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2024-04-29

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通用15篇)

篇1: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它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体验。这个月正好有清明节。我就设计了“清明节”的综合实践活动,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节日前,我就向学生们介绍了有关清明节的很多传说和风俗以及欣赏一些有关清明的诗、词,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节日历史的悠久。假期中,让学生走出家门,进行清明实践活动,感受清明氛围。假期上来,把课堂主角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在汇报中,我随机点出文化传统与封建迷信,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祭拜先人才不是迷信呢,是尊老”,“烧纸钱是迷信活动,人死了就没有了,还怎么会花钱,再说烧纸钱那是污染环境,制造二氧化碳”“烧纸钱是后人对先人的尊敬,是后人祭奠先人的形式”„„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激烈的讨论着,就好像回到了上次进行的辩论赛赛场。激烈的辩论中文化传统、封建迷信其义自见。最后,通过自身体验,再深入体会清明诗词的离别悲情与人们所寄托的希望。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普遍反映他们对清明节都有了一次更深更具体的了解,明白了有关清明节的很多传说和风俗,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节日历史的悠久,从小到大所知道有关清明节零零碎碎的知识,到今天,他们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我觉得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的种种所做所思,都是他们的收获。在结束时,通过调查得知喜欢这种形式课的同学们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纷纷表示渴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种形式的活动,他们说通过本次活动,知道了劳动成果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后会更加完善„„真没想到,这次活动能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感触,我真是由衷的感到高兴,这说明本次实践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前前后后的辛劳是有价值的。

篇2: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生1:假如我是学校的办公室主任,为了给学校节省开支,保证下学期的开学工作顺利进行,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估算一下下学期全校同学大约要用多少本数学作业本。我先调查每个班每学期要用多少本,如果每个班要用220本,那么我校有26个班,就是说下学期全校同学大约要用6000本数学作业本。

生2:我如果是一个工程队的队长,要给别人建房子,我就可以用估算的办法,估算出一栋楼房大约要用多少砖,多少水泥……就可以节省一些材料。

师:除了以上两位同学举的例子外,还有别的方面的例子或独特的想法吗?

生3:我觉得有时侯不能用“估算”,比如在医院里,大夫给病人抓药时就不能用“估算”,必须要用精确的数据。

生4:我认为工人师傅在做机器零件时也不能用“估算”,必须要用精确的数据,否则,生产出来的零件就是次品。

……

听了这两位同学的精彩发言,全班同学不约而同的为他们鼓掌祝贺。

篇3: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一、美术课堂中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写生教学

1.在美术课堂中的静物写生教学

静物写生是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最好途径。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可对事物的特征和自然的美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多角度地、全面地、比较地观察, 可以锻炼孩子敏锐的感受力, 感受到线的美妙, 体会到点线的组合与作用, 才能画出最生动最有感染力的形象。

在《自行车写生》教学中, 我将自行车带入课堂, 由于自行车结构复杂, 给小朋友写生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在透视变化的情况下, 显得较为复杂。课堂中, 我从特征出发, 让学生来讲自行车的特征, 和其他车有何不同。结果我发现, 每个学生的出发点都不一样, 有的从链条出发, 有的从轮胎出来, 更有的从自行车的质地出发, 等等。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安排讲解内容, 深入浅出, 使复杂的形象简单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喜爱, 从而激活学生的表现欲, 并让学生在写生中完成作业。

2.在美术课堂中的风景写生教学

在教学《生长的植物》时, 我给学生画的是一片树叶, 学生很快画完, 他们把这片叶子的外形画出来了, 却没有观察树叶的其他特征, 如叶的边缘、叶脉的纹理等特征。我要求学生先观察叶子的整体外形特征, 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片叶子的细部特征, 叶片边缘是怎样的, 如何画出这类叶子的特征呢?我示范了这种叶子的画法, 用记号笔粗的一端画叶子的外形, 用记号笔细的一端画叶脉的细部, 并表达出叶子的延伸、转折、穿插等关系以及叶子的正面、背面的关系。

同时, 我安排了写生, 学生看到一盆植物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我对学生进行了写生方法的教学, 让学生看到植物叶片比较多时, 要注意看叶片, 同时也让学生仔细观察叶片与叶片之间的联系, 从而能完成一盆植物的写生。

3.在美术课堂中的人物写生教学

在《画画亲近的人》这一课教学时, 我先强调画特征, 后认识比例关系, 把造型训练的重点放在提高观察力上。写生人物应从捕捉对象特征入手, 不要受一般比例关系的限制, 这样可以避免形象概念化。在写生中抛开比例、透视的约束, 靠直观是能够画出十分生动的形象, 我就请来了部分同学的家长为孩子们做模特,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亲人在教室里时, 画得特别认真仔细, 把自己最亲近的人表现得惟妙惟肖。

