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均等化发展义务教育论文

2022-04-27

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可以为制定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采用全国34个省2004~2012年的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各省的义务教育预算内支出、学校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的均等化程度进行测度,发现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不均等的现象,其中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与人口配比程度最低,专任教师数量与人口配比程度最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乡均等化发展义务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城乡均等化发展义务教育论文 篇1:

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探析

摘 要:江苏是个教育强省,但由于省内客观存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加上义务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地方化及相关政策的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义务教育的不均等现象仍然存在。而能改善区域间义务教育不均等局面的有效手段当属财政保障机制。目前,江苏省在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政府间责任分担、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因而,根据江苏实际提出了以消除义务教育区域不均等现象为目标,完善财政保障机制,从而推动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等化;财政保障机制;江苏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表明了,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有助于区域间差距的缩减。基础教育涵盖了学前、小学及中学教育,其重心即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均等化包括机会、条件和质量的均等,实质是在实现义务教育底线均等的前提下,允许促进均等化发展本意的不均等与之和谐共处。然而,义务教育的非均等化发展至今犹存,这与不平衡的地区经济发展、地方化的办学管理体制、未落实的有关政策措施皆密切相关。就江苏省而言,虽说它是教育强省,但因省内各地方政府自身财政能力差异导致了义务教育不均等现象的出现,表现为区域间及其内部各市间的经费分配不均、办学条件不均和师资水平不均。财政保障机制作为公共框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现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较多侧重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将财政保障机制结合义务教育均等化来进行研究的并不多。笔者试图以江苏为研究对象,以寻找财政保障机制差距为出发点,运用公共财政的完善来推动江苏省义务教育的均等化发展。

一、财政保障机制对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性

教育是民生之重点,作为其起点与核心的义务教育,更居于整个教育体制的基础地位。义务教育是典型公共产品之一,政府应在其提供过程中负起主导责任,突显在对其有效的财政保障及均等化取向的先导作用上。近年来,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全面实施、“两免一补”等相关政策的积极落实,从义务教育财政总量上看,国内各省、各区域尤其是经济薄弱市县,皆呈大幅增长趋势;从其管理上看,许多地方也基本做到了义务教育资金的专款专用与财务透明。不过,在见其进步时,我们须注意到因义务教育经费监管意识不够、相关法律保障依据不足和政府责任缺位所导致的一些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如各区域及其内部各城市在义务教育发展上的水平相差较多。实践证明,运用财政性手段,通过政府的再分配,能很好地提升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义务教育的均等化发展。所以,建立一个配套完善的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进而从物质上保障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现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机制是指财政部为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目标,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为义务教育提供的关于财力保障、责任分担、监管手段和政策工具的总称。尽早遏制义务教育的非均等化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1.财政保障机制是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物质支撑。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无疑能为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为解决义务教育不公问题提供了有力保证。作为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强力经济后盾,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适合的财政保障机制,来确保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使义务教育资金能够足额拨付,并用之有效、管之有道,进而缩小各区域乃至各城市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从而体现社会公正、教育公平。这是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全新的科学教育发展观。

2.财政保障机制是推动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有效手段。义务教育经费由公共财政负担,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公平就学。现今,均等化是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作为公共财政重要构成部分的财政保障机制应当积极发挥出最佳功效,以推动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早日实现。因为,从长远来看,要解决义务教育不均等问题,须彻底解决城乡二元体制,即要做到真正的“制度统一、地区有别”。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从短期来看,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各区域、各城市间义务教育不均局面的主要手段当属财政分配均等化,而后者的实现要以完善的财政保障机制作为其运行之基。通过完善的财政保障机制,借助财政转移支付、特殊资金扶持等财政性手段来加大财政投入的倾斜度,进而弥补经济薄弱地方在义务教育上的财政资金短缺,缩小义务教育的区域差距。

3.财政保障机制是政府履行其公共职能的基本保障。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的深化,可以使远边穷地区的适龄儿童享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这不仅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政府履行好发展义务教育这一公共职能的强力保障。义务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所以,政府作为其供给最重要的主体,对满足民众义务教育需求有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财政保障机制的完善则有利于增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依法承担义务教育服务的责任意识,强化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从而提高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质量及其管理水平。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改变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使各级政府负担起适当的教育支出责任,并实行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各级政府部门实现义务教育财政拨付资金的及时、到位,能够保障其对公共教育职能的更好履行。

