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

2024-05-02

走出课堂(精选十篇)

走出课堂 篇1

一、美术课堂中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写生教学

1.在美术课堂中的静物写生教学

静物写生是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最好途径。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可对事物的特征和自然的美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多角度地、全面地、比较地观察, 可以锻炼孩子敏锐的感受力, 感受到线的美妙, 体会到点线的组合与作用, 才能画出最生动最有感染力的形象。

在《自行车写生》教学中, 我将自行车带入课堂, 由于自行车结构复杂, 给小朋友写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在透视变化的情况下, 显得较为复杂。课堂中, 我从特征出发, 让学生来讲自行车的特征, 和其他车有何不同。结果我发现, 每个学生的出发点都不一样, 有的从链条出发, 有的从轮胎出来, 更有的从自行车的质地出发, 等等。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安排讲解内容, 深入浅出, 使复杂的形象简单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喜爱, 从而激活学生的表现欲, 并让学生在写生中完成作业。

2.在美术课堂中的风景写生教学

在教学《生长的植物》时, 我给学生画的是一片树叶, 学生很快画完, 他们把这片叶子的外形画出来了, 却没有观察树叶的其他特征, 如叶的边缘、叶脉的纹理等特征。我要求学生先观察叶子的整体外形特征, 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片叶子的细部特征, 叶片边缘是怎样的, 如何画出这类叶子的特征呢?我示范了这种叶子的画法, 用记号笔粗的一端画叶子的外形, 用记号笔细的一端画叶脉的细部, 并表达出叶子的延伸、转折、穿插等关系以及叶子的正面、背面的关系。

同时, 我安排了写生, 学生看到一盆植物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我对学生进行了写生方法的教学, 让学生看到植物叶片比较多时, 要注意看叶片, 同时也让学生仔细观察叶片与叶片之间的联系, 从而能完成一盆植物的写生。

3.在美术课堂中的人物写生教学

在《画画亲近的人》这一课教学时, 我先强调画特征, 后认识比例关系, 把造型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观察力上。写生人物应从捕捉对象特征入手, 不要受一般比例关系的限制, 这样可以避免形象概念化。在写生中抛开比例、透视的约束, 靠直观是能够画出十分生动的形象, 我就请来了部分同学的家长为孩子们做模特,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亲人在教室里时, 画得特别认真仔细, 把自己最亲近的人表现得惟妙惟肖。

二、写生的方法、步骤、构图

1.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是绘画技能的组成部分, 任何人会有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作画方法和步骤, 可是它不是一种固定的唯一的机械公式。正确的步骤方法, 自始至终体现着作者对于一幅作品想要达到某种要求和效果的总体构想。它也必然反映作者的观察方法、艺术素养和技法水平。

2.静物写生时, 在下笔以前, 首先应考虑如何把对象合适地布局在画纸上, 你必须对这组静物有感受和表现它的激情。然后, 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确定构图。现在, 将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 分别简述于下:

(1) 写生的角度和适当的视点; (2) 要确定桌线在画面上的位置; (3) 落幅时应考虑画面的空间大小; (4) 画幅大小与画幅长宽比例; (5) 在多人写生时, 构图的整体效果尽可能的完美。

3.写生时的构图, 对画面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物体, 如何将其转置于画面的空间结构之中, 我们称之为构图。画面的构图一般有三角形构图、复合三角形构图、椭圆形构图、S形构图、V形构图, 一种独具匠心的画面构图会使你的作品增添无穷的魅力。而构图能力的培养是有其艺术的形式规则可循的, 具体来说, 写生的构图安排, 主要根据物象的组合与你的感受确定是竖幅画面还是横幅画面, 然后在这个空间中运用对比、节奏、平衡等因素, 充分体现自己的感受和意图, 表现出对象的特定气氛, 合理地组织画面的构图, 使它符合构图原则, 使作品产生美感。

三、写生教学的价值

1.促进智力发展

(1) 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写生在促进儿童视觉发展中, 起到很好的作用。儿童在写生时, 要较准确且细致地画出写生对象, 必须要对作画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注意物体的透视、结构等方面, 以勾画出实物的造型、细致的局部、纹理及前后关系等。写生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儿童的观察力, 促进儿童视知觉 (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等) 的发展, 并由此而带动儿童综合感知觉的发展。

(2) 促进注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践中我们发现, 写生教学对儿童注意力发展效果显著。全面细致的观察是写生成功的前提, 而观察离不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作画时, 儿童自始至终要将自己的感知集中在所画实物, 排除各种干扰和无关刺激。因此, 在写生教学中, 儿童的注意力自然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写生教学中, 教师科学地引导儿童观察写生对象, 通过对写生对象的解剖, 使儿童对物体的形体、比例、结构等有所了解;通过对多体组合物之间的比较, 培养儿童鉴别差异的能力, 树立层次、空间、节奏等观念, 掌握透视知识;通过写生对象与画面之间的比较, 使儿童逐渐把握形象特征, 对形象与实物比例的吻合性、布局、位置的合理性、形象间关系的协调性等有初步了解与掌握。这些, 无疑将强化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 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2.培养审美情趣

众所周知, 要画好写生画, 儿童必须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中、自然中的一切;在观察中, 儿童会获得某种美的体验。相对于成人而言, 儿童的眼光具有纯审美性, 他会发现周围一些不易为成人所察觉的美。所以, 儿童在绘画时, 感受到自然美与生活美, 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激发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与能力, 从而收到审美教育的功效。

