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班级管理

2024-05-10

中职生班级管理(精选十篇)

中职生班级管理 篇1

“千军易得, 良将难求”“火车要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这些简单而又朴实的道理, 说明班干部 (班长) 的重要性。

如果说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负责人, 那么班干部 (班长) 就是这个班级的带头人。所以选好班干部 (班长) , 对今后班级管理至关重要。事实上, 作为一个班长, 并不需要外在形象的一种震慑力, 相反, 那种具有细心和责任心, 性格开朗的同学, 在班级中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 所以, 笔者认为选班长的原则仍然是强调学生的内在素质。虽然有人会说这样的班长管不住班内的“捣蛋生”, 但本人认为学生之间只存在一种相互的帮助, 而不存在那种“管”, 对于那种“捣蛋生”, 可以通过班长的帮助, 班主任的教育来实现转化。除了选好班长以外, 笔者认为对班委成员必须要时时刻刻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 笔者定期召开班委成员讨论会, 通过这种方式对班委成员进行思想教育, 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素质, 同时随时从他们那里反馈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在班委会上提出, 让大家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以达到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

二、成长档案袋

“成长档案袋”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在2004级护理205班, 要求学生断断续续记录个人的成长日志, 经过2006级和2008级两届4年的丰富和创新, “成长档案袋”既记录学生的“遗憾之举”, 更要记录学生的“成功之处”;既有学生的“自我学情分析”, 更有“四心相连”评语;还有周记、月记以及在班级重大事件后所写心得。书写文章的过程, 就是一次自我约束的过程, 一次深入思考的过程, 一次进步的过程, 一次克制自己的过程。“成功之处”用红色纸记录, 以示表扬和鼓励。“遗憾之举”用黄色纸记录, 以示提醒和警戒。“自我学情分析”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全面剖析, 以发现不足, 扬长避短。“四心相连”评语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学真心告白”“老师的鼓励”“家长的期盼”等。这是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家长之间的一个交流的平台。

“成长档案袋”主要有以下好处:一是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管理。一个“成长档案袋”包容了学生的所有方面:学习的、生活的, 习惯的、纪律的, 校内的、校外的, 成功的、失败的, 等等。二是把“虚幻”的管理具体化, 使得我们的教育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原来的一些管理之所以有时贯彻的不好, 落实的不好;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总是一点简单的说教, 而没有详尽的材料来体现。“成长档案袋”式管理就彻底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三是这种管理模式还为学校和家长交流沟通时提供了详尽的材料, 而不再是简单的、甚至是虚无的口头评价。四是通过实施“成长档案袋”式管理笔者感觉学生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慢慢的他们懂得了他们真的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描绘自己的人生。慢慢的学生们有了一些“三思而后行”的意味, 明辨是非能力增强了, 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初步形成。

对于学生的成长档案, 要定期召开主题班会, 对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要及时反馈和点评, 既让同学们知道你非常的重视大家, 也是对同学们的尊重。同学们下一阶段还能够认真的表现, 并且要表扬先进, 多看同学们的进步, 鼓励和激励他们, 促进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

三、塑造班级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体现, 是班级管理和建设良好班风的内驱力和核心, 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它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 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为了培养班级精神, 1.笔者通过建立的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 掌握本班成员带有共性和主要习惯、性格、能力、觉悟等特征,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要求和班风建设的主要方向 (班级的班规、班训) , 使班级精神体现全班成员的共识;2.要求班干部队伍, 必须在各种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能起先锋和表率作用;3.根据班级特点, 概括出班级精神的特色, 找到一个突破口, 确定一个主攻点, 如设计班徽、班歌, 根据班级出现的阶段性的问题, 并有阶段性地提出更高水平的半期和学期目标;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 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 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班主任在班级舆论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事关班级发展的重要问题上, 班主任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我们班级设置了一个“讨论本”, 同学们关心的问题, 班上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拿来讨论。

班级精神提炼于班级和班级活动之中, 但班级精神不是标语、口号, 提炼、构建起来后, 必须要诠释、内化, 让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内化于心而外显于行。班级精神构建出来后, 我们组织了学生开展了精神诠释的系列活动, 以丰富多彩又而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深入诠释精神内涵。如:故事诠释、班级精神演讲、班级精神大讨论、在班徽、班歌的创作中内化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认识和了解了班级文化和精神, 同时也有了对文化和精神的认同感, 明白自己该怎样做,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实现文化的细目标。为了实施这些目标, 同学们的活动和体会会记录在成长档案袋中。

总之, 班级是有生命的, 也是有灵性的, 要想创建一个优秀的班级, 我们一定要让班级有一种崇高的班级精神。

四、抓中间, 带两头

班级和社会一样, 应该是一个橄榄型的团体, 中间的孩子才是最大的群体, 也是个充满潜力的大队伍.他们中的有些人, 只要有人促一促, 抓一抓, 也会进入尖子生的行列;反之, 松一松, 有些人就会滑入后进生的队伍, 使“两极分化”的局面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妨采用“抓中间, 带两头”的做法。理由是“中间生”占比率最大, 差生和尖子生为少数。抓住中间地带的学生, 把他们的成绩提高上来才能促使少数尖子生意识到危机感, 差生也会积极要求进步。这是个非常简单的“保大局”的道理, 符合“为了一切学生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理念。

我们要帮助所谓的“中间生”找到那些值得夸奖、值得欣赏的优点, 肯定他们;找到他们生活中的灿烂, 学习中的沉稳, 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一点点的灿烂, 一点点的沉稳保护起来, 再逐步让它生长起来, 壮大起来。这样做往往事半功倍。