二、写生的方法、步骤、构图

1.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是绘画技能的组成部分, 任何人会有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作画方法和步骤, 可是它不是一种固定的唯一的机械公式。正确的步骤方法, 自始至终体现着作者对于一幅作品想要达到某种要求和效果的总体构想。它也必然反映作者的观察方法、艺术素养和技法水平。

2.静物写生时, 在下笔以前, 首先应考虑如何把对象合适地布局在画纸上, 你必须对这组静物有感受和表现它的激情。然后, 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来确定构图。现在, 将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 分别简述于下:

(1) 写生的角度和适当的视点; (2) 要确定桌线在画面上的位置; (3) 落幅时应考虑画面的空间大小; (4) 画幅大小与画幅长宽比例; (5) 在多人写生时, 构图的整体效果尽可能的完美。

3.写生时的构图, 对画面的整体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物体, 如何将其转置于画面的空间结构之中, 我们称之为构图。画面的构图一般有三角形构图、复合三角形构图、椭圆形构图、S形构图、V形构图, 一种独具匠心的画面构图会使你的作品增添无穷的魅力。而构图能力的培养是有其艺术的形式规则可循的, 具体来说, 写生的构图安排, 主要根据物象的组合与你的感受确定是竖幅画面还是横幅画面, 然后在这个空间中运用对比、节奏、平衡等因素, 充分体现自己的感受和意图, 表现出对象的特定气氛, 合理地组织画面的构图, 使它符合构图原则, 使作品产生美感。

三、写生教学的价值

1.促进智力发展

(1) 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写生在促进儿童视觉发展中, 起到很好的作用。儿童在写生时, 要较准确且细致地画出写生对象, 必须要对作画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注意物体的透视、结构等方面, 以勾画出实物的造型、细致的局部、纹理及前后关系等。写生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儿童的观察力, 促进儿童视知觉 (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等) 的发展, 并由此而带动儿童综合感知觉的发展。

(2) 促进注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践中我们发现, 写生教学对儿童注意力发展效果显著。全面细致的观察是写生成功的前提, 而观察离不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作画时, 儿童自始至终要将自己的感知集中在所画实物, 排除各种干扰和无关刺激。因此, 在写生教学中, 儿童的注意力自然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写生教学中, 教师科学地引导儿童观察写生对象, 通过对写生对象的解剖, 使儿童对物体的形体、比例、结构等有所了解;通过对多体组合物之间的比较, 培养儿童鉴别差异的能力, 树立层次、空间、节奏等观念, 掌握透视知识;通过写生对象与画面之间的比较, 使儿童逐渐把握形象特征, 对形象与实物比例的吻合性、布局、位置的合理性、形象间关系的协调性等有初步了解与掌握。这些, 无疑将强化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 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2.培养审美情趣

众所周知, 要画好写生画, 儿童必须学会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中、自然中的一切;在观察中, 儿童会获得某种美的体验。相对于成人而言, 儿童的眼光具有纯审美性, 他会发现周围一些不易为成人所察觉的美。所以, 儿童在绘画时, 感受到自然美与生活美, 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激发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与能力, 从而收到审美教育的功效。

3.提高绘画水平

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发现, 很多孩子画面内容贫乏, 形象、造型呆板, 绘画水平提高的非常缓慢。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儿童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必要观察所致。而写生训练, 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扩大他们的眼界, 增强他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篇4: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

小小的教室如何承载这广博的语文资源,三尺讲台又如何能传播如此丰富的语文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才能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一、走出课堂,回归生活,培养兴趣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忽视了语文知识与自然、生活的联系,把语文禁锢在教室之内。其实,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神秘的大自然和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探索欲,教师可以借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回归生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如一周前,通过学习《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蜗牛的生活习性。于是,笔者让学生到花坛中寻找蜗牛、观察蜗牛,亲身体验、感悟蜗牛的“慢条斯理”。尽管双脚沾满了泥土,可是学生们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这种情境交融的教学场景,不正是叶圣陶老先生提倡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吗?

走出课堂学习语文,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语文,从而自觉地学习、运用语文。

二、走进生活,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立体化

1.走进生活,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作学生获取一切知识的宝库。其实,这是一种教学误区,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用好、用活教材,走出“跳出教材教语文,走出课堂学语文”的教学之路,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考、发展能力。

如在教学《石榴又红了》时,笔者并没有先具体讲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而是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围绕“石榴”来组织文章,再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搜集和积累作文素材,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自己写一篇作文。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笔者感到非常欣慰。

2.走进生活,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如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社区、工厂、农村、山川和海洋等。人类活动延伸到哪儿,哪儿就有语文学习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是相等的。

课堂40分钟并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仅有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的时间延伸到生活的任何时间。如看电视时,学生可以学习汉字、练习造句;旅途中,学生可以积累作文素材等。

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师不但能丰富教学资源,还能拓宽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识字、学习阅读、学习作文。走进生活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收集街头的错别字,展开调查等。

