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2023-06-11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语文人教彩色版八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云南的歌会》教案

........

16.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散文特点、结构。

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i2)西 譬(pi4)喻 糯(nuo4)米 蹲(dun1)踞

忌讳(hui4) 酬(chou2)和 铁箍(gu1) 熹(xi1)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人 ’

试题试卷

........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四、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

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试题试卷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及其意义;掌握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意义;了解中共七大的召开的内容及理解其意义。

通过总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比较问题能力。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辅之以图片、影像等课件资料,声情并茂,身临其境,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史实;同时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加强合作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教学中,学生利用表格归纳知识,初步掌握利用表格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让学生了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认识到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军、流血牺牲,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共七大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播放《松花江上》有条件的可以现场唱,展示抗日图片)

一曲《松花江上》,唱尽了东北人民的血和泪,九一

八、九一八,日军开始侵华,侵略者铁蹄踏过之处,山河破碎,被烧毁的村庄,被炸毁的城市,被抢走的资源,被杀害的无辜百姓、被俘军人,南京大屠杀中的血腥一页……构成了当年中国大地上一幕幕惨烈的画面,但中华民族是不肯屈服的,也是不可战胜的。你看,东北抗联站起来了,二十九军站起来了,佟麟阁、赵登禹虽然倒下去了,但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却站起来了,用他们的血和肉筑成新的长城,奏响了民族抗争、夺取胜利的新篇章。

2、讲授新课:

第一篇

浴血奋战现曙光──三次战役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出示三次战役

(让一名学生说前面所学的某个战役作为“范例”,学生根据“范例”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学习三次战役的相关基础知识。

1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出示三次战役基本知识对比表,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 平型关大捷

[学生回答]平型关大捷的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出示对“平型关大捷”的评价材料。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平型关大捷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提出问题]根据课本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你能想到些什么或者说这次战役在当时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台儿庄战役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台儿庄战役的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 讲解 让学生说出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生1:中国军人的英勇作战。 生2:还有李宗仁的正确指挥。

[教师活动]虽说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但是国民党军队在整体上却是大面积的持续溃败,加上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英美等国家以及国内的亲日派何应钦等“逼蒋投降”,使蒋介石集团对抗战更加消极,投降的可能性空前增加;蒋介石对中共及其所领导的抗日力量的发展更加恐惧和仇视,因而对中共及其领导的军民进行大肆攻击,公开诬蔑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企图影响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为其投降反共做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开明人士和一部分地方实力派的中间势力的抗日信心更加动摇,进步势力中的一部分人对抗日形势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妥协投降的情绪在国统区不断地弥漫开来,全国的抗战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此时日军也改变了侵华方针,把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百团大战

[学生活动]说出百团大战的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 展示幻灯片──彭德怀指挥图及毛泽东的评价。 [提出问题] 1.百团大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蒋介石于1940年9月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让学生结合材料,及百团大战的历史背景,来理解说明其历史意义) [提出问题]根据上面所学知识,总结归纳三次战役所起到的共同影响。

2 第二篇

黎明之前做抉择──中共“七大”的召开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黎明之前做抉择──中共“七大”的召开 1.名称:中共“七大”(全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3.时间:1945年4月 4.地点:延安

5.讨论的主要问题: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6.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让学生结合刚才教师的过渡,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找部分同学起来说明基础知识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提出问题,小组交流] 1.中共七大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决定把中国引向一种怎么样的前途,在这次会议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2.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并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或结束的时间是什么?

(并展示幻灯片,出示日本投降和台湾回归祖国的文字与图片。)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知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一下“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并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给学生提示:可以从战争的性质、共产党、国民党、世界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热烈的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 1.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2.世界反法西斯各国的支援,包括(1)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出兵攻打中国东北的日军。

3.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一定要给学生强调,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4.国际友人和爱国华侨对抗日的援助。

[知识补充]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堂小结】

3 (让学生根据对本课知识的学习自行总结,在学生总结完毕后出示一组数据,再次证明中华儿好用血肉之躯铸就了钢铁长城,换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当堂检测】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教案分析

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二、课内探究学习

三、课后巩固提升

二、教学课题

、知识目标: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概况),开国大典盛况,x藏和平解放。

2、能力目标: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旧对比分析)。

3、情感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要增强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x藏的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x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x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x藏和平解放。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四、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学生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老师在学生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基本方法,自学本部分内容。学生通过电视等,对x藏问题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学习本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五、

教学方法

范例导学-自主探究-及时巩固-拓展提升教学法情感体验法对比研究法

初中各年级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知识线索,按第2页“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纲要信息”:

┢────────────民主主义革命────────────┓上溯到1840年→

30年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

3年以来

旧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师:三大战役胜利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河北平山的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建立新中国做好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今天我们接着了解,当年是怎样在组织机构上完成建国工作的。新课探究:

学生探究讨论:

第1页“导入框”材料:毛泽东和周恩来所说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什么?

