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均等化

2024-05-22

城乡均等化(精选十篇)

城乡均等化 篇1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把城市和乡村这两种社会有机体放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来考察, 揭示了城乡关系的同一、对立及其融合的基本规律。

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直接结合在一起, 社会分工极不发达, 整个社会呈混沌状态, 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城乡差别问题。在奴隶社会, 城市才真正地兴起和发展起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城市的功能不断扩大, 城市也逐渐成为了商品交换和社会交往的中心。但是, 这种城市在很大意义上还是依赖于乡村的。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城市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 乡村的生产活动仍然是单一地提供土地, 资源和劳动力等。这样, 城乡分离的进程不断加快, 使得农村与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到了马克思恩格斯时代, 城乡关系也由城乡分离逐渐走向城乡对立, 并成为了一大社会矛盾。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关心城乡差距和城乡对立问题。他们认为, 城乡对立使得乡村在政治上受城市统治, 在经济上受城市剥削, 逐渐形成了“农业服从于工业, 乡村服从于城市”的局面。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出城乡对立的同时, 还对城乡关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他们认为城乡对立是可以被消除的。在当时, 米尔伯格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认为城乡对立是自然的, 历史的, 消除城乡对立只是一种“空想”。为了驳斥这种自然主义唯心史观, 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消灭城乡对立不是空想, 不多不少正像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1]城乡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 而且是必然的。

在指出城乡对立可以消灭的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 并把它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 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 通过城乡的融合, 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

在探究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从消除私有制、发展生产力、工业与农业结合、工农联盟、发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以及利用科学技术等方面着手。

首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 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 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 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 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 (这些条件还须详加探讨) 。”[2]557随着工业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了空前规模, 社会产能能够满足全体成员的需求, 那时, 社会划分为各个敌对的阶级就显得多余了, 所以, 私有制的消灭不仅是一种可能, 而且还成为了一种必要。显然,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城乡融合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它只有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实现的可能。

其次, 城乡分离、对立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表现, 要消灭城乡分离与对立,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须是其前提条件。他们还重视生产力的协调分布, “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地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3]同时还强调农业和工业的结合、工人与农民的联合。“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 促进城乡对立逐步消灭。”[4]恩格斯认为, 实现工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 是消灭城乡对立的最重要的条件。只有实现对这两种资料的共同占有, 才能使工农业生产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差别的消失。对于工人与农民的联合,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把农业生产者“置于他们所在地区中心市的精神指导之下”, 使农业生产者在城市有工人作为他们利益的天然代表者。

此外,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发挥城市的积极带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 而不像在古代那样, 是城市乡村化。”[5]他们认为, 如果没有大城市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 工人的进步速度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快。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 消灭城乡对立, 并不是要引导大城市走向毁灭。城乡对立的消灭, 并不会影响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 更不会影响到城市在促进城乡融合进程中的作用。消灭城乡对立, 并不是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而更应该是发挥城市的反哺、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

最后,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 科学技术对城乡融合起着推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工业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打破城乡之间相互封闭、隔绝的格局, 增进城乡之间的联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列宁和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 他们结合俄国实际, 开展了消除城乡差异, 消灭城乡对立的实践。列宁认为, 农业落后于工业并不是由天然因素引起的, 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引起,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生产, 其目的不是改善劳动者的物质情况, 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本利润。同时, 列宁也充分肯定了科技的作用。他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具体指出了俄国的机器大工业给农村带去了工商业生活方式, 同时也带去了高生活水平的技术工人。斯大林指出, 农民能不能获得切身利益, 是“牵连到城乡相互关系”的重要问题, 关系到农业社会革命能否顺利完成, 关系到工人农民和城乡对立性的消除。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得出下列认识:第一,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的发展态势。城乡对立只是一个历史范畴,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必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而逐步消失。第二,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为我们勾勒出了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轮廓, 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实践, 对其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4]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面临新的状况,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差异。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融合理论的阐述是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的基本理论依据。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根据公共服务地区间、城乡间供给不均等的现状提出的一个新的改革命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任务, 是以政府为主体, 以农村为重点, 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向城乡居民提供与其需求相适应的, 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6]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终趋向,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后, 城乡对立、城乡差别逐步消失, 城乡关系走向融合。城乡关系由对立走向融合这一发展逻辑, 符合事物发展否定之否定这一基本规律。城乡融合看似是一个事物周期性发展到了原点, 其实是一个周期性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其实质是对城乡同一的扬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过去的十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设,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来, 传统的城市偏向型政策影响力仍然存在。尤其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福利、社会事业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改变这一现状, 必须要从根本上废除城乡体制分割, 实现各种体制对接, 取消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 消除供给制度的不平等, 也就是说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原因主要来自其自身的运动规律, 物质的运动是有方向性的, 物质由于内部矛盾的对立而产生了物质运动的动力, 又因为矛盾的统一性决定了物质运动的方向性。这个方向根据矛盾对立双方大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会经历人类社会初期城乡浑然一体的同一状态, 城乡分离与对立, 再到最终城乡融合的更替。在人类社会初期, 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 人们在劳动中还是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工, 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直接结合在一起, 整个社会浑然一体, 还没有城乡差别的出现。但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以及社会分工的深化, 城市的出现与功能转化, 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甚至出现了城乡对立。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乡关系的方向逐步向城市出现了偏向。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体现了消除城乡对立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实现城乡融合也就成了城乡关系的必然趋势, 至此, 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就转向了城乡融合, 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 未来的社会私有制、阶级将会消失, 劳动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 全体社会成员和谐相处, 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的趋势的设想, 指明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轨迹与方向, 表明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由供给、享受失衡到数量、质量均等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中的“均等化”不仅是一种理念, 是一种最终分配的结果, 它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当前城乡之间的差距十分巨大, 这就决定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漫长性和动态性特点。与此同时,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制度、社会等方面的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 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城乡规划一体化超越了传统的技术和城市范畴, 不再是一个狭义的城市规划, 而是不断向农村辐射延伸的, 有基础公共设施、医疗、教育等支撑的综合性的规划。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思路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指导下的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轨迹趋于一致, 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研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符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城乡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49年到1978年, 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 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 但是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为了应对严峻的国际环境, 国家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然党强调工农并举, 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 但是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 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成为了必然选择, 党和政府的政策制度开始偏向了城市。随着工业的发展, 工业对农业的剥夺加重, 农民负担加重, 农业生产力自然无法提高。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日益扩大, 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形成。

第二阶段, 从1978年到2002年, 城乡二元结构受到一定冲击, 但是变化不大。改革开放给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理顺了农民内部、农村与城市的分配关系,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期间城市的一系列经济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 城市发展趋于缓慢, 城乡差距缩小, 城乡二元结构受到一定冲击。1985年后, 国家改革重点转向城市, 来确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从此, 国家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城市偏向。这一阶段, 受工业收益远大于农业收益的市场导向, 农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提供土地和廉价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化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 乡镇企业因为先天的局限性, 其吸收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日渐式微, 而城市又接受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城乡发展又面临着新的困境, 城乡矛盾日益凸显, 城乡差距日益拉大。