《囚歌》这首诗歌反映了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由于历史久远,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的含义。在教学前,笔者让学生先采访革命军人,请老爷爷讲一讲新中国成立前的故事,然后自己上网搜集有关叶挺将军的资料。由于学生已经从生活中收集了大量革命者的相关资料,所以在讲解时,学生学得非常轻松,即使含义深刻的词语,笔者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也能完全理解其蕴意。

篇5: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矛盾》是一篇文言文,古文与现在距离太远了,学生学起来有非常大的困难。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译文是学读懂文章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在潘老师的这一节课中,老师也注意了这一点。读原文看译文,学生大体意思已经知道了。但离开译文这一拐杖呢?学生未必懂。从最后学生诵读时,在句中“矛”与“盾”分不清可看出学生并没有深入文本,吃透文本。以前肖老师好象曾这样安排,第一遍看译文理解文章,第二遍试着不看译文理解,第三遍完全不准看译文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还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字词,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弄懂一些字古今的意思,达到语语悟其神,如“鬻”本意是盖锅隔着卖粥,现指卖,又如:四个“之”在每句话中代表不同的意思,“子”指“您”现在就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揣摩句子的大意,才能理解文本。在这一节课中,老师教了很多学习古文的方法,这是非常好的。走进文本。

《矛盾》又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故事和寓意相结合的文体,它的形象非常简括,如中国的写意画一样,几笔勾出轮廓,追求神似,又如诗一样,以少胜多,言已尽而意无穷。短短的一篇文章只有四句话,却让人悟出一个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道理。老师一开课就以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一节广告语引入,引出了《矛盾》这一课题,独具匠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廖廖几笔的寓言又通过加情节,如大声吆喝,年轻姑娘、老人、小孩怎么问增强了寓言的故事性和言尽意无穷的特点。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生动的故事怎么不会激起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呢?古文博大精深,势必也会引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得出寓意后又让学生说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使寓言突破时空,赋予了新的意义,使简括的寓言,产生了可塑性、灵活性。只是教学时如何让学生读懂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的难点。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并不是很到位,这从学生联系生活说例子时,第一个学生说水与火自相矛盾,这说明学生并没有很准确地理解寓意。老师引导了学生抓住“鬻、誉、弗、陷”等字理解,还应抓住关键的词理解“自相矛盾”的本意和比喻义。如学习“矛”“盾”两个字时,可结合大幅的矛与盾的图片进行认识各自的特点,又抓住关键词“莫能陷”进行板书,即盾(坚)莫能陷,矛(利)无不陷二者进行对比,学生就

看出自相矛盾这一个寓意。学后又演一演,现代人演,学古人演,这样学生也许理解得更透彻。让学生走进了文本之后,又从文本中走出来,让学生从说话自相矛盾这一个角度想生活中的事例。之后又从做事自相矛盾这个角度让学生说例子,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发挥想象,自由地加以理解和运用,让古寓言突破时空,赋予了新的意义。当然,教学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潘老师的这一节课中,也有了体现。老师充分地让学生读,个别读、齐读,引读、分角色读,一节课,书声琅琅,最后熟读成诵。只是学生自主读,特别是默读的时间和次数不是很多。一开课,老师就把划有停顿斜线的原文让学生读,学生只能读下来,至于为什么要在那里停顿,不明原因。因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品读才会层层深入。

南宋学者陈善说:“读书须知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

篇6:走进孩子从信任开始综合教学反思

一天,在无意间我发现他手里拿着一个奥特曼的小模型,于是我径直向他走去。小家伙看见老师朝他走来,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迅速地将玩具装入衣兜,然后两个黑溜溜的大眼睛直直地盯着此时已站在他面前的我,我觉得自己当时一定很凶,我没收了他的奥特曼小模型,并且警告他以后不可以带玩具到幼儿园来。

顽皮的小家伙并没有就此罢休,中午吃饭的时候,他轻轻地凑到我的面前,撒娇地对我说:“老师,你能还给我吗?我忘记了当时自己的表情但应该不好看,我告诉他如果他表现好的话就还给他。

午饭后,我看见瑞瑞一手拿着扫把,一手拿着簸箕,在后面认真地扫地。那一刻,我笑了,我被他的行为感动了,我没想到他会这样做,并且他把我擦完的桌子又用抹布擦了一遍,不管他做的好不好,我夸奖了他的行为。整个下午他都显得很有精神,晚饭后他和小朋友玩耍,可能暂时忘记了他的玩具,直到他的妈妈来接他了,他还是没有想起他心爱的玩具还在老师这里。在他走出教室时我拦住了他,轻轻地抱了他一下,把他心爱地小模型放进他的衣兜了,当然这个动作没有让妈妈看见,并且在他红红地小脸上亲了一下,小家伙看了我一眼就飞快地奔向了妈妈更让我惊讶地是第二天早上瑞瑞一进门就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今天什么都没带,你看!”,边说还一边翻着自己的衣兜,我微笑着点点头。从那一天开始,我发现他喜欢对我笑,喜欢跟我撒娇了,我想他认可我了,起码他是信任我的。

篇7: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五年级下册教材,有这样的一个单元(第六单元),整组是以“走进信息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材料。这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的存在及其价值,了解古今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自主策划学习活动并开展活动。面对这样的大综合,我在组织活动时不免担心,五年级的孩子能自主收集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开展小课题研究吗?