五、爱字当头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我们相信, 任何一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都不会缺少去爱的勇气, 往往缺少的却是爱的技巧和方法。在实施班级管理当中, 爱至少要有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班主任应该有双重角色:父亲和母亲。既要有父亲般的严爱, 又要有母亲似的关爱。既有严格又有细腻, 既强调共性又尊重个性。不吝啬微笑, 不吝啬表扬, 不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

1. 父亲般的严爱

一个新成立的班级体, 彼此都来自不同学校, 有着相互不一致的教育背景, 不一致的教育理念。这时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东西把大家的行为习惯统一到学校的要求当中来。所以, 首先应该是要建立一整套严厉的、有针对性的、能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考核制度;然后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严格考核, 并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其中的每一条, 对做得好的及时进行鼓励, 对做得不好的也要及时进行批评、处罚。使学生迅速统一到班级管理当中来, 形成统一意志, 形成共性!这就是父亲般的严爱。严也是一种爱。

2. 母亲似的关爱

如果, 一个班级管理只有严格的爱, 那么就会缺乏人性的关怀, 会使学生感到很压抑, 没有归属感, 没有成长的快乐, 也没有大家彼此协作的氛围, 从而使一个集体成为一个失去灵魂的躯壳。而母亲似的关爱, 由于母爱的细心、耐心和真心, 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我们班主任应该时刻把学生装在心中, 关注学生, 走近学生, 了解学生, 从小事做起, 从习惯养成抓起, 还要善于察言观色, 善于由表及里, 小中见大, 学生是单纯的, 一句话、一皱眉、一愣神往往都是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 要关注这些信息。这样我们既可以走进学生的内心, 同样也增加了工作的预见性,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当中。

总之, 班级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同时又是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希望通过这几个关键字, 能够帮助大家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臣.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

[2]丁榕.班级管理科学与艺术—我的班主任情[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M].辽宁:沈阳出版社, 2000

[4]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班级文明公约-中职生 篇2

第二条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开小差,不懒散,不睡觉。

第三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抽烟,不喝酒,不说

脏话,不打架骂人,有是非正义感。

第四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穿露肩服,不穿拖鞋,不戴手

饰,不留长指甲,男生不留长发。

第五条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不拖拖拉拉,爱护公物,关心集体,有

集体荣誉感。

第六条准时起床参加晨练,按时上晚自习,遵守寝室纪律,做好寝

室卫生,不留宿外人。

第七条维持教室卫生,桌椅物品摆放整齐,做好值日工作,做到窗、地、桌椅、墙面、窗台干净,黑板、粉笔槽干净。

第八条班干部起带头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为班级工作

尽心尽职。

第九条对自己要有信心,争取更大的进步,不要气馁,也不要自卑。

第十条班级公约大家定,行为习惯常比较,同学之间常勉励,遵纪

浅谈中职生班级管理工作 篇3

【关键词】中职生班级管理自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4)06-116-01

一、培养中职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中职生的自主精神则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每个中职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中职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引导中职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以此来培养中职生的自主精神。引导中职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可以使班级管理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化为中职生的自觉行动,增强中职生班级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为中职生开展自觉有效的自我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认识自己,展现自己,管理自己,使自己由他控向自律转型,最终发展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管理教育中从关心班级、热爱班级而为班级增光添彩,为建设班级出谋划策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学生只有明确地认识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才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学会自律。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用爱心去关注中职生

中职生多为学习基础较差的后进生,他们或许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被老师或班主任遗忘的对象,在老师的眼里就是典型的差生。而中小学的老师并没有关注过这群学生可爱、淘气的一面。由于他们的成绩差被老师遗忘了,他们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则会不定期的在班级出风头,无非就是引起老师的关注。当他们踏入中职门槛,就是名副其实的中职生,这样的一帮学生聚集到一起,在一般老师看来是一件非常棘手的群体,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班级。要管理好这样的中职班级,班主任就要从师生关系着手,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只有师生情感融洽,交流无障碍,才能带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班主任经常深入班级,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并在学生面前显示出自己的人格力量。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都是在谈笑中得到的启发,“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得心应手。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严是在学习、习惯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决不迁就;爱就是在生活、思想方面关心爱护学生。爱学生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心,就像池塘里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良好的师生语言交流气氛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做为班主任都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处处用积极语言鼓励引导学生。班主任如果能时而用赞美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用亲切的爱来教育学生,必定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于中职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作为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爱有加,方能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

三、“行为人师,坐为人范”

“身教胜于言教”,作为班主任要以一个良好的形象生活在中职生中间,将会为创建和谐班集体,提高班级凝聚力起到奠基和促进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同时又是班级不可分割的一员。

四、组建班委会,培养得力班干部

教师要教育好班集体,又使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受到集体教育,不可能总是一个一个地教育学生,那会顾此失彼。因此,教师一定要建设好班集体,培养好班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良好的班集体要有一个团结的、有组织能力的、有威信的班委会,如果有了一个好的班委会,班主任的工作往往就会事半功倍,因为这不仅会减轻班主任的负担,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素质教育来讲,就是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使班级的日常管理不是在班主任一个人管理下运转,而是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管理之下的高质量运转。在选拔班级干部时,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必须要耐心观察一段时间,在选拔干部时要选拔人品好、为人忠诚、有工作能力、威信高、乐于为同学服务的人。

在平时,我坚持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尊重学生干部的创造性工作,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他们的工作态度一是信任、二是放手、三是全力支持。对干部要求要严:要求他们摆正位置,明确职责,在同学中起榜样带头作用;要做老师的得力助手,谁做得不好,要结合具体所犯错误深度批评教育,彻底扭转他们所犯的错误;随着班干部的成熟,班级管理工作也会逐渐开展得井然有序;这样形成一个有班主任引导,班干部管理,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

五、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学校教育工作的很大一部分需要家庭教育来协助。作为班主任,要求我们经常和需要帮助的那些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情况,双管齐下,齐抓共管,对学生品德修养的锤炼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六、结语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中,开展中职生自我教育,培养中职生主体意识,其效果是真切实在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以中职生为本,组建得力的班委发挥中职生的自我管理才能,努力提高中职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中职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中职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

[ 参考文献 ]

[1] 李文.中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管理,2009,25.