第三阶段, 从2002年至今,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不断加快,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工农互惠, 城乡一体”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哺育工业和城市的时期已经结束,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是新时期处理城乡关系的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阶段缩小城乡差距, 改善城乡关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明智选择, 也是符合我国城乡发展实际的选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GDP由1978年的3 645.22亿元上升到了2013年的568 845.21亿元, 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 社会的基本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 100美元。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 当人均GDP在3 000到10 000美元之间, 国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会显著增加, 但是我国目前总体公共服务水平还较低, 尚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 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象严重。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不仅无法缩小城乡差距, 反而使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剧。而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突出标志,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73, 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与2012年相比略有降低, 但是总体上差距仍然很大, 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和威胁。所以, 我们要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实现农村产业结构性调整。这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条件, 同时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发展规律的实践选择。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曾强调, 未来我们必须要在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保持更加均衡和谐的发展, 特别要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领域推进社会改革的扩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城乡分离、对立与融合的过程进行的, 其中也折射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规律, 即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 基本公共服务的配置会呈现出城乡差距巨大、差距缩小到最终城乡一体化的规律。因此,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要求, 我们要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 要打破城乡界限, 统筹空间布局;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要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力度;要加快建立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实现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的扩展。

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要提前做到相关服务标准和配套制度的城乡一体化。要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就业服务、公共卫生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推行服务标准与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是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首要条件。要用整体性的视角看城乡, 坚持城乡的统筹规划, 实现市中心与乡镇的统一规划。另外, 还要重视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农村水电、灌溉等方面的投资, 改善农村居住坏境, 实现覆盖城乡的多区域的交通。只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 才能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才能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城乡关系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乡对立会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消失, 随着私有制和阶级最终消除,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 城乡会逐渐走向融合。本文探讨了城乡关系发展的规律和发展态势,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乡关系发展现状及原因,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指导意义。论证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规律的选择, 同时也是我国城乡发展实际的选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26.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689, 557.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14.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3.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31, 5.

[6]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5.

[7]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8) .

怎样实现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2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已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在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务之急

我国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所谓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但目前,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低于城市外,农村还面临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匮乏的突出矛盾:农民难以获得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因此,尽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阶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具备条件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总体上已具备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基础与条件:一是我国公共财力及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高,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9万亿元左右,增幅达24.7,有比较充足的经济力量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积弊和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和五个统筹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推行,为全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央日前明确提出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正在发生划时代的变革。三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以及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强烈期盼,使农村理所当然成为实施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

如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国防、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及公共安全服务等。目前除国防、外交等公共服务具有城乡均等化意义外,其它众多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明显失衡。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积极构建相关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形成公共服务均衡分配的制度基础。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公共服务结构。要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服务结构,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年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村孩子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农民工子女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享受同等政策。二是协调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加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和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享有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三是逐步建立城乡可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前不久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这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又一项惠农政策,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后还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着力推进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等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着重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五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认真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如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3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务之急

我国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所谓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但目前,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低于城市外,农村还面临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匮乏的突出矛盾:农民难以获得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因此,尽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阶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具备条件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总体上已具备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基础与条件:一是我国公共财力及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高,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9万亿元左右,增幅达24.7%,有比较充足的经济力量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积弊和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和五个统筹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推行,为全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央日前明确提出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正在发生划时代的变革。三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以及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强烈期盼,使农村理所当然成为实施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

如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国防、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及公共安全服务等。目前除国防、外交等公共服务具有城乡均等化意义外,其它众多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明显失衡。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积极构建相关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形成公共服务均衡分配的制度基础。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公共服务结构。要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服务结构,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年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村孩子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农民工子女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享受同等政策。二是协调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加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和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享有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三是逐步建立城乡可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前不久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这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又一项惠农政策,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后还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着力推进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等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着重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五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认真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可持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公共性”的重要体现,必须按照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和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一是适应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的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使其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中央已明确提出今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比2006年有所增加,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比重比2006年提高。此外,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二是合理调整和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形成有力的可持续的财政支持机制,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中央与地方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直接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效率,也造成了城乡间公共服务职责和供给能力的差距。因此,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十分必要。首先应依据公共产品公益性涉及的范围,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级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效益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在此基础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分配格局,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

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节收入再分配和实现政府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调节和保障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就必须强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在当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重点向县乡级倾斜,提高县乡基层政府财力,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城乡均等化 篇4

1. 城乡统筹发展是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妥善处理在当前阶段面临新形势的新要求。

三十年前起步的农村改革, 使我国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仅就农民收入一项就能说明这三十年来农村改革的成就:农民收入由刚实行改革开放的1980年的191元增加到2007年的4 140元, 增长了近21倍[1]。但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 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一切把农村改革重新提上日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是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 是广大农民与城镇居民一起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社会, 是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社会, 是城乡打破封闭、隔离走向融合的社会。只有统筹城乡发展, 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小康社会。特别是当中国工业逐步进入现代化之后, 我们的农业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水平上, 农民增收缓慢而滞后。这种不平衡的发展, 致使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受到了制约。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但是我们市场消费能力却很低, 因为占全国总人口2/3强的农民由于增收缓慢及保障水平落后而“不敢消费”。以至于我们生产的东西基本上是出口, GDP的增长里面出口所占的比重达到了37.57% (2007年) , 这种状况是一种不太安全 (不稳定的) 的发展, 一旦出口受阻, 很多问题随之而来。

2. 城乡统筹:

城乡差距拉大的严峻现实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求城与乡、工与农协调发展, 不是以牺牲农村、农业的发展来换取城市、工业的发展, 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享受国家的福利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 , 这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的现实要求, 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现实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们发现这种“协调”发展的理想似乎成了越来越远去的梦想,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城乡差距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缩小, 反而比改革之初的差距还增大了, 并且这种差距拉大的变化趋势还在延续 (王德文、蔡昉, 2003) 。学者王德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从城乡收入水平、消费支出、消费水平这三个衡量城乡差距的指标进行了统计对比, 发现从1978—2003年, 按名义价格计算的城乡消费水平、消费支出和收入水平的差距程度分别由原来1978年的2.9∶1、2.7∶1、2.6∶1上升到2003年的3.6∶1、3.4∶1、3.2∶1, 三个不同的指标统计结果表明, “城乡差距程度已越过了改革初始水平”。

公共服务的缺失, 使城乡发展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治”的格局, 使农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以医疗和教育为例, 2004年,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之比值为7.4∶1, 城乡小学生人均财政支出比值为3.0∶1[2]。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 加上农民看病难、看病贵, 再加上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新农合) 尚未健全与完善, 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比较普遍;而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与农业技能的关键, 它的落后则使农村、农业难以走出长期以来的困境。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诸多路径及其共同性

1. 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的多样性。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 这既是理论上有待解决的问题, 也是实践中碰到的现实问题。关于这个问题, 学者们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诸多见解, 归纳起来, 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 主张从体制上去统筹, 即打破城乡“二元分治”结构性体制, 建立起统一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 (2) 主张从产业上进行统筹, 即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 调整农村工业布局和发展战略, 实现城乡工农业的协调统一; (3) 主张从资源和生产要素上进行统筹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4) 主张城乡统筹在于推进城镇化建设, 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来缩小城乡差距; (5) 主张通过统筹公共财政支出,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 从而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的水平, 使城乡居于起点差不多的平台, 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2. 统筹城乡发展同一性。