相比普通的单元学习,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任务较重,往往需要多个学生共同承担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整个计划,所以还要引导学生要有明确的任务分解,同时要将这些任务进行明确分工。倒是我在上这一单元时由于时间紧,最近学生活动也较多,不免有些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感觉,如果再精心一些地设计活动、进一步加强指导,可能效果会更好。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反思)]

篇8: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笔者在农村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认真总结了造成农村学生写作水平落后于城市学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对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阅历浅,视野窄,生活积累少;二是农村学生课外读物缺乏,阅读习惯差, 阅读量低;三是农村学生无意关注或不善观察,无法捕捉素材; 四是农村学生认识上有偏差,把作文视为一种负担,对写作缺乏兴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学生既没有丰富的阅历, 又没有足够的精神养料来充实, 要求他们写出真正像样的作文来, 确实是勉为其难。

作为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 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根据多年在农村学校的教学经验看来,虽然我国广大农村在经济上还相对滞后, 但是它有得天独厚的作文教学资源,如: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等。叶圣陶先生曾经告诫过我们:要多接触社会、多感受生活。他还打过这样一个比方:“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为农村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身边拥有的这些作文教学资源,发挥农村学校在此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找到写好作文的活水之源,寻找适合农村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有效作文教学路子。

根据笔者多年在农村学校担任语文教师的实践经验,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要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不应缘木求鱼,脱离农村学生现实生活,而应引领学生深入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写身边的人和事,突出乡土特色,在学习中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写作。

一、引领学生走进农村大社会

1. 写真事,抒真情—写熟悉的事

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要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即“以我为中心,以真为基础”。在作文选材、立意等方面,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紧紧围绕学生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结合农村实际,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基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 写传统的节日庆典、婚嫁迎娶等活动,或写喜事丧事、丑事恶事等;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劳动体验中发掘写作素材,写劳动中的酸、甜、苦、辣等各种情感体验……。虽然如此,但有些学生真要写起作文来还是觉得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足,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写作中受到太多的限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产生各种顾忌,不能自由表达,放开手脚来写。比如: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写记叙文一定要写有意义的事情;写议论文发表的观点一定要正确。这些生硬死板的要求无形中给了学生一个枷锁,学生写起作文来,难免牵强附会,讲假话、大话、空话,自己不想说的话要硬着头皮说,自己想说的话却又不能说,搜肠刮肚,难有真情实感。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渐消退,写作水平自然不易提高。

“真情实感”是文章最能打动人的因素,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便没有了灵性,假如学生不能在写作时讲真话实话、记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难免矫揉造作、乔装粉饰、无病呻吟,这样的文章不但难以打动人,反而让人读了之后产生反感、厌恶乃至恶心的想法。有鉴于此,《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 很有必要注意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用真情实感去打动人心。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 应该解除学生写作的枷锁和束缚,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不宜过高、过严、过细。笔者认为,在平时的作文练习时,应尽量避免采取一步到位的做法, 应分解作文要求,逐一实现,如:开始时只要求学生能写出真情实感,便可随心所欲,只要内容真实、健康,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在达到一个训练目标后再增加下一个要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总之, 写熟悉的事物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好说,是避免学生作文假、大、空的可行之道。

农村学校有自身的特点,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立足于农村,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实际情况,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农村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自然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作文中常遇到的“无话可说”“有话难说”的问题,帮助他们从写作的困境中走出来。各地农村发展水平虽有不同,有自身特色,有的相对落后,却仍然保持着朴素自然风貌, 有的已经逐步向城镇化发展,少数甚至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不管农村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留心观察,细心体会,总能发现农村有别于城市特点,其独具魅力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都是城市难以企及的闪光点。因此,农村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多留意自己所处的环境,多观察自己身边独特的人、事、物, 学会随时随地积累素材的方法,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

2. 勤观察,细体验——写农村的景和事

广大农村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农村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生活别有一番天地,如诗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写作的摇篮,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花草树木、田野稻麦……无一不是他们熟知的事物;摸鱼捉虾、插秧割稻、摘果捕鸟、上山下河……为他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五彩缤纷的农村生活,为孩子们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带来深切感受和独特体验,是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的宝贵资源, 是农村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更是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的独特资源优势。

