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水平

2024-05-01

开放水平(精选十篇)

开放水平 篇1

一、训练“三开放” , 即思想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

思想开放。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 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 我口说我心, 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 可以弘扬真善美, 也可以评击假恶丑。作文教学力求做到既教学生作文, 又教学生做人。内容开放。习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 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写出他的眼睛里的世界和跃动着的童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积累素材。在习作体裁上不拘一格, 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也可以是发表某种意见、阐明某一观点的议论文;可以是介绍、说明事物的说明文, 也可以是计划、合同等应用文, 形式开放。不拘泥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 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 延伸到社会, 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课内作文, 课外练笔, 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 召开演讲会、读书报告会, 编辑小报等多种训练形式, 多渠道全方位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教学“四步走”

教学“四步走”, 即课内一次作文训练按“看”、“说”、“写”、“评”四步进行。

看, 即观察事物 (含阅读) , 获取写作材料。观察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 它是靠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要使学生学会观察, 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根据习作要求, 在观察前和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同时注意做好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有意识的启发、引导。

说, 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文章、口头表述。进行“说”的训练, 要求教师首先依据习作要求复习课文的有关章节, 从读学写, 强化训练重点。然后, 让学生口头叙述观察到的事物, 并谈出对所叙述事物的看法或见解。最后,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教学的每个环节应注意群体作用的发挥, 视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写, 即书面作文 (指起草文章) 。要求学生写完后, 至少要读两遍, 注意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仔细斟酌词语的运用, 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

评, 即评改作文。评改作文要在教师掌握全班学生作文总体情况并在课堂上做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评改作文的方式大体有群批群改、互批互改、民主讲评等几种。

三、目标“四自能”

即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己命题”, “自己立意”、“自己选材”、“自己列提纲”。

1.自己命题。

培养学生自己命题的能力要和阅读教学中的审题结合起来。自己命题的要求是:题目要具体、新颖、简洁。

2.自己立意。

培养学生自己立意的能力要和阅读教学中的概括中心对应起来进行训练。要让学生知道,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 一般包括“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两部分。自己立意的要求是:要正确、集中、深刻。

3.自己选材。

培养学生自己选材的能力, 借鉴阅读中有关文章的选材方法, 让学生懂得材料的选择、取舍及评略处理都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注意选取那些和自己认识水平接近的材料, 选取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

4.自己列提纲。

怎样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篇2

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是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也是适应世界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趋势的迫切需要。必须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把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实现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货物贸易,积极发展我国具有优势的服务贸易,提高出口竞争力,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要调整进出口结构,形成出口增长主要依靠质量效益的机制,建立有利于改善进口结构,促进技术引进消化、创新的机制。同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必须实行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的多元化,才能增加回旋余地,发挥我国比较优势,保持主动地位。并鼓励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跨国经营,抓紧建立有效的配套服务和支持、监督体系。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组织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使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相互促进,做到互补互利,实现市场多元化。

实行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条件。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建立统一、健全的对外经济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加快转换各类企业的对外经营机制,赋予具备条件的生产、科技、服务企业对外经营权、扩大实行外贸经营依法登记制。进出口贸易要以市场为导向,取消指令性计划,减少行政干预,对少数实行数量限制的进出口商品的管理,要按照效益、公正、公开的原则,逐步实行配额招标、拍卖或规则化管理。国家主要运用汇率、税收和信贷等经济手段调节对外经济活动,使我们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服从国家宏观调

控的要求和目标。

全面提高江苏开放型经济水平 篇3

党的十七大对今后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优化结构,量质并举,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全面提升工作理念

长期以来,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以资源驱动为主,对土地和劳动力依赖过多。同时,开放型经济目标定位以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提升工作理念。

一是强化综合效益的理念。前一个阶段我们以劳动力成本低作为引资的重要手段,以生产加工成本作为主要考量标准,很少考虑招商引资的环境成本、资源成本等社会成本。今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我们将把环境、资源等社会成本纳入考量的范围。对效益的评价,也不再仅以经济效益作为考量,而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