提出城乡统筹发展, 本身就是承认城乡目前发展的不平衡性, 承认目前的“城乡有别”。那么, 出发点就是一致的:城乡发展起点与机会的不平等。由于城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城市因工业的优势、城镇化过程中国家政策 (如财政) 的优先照顾而率先发展, 以及这些因素反过来进一步使人力资源、资本、科技等向城市的聚合而产生的合力效应使城市加速发展, 从而把农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三、现阶段城乡统筹路径的共同指向———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促进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进而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的投入, 从而为农业经济的长足进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 需要政府大力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兴建和改扩建。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这个措施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不可或缺方式。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也曾经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 通过这一运动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农民人均收入由1970年的只占工资收入者的67%上升到1977年的102%[3], 而这主要得益于韩国政府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 包括道路兴建与扩展、修筑小规模灌溉工程和水坝、水塘和排灌渠等。而日本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 而这也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对农业的支持, 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用于农业的投资高达农业总产值的15倍之多, 是发达国家中支持力度最高的。这些投入大部分用于土地改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上面去了。

2.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实现真正意义的社会公平。

长期以来, 在中国城乡“二元分治”使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同民不同命”, 大家都是社会主义的公民, 却由于农村各项社会保障机制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养老、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各项社会救助等社会福利制度的缺失或者不完善而使农民没有享受到与市民应有的同等待遇。如果说以前我们是因为经济落后, 国家没有实力做到全民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 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 综合国力已大大增强的中国, 已经完全有实力可以做到, 如果这时我们不去做, 那么我们可能会重蹈现代西方国家的老路———经济发达了, 但社会公正的矛盾加剧了, 新的贫困不断涌现, 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令人担忧。事实上, 经过这三十年的经济发展, 我们的社会差距已经进入世界的前列。发展与社会公正问题已经到了非得解决的一个历史时期。值得欣慰的是, 我们代表着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 并在十六大提出了要“关注民生问题”, 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射到更多的老百姓上。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 我们党明确提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公共财政在社会民生上的扩大支出, 必将伴随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力推进。

3.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铺平道路。

农业、农村要发展, 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在过去, 我们是“优先”发展工业, 资源集中用于发展工业;到后来, 由于工业的性质所决定的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速度远大于农业, 从而扩大了与农业的差距, 从而城乡的差距被不断拉大。而城市的优势一旦被“展示”出来, 它就像一块磁铁, 把资金、人力、科技等资源不断地吸附在它身上,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4], 从而使城市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大的生产力。这些资源的集中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发展, 乡村则更显得落后了。可见, 这是一个按经济规律自然的循环。

我们城乡统筹正是想打破这种“循环”, 而不是打破“规律”, 因为规律是打不破的。在当前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下, 资源是按效率、竞争的原则根据“无形的手”来进行基础性的配置的。如果我们任由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手”来调配资源, 显然无法扭转当前城乡的差距拉大的趋势。但是, 我们却可以通过“有形的手”让资源按“无形的手”来指挥和调配, 让资源重新在农业、农村进行合理的“流入”, 从而让农业也能像工业那样在资源的支持下不断创造更高的生产率, 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地发展, 缩小与城市的差距。这只“有形的手”主要就要靠政府的统筹。

参考文献

[1]中国要让农民搭上改革快车:第1版[N].参考消息, 2008-10-11.

[2]中国统计年鉴:2005[K].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李强, 姜爱林, 任志儒.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成效、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6) .

城乡均等化 篇5

编者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今后三年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卫生工作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榆中县统筹城乡卫生事业,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新路子,实行县第一人民医院与贡井中心卫生院“联姻”,既巩固了贡井中心卫生院的特殊地位,又拓宽了医疗服务范围,实现了城乡医疗资源的互惠共享,更好的提升了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使北山地区群众就近享受县级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解决了北山地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陆武成,省政协副主席、市长张津梁进行视察时,对此给予充分肯定,陆书记称赞:“这个模式值得推广”。

为使大家更多地了解“贡井模式”,促进工作交流,现将“贡井模式”情况介绍如下。

榆中县探索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介绍

榆中北山地区覆盖贡井、中连川、哈岘、上花、园子、韦营6乡47村,现有人口4.7万人。贡井中心卫生院所在地吕家岘,是北山地区商品集散和交通枢纽中心,也是北山地区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北山地区现有的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已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的就医需求。特别是由于北山地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最远乡村距县城达130公里,往返车费50多元,加上当地没有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各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较差,不具备开展常规手术治疗的基本条件,群众“看病难”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为此,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做好北山区域中心建设‘加法’和‘减法’两篇文章,积极探索区域中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工作思路,县上下决心对贡井中心卫生院进行改、扩建,以原贡井中心卫生院为基础,建立一所综合性医疗服务机构。— 1 —

2007年6月,县上多方筹资210万元,集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卫生院开工建设,当年完成门诊综合楼主体工程1150平方米;2008年建成中心药库、生活用房500平方米,修建围墙170米,硬化地面2000平方米,并配备了部分医疗、办公设备。

在建成完善贡井中心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实际,榆中县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县第一人民医院人才技术优势和贡井中心卫生院的区位优势,整合医疗资源,城乡携手,组建成立了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贡井门诊部,积极推进城乡卫生工作一体化发展。

一是规范运行机制。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贡井门诊部成立后,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贡井中心卫生院作为县一院门诊部,财务、人事、业务等均由县一院统一管理,贡井中心卫生院的性质、职责、功能不变,牌子不摘,所承担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中心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不变,并根据北山地区和贡井中心卫生院实际,设置床位25张,人员编制25名。

二是拓宽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县一院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强化贡井卫生院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贡井中心卫生院技术服务水平。在确保中心卫生院所承担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功能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医疗服务范围,增加开展一般手术服务等,为北山地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是推动区域卫生发展。贡井中心卫生院充分发挥中心卫生院的功能,负责做好北山其他卫生院医疗业务指导工作,提升北山地区医疗卫生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贯彻落实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村卫生所建设,定期开展村卫生所人员培训教育,提高业务服务水平,健全乡、村卫生服务网络。

四是强化预防保健服务。县一院贡井门诊部按照县卫生局出台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规范运行,不断加快贡井中心卫生院建设步伐。同时,建立健全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科室,由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定期检查指导村级防疫、妇幼等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是加强文化内涵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科室标识、制度宣传牌等统一设置,院容院貌干净整洁,职工工作环

城乡均等化 篇6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均等化;建设;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43-02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的集散地和传播中心,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执行机构。在公共文化均等建设中,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相关职责,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在肇庆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和范围正日趋完善,它们可以为公共文化均等建设提供广泛的平台,推动城乡文化均等化进程,为文化强市建设增砖添瓦,为“幸福肇庆”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翘首以盼的肇庆市图书馆新馆舍即将建成启用,标志着肇庆市的图书馆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起步较晚,县区、乡镇图书馆建设文化服务均等化刻不容缓,要及早为全市及县区乡镇人民都能实现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利做好实质性工作。

