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水服务均等化

2024-05-21

公共水服务均等化(精选十篇)

公共水服务均等化 篇1

一、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及结构

所谓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框架内,依法享有治权的县级政府为保持与行政生态环境相适应和互动,通过合法方式利用各种资源,以公共政策等手段来提供满足政府体系内外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达到有效治理自身和社会、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总体力量和能量。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一)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县级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基础,是民主和有效政府的落脚点,因为“民主政府是为它们的公民服务而存在的”[1]。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即用较低的投入产出最大限度的公共服务数量。第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能。即政府供给的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县域公民需求,能否给他们带来满足感,因为“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

(二)公共服务的分配能力

衡量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分配能力的标准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共服务分配结果的公正均等性。第二,公共服务分配行为的合法有效性。面对县域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阶层复杂化,县域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分配时,不要仅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保证分配行为的合法有效,而且要照顾贫困和弱势群体,实现既得利益集团与贫困群体、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发达与欠发达乡镇和农村的利益平衡。

(三)公共服务的战略管理能力

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战略管理能力衡量标准包括:第一,公共服务战略规划的科学性。这主要考量县级政府公共战略规划时是否清晰阐述其使命与目标,是否对内外部战略环境进行了准确识别,是否了解县域居民对当前和未来公共服务的需求等。第二,战略执行的有效性。这要求县级政府制定公共服务战略行动计划,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并获得相关利益者的支持和参与等。第三,战略评估的标准化。这要求县级政府建立科学的战略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合理的评估流程结构以及评估结果应用的渠道等。

二、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下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表现

与当前县域居民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需求相比,我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

首先,县域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供给总量不足。以医疗卫生为例(见下页表1),2012年和2011年,卫生技术人员农村每万人拥有量为34和27,全国为49和46,城市高达85和67;执业(助理)医师农村每万人拥有量为14和11,城市为32和26,全国为19和18;注册护士农村每万人拥有量为11和8,城市为37和26,全国为18和17;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农村每万人拥有量为31.14和27.89,城市为68.86和62.44,全国为42.27和38.36。

其次,县域公共服务的供给效能不足,导致县域公共服务的供需结构性失衡。这种结构性失衡表现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政府对自身内部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对社会外部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一方面政府内部享用着豪华的办公场楼和办公条件、高档的公务用车、高消费的会议开支等超规格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对于满足公众需求的社保、救济、教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却严重滞后。正如黄建洪说:“中国政府用于自身管理的非生产性管理费用增长迅速,大量的政治资源用在了自身的继续和发展上,而这些资源的增长率大大高于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3]第二层次,外部性公共服务供需结构性失衡。公众满意度是衡量供需结构失衡的最主要指标。根据陆建军在海南陵水县的调查发现,基层农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仅占总体的2.9%,“比较满意”为25.4%,两者相加总和约为总体的1/4,46.6%的农民持有一般态度;80.39%认为各级政府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对提高家庭收入帮助不大[4]。由此可见,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在外部性上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

资料来源:根据 2013 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二)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分配能力不足

公共服务在分配上能否实现公平正义是对政府能力的又一个重要考量标准。正如所说,公平正义作为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的核心主题,也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标准[5]。“公共服务绩效很大程度取决于提供服务的设施、资源在空间上的公平分配”。[6]然而我国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城乡非均等化明显。以广西为例,教育资源配置存在明显非均等化, 2009年,广西农村、县镇和城市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比重差别较大,城市的这一比重分别高出县镇和农村18.37和21.56个百分点。城市小学的专任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比重为32.41%,远高于县镇和农村小学这一比重,且农村小学教师中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人数比重高达36.09%,比城市和县镇小学均高出10多个百分点。卫生资源的城乡差距同样显著。2010年,广西农村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床位数为1.05张,而14个地级城市的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平均达到4 . 5张。2010年,广西城市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为2.7人/千人,这一数值要高于农业人口拥有的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1.2人/千人)和农业人口拥有乡村医生与卫生员数(0.97人 / 千人)[7]。

(三)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的战略管理能力不足

从县域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战略管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县域公共服务缺少战略规划或战略规划不够科学。通过大量的调研和查阅政府相关网站发现,县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鲜见有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战略规划性文件,即使有也表现为战略规划不科学,没有严格的遵循规划流程,或者对规划编制的环境判断不准确,导致很多的规划没有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使得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着明显的盲目性、被动性和滞后性。例如,有些县对自己与周边县区的定位不清晰,盲目重建或扩建农贸中心,结果费力费财却导致人们怨声载道。有些县对本县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盲目地进行城镇化建设,结果导致很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而丧失了生活保障。其次,县域公共服务战略执行不力与战略评估滞后。 主要表现在对政策有选择性地执行甚至歪曲执行,对政策的理解偏差导致执行失误,同时缺乏科学的执行机制导致执行工作的不协调,再加上相关的战略评估体系缺乏,战略评估的结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反馈与应用,从而导致县级政府公共服务战略管理能力不足。

三、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在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驱动下,要提升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就是要强化县级政府使命与愿景塑造,提高公共服务的战略管理能力,强化县级政府对资源汲取、整合与配置,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树立公共价值理念, 强化县级政府对公共服务分配的控制与平衡,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分配能力。

(一)强化县级政府使命与愿景的塑造,提高公共服务的战略管理能力

1.县级政府要强化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为使命和愿景的塑造。所谓使命,根据德鲁克的观点,就是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即回答“我们的组织是什么”的问题,它反映了人们在组织中从事工作的理想动力。所谓愿景,按照管理大师彼得· 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的阐述,是指组织内人们“发自内心的意愿”,是组织渴求的未来状态,即回答组织在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组织,它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实现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共同使命。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地调整,阶层和利益分化比较严重,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社会正在呈现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城乡、 区域失衡等现象。为此,县级政府应不断强化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为使命与愿景的塑造,牢固树立公共服务战略管理的意识,把政府从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作为一项被动的选择转变为是政府应有根本职责上,把公共服务供给看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不是短期的应急措施。

2.县级政府要锤炼制定战略、执行战略和评估战略的能力。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是保证战略目标的前提,一个完整科学的战略规划过程应该包括以下九个步骤[8]:第一步:应制定使命陈述和战略目标;第二步:进行环境评估;第三步:进行资源审计以确定优势和劣势;第四步:把优势和劣势所确定的机遇和挑战列表;第五步:确定战略行动观点;第六步: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评价和选择战略行动;第七步:进行风险分析以确定战略规划面临的风险;第八步:勾画出实施规划;第九步:制定出运行计划。政府在制定战略时可以采取PEST法和SWOT分析法,根据内外部环境,综合考虑县域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分配问题、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问题、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别问题、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社会的需求问题、公共服务的供给次序和程序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战略层面保证县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可能性。在执行战略时,一定要让战略执行者全面准确地理解战略意图,形成战略行动计划,并严格执行战略推行的步骤、程序和方式方法,以防止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出现走样,从而阻碍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评估战略时,首先要检查战略基础,了解现行战略的机遇与威胁、优势和劣势等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何种变化,因何发生变化,然后确立明确的战略性绩效评估指标,将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比较,确定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做出是否继续战略、调整战略、重组战略或终止战略的决定。