如何开发利用好农村独具特色的作文教学资源,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可以根据所在农村学校的当地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就地取材,在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具体做法有:一是多写农事与农业科技进步, 凸显农村特色;二是多写农村乐事、新事、美事,反映农村社会发展进步,传递新农村变化信息;三是多写当地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表现当地农民的民族特色和生活风貌。在此基础上,总结学生作文实践经验,告诉学生:农村生活中时时有题材,处处有美景,只要用心去发现,亲身去体验,就会有所收获, 写好作文其实并不难,写作文也并非想象的那样费劲,借以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3.走出校外,体验生活,学生畅谈, 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生活即学习,社会即课堂”,校外活动是极广阔的天地,农村学校语文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走出学校, 与学生一道亲近大自然,深入乡村社会, 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一事一物,认识农村新事物、新现象、新变化,把乡村社会生活引入课堂。通过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村和农民,比如:游览名胜古迹,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参观当地农业基地、果园、农场,采访当地农业能手等,能够增加学生的切身体会,有效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农村主题畅谈会,一般两周一次。教师先确定主题, 如:“看农家新貌”“问村史家史”“寻农家之乐”“我看家乡新变化”……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整理材料,利用作文课堂开展畅谈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发言,把各自搜集到的新信息传递给大家,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课外采集富有乡土气息的材料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了解家乡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在轻松的课余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完成了写作素材的积累,在生活中学会了写作,减轻写作对学生的心理压力,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引导学生走进校园小 世界

丰富学生生活是为学生写作开源, 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先在自身的头脑中形成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和在特定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换言之,学生如果不在写作前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观察和体验,提炼写作素材,将难以完成写作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贴近生活, 融入生活,体验生活,以达到开拓学生写作空间的目的。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开展有益写作的实践活动,如开放学校图书阅览室,组织读书活动;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开展征稿活动;组织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大赛、作文竞赛……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组织成立校园文学社,每月编辑印发文学小刊物, 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现写作才华的平台。这些措施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个人爱好,对作文教学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就目前条件而言,我们还不能做到为每次写作组织专门课外活动, 大量的积累还是来自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间接了解生活和自然,体验丰富的情感。古语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教会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 如:摘录名言警句、优美语句;搜集各种资料,做成卡片;剪报成集、写日记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经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学会必要的写作技巧。丰富的生活积累能让学生写作文时有更多的话可说,更能写得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对避免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的出现是很有好处的。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虽然在教学设施设备等学校硬件设施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社会经济整体环境相对落后于城市学校,但只要我们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师注意引领学生深入生活,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的独特资源优势,抓住农村学生学习写作的特定环境特点,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注意突出乡土特色,围绕一个“农”字做文章,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定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闯出一个新天地,农村学生作文水平也能逐步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写出独具乡土魅力的优秀的作品。

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课改以来,受经济文化、学校办学条件整体相对落后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学校作文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学校,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已成困扰农村学校语文教师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了自己在农村学校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探讨通过引领学生深入农村生活,开展切合农村学校和学生实际,独具乡土特色的作文教学方法,探索农村学校走出的作文教学困境的途径。

篇9: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历史这门课由于在中考时分数占的比例少,往往不能被学生足够重视,加之有的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把历史课当做副科来对待,从教师到学生都不把这门课看的很重的。平时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提问也是书本上有的,考试前突击背诵,过后抛之脑后。好多人认为历史就是把过去的事通过口头传递给学生,实际上历史大多数与现实都是有聯系的,我们应当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能联系历史掌握自己要掌握的知识。

一、亲临其镜

有人说:“教师应该是牧羊人,应该把学生带到水草丰盛的地方,让他们自由寻觅食物。”教师坚守在三尺讲台口若悬河,如果我们尝试把“小羊羔”们放养在课堂之外是否会有意外收获呢让孩子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发现本身就是个学习的过程。比如九上历史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和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课堂上讲很抽象的,而我们的学校就在京杭大运河岸边,于是我就有较好的利用这一现实的教学资源资源。第一节课我把学生带到运河大桥,让他们观察河里鸣笛的轮船,铁路上奔跑的火车,大桥上来来往往的汽车,天空中翱翔的飞机。同时对学生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哪些交通工具是使用同样的能源? 2.这些交通工具的动力都是一样的吗?3.突然听到电话响了,我又会问,这个电话是第几次工业革命成果?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能知道吗?现在的手机和我们原来的电话有何区别?我们的交通是发达了。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学生基本都能相互得出。第二节课就把这两次工业革命放到一起讲,在黑板上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通过分组完成表格的内容。这样教学任务会很轻松的完成,学生也是犹意未尽,学习历史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感受过去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在学这课前我安排学生:每个学生都要让家里的老人或者邻居的老人给自己讲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事1-2个,特别是教育部门的干部和学校教师,并作笔记,回来能讲个大家听。上课时指名学生讲讲他听到的故事,然后我又放了电影《迟到的春天》让他们感受,“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发展异常迅猛,近半年时间,其风暴席卷全国城乡各行各业,出现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让学生得出这些过火的行为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哪些损失?毛主席在这一时期犯了哪些错误?打到 “四人帮”为什么全国人民欢呼?这些都是学生从听来、看到能通过讨论感悟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人民还取得哪些成绩?分组讨论:“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这样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第二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可以让学生看抗美援朝和追歼残敌的电影让他们感受这两件大事的重要性。特别是抗美援朝这个影片反映的是彭德怀元帅一线指挥,战场上毛岸英英勇牺牲的场景,学生都会受到很大震撼的。这是都比老师口述的感染力要强的多,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三、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下的,密切结合历史教学内容而进行的学习和活动。不包括在课外独立进行的预习、复习、作业和自学,也不包括教师为缩小差距对某些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课外学习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个别的、小组的、全班的、乃至全校的。活动的内容包括课外阅读、智力竞赛、专题讲座、参观访问以及各种文体、科技、游戏等。