1 精心培育读者队伍

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在城乡文化均等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拥有广泛的读者队伍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也是均等化建设的成果。新馆舍位于新城区。目前,新城区的公共设施尚未配套,群众到图书馆阅读不甚方便。城区群众已形成到城区老馆如端州图书馆阅读的习惯,新馆舍启用后,不可能马上有大批读者蜂拥而至。时下,多数年轻人热衷于影视节目、网络传播等快餐式文化,对图书馆阅读较为冷漠。《羊城晚报》曾有调查:60%的广州人从未进过图书馆。这个调查对肇庆也是一个警示。图书馆要克服高自位置思想,改变守株待兔的服务定势。树立3A服务理念,即Anytime(何时)、Anywhere(何地)、Anyway(何种方式),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任何方式都能得到图书馆提供的准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以人文关怀和热情服务培育读者队伍。

1.1 发动广泛的阅读队伍

工会、团委、妇联、教育等单位的基层网络健全,有很强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无论是地级公共图书馆,或是区县、乡镇公共图书馆都可探索与相关部门合作,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好书推荐”等读书活动及图书馆阅读。开展读书活动要把握合适的时机、节奏和力度,选择重要的时间节点,确立明确的主题,准备充足的资料,辅加作者见面会、读书报告会,以及征文比赛等,逐步提高活动水平。

1.2 拓展目标阅读队伍

政府机关和科、教、文、卫等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专业能力强,信息需求量大,是图书馆阅读的目标读者。各级图书馆可建立目标读者阅读档案,加强人性化细节服务,开展灵活的委托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有利于拓展目标阅读队伍。

1.3 建设基本阅读队伍

各级图书馆应争取与工会、工人俱乐部合作,把导读、培训、展览等活动办进企业,带动群众性阅读,建设基本阅读队伍。让工人通过阅读和培训获得新知和能力。让外来工和农民工通过阅读和培训尽快融入信息社会和城市生活。

1.4 巩固骨干阅读队伍

中小学学生是图书馆阅读的骨干队伍。各级图书馆可与学校图书馆合作,把导读、培训、展览等活动办进中小学校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寒暑假期间,可与青少年宫等单位联合举办专题讲座与读书活动,推荐学生喜爱的读物。重点介绍新闻出版总署每年推荐的优秀图书,以及教育部每年组织评审的《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等。

1.5 服务忠实阅读队伍

离退休干部、职工在图书馆阅读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图书馆馆员要做好服务工作,把导读、培训、展览等活动办进老干活动中心和社区。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职业经历、兴趣爱好和文化素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力求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开展信息通识培训,发展经典阅读和深度阅读,提高老年人的阅读意识和图书馆意识。

1.6 扩大农民阅读队伍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是培养农民的阅读意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阅读权利的重要举措。在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各地的“农家书屋”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图书馆要协助做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扩大农民阅读队伍。

2 拓展延伸综合服务

拓展借阅、导读、咨询、编辑、培训等综合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图书馆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也是实现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2.1 合理布局利用馆舍

新馆舍参考美国图书学家特鲁斯韦尔(H.WTnuesovel)关于馆藏利用的“二八率”(2/8Rule)理论,依此组成利用率高、利用率比较高、利用率比较低的三类馆藏布局。书库(阅览室)内设置足够的检索终端,方便读者随手取书,任意检索,随意浏览,自用阅读。开设馆域网,实现采编、借阅等业务的规范管理。设置专题区,提高文献利用率。设置新书展示区,让读者尽快了解新书动态。设置地方文献特藏室,展示肇庆的地域、历史文化。设置视障图书室,提供盲文阅读、语音阅读等。开办休闲读书区,让读者享受读书的愉悦。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馆舍的作用,让更多读者能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2 争取发展自助服务

争取购置自助图书服务机,发展自助服务。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可供读者自助借还图书,一方面大大方便读者,可让读者不受开馆时间的限制,同时也缓解了馆员的工作压力,特别是假期借阅量大的时候。争取购置图书服务车,为用户送书上门,送书下乡,也能为“通借通还”服务流通书籍,也可现场办理借阅书刊、借阅预订及咨询服务。

2.3 逐步实施“通借通还”

实施“通借通还”能让读者更便捷借还书,节省读者时间,方便城乡居民。图书馆已采用“Interlib图书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基本能满足总分馆模式和图书馆联盟的管理需要。可分期、分批、分区域、分类型逐步实施“通借通还”。目前,可在文化主管部门的协调下,整合特定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在维持原有的隶属关系和运作成本前提下,明确各自的责任与重点,突出各自的收藏和服务特色,试行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联合服务模式。

2.4 参与保护文化遗产

肇庆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图书馆要积极参与保护文化遗产,检索、搜集包公等历史人物和叶挺等英雄人物的地方文献,以及七星岩、鼎湖山等名山秀水的地域文化资料。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索引、专题文摘等。建立相关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以及名山秀水历史典故的数据库。既有利于存史、资政、励志,更能体现特色馆藏。保护文化遗产也能让不同时期的读者了解到肇庆历史,也是读者平等享用图书馆资源权利的体现。

3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战略资源。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基础,尤其是区县、乡镇图书馆难以保障人员经费,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针对这些图书馆更应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馆长的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要落实馆长负责制下的分级管理,营造干群和谐、团队合作氛围。坚持依法办馆,贯彻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遵循“公益无偿”、“读者平等”原则,保障群众的阅读权利。坚持以德治馆,树立以读者为本意识,努力创建“读、馆”融合的图书馆文化。坚持科技兴馆,积极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员工是图书馆管理主体,必须具有文献的检索组织能力,能有效地帮助用户提取、鉴别、筛选信息。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抓好选聘、培训、管理三大环节。设立准入制度,摒弃“坐直通车”“近亲繁殖”等不合理的用人手段。严格招聘考核审查,保证新员工具备相应素质,形成高、中、初各级人材合理搭配,老、中、青各年龄层次默契合作的员工队伍。规范培训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使员工既敬业又专业。开展学术交流,选送员工到上级图书馆进修,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完善岗位责任制,通过目标考核、日常监控和读者测评,客观考核员工的绩效。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功。

广东省城乡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篇7

关键词:广东,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模式, 致使城市和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城乡体育事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 更是全国城乡体育非均衡发展的真实写照。《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 (2009~2020年) 》就明确提出了广东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各个阶段目标, 为推进广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了基本的标准[1]。本研究以广东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差距基础现实为基, 解析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差异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广东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差异的可行性建议。

1 广东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基本现状

1.1 广东省各地市体育场地设施非衡发展, 整体差别明显

诸多影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中, 场地设施是尤为重要的外部因素。据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2]:广东省全省各地区共有体育场地7 7 5 9 6个, 体育场地占地面积627687387m2, 场地面积152013963.2m2。截止至2003年广东省拥有体育场地平均9.75个/万人, 体育场地面积平均1.91m2/人。从广东省城乡体育场地的地理位置分析, 约占广东省总场地56%的43832个场地分布于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约占14.4%的11236个体育场地分布在粤东6市;广东省体育场地总数的23.8%分布在粤西4市;占广东省体育场地总数的9.4%的7305个场地分布在粤北地区2市中;而市平均占有量为珠三角地区为4870个、粤东地区为1872个、粤西地区为3805个、粤北地区为3652个。揭阳、汕头、汕尾、潮州、河源、梅州等粤东地区6市体育场地拥有量较少, 与珠三角地区、粤西和粤北地区差距明显, 分别为粤西和粤北城市的1/2和珠三角城市的近1/3。