(二)强化县级政府对资源汲取、整合与配置,以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政府对资源汲取、整合与配置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基础,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前提。政府汲取、 整合与配置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权力、权威、文化、信息等,其中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权力资源是物质性的“硬能力” 的基础;权威资源、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是非物质形态的“软能力”的基础。但这些资源本身并不会直接、自动地为政府所掌控,需要政府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和管理手段把一般社会资源转化为政府治理所需的资源,并把这些资源合理配置以达到政府与社会的善治。为此,第一,县级政府要结合本县特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善于运用公共财政手段,不断扩展税源,加强税收宣传和监管,防止税款流失。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对资源的汲取量并非越大越好,如果政府从社会中汲取过度的资源,不仅会对公民和社会的利益构成威胁,侵害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会对经济发展造成破坏,制约社会有序再生产的扩大,因此,政府在汲取资源的过程中应平衡汲取的数量、质量与结构,科学合理地安排资源的流向,做到与县情和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二,创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关系,提高县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资源整合与配置能力。随着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西方国家公共服务改革的实践表明,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各具优势,单纯地依靠政府全包全揽或单纯地依靠社会、市场都难以使得公共服务供给实现有效持续的,因为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同时存在着“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为此,县级政府应充分调动公民、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等组织资源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来,通过委托代理、 合同外包、许可经营、用者付费、内部市场等多种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方式,发挥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创建一个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三)树立公共价值理念,强化县级政府对公共服务分配的控制与平衡,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分配能力

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2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问题;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命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可以看出,我们党十分重视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引导资源流向农村,推动社会整体全面、协调地发展。

一、城乡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内涵

(一)公共服务的概念

我国还处于研究公共服务问题的初级阶段,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也没有达成一致认识。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并非是“产品”本身,而是具有消费性质的服务。由此,公共服务应具有公共产品的“享有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效用不可分割性”的特点。从服务的特性来看,公共服务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公共服务是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服务,是基本服务,公共服务中包含的基本内容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应被每一个公民公平享有。2.公共服务是公众化的服务,并不只是服务于特定人群或少数人群,公共服务并不是用来满足个别需要,而是满足立于社会现状的公共需要,公共需要是将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提出的,其执行具有强制性。3.公共服务的内容广泛,既包含所谓的物质服务,即基本的生活用品,如燃气、水、交通工具等,又包含非物质服务,如教育、医疗、法律等。

(二)城乡公共服务的内涵

城市公共服务指的是城市居民共同享有的,满足城市居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医疗、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

农村公共服务指的是农村居民共同享有的,用来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纯公共服务是指包括环境保护、农村发展战略、国防安全等在内的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服务。相对而言,准公共服务并不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与排他性,其涵盖范围也更加广泛,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本医疗、农村信息通讯、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有线电视等。

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

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以农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生活状况亟待改善,因此,国家的政策倾向更着重于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只有加快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与供给,减弱农民长期以来社会地位的劣势,尽可能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均等化”是相对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是将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其既不是完全的平均化,又能不失公平。一方面,受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另一方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在人文、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若一味追求一致而忽略农村发展的真正需求,反而达不到公共服务应该起的作用。

3.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职能体现。公共服务是为社会整体提供的相对平等的服务,这一特性决定了公共服务需由政府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职能改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有三个原因:我国经济社会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公平问题在这一时期尤为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相对落后等这些矛盾需要得到解决。长期以来政府制度的偏向导致城市的发展优于农村,政府有责任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质量与数量。新时期国家要求政府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这一转变意味着政府将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用于公共服务的建设。

三、城乡公共服务的现状

(一)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投入非均等

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都属于公共服务的范围。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投入的非均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对基础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远远不够,截止2011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35%,才刚刚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城乡卫生资源的分配严重不均等。城市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比乡村健全,各大型医院机构主要集中在城市,医疗人才的流动主要集中在城市。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远高于农村,农村新生儿患病率、传染病传染率等均高于城市。

(二)城乡公共教育非均等

教育问题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城乡教育的非均等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析,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仍显不足。农村在办学条件、学校设施、教师管理等方面均落后于城市。城市享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如电子化的授课设施、实验室设施等,而农村学校大部分仍然是黑板授课,城市教师的高学历水平远高于农村,城市的教育机构更是多如牛毛,是农村远远比不上的,由此造成农村居民上学难、入学率低、文盲程度高等问题是公共教育不均等的重要体现。

(三)城乡社会保障服务的非均等

社会保障的非均等包括医疗保险非均等、养老保险非均等等。2009年正式确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后,农村医疗费用的报销比率大大增加,但是与城市相比较,报销比率仍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积远高于农村。从养老保险上看,政府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的宣传普及力度不够,2011年,农民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养老保险参保的覆盖率为23%,而城市养老保险覆盖率约为70%,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一问题将成为社会保障服务的突出问题。

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20世纪后期,由于国家“重城轻乡”的发展政策,导致这种结构不断固化,影响农村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数据调查显示,2007年,城市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6,而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140,两者相差近一万,农村经济的落后造成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教育跟不上,社会保障无法健全等都是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就制度方面而言,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区分人为地将城乡进行了分割,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需要办理各种证明,而非农业户口却可以享有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与福利,这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和身份上的不平等。如在就业时,现有的规章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具有优先的就业权,这对农村居民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此外,在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主要依靠非制度的筹资,费用的主要承担人是农民自己,税费改革后,城市的公共服务中加入了市场供给的部分,尽管2006年后一系列政策减轻的农民的负担,但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并未完全建立,农村的公共服务缺乏制度的保障,这些制度不平等导致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问题

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更加完善,一方面,城镇政府财政方面较为充裕,政府外的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比较高,对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比农村大;另一方面,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由来已久,其各方面体系,如教育、医疗、社保等均比较健全。而在农村,农民的公共服务几乎全部由政府承担,乡村政府财政困难,公共服务本身具有非营利性,而政府对于其他非政府团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缺乏激励措施,使得农村很难实现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此外,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这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有明显的政府偏向性,政府更愿意投入短期性的公共服务建设以提高自身业绩,使得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决策时,并没有把农民真实需求考虑在内,如农民可能更需要政府解决交通问题,政府却在这时进行“家电下乡”的活动,政府和农民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导致在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并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再者,在农村,农民承担部分公共服务建设费用,公共服务反而加重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受文化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农民很难认识到公共服务的重要性,由此农民对公共服务的建设并不热情。这些原因均造成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满足不了乡镇居民的基本需求。

五、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办法

加总括段然后再分述,对策办法里边的二级标题从文章里面再提炼一下,用自己的话。!