二、义务教育均等化中财政保障机制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作为教育强省之一,江苏省早于1996年就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普九,2007年春起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全免,2008年春起发放生活费补助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境困难寄宿生,2009年春起免费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2010年春起全面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寄宿生住宿费,2011年再次提升了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生均基准定额。江苏省财政统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累计下达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达17.8亿元,且“十一五”期间全省义务教育债务全面化解。然而,即便是义务教育水平如此高的江苏省亦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均等化发展。因省内各地经济社会长期的不平衡发展,地方财政能力存在较大的现实差距,以至于区域间及其内部各城市间出现经费分配不均、办学条件不均及师资水平不均问题。这表明江苏省在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方面尚存在不足。对此,我们通过如下四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分配不均衡。从区域间来看,省内三大区域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见表1)。

如表1所示,2010年,苏南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都是最高的;苏中则在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率上属最高,达2.69%;而苏北在该比率上竟反而低3.18%。这无疑表示了苏北预算内教育拨款未能充分做到法定增长。从区域内来看,江苏三区域内各个市县在义务教育经费上亦存在不均衡现象。以苏南区为例,如图1所示,2010年,各市县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情况参差不齐,同为苏南区的溧阳市与太仓市相比约少一半。这表示两市各自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财政投入与分配力度有显著差距。

对于义务教育来说,合理的经费投入与分配是基础,如若建设性经费短缺定会影响一个市乃至一个区域整体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拉大教学质量差距。2011年《江苏教育年鉴》显示,2010年,苏南区的南京市投入13.2亿元用于中小学新建、维修校舍;同属一区域的苏州市投入30亿元用于基建,10亿元用于维修校舍;而苏北区的徐州市用于校安工程的地方专项资金实际到位的仅过4亿元。

省内三大区域之间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分配不均主要是由于其经济水平的长期发展不平衡所致,苏南地区素来都被视为经济繁荣之地,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义务教育水平怎会不比其他两区的更高呢?同区域内各市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均的原因则是各地方政府的自身财力有悬殊。虽说苏州市和镇江市皆属苏南区,两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都有着显著成效,但就地方政府的自身财政水平而言,苏州市显然占了上风,其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财政投入与分配力度也就会更多些。

2.各级政府间义务教育责任分担不明确。江苏省及其市、县、乡各级地方基层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方面的关系尚未按均等化要求完全理顺,四者间的事权划分仍不够清晰、责任分担也不够明确。从区域间来看,由表2可知,省内三大区域间义务教育财政负担不合理。苏北区的财政总收入为2 149.54亿元,仅为苏南区的1/4,其总面积却高达54 358平方公里,占了全省的一半且人数最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机器汇总数据显示,该年整个苏北区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数高达347.55万人,而经济发达的苏南区才231.2万人。苏中区的财政总收入虽最低,但就人均水平而言仍胜于苏北区。从区域内来看,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内部不同城市的地方政府自身在义务教育领域的财力具有较大差异性。经济较薄弱的市、县级以下基层政府对所辖区义务教育财权与对应事权仍严重不对称,义务教育方面的事权范围扩大,而财政权利却未加大,图3对此有所体现。

义务教育的外部性决定了各级政府应具有承担其经费的责任与义务,且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应与其承担的义务教育支出职能相匹配,否则便会使义务教育经费出现严重缺口,继而引起义务教育不均等,江苏省就突出表现为区域及其各市县在义务教育质量或者说是结果上的差距。2010年苏北区的文盲率分别是苏南、苏中区的2倍,其高中毛入学率亦是最低的(见表3)。同属教育高水平的苏南区,无锡市的文盲率比镇江市的还要低。

省内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财政分担责任不清晰主要源于现行公共财政的非对称结构和分级管理体制。通常,我国在改革中所确定的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比例一般是中央和地方(包括省、市、县在内)间的[3]。因考虑到各省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省及其市、县各级基层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分担比例并未进行统定。分税制改革后,财权逐渐向上集中、事权却逐渐下放,使省内区域及其内部各市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中的财权与其相应的职责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匹配。江苏省三大区域及其各市间各级地方基层政府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责任缺位,这便使政府部门在义务教育这一典型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管理中发挥不出其最优功效。