3.提高绘画水平

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发现, 很多孩子画面内容贫乏, 形象、造型呆板, 绘画水平提高的非常缓慢。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儿童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必要观察所致。而写生训练, 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扩大他们的眼界, 增强他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走出课堂,亲身实践 篇2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应使课堂内外相沟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教育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幸福是什么》一课中,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排练、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蟋蟀的住宅》一课中,课前我让孩子们捉一只蟋蟀进行观察它的一切进行记录,课堂上进行交流,进而学习课文。又如《爬山虎的脚》一课,我带领孩子们去观察爬山虎,有孩子的家里就种着这种植物,这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在观察中孩子们认识到它的生长方式及有关特点,再学习课文时学生就很清楚了。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是深刻的。每篇课文给我们提供学习的素材,其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比比皆是,只要留心观察,亲身实践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走出课堂 走向生活 篇3

关键词:生活教育; 科学课拓展活动; 实践性; 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90-001

陶先生在1932年5月13日杭州师范学校进行了《儿童科学教育》的演讲。先生不仅阐述了有关科学教育对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还具体指导小学教员如何开展科学活动的实用方法。先生认为科学教育要由小学教师先承担起来,从小孩子开始教育。从每个家庭里做起,给孩子玩科学的机会。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观点,在演讲过后的八十多年时间仍然显得那么的高瞻远瞩。这给我们进行科学教学开阔了眼界,也启迪了我们努力尝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科学教育从孩子抓起,从家庭生活做起

富兰克林的父亲,任由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这边摆弄摆弄,那边捣鼓捣鼓。富兰克林的好奇心得到了呵护,同时他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使得在四十多岁的情况下才转向科学研究成为了可能。我和孩子也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当时他才入幼儿园,并没有科学课的学习。我从冰箱里取出饮料(冷),并倒入直筒杯。孩子发现杯子的外壁上出现了一层水汽,便告诉了我。我提出问题,这些水汽是从哪里来的?他观察了周围的事物,指向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拿来第二个直筒杯,用餐巾纸擦干外部,问:如果我把这个杯子放置在远离餐桌的客厅茶几上,再倒饮料,还会出现水汽吗?孩子有些犹豫,说应该不会有了。我在客厅茶几上再倒上一杯饮料,孩子紧盯杯子。不一会儿,跑来告诉我,又看到水汽了!我发问,第二个杯子已经离得远远的,怎么还出现水汽了呢?如果我再拿一个直筒杯,倒入凉开水,还能看到水汽吗?孩子自己拿着杯子开始尝试起来了……像这样的情形有很多,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有力的学习动力,精心的呵护好,这股力量总有一天会得到爆发。

二、精心设计科学课拓展活动,尝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小学科学课里有很多的课后延伸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给学生形成课堂里的科学活动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印象。课后延伸做的充分,可以为科学课的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在高年级学习了形状与结构后,我们便会参加“纸有多高”的课后拓展活动。孩子们利用规定数量的纸张,搭建一个更高的结构。孩子们体会到了要实现一个目标,可能要失败很多次才能有所接近。

作为一名教师,要开阔自我的思路,延伸学校教育的外延,善于挖掘和协调各种教育资源。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现在学生接受的教育呈现出多边化,这种教育的多边性,要求教育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学校向校外延伸,这对以教师为主体的学校教育是又一个挑战。但这却是践行先生“社会即学校”教学思想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社会和大自然就是我们的实验室,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

《课标》中关于科学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是他对科学没有兴趣,或者表现出非常冷漠、不积极、在价值判断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价值观,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掌握得再好,科学研究的本领再大,又有什么用呢,弄不好甚至还会产生负面作用。这就是先生所说的对学生进行“仁爱”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对自然抱有敬畏之心,不轻易破坏生态环境。

学生在校园里多次发现死亡的鸟类的尸体,送到科学实验室。向老师提出疑问,这些鸟儿都已成年,怎么会死去的?难道是城市的环境恶化造成鸟儿的死亡?孩子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这种情形中是无比强烈的,对鸟儿死亡感到很难过,也引发到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环境的关注。于是,科学课中公告了相关事项的细节,并发起成立研究主题:学校附近城市设施的调查报告。其中包含有城市公共设施的调查,比如交通设施、商场、大型超市等等。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工业设施的调查,包括工业的类型、所处位置、可能存在的危害等情况的调查。师生基于最朴实的情感,对区域内所有生命的关注进行细致的寻访。经过对各类数据的筛选、整合,得到各项设施的数量,以及分布的位置。对专家、大学老师的采访稿件进行梳理,对普通市民的调查问卷也进行了整理。只是由于资金有限的问题,并没有采集到区域内空气质量的数据、水样的各类指标以及有关电磁辐射的数值。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借鉴于城市各个基站同期公布的采样数据。同学们初步分析和研讨后,并不能得出鸟类的死亡与城市污染有必然的联系。孩子们还提出对死亡鸟的尸体进行化验,希望查明真相。回看这个活动,我们已经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围墙,在社会和大自然中进行探究。孩子们建立小组,承担一项任务,彼此帮助照应。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最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关爱生命、关注自己生存的状态,渴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得到最有力的影响。陶行知说,科学是把双刃剑,我们要用它做有益于人类的事,为大众谋福,解大众苦痛。这不就是要我们对孩子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吗?一个正确的情感态度远比孩子拥有的科学知识要重要的多。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高屋建瓴,从社会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国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改革的理论源泉,更是我们在各种教育思潮中向着正确方向迈进的灯塔旗帜。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