(一)宏观政策

1.城乡二元化改革

要想改善城乡的二元结构,政府应该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导向,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首先应使城乡公民享有同等的劳动及社会保障,摆脱户籍对城乡居民造成的待遇差,从根本上消除权益的不平等,然后逐步取缔户籍制度,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优先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

2.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良

针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够的问题,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多元化供给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公共服务的全面化,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应事先城乡统筹,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真正列入到国家的发展制度中,将政府财力向农村倾斜。

(二)微观措施

1.建立农村向上反映供给问题的体系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应实行“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建立有效的农民与政府沟通渠道,如设置一些表决会,由全体农民对公共服务各项态度进行意见发表,从农民自身需求出发,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优供给。

2.明确政府间的职责关系,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评价机制

公共服务供给薄弱部分原因是由各政府之间职责不明确,相互推脱造成的,各政府需要明确自身管理的职责及范围,特别是乡镇政府,需要提高其组织性,减少重复设置等问题,另外,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共服务评价机制,可对政府起到监督作用,有助于政府落实公共服务的责任。

公共水服务均等化 篇3

摘要政府公共支出作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其明确的目标之一就是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因此对政府公共支出体制、政策与效率与支出法制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实现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支出行政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转型时期特有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开始凸现,特别是以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科教文卫差距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切身困难所在。政府公共支出作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其明确目标之一就是保证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政府投入的多少与公共支出的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际公共服务均等化范围与程度,因此,对政府公共支出體制、政策与效率与支出法制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实现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现行政府公共支出在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局限

(一)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失衡

政府公共支出按照支出对象的不同来分,可分成行政类支出、经济建设支出与社会公共性支出。由于现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我国政府自身行政类支出近年来呈迅速膨胀趋势,从1993年的634.26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6512.34亿元,增加了近10倍之多。行政类支出数量越大对于其他部分支出的挤占作用也就越大,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了公共支出特别是社会公共性支出的比重。同时,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我国政府公共支出主要表现在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财政支持,因此在公共支出的内部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部分明显大于公共服务支出部分。这是导致无论城市或者农村普遍存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偏低

就我国现行政府公共支出体制而言,公共性支出管理均还停留在一种粗放型的制定与执行体制上,如在公共支出预算的制定上我国长期采用以增长比例确定总增长的办法,易在实际预算执行中导致金额不足与财政浪费等现象。同时现行中央的转移支付政策是以各地经济实力与既得利益为基础而进行反税制定的,因此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相比反而能得到更多的转移支付金额,这无疑加剧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第三,由于社会公共性项目繁杂纷多,支出规模与效益难以精确估量,导致预算计划难以做到完全精确化、加上复杂琐要的行政审批制度,一项公共服务类支出从申报到确定再到执行往往要耗费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实际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三)政府公共支出法治化程度低

公共支出是政府财权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最容易产生“寻租”现象的领域,在偏远的乡镇县常常出现如地区公共性支出被非法挪于私用等情况,严重阻碍了偏远山区、农村经济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建设。而现行我国由于缺少完备规范的法律制度,在预算及公共支出资金的审批,执行与监督方面欠缺必要的硬性依据与程序,缺乏对公共支出范围内的违法行为的打击惩罚力度,阻碍了政府正常支出政策的落实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导向下政府公共支出改革对策

(一)优化政府公共支出结构

要切实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改革公共支出体制,就必须把优化政府公共支出结构放到第一位。要优化公共支出结构,首先就控制政府行政类支出。这要求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放弃在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性的行政干预,更多的采用经济与法律手段,对其进行宏观上的指导与规范,在精准的职能定位上,积极建设高效便民的“小政府”。第二要加强政府对社会公共性支出的比例。特别是要有梯度地强化对经济差异不同的地区基础性设施,加大义务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最后政府还应减少和控制不合理的财政支出,大力压缩各种不必要的财政补贴,减少对企业的直接性补贴与经济援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公共支出行为。

(二)提高政府公共支出效率

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偏低的问题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预算的制定与执行上。预算制度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基础与保障,应根据年度具体经济情况、发展趋势与特点、依照“量出为入、收支平衡”的原则来制定与编制预算。同时提高预算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保证人民与各有关部门对预算制定与执行的监督,保证公共支出的公开性、公正性与规范性。最后,政府还应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与完善现行以税收返还、定额补助的支付转移方法。

(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治体系

为了切实保证政府公共支出的公开、公正与规范性,政府应加快制定与修改相关法律,依靠法律统筹保障城乡、各地区间各项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调拨与落实情况的规范性。特别是要全面推进《预算法》的修订,增加财政违法行为的责任追求制度,确保预算经费执行的合法,透明与公开,加强对预算以及政府公共支出编制、审核、执行等程序性规范,制定与完善相关的程序法,剔除不必要与不规范的环节,整合政府公共支出流程,使得公共支出体系更加完备有效。

参考文献:

[1]白亚鹏.试析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共管理学报.2009.2.

[2]马得林.政府支出结构优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财经论坛.2009.

[3]李树培.改革开放30年我国政府支出对城乡消费影响的动态分析.经济前沿.2009.10.

[4]赵艳.我国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问题研究.经济管理.2009.11.

公共水服务均等化 篇4

公共信息是发生在社会的公共领域, 主要由政府提供和管理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它是一种公共品或公共服务, 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其终极价值在于保障和维持公民最基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需求, 具有底线保障的社会意义, 使人能够像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生存、发展, 有的学者将其涵盖的范围概括为“国民在现代社会中求生存时在民生方面, 诸如食、衣、住、行、育、就业、医疗和各种生活规划等所必需的资讯”。政府提高信息的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人人享有信息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 既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 也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二、充分认识和重视公共信息的公开和服务

1. 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是现代国家从法律上对公民知情权确认和规定的结果。

对公民而言, 是应该享有的基本的宪法和法律权利, 对政府而言, 是一项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和承担的法定责任。政府在保证公民知情权方面承担着完全责任, 有责任、有义务保证公民信息权利的实现, 公民是权利主体, 而政府则是义务主体。知情权是政府公共信息公开权和公民公共信息获取权基础上的合成权。因此, 知情权是与公共信息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现在它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宪法规定和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 而在中国现行的宪法中并没有明确、直接、具体地规定公民的知情权, 但我们不能由此否定在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第四十一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知情”是公民行使上述权利的前提条件。故此知情权是中国宪法中的一项隐含权、默示 (许) 权。另外从法理上讲, 既然主权在民,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公民就有权依据法律,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社会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首要条件是民主公开, 首先是包括政府信息在内的公共信息公开, 人民要知情, 要有赖以参与、评判、选举、管理、监督的足够信息;不知情, 无以评判, 无以监督, 也无以有目的地、理性地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公民监督、公民参与、公民管理是民主的重要形式, 公民行使知情权, 正是一个有效获取公共信息、正确使用公共信息和切实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其他政治活动的过程。可见, 没有知情权, 就谈不上参与权、监督权和管理权, 乃至于整个民主权利。保证所有人可以公平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特别是公共信息, 是民主社会的基础。既然公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其服务, 而服务又是政府的公共职能, 那么政府公开和提供其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其他管理职能过程中, 收集和形成的公共信息, 就是理所当然的。从另一个角度看, 政府的一切活动是由公民纳税支持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信息就是公共品, 公民当然有权知晓和利用。公共信息公开则是为了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施和落实, 通过法律的形式和法定程序, 要求国家机关, 主要是政府在行使国家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过程中, 主动将与其行使职能有关的信息, 如法律政策信息、社会信息主动、及时、准确、完整向社会公布或向提出申请的特定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2. 政府公共信息公开制度不仅关乎公民知情权及随之而来的