3.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江苏省三大区域间义务教育的投资努力程度和政府监督机制存在差距,同一区域内部各市县间亦是如此。在执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时,省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标准虽已考虑到各市县学生数和生均义务教育投入的差异性,但仍不够充分,且欠缺考虑自身实际财力和不同市、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努力程度的较大差距。从区域间来看,三大区域人口数的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农村人口数和适龄儿童人数,使各区域对义务教育资金的需求具有很大差异性。从区域内来看,由图3可知,苏南区各市县间在预算内教育拨款上存在着显著差距。就2010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率而言,常州市、金坛市约为负20%,而苏州市、常熟市却约为正13%,同为苏南区的两个市辖县相差甚远。

省内各地方政府间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其实同中央与地方间的一样,亦存在博弈行为,[4]即省、市、县、乡四级政府都是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局中人,这使各地方政府接受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数量和规模相差甚多。因而,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规范,致使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不能有效发挥其促进地区间义务教育公平的作用,反而使省内区域间及其各市间义务教育不均等越趋明显。如苏南区苏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与电脑比为6:1,苏中区扬州市的为8:1,而苏北区盐城市的则为10:1。

省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归根到底是因为缺乏明确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施加约束,在各区域、各市县实际执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时带有一定的形式主义和随机性。虽然江苏省早已确立了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依据及一系列相关的资金管理办法,但其约束力显然还不够,以致助长了三大区域间各市在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教学条件及师资水平方面的不均等问题。

4.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监管使用不规范。省内多数学校皆已基本做到了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与管理,且实行了财务公开制度,但仍有部分县(市)的义务教育学校在实际安排公用经费时,义务教育财政性资金所占的比例仍偏高。据2009年苏中区南通市对随机抽取的12个镇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公用经费安排使用情况及其拨付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的结果得知,虽然部分县(市)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已调到位,但其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公费、会议费、招待费支出比例都偏高,而用于培训教师、购置图书等的费用占比却比标准低。①另外,公用经费的使用也明显缺乏民主监督和计划指导,经费使用效率亟待提高。

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监管倘若不能做到严格规范,相关资金的预算管理使用制度和预算支出标准体系不够健全,那么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义务教育经费出现缺口。资金管理不严,义务教育经费在一定程度上被挪用、挤占,这无疑会令原本应足额拨付的经费额减少。无论是对于区域间还是其内各市间而言,义务教育财政资金使用与监管的不到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亦是导致江苏省区域间及其各市间义务教育不均等的主要原因之一。

江苏省各地、各部门对义务教育资金的监管意识不够强,即主动自觉性不够,这是导致义务教育财政资金使用与监管尚未真正严格规范的主要原因。在实际使用和管理义务教育资金时存在着疏漏,主要体现为,一是财政和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不够严格;二是审计和监察部门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亦有所欠缺,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及其效益评估不足,未能真正实现省内义务教育财政性预算的透明化与审计化。

三、完善义务教育均等化财政保障机制的对策

鉴于上述分析,当前江苏省公共财政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以消除义务教育区域不均等现象为目标,尽快完善其财政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全面实现,进而缩小省内区域差距。一个健全的财政保障机制是通过规范义务教育财政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来实现义务教育的机会均等、条件均等和质量均等的,主要有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与管理、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的责任分担、义务教育财政预算的决策透明化、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等的完善。因而,我们可从如下4个角度来完善江苏省义务教育均等化赖以顺利实现的物质基础,即与之配套的财政保障机制。

1.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均等分配和有效使用。强化省级财政的区域统筹能力,因地制宜地划拨各地义务教育经费及其他相关配套资金,健全江苏省及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再分配制度,逐年减少义务教育规费支出中公用经费的占比。义务教育学校的教代会,尤其是统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乡镇级教管机构,应负责审议年度财务预决算报告,使全体教工皆知晓其拨用详情,以保证公用经费收支的公开透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使用制度和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全面实行公用经费专户管理和封闭运行机制,这样不仅能确保公用经费为学校运转所用,更能有效制止义务教育经费占挪现象的发生。针对不同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差距,江苏省各市县还应逐渐建立并完善义务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其管理与使用,为区域间的义务教育均等化提供技术保障。