二是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把富民放在优先的位置来谋划,把开放的根本目的定位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尊重职工的权益,保障职工的利益。

三是强化生态文明的理念,无论是外资还是外贸,都要更加注重开放与生态的相互协调,切实把环保优先、节能减排贯穿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全面开展招商选资

进一步加快招商选资步伐,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加快调整外商投资结构,实现总量最大向质量最高转变。

一方面确立招商选资重点。在今后的招商选资中,既考虑外资投入效率,如项目规模、投资强度、产业集聚和产业层次等,也考虑外资产出效益,如税收就业贡献、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带动效应等,还要考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在扩大吸收外资增量上明确五大产业重点,即创新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环保型产业、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高度重视盘优存量。通过引进技术,提升现有项目产业层次;通过税收环保政策,淘汰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项目;鼓励外资加工企业延伸加工链条,提高国内配套程度。

另一方面提升招商选资环境。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夯实人力资源培养、创新服务平台,商务中介机构等软实力基础。保持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投资环境,把招商选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以更高的标准完善投资环境。

全面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环境,江苏开发区发展到了全面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我们将突出集约、生态、创新三个主题。

一是走集约发展之路。把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定位于培育和发展富有效率的专业化企业集群,根据各地产业特色,形成鲜明的市场竞争优势、区域品牌共享优势、招商选资区位优势、要素集聚优势。

二是加快生态园区建设。用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理论为指导,制定更高的节能减排标准,结合开发区建设发展实际,推进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建设。

三是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以功能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重点,推動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和领先发展的科技园区转变。建成一批创新型开发区,使开发区不仅成为创业中心,更成为创造中心。整合各类产业基地功能,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形态。

全面提升国际经济合作的层次

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国际经济合作的层次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由单向开放到双向互动。长期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在微观层面上基本处于外商投资整合中国企业和资源,以资金的引进为主,以贸易的出口为主。单向的引进和外贸的出口,只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只有双向的互动,既引进来又走出去,注重进出口的协调,才是对外开放的高级阶段。在今后的经济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将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效地相结合,同时,还将加强进口工作,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另一方面,从参与合作到平等合作。经济国际化有三个阶段,即参与合作阶段,平等合作阶段、主导合作阶段。参与合作阶段,是由外方主导合作,中方只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的溢出效应和对本地企业的带动效应都比较小;平等合作阶段,中方开始进入产业链的中高端,中、外双方一起开展研发和市场开拓,技术的溢出效应与对本地企业的带动效应开始释放;主导合作阶段,依靠中方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吸收外方的资本和技术,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中方成为合作的主导者。江苏省特别是苏南地区的经济国际化目前已走过了参与合作的阶段,正向平等合作阶段过渡。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尽快进入产业链高端方面的合作,加速外资研发机构本土化,促进外方新技术的外溢和扩散,力争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全面拓展发展的新空间

江苏今后将着力依托制造业开放的优势,不断扩大开放领域,拓展新空间,创造新优势。努力形成四个优势。

一是打造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加快现代物流、金融、商务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服务业的开放,并把发展软件产业和国际服务外包作为重中之重。我们争取用3年的时间,培育一批国际服务外包的载体,形成基地城市、示范区和重点企业等3个层次的产业主体,建立有力的推进机制、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促进体系、健全的服务体系,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二是打造高端制造业的新优势。目前,江苏的开放型经济在制造业上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今后我们将在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方面形成优势。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引进中间制造环节向引进销售,研发两端延伸,加速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占用资源少、环保型项目和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

三是打造自主创新的优势。依托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势,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江苏全省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大力引进技术、管理和人才,着力形成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合力,把引进的效应充分放大。着力引进一批研发机构,促进研发本土化。改进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方式,通过合资合作、协作配套,共享技术创新的成果。

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研究 篇4

一、目前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农产品出口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在贸易出口大幅下降的严峻形势下,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比2008年增长11.3%,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在巩固日韩、港澳、东南亚原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拓了欧盟、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农产品进出口逆差明显增大。