走出课堂,指导作文 篇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年段的习作目标:(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得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年段的习作目标,我通过多次的习作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走出课堂,引领他们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去观察、采录、感受自然界的万物以及人类生存的千变万化、发展规律,让学生通过肢体上的看、听、闻、品,体会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继而再回到课堂上指导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口头或者书面表达,最终我发现,走出课堂后所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与在课堂上仅靠文字讲述所指导出来的学生作文相比,前者的水平远远超出后者的水平。可见,“走出课堂,指导作文”,收效斐然。

实践一:当学生在课堂上学完了长春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第一板块《春天来了》的几篇文质兼美的诗文后,学生们不仅从书面上学习到了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也仿佛看到了作者笔下美丽的秋景,听到了美妙的秋声,品尝到了秋天丰收的味道,但这种感觉可能稍纵即逝,无法达到让学生们记忆深刻并能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到自己习作当中去的的效果。为此,当学生掩卷诵读、咀嚼品味后,我便即时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是否愿意同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觅和感受你们眼里的秋天,然后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呢?”话音刚落你,学生们的欢呼声,雀跃声响彻课堂,他们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着我,仿佛向我表达了他们想要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的渴望和想要揭开秋天神秘面纱的向往,我无暇再做任何思考,便让学生带上钢笔和记录本,立刻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我们来到了农田、菜地和果园,一片片丰收的景象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他们从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了玉米、高粱、稻谷、大豆、棉花等农作物以及黄瓜、豆角等蔬菜和沙果树、杏树、葡萄等果树的外部形态、色彩及内部构造,他们边看、边说、边记录。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一边指导观察方法,一边告诉学生用打比方、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来形容各种物品的形态、色彩和味道,让学生通过触摸、嗅闻、聆听、品尝的方式,互相谈论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事甚至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时,我便用鼓励的话语肯定他们的正确之见,修正他们的错误之处,从而加深他们对问题的印象,巩固他们的记忆。回来的路上,同学们想快乐的小鸟一样高唱秋天的歌曲,诵读着刚学过的赞美秋天的诗文,兴高彩烈地回到了教室,课堂上原有的愁眉不展、苦背诗文的表情早已烟消云散,一扫而光了。

一下午的观察和讨论,并没有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没精打采。相反的,重返课堂后,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急匆匆打开记录本便开始整理材料,生怕落于人后,似乎所有的关于作文的难题都被他们攻克。我告诉学生们:“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可以用诗歌的形式,也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只要把你们眼里的秋天真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学生们很快便打好了草稿,然后都争先恐后地想读一读自己的第一篇习作,经过修改,一篇篇质朴的文章便呈现在我的面前。

这次作文指导虽然花费了一下午的时间,但学生们都愉悦地、轻松地完成了本次习作。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绽放的笑脸,一篇篇完整的作文,高兴、欣慰之余,我深深地陷入了反思,反思以往的作文指导,教师通常会把学生的写作定格在课堂里,用语言提示,用下水文引领,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拿出一篇篇范文让学生来背诵,再一篇篇来默写,但收效确甚微。更可怕的是,这种封闭式的课堂作文指导,使学生的发挥空间变窄,作文变得枯燥没有生气,不仅如此,经历多次的失败后,还会让学生们产生对写作的恐惧和厌恶。相反的,实践证明,走出课堂去指导作文,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调动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们能够做到写作时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实践二:这次习作学生完成之后,我便趁热打铁,又让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小练笔,观察一种植物。

我把学生带到课堂外,按照事先分好的两个观察小组,学生观察了校园里的蓖麻和向日葵,要求从整体形状到局部的茎、叶、花和果,重点观察其果实并以它们的名称定为题目,进行书面写作。我分别深入两组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时时启发提问、诱导学生。比如,向日葵的名称是怎样得来的?向日葵的花盘在冲谁笑呢?果盘为什么低下了头?它们的果实都有什么用途?蓖麻子和向日葵丰收了,是谁辛勤劳动的成果?你们喜欢它们吗?你们更爱谁?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寻找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他们把通过观察得来的结果运用到写作当中去,比较轻松地完成了这次习作。从这次习作完成以后,我布置学生每周写两篇观察日记,可以是植物、动物、物品或人物,要求写出自身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我每周检查一次,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便于学生提高写日记水平。从每周的观察日记检查中我发现,在写观察日记中,孩子们的作文水平的的确确在一天天提高,学生不在惧怕写作文了,把写作文当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着“走出课堂,指导作文”。以上两个教学实践仅仅是我从教习作教学过程中的两个范例。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指导的确可以尝试着不拘一格地走出课堂,大胆引领,一箭多发地让学生学会观察,懂得感受,乐于抒发。“走出课堂,指导作文”,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而且还为学生拓宽了创作的视野,使学生的创作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从而改变了在课堂上那种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生搬硬套、冥思苦想而仍无法得出构思的写作僵局!