2.明确各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分担责任。市县级政府是提供义务教育服务的实施主体,省级政府则是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责任主体,因而要建立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市县级政府为辅的共同负担、合理分摊型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分担机制,并要依靠法律手段,强化省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供给责任,大力推进全省层面的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江苏省不仅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还存在区域内各市县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地划分各地义务教育责任分摊比重,利于各地方政府根据实情灵活机动地运用自身财力,确保各地方政府自身财政压力适中,提高各地市县等基层政府对本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能力。省内各地及其所辖县区财政都要按提高后的义务教育经费标准足额安排本级应负额,其中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工资应由省政府来统一负担,以保证各市县师资水平的均等。

3.完善省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江苏的省情,实行因地制宜的省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能使之有效地弥补经济相对薄弱市县的义务教育财力不均,进而促进省内义务教育的区域均等化。蒋晓亮在其《江苏省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在投放专项资金时,省财政可将各县区的人均财力状况作为重点,提出可根据人均财力指标等于年度可用财力除以财政供养人数,其中年度可用财力为本级财政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再扣掉本级上解支出所得,并评估接受义务教育专项补助的候选县市,对其实际人均财力状况和小康综合指标排名进行合理考量,最终确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向地及其份额。当然,科学地确定省内各地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努力程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亦是规范省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江苏省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的均等化。

4.构建省财政教育支出立体监管体制。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考核及行政问责给予强化之要求,对省内义务教育各有关部门实行严格的财政问责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义务教育均等化考核评价体系,并将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进程情况纳入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体系中去,真正体现目标责任制。在力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我们还应加强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和效益评估,建立健全江苏省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及统计公告制度,形成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部门为一体的义务教育监督管理机制,尽早实现省义务教育财政性预算的透明化与审计化,以保证省内各地市县义务教育资金的足额供给和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万朋,孙雪.关于“均等化”与“均衡化”的思考[J].教育与经济,2010,(4):31-34.

[2] 李云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1,(1):1-4.

[3] 魏晓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

[4] 罗晓华.农村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博弈分析[J].当代财经,2006,(6):54-56.

[5] 蒋晓亮.江苏省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责任编辑 王 莉]

作者:吴蕾 王萍

城乡均等化发展义务教育论文 篇2: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的实证分析

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可以为制定义务教育均等化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采用全国34个省2004~2012年的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各省的义务教育预算内支出、学校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的均等化程度进行测度,发现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不均等的现象,其中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与人口配比程度最低,专任教师数量与人口配比程度最高。同时资源均等化还出现反复波动的情况;区域内差异是资源配置不均等的主要因素,应该合理规划分级负责,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资源配置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使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有章可依,最终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现。

教育;均等化;泰尔指数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之源,它能够为国家培养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对一个国家长远有序的发展和国际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受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家教育部部长袁仁贵也提出要把优先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保障,不断扩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这表明要满足多数人受教育的需求,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目标,就需要在将蛋糕做大的同时考虑公平的分配这个“蛋糕”,以此来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保证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和扩大基础教育投入应该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由于各地区存在差异,因而要出台一项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政策,这就需要对义务教育进行地区差异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国31个地区的义务教育均等化程度进行评价。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解决基础教育的非均等化问题。因此,本文就采用泰尔指数法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来了解我国义务教育地区之间的实际差异。

通过梳理近几年来义务教育均等化方面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对于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影响因素的讨论。余游①认为影响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因素主要是地方间经济发展差距、中央义务教育发展政策。二是对义务教育经费均等化进行分析。武向荣②认为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三是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策略讨论。主要是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农村资源供给,构建完善的监管和问责体系,健全政策实施机制。

此外,几年来也有许多学者试着运用实证的方法去对义务教育均等化状况进行分析。李光龙,陈燕③采用泰尔指数对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王冰④采用离散程度分析法对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胡崴⑤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区间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评价。

本文在前面一些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运用了泰尔指数,对我国2004~2012年各省的义务教育预算内支出、学校数量、专任教师数量的均等化程度进行测度,将各个地区与各个年度相结合进行分析将更有利于全面认识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