二、目前农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总体不强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农产品面临着双重压力:在生产方式上,中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高;在产品质量上,中国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这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总体很薄弱。据统计,中国近年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成本中,人工费用占到35%~53%,使得原本具有价格优势的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相当,出口竞争力下降。而发达国家农产品人工费用则不到10%。

(二)农产品出口信贷落后,相关政策及措施不完善

出口信贷或者国家担保的出口信贷是增加进口国需求的有效手段。目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产品大国,但涉足农产品信贷领域却比较晚,相关政策及应对措施并不完善。为扩大农产品出口,需要中国为出口商提供出口信贷或者出口信贷担保,并用这些资金建立和改善出口中国农产品所需要的装卸、加工、运销、储备条件,以及提供相应的技术援助,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三)生产企业的出口意识不强,国际贸易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

多数企业缺乏对进口国农产品技术标准的了解,难以有效突破技术、绿色等贸易壁垒;遇到涉外贸易纠纷往往回避,行业商业协会还不能有效帮助企业开展应诉。可以通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介绍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理论知识,或邀请一些成功农产品出口企业介绍其促进农产品出口的经验和应注意的问题,加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相互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三、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对策

(一)支持优势农产品扩大出口

中国是农产品大国,应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如猪肉、禽肉、水产品、蔬菜、花卉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以国际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国内农业资源配置,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目前,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出口占80%,深加工产品出口占20%,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荷兰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1∶3。另据有关方面分析测算,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总生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化后产值增加2~3倍;而中国农产品加工品只占总生产量的25%左右,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

农产品深加工是在初级加工的基础上用现代科技和工业手段将农业初产品及其在加工中产生的副产物转化为增值的食物成分、促进健康的营养品、药物及能源和工业原材料等的生产过程。其生产过程具有生态、清洁、充分利用资源和对环境友好的特征。农业初级产品经过深加工被转化成更多种类和用途产品,可增加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使农业初级产品实现多次增值,产品形式能更能有效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使农产品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

(二)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1. 农产品有“身份证”,食品安全有保障。

农产品质量追溯就是要建立“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用计算机、数字化物流管理等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消费市场实施精细化管理,全程记录下种植养殖户在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信息,使农产品质量有了较强的可追溯性。目前共有32个垦区和部分地方省市的100家企业开展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2.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成效初显。

实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有效保障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提升了产品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如广西垦区的可追溯茶叶,售价提高了30%;安徽垦区的可追溯大米,售价提高了40%。通过实施质量追溯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诚信守法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3. 推广质量追溯体系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1)进入市场的渠道尚不完善。目前农贸市场尚不具备质量可追溯农产品这一较高端产品进入的条件,而多数超市进入的条件也设置得较为苛刻,须缴纳赞助费等费用。(2)亟待扩大质量追溯农产品的规模和范围。当前,只有20多家地方企业参与到农垦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中,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推进农产品出口信贷创新

1. 建立专门的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信贷担保的金融机构或项目。

农产品由于其特殊性,往往受到歧视,如果提供比较有针对性的服务,可以避免一定的矛盾。目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远远落后于美国等出口大国,只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机构才有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2. 完善以出口信贷担保为重点的农产品出口金融支持体系。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出口信贷担保势必要以国家财政的大力投入为前提。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雄厚,可以对农产品出口信贷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因此在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水平的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农产品出口金融支持体系,不断增加对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的支持。

(四)制定鼓励性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走出去”

1. 中国农业“走出去”急需解决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批从事林业开发、远洋渔业、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机械加工生产装配等企业,开始境外直接投资或扩大投资规模,从事资源型投资开发和带动出口贸易型的加工组装等直接投资。这种方式的投资呈现出投资规模扩大、投资领域拓宽、境外投资企业增多、投资国家增多的发展趋势。据《中国统计年签》2012年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农、林、牧、副、渔海外投资53 398万元,2011年农、林、牧、副、渔海外投资79 755万元,截至2011年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41 664万元。