正所谓,实践是创造之源。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战争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亲自考察。当他写道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一段文字时,总感到描写的很抽象、不具体,他决定亲自去当时战场遗迹考察一番。到了鲍罗京诺,他仔细巡视了这个历史战场的一切遗迹,把他的地形面貌牢牢记在心里,还特地画了一幅图,标上了一条地平线和树林,标明各个村庄、河道的名称,及当年会战展示太阳移动的方向等。回到家里,他又把自己观察到的印象同历史文献上记载的材料联系起来认真地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弄清楚明白了,他才做到桌边,重新来写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一段文字,把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场面,写的不仅生动、具体,且色调明朗、壮观。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司马迁也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在动笔之前,司马迁游历过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寻访现任的遗迹。他曾经访问过夏禹的遗迹,访求过韩信的故事,访问过刘邦、萧何的故乡,考察了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为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 篇5

四川省剑阁县闻溪小学校 王小元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为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不离三尺讲台;学生则被尘封有形的教室之中;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因此,为挖掘学生固有的天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应该多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得到补充。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要明确教育、学习的目的,要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我们就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变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而学习;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拓展视野,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使这些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教育实践者。

其次,让教师走下讲台。

毋庸置疑,课内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内,但课内不是教师“一统天下”,课内也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课堂好比“加油站”,让学生带着加好的“油”再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堂,又带着良好的习惯方法走向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立足生活,立足实践,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从封闭的学校课堂走向开放的

社会课堂;从枯燥的课堂学习走向生动的生活学习中去。

再次,让学生走出教材。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语文仅当作一种知识,年复一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厌其烦地灌输。课文的例子作用失去了,一篇篇生动的课文被人为他肢解了。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注意的是要考虑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好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读的时候,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曲、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时事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苏轼诗《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意境很容易理解,如果以此来比语文学习的话,那么一般的教师只能让学生了解山的大貌,知道山上的一草一木,领略不到其中的奥妙,带进去很难将学生带出来,而高明一点的教师却既能带进又能带出,还能从这山望到那山,从而领略到无尽的美景。教师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摄取教材外广博知识。

其四,让学生走进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任何有心的人都能在他那里学到终生受益的东西。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多启发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刘国正先生也说:“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人们都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向四十分钟要效益。但年复一年,收效不明显。原因何在?看法不同。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背诵一个又一个的概念和论断,要求一字不改;学习一个又一个的方式和方法,要求如法施行。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变成空洞乏味的东西。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学习,大大减损了学习语文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须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习起来才欲罢不能。”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的课文《自选商场》,教学时我发现自选商场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为更好的完成教学,我把这节课安排在了周五,在教学生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让学生认识了九种商品的名称后,并没有急于教学后面的课文,而是开展了一课内小活动,要求学生“把你最想买的东西写在时老师发给的小卡片上”,写好后,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

求双休日家长陪同自己到市镇上的大型超市去购买,然后带到班级进行展示”。周一,一走进课堂,不少孩子们的桌子上都摆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同学们在高兴的交谈着自己双休日的所见所闻,我发现课本中的知识就在学生的交谈中了,没去羡慕之余认真地听着,读课文时,我从学生自信而欢快的语气中就知道此时教师再教课文已是多余的了。此时,我抓住机会,让学生出示自己购买的东西,并让他们把从中认识的字展示出来,教大家认读,我发现此时大家学的特别认真,效果就显而易见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大课本中学习,并给他们展示交流的机会,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教师何乐而为呢? 其五,让学生走进自然。

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说生活是一本大书,那大自然就是一本大百科全书,因此在课堂之余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探索课本以外的东西。

走出“课堂”应该是学生变客观接受为主观感受。学生被封闭在课堂,封闭在校园,束缚了他们天性的发挥。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有哪一个是封闭在校园里而成名的?李白游历了大江南北,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杜甫更有“造化钟神秀,一览众山小”的杰作;王勃在十几岁就写出了气势磅礴的《藤王阁序》;夏明翰也只有十几岁便高喊出“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悲歌。这样的例子的确不胜枚举,然而我们的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张扬着自己的口舌,耗费了学生的青春。难道我们不应该走出现时教育的误区,还学生一片亮丽的天空吗?禁锢学生思维,让学生随老师的思维而变,没有自己的个性,将使学生一生碌碌无为,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我没有局限于课本几句优美的话语,也没有满足课件中的几幅图画,因为秋天的美不仅有丰收的田野,还有“南归的大雁”、“枯黄的小草”、“飘落的黄叶”、“中秋的圆月”、因此我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一切,还可发告诉学生秋天在美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烦恼。用心去描绘大自然。于是就有了学生由衷的赞美“渐渐变黄的小草,随风飘落的黄叶,好像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我爱你秋天,谢谢你给我带来凉爽”……试问这样的描述难道不比格式化的“秋天真美,我爱秋天”的课后感更优美,更感人吗?

