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出发进行的思考

2022-09-12

我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非常重视和强调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重要性。他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幼稚园的环境创设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提出了幼稚园环境创设的“中国化”、“儿童化”和“儿童参与原则”。在重视通过室内环境的创设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丰富、适宜的刺激的同时, 他还大力主张多让孩子到户外去玩耍, 因为户外的新鲜空气有益于儿童健康, 自然环境中的沙、石、泥土、水和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无不可以成为孩子们很好的玩具。另外他指出, 人的环境比物的环境还要重要[1]。为使儿童教育的理想容易实现, 他强调“社会、学校、家庭三者要相辅而行, 有机地联系起来”[2]。不仅家庭应与幼儿园取得联系, 幼儿园教育还应指导和改善家庭教育, 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互动来真正提高儿童教育的质量。

结合时代发展特点, 从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反观当前幼儿园的户外活动, 我们认为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1 没有充分满足幼儿与自然环境互动的需要

1.1 从户外环境的创设来看

(1) 过分关注美化功能, 忽视小型生态空间的整体规划

近年来包括不少幼儿园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户外绿色环境的创建, 在铺设专门草皮、移栽常绿树木、购买盆栽花卉上投入大量资金。然而这样建成的过分规整的幼儿园户外环境所起到的主要是一种视觉上的美化作用, 却因缺少从城市生态学角度进行的整体规划而无法充分体现其生态价值, 也因无意中破坏了一些生物共生、共享的小生境而减少了幼儿与多种自然物接触、交往的机会。曾几何时庭院中草木葱茏, 蚂蚱蹦跃、蝴蝶翩飞的生动情景已成为人们记忆中封存的一角, 让人怀念。

(2) 过多使用人造材料, 忽视幼儿与自然材质的接触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 各种人造材料的使用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也反映在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上:泥土地、沙土地正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户外主要活动场地上缩小、消失, 取而代之的除了水泥地外, 是大面积的塑胶地面、软质地砖;一些以木质材料为主的活动设施因外观陈旧而被抛弃了, 新增的是色彩艳丽、以塑料材质为主的组合设施。原本幼儿在户外活动中, 通过与设施、环境中自然材质的接触而可以自然而然获得的对自然的亲近感, 也随之逐渐减少。

1.2 从户外活动的开展来看

(1) 使用设施器械开展的活动较多, 与自然事物的接触较少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日常开展的户外活动, 以教师预先计划、安排好的, 使用一定大型设施或小型器械进行的活动为主, 却没有重视引导幼儿与户外环境中的各种自然事物充分、自主的接触。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与开展方式, 往往使得户外的一些自然事物, 如沙池、种植园地、动物饲养等更多成为一种摆设, 幼儿缺少自发亲近、自主接触, 充分互动的机会与自由。

(2) 对自然物的静态观看较多, 多感官的动态体验获得较少

城乡都市化的发展带来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疏离, 今天我们的日常居住环境中诸如原野、空地等这样一类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场所不断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成人社会规范限制的公园、绿地等, 儿童在与自然物的充分互动中获得多感官体验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作为幼儿重要的生活场所之一的幼儿园, 同样存在着这一缺陷:树木是不能够攀爬的, 花花草草也是不允许采摘用来玩办家家、捣汁水染色、编花环等传统游戏的。不仅如此, 走到另一个极端的过分形式主义的环境保护教育, 无意之中更使得今天的一些孩子“疏远”了自然:户外远足时, 有的幼儿园的孩子看见野地里的蒲公英都不敢上前采摘;幼儿园组织的教学活动中, 有的幼儿园的孩子对老师要带着他们走上草坪去体验表示异义, 天真地认为会踩疼了小草…

2 没有充分开展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

2.1 从实施幼儿园教育的角度来看

在很多幼儿园中, 作为一日生活的一部分开展的户外活动基本上都是依靠教师及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来计划、组织和实施的。虽然也有少数教师策划的活动 (包括在幼儿园庭院范围内进行的和在幼儿园庭院范围以外开展的) 邀请了家长参加, 比如园中的亲子运动会, 外出参观、郊游等, 但大多仅限于形式上的参与, 而没有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 更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及社区中其他人员的各种资源优势 (如职业背景优势、兴趣特长优势、成长经历优势、空闲时间优势、性别特征优势等) , 通过多方面力量的合作与努力使户外活动得到丰富、拓展和深化。