可以说,中国农业在不断加大“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地进行了“走出去”的探索。但在农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挑战:(1)缺乏整体规划。主要表现在:一是“走出去”缺少整体筹划与明确的目标、重点,“走出去”基本上是单个企业的自发行为,境外投资的成功与失败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二是市场开拓中缺乏引导;三是行为短期化,缺乏对中长期投资的战略性指导。(2)境外企业管理与运营体制转轨滞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就是将企业直接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由此,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运作。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境外企业,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仍基本沿袭国内模式,尚未有效接轨国际投资和国际竞争规则。这是目前“走出去”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3)人才和信息缺乏。在全球化的农业对外投资竞争中,人才是根本,信息是耳目。但从中国的情况看,一是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外语、营销,又了解当地市场环境、风土人情以及法律法规的专业型人才;二是信息不灵,特别是有关“走出去”的国际市场信息服务滞后,至今还没有建立起专门为中国农业“走出去”服务的市场信息网络和中介咨询机构体系。

2. 实施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对策。

(1)加强国家对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对农业“走出去”战略意义的认识;制定农业“走出去”战略发展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加强农业“走出去”的宏观管理与协调体制;建立境外农业投资风险保障机制,为企业海外农业投资创造良好环境。(2)建立并完善农业“走出去”的支持政策和法规体系。设立国家农业对外投资专项基金;设立国家农业对外投资专门险种;加强中国海外银行网点建设及信贷工作;海外融资和纳税额扣除支持;制定并完善农业对外投资的法规。(3)加强农业“走出去”中介咨询机构建设和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加强农业“走出去”中介咨询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高素质复合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因此,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通知》明确,国家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重点支持企业在“境外农、林、渔和矿业的合作”,同一企业当年最多可获得政府补助3 000万元,有农业部官员表示,该政策将大大促进中国农企“走出去”的步伐。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农业实行对外开放,不仅要支持农产品扩大出口,实现增产增收,而且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不仅要推进农产品出口信贷的创新,而且要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农村企业“走出去”。实行对外开放,才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争辉.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N].人民日报,2008-12-25(5).

[2]张玉香.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2010.

开放水平 篇5

研S1423班

201421703044 弭力元

总书记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合作倡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几千年文脉连的文明古国、快速发展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给了世界一个和平、合作、和谐、共赢的宣告和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相联相通。表现了中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正确的义利观、历史观、发展观、安全观和世界观,将架起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响应与支持,必将成为全球合作发展的新契机。

20世纪英国伟大的思想家罗素指出:“不同文明的接触,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明的交流和碰撞的人文精神,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接触、交流、互动与友好往来,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2100多年前,中国人开启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受益匪浅。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古老的丝绸之路,曾是经济共赢、文明互鉴的合作范本。站在历史的新高度,认识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在开放、发展、和平、共赢、安全、交融的世界新格局下,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一)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迈向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寻找更多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开创更加美好的新未来。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将使中国与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努力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构建各方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共同担当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任,共享发展的权益和利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中国一贯遵循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原则,契合沿带沿路国家的共同利益。沿带沿路各国和地区是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也是共享发挥成果的兄弟。

这一战略构想如能变成现实,将共同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二)与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衔接和对接,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主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推进和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两千年前,张骞出使西域,“走出去”的中国力量为一个古老文明注入了开拓进取的基因。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的企业也进入全球通商时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将给中国海外投资和企业“走出去”带来历史性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走向深入,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对这一战略构想和倡议的响应,围绕这一地域的贸易和投资将有大幅增加,这将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商机。沿线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很多是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低。在过去十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9%,高出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四个百分点;仅中国企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就从1.8 亿美元扩大到86 亿美元,年均增加54%,这充分表明共同投资潜力与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正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紧密合作与深度融合。

(三)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这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必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 年年会上指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外交发展理念、思路和策略原则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必要调整。

丝绸之路不仅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而且以这种柔性的、美好的、和平的价值符号,以“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共同塑造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新秩序的理念,共同塑造有利于全球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的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新的重大贡献。

(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或对冲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风险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顺应国际社会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新期待。