走出课堂走进舞台 篇6

关键词:声乐教学;艺术实践;重要性

综合性大学中,声乐课基本都是小组课的形式。小组授课有其局限性,时间有限,学生数量又多,因而分配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就少了很多。教师在纠正学生的声音、处理歌曲之余往往无暇顾及舞台表演。声乐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因此,艺术实践对于声乐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将课堂与舞台很好的结合起来,通过舞台实践来缩短课堂与舞台之间的距离,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声乐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平时自己练习歌唱时很放松,拿着曲子就能唱。可是一旦到课堂上,或是去为人家表演就开始紧张起来,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还有的学生,在歌唱中缺乏表现力,手脚不知如何比划,体态僵硬。笔者自身以及周围许多学习声乐的友人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都通过不同程度的艺术实践去解决了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感受略谈一二。陕西师范大学是笔者的母校,师大音乐学院每两年都会排演一部歌剧,从歌学习到最后的演出会进行十分严格的排练,过程虽艰苦但是绝对受益匪浅。笔者曾对参与过歌剧排练的演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学生普遍认为通过歌剧的排练个人艺术修养、歌唱能力、心理素质、舞台表演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加强了声乐学习的主动性,树立了歌唱的自信心。由此可以看出,声乐艺术实践对声乐学习者来说是十分有益、重要的。笔者认为高校声乐教学应该将艺术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必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舞台”。作为教师,我们考虑的东西应该更全面,应该多给学生们出谋划策,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想办法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去;作为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的与老师配合,并且要有自信和信心,配合老师从小表演、小片段开始做起,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通过舞台实践来缩短课堂与舞台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自己所学为之所用,开发其表演艺术潜力,建立自然、丰满、生动的歌唱状态及独立分析作品能力并克服上台紧张感。

2声乐艺术实践的开展

2.1积极举办多样化的音乐会

音乐会是学生进行实践的主要渠道之一,从一场音乐会的演出能够看到平时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对于高校声乐教学,可以通过开展音乐会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综合素质。作为教师,我们也应把舞台表演贯穿于平时的授课之中,鼓励学生积极争取机会上台演出,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开展音乐会是学生很好的实践平台,我们应该扮演好组织策划的角色,鼓励学生、丰富音乐会的形式和内容。比如,丰富音乐会的内容,在其中加入合唱、重唱、对唱、小组唱、表演唱等;丰富音乐会的形式,开展自弹自唱音乐会,合唱音乐会,歌剧选段音乐会等。音乐会内容和形式的新颖,表演形式内容的多元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的长处都有所发挥,学生们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一台好的音乐会少不了默契的合作,演员与乐队的合作、与指挥的合作,演员之间的合作等等。需要歌唱者相互配合表演的曲目也十分多,重唱与合唱就占了很大的比例。下面列举一些中外著名的歌剧重唱选段:如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女仆苏珊娜与伯爵夫人的二重唱 《微风吹拂》;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尼克劳塞与朱丽叶塔的二重唱《美的夜,啊,爱的夜》;莫扎特歌剧《唐璜》唐璜与彩琳娜的《你我携手同行》;中国歌剧《草原之夜》藏族小伙侬措加与藏族姑娘阿布扎的对唱《你的心牵着我的心》;《伤逝》中子君和涓生的二重唱《紫藤花》等等,都是经典之作。排练歌剧片段将其组成音乐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舞台表演能力、协作能力,而且音乐会形式新颖,大家也愿意参与到其中,在培养学生“一专”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多能”。相信随着时间和阅历的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和质量也会随之不断地提升。

2.2鼓励学生参加声乐比赛

比赛是十分锻炼人的。比赛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和艺术功底。比赛不能靠运气,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声乐训练中应该脚踏实地的勤学苦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位选手在赛场上要面对几位甚至几十位专业的评审,想要正常发挥就应该把平时每一次的训练当做在舞台上的表演认真对待。通过比赛可以看出自身的问题以及同别人的差距,还可以了解到业内人士的水平。我们应该总结每次比赛中自身的不足、吸取他人的长处,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身。

近年来我国的声乐比赛越来越多,比如在全国有影响力的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金钟奖,还有专门针对全国高等艺术类院校及师范类艺术院校师生举办的声乐比赛、合唱比赛、五项全能比赛等等。这些比赛也充分推动了词曲创作的发展及对青年优秀歌唱人才的挖掘。同时比赛也大大推动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交流也日益展开。各种校际交流和省内生周边同类专业院校之间的交流不断开展,文艺汇演、讲座、研讨会等也相继举行,这也为不同学校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很多好的方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不论最终得奖与否都参与到比赛中去锻炼自己。

3结语

关注现今学校音乐教育形态,不难看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如今很多综合类院校的音乐系已经将艺术实践列为教学重点,并且着手开展诸如小剧场、音乐剧、歌剧及其片段的艺术实践教学活动。例如陕师大音乐学院排演的歌剧《卡门》、《阿依达》、《唐璜》,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排演“校园版”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排演歌剧《江姐》;河师大排演歌剧《贾尼·斯基基》等等。同时,各类型的声乐比赛中也不断涌现着高校师生的身影。这些都是声乐艺术的实践活动的实例。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进舞台”,将其所学为之所用,充分发挥其表演的艺术潜力。通过舞台实践来缩短课堂与舞台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建立自信心和正确的歌唱状态,逐步克服上台的紧张感,同时也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只求抛砖引玉,今后高校声乐艺术实践的道路必将越走越成熟,舞台也将会越来越宽广。期望今后高校声乐艺术实践能够积极开展,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一专多能、面向社会”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彦五湘.声乐教学艺术与演唱实践[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2] 周曼林.论声乐艺术与舞台实践[J].大众文艺,2011(15).

[3] 安冉.浅谈声乐表演的舞台实践[J].大舞台,2011(8).

[4] 孙雪梅.谈高师艺术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11(04).