(一)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及时获得新的信息,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的内容很广泛的,如报刊杂志、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

(二)历史晚会

学生对办历史晚会的兴趣是很高的,晚会的内容也很丰富的,例如:《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史晚会》、《十月革命历史晚会》、《评价拿破仑历史晚会》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历史晚会生动活泼、别开生面、教育意义大。

(三)历史讲座

历史讲座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常识性的,有专题性的,还有评论性的。不论是那种都要以评书形式去讲,那样就会增加历史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有犹意未尽的感觉最好。

(四)历史墙报

出版历史墙报,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兴趣,扩大视野。出版历史墙报应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以历史教师为骨干,成立编辑组,不定期的出刊,内容要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如介绍历史家的生平,历史智力训练,历史问题的探讨,学习经验的交流等。

(五)历史竞赛

在中学生中开展历史竞赛,对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扩展历史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开展历史竞赛应当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为主,命题应着重测试学生能否综合有关历史史实和分析历史的能力。题量要少,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课外学习开辟得好,使课外和课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端正教育思想和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在徳、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总之,教师要把历史课上的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知识性,要从生活中搜取资料,让学生从不同渠道吸取更多的营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篇10: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强调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辩证统一,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最终归宿。只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生活处处皆数学。

篇11: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一是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让学生感悟道理。“尊重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为说,是比较抽象和陌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巧妙地捕捉了几个“生活现象”(即国旗出现的几个场景),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了学生对国旗的亲近感和爱国情感,同时对下文启发学生想象国旗为什么是红*的以及几个黄*的五角星分别代表什么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二是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为达到的既定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思品课上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学生情,以情促行。《下课了,放学了》这一案例中,为了教育学生放学后怎样合理安排看电视和做作业的时间,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老师创设了《放学后》这一小品,让学生通过小品受到启示。

三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天地”,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行为。《课程标准》强调“社会实践是本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一些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把道德认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消化。

篇12:走进新课程,反思语文课堂教学

王亚萍

(安定区西关小学 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从古到今,任何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新课程的改革也不例外,在起始阶段也经历了一些形式 上的条条框框的羁绊,主要有: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训练的是没有生命的语言符号;学生找不到阅读的乐趣,感染语文的大环境没有形成;缺乏生活体验经历,硬作文,苦不堪言等表现形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形式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从日常交流到学习、工作,人们离不开说汉语。然而,小学生把学习语文看成是一项苦差。这是为什么呢?

——多少年来,学生端端正正的坐,教师洋洋洒洒的讲;一遍又一遍的作业依然是方方正正的生字;说是朗读课文,倒不如说是在重复念字;作文课被堂而皇之的“上”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乏其例。

这其中大大的空缺了学习语文的本质:以人为本,激发人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人的生命焕发光彩。新课程实验以来,新理念的运用,牵强附会,眼高手低,形式化严重。鼓励与夸奖的滥用;课堂一味追求自主,反而成自由,课堂无组织、无纪律,教学效果差。合作有形式无实质,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形式,而对小组合作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合作讨论无价值,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差一些的学生成了陪衬,甚至是观众。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对实施新课程以来的语文课堂主要做如下反思:

一、教师主宰课堂。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成“问答”的现象。“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庸俗的问答,这种所谓的互动,岂不就是传统“灌”的表现。

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听与说,密不可分。一方面,听是说的基础,是获取信息,1 积累材料的过程;另一方面,说是检验听的效果,培养各种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这些,真正让学生得到锻炼的形式却被毫不思索的剥夺了。

二、学生训练的是没有生命的语言符号。大多数教师对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缺乏精心设计,布臵作业大多是抄写生字、生词几遍,机械重复过之,智慧趣味不足。作业的设计应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致力于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型作业:朗读、背诵,演讲、讲故事,读书汇报等;作品型作业:诗、文配画,办手抄报等;活动型作业:编演课本剧,游戏,参观,访问,课外搜集等。可是,我们的学生家庭作业布臵盲目,量大,无意义,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实践。