1.2 广东省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是体育经费城乡和地区差异的直接致因

按照广东省地级市的地理板块特征, 将21个地级市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4个区域。珠三角地区9市经济发达, 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都统称为欠发达地区。根据2011年广东统计年鉴进行整理,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差距明显[3]。珠三角地区的9市34816.9亿元, 市平均值为

* (依2 0 1 1年广东统计年鉴统计)

* (依2 0 1 1年广东统计年鉴统计)

1.3 广东省城乡基层体育组织数量差别大, 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过少

广东省各城市间体育组织数量差别大, 各个地级市的城乡差别更为明显。当前, 全国各省份基础体育组织工作由文化站或文体教办公室担任, 乡镇及以下村屯乡镇不设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乡镇体育组织单位中, 6.1%的乡镇配有专职的体育专干, 7.4%的乡镇配有兼职的体育专干, 所有乡镇都不设体育专门管理岗位和聘任体育管理人员。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来看, 2009和201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明显高于前些年, 特别是2009年与2008年相比更为突出, 2009年培养的色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比2008年多了1万多人, 说明各级体育组织十分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见表3)

2 广东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解析

2.1 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来源单一, 受各地区经济条件制约

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资金来源靠国家财政投入[4]。这种单一的资金投入模式的必然会导致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经费无法保障。体育经费投入方式必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与我国的体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推进广东省体育服务均等化要求建立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多元化、多渠道体育经费保障机制。为此我们要建立与广东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体育资金来源保障制度, 一是针对广东省社会资本多, 易融资的特点, 对城市体育公共服务, 引进私人或社会资本, 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投资主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作为回报来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二是必须明确基础政府部门在欠发达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职能, 加大针对欠发达地区体育服务的经费投入力度。

2.2 体育领域法律体系不完善, 导致公民的体育权利被剥夺

国家一直不断加强法制建设的步伐, 体育法律建设仍然是最为薄弱环节之一。广东省各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 体育在各个地方的地位差别较大, 欠发达地区的体育法规建设更是严重滞后, 个别地区无涉及体育权利的法律条款。鉴于体育法律建设的重要性及体育权利保障的紧迫性,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加强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护。2009年广东省为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颁布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 (2009~2020年) 》而其中涉体的目标的实现都是以公民的基本体育权利实现为基础。

2.3 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 基层体育服务组织发展缓慢

体育公共服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是保证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条件。对体育公共服务的实施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也是导致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因素[5]。广东省往往习惯于追求政绩工程而忽略公共服务的职责, 各级政府都未把体育公共服务的业绩纳入评估考核范畴。而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效率当务之急是在基层建立体育服务组织, 加大基层体育服务组织的建设力度, 特别是粤北山区, 只有形成这种基层体育组织网络,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才可以得到提升, 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才可以实现。

3 实现广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3.1 构建服务型政府,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 各级政府部门是体育公共服务主体,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建设是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2005年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就明确规定了政府的责任和职能, 为各级政府机关工作提出了基础性的要求, 解决了如何加强建设, 怎样加强建设的问题。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2010年广东省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报告显示:广东省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6]。为了率先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广东各级行政部门在建设服务型政府问题上应加快步伐。

3.2 建立多元化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随着政府改革的不断推进, 体育公共服务单一供给主体的弊端日益凸现:一方面, 群体的多元化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而“有限理性”的政府这种单一供给主体在实践中不可能充分满足各种阶层广东公民体育需求, 矛盾的日益加剧必然促进人们对新供给方式的探索。针对不同群体的多主体、多中心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逐渐兴起, 极大限度的满足公民的体育需求, 并提高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因而, 建立多元供给机制已成为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充分履行政府责任的必然选择[7]。一方面, 营利性体育服务供给有效地缓解体育公共服务出现的“政府缺位”现象, 更是一元供给模式的有力补充。另一方面, 发挥基层非政府组织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这种多元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更有利于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 是政府单一供给的有益补充, 以达到广大民众受益的目的。

3.3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资金保障体系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体育经费投入密切相关。在全国来看广东省经济优势明显, 我省要充分利用经济优势, 加大对体育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力度, 重点是优化各地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具体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上, 探索出一条适合我省发展的体育公共服务的资金保障道路。一是优化体育资金投入结构, 明确地区 (市) 、县、乡镇各级政府的投入比例。逐步提高公共财政在体育事业支出比重, 尽快缓解体育公共资源总量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二是优化竞赛与群体活动的资金投入比例结构, 各级政府在上年末就要确定下一年的财政预算, 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三是加大基础政府的改革步伐, 建立县乡财政的横向支付机制, 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事权与财权的统一。

3.4 健全体育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

体育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成员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政府的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行为自然受到政府自身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一方面, 与公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体育供给效果必然会得到广大公民的重视, 公民评价势必对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政府自身需要服务能力需要不断提高来保障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因此对于政府自身来说需要对基本体育公共服务进行监督和管理[8]。由于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都需要涉及多个主体和多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只有建立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才能全面客观把握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 而健全系统化的、将均等化内嵌其中的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体系更是实现广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 (2009~2020年) [EB/OL].http://zwgk.gd.gov.cn.

[2]国家体育总局.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EB/OL].http://www.sport.gov.cn.

[3]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年鉴 (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4]李丽, 张林.体育公共服务:体育事业发展对公共财政保障的需求[J].体育科学, 2010, 30 (6) :53~58.

[5]樊炳有.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及实践路径选择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9, 30 (4) :27~31.

[6]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EB/OL].http://www.gdsq.gov.cn.

[7]郇昌店.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市场化运作方式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 2008:25.

城乡均等化 篇8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城乡基本医保服务均等化, 一定要创新体制机制, 实际上也是问题倒逼改革使然。推进城乡基本医保服务均等化, 必须针对现存问题加大改革力度, 破除沉疴积弊, 下大气力解决我国现行基本医保服务城乡分割、不科学、不合理、不适应、不顺畅的问题, 用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医保均等化的实现。

笔者以为, 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城乡医保服务均等化, 主要应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基本医保受众和基本医保实现载体三个方面的改革和建设着力。

1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基本医保供给主体保证均等化

公共产品是否能够实现均等化供给, 作为主体的政府及其管理体制机制很重要。目前我国基本医保中, 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由人社部门管理、经办;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和经办。同一类社会保险制度分由两个政府行政部门管理, 管理体制不顺, 重复参保问题突出, 成本不断提高, 医疗机构实施难度越来越大。加之不同的管理部门对自己管理的基本医保项目制订了各自的报销药物目录和报销比例, 并进行封闭创新, 由此不断带来新的、更大的城乡差异问题, 致使制度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 制度运行风险不断增大。笔者在进行湖南省重大委托课题《湖南省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的专项社会调查中, 参加座谈会的300多位调查对象和对150多个医疗单位的问卷调查, 无论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还是医保经办机构以及医疗卫生机构, 一致认为理顺行政管理体制, 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势在必行, 不宜再拖延。