[5] 吕鸣镝,李珺.舞台演出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论,2011(01).

走出课堂,让语言奔跑 篇7

我们知道,孩子们没有学习语文的热情。在孩子们看来,在教室里读书,老师的语言也是干巴巴的,老师不是缺乏热情, 老师不是缺乏多媒体的技术,老师缺乏的是自由的心灵, 准确地说,老师缺乏的是“放羊”的心。

在我看来,老师的心老了,再也找不到童年的感觉了, 老师上课也好,老师阅读也好,老师作文也好,都带着老气横秋的心态,把学生的童年囚禁在死气沉沉的课堂里。老师缺乏创意,老师缺乏大胆,老师缺乏“放羊”的心。

我反复提到,老师要有一颗“放羊”的心。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村庄里,他们太渴望自由了。我们做老师的,动不动给孩子拟定标题,动不动给孩子框定架构, 动不动给孩子圈定阅读的范畴,让孩子们沿着老师的思路,去阅读,去写作。孩子们厌倦了,孩子们烦恼了,孩子们内心在抗议, 可是他们太天真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抗议。

与其等着孩子们来抗议老师,不如我们做老师的,自己先抗议自己,自己先检讨自己,自己先反省自己。是的,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语文,阅读太不像话了,作文太不像话了。有几个老师,敢把学生的优秀作文收入教材做范文的? 有几个老师敢把自己的作文收入本土教材做范文的? 我们更多读到的是名家名篇,我不是说名家名篇不好,好是好,可是离我们的孩子太遥远了,离他们的心智太遥远了,离他们的发育太遥远了。

是的,孩子们正在发育。孩子们渴望的不是背诵经典的课本,孩子们渴望是读到有趣的作文,渴望读到没有年龄的作文。

语文课, 真的要好好地反思了,特别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从三年级开始, 学生要懵懵懂懂地学着写作文了,我知道的,到了三年级,学生一到写作课,就开始咬笔杆子了,两眼望着天花板发呆, 笔在草稿纸上不知所措地乱画,他们的“牙膏”,挤得很难受,挤得很痛苦,与其这样痛苦地学语文,学作文,不如把他们解放出来,走,带他们到田野去,“放羊”去!

是的,放羊,这谁不知道呀,在村庄,有的是羊儿,有的是牛儿,有的是鸡鸭成群的。可是,我们的老师,放着这么好的素材不让同学们去写,偏偏让学生抓烂脑袋瓜子去写《新学期的打算》,去写《学习雷锋精神的心得》,去写《致未来十年后的我》,这太荒唐了,太没有意思了,太不投学生所好了。

走,同学们,我带你们放羊去。

“放羊的爷爷带着斗笠 ,他坐在一个石头上,看着他的羊儿吃草。那些羊儿咩咩地欢叫着, 他们的山羊胡子,和老爷爷一样老。”(《羊羊羊》张丹丹)

“天空下起了小雨 ,放羊的爷爷一点都不着急,他的羊儿和老人一样不着急,老爷爷在石头上搓烟卷,老爷爷的羊儿也不着急,羊儿在草地上,用舌头搓绿草。”(《吃草的羊》李子涵)。

“好奇怪呢 ,这样的小雨 ,放羊特别有意思,那些羊吃得很快乐,它们有的奔跑,有的思考,有的望着我发笑,我是它们的新客人呀, 它们咩咩地没完没了。”(《咩咩》黄兴高)

“你下吧,你下吧,你接着下吧,春雨就是这样子的,雨水是绿草的汤,草儿喝了就长高了,羊儿吃了也长高了。羊儿再高还是没有我高。可是,羊儿很爱说话呢,比我还要爱讲小话,它们集体吃草就好像在上课一样的, 哇啦哇啦的,没完没了,就像是复读机一样,重复着自己的快乐。”(《雨中放羊》钟丽婷)

这样的好作文太多了, 我录不完呢! 这样的好句子太多了,我录不完呢!真的好奇怪, 把学生放到野外去写作文,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无拘无束,没有烦恼。同学们都说,这样的作文,太有意思了, 这样的课堂太有意思了,这样的语文太有意思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语文,我们的母语,原本就是这样的: 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别让那些教材里的经典把孩子框得太久了,太久了我们的孩子就慢慢地成了语言的井底之蛙了,成了语言的温水之蛙了,孩子们的语言在背诵经典中变得麻木,变得呆滞,变得叫嚣了。

是的,我知道的,孩子们经常叫嚣:怎么又要背啊,讨厌死了。

背肯定是要背的,怎么个背法很重要。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作者的语篇的优美之处, 精到之处,更要发自内心地激发孩子们的热爱之处,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了,让阅读成为悦读了,再去背那些经典的段落,不用老师喊, 孩子们自己就自觉地完成了,可喜的是,他们慢慢地,学会了模仿,学会了迁移,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自由。

是的,语文是自由的,语言是自由的,阅读是自由的,作文是自由的。千万别给孩子框定题目, 那样太糟糕了,还没有等孩子将话题打开,孩子们自己就把自己的语言匣子给封闭了。