师(概述):指的是新中国的建立、巩固、建设和发展,包括政治、军事、外交、民族、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经济建设。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为了替人民打天下,主要从事政治和军事的斗争,在经济建设方面还缺乏经验。

师:为保证“赶考”任务的实现,共产党人进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中国的国家政权机构

师(设问):在国家每次召开重大会议时,人们都能听到国歌、看到国旗,那么这些中国的象征是怎样确定下来的呢?

生(结合课前的预习答):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下来的。索】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视频(通过该视频先让学生大致了解会议的情况)

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学生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结合下列教师提出的问题分小组合作学习)。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师:提醒学生看课文注解。

生:简称《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哪些国家象征?

生: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代)——《义勇军进行曲》,首都——北京,纪年方法——公元纪年。

师:谁还知道在国家象征中,这次会议没有确定哪一项?生:国徽。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第5页“自由阅读卡·国旗的诞生”回答:国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生:(红色象征革命,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小五角星象征各行各业革命人民,小星围着大星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百度百科】五星红旗(通过相关情况的介绍,深化国旗在学生心目中神圣感,珍爱国旗)

师:结合第3页“动脑筋”回答: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

生:它是抗日救亡运动中诞生的革命歌曲,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旋律激昂,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师:在这里再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魅力吧!请同学们起立。师:下面,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近现代中国首都的变迁:清政府以北京为首都,但曾经分别在1860年和1900年沦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国民党政府以南京为首都(抗战时则以重庆为“陪都”),当时改北京为“北平”。新中国决定以北平为首都,从建国起,恢复名称为北京。师: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古今纪年方法的变化:“夏历”→帝王“谥号”(人死后由后代追封)→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年号”(在位自定)→“民国”纪年→新中国的公元纪年。

(3)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先师:假如你现在正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你想到什么?生:革命先烈的伟大,现在生活来之不易等。

(4)这次会议产生了哪些新的国家机构和领导人?师:请同学们阅读一下教材,找出答案。

生(阅读后):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人为副主席。然后在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上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情况,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原先我们也学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它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开的?生:1946年在重庆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与1946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们为什么称这次为“新”政治协商会议?“新”在何处?

讨论总结:

946年在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首先倡议并得到多数民主党派的支持后,由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其任务原本是要准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所以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但是很快就被国民党政府撕毁。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解放战争获得基本胜利、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已经结束的历史时刻举行的,其任务就是要正式建立新中国的国家机构,决定新中国的国家象征,产生国家政权机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要领导人;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数多,包括社会的各个阶层;等。

二、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活动设计一:

师:让学生观看第

2、3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4幅插图,观看开国大典的片断,谈谈观看《开国大典》录相的感受。

生(谈感受):庄严肃穆、令人振奋等。

活动设计二:

教师鼓励学生模仿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声音、声调。学生模仿,领悟毛泽东当时的心情。通过模仿,使学生理解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人民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三、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总结:

要求: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师运用新、旧中国对比的方法,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第3页的内容,得出如下结论: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结束了一百年多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壮大和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新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新中国的成立,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理解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含义。

四、x藏和平解放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课文相关史料,并梳理要点,自行总结出教师所设问题的答案。

.x藏在什么时候和平解放?(1951年)

2.x藏的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3.根据第5页“活动与探究·2”:毛泽东两边的x藏代表分别是谁?(左边穿深色袈裟的是阿沛·阿旺晋美,右边穿浅色袈裟的是**额尔德尼。)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原因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导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通过设置相关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2、通过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伟大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有二:一是台儿庄战役。首先,因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其次,这次胜利是用生命代价换取的。这一战役集中体现了“血肉筑长城”的主题及民族危亡时激发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是百团大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这一时期,国内投降的倾向日益严重。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出击日军,进行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取得重大战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

教学难点

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本课的难点。在教材没有介绍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和国民党六大内容的情况下,让学习学习七大的内容,理解七大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

教法

分组导学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

1、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将本课内容分成3大板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板块,并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使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能力。

2、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编排历史课本短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松花江上》背景音乐,展示抗日图片)