为了可以准确反映出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区之间和三个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本文章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泰尔指数主要通过人口和其相应的收入是否匹配来判断资源分布是否公平。泰尔指数将考察和揭示地区内差异与地区间差异各自变动的方向和变动幅度作为它的分解特性,以及为计算地区内和地区间在总差异中的贡献提供方便,因此泰尔指数是差异性分解的比较常用的一个分析工具。我们通过泰尔指数的描述可知,资源与各地区人口分布的匹配程度的差异化程度可以泰尔指数来表明。说明均等化水平越低,泰尔指数值越大;反之,说明均等化程度越高。根据泰尔指数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的泰尔指数公式可以表示为:

上述公式(1)是基于全国31个省份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测算出的一个总体泰尔指数,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基础教育经费支出与各省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人数的匹配程度。这其中TIf表示的是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泰尔指数。Fi表示的是各省份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F表示的是31个省份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之和。Ri和R分别代表的是31个省份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数及其总和。

在上诉公式中,TIc 用来表示小初中学校数的泰尔指数TIp用来表示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数的泰尔指数;Ci和Pi分别表示的是31个省份义务教育学校数和31个省份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数而C和P分别表示31个省份义务教育学校数和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数之和。

为了可以从总体上来考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本文将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泰尔指数(Tit),先假设三种资源影响各省份均等化的程度是一样的,设定其权重为1/3,那么综合性的泰尔指数就是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泰尔指数、小初中学校数泰尔指数,专任教师数泰尔指数的一个加权平均值。因此综合性泰尔指数:

TIt=1/3TIF+1/3TIC+1/3TIP              (4)

一、泰尔指数分解

由于总体的差距不仅包括区域内的差距,也包括区域间的差距,是两者共同作用所造成的。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域内和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研究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之间的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文章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分,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和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种情况是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内部自身的差异。第二种情况是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总体的差异是由地区内部差异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所共同决定的。而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的泰尔指数公式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表示:

区域内贡献率=TI区域内/(TI区域内+TI区域间)   (8)

区域间贡献率=TI区域间/(TI区域内+TI区域间)   (9)

公式(5)计算的是某一个区域内部,比如说东部地区内部其各省份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的泰尔指数。公式(6)计算的则是全国总体泰尔指数的区域内分解,而公式(7)测算的是总体泰尔指数的区域间分解。所以可以用TIf=TI区域内+ TI区域间来表示总体泰尔指数。Fji和Fj分别表示的是j (j=东、中、西三个区域)区域内i省,包括自治区和市的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和j区域的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之和,而公式中的Rji和Rj分别用来表示j区域内i省(区、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数和j区域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数之和。只需要用学校数和专任教师数替换预算内经费,这时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泰尔指数的分解计算公式可以表示成学校数泰尔指数和专任教师数的泰尔指数的分解测算公式。

文章中31个省份预算内经费支出的数据是来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4-2012)》,31个省份学校数和学生数的数据来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2012)》。

二、测算结果分析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总体差异测算结果分析首先根据的是上述公式(1)~(3),分别测算了2004~2012年全国31个省份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小初中学校数和专任教师数的泰尔指数,并依据公式(4)计算出综合泰尔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4-2012年义务教育资源泰尔指数

从表1中可以看出,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泰尔指数平均值为0.0812,中小学学校数的泰尔指数平均值为0.0442,专任教师数泰尔指数平均值0.0128。通过对均值的比较可以看得出,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泰尔指数的均值0.0812为最大,其次就是中小学学校数的泰尔指数0.0442,专任教师的泰尔指数的均值0.0128是三个均值中最小的。由于专任教师的泰尔指数和中小学学校的泰尔指数小于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泰尔指数。根据前面所诉,泰尔指数的特征表明在2004~2012年间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均等化水平是三种资源分配中最低的,中小学学校数均等化居于中间水平,专任教师均等化程度最高。

图1  2004~2012年义务教育资源泰尔指数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预算内教育经费泰尔指数从2004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处于下降的趋势,2008~2010年有所回升,2010~2012年又开始下降,那么总体上可以看出,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的配置其均等化情况是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反复波动的过程。并且和其他两项资源相比,预算内教育经费的配置不均等的程度较高,波动性相对来说较大,因此在实现经费均等化的目标上还要走很长的路。中小学学校数泰尔指数从2004~2012年趋于下降,说明学校数的均等化程度还是有所改善,但是,从整体上看,学校数的泰尔指数偏高。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国家在兴建学校方面还需本着均衡发展的态度。专任教师数是三种教育资源里,泰尔指数最低的,说明在教师的配备方面各地区比较均等。