走出课堂教学误区 篇8

一、走出“一支粉笔, 两本教材”打天下的误区

笔者认为, 教师首先要彻底更新教育观念, 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原则。不必事事代庖, 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其次, 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 吃透两头, 教材中哪些是最应该讲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尝试用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 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 因时制宜, 大胆取舍。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 利用活动课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 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老师要改变“一支粉笔, 两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如果你无法给学生许多新的知识来喂饱他们, 你最终将失去上帝———我们的学生, 他们可以去上网络学校, 去寻找适合他们的名师, 低劣的教学手段必然会被时代淘汰, 低劣无能的教师也不可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内容的单调、气氛的枯燥、方法的古板都会成为语文课的硬伤。传统的教学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做法应及时得到校正。所以, 每个教师都要与时俱进, 要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教学。我们只有熟练地驾驭它, 才能胜任教学。那种只抱着教学参考书布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二、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误区

我们由于条件所限, 可能“捕到的鱼”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 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所以, 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 不断地充实自己, 更应改变角色, 宁可做一个牧羊人, 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 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 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了现在的学生。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按以下方法操作,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 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课本为载体, 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本的课文, 我们只把它当成一个例子, 教师讲课时, 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 要注意以篇引类, 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 注重的应该是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 向课外延伸, 这样, 有了老师的指导, 学生的学习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教学中, 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 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 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 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推行素质教育。当然, 课本是我们教学的依据, 我们不能抛开课本谈拓宽, 那是本末倒置。只有课内知识夯实了, 才能使研究性教学向纵深发展。

2. 采用合作探究法, 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 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当然, 要求学生们一次读完, 是不可能的。而且, 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不读, 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山, 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事实上, 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 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 是应该引导他们去涉猎的。网络拉近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学的距离, 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现代文明的成果呢?

4. 应充分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

现行的语文教材, 还出版了一套配合语文教学的《语文读本》, 其目的就是要与教科书配套使用, 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外阅读的。因为课时有限, 教材中的文章不可能太多, 只凭一套教科书来培养语文能力怎么能奏效呢?让学生去系统地啃读古今中外的名著, 显然是行不通的。要扩大视野, 增加积累, 就必须加强课外学习。《语文读本》就是配合教科书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它既注意了课堂内容的延伸性, 选用了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又注意了鉴赏性与知识性, 能够让学生丰富文学底韵, 增进文学素养, 充实语文知识, 增强读写能力。然而, 现在很多语文老师都只重视教科书的传授, 即使订有《语文读本》, 也是放任自流。学生刚拿到书时, 有点新鲜感, 但是随便翻翻就束之高阁了, 怎能发挥它的效用呢?语文老师同样不能忽视对《语文读本》的导读。有的老师提出, 要让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老师在命题时要适当地考些语文读本上的内容, 的确是诱导学生自觉阅读的好方法。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 重视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重视《读本》的导学, 能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网络资源, 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某些名著进行研究, 对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政治教学如何走出课堂 篇9

关键词:政治,课堂,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实践中, 政治课的教材内容依据实际情况的动态发展, 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人教版的高中政治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沿习了原来版本的大部分内容, 但在编排思路上有了一些变化, 更加注重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 并且分开了必修和选修部分, 这样能够给选修政治的学生更大的知识养分, 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其他学生在掌握政治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负”。可以, 课程体系体现出更大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操性。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中政治课堂要增设活动探究课程, 这为政治教学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生活实际提供了一个平台。笔者总结了自身的教学经验, 以其为增强政治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一、活动探究课的对象和形式

活动探究课到底研究什么?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新课标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在教材中, 基本上每个内容体系中, 都会设“综合探究”的命题, 扩展学生的思路, 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研究。在思想政治1 (必修) 经济生活的部分, 我们要探究的大方向就是经济在生活中有体现?我们在生活中运用了那些关于经济学上的原理, 我们国家的经济制度是怎样产生和发挥作用的?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等等。思想政治2 (必修) 政治生活部分, 我们探究的是国家的政治制度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有那些具体的形式?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形势如何?公民要怎样实现政治参与?等等。所有的具体的探究命题都围绕每一册教材的大方向展开, 并通过课堂综合探究活动课或者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而形式就可以多种多样, 体现丰富多彩的特征。在高中政治中最常用的有演讲赛、辩论赛、课题调研、社区服务、公益实践、参观访问等等。

二、如何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前面讲到高中政治课主要通过课堂综合探究活动课或者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与其他形式的课程不同, 教师在活动探究中的角色是指导者, 从课题的提出、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探究反馈等等都应该由学生一手抄办。

1. 实践为教学服务, 提高实效性。

千姿百态的社会现象是政治活动探究课的背景材料, 从这些背景材料的表象当中, 我们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所谓的“多角度”, 是指活动探究的命题可以不拘一格, 例如可以从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的角度出发, 开展“知识验证型”的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为了让高一学生更好地认识共同富裕, 教师可以设下一个主题:结对帮扶如今很普遍, 请采访一下当地结对帮扶的重点对象或优秀单位进行调查访问, 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对帮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达到了什么效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 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先富”帮“后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学生进行分散实践。

2. 紧跟社会热点, 不断学习探索

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政治和社会联系尤其密切, 走出课堂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课本的知识, 更要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 运用所学的观点对时间进行剖析, 形成自己的见解。政治的涉及面很广, 教师要多了解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 紧跟社会热点, 并对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分析,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例如通过对钓鱼台事态的争议, 911事件等的分析, 使学生明确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原来很广泛。

