课程的相关因素, 使整个教学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学生后置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构成教学中, 要把三大构成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造型的本质上来分析是物理力和视觉力的构成。平面构成是通过图形的组合研究视觉运动, 创造美好的平面图形与构图。立体构成是通过投影学的分析研究视觉运动、绕观运动, 创造生动的静力构造体。色彩构成研究不同配色的调和、表情及其对形态和空间的影响。

2.3 重视教材的选择, 积极扩展其内容

关于平面构成的书已经出版了很多, 但其内容都是大同小异, 在这些书里有许多关于构成的理论, 着如, 当教材图例方面较少时, 可以收集相应的图形资料, 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通过大量的图形资料刺激学生启发引导学生,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国外一些关于平面构成的书籍图文并茂, 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扩展。

2.4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课业练习, 才能通过自己的头脑、眼睛和心理感受, 对所学的只是深刻理解。但是, 手绘作业的作业练习十分费工费时, 繁杂的制作过程使学生思想停滞, 感觉迟钝, 严重妨碍了教学的开展和深化。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既可发挥计算机制图准确、方便、快捷的优势, 又可使学生精力从绘制和制作技术方面集中到造型构思与造型感觉上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引入也把计算机课由学习阶段推进到应用阶段。表现工具的改变还可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

摘要: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对平面构成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平面构成教学要注重理论研究, 并建立于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

关键词:平面构成,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辛华泉.平面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

[2] 赵殿泽.构成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4.

上一篇:探讨石油钻井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法下一篇:用和谐发展观构建新时期“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