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的落实与保障, 而且更关乎公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信息权是发展权的保障, 发展权又是生存权的延伸, 故公共信息公开制度也是生存权、发展权的落实与保障。1994年《公共图书馆宣言》曾指出“自由地不受限制地获取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 是个人行使民主权利和获得平等发展机会的基础。”在信息社会,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的三大资源 (物质、能源、信息) 之一, 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要素资源和资本。既然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要素资源和资本, 获取和掌握信息的程度, 基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 生存能力的强弱, 发展潜力的大小, 拥有财富的多寡, 社会声誉的高低, 政治地位的尊卑。信息不公开、不对称、不公平, 往往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不仅无法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无法行使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亦无法享受由此而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利益, 丧失了更好地生活、生存、发展的机会和权益, 日益成为边缘化的社会弱势群体。人们只有不断地、及时地获取新的信息, 准确地掌握信息, 创造性地运用信息, 才能有利于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提高自己生活、生存、发展的机会、技能、要素, 获得自己在社会中生活、生存、发展的权利, 占据生活、生存、发展的优势位置和制高点, 占据生活、生存、发展的先机。故此, 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 既是保障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的需要, 又是保障和实现公民生存权、发展权的需要。如若没有基本的起码的保障, 人们就丧失了参与正常社会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权利与手段, 甚至丧失了顺利表达自己基本生存要求的起码权利和手段。因此, 保证公民获取与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 是现代政府特别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责, 是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应当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公开等方式和措施来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 为公民的生存、发展及自我实现创造条件。

三、必须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政府公共信息公开和服务要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规范运行

切实执行政府公共信息公开制度, 防止公共信息的行政垄断, 保证政府信息主动、及时、准确、完整地发布, 做到所有公共信息 (以法律规定为限) 必须向所有信息权利人平等开放, 所有信息权利人都有权共享所有的公共信息资源。因为公民对公共信息的权利, 首先是公共信息获取的法律权利。对政府而言, 公共信息公开则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和法定责任。只有公共信息的有效获取, 知情权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进而使公民监督政府、管理社会成为可能和可行。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建立、完善政府公共信息公开的保障制度和机制。

1. 要依据立法宗旨和原意, 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时要严格遵循立法精神和宗旨, 政府公共信息“以公开为原则, 以不公开为例外”, 《条例》虽然未明文这样规定, 但并不能由此否定这一原则是《条例》立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 可以说这一精神和原则是《条例》默示性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条例》在具体条款的规定中始终都贯穿着这一精神和原则。在公开与例外的关系处理上, 公开无疑居于主导地位, 例外虽是必要的, 但毕竟是从属的、有限度的。可公开可不公开的信息, 应尽可能公开。我们亦承认, 有些信息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是需要保密的, 但这种保密是为了公众利益和公共利益, 而不是为了特权利益或不平等竞争。

2. 加快公共信息公开和服务的立法步伐, 建立、健全我国公共信息的社会法律保障体系。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一俟时机成熟, 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法》, 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升为国家正式法律, 以增加其权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法》要对公开信息的义务、公开信息的范围、公开信息的程度作出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信息公开范围的规定, 要摒弃正面列举的方式, 以避免这种方式带来立法上的过于粗疏、过于笼统, 执法中信息公开的边界模糊、难以准确把握以及主观随意性, 当然更不能由政府部门或其负责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法》还应对公民如何行使信息权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2) 尽快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修订程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修订中, 应有专门的条款, 甚至章节对信息垄断, 特别是公共信息的垄断 (包括政府公共信息的垄断) 作出周详的、限制性的规定。信息垄断是最隐性、最具危害后果的垄断。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修订, 平衡各方利益, 保障弱势群体利益, 保障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以尽快形成和创造有利于社会信息公平的法律信息环境, 促进社会信息公平的实现。 (3) 根据结构优化的原则, 整合知识产权法律资源。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整合为处于部门基本法地位、具有法典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以增强其法律体系的完备性、科学性、严密性;增强其法律内容、法律手段、法律责任制度的明晰性、统一性、协调性。 (4) 加快创制和制定《信息法》或《社会信息保障法》、《图书馆法》、《电信法》、《隐私权法》、《新闻法》、《行政程序法》。

公民的公共信息权利能否得到保障, 是政府公共信息公开和公共信息服务的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面和基础工作。换言之, 公民公共信息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社会, 是信息不公平的社会。因为一个公平的社会, 首先应该是公民起码的平等的基本的信息权得到有效保障的社会。而社会信息公平的主要责任者是作为承担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者的政府, 实现社会信息公平, 政府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吉宇宽.信息公平障碍因素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07 (6) .

[2]肖希明, 水亮.和谐社会中的信息公平制度[J].图书馆论坛, 2006 (6) .

[3]刘传玺, 等.信息平等的实现途径[J].情报科学, 2008 (3) .

[4]袁峰.信息公平与政府责任[J].政治学研究, 2005 (4) .

[5]范并思.论信息公平的制度选择[J].图书馆, 2007 (4) .

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小结 篇5

我院按照花卫发(2010)24号花溪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我乡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化,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我乡按要求逐步推进开展各项工作,为此总结工作如下: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按要求我乡已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服务,免疫规划服务,传染病防治工作,慢性病管理工作等。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基层医疗卫生要回归公益性,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的工作重心从过去的“重医轻防”向以预防保健为主(九大公共卫生服务)转型,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观念上尽快转变,要不断改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让广大群众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工作重点,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是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我乡现有2个村卫生室,从2009年4月实行了一体化管理,一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统一了药品配送和财务管理,但还欠规范,九大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卫生室已开展,已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健康教育、老年保健、慢病管理、等方面,但在软件资料管理和利用上(居民健康档案)还有待提高。因此下一步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责任大,对此我乡将加大工作力度做好一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是党和政府交给我们卫生部门的一项政治任务,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两项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成立院长为组长的领导组,落实九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责任人;二是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和绩效工资挂钩,同考核、同奖惩;三是建立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制度,分片包村,责任到人。

二、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服务

各村卫生室要严格按照花溪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要求,做到五统一两独立,尤其要做好药品的统一配送,每月报送药品采购计划,由我院统一采购。严格村卫生室财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特别是新农合门诊统筹的规范运作,严格把关,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票据管理,严禁出现违法违规套取资金现象。我们将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将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三、加快实施、确保质量

各村卫生室要尽快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要切实依据卫生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要把医疗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机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资料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基础台帐,并提高服务质量和利用率,使城乡居民得到实实在在实惠。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将按要求做好免疫规划工作,传染病防治工作,儿童保健工作慢性病管理等工作。

马铃卫生院

马铃卫生院2010年上半年基本公共卫生 均等化服务综合培训情况小结 为做好我乡的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工作,我院于2010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多次有关知识的培训,现将有关知识的培训情况小结如下。

一、培训次数: 我院2010年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培训6次。

二、培训人员: 参加培训人员为乡和村级的医务人员。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为传染病管理知识、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结核病管理知识、农村饮用水消毒管理知识、免疫规划知识、手足口病诊疗知识、麻风病防治知识等。