对于基本医保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显性突出问题, 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呼吁给予解决的研究报告、论文、观点、建议很多, 要求非常强烈。但是这一问题久拖难改, 究其原因是政府改革的决心不大, 措施不果断!对于政府来说, 对现有城乡分割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改革, 就是对政府部门利益的重新调整, 理顺基本医保政府部门职能, 调整行政管理格局, 好似削弱了相关部门手中的权力, 拿走了相关部门的利益, 这应该是理顺基本医保行政管理体制异常艰难的关键因素所在。因此,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 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落实改革要求, 期望中央政府果断决策, 理性选择我国的医保管理体制, 进一步解决和防范社会保险制度碎片化问题, 让属于社会保险项目的农村居民医保回归社会保险管理大系统。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以人民切身利益和提高公共管理绩效为重, 尽快拿出符合国情的改革方案, 理顺管理体制, 推进城乡基本医保均等化。

2 优化基本医保制度框架, 提升基本医保层次促进均等化

在完善基本医保制度过程中, 有的地方正在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三种医保“三合一”统筹。笔者主张在改革我国基本医保制度时不宜“三合一”, 而应该积极推进“二合一”, 通过优化基本医保制度框架, 提升基本医保层次促进均等化。

在这三种医保制度中,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具有很强的制度相似性:保障对象都是自雇劳动者、非正规就业或无业的居民;筹资机制都是个人缴费、政府给予补贴形式;补偿机制都采用住院医疗、特殊病种门诊和普通门诊统筹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对象、筹资机制和补偿机制上的相似性, 使得两者的制度并轨较为容易, 参保群体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 在各地的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实践中, “二合一”的探索是比较成功的。

而对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的改革则不宜采取与上述两类医保并轨形式。从机理看, 医保制度是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集、分配和使用医保基金的制度, 是一种居民医疗保健事业的有效筹资机制, 是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比较进步的制度, 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相当普遍的一种卫生费用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采取个人与用人单位共同缴费的筹资方式, 筹资水平高于居民基本医保, 不仅利于提高参保者待遇水平, 还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补贴的压力。到2013年底, 我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人数27416万人, 比上年增加930万人。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 扩大其参保人数。

对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的改革, 应本着优化提质的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其覆盖面。伴随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完善人口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的大背景进行的基本医保制度的改革创新, 是加快基本医保城乡均等化的有效措施。公共产品均等化供给的基本含义是指坚持公平原则前提下的“机会均等”, 均等化供给的公平性不仅体现在结果上, 很多时候更体现在程序和制度上。目前扩大职工基本医保覆盖面无疑是给更多的社会成员在制度上、程序上获得更高水平的基本医保提供了均等的机会。

为此笔者主张优化基本医保制度框架提升基本医保层次, 可以将现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保”更名为“职工基本医保”, 扩大其涵盖人群, 可涵盖城镇职工、城镇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及其雇工、农村自由职业者、农村自雇劳动者 (含有能力有愿望参加职工基本医保的农民) , 扩大职工基本医保覆盖面, 迅速增加参加职工基本医保人数, 整体提升基本医保层次。待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 再整合居民基本医保与职工基本医保, 实现全国城乡一体的基本医保制度。

3 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完善基本医保实现载体确保均等化

医疗和医药机构是基本医保得以实现的载体, 是人人均等化享有医保服务的重要保障。基本医保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就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目前实现医保服务均等化面临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医疗行为难规范和医疗机构城乡分布不平衡的困扰。

目前不规范的医疗行为蚕食医保基金的问题突出。我国在废除“以药养医”推行医药分开改革的同时, 相关的配套改革尚未跟上, 致使不少医疗机构资金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 所以医保基金成了医疗机构抢分的蛋糕, 为了在医保基金中多争得份额, 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病人之间竞争和博弈激烈。不少医疗机构通过过度治疗、小病大治、开大处方、“挂床”等方式蚕食医保基金, 个别地方住院率甚至达到30%以上, 基本医保的供给效率大大降低。

同时, 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 基本医保服务难以实现均等化。目前城镇社区医疗机构通过多元化投资和政府购买服务等综合措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而农村医疗卫生基础差、投入少、底子薄的问题依然突出。据某省关于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专题调查, 该省2291所乡镇卫生院, 在岗职工中具有医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仅为7.16%、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为58.60%、无资质的职工占在岗医卫人员总数的23.36%。村卫生室具有中专及以上的村医52.43%, 无医学学历的42.06%。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网络不健全、医务人员短缺问题的存在, 使当地居民难以获得均等化的医保服务。

目前医疗医药体制改革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 要继续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网络, 加大乡镇、社区、村级医疗机构建设力度,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制度, 确保老百姓享受保基本的医保服务均等化。

综上所述, 唯有加大改革力度, 下大气力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加大医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才能够真正解决医保制度城乡分割导致的权益不公、效率不高的沉疾, 实现医保服务均等化。

摘要:在我国推进城乡基本医保服务均等化, 主要应从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基本医保受众和基本医保实现载体三个方面着力。改革基本医疗保险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基本医保供给主体, 减少政府部门的摩擦和内耗, 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保证基本医保服务均等化;优化基本医保制度体系, 整合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 建立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扩展覆盖人群, 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层次, 促进均等化。加大医疗医药体制改革力度, 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实现载体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设, 缓解城乡医疗力量分布不合理矛盾, 确保医保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城乡医保服务,均等化,管理体制,基本制度,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1]任宗哲, 卜晓军.中国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供给——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2]郑功成.城乡医保整合态势分析与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 2014, 65 (2) :8-11.

[3]王东进.多在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少在医保基金里打主意[J].中国医疗保险, 2014, 65 (2) :5-7.

[4]和立道.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及均等化路径[J].财经科学, 2011 (12) :120-126.

[5]孙开, 董黎明.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研究[J].财政研究, 2011 (11) :49-53.

城乡均等化 篇9

一、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分析

(一) 城乡医疗卫生费用非均等化程度

1. 城乡医疗卫生总费用非均等化程度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医疗卫生总费用是WHO衡量卫生总投入的指标, 它反映全国当年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量。从医疗卫生总费用的城乡分配看, 存在严重的偏向城市倾向。从表1可以看出, 从增长幅度角度来看, 2003年之后, 我国城市医疗卫生费用逐年大幅递增, 从2003年的4 150.32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11 289.5亿元, 增长1.71倍, 而农村医疗卫生费用变化不大, 仅增长1.04倍。从城乡医疗卫生费用所占比例来看, 城市医疗卫生费用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63.04%升至2007年的77.55%, 而农村则相应降至22.45%。从增长速度来看, 相对于城市医疗卫生总费用的高速增长, 农村医疗卫生总费用一直是低速增长, 2005年和2007年甚至出现负增长。

2. 城乡医疗卫生人均费用非均等化程度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从城乡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上来看, 基本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但城乡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由表2可知, 从增长幅度角度来看, 2003年之后, 我国城市人均医疗卫生费用逐年递增, 从2003年的1 108.91元上升至2007年的1 480.08元, 增长1.33倍, 而农村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增长了1.27倍。从增长速度角度来看, 2003年至2007年城市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平均增长速度为8.96%, 而农村仅为6.26%。