[2] 李佳.“依法治班”——班级管理的必然趋势[J].教育实践与研

究:中学版(B),2009(9).

提升中职生心理弹性的班级管理策略 篇4

关键词:心理弹性,中职生,班级管理策略

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教育学、心理学一个新的关注点,它对提高儿童青少年应对各种压力、逆境、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适应性,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在身体,还是在认知、情感上都发生着很大变化,面对各种压力、挫折和创伤,他们比成人更加敏感。[1] 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基础差,素质低,心理脆弱,受关注程度低,是弱势群体。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现在,切实搞好班级管理,努力提升中职生心理弹性,以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是在对高危儿童、处境不利儿童和处于应激状态的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强调个体经历压力、逆境或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之后的成功适应和良好发展。[2][3]在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是两个重要概念。

(二)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指那些增加人们不期望的消极结果可能性的相关变量。Kopp (1977)把危险性因素分为两大类:遗传或基因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4]

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就是指能减轻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心理弹性发展的因素。总结起来,可分为三类:个体、家庭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2][3]

值得注意的是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不总是处于一个连续体上,危险性因素的另一端并不一定是保护性因素,它们可能属于不同的维度,并存于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可能是变化的。[4]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青少年往往同时受到多个保护性或/和破坏性因素的影响,显然,这多个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并非只是简单相加,但这些因素必须通过个体的作用才能显示其意义。因此,通过培养个体保护因素来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对他们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二、运用心理弹性研究结论,优化班级管理,促进个体和谐发展

(一)中职生的一般特点

1.学习基础差

大部分中职生是升高中无望后,选择了中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薄弱,在 4个班的入学调查中,262人高于普高分数的仅有2人。

2.存在自卑心理

很多学生由于前期的受挫感,存在自卑心理,心理脆弱,抱着混张文凭的思想,“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3.学习的动力不足

不少学生抱着学个一技之长的想法,忽视文化课,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这些特点给中等职业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职生相对于普高生,有较多的失败和受挫的经历,是明显的弱势群体。心理弹性与压力、挫折、创伤等联系比较紧密,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弹性的研究结论,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心理弹性,促进其和谐发展。

(二)班级管理中提升中职生心理弹性的策略

1.通过“找优点”,培养良好的自尊

中职生由于学习成绩等因素的影响,受挫体验较多,心理阴影较重,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的有自卑感。有的甚至因自卑而畸变为极度自我防御,听不得一点批评教育。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积极地创造机会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尊,而自尊作为自我发展的核心部分,对青少年的自我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那些经历高危或重大消极生活事件后仍能发展良好的个体比未能正常发展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自尊。[4]

基于此,通过三分钟演讲、周记和小组讨论游戏等活动“找优点”,培养自尊。三分钟演讲:题目为“我最擅长的……”、“我的优点”等等。根据自愿报名排序,每个同学都要进行,可长可短,但要求尽量具体,最好举例说明。若某同学觉得自己优点不突出,还可以小组讨论,给他找出优点。这既可使同学相互了解,又可使介绍自己优点的同学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赢得其他同学的尊重的机会,体验被欣赏的感觉,以此为契机培养良好自尊。此外,还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心理素质,为培养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

2.介绍心理、生理知识,辅之励志故事,树立自信

利用自习课,针对中职生的挫败感,邀请专业老师做生理和心理系列专题讲座:如:潜力无穷的大脑——大脑的结构,让同学们了解大脑的潜力;学习心理的规律:记忆的原理;记忆的方法;学习策略;情绪调控;心理暗示——成功的秘密;延迟满足——自制力的培养等,让同学们了解学习方法,也掌握心理规律。

同时,用每周一个励志故事作为辅助,鼓励、激励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逐步树立自信。

3.通过技能训练,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兴趣

通过技能训练,对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兴趣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电工》课程中,培养焊接技能,开展修理小电器活动。不少专业理论差些的学生,也很快地掌握了修理电熨斗、电吹风的技能,并很快利用这一技能为其他专业的师生修理插座、电炉、电熨斗等小电器,他人的求助使学生很快体验到了自己学习的价值,他人的感谢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这对他们是极其重要的,可以重塑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走出挫败的心理阴影,逐步树立自信。

4.训练归因,体验成功,促使心理和谐

大多数中职生成绩差,并非智力问题,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多次学业成绩不良,他们对学习会有一种“习得性无助感”。维纳的归因研究认为行为成败的原因可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学生若将学习成绩的失败归结于能力等内部因素,则会对学习失去信心,而归结于努力等可控性因素就会通过提高努力程度来改善学习成绩。[5]因此,引导学生改变不适当的归因方式极其重要。

基于此,采用管理学中“SWOT(即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分析法。第一,找目标:找本班的某同学作为目标;第二,对比分析:他(她)基础好,为什么?他(她)比我聪明?那我可以比他(她)更努力;若是他(她)比我努力,我可以加倍努力……第三,制定与目标匹配的计划;第四,小组合作监督学习,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第五,反思和总结,从能改变的可控因素——努力入手,找出进步的原因。改变他们原有的认知方式,训练积极归因,让每个学生体验点点滴滴的进步和成功,有了进步和成功的情绪体验,他们心理发展会更加和谐。同时,还能培养团队意识,可谓一箭双雕,一劳多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弹性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素质教育的本质。如果能将“弹性教育”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必将对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带来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郝传慧,雷雳.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J].中国青年研究,2007(1):72-75.