四、培训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我乡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我院还对培训知识以考试的方式进行了考核,参加培训医务人员均通过考核。通过培训,我乡医务人员对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能运用于工作实践中。

如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6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务之急

我国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所谓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但目前,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低于城市外,农村还面临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给匮乏的突出矛盾:农民难以获得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因此,尽快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阶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在。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具备条件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总体上已具备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基础与条件:一是我国公共财力及社会保障能力大幅提高,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9万亿元左右,增幅达24.7%,有比较充足的经济力量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积弊和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和五个统筹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推行,为全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央日前明确提出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正在发生划时代的变革。三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以及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强烈期盼,使农村理所当然成为实施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

如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国防、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及公共安全服务等。目前除国防、外交等公共服务具有城乡均等化意义外,其它众多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明显失衡。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积极构建相关制度基础和实现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形成公共服务均衡分配的制度基础。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公共服务结构。要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服务结构,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年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村孩子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农民工子女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享受同等政策。二是协调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增加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入,逐步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和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享有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三是逐步建立城乡可衔接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前不久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这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又一项惠农政策,是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后还要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着力推进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等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着重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五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认真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可持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公共性”的重要体现,必须按照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和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一是适应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的要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使其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中央已明确提出今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比2006年有所增加,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比重比2006年提高。此外,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二是合理调整和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形成有力的可持续的财政支持机制,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

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建立中央与地方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目前中央和地方的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直接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效率,也造成了城乡间公共服务职责和供给能力的差距。因此,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十分必要。首先应依据公共产品公益性涉及的范围,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级的地方政府提供;具有效益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在此基础上,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分配格局,健全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形成科学的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

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节收入再分配和实现政府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调节和保障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就必须强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在当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应重点向县乡级倾斜,提高县乡基层政府财力,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公共水服务均等化 篇7

一、财政性投入成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重要保障

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需要可靠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保障必须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供给应该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 而不能主要靠市场收费解决。近年来,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财政投入力度, 全国文化投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十一五”期间, 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达1 220.41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2.46倍, 年均增长速度为19.3%, 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1]。针对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 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提出“文化投入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方针, 全国文化投入结构有所改善, 财政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倾斜。据文化部的统计结果显示, 2010年, 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23.06亿元, 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 占36.0%;2011年, 农村地区文化事业费为187.12亿元, 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47.7%, 较2010年提高了11.7个百分点。一系列面向农村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2007—2010年, 中央财政共投入39.48亿元, 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截至2012年3月底, 全国已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2 443个, 建设资金总计89.49亿元, 平均每站建设资金39.87万元[2]。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扩大

当前我国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呈不均衡发展态势,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少, 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农村财政性文化经费的政府支出层级较低, 一般由县级以下政府提供。自从2002年我国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来, 乡镇取消了原先纳入财政预算和财政财务开支的税费项目, 仅剩下为数极少的工商税, 可支配财力薄弱, 基本上没有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 村一级每年的转移支付资金中也没有“基本文化活动经费”这一项目。农村地区文化事业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城市。据文化部统计显示, “十一五”期间, 全国文化事业费1 220.41亿元, 其中, 农村投入389.76亿元, 仅占30.29%;城市投入850.65亿元, 占69.71%, 城市投入约为农村投入的2.3倍。由此可见, 城乡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差距依然较大, 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支出项目选择结构失衡

在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中, 各地都将注意力放到了如何获取上级财政的拨款上, 而将财政支出的项目选择放到了次要位置。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显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过剩, 而一些见效慢、期限长, 具有战略性的“隐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投入不足。此外, 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方面, 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铺张浪费、为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盲目追求数量的现象———热衷于投资新建公共文化项目, 而不愿投资维修现存的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绝对数量虽然增加了, 但很多质量没有跟上, 没有实用价值, 形不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政府分层较多, 在农村文化事业经费转移支付过程中, 各个环节挪用、截留、挤压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资金到位慢, 到位率低。而财政资金经过层层截留, 下拨到农村后, 基层政府对资金的预算管理差, 不仅出现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下拨资金的局面, 而且往往还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专项文化资金、项目运作, 这些机构和行政人员又占用了大量资金, 这都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 在各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运行成本过高的问题普遍存在, 导致财政投入到农村公共文化领域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投入乏力的原因

(一)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与政府财政统筹体制的矛盾

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之一, 要求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均等的分配公共文化资源。要做到这一点, 政府必须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进行统筹。但我国目前实行各级政府“分税制”, 这就出现了“统”与“分”的矛盾。即“税”要分而用之, 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却需要“统”而用之。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对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统筹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二) 非均衡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影响, 公共财政投入一直以来重城市而轻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国民收入的城乡分配当前依然存在向城市倾斜的问题。此外, 政府在GDP政绩的指挥下, 文化建设长期受到轻视、忽视和偏视, 加之财政性公共文化建设的显性效益低于其他公共事业建设, 一些地区没有将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因此, 造成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不足。

(三) 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健全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 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较强, 资金监管难度较大。因此, 目前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在我国各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的转移支付中所占比重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针对具体项目, 规定了具体用途, 在资金的使用上受到严格监管。这种转移支付方式由于投入项目种类繁多, 重点不够突出, 对于缓解地区间公共文化建设的差异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而且专项性转移支付额的额度、对象的确定均未进过科学论证, 财政部门很难对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 所划拨的金额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

(四) 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缺失

文化经济领域的统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统计中的难点,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财政支出的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对财政资金投入文化领域的评估不仅要衡量其经济效益, 还要有针对性的衡量其社会效益, 而社会效益的评估很难直接量化, 需要借鉴中间指标, 这样难免出现评估主体认识所引起的误差。因此, 现行的评价方法存在欠缺连贯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评价指标关联度不高等问题。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 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 合理界定各级财政的出资责任

首先应改变“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均衡发展思路, 平衡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财政投入结构, 平衡城乡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的结构;其次, 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分税制改革后, 财权主要集中在中央, 事权却集中于县、乡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主体, 然而由于基层政府财力有限, 用于文化建设经费的缺口不断增大。尽管中央财政已逐年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但依旧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作为一项覆盖广大农村地区、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益福利事业, 根据公共财政“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理论, 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中理应承担主体责任, 而在地方财政的出资中, 则应明确以省级财政为主要出资主体。

(二)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选择上应结合农民对文化产品的实际需求。要考虑到文化传统、人口差异和地区差异等因素, 再对适合的公共文化项目进行资金投放。可尝试构建一个由辖区内部需求决定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财政投入决策机制, 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辖区内的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项目进行表决,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财政投入的实际效率。其次, 应积极调整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资金使用方向。目前我国乡镇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应将今后的财政投入重点分配到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成本, 提高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文化产品的使用效益, 扩大各类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三) 建立合理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在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均等化、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专项性转移支付只能作为解决特定问题的工具, 起辅助性作用。所以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一般性转移的比重, 这样才能有效填补基层政府为开展各类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所产生的资金缺口, 保证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稳定。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就需要相应增强资金的监管力度。自上而下成立一个管理和分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的独立的专门机构, 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增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透明性及规范性。在降低专项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的同时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对专项经费的投入上, 应该选择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四) 健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绩效评价和反馈体系

可从量化指标与民主评议两个方面设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评价体系。一方面, 可以采用量化指标, 测算年度农村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求量及财政实际投放量等数据来量化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入质量。另一方面, 可以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 通过引进专家咨询制度和中介机构评价监督制度结合农村群众民主评议的形式, 考核各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与资金使用效果。

(五)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非财政投入方式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由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 受财政总量的限制, 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投入, 因此应该应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非财政投入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可以尝试利用积极的金融及财税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新格局。

摘要:当前, 我国城乡文化均等化任务非常艰巨,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滞后, 其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短缺、财政投入乏力。通过总结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现存的问题, 分析其成因, 探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均等化

参考文献

[1]于群, 李国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2012)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2-3.