三、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区域分析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泰尔指数和全国总体泰尔指数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分解值可以用上诉公式(5)-(9)来测算,这样不仅可以分析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程度,也可以测算出各区域内部省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程度。

表2  2004-2012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泰尔指数分解

图2  2004—2012年各区域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泰尔指数变化趋势

从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泰尔指数的地区分解来看(表2,图2)区域内差异占总差异的比重由2004年的99%下降到2008年的82%,2009年之后又经历了上升的过程。区域内差异始终是远远超过区域间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不均等是区域内差异所造成的。图中最上面的趋势线代表的是东部地区间的泰尔指数,其高于其他两个地区,表明在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相对于其他两个地区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东部地区2004年值最大,从2004年开始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泰尔指数开始下降,一直延续到2008年,2008~2010年有了小幅上升,而后开始较大幅度下降,到2012年已经是达到了这么多年来东部地区的最低值,说明近几年来东部地区内部的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不均等现象在逐步得到改善。中部地区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泰尔指数虽说比东部地区的低,但是却不断反复波动很大,尤其是2010年突然上升到最高值此后开始大幅下降,到2012年达到最小值。西部地区内部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配比相对来说最公平,而且从2004~2012年一直区域平稳,说明其公平的状态保持的比较好。

表3  2004~2012年义务教育学校数泰尔指数分解

图3  2004~2012年各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数泰尔指数变化趋势

从义务教育学校数泰尔指数的地区分解来看,区域内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比区域间的要大很多,说明义务教育学校数的均等化水平比较低主要归结于区域内各省份的不均等。从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学校数的泰尔指数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泰尔指数仍然高于其他两个区域,但是从2006年开始一直处于小幅下降的过程中。中部地区从2004开始一直到2012年一直处于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中间没有任何反复波动的时候,这说明中部地区近几年来在慢慢的对义务教育学校数进行均等化的配置。西部地区学校数泰尔指数一开始是处于三个地区中最小的说明其均等化水平是最高的,但是往后的几年却一直在上升,到了2010年已经超过东部地区,居于三个地区最高,表明此区域内各省份之间均等化水平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在下降。

表4  2004-2012年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数泰尔指数

图4  2004-2012年各区域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数泰尔指数趋势分析

从各区域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数泰尔指数的分解看,区域内泰尔指数是大于区域间泰尔指数的,说明对地区间总体不均衡起主要贡献率的仍然是区域内的差异。西部地区专任教师的泰尔指数值最小,而且其值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变化趋势,这可以说明西部地区专任教师的配置相对其他两个地区来说比较的公平。东部地区泰尔指数值从2004~2006年有一个短暂的上升时期,到2006年达到顶峰,并且一直高于其他两个区域的泰尔指数值,2006年以后开始持续下降,到2008年泰尔指数值逐渐低于中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这几年专任教师资源配置的均等化问题有了明显改善。中部地区专任教师泰尔指数值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没有明显的改变。

本文分别测算了2004~2012年我国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中小学学校数、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三种资源配置的泰尔指数,其中文章按照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地域单元作为划分标准,将全国31个省划分为3个区域,以此来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进行结构分解。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域差异,但是也在不断改善的过程中。

从总体上看,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泰尔指数的值是三种资源配置中最大的,值最小的是义务教育专任教师。这就表明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的配置与人口数量的匹配程度最低,中小学学校数与地方人口数量的匹配程度相对较高,义务教育专任教师的配置相对于其它两种资源来说更加公平,更加均衡。由此可以说明,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程度影响最大的是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

通过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总体差异进行地区分解可以发现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泰尔指数值还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其均等化程度还没有达到较好的程度,这说明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状况还不太理想,要实现其均等化,有关部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文章从不同角度衡量全国总体的差异,发现其差异都是由区域内省间差异引起的。

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本文通过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得出的结论有助于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出对各方面有利的决策。为了缩小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地区之间的差异,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程度,我们应该做好以下一些方面的工作:

第一,合理规划,分级负责。各个地区应该对于本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进行规划,确定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目标,根据目标,对义务教育资源合理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样可以慢慢缩小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各省之间的差异,以促进资源的均等化配置。鼓励基层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投入与之相配的人财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或缺失,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

第二,应该优化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适当扩大财政在义务教育上的投入,在提升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方面,综合我国各方面情况认为应该以中央政府作为支付主体。

第三,设立专项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体系。通过采用科学的依据、合理的方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进行转移支付,可以以一般的转移支付为主,专项的转移支付为辅。

第四,加强监管,强化约束。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一个义务教育均等化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在完善的同时将指标体系加以细化;扩大监督和评估的范围,不仅要求对省域内、省域间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评估,而且还要对县域内,校际间义务教育的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评估,以确保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能够落到实处。同时尽快完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法律法规建设。要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与责任,让各级政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注释:

①余游.中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2:96-102.

②武向荣.义务教育经费均衡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教育研究,2013,07:46-53.

③李光龙,陈燕.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财政研究,2010,06:68-71.

④王冰.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1-62.

⑤胡崴.云南省区域间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3:1-54.

⑥褚宏启.教育法的价值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现代教育梦的法律实现[J].教育发展研究,2013,19:1-8.

⑦袁春梅,杨依坤.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均等化水平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2):23-26.

作者:袁镭 李燕凌

城乡均等化发展义务教育论文 篇3:

美国城镇化发展启示与思考

【摘 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验。美国城镇化走过了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研究和分析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再结合我国基本情况,有利于我们吸取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美国;城镇化;金融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一次经济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与变革,是一种向全社会快速地普及现代发展文明的方式,不可逾越。本文从发展方式、资金筹措、产业发展、泡沫风险、建设规划5个方面了解美国城镇化的概况。当今时代,全球的经济正在快速地增长,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应当紧随世界的脚步,从美国城镇化中吸取经验以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1 美国城镇化概况

(1)发展方式。为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美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台了许多为乡村提供发展机会的相关政策,使其城市化过程并未出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情况,而是各个地区的人口此消彼长,城市与乡村之间除了人口密度不同以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也基本是均等的。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并没有放弃乡村和农业,而且生活在嘈杂城市之外的村镇居民的幸福指数高于市内居民,美国的城乡差别不大。

(2)资金筹措。二战结束后的30年里,美国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建立了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其中包括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修建州际高速公路。但在此过程中,美国的筹措机制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过度依赖财政拨款,其并未按照预算资金来花费,使得資金的使用率较低;同时,过度依赖于政府筹资,致使相邻地区之间的路网联通工程难以推进。因此,导致了不同地区、城市间的很多基础设施都无法正常施工,充分暴露了美国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

(3)产业发展。在城市中创建主导产业,走多元化发展战略。城镇的发展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为了让城镇更好地发展,积极寻找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同时更加关注小城镇的发展。很多小城镇的发展并不是依靠政府的力量,而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依靠市场经济和居民自身的抉择,因此社会经济是小城镇的主要发展建设力量。为了防止出现重复建设,政府在小城镇的水电路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考虑十分长远,很多基础实施项目使用年限多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城市不注重产业的新陈代谢,就有可能导致产业逐渐衰退,就业率下降,人们就会去选择去其他地方以便自己能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人们的离开就会导致该地人口减少。因此,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4)泡沫风险。美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巨大的社会风险,特别是2008年次级房贷危机。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出现过10年(1996—2006年)连续上涨,然而随即(2007年)出现了持续地下跌。在价格持续上涨出现泡沫过程中,普遍认为价格不会下跌,能延续上涨趋势;但当泡沫破裂时,又不顾一切,急于平仓。无论是以先前的地价泡沫还是近期的房价泡沫,对美国的经济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5)建设规划。在城市化过程中会涉及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比如城镇的布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结构的变迁等。因此,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宏观的指导与调控。美国城市的规划必须经过专家的评定和市民的讨论,一旦认可之后,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不可以随便更改。创新理念和超前意识对城市规划的编制是极其重要的。在规划的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当前,更要放眼于未来,才能编制出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发展规划。