[2]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6):1091-1094.

[3]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7.

[4]BENETTI C,KAM BOUROPOUSLOS N.Affect-regulated indirect effects of trait resilience on self-esteem[J].Personality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6,41:341-352.

中职生纪律管理规定 篇5

(摘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六章纪律与考勤

第三十五条学生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讲究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十六条学生不得酗酒、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及其它违法乱纪行为,凡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或移送公安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七条学校应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上课、自习、实习、公益劳动、军训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等,均应进行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凡未请假者以旷课论处。学校对旷课的学生应根据其旷课的时数、情节和认错态度进行教育或处分。

第七章奖励与处分

第三十八条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或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社会工作、锻炼身体、课外活动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可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其他单项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有关材料记入学生档案。学校对学生的表彰每学年进行一次。

第三十九条对违反纪律或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纪律处分分为下列五种:⑴ 警告;⑵ 严重警告;⑶ 记过;⑷ 留校察看;⑸ 开除学籍。

第四十条留校察看以一年为期。被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一年内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解除其留校察看处分;经教育仍不悔改者,可开除学籍。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予以开除学籍的处分:

1、触犯国家刑律,构成刑事犯罪者;

2、破坏公共财产,偷窃国家、集体和个人财物,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者;

3、打架斗殴、行凶、赌博、吸毒、偷盗等屡教不改者,品行恶劣、道德败坏,造成严重后果者;

4、违反校纪校规,情节极为严重者;

5、一学期旷课超过九十学时或在学期间旷课累计超过一百二十学时(旷

课一天,按六学时或当天实有课时计)者。

第四十二条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加强教育,促其认错悔改;必须处理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慎重而适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在15天内提出申诉,对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复议,并将复查、复议结果告知提出申诉的学生本人。

第四十三条对受处分的学生,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以撤消其处分(开除学籍的除外)。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存入学生的档案,撤消处分后,原则上可将有关材料从学生的档案中取出,存入学校的文书档案。

第四十四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须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并按隶属关系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备案,对于争议较大的决定,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有权进行调查了解,并做出裁决。

第四十五条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学校不发给学历证明,已将户口迁移至学校的学生开除学籍后,其户口应迁回入学前户口所在地或父母户口所在地。

第八章

毕业与结业

第四十六条具有完整学籍,思想品德合格,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学习并经考核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学校应向毕业生颁发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职业高中毕业证书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验印);未经验印的毕业证书一律无效。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结业证书由教育部制定统一格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印制,由学校颁发。

中职生班级管理 篇6

关键词 职专 班级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05-02

一、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1.通过调查研究可知,来到我们中职学校上学的学生, 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不知道所学专业前景如何,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认为在校混三年,拿一张证书,等着学校推荐工作,或是由父母安排日后的去向。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升高中没希望,就没有参加中考,且在初三下学期开始,到不到校,上不上课,学校和家庭也就不注意了。这些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例如,有些学生的汉语拼音不太会拼写,语言表达、阅读存在问题,英语26个字母写不完整,学习成绩总是倒数末位,经常不做作业,上课管不住自己,脏话连篇,抽烟喝酒,打架闹事等,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但是,他们并不是不聪明,从他们对电子游戏能玩得很好,有许多体育爱好,也有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来看,他们的智力不低下。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学生表现都不一样,我们必须清楚,要因人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2.有极少部分同学有奋斗目标,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们头脑清晰,有创新思想,但在不良学风的大环境下,他们的上进心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和打击。

3.还有一部分同学完全沉迷于网络游戏、QQ聊天,他们不思进取,学习生活萎靡不振,甚至于晚上下了晚自习还偷跑出去,到网吧过夜。失去了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二、班级文化的建设

1.班级环境文化。班级环境文化主要指的是教室和宿舍的环境卫生及美化装饰效果。教室和宿舍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能体现出一个班级的整体精神风貌和素质。

2.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就是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约定等,它在遵循校纪校规的前提下,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被全班同学所认可的具有本班特色的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而使学生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一个合理的班级制度是整个班级严谨、团结、向上的强有力证明。

3.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学生心中形成以人生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班级精神是一个班级最宝贵的优势和精神财富,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和内在动力。

4.班级行为文化。班级的行为文化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班级举行的各项活动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和人际关系等活动,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

三、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我们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班而异、不断创新、归纳总结,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遍的适应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传到位、达成共识。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班主任和班干部几个人一厢情愿的个体行为,必须寻求全班同学的配合和参与。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通过班会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重要性,我们要建设一个怎样的班级文化,该如何去建设。把问题公布于众,让大多数同学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树立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面认识,只有如此,才能建立一定的群众基础,才能保证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否则,只是一纸空谈。