公共服务均等化探析 篇8

(一) 公共服务的涵义

目前学术界使用的公共服务一词主要有三种含义。第一, 把公共服务分为有形的公共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两种, 即有些政府产出是有形的, 如道路等, 称之为公共产品;而另一些产出是无形的, 如教育、卫生等, 则称之为公共服务。第二, 从公共品的角度, 把公共品定义为“既无排他性, 又无竞争性”的商品。第三, 从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角度定义的公共服务, 把所有涉及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事务都称为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应是面向公民提供的用于满足共同需要的公共事务, 即从公共品理论与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理论的角度定义的公共服务。这里的公共服务既具有经济学属性的“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 又具有“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事务”特征。另外, 我们把公民最迫切需要的、关系公民基本生活的、国家可以统一供给的这一类公共服务称之为基本公共服务。

(二) 对“均等化”的理解

“均等化”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平均化、平等化, 是公平正义的一种体现。关于公平正义的理论很多, 不同的理论所持的平等观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自由主义者强调自由至上, 认为如果人们享有的权利正义, 交换过程自由, 人们行使权利的结果就是正义的, 而不管那结果是多么糟糕。功利主义遵循从个体效用视角看待价值的分析思路, 强调依据效用后果来评价平等状况。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理论对平等的主张主要通过他的两个正义原则以及对“基本善”的阐述得以体现。罗尔斯第一正义原则即自由平等原则, 第二正义原则即机会平等和差别原则。罗尔斯关注的重点是“使最不利者获得最大利益”, 而利益则是以“基本善”的多寡来判定。所谓的“基本善”就是“每个有理性的人想要的东西”, 包括“基本权力、自由和机会, 收入和财富, 以及自尊的社会基础”。这些理论都对特定的“基本平等”。

诉求有明确的选择, 而这又是以特定的核心变量为标准的。

从我国的特定国情、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来看, 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到那时人们都各取所需, 可以说是“绝对”的“均等化”。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均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但对于均等的内涵及判断标准, 学者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基本上是认为要达到机会均等或者结果均等。同时, 学者们多从公共财政均等化和公共服务水平来建立均等的标准。笔者认为“均等化”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要追求人们心理状态上的一种大体平等。如果从技术层面说的均等, 多是指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同等化, 这在目前是很难达到的, 即使数量和质量都大体相当, 人们主观上的感受也可能不一样。所以,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 均等化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消除人们主观上的不平等的观念, 减少社会矛盾, 维持社会和谐, 然后逐步发展经济, 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水平的均等化而努力。

(三)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阐释

在众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观点中, 笔者较赞同贾康的观点, 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 成熟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状态表现为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致, 当前我国应首先将工作重点定位于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同时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 重点关注那些“最不利者”, 消除他们的不公平感, 尽量缩小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差距。同时, 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能实行全国统一的模式, 因为各地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 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从而保证各地、各类人群都有基本相同的获取公共服务的能力。有了这些公共服务, “最不利者”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有了跳出“不利者”队伍的机会和可能。

二、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分析

我国近年来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 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从目前来看,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不规范

剖析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深层次原因, 还是其经济和制度的背景。很多学者都认识到了财政体制的问题, 尤其是分税制以及转移支付制度。规范的分税制由于具有政府职责界定上的市场制衡性以及各级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上的独立性、稳定性。使其能有效地调节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进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而我国政府在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上存在着失衡, 基层政府承担了很多事权却没有相应的财权, 从而导致地方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缺位。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规范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导致有钱就有公共服务的一种局面。公共服务的机制包括投入机制、服务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等还急待建立和完善。这样, 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受政府重视的城市或个别地区、或群体就会有非常好的公共服务, 而其他地区或群体的公共服务却比较差。

(二) 经济、社会运行发展中的二元结构

现有的户籍制度把城市和农村分割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带来城乡管理体制和城乡市场的相对分割。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限制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 造成城乡之间发展机会和条件的不平衡, 严重加大城乡公共服务上的差距, 甚至引起城乡冲突和对立。政府实施的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战略加剧了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性, 导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系,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基层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 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增强了二元结构的长期性。最后, “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导致了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人不足。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惯性, 农村公共投资在全部公共投资中的比重越来越低。

(三) 政治层面上的公民权利差异性赋予制度

在政治成面上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差异性导致群体间享有公共服务的不均等。虽然宪法赋予公民平等的权利, 但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由于地区、身份、职业、性别等的区别, 使得人们在享受一些公共服务的时候存在很大的差别。以医疗为例, 有学者指出, 我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 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 剩下的l3亿人只能分享20%的医疗资源。身份、职业的不同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情况可以说是比较严重, 相对于地区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来说, 要实现群体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面临的难度更大, 因为均等化很容易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制约和阻挠。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一) 消除身份差异, 完善公民资格制度

不仅是宪法上对公民权利的平等保障, 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也不能具有歧视性色彩。必须打破地区、身份、职业等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就目前状态看, 应该是基本的公共服务) 、创新行政管理制度、打破行政区划分割体制。包括调整和规范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理顺分工,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合理划分省、市县政府权责, 革除各自为政、相互分离、互相制约的弊端, 实行统一的公共服务政策。最后, 创新公民资格制度, 破除政治统摄上的公民权利差异性。打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方面赋予公民权利的歧视性约束, 真正赋予公民拥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二) 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制度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保障。可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 制度包括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和财力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公共服务供给的效果评价和反馈等内容。这就能在制度上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落实, 做到有的放矢。具体的来说, 一是要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二是要加快建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三是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还要注意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如财政制度等。另外, 政府在发展经济时, 要注意各地的均衡发展, 只有各地经济都发展起来了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三)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的城市导向的工业化政策, 使得对农村的投入非常的少, 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对于城市来说相当的低。和西方发达国家及有些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对农村的投入也显得太少。因此, 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当然投入不能盲目, 为了避免政策失效, 政府必须对农村进行深入的调研,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要充分调查, 急农村之所急。各地情况不一样, 一般来说县乡政府对农村最了解, 对于公共服务的轻重缓急最清楚, 县乡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要担起责来。同时上级政府、中央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支持。

(四) 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中心模式及公民的需求表达机制

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中心模式是协同治理理念的一种体现, 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 但也不是全能的, 它需要社会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参与和帮助。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 与市场力量相比, 大多数社会组织具有非盈利性的基本特征, 其主要业务范围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具有许多相同或者相似之处。而且, 社会组织还可以利用其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活动具有自发性等优势, 在其他主体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某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环节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另外, 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参与、谁收费”的原则, 通过优惠政策, 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以便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在公共服务供给中, 结果平等与程序平等要兼顾, 公民要既要有表达需求的权利, 又要有表达需求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张永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浅析[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11) .