三、学生找不到阅读的乐趣,感染语文的大环境没有形成。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的校园生活,孩子们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到了小学中年级,教学目标有所提高,淡化段落的教学,强调对课文内容的把握;重视复述,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在强调朗读和默读的同时,增加了略读的要求。在小学高年级,强调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辨析语言的感情色彩,强调体验和领会词语在文章表达方面的作用和效果。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以及通过阅读领会文章的意思和感情,朗读课文成了无意义的念字,无情无味,读了仍不求甚解。

四、缺乏生活体验经历,硬作文,苦不堪言。让学生在体验中走进作文。体验才能出真知。再不会写作文的学生,你让他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最想说的话,他也会写得不错的。比如,让学生先看看,尝尝,摸摸,闻闻后,再去写自己爱吃的水果什么样;把他们领到草地上让他们打几个滚,让他们闻闻花香,摸摸小草之后再写春天……在他们体验感受之后,他们一定能写出他们眼中事物的特征的。

把题目出到学生心坎上。作文题名大而空,与学生的生活离得远,学生自然因无话可说而无兴趣去写。老师在布臵每一篇作文时都应下一 2 番工夫,出好作文题目,把作文题名到学生心坎上,让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感兴趣,就想去写,使每一篇作文都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生活,写出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都能说出学生想说的话。苏霍姆林斯基就主张学生在初学写作时要“写实”。每一个人总是愿意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作文如果能让学生表达心声,学生就不会觉得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了。为学生提供展示写作才能的平台。一位思想家说过,没有什么比体验成功更能激起人们的创造力了。如果能经常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写作才能被肯定或表扬的喜悦,会更大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如在作文课上对写得好的(哪怕是一个字一句话)都要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学生向学校广播室或报纸杂志投稿,参加作文竞赛等等。可是,我们仍习惯于指导作文方法,读一读范文,不打生活体验积累的底功,作文永远是舍本求末,苦不堪言。

篇13:让语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一、重视课堂教学,为走出课堂夯实基础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材文本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教师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认识苏教版语文课程中的教学资源:第一,教材文本资源。教材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紧密地结合教材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和具体方案的实施。要将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锁定在教材文本之上,最终有效确保学生对于教材文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教材文本中所提供的知识。第二,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生活。语文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了解自身学校周边的情况,从而有效地针对教材文本进行生活上的联系和解读。例如,在讲述《江南的冬景》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对于冬日中自己周围的景色进行回想,并且和文中作者的描绘进行对比性的分析,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文本,并且体会教材文本当中文字、语言的运用。第三,紧随时代潮流,熟练运用互联网。教师需要有效关注学生们关注的内容,并且加以研究和归纳,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资源。

二、语文实践活动的具体策略

语文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学生,所采用的具体语文实践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具体实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联系课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当中有一篇文章名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作者海伦凯勒心底对于光明的热切希望,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文字给予学生对于人生、生命和生活等问题的思考。但是,单独通过学生阅读和教师讲解,学生很难体会到海伦凯勒作为一个自幼失明的人对于光明的那种向往之情。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当中开展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戴上眼罩,让他们在“失明”的状态下进行日常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会明显感觉到自己如果失明,那么身边所有的正常生活都将被打乱,连最基本的走路都会磕磕绊绊。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适当地普及海伦凯勒自幼失明的背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海伦凯勒在文中描述的第一天我要看人,第二天我要看黑夜变成白昼,第三天将要再次迎接黎明的这种感觉。

第二,大胆挑错,勇于质疑。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和语文密不可分的,电视节目、互联网内容,杂志和报纸的文本都和语文息息相关,但这些内容往往存在一些错误。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传递的内容就是,不要过分迷信于这些传播媒介,他们所给出的内容是可能存在一定错误的,要大胆地进行挑错,并且运用自己的能力寻找到支撑自己论点的论据。其次,教师需要总结具体的案例进行解读。例如,在前段时间有专家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的新版一百元人民币当中“圆”字属于印刷错误。教师就可以通过查阅辞海的办法,指出这个专家的说法是不当的。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告诉学生对与错,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在学生发现外界的媒介中存在错误之后,不能认识了就放任不管,而是要让学生将这些错误进行有效的整理,并且记录到自己的笔记当中。教师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测验,以便于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走向社会,担当义务宣传员。

语文素养不仅仅包括单纯的文本学习能力,还包括口语表达能力,文本理解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所以,在具体的语文实践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将这些能力都进行有效的提升。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成为义务的宣传员。学生在宣传的过程当中可以宣传法律法规,使社会大众对于当前国内的法律认识和理解程度得到提升;也可以宣传节约用水、防治艾滋病、保护大气等相应的内容。通过这种宣讲,第一,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除了教材文本之外更多的知识,使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升。第二,在具体的宣讲过程当中,学生通过自己对于语言的总结和归纳,将法律法规和其它知识有效地表述给社会大众,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第三,学生在宣讲这些内容的时候,还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使他们充分地认识到语文学习是非常有用的,最终达到对于语文学习更加努力的目的。