2 美国城镇化的经验启示

(1)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推进阶段,人口不断向高密度空间集聚,尽管将来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也还是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城乡之间的主要区别应是人口密度差别而不是其他。城市的建设是必要的,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农村的优化,使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上的待遇是均等的。

(2)要探索投融资机制。对比中国与美国,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管控和监督,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可能存在较大的隐患,需要充分的预估与考量。在有效发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体制优势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项目融资、公私合作等筹资方式。

(3)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当今社会越显重要。时代的淘汰机制更新得越来越快,城市的产业发展更应当紧随步伐,不断创新升级,否则城市有可能出现产业不断衰退、就业机会减少,进而导致城市人口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的情况。产业是城市最根本的基础,同时创新也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紧抓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要管控地产泡沫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形势较为复杂严峻,部分地区房地产库存量大,消化周期长,因此必须吸取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教训,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采取有效的“去库存”措施,避免出现泡沫破裂现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人地挂钩政策,能够有效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设用地供应,有利于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住房问题,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要科学指导规划建设。适当的政策干预对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要在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区域统筹协调等方面科学指导,以实现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结构搭建,人口密度安排,基础设施合理布局,还要避免城市规划出现剩余或者不足等现象。要以科学的理念和长远的眼光指导推进城市规划建设。

3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从发展速度看。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步伐,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比重迅速增大,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201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57.4%,比2012年末提高了4.8个百分点;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万元,比2012年年末增加了39.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呈现快速增长。

(2)从城市数量、规模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城市数量由少到多,城市规模由小变大,城市质量由低到高。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城市数量为657个,其中直辖市有4个,副省级城市有15个,地市级有278个,县级市有360个。全国建制镇数量达到20 883个,比2012年末增加1 002个。按市辖区户籍人口划分,在地市级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人口规模达100万~300万;有13个城市人口规模达300万~500万,有13个城市人口规模达500万以上。2015年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4.1万km2,比2012年增长了13.3%。

(3)从产业结构看。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空间和平台,产业结构反映城镇化水平。我国2015年地市级以上城市地区GDP为428 359亿元,比2012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2 708亿元、187526亿元、228 124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38.1%、17.9%、43.3%。三次产业生产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3.8%和53.2%。从产业占比看,第三产业成为新常态下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渐显现。

4 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的思考

党中央、“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四化同步”,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2014年3月,國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未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对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等基本特征进行定义,突出人口城镇化这一核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那么金融应如何发挥“杠杆”作用,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1)找准方向,突出产融结合。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和生产,而是通过产业带动,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因此未来应该突出产业带动、产城结合的效果。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自身的信贷产品,适时介入,寻求未来可持续发展策略。一是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并以此来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以农业人口转移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支持规划区域范围内安置房和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县域经济特色,夯实县域产业基础。通过路网修建、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为周边劳动力创造充分机会,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2)明确重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资金主要投向包括基本人居环境、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支撑等方面,由此产生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对地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金融机构要明确支持重点,解决区域性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融资需求的问题。一是公共基础设施工程,要实现城镇化目标,应确保提供均等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更应该让城市周边的县级地区、乡镇地区感受到城市人的待遇。让农村人真正地从生活、出行、食物等方面实现彻底的改变,平等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利益成果。例如,在教育、卫生、农村医疗等方面提供较好服务,包括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医院、养老院的修建等,为人民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等。二是交通设施建设,要加强道路、通信、水电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路网的修建,包括城市新区的道路规划和乡镇的通建制村水泥路等。例如,支持能够打通连接新区通往主城区、乡村通往县城的道路,加强农村与城市联系,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突出效益,确保强农惠农。要支持政府关心、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要能够体现支持地方“三农”经济发展,能够起到产业升级、农民增加收益的作用。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加大对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污垃治理、农村危房等改造、文化教育卫生等配套文化设施建设、配套便民商业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等投入,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同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切身利益,体现支农惠农利农的效果。二是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城乡协同发展。通过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双高”基地建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等,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将农民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

参 考 文 献

[1]王旭著.城市美国:美国城市经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

[3]王海燕.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36):5-10.

[4]黄宁阳,陈晓峰,杨俊怡.美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启示[J].湖南农业科学,2015(11):122-124.

[5]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5).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张碧红

上一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下一篇:医学类高职高专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