2.选好载体,全面发展。班级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和手段才能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出来。首先,创设舒适的班级环境。前面提到班级环境文化指的是教室与宿舍的卫生情况和装饰美化。干净、舒适的教室和宿舍环境能消除疲劳,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①班级外部环境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条件。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保持为主,加强监督,有奖有罚。②开展文明教室、文明宿舍的评比,及“装扮教室.美化我家”“文化宿舍”等一系列活动。通过黑板报、名言警句、盆栽等各种形式,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装扮自己的装饰自己的教室和宿舍,把宿舍真正地当成自己的家。还要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中职学生入校时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存在着很大偏差,这是中职学校的首要难题。如何防止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继续下滑,甚至违法犯罪,让每位学生逐步步入正常规道,我认为要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基础。班级是整个学校的一部分,在制定班级制度时,不能脱离学校大的方针、政策,偏离正道而行。必须遵守本校制定的本专业学生职业行为规范;新生一律要通过《学生手则》的学习和教育,明确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吃、穿、住、行和学等方面的规范和目标,使学生逐步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主动检查自己的思想,使一些良性行为固定下来成为行为习惯。其次,从实际出发,因班情而异。有些班级学生的基础好,自制力较强,那么就不能只纠缠在不旷课、不违纪等基本的条例上,而是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而基础较差的班级必须从制度上限制其违纪的想法,采取措施来约束学生,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班规也不仅仅只规定课堂上“不许”“不应该”,对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应有所要求,比如,一个学期召开几次主题班会,开展几次班级活动,以什么样的形式举行等等,把集体活动写进班规,不仅丰富了班规内容,更加保证了活动的开展。最后奖罚要分明,加强执行力度。每种“法”的执行都伴随着奖惩制度的建立,班规也不例外。同时必须得加强它的执行力,否则,班规等于形同虚设,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再次,班级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品质。例如,有个别班级提出“爱祖国、爱父母、爱班级、爱学习、爱自己”的班级精神,这“五爱”内容宽广,意义寻常,有“大我”,也有“小我”,它的含义是: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孝顺父母;珍惜人生,珍惜学习机会;爱自己,有自信;遵守班级各项纪律,提高班级荣誉感;进而上升到热爱祖国,为国争光。最后,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多彩多姿的班级活动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活跃大脑思维,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把班级活动写进班规,保证了活动有力开展,可以形成别具一格的活动文化。

四、鼓励参与、以人为本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注重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同时,还得强化民主意识,增进同学友谊,团结友爱,这样才能使班级学生有主人翁意识,有班级责任感,人人愿意为自己班级奉献才智和真诚,这样的班级难道还会担心它没有班级凝聚力和综合竞争力吗?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不难想象,一个没有校园文化的学校和没有班级文化的班级会是怎样的一潭死水,只有把每个学生放入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中,才能实现对班级管理的控制,使中职生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在实处,从而提升中职生的整体素质。

中职生班级管理 篇7

(一 )背景

2010年11月21日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推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将“师德为先”摆在仅次于“幼儿为本”的第二位。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学前教育的成败, 直接关系到亿万幼儿能否健康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讲,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和未来。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礼仪教育,因此,把礼仪教育纳入中职德育,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中职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 )现状

就现实而言, 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少数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需要早日就业而选择的以外,大部分是因为中考未能考上普通高中,无奈地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还有为数不少的一部分是所谓的后进生,他们因为上网、厌学、严重违纪等诸多原因而辍学在家或游荡于社会,以致初中学业都未完成而直接就读职高。基于以上中职幼师生的生源特点,不少中职幼师生实有行为与应有行为很不一致,突出表现在:一是仪容仪表不符合规范,如:男生留长发、女生化浓妆等;二是言行举止不符合规范,出口成“脏”却很自然;三是少数学生不但起码的文明礼仪习惯没有养成, 还沾染了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坏习气、坏习惯。这些礼仪失范的中职幼师生将来走上社会很难受到大家的欢迎和接纳, 又怎能为人师表呢? 让中职幼师生了解和掌握礼仪规范, 提高礼仪修养,为今后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是中等职业学前教育专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二、解决的思路

(一 )教师职业礼仪的内涵和实质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的实质就是一个字:敬。

教师职业礼仪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是教师自身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现,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礼仪,具有引领性、示范性、整体性、深远性的特点。教师职业礼仪主要可以分为教师的个人礼仪、教师在学校的礼仪、教师在交往中的礼仪和教师在公共场所的礼仪。教师职业礼仪的实质是:尊重、关爱学生。通过对幼师生进行教师职业礼仪教育,既能够强化幼师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塑造幼师生的独立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提高幼师生的师德修养,又能够培养幼师生优雅的气质和风度、优美的仪表和姿态,塑造未来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

(二 )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幼师生职业礼仪素养的具体策略

1.树立礼仪意识

幼师生自身的大多数失礼行为并不是他们不想讲礼仪,多是因为不太懂得具体的礼仪规范, 没有认识到规范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因此, 要提高幼师生的职业礼仪素养, 首先要让他们意识到规范职业礼仪在职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什么样的礼仪才是规范的幼儿教师职业礼仪。作为中职幼师生的直接管理者和职业道德最重要的影响者, 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幼师生对职业礼仪的认识能力,例如:召开职业礼仪专题班会,聘请优秀幼儿教育专家现身说法示范职业礼仪, 带领幼师生去幼儿园观摩优质的示范课和礼仪课, 请已毕业的学生回校谈职业礼仪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等等,利用榜样的力量激起幼师生学习职业礼仪的兴趣。

2.具体礼仪要求

针对学校德育过大、过空、过泛,难以“入耳、入心、入脑”,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制定适合班级特点的《礼仪规范细则》。幼师生普遍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活泼好动,不喜欢听大道理,对幼师生的礼仪要求宜具体、明了。

(1)基本礼仪细则

礼貌方面。见到老师或同学要微笑问好,不打断老师或其他人的话,不说粗鄙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提问要举手,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下课后老师先行,上下楼梯靠右边走,食堂就餐主动排队,餐后主动收拾餐桌和餐具,宿舍用水、用电互相谦让,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其他同学,同学交往要诚实守信,彬彬有礼。

仪表方面。首先着装,女生不能短、露、紧、透、艳、异,拖鞋只能在宿舍穿,男生不能脏、乱、破,不能太前卫、太时尚、太轻浮,拖鞋只能在宿舍穿;其次妆饰,女生应着淡妆,不能浓妆艳抹,头发的修剪要求头发干净、整齐、长度适当、发型简明,不能太短,不能将头发染色烫发或拉直发,不打耳洞,不戴配饰;男生的头发要前不遮额、侧不遮耳、后不及领,不奇装异服,不烫染头发,不文身。