[2]、刘德吉.国内外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综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9 (6) .

[3]、刘德吉.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平等观与公共服务均等化[J].上海经济研究, 2009 (11) .

[4]、孙友祥, 柯文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困境与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7)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篇9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一) 公共服务的涵义。

既然是公共服务, 那就必然是针对私人服务而言的。公共物品理论的研究表明, 一般公共物品或服务都是由政府为社会大众提供的, 而私人服务则是由市场通过交易为私人提供的。两者的区别在于该种服务在提供给消费者消费时, 是满足私人的需求还是可以同时满足公众的需求。公共服务是一些具有普遍的社会公益性的项目, 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般来讲, 公共服务可以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前者是指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 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一般公共服务则是除去基本公共服务以外的服务, 如行政、国防等。需要注意的是,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应该是有限的和具体的, 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这样来看, 基本公共服务与一般公共服务的界限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变化的。在经济不发达阶段, 国家的财力有限,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相对较小;而在经济发达阶段, 国家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此时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要扩大很多。

(二) 均等化的涵义。

简单地说, 均等化就是均衡, 就是大体相等的意思, 但它包含的是动态的调节、平衡的过程, 最终达到相等。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既要使公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 例如每个公民都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又要使公众享受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 这里的结果更偏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大体相等。

那么, 既然提出了要求, 就一定要有一个量化的指标。不同的服务达到何种程度就算是均等, 这需要有个标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 总的来说有三种认识:一是最低的标准。政府应该对所提供的诸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这些服务保证一个最低限度, 所有公民均有权享受到这个最低限度的服务。二是平均标准, 即政府提供的服务应达到中等水平。三是相等的标准, 就是结果的均等。这三个标准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参照, 随着经济的发达, 均等化的标准在逐步提高, 最终达到在较高水平上的均等化。

总之,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但还需继续完善的条件下, 政府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目标, 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和提供财政保障 (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来使不同地区政府确保本地区居民有机会、有能力、有权力接近的与公民基本权利有关的公共服务项目, 包括医疗卫生 (或者叫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 、基本教育 (义务教育) 、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和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 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它体现了发展的社会属性。但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也是一个基本事实。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存在严重地区性不均等, 而这种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化滞后又表现为严重的城乡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制分割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 地区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 中央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口号, 以求在初期先使一些地理位置佳, 经济环境好的地区先致富, 再“先富带后富”, 最后达到共同富裕。为达到一些地区先富, 难免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在先富地区实行政策优惠。但长期以来的政策倾斜, 造成了各地区之间差距的不断拉大, 东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 经济发展缓慢, 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 要想提供与其他地区相等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很大程度上是不现实的。随着经济水平的差距拉大, 各种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同步加大, 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消费水平, 也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

(二) 城乡失衡。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之间实行有差别的管理体制, 包括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等。改革开放以来并未跟上其他体制变革的步伐, 这样人为地造成了城乡之间差距的拉大, 具体表现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方面, 农村和城市明显失衡。在农村多种基本公共服务权益保障不够, 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村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

(三)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成因。

毋庸置疑, 造成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国家制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固然是主要原因, 但从深层次分析, 政府职能转型的滞后则是造成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本原因。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各级政府之间角色分工不明确, “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 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责任互相推诿, 对权利互相争抢的现象屡屡发生;二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 以及地方政府各级之间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称, 财权过于集中在高层级的政府, 而事权却由各低层级地方政府承担。随着1994年的分税制的实行,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支比重严重失衡, 造成地方政府财政困难, 甚至没有财力提供一般意义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这种滞后得不到有效解决, 那么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是一句空谈了。

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建议

现阶段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必须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推进政府转型, 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 既要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又要实现对公共服务机构的优化,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等化。

(一) 转变政府职能, 尽快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要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 做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完善财政体制。在市场经济中,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政府应该对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政府要逐步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活动要以社会利益和公共需要为目的, 将公共资源配置到社会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 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调节收入再分配和实现支付目标的重要手段。为了保障地区和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 就必须加大各级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力度, 资金应重点向不发达地区和县乡级政府倾斜, 增强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促进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协调发展, 使整个转移支付制度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要求。

(三) 加大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共支出投资, 并优化支出结构, 消除城乡体制分割。

今后, 各级政府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导向, 实现财政资金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倾斜, 支持有关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改革与完善, 支持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 使城乡居民享受均等的机会和成果, 营造公平的就业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安体富, 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财贸经济, 2007.12.

[2]刘尚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要求和政策路径.浙江经济, 2007.13.

[3]高尚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财会研究 (甘肃) , 2008.5.

[4]迟福林.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华夏星火, 2008.

[5]丁元竹.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对策.中国经济时报, 2008.1.

[6]柏晶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使命.中国经济时报, 2008.3.

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均等化模式探析 篇10

1 概念及特征

“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行为的重要准则, 起源于西方社会, 是指政府部门应尽可能满足人民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基本需求, 提供基本相当的服务,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缩小区域差距。基于此, 我们说的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均等化, 就是要平等地、非歧视性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消防安全服务需求, 它以政府为责任主体, 以相关制度安排与服务供给为载体, 以合理配置公共消防资源为手段, 以满足城乡居民普惠性公共消防安全服务需求为目的。具体来说, 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均等化主要有四个特征:民主性、透明性、效益性、法治性。

2 现状及原因

2.1 源头设计上的原因

上层决策与民众需求存在脱节。一方面作为公共消防安全服务需求主体的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村群众, 消防意识较弱, 组织化程度较低, 不了解公共消防安全服务特性和自身合法权益, 对需求缺乏有效的表达方式和顺畅的表达渠道。另一方面, 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决策沿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 决策层较少征求执行层意见, 鲜有征求群众意见, 无法掌握广大群众的真实需求, 容易导致顶层设计“先天不良”、出现偏差。

2.2 政策定位上的原因

城市偏向型服务供给制度影响较大。根据福建省“十二五”消防规划中期评估数据 (2013年7月) , 以福州市为例, 在消防规划编制方面, 7个县市 (县城) 全部完成规划的编制审批, 但38个乡中由于总体规划未完成等原因, 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审批的仅3个, 为7.8%;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全市4 153个市政消火栓中市县占3 747个, 占总数90.3%, 乡镇消火栓仅406 个, 仅占9.7%。市县公共消防设施基本达标, 而乡镇由于财政资金匮乏, 仅有43.2%的镇、9.4%的乡公共消防设施达标;消防站点、现役力量布局方面, 全市31个站点、766名现役官兵中市县占93.5%、94.1%, 乡镇仅为6.5%、5.9%;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治理和宣传教育等方面, 乡镇一级由于没有专门机构, 所占比例更小, 近乎为零。城乡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2.3 法制建设上的原因