(二)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非均等化程度

城乡医疗费用的差异直接导致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分布的不均衡。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均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首先, 我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如表3所示, 2006年城市医院平均每院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农村的6.22倍, 每万人口拥有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是农村的4.19倍。

其次, 医疗卫生设施的城乡分布不均衡。如表3所示, 2006年城市医院床位数所占比重是农村卫生院的3.86倍, 城市平均每个医院的病床数是农村卫生院的7.46倍, 城镇每万人口拥有的医院病床数是农村的4.93倍。

最后, 获取医疗资源及时性的不平等。从就医地点看, 2003年居民到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1公里以内的比例为67.2%, 其中城市为81.8%, 农村为61.1%;到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在5公里以上的比例为3.5%, 其中城市为0.4%, 农村为4.8%。

(三)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非均等化程度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差距可以反映城乡居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同效果。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方面的城乡差距十分严重, 在妇幼健康方面更为明显。如表4所示, 2001年至2005年城乡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一直相差2倍左右。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二、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原因分析

(一) 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社会结构呈现二元化特征, 一元是由市民构成的城市社会, 另一元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这种二元社会结构是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 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医疗卫生制度和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因此,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奠定了城乡基本医疗卫生不均等的基础。然而, 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又有以下三点制度因素:

1. 户籍制度

1958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明确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制度。它标志着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正式确立。农村人口不能到城市就业、安家落户, 城市人口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的医疗卫生、住房等各项福利待遇, 于是形成了近乎延续至今的阻碍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框架。因此, 户籍制度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制度因素。

2. 农产品购销制度

建国后, 国家在粮食流通领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因此, 农民逐渐失去了自主支配生产成果的权利, 同时农民的区域流动和社会流动也受到了限制。该体制造成了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问题。1990年以后, 虽然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放开, 但对于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至今仍有一些工业消费品行业处于垄断经营状态,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仍然存在。

3. 就业制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的就业分配制度主要面向城市社会, 大量农村劳动力只能自我消化。然而, 国家给予居民的医疗卫生等福利待遇都是通过工作单位实现的。在改变了城市就业分配制度之后, 面向城乡居民的各项就业制度依然有很大的差异。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相比, 常常缺乏正规劳动合同的保护, 不能普遍享受劳动保障制度、就业培训制度等, 更不能享受到通过就业单位实现的医疗保障。

(二) 财政体制

造成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非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因素主要是指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对称。

1. 事权下移

中央政府过多的把事权交给地方, 较高层次的政府将事权逐级下移, 大部分农村公共服务的事权由县乡政府承担。因此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很多公共服务, 本应由高层级政府负责的事权下放给县乡政府, 增加了基层政府的事权负担。

2. 财权上移

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制约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最大瓶颈。按照“分税制”规定:中央拿走全部增值税的75%和消费税的100%;省拿走省内金融系统的全部税收和省属企业上交的留成, 另外还要求市、县上缴一部分税收;市税收来源是除国税和省属税种外的属地 (市区) 其他各种税收;而县级以下财政则是中央返还25%的增值税和0.3%的消费税, 从而导致无力提供各项公共服务。

因此, 事权下移和财权上移所引起的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对称, 是导致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农村医疗卫生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

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取向和路径选择

(一)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的政策取向

1.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

要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首先要从制度上着手, 即要改变城乡二元制度。

(1) 改革户籍制度, 确立平等的城乡居民身份。户籍制度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制度, 是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我国户籍制度的问题在于人为地附加了许多行政的、经济的、福利的功能。因此, 改革户籍制度, 就是要逐步剥离户籍制度上所附带的各种利益, 使城乡居民在基本医疗卫生等方面摆脱户籍的限制, 并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实行全国统一的公民身份。要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为基础的科学户籍法规体系, 实行全国统一的居民户口。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类型, 废止有关“农转非”的政策规定, 实行居住地登记原则, 从而形成由户口登记、迁移“两项规定”, 户口簿、出生证、身份证“三种证件”和常住、暂住和寄住“三种户口”形式组成的管理系统。

(2) 完善农产品购销制度, 解决“剪刀差”问题。改革开放以后, 农业生产和流通体制改革使得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逐渐缩小, 但原有的“剪刀差”依然存在。要想彻底改变原有的“剪刀差”问题,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 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第二,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塑造多元化市场主体。第三,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3) 改变城乡二元就业制度, 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一是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家整体就业规划, 尽快打破城乡就业壁垒, 建立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制定平等的劳动行业进入制度。二是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 给与城乡劳动者以同等的法律保护, 对侵犯农村打工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并将农民工就业情况纳入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内容。三是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调查失业率统计和信息发布制度。

2. 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

(1) 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的事权。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重点在于确保城乡基本医疗卫生的供给。根据各级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事权的划分原则, 具有外溢性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由受益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提供。

(2) 确保各级政府拥有与事权相对应的财权。按照财权与事权对称的原则, 我们要调整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分配格局。首要需要建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第一,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增加随人口、经济增长和资源价格提高而稳定增长的税源。今后要确立以财产税和资源税为地方主体税种, 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共享税, 应采用国际通行的税基分享、分率计征的方法, 由中央政府统一确定税基, 不同层级的政府分率计征。同时, 还可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发债权。第二, 适当调整中央集权度, 增加基层政府对财政的可自主支配权。为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服务均等化, 确保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 可适当降低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第三, 规范地方的非税收入, 对地方政府合法合理提供的某些公共服务进行正确定价, 合理收费, 弥补供给成本。

(二)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1. 将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投入的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将财政对基础医疗卫生的投入重点放在农村能够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也是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第一, 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医疗卫生的投入和补贴力度, 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医疗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第二, 加大财政对经济发展低水平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投入。第三, 落实拨付的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 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 缩小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的差距

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支持, 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第一, 政府要制定城乡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标准, 由于地方财力不足而使农村地区达不到此标准的, 由中央财政给予全额的转移支付。第二, 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 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第三, 逐步健全农村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第四, 注重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 增加培养经费的预算。

3. 因地制宜地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实践证明, 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的较好形式, 但这项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农民对医疗卫生需求不相同, 因此, 应根据农村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 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合作医疗制度。

(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举办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群众自愿和集体经济为基础是其主要特征。这一制度适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采用。具体做法如下:第一, 明确政府支持的力度。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实行合作医疗, 筹资是一大难题。因此在多方筹资中, 明确政府支持的力度和水平不仅是合作医疗筹资的稳定来源, 而且是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在农民个人合作医疗缴费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 逐渐加大政府投入, 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的能力。第二, 坚持“以家庭为单位, 农民自愿参加”原则。目前的合作医疗在筹资、费用支付与控制、管理和监督机制远未完善的情况下, 不宜过早的进行合作医疗立法或采取强制性措施。合作医疗主要以自身的优越性去吸引广大农民参加。第三, 建立合作医疗“筹资风险基金”。建议由县级政府建立合作医疗“筹资风险基金”, 在灾害之年用于农民的防病治病, 减收或者不收农民合作医疗的费用。第四, 扩大合作医疗筹资统筹面。要扩大筹资渠道, 通过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向新农合事业捐款, 可以考虑发行合作医疗彩票, 充实新农合的基金。