言谈举止方面。多用您/你好、请、谢谢、对不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学校期间抽烟、喝酒或做其他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事,爱护公物。遵守出入校门规则,守时,守纪,守礼。遵守校规校纪,作息时间。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要爱惜公物,讲究秩序,保持安静,不能随便偷、毁、撕,要文明待人,礼让三先,表里如一。

(2)职业礼仪细则 ( 针对幼师生见习、实习和校内模拟实训)

课堂礼仪。先备课后上课,遵循幼儿直观思维的特点,准备形式多样、色彩明丽的教具,以游戏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关注全体幼儿,以表扬鼓励为主要评价模式。

办公室礼仪。首先应注意保持干净整洁营造环境美;其次办公室只能办公,如:备课,批阅作业,不能办私事;再次在办公室自己的东西要摆放有序,着装要大方得体,谈吐要谦和有礼。

日常交往礼仪。主动向年长教师问候,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对待上级要维护领导权威,服从上级,服从命令和指挥;尊重同事,支持同事的工作;与人交谈时要做到“四不准 ,五不谈”,即不打断对方 ,不补充对方 , 不纠正对方 ,不质疑对方,不谈论党和国家政府,不谈论交际对象,不谈论同行、同事、领导、学生,不谈论格调不高的事情,不谈论涉及个人隐私和宗教信仰的内容。

公共礼仪。公共礼仪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乐于助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关爱生命。

3.实践礼仪规范

一位教育家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 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可见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给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例如:我班就将礼仪培养寓于读、讲、考、赛、评等一系列活动中。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礼仪方面的书籍;讲,即可在班会、晨会中讲关于礼仪方面的典故、事例、学习文明礼仪后的心得体会等;考,即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考试;赛,即组织班级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我班每一年都要举行礼仪大赛暨礼仪风采展示,邀请学校领导老师和其他班同学前来观看;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天天进行评比,建立班级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强化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习惯和纪律秩序。

4.营 造礼仪氛围

在教室、宿舍醒目的地方贴上礼仪规范细则,在楼梯走廊贴有礼仪方面的宣传标语, 每天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一条关于礼仪修养的格言,每晚请值日生分享一则礼仪小故事,每周利用橱窗、广播、班会等及时表扬礼仪标兵的事迹,每月召开一次文明礼仪相关的主题班会, 把整个班级装扮成无形的育人教材,发挥无声的礼仪教育作用,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 在良好的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的熏陶。

三、结语

“德高为师 , 身正为范”, 中职幼师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担负培育祖国建设接班人的奠基工作,基脚不稳怎能高楼万丈,提高中职幼师生的职业礼仪修养任重而道远。班级是学校礼仪教育的基础单位,是学生礼仪行为践行的最重要环境。本文通过对班级管理中职业礼仪素养培养策略的探索, 期待引起更多志同道合者的探讨, 期待文明礼仪之花在中职幼师生的心中绽放芳华。

摘要:教师职业礼仪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是教师自身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现。中职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担负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然而中职幼师生普遍礼仪失范。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班级出发,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职幼师生职业礼仪修养的策略,期待引起同行的探讨和研究。

中职生班级管理 篇8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小组,班级管理

学习小组合作是指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职生或群体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学习小组深度合作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中职教师以中职生学习小组作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一、学习小组深度合作的作用

(一)促进交往,增强班级凝聚力。

学习小组合作管理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学习小组成员必须共同合作,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一起争取小组的胜利,使各小组内不同的人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进而推动班集体的发展,大大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培养中职生合作意识。

为了使中职生从心里真正理解学习小组合作的含义,认可小组合作在学科学习、个人成长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班会、班委会、骨干中职生座谈会的形式,甚至从自己所教学科中挖掘合作精神,并灌输给中职生,这样在意识上中职生们形成了一个很强烈的合作意识,并达成共识,为后面的小组合作行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体现民主,强化自我管理能力。

在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中,中职生往往处于被管理地位,大都缺乏主见,不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而在学习小组合作管理中,中职生掌握管理权,可以自主地开展自我管理,有权对班级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个人在小组中、班级中所得到的精神上和行动上的支持使每个中职生在这样的管理模式里都能感受和珍惜,从而对中职生个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四)培养中职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为了实现小组及班级的目标,每个成员和每个小组都一定会群策群力,尽心尽力,通力合作,各展所长。通过开展学习小组合作管理,让中职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二、学习小组深度合作推动班级管理

(一)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管理。

学习小组的课堂自主合作学习和课余合作可以监督学习。课堂上由组长掌握并调控合作学习情况,每名组员积极交流预习成果、积极发表探索意见、踊跃展示个人所得感悟,并将每天课程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量化记录以备个人评价使用, 突出的计入中职生在校表现汇报表上。班委亦根据分工监督各个学习小组的情况,并将表现突出的学习小组和个人进行班级量化记录以备学习小组评价使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小组的作业进行互查互督。学习小组之间则结成“联谊学习小组”或“挑战学习小组”, 相互监督提醒,在学习生活中团结协作,公平竞争。

(二)学习小组卫生管理。

班内每个中职生在室内外的卫生区域(包含区域内的公物安全)是固定的,班级值日组实行日轮流制,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配到每一个中职生,组长还要负责监督每位中职生区域内的职责履行情况,使他们养成及时擦黑板、倒垃圾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三)学习小组纪律管理。

每日都由副班长协同值日班委通过记录班级纪律情况,在学习小组间开展评比活动。每周一的班会课上,由班长对一周内学习小组的表现进行表扬和批评,并公布量化结果,学习小组内同学表扬本组表现优异的同学,表现不佳的同学进行自我批评,无论表现好还是不好的突出者都由组长具体地如实填写“中职生在校表现汇报表”,并根据组规进行学习小组量化记录。