3. 有侧重地进行探究, 体现综合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每一框都设计了多个探究题, 但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所选择地进行, 尽量将探究的问题细化, 才能使学生感觉有切入口。教师要擅于把真正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探究资源动用起来,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例如《哲学与生活》中, 有很多探究课题对高中学生而言会比较深奥, 而《经济生活》的很多探究课题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却十分紧密, 教师要有所取舍, 不能什么都拿来“探”。同时, 教师还要注重探究课题的难度和挑战性, 在形式上进行优化调整, 例如适合兴趣小组完成的, 就不要硬性要求全班同学都参与。宗旨, 要因地、因时、因人而选择。

三、结论

如今政治高考出题的方向越来越开放, 思路也越来越开阔, 仅仅依靠政治课堂的45分钟, 是不足以让学生学懂和学会知识的。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去, 多参与社会综合实践。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选题, 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进行实践和探究, 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

参考文献

[1]左方远.对高中政治新课改实施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 (21)

[2]李方正.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J].新课程学习 (综合) .2010 (10)

走出英语课堂,采摘实践果实 篇10

关键词:英语,实践,活动,绿色

小学英语教学是训练英语基本功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基本功, 要达到牢固掌握, 不仅需要课堂上老师的教、学生的学, 更需要的是实践.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上节课学过的单词, 读过的课文, 到了下节课就忘了;在课堂上, 总有些学生不愿意开口读英语, 参与英语对话;随着年级的上升, 学生的英语兴趣越来越淡, 甚至开始讨厌背单词、背课文, 以致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基本功也越来越差.其实, 小学英语复现率低, 活动少, 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从古板的英语课堂上走出来, 带着孩子们参与到实践中去, 创设机会, 让孩子们反复接触已学知识, 并在孩子们喜欢的形式中渗透英语知识.诸如:课外的大量阅读、英语访谈活动、板报、演课本剧等.在这些孩子们很少接触的新型绿色学习方式下, 无疑对巩固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 加速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有益的.

小学英语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形式多样, 我们可以根据平时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设合适的实践活动, 根据低中高年级段, 我主要尝试3种绿色课外实践活动:

一、让“游艺”在低年级播撒种子

英语游艺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实践活动形式, 类似于语文游艺活动.游艺的内容很多, 有猜字谜、猜作品作者、对对子、接龙、拼字游戏、修改病句、读绕口令等等.活动都以集体组织进行, 如“猜字母”“趣味英语联欢会”“英语行军”等等.“英语行军”是一种有趣的集体游戏, 把学生分成几组, 选择一个目的地行军.在行军途中, 设有一道道关卡, 每道关卡设有各种有趣的英语题, 如字母大小写配对、单词过河等, 每个小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后才能继续前进.哪个组先到达目的地, 就获得红旗.这种游戏, 我们最好带领孩子走出教室, 在操场或者活动室进行.在游艺活动中, 孩子们的天性都得以施展, 积极地参与进来, 有助于消除个别孩子的不敢表达、不敢说英语的弊病.同时, 我们也能够结合课堂学习内容, 在游艺过程中反复出现、及时巩固, 让孩子们夯实基础、产生兴趣, 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播撒种子.

二、让“阅读”在中年级生根发芽

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报, 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 是课外英语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所以加强孩子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很有必要, 让孩子在课外阅读中探索英文的趣味, 领略语言文字间带给孩子们的喜悦.首先, 我们教书应该选择有益的读物向学生推荐, 内容应该是正确健康, 单词量应该是符合孩子的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的.推荐的读物, 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同时兼顾题材的广泛性和体裁的多样化.其次, 要努力为孩子创设阅读的条件, 比如:早读课、英语活动课、建立英语读书角、组织学生互换互阅等.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 不懂就问, 教师也可以利用一堂课一起阅读同一本书, 做好及时的讲解, 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最后, 要及时的指导孩子们写好读书笔记, 没有固定的格式, 写法多种多样, 可以摘录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 可以按照书中的故事情节、段落层次进行综合提炼, 选择恰当的词句写梗概, 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主要内容简单归纳出来, 写写自己读后的心得体会.然后进行分享, 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演课本剧、英语演讲、展览读书笔记等等,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只要我们教师多给时间、多指导、多反馈, 相信我们的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一定能读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为我们在英语课堂上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读英语的习惯, 为今后的英语语篇学习生根发芽.

三、让“专题”在高年级收获果实

开展专题性的英语实践活动, 有利于学生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协调发展, 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认知、分析事物的水平, 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专题性的英语实践活动, 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生活经验,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师的指导下, 灵活组织实施.如:调查周围的生活环境, 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 写出调查报告;小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与分析;设计少先队员自理内容的小广播;西方风俗等等.专题性英语实践活动要求时间较长, 可以由学生合作完成, 也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实施过程中, 可以分配好时间, 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调查或者报告, 以确保活动的完整完成.在此活动过程中, 教师布置活动专题, 可以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培养, 让学生合作调查, 注重培养学生“说”这一交际能力, 在专题报告的书写上, 又加强了学生“写”的能力培养, 在专题交流与汇报上, 促使学生“读”与“说”的技能得以展现与提高.高年级学生在“专题”下合作学习, 促使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并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 不断地收获到实践中带给自己的各方面英语能力提高的果实, 让自己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基本功硕果累累, 为今后的英语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借鉴媒体下一篇:航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