2.2 从指导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

幼儿园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虽然从道理上都懂得应给予幼儿充分、自主展开户外活动的权利与和自由, 但实际上出于对活动中事故的担忧和畏惧, 不少教师更倾向于用限制、约束和统一活动方式等消极的手段来回避户外活动中的危险, 而把放手让孩子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完全推给了家长。而在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中, 尽管家长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能够给予以更多的关注,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 因而使得家庭生活中儿童的户外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家长不理解户外活动对儿童成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更喜欢把孩子关在家中玩耍;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卫生保健知识, 天气稍有变化就限制孩子外出活动;还有的家长自己也是在父母过度保护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 不仅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而且更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孩子在活动中的事故时有发生等。

面对这样的问题与现状, 在深入学习和领会陈鹤琴先生的环境创设思想、游戏思想和家庭教育思想的基础上, 结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特点, 我们从满足幼儿充分、自主的户外活动需要, 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开发和利用幼儿户外活动资源的几点设想:

2.2.1 从城市自然保护的角度出发进行幼儿园生态环境重建

城市是按照人类的意志和愿望, 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强烈改造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系统。它一方面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 由于人类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强烈干预和影响, 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严重危害。今天“强调城市野生生物和生境对当地居民的价值和益处”[3]的城市自然保护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 而校园、机关、单位中的自然区域也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应以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和谐观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理念为依据, 因地制宜地对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长期、整体的自然规划, 以恢复其已退化的生态系统功能。这不仅有利于在园儿童及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且随着生态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增加, 也将为儿童的户外活动带来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2.2.2 从主动学习的角度出发允许幼儿利用各种自然物开展活动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 “所有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物体操作的主动性经验的基础上”;“言语和非言语表征对具体的、生动的经验能起到一种检查和说明的作用, 但并不是用象征性模式来替代具体的经验”。[4]主动学习的关键经验包括:运用所有的感官主动地探究, 通过直接经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操作、转换和组合各种材料, 选择材料、活动和目的, 进行大肌肉活动等。由此可见, 户外环境中的各种自然事物对儿童来说所具有的意义不仅在于“有”, 更在于“用”。尤其在我们无力阻止都市化的迅猛发展, 无法去除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成人规则约束的情况下, 更有必要在幼儿园中特地为孩子们保留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户外活动天地, 引导、鼓励并支持他们将各种自然物自发、自由地纳入到自己的活动中去, 满足其与自然环境充分、自主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增进幼儿与自然事物接触经验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拉近幼儿与自然的距离, 使其真正建立起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2.3 从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角度出发拓展、深化户外活动

学前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不是幼儿园, 也不是家庭或社区单方面所能胜任的。1999年召开的“21世纪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上通过的《全球幼儿教育大纲》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家庭、教师、保育人员和社区共同的责任;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也指出,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5]由此可见, 重视从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角度来拓展、深化幼儿的户外活动, 符合我国学前教育走向世界、与世界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接轨的要求。

(1) 将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入”幼儿园生活

除了可以借助有相关知识技术背景的家长或社区人员等的力量, 整合地域社会的自然要素, 对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生态化构建外, 还可以通过调查社区各种户外活动资源、绘制资源分布图, 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户外活动方案等方式, 拓展幼儿的户外活动空间。同时, 在调查、分析家长、社区自愿者的成长经历、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空闲时间等优势的基础上, 还可以积极活用家庭、社区的人力资源, 丰富作为幼儿园生活的一部分在园内及园外开展的户外活动。

(2) 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注入”家庭和社区生活

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幼儿园可以联合一些有职业特长的家长、社区人员或特聘专家等相关人员, 发挥自身专业优势, 以举办讲座、主办黑板报或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网上交流等形式, 从教育观念、教育意识、活动内容和方式、指导策略、卫生保健知识、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对家庭生活中儿童户外活动的开展给予一定援助和指导;也可以配合社区组织, 以纳凉晚会、节日庆祝会、联谊会等形式在户外开展一些由社区居民参加的大型活动, 引导儿童更好地融入地域社会中。

摘要:从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出发反观当前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 我们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主要表现为没有充分满足幼儿与自然环境互动的需要, 也没有重视开展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综合陈老的环境创设思想、游戏思想和家庭教育思想, 结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特点, 我们从满足幼儿充分、自主的户外活动需要, 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开发和利用幼儿户外活动资源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陈鹤琴,户外活动资源,互动,合作共育

参考文献

[1] 陈鹤琴.创建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幼儿教育[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2:291-292.

[2] 唐淑等.童心拓荒—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19-220.

[3] 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149-153.

[4] (美) 玛丽.霍曼等.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7-11.

[5]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3.

上一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风险防控的意义和应用下一篇: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