(2)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举办合作医疗保险。合作医疗保险是合作医疗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统筹和抵抗大病风险是其主要特征。这一制度适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地区采用。首先, 加强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立法。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保证, 就不可能发展和完善任何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不可能有稳定的筹资来源、普遍而稳定的参保率、良好的费用支付和控制机制、健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等。因而为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立法是当务之急。其次, 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以村集体为单位参加。“自愿”原则对社会医疗保险来讲, 将造成逆向选择, 不能实现广搜盖和风险分担, 最终失去社会保障的意义。因此合作医疗保险应当采用凡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 经民主讨论, 少数服从多数, 以村集体为单位自愿参加。最后, 在具体的操作上, 资金的筹集实行“农民缴费、村集体扶持、企业参与、政府补助”的方法。基金管理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有效控制基金风险。在费用的支付上, 对需方主要是共付制, 并设置起付点和封顶线;对供方主要是实行按项目付费, 并进一步探索建立有效的供方费用制约机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回应政府财政体制的直接要求, 是政府职能实质性转变的客观标志, 也是当代中国公共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与一定的社会基础相联系的动态过程, 我国可以通过完善财政制度, 改革户籍制度, 以及将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 因地制宜的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

[2].陈共, 王俊.论财政与公共卫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高培勇.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7/2008财政与民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4].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8 (47)

[5].颜媛媛, 秦富.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分配的差异[J].科学决策月刊, 2006 (3)

河南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的“生存”压力逐渐减退,“发展”压力日益突出,在全社会需求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公共服务欠缺成为目前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在三农问题上较为重视,也实行了一些有力措施。十八大中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十二五规划及2013年中央1号文件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要求。河南省响应中央号召,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 河南省城乡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严重不均

根据河南省2011年统计年鉴数字显示,2011年河南省市级和乡镇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相差悬殊。从总量来看,市级2011年支出1009.54亿元,而乡镇级别仅仅为258.78亿元。乡镇公共财政支出仅仅为市级的25.63%。从教育指标来看,市级支出为146.43亿元,而乡镇只有17.1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市级支出92.75亿元,乡镇只有23.89亿元;医疗卫生市级支出54.90亿元,乡镇级2.64亿元。无论从总量指标还是分项指标,城乡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悬殊很大,可见其不均等。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2.1 教育经费投入的城乡差距

根据《2010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数字显示,城镇小学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8542442000元,农村小学14098289000元;城镇初中13440278000元,农村初中9093416000元;城镇高中4615059000元,农村高中411743000元。从总量看农村和城镇都有很大差距,城镇的拨款费用远远多于农村,这无疑造成了农村经费投入不足。

2.2 师资的差距

一个学校教师的数量及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水平,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也是通过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河南省城乡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农村教师编制缺乏严重,2010年,河南省教育事业的专任老师110万,其中学前教师5.83万,中小学教师87.2万,中职专任老师5.95万,高校专任教师7.15万,其他3万多人。全省所有专任老师中,专科以上学历35.16万人,初中本科以上学历12.72万人,普通高中本科以上学历9.88万人。中职教师仅占全部教师的人数5.41%,职业学校教师人数偏少,尤其是农村的学校缺编现象严重。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教师缺乏更为严重。许多农村职业学校请不来老师,优秀教师不情愿到农村教学,导致了农村的教师在紧缺的专业编制比较缺乏,一个专业教师担任三门以上的专业课,这样教师的负担较重,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

河南省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及机构的设置也存在差距。城市里不仅拥有医疗设备先进的大医院,也有方便就诊的社区医院,较好地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相比之下,农村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农村不仅人均医疗设施资源拥有量少,且一半以上的村子距离最近的医院和卫生室在1-3公里。据统计,2011年,河南省村设置的医疗点数是64131个,村或群众集体办的是38123个,乡卫生院567个,乡村医生或卫生员联合办的有3940个,个体办的有20709个,其他792个,共计128262个。相比2010年增加了许多。乡村医生有123431个,卫生员8926个,诊疗次数22961万次。全省诊疗次数6914亿次,农村诊疗次数仅占全省的0.03%;农村卫生工作人员共132357人,全省卫生机构人员数是622445人,农村卫生人员仅占总数的21%。而且农村卫生工作人员大多没有职业资格证。

4 社会保障不均等

目前,河南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距离实现农民“困有所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4.1 养老保险制度的差距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强调风险共担,较多地体现了社会保险原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突出个人的养老责任,以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为主,由于缺乏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农村养老基金几乎全靠农民自己交费,许多农民因此不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4.2 基本医疗保险的差距

城乡居民实行不同的基本医疗保障模式和运行机制,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其保障水平比较高;城镇非从业人员和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等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属自愿行为;农村居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保险费由个人、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分担,但是由于个人交费比例低,制约了医疗服务的保障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因此,农民在看病时所报销的比率比城镇医疗报销比率低的多。

4.3 最低生活保障的差距

2007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虽然农村低保人数增加比较快,并超过城镇低保人数,但城乡保障水平不同。根据省财政厅、省民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的通知》,2011年1月起城市低保对象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145元提高到160元,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助从60元提高到72元。城市是农村的2倍还多,即使把城镇生活成本比农村高的因素考虑在内,这个差距仍显过大。

4.4 社会福利救济差距

由国家支出的社会福利救济从2005年到2011年六年间费用在提升,2011年农村社会福利救济费是522394万,社会救济总人数415.8万人,人均1256.29元,城镇社会救济费361763万元,救济人数143.5万人,人均2521元。城镇人均救济金额是农村的2倍,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5 城乡统筹下实现河南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5.1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

我国长期以来的二元化结构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想推进一体化,需打破这个结构。首先,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使城乡居民身份均等;其次,建立统一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从义务教育还是医疗都应均等化;再次,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市场,形成就业平等、择业均等的制度。

5.2 合理分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要想城乡一体化发展,仅靠中央政策支持不够,中央和地方要明确责任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划分,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范围。建立绩效评价系统,保证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效率,要让公民对公共服务数量及质量满意。明确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度,奖惩结合,将公共服务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建立问责制度,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5.3 推进财政制度改革,提高转移支付均等化效率

城乡间财政能力的缩小有利于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长期以来,河南省城乡、地区间公共财政投入不均等,要缩小这个差距,需要将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加大农村投入,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结构,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以均等化为目标,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切实增强乡镇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5.4 加强公共服务投资机制建设,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仅依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根据国际经验,应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借助第三方力量,共同承担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充分发挥企业及民间组织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第三方力量的介入,不仅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对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公共服务投资机制的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体系。

5.5 改革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建立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一直以来,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都是自上而下,没有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因此,要对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进行改革,建立有效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农民的公共需求存在多样化地特点,需要建立需求表达机制,更好地了解农民的特殊需求,以至于更好地服务。

摘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居民起点平等、机会平等的先决条件。由于我国长期处于二元结构下,在加上国家政策支持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继而导致了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及机会不均等。本文从河南省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等方面分析现状及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应对措施,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cbw/tjnj/A06201401inde x_1.htm.2012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2]http://www.bjbookwang.com/huanyudns/html/2011-12-20/2011122010231.html.201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4]迟福林,方栓喜,匡贤明,王瑞芬,常英伟.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2条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8(3).

上一篇:肉羊工厂化饲养技术下一篇:生物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