“一带一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通过强劲的、更有效的、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格局,籍此打破一些国家以霸权主义为主导的所谓战略再平衡,有利于构建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新平衡,对冲国际战争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有利于增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争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大的战略主动和回旋空间;有利于我在大国崛起进程中延长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经济发展周期。

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和产值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我国市场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二,具备技术优势和可输出的产业越来越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将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动力机制将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分享发展的机遇,分享市场、投资、贸易、环境发展中的收益,可以搭顺风车,也可以共同创造快速车,还可以搭便车,满足世界特别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展起来成为新型大国的新期待。

(五)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国际国内互动、互通和互补的跨国界大区域和次区域的新布局、产业新动力、合作发展新格局。

多年来我国区域布局基本上是在国内规划各区域发展,这种规划思路和方法已经严重滞后于今天中国发展的实际,滞后于世界和区域发展的实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是我国长期管总的区域布局,将对不适应这一布局的区域规划作出适度、适当和适时的调整,形成国内布局与对外开放布局互为表里、链接一体、相互支撑的新布局。

开放水平 篇6

一、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确立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垄断和国际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使得国际竞争的焦点从国际贸易领域转移到国际生产领域。由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的新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发展对外投资(主要指直接投资)就成为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开拓国外市场的有效途径,各国对对外投资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不仅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活动日增,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大力发展对外投资事业。可以说,对外投资已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的主要形式,对外投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已构成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实力的衡量标志。

未来一二十年,将是国际政治新格局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尽管要受20世纪已有的国际政治关系惯性力量的作用,更要受各种力量在这个时期的消长及全球化竞争的影响。说到底,最终要靠综合国力的竞争,在新的力量的对比基础上,逐步形成新的制衡。

我国的实力地位虽然紧随美国、欧盟和日本之后,但离世界经济之一“极”还有距离。在经济总量和国际经济联系两个方面,都没有达到和超过国际上通常的世界经济大国的标准(经济总量与贸易总额在世界所占的比重均超过5%)。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经济发展的机会和风险并存,而且机会和风险都比过去大了许多。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贯彻好中央提出的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方针,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在世界格局变化中,使我们能够站到靠前的比较有利的位置,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开辟发展的新天地

随着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多边国际组织,特别是加入WTO,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创造了机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不仅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发展经验,而且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可以肯定,在今后一二十年中,我国参与和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完全可以在新一轮世界分工中取得区域发展的机遇,获得比较利益优势,拓展出经济发展的新天地。

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转变的一个思想观念,就是要把我们有优势的东西打出去。比如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境外投资设厂加工装配和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化过程,就是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和交换比较优势的过程。很难想象,我们各种优势在没有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各种经济资源就能够逐步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规律,必然要求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这也就意味着,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价值竞争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值。

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世界各国,每个国家都难以靠自给自足满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由于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情况不同,各国在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方面都会出现某种程度不平衡。

我国资源储备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低,属于资源稀缺国家。尽管我国外汇储备充裕,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传统的贸易方式大量进行资源进口。以往我们发展来料加工,解决了一些资源不足的问题,但这样不能解决广泛的资源供求矛盾,尤其是一些紧缺资源,供应渠道单一,数量、价格受制于人,而通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口这些资源,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到国际市场上配置资源,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合作与综合利用,直接到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投资创办企业。投资国内紧缺的资源,形成稳定的资源来源,既可以避免由于资源渠道受阻或价格上涨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又可以平衡我国的外汇收支。按照国际惯例,对外投资所需的设备、工艺大都来自投资国,可以拉动投资国的产业输出和升级,使技术、人才走向国际市场。投资海外企业所需外汇资金,大部分也都是在国外金融市场筹集,可以适当降低和规避投资风险,其代价并不高。