一曲《松花江上》,唱尽了东北人民的血和泪,九一

八、九一八,日军开始侵华,侵略者铁蹄踏过之处,山河破碎,被烧毁的村庄,被炸毁的城市,被抢走的资源,被杀害的无辜百姓、被俘军人,南京大屠杀中的血腥一页……构成了当年中国大地上一幕幕惨烈的画面,但中华民族是不肯屈服的,也是不可战胜的。你看,东北抗联站起来了,二十九军站起来了,佟麟阁、赵登禹虽然倒下去了,但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却站起来了,用他们的血和肉筑成新的长城,奏响了民族抗争、夺取胜利的新篇章。

1 讲授新课:

进入课题:第十六课 血肉筑长城(背景音乐:《国歌》进入) 展示学习板块:

第一乐章 《怒吼吧,黄河》

第二乐章 历史道路的抉择──中共七大 第三乐章 胜利之歌

师:第一个乐章,《怒吼吧,黄河》,这一乐章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发出抗战的吼声。(播放音乐:《怒吼吧,黄河》),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从中找出一共有几次重要战役?分别是哪几次?

生:一共有3次,分别是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师:请同学们分别介绍一下这3次战役,介绍的同时需要注意历史事件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等。首先,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一乐章第一重音符──平型关大捷

生:出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平型关战斗示意图》,以八路军一一五师指战员的身份,介绍了发生在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师:补充指出这同时也是正面战场的胜利。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一乐章第二个重音符──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台儿庄战役”。

生:结合《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简单介绍了台儿庄战役概况。 生:小组表演课本剧《台儿庄敢死队》

旁白:台儿庄地区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对阵地的争夺战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日军为了攻下这一地区,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射了密集的炮弹,每日达六七千发之多,炮轰之后,日军又以坦克为先导,向庄内猛冲。而我军既无坦克,又无对付坦克的平射炮,我们凭什么和他们战斗,守卫台儿庄城的三十一师给我们做出了回答:

(是日午后,日军凭借炮火优势,已攻入台儿庄城内,台儿庄形势危急。) 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面对着他的士兵:兄弟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小鬼子已经攻进来了,我们怎么办?作为一名军人,面对入室豺狼,此刻我们就应该用手中武器来回答!

士兵一起高呼:保家卫国,拼死也要夺回阵地。把小日本打回老家去。

池师长:不怕死的,有骨气的跟我冲。(战士们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仍踊跃报名) 池峰城:好样的,不愧是我池峰城的兵,每名敢死队员赏大洋30块。 战士1:要钱干什么?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子孙后代做日本人的奴隶!

战士2:要钱干什么?去了就没想着回来,宁可同归于尽,也不能让小日本在我们国家猖狂!

旁白:(配《大刀进行曲》):乘着夜色,敢死队冲入敌阵,白刃战中,有的受了伤,又从血泊中爬起来,用大刀砍杀敌人;有的拉响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阵地夺回来了,57名敢死队员却只有11人活着回来……

而这只不过是台儿庄战役这幕大剧中的普通一幕。

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台儿庄战役的惨烈,中国军人的英勇杀敌,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来之不易。(简要归纳台儿庄战役)

师: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乐章最后一个重音符──鼓舞中国人民抗战信心的“百团大战”。

2 (学生以一个亲历"百团大战"的八路军老战士李彦谟的身份讲故事)

旁白:(背景音乐:班得瑞《初雪》)美国将领麦克阿瑟说过一句话:“老兵不会死去,他们只是渐渐淡出记忆。”今天,我们用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亲历“百团大战”的82岁老兵来说,再也恰当不过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脸堂黝黑、皱纹密布的老兵李彦谟,独自一人踏上火车,从河南起程,重返山西武乡砖壁村,寻找当年抗战的痕迹。这么多年过去了,已转业到地方的他对发生在这里的细节依旧清晰,

生:那是60多年以前,八路军总部机关就设在我们砖壁村, 我当时还是个儿童团团长,主要任务是喂军马、放哨什么的,还不是真正的八路军战士。后来,我爷爷在一次小日本的扫荡中,被他们用枪托给活活打死了。为了给惨死的爷爷报仇,我16岁就参了军,这样才有机会参加了“百团大战”。像我一样,在当时全国抗日最激烈的太行山区,有无数青年就这样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我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而"百团大战"的帷幕就这样也拉开了。从1939年的夏天开始,小日本仗着交通线,对咱们华北地区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大肆挖沟筑堡,建立了"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妄图困死咱们华北的抗日军民。 为了打破小日本的"囚笼政策",改善华北态势,咱们八路军决定抓住1940年夏季扫荡后华北日军兵力分散、呼应困难的时机,组织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也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在1940年7月22日,战斗打响了,我们在彭德怀指挥下,主要以正太铁路为重点对敌人的交通实施总破坏。一般都是在凌晨的时候,趁敌人疏于防范之机,潜伏在路边的我们就用铁锹、洋镐等工具将敌人的铁轨拧成麻花状,连日军主要的运输公路,我们也不放过,被我们挖得像蜂窝一样。记得当时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就是关家瑙战役,这也是"百团大战"最后一战。当时,我们隐藏在关家瑙周围,日本刚崎大队长带着700多鬼子向八路军总部赶来时被我们迅速包围,小日本很快从长治调来两架飞机企图对地轰炸,好制造逃跑的机会, 战斗从中午开始。小日本连着三次反扑,子弹像下雨一样,在我们头上飞,但每次小日本都没挪动几步,就被我们给打回去,像缩头乌龟一样。为了防止日军援军赶来,我们受令开始歼灭负隅顽的抗小日本。 冲锋号一吹,我们尖兵排的战士端着刺刀,踩着遍地日军的尸体冲杀过去。……