(四)切实有效地做好量化评价。

班内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重集体轻个人、重奖轻罚为原则进行量化评价。具体评价分为五个级别:一级评价,组内评价。学习小组长以“中职生在校表现汇报表”为主要阵地,对组员进行全方位的过程性量化记录,这是实现学习小组健康发展的抓手。二级评价,班委评价。各班委根据各自职责分工,用不同的标记对各学习小组进行全方位过程性评价。三级评价,教师评价。科任教师主要根据班级量化细则对中职生及其各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表现给予量化评价,根据各科课代表的记录由学习委员专门负责。四级评价,班主任除了对以上一方面评价外,还要对学习小组日常学习、卫生、纪律、秩序、宿舍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抽查评价量化。五级评价,级部中职生根据学校和级部的管理要求每天都要进行常规检查,这些检查结果最终都要加倍落实到学习小组每一个成员身上并纳入学习小组量化管理中去。

三、结语

中职生班级管理 篇9

这个案例分析将找到一种方式, 让他们能够自我约束, 自主管理。从而到达中职生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能力人”。

1学生成长背景

据了解, 班级里一共有三十六个学生, 其中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学生有21人 (父母在外超过三年的有11人) , 母亲在家父亲在外的学生有8人, 单亲家庭的学生有3人, 父母亲均在家的有4人。由这个数据可见, 班里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 他们接受到的习惯养成教育较薄弱。

2学生特点

1) 自尊心强, 拒绝与不信任的人交流, 对于批评和否定表面上会表现得无所谓, 但内心渴望得到肯定和支持。

2) 个性张扬却自卑, 他们喜欢夸张地彰显自己, 却常常会弄巧成拙。他们对于学习表现出极大的自卑。一遇到学习上的问题, 他们表现很落寞, 却故作轻松的状态。

3) 时常否定自己, 遇到批评, 他们会出现两种状态----一是极力地反抗, 二是无所谓地态度。

4) 作为中职生, 学习的内容是专业知识和公共科目。

3班级管理方法分解

学生在不自信、想放弃学业的情况下, 班主任每天要求每位学生定下一个小目标, 天天督促, 以达到学生最终的目标。班级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周写一次反思,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做德育工作, 必须从细微入手。只有学生愿意和你交谈、倾诉, 才能抓住重心, “对症下药”。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 尤其是留守儿童, 他们大多胆小, 不愿意敞开他们的内心。因此, 我主要采取每周写一个“反思”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最近的动态。学生总会在里面说说最近的动态, 或者烦心事, 并寻求我的帮忙和指导。有位同学写到:他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上数学课, 从小就对数学不感冒, 虽然他现在特别喜欢数学老师, 但是他自己总跨不过这个“不感冒”。这类抱怨有很多, 我们班很多学生都存在严重偏科现象, 为了弱化这个现象, 我决定从根本抓起。

第二阶段:细化目标, 树立学生信心, 养成好的习惯。

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加强学生自我约束力。我决定每天亲自监督。我早上跑完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每位学生制定一份目标, 并付诸行动, 完成一项打一个勾。

最开始, 学生定的目标要么太大, 要么是根本完成不了。我指导学生把每一天的目标不要安排得过多, 一口是吃不成一个胖子的。诸如:今天我对自己说了“我是最优秀的”, 今天我要记5个短语、10个短语, 今天我解决一道数学题。越细越好, 做好一项, 打上一个“√”。

除了定目标外, “一帮一”的活动在我班级里进展得很顺利。所谓“一帮一”, 就是实行责任连带制。同桌“犯错”, 另一位同学跟着受罚, 同桌作业有难题, 必须指导监督处理。这样, 学生的关系更紧密一些, 学习得到很大的提升。

第三阶段:凭借企业管理模式, 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结合企业管理模式, 我班大胆地实行模拟的企业管理。把企业文化浸润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使学生了解企业管理, 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促发他们对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渴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对企业的适应力,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创业意识, 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1管理机构与企业相似

我班级实行模拟的企业管理。首先从管理机构上与企业相似。班主任任会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班长任总经理, 副班长任副总经理, 下设部门有生产部、质检部、劳动部、人力资源部、供应部、技术研发部、保安部、体育部、宣传部、财务部, 各部门各司其职。

3.2考核指标与模拟工资接轨

每一个细微的事都有专员负责管理, 每一项指标都有详细的记录。每扣掉一分, 将减少20元的模拟工资, 每嘉奖一分, 将得到20元的模拟工资。每个月的工资表将反应学生这段时间的表现情况, 学习的进步, 习惯的养成。这样一来, 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竞争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3.3小组竞争与合作, 实现手印的承诺, 推动班级自主管理

我班总经理沿用“一帮一”的方式, 充分发挥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优势。结合每个月工资收入情况, 每个小组组长有董事长和总经理、副总经理推荐。推荐出小组长后, 小组长自动选择小组成员, 要求是不扎推、不浪费资源。分组完成后, 总经理提出每个小组组长将对小组成员作出详细的情况分析, 并给以相应的辅导措施。分析之后书写详细的分析报告, 并像签合同一样签下名字, 摁上手印。

现在, 班级基本上实现了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企业化管理带给12级会计班实实在在的收获, 推行企业的管理模式, 是完全吻合把中职生培养成“能力人”的目标要求的。我们将坚定地沿用班级企业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漫谈[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

[2]万玮.班主任兵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译林出版社, 2013.