篇14:综合实践教学反思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霍开玉

4月8日,我校英语教研组去全善中学参加了教研活动,连续推门听了几位老师的英语课,观摩了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课。本次活动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学习:

1.学生在本堂课中得到了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非常得特别的积极,让新课改理念落到了实处。

2.老师在课前准备充分,整堂井然有序, 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容量大,直观性强的特点。利用网络上的名人图片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从本次活动中,让我意识到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主导。多鼓励差生开口说英语,并能及时地表扬他们。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教学效益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信息量、教学活动的广度和密度以及媒体的使用上。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英语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其次,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今后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

篇15:走出教材 走进课堂 走向生活

当前,口语教学仍旧存在不少误区:1、认识片面,以朗读代替口语训练。2、训练不足,训练的内容狭窄。3、要求偏低,以能把话讲通、回答正确为目的,训练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口语教学质量偏低,学生口语能力较弱,在语言的情感性、表达的流畅性、交流的自主性方面都有待于加强,更不用说口语交际能力了。那么怎样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 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参与度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多读、多发言,就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及交际能力。曾几何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积极"发言而绞尽脑汁,设计了许多问题以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减低思维难度让每个学生有成功的可能性。

要改变口语教学现状,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学生参与的时间、内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为学生参与口语交流提供量的保证。在注意量的积累的同时,口语作为一种技能必须在方法上加强指导,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动脑筋,保证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切莫以简单的读读、说说为途径。

二、 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课堂交流发言是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良好载体。从中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更能据此分析学生存在的口语障碍,从而实施积极的训练策略。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就是"金口难开":有的因为准备不足而无话可说,有的因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全而挨老师批评、同学笑话,也有的是因为缺乏交流兴趣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心理的形成,二者互为影响,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交际障碍。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呢?教师应认真地反思,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交流。

1、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学生敢说。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卑微、懦弱的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意料。

2、树立平等意识。口语交际的特殊性在于直面性、情感性、交互性。学生之所以怕交流,不在于说什么,而是在乎于谁说。学生之间交流时,能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而与老师交流时就面红耳赤,浑身不自在。不少成人也有这样的体验,而归根到底是由于交流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同时,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会以放松的表情、自信的心态与人交流,逐步养成平等交往的习惯;再者,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听讲,不挖苦嘲笑他人等。

三、创设情境,强化口语交际

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教师所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富有生气、口齿伶俐;一个善于捕捉信息、富于激情的教师所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头脑灵敏、热情奔放;一个热衷于群体活动,会创设生活场景的教师奖精心策划,为学生营造多彩的生活。因为,教师的一切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们,所以教师应力求为他们开辟交往、欣赏、尝试的天地,要从原有的语文教学重在读写、语文能力源于书本的框架中跳出来,把听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为他们真正富有鲜活的生命而开辟全新的口语交际通道。

1、在常规活动中进行训练。有一次活动课,我请同学们每个人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来,问大家:"你们谁的书好看?借我看看。"同学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把书往我手里塞,我笑笑说:"你们就这样借给我吗?我这几天只能看一本,要不你们先给我说说,我觉得哪本有趣,我就先看哪本。"于是胆大一些的学生就给大家介绍起了书地内容,还讲了自己为什么喜欢等等。我又走到一些较内向的学生身边表示出对他的书感兴趣,也请这些学生来说一说。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听到了很多书的大概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很愉快地完成了一次交流活动。

2、在班队活动中锻炼。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大多是由班主任担任,而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时间多,参与的活动也多。例如:我一次班队会上就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开展跳绳比赛。学生们兴趣盎然,在欢呼雀跃中进行着比赛。比赛结束后,紧接着我把话锋一转:"看到你们的笑脸,老师也挺高兴的,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把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去揣摩老师的心理活动上,发言非常积极,整个活动气氛非常热烈。这样的活动是教师有意为学生创设的聊天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不经意中得到了训练。

3、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从学科特点来讲,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重在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真正让文本、教师、学生三者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四、营造口语交际大环境

口语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教学时间却极为有限。因此,口语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大课堂,应创设具有趣味性、活动性的载体,充分利用人与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达到拓宽训练面,增加训练量的目的。

1、"家庭故事会"口语交际活动无处不在,除了在口语交际课上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课后也应该进行一些连续性的练习,比如将口语训练延续到家庭。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在这里孩子可以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在这里孩子表现得最真实。所以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长,希望他们每天能抽出半小时听孩子把当天学的课文讲给他们听,并能适当的给予鼓励。

2、"新闻发布会"。现代学生信息来源广泛,每天或每周都会获得大量的信息。有的是鲜为人知的,有的是曲折离奇并赋予想象的,也有的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每周开设新闻发布会,学生会有意去搜寻,并事先做好发言准备。发布会要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训练重在坚持,贵在积累。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在多次体验成功的喜悦过程中培养了兴趣,增添了信心,使口语训练与良好习惯的培养相辅相成。

上一篇:党的十八大征文下一篇:一年级上语文分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