师:好,由于时间关系,同学以一个亲历"百团大战"的八路军老战士--李彦谟的身份,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他流利、生动的讲述,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了百团大战那段鼓舞全国人民抗战士气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

通过该同学的讲述,结合书中相关部分,谁能概述一下百团大战的主要内容。 生:简单明确的回答。(时间、地点、人物、主要目标、意义) 师:出示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师生共同总结三次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战相持阶段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敌后战场进行的。中国军人、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抗日长城),并完成“三次重要战役比较表”

师:课前同学们查阅了很多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各小组可以互相交流。 生:展示交流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很多抗日故事,请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感受(略)

1945年,是关键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将何去何从,让我们一起到中共七大的会场去看一看。进入第二乐章:中共七大,历史道路的抉择。

师:展示《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示意图,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到1945年,抗战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总结一下。

3 生:抗战形势向着有利于中国的形势发展,中国即将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 师:抗战时,代表中国的是哪一个政府?它的统治是否让人民大众满意?中国共产党此时做出了什么样的抉择?它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生:抗战时,代表中国的是国民党政府,它领导中国军民进行正面战场的抵抗,做出了很大贡献,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爱国将领,比如:张学良、杨虎城、佟麟阁、赵登禹,还有一批为国家独立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普通士兵。

生: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同时发现国民党在四大家族的统治下,越来越腐败。四大家族聚敛财富,民怨沸腾,已经逐渐失去了民心。与此相反,共产党在抗战中积极开辟敌后战场,发动老百姓,打日本鬼子,开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

生:国民党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召开了国民党六大,共产党此时也迅速做出了反映,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生:毛泽东在会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重要报告,指出: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我们在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即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生:这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师:同学们对中共七大的介绍非常全面,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将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为和它的对内统治政策一分为二的看,并且指出了民心向背的转化问题。说明同学们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用心去思考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初步具有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发扬这种学习方法和精神。

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渴盼已久的胜利。进入第三乐章:胜利之歌。

师: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阐述更好)

(学生讨论的积极而热烈)

生: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生: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生: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10日,朱德总司令发布战略大反攻的命令,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大反攻阶段。

生:……

师:同学们从人心向背、共产党领导抗日力量的斗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国际友人的支援、美苏的对日作战等方面阐述了抗战胜利的原因。与此同时,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小结: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经空前灾难考验和战火的洗礼,浴后重生,实现了独立与解放。中华民族开始站在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课后延伸:写一份历史小论文,论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一、 温故知新

1.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是什么时间结束的?结束标志是什么?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的历史转折。

2. 知道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三、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2.学习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导入:用歌曲《走进新时代》导入。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思想基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学生独学完成) ①背景:A、粉粹“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____________的错误。

B、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思想,提出______的方针。 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看真理问题讨论的图片和视频。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学生对学完成) ①时间:_____ ②地点:______ ③内容:

A、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组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意义:

A、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

B、完成了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拨乱反正,是____________的伟大开端。

合作探究: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2.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

①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2)完善法律制度: ①成就:

A、1982年颁布第四部《____________》。 B、1986年 ,颁布《___________》。

C、全国人大又通过了《____________》、《劳动社会保障法》、《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法律。 ②意义:

A、基本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__________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C、我国逐渐向__________的道路迈进。

拓展延伸:看ppt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五、板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平反冤假错案 完善法律制度

六、当堂检测:(见ppt)

七、作业设计:

(2009陕西中考)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代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这一转折有什么意义?

八、巧记历史:

• 一九七八看北京,真理讨论奠基础。

• 解放思想为指导,经济建设是中心。

• 改革开放好开端,核心领导邓小平。

• 历史转折意义大,中国走进新时代。

上一篇:59我的大学生活初体验下一篇:60分高中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