中职生班级管理 篇10

一、中职班级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现状

(一) 中职班级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

班级日常管理, 就是班主任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班集体进行秩序维护、活动开展、环境建设等, 这也是检验班主任自我才能的良好机会, 在其帮助下更多的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提高自觉能力。多个教育环节中, 中职教育的位置非常重要, 对当下和将来的社会发展和稳定意义深远。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 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又需要被社会认可的行为习惯。因此, 班级管理需要根据培养重点设计不同的方法、模式、内容和理念。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 中职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容忽视。

(二) 中职班级管理的现状

据调查显示, 目前的中职班级管理还是借鉴传统意义上以老师为中心的理念,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主体, 被管理的对象就是学生。由于中职学生在能力、水平和学业成绩方面与高中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班主任甚至学校也都对其采取默认态度, 所以习惯听之任之, 认为只要让他们安分守己的在学校学满三年, 学校、家长、学生都相安无事就是最好的现象。首先, 这种管理思想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 班主任把自己摆在了“管家”甚至“警察”的位置, 对学生严格看管, 认为只要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就可。因此,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少不了一系列强制办法和手段的运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管理效果。

以上提到的思想和行为都与国家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和初衷相违背, 所以, 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当下社会, 中职班级日常管理也要进行科学化改革, 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注重生本理念的运用和指导, 班主任要加快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正确教育观、发展观的指导下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发展个性, 对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尽量做到关心和尊重, 使得中职学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得到不断提升, 学生在班级的状态和面貌得以改善, 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为学校吸引生源, 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和优秀的技术人才。

二、生本理念下中职班主任优化班级日常管理的具体策略

教育的全部价值归根结底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上。在中职班级管理中践行“生本理念”可以有效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既解放教师和学生, 又有利于成就和谐的班级氛围。

(一) 推陈出新, 加强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认识上, 班级的最终管理和主宰者就是班主任, 班主任通常秉承着“严师出高徒”的思想管理班级, 但是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倡和深化发展中, 这种认识和观念已经不适应基本需求, 班主任要加强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才能与时代发展潮流齐头并进。班主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尽量把人文关怀教育做到突出, 将学生的主动和积极性调动起来, 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内部事情的过程中最好是民主评议, 制度和规章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被启用;班主任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 不要一味地批评, 而是多加鼓励、支持, 使他们的个性、优势和长处尽情展现;班主任也要身体力行地进行学生指导, 爱护、关心、尊重学生, 尽量让学生的发展需求得以满足。

(二) 科学管理, 营造班级良好氛围

中职学生大都正处于青春期成长阶段, 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学习态度、性格特征等差异都比较大。中学毕业进入中职学校学习, 摆脱义务教育制度走向新环境, 对宽松、自由的氛围如果把握不好, 加上自制力不足, 成长路线可能会有所偏颇。此外, 也需要他们不断适应新环境, 人际关系的重建、归属心理的建立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创设特殊的班级文化和环境氛围, 属于潜在教育的一种, 班级中学生的生活、学习都会受到这种氛围和文化的影响, 学生行动、思想也在潜移默化接受着它的渗透。所以, 班主任要放一部分心思在创设管理环境方面, 采用科学方式实施班级管理, 以此营造最佳学习氛围。例如, 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中的一员, 有义务参与布置教室的内部环境, 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师生分享, 这样学生的归属感、义务感和责任感也一并得以提升, 保证每个中职学生都能在自己营造的良好氛围中生活、学习、健康成长。

(三) 加强活动开展, 提高班级学习积极性

中职学生由于自身在学习能力等方面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因此, 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不足, 在进入中职学校的新集体中, 整个班级一时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这一点, 班主任有责任对其进行纠正, 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班级学习积极性, 尤其是让学生加强实践课的学习, 给他们创设更多机会, 提前获取对职业的认知和体验。

例如, 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主题班会, 如“我爱我的职业”等, 鼓励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最大范围地进行资料收集,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亲自体验各种角色, 感受各种职业身份带来的体验和价值, 让学生的职业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 让学生体会职业带来的自豪感, 学习氛围、学习动机被营造和激发, 班级的职业氛围也便营造出来了。

(四) 强化责任意识, 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在生本理念下, 学生不应该单纯地作为被管理者存在, 更应成为管理者,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将自己定位成本集体中的主人, 有义务和权利实行管理。因此, 要让学生在观念和思想上深度转变和更新, 明确自己的主体和管理地位, 让自己真正成为班级成员, 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对班级内的管理和事务积极、主动参与。

例如, 在班级里班主任可以开设多个岗位, 让学生轮班负责, 而不是选出一个负责人长期任用, 比如“值日班长”等活动, 学生内心的动力和积极性可以被调动起来, 班级里事务的策划、宣传、环境布置等工作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其中, 这样班集体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更加凝聚, 学生的自觉性也越来越强。

综上所述, 对中职班级进行管理是一个动态、漫长的过程, 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 教师应加速观念的转变, 结合生本理念, 加强班级日常管理,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提升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 争取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摘要:在我国当今素质教育大环境下,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施行, 并逐渐深化, 为了不断更新以适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要求, 中职学校主张将生本理念作为教育主导思想。中职学校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 但科学管理都是必要的, 同样需要在教育管理中践行生本理念。就中职班级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现状, 以及生本理念下中职班主任优化班级日常管理在班级氛围营造、学生积极性以及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上的提高作简要探讨, 希望可以为中职班主任的班级日常优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本理念,中职,班级日常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张蕾.以“生本”理念进行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2008 (11) :83-86.

[2]吕晶.班主任如何运用生本教育理念管理好班级[J].科教导刊, 2012 (7) :195-196.

[3]邹志霞.中职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与技巧[J].教育科学论坛, 2016 (9) :22-23.

上一篇:金融环境评价下一篇:增长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