立法缺失与责任泛化较为突出。在农村, 立法缺失问题严重, 除GB 50039-2010《农村防火规范》等少数几个上级法规外几乎一片空白, 且为数不多的农村消防法规往往与农民的实际生活相脱离, 难以有效贯彻执行。在城市, 消防法律体系相对完善, 但法律法规中责任规定笼统宽泛, 政府的属地主管、行业的协同监管、单位的自主管理、市场的调节引导、公民的积极参与等责任交叉或缺失, “法不责众”、“板子打不到人”的情况依然存在, 难以真正形成严密的责任体系。

2.4 组织设置上的原因

管理机构与安全隐患存在“倒挂”。在广大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 低端产业大量聚集, 火灾荷载日益增加。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 全市80%以上“三合一”场所集中在乡镇, 约七成的民营企业、半数的个体工商户分布在乡镇地区, 加之乡镇居住区商业、娱乐、餐饮等服务行业迅猛发展, “三合一”、“城中村”、出租屋等消防安全问题突出, 火灾总量始终在高位徘徊。2012年全市发生火灾共356起, 农村集镇火灾达248起, 占总数69.7%。反观社会消防管理结构却是“头重脚轻”, 城市消防工作组织机构较为完备, 基层乡镇、街道一级虽然开展了网格化, 但普遍没有专管人员, 失控漏管问题突出。

2.5 力量布局上的原因

标准超前与疏密不均同时并存。2011 年下发的建标152-2011《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规定, 普通消防站辖区面积不宜大于7km2;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15km2, 这个标准忽略了道路条件、通信条件、车辆装备条件的改善。以厦门市为例, 目前共有消防站19个, 岛内平均辖区面积16km2, 岛外平均82km2, 从2012年6 076次的出警数据来看, 每个消防站日均出警约0.88次, 现有站点基本满足需要, 但按照现行标准还需大量建站, 必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 福建省仍有44个县仅有一个消防站, 同时承担城市和农村双重火灾扑救任务, 保护面积往往达到几百平方公里。在宁德周宁、寿宁等地, 农村火灾发生地距消防队常超过70km甚至更远, 路途行车时间往往达2h以上。现行的“一刀切”的配备标准, 对财力不足的小城市, 形成了难以跨越的屏障, 影响了当地政府消防投入的积极性, 加剧了消防安全服务的“不均等”。

2.6 管理方法上的原因

传统模式与职能转变的新要求不相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 政府职能逐渐从过去的包揽、统管为主向“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提供服务”的方向转变。但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消防部门并没有完全从“保姆式”的角色定位中解脱出来, 过多承担了本应由市场或单位负责的社会消防管理行为, “运动员”、“裁判员”双重角色重叠导致管理“越位”、“错位”, 耗费了过多的社会管理公共资源, 也导致社会单位对消防部门产生严重的依赖, 消防管理主体混淆, 责任倒置。

2.7 宣传效果上的原因

传统方式无力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 不分对象、不考虑差异、只追求形式的宣传方式越来越没有市场。然而, 迫于考核评比压力, 各地仍不得不将大量精力用于完成媒体上稿、信息发布等指标任务, 既无心打造提升影响力的“文化精品”, 也无暇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民品”, 陷入“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此外, 消防知识普及情况城乡差异明显, 农村由于宣传媒介欠发达, 可供消防宣传运作的社会资源稀缺, 加之人员分散, 宣传深度广度及民众消防安全素质明显低于城市。据抽样调查, 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群众消防常识知晓率近40%, 而南平、三明、宁德等地不到15%。

3 举措探寻

推进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均等化, 从短期看要抓治标,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 进一步树立“人本消防”、“城乡消防”、“有限消防”、“社会消防”、“专业消防”、“全民消防”的理念, 合理配置公共消防资源;从长期看要重治本, 建立健全理论体系支撑, 把建立和实施需求评估和供给评估作为未来工作的核心, 以评估为导向定规划, 以评估为抓手明责任, 以评估为载体搞对接, 实现公共消防安全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动态平衡。

3.1 立足问题抓整改

(1) 坚持“人本消防”, 改进决策方式。建立民众消防安全需求表达机制, 保障民众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推动决策程序向“自下而上”转变。

(2) 坚持“城乡消防”, 统筹城乡发展。明确界定各级政府提供城乡公共消防服务的责任与范围, 建立兼顾城乡的新型消防服务体系。一是调整工作重心, 将基础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由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推向一般单位, 鼓励消防技术培训教育资源向城郊、乡镇辐射和转移;二是加强政策倾斜, 如参照福建省做法, 争取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八六四二”等政策, 由省财政对已实施采购的市、县、区根据财力情况按照80%、60%、40%和20%的比例以奖代补, 调动各地政府积极性;三是加强内部调剂, 牵头协调市与市、县与县间车辆装备对口援助, 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消防装备建设, 2011-2013年厦门市政府全额援助南平市41部消防车, 总金额达9 800万元。

(3) 坚持“有限消防”, 创新消防管理。一是在消防行政审批方面, 以“三制”改革为契机,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剥离消防监管工作中的“技术行为”, 推行“程序性监督”;二是在消防监管方面, 弱化直接监管, 注重社会单位消防意识、法治自觉的启发和自防自救自治能力的培育;三是在责任划分方面, 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单位和公民落实法定责任;四是在执法服务方面, 进一步推行网上执法, 对重大项目、民生工程提前介入、上门服务, 加强设计阶段的消防技术指导。

(4) 坚持“社会消防”, 集约社会力量。一是推动社会消防技术队伍职业化进程;二是健全市场调节机制;三是发展消防公益事业。

(5) 坚持“专业消防”, 提升打赢能力。一是充实消防作战力量;二是促进装备配套成型;三是构建高效的警务机制。

(6) 坚持“全民消防”, 增强宣传效益。一是打造“精品”, 加强同媒体、地方院校合作, 制作一批有生命力的影视或文化作品, 吸引社会关注, 提升消防工作地位和影响力;二是推动渗透, 推动消防知识纳入教育范畴, 推动消防宣传纳入农村综治考评、治安维保等工作范畴;三是强化培训, 建立专门的消防培训机构, 健全培训机制, 制定培训内容。

3.2 找准供需促平衡

(1) 健全消防安全服务均等化理论的政策支撑。一是健全消防工作理论体系;二是健全消防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健全消防工作标准体系。

(2) 建立公共消防安全服务需求、供给评估体系。一是建立衡量本地公共消防安全状况的需求评估体系;二是要建立衡量本地消防工作绩效的供给评估体系。

(3) 公共消防安全服务需求、供给评估的组织实施和结果应用。一是加强评估的组织领导;二是推动评估的主体多元化;三是促进评估的结果运用。

摘要:介绍公共消防安全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及特征, 从源头设计、政策定位、法制建设、组织设置、力量布局、管理方法 及宣传效果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从立足问题抓整改、找准供需促平衡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消防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防管理

参考文献

[1]司戈.灭火救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 (6) :676-678.

[2]孙伯春.立足科学发展理念深化勤务制度改革——关于建立灭火救援勤务实战化体系的战略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4) :444-447.

上一篇:通讯传输技术下一篇: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