四、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们以往常把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对立起来,而实际吸引外资的内涵是丰富的。“走出去”表面上是要拿一部分资金或外汇在海外投资,看上去是一种资金的外流。但这部分资金投资国外,可以吸收更多的能够被我们利用的外资,也即在国外利用外资。只要能够达到获取资源,开拓新型市场,降低成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规避风险,选择在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避免由于政治动荡、战争、国有化政策等因素带来不利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东道国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可见,通过设备、技术和劳务的输出以及东道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筹资方式对外直接投资,并不需要花大量的外汇,而海外投资所产生的利润、技术服务及各种劳务收入等,则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方面,而这些收入直接在国外购买技术设备运回国内,同样起到国内引进外资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达国家对技术转让的限制十分严格,并处在相对垄断地位。开发最先进的“卫星移动通讯技术”的美国依星公司在技术上成功以后,在财务上却破产了。因为其技术得不到转让,无法找到足够满足资本补偿要求的市场规模。发展中国家通过购买方式或引进技术形式一般只能得到一些已经标准化甚至技术的生命周期已经到了成熟期后期或衰退期阶段的技术,而发达国家才是高附加值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中心或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基地。发展对外投资、可以避开上述不利因素,到发达国家与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合作办企业开发技术,以此作为开发和引进技术的基地,并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有利条件,以打破发达国家新技术垄断,直接获得最新的先进技术。“走出去”战略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取向,应当放在引进和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方面。

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发达国家或地区投资办厂或购买一些公司的股份,都需要选派一批懂技术的专家参与研究、管理,这不仅可以掌握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更好地了解国外最新发展动态,而且在日常管理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走出去”的企业置身于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非得下大功夫提高管理水平,和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不可,否则就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更谈不上与国外大企业比肩而立。同时,这些企业接触面广,信息渠道畅通且具有完备性,及时掌握国外商品行情,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向,不仅能够起到我国对外交往和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的窗口、桥梁作用,而且更有利于引进、消化和带动国内提高管理水平。

五、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国际经济合作和建立国际经济间的平等互利关系

自主创新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考 篇7

我国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经验已经证明,在开放中坚持自主创新是后起国家迅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整体上是协调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协调的情况,具体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科技国际化水平不够制约自主创新能力的更快提高;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影响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科技国际化水平不够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在经济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科技发展特别是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和创新能力提升,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开放的条件下把握科技全球化的机遇,利用科技全球化进程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能力较弱,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研发国际化的企业数量稀少。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也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国际化,但只有少数企业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开展国际化研发,包括研发外包、合作研发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

二是科研院所国际化程度很低。2003年初,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简称“马普学会”)有职工12 000名,其中有3 500名科学家(国外科学家占科学家总数的24%),另有流动人员8 000多名(他们是在马普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生、博士后、客座科学家和大学生辅助人员),占职工总数67%,其中来自国外的约占流动人员的52%[1]。2003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有685名编制人员和3 889名访问学者,其中外国研究人员560名,是编制人员的82%[2]。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学院固定人员为58人,流动人员为460人,外国学者占职工总人数的1/2[3]。目前我国科研机构的国际化程度还远无法达到这一点。外籍科学家承担课题、担任研究所等主要负责人在国外已成为一种常态,在我国还难以做到这一点。

三是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加强。截止到2007年上半年,在华各类外资研发机构总数达到1 2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已达340多家。研发投入方面,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外资研发机构累计投资达190.79亿美元。其中2006年投资额达到40.94亿美元。外资研发机构对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人才集聚与培养、知识溢出、科研管理借鉴等方面。当然,外资研发机构也对我国科研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如加剧人才竞争、强化技术垄断和科研资源流失等。但要在经济与科技全球化中占据制高点,我国必须成为国际研发中心,这就要求解决外资研发机构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四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国际化程度很低。利用国外先进研究力量和管理方法来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方法,只要是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领域和军事领域。目前我国国家科技计划也有一些是对外开放的,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其中的“分子聚集体的化学”项目,是由欧盟成员国的2名德国科学家、1名荷兰科学家以及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的科学家共同申请的,中国科学家所需的科研经费由国家科技部提供,3位外国科学家所需的科研经费由欧盟方面对等提供。当然,世界主要国家科技计划也是有限开放的,主要有6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属地限制,即要求外国的机构和科学家必须在本国注册成立机构或在本国工作时,才可以申请和承担本国的科技计划项目;二是合作限制,要求外国的机构或科学家必须在本国有合作伙伴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和承担本国的科技计划项目;三是计划类别限制,即有选择地对外开放部分科技计划项目,或者是为了弥补本国的弱项,或者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国的优势领域;四是区域限制,特别是欧洲国家,将开放范围限制在欧洲国家或欧盟的国家;五是渠道限制,即许多国家要求外国的机构和科学家要通过科技合作的双方签订的双边或多边协议来申请和承担本国的科技计划项目;六是其他限制,包括知识产权、经费使用、商品化等方面的限制。我国要利用科技计划开放来把握科技全球化的趋势给我国科技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经济开放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扩大出口为基础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贡献排序是:出口、投资、消费。出口变化不仅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决定作用,而且也是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高低的直接表现。我国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 769.31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的贡献达到81.15%,国有企业贡献9.4%,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贡献9.45%。结合统计情况,目前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56%,大中型企业为0.76%,高新技术企业平均为2%;只有0.03%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上情况说明,我国本土企业研发机构少,研发投入强度低,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导致我国处于国际贸易产业链的中低端,国际高端市场占有率偏低,影响了贸易开放水平和层次的提高。

目前,中国资本账户下的大部分子项目已有相当程度的开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7大类43项资本账户交易中,我国有20~30个资本账户交易基本不受限制或较少受限制,人民币资本账户下已经实现了部分可兑换。截止到2009年,我国累计批准外资项目684 918个,批准金额11 416.22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83 235个,批准金额9 426.46亿美元,资本流入开放水平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2009年,中国吸引外资9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 3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由于我国坚持“主动、渐进、可控”的金融有序开放的原则,在资本流入上,尤其是资本账户还有进一步开放的空间,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以及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流入开放水平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此外,在资本流出开放方面,我国属于水平较低的国家,但增长速度较快。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25亿美元,2009年高达478亿美元,2010年上升到680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一方面,由于我国在资金监管方面比较严格,影响了资金流入;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整体实力较弱,国际化程度较低,对外投资相对较少。

可见,我国经济开放水平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其中既有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更为主要的是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较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影响我国贸易方式转变和贸易结构调整,也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制定国际战略推进我国科技国际化进程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步伐有所放慢,但加速了科技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贫困饥荒、公共卫生与健康等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难题,仅靠一个国家难以应对,需要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必然提高各国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和强度。另一方面,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应对手段,不仅没有削弱研发投入,反而纷纷扩大科技领域的投资,制定和实施科技国际化战略,在客观上也将促进国际科技界的竞争与融合。2010年2月24日,澳大利亚科学院发表了题为《澳大利亚科学的国际化》的立场文件,强调没有与世界科学界的合作,澳大利亚科学就不可能取得集成效益。澳大利亚的经验表明,在2001—2008年间政府支持的双边科技合作交流计划中,政府资金投入的杠杆系数是6.6;如果考虑商业化产出和由政府投入所吸引的国际资金,则杠杆系数可达21,即政府投入国际科技合作的经费可以获得21倍的产出。为充分利用科技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提高利用国际优势科技资源的效率要求我国加快制定国际战略,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科技资源的全球布局。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研究开发资源,实现研究开发产出的最大化。对我国来说,首先要深化和扩大科技的开放,通过科研机构的国际化、科技计划的开放、研发的国际化等方式,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为我国科技进步服务;其次是不断推动我国企业、科研人员“走出去”,在海外从事研发活动和参与国际活动,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最后要积极参与全球重大科技问题的合作研发,通过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这一平台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培养我国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二是科技研发的全球合作。推动我国研发在全球范围进行合作,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有机整合我国境内的企业的研发能力,包括外资科研机构、国际科技组织在华分支机构和我国企业,“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从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合作,“以我为主”地整合全球优势科技资源为我国科技发展服务;三是遵循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世界主要科技大国合作,对前瞻性、基础性和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科技难题进行联合攻关。

三是科技成果的全球分享。在一定的规则和条件下,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是全球性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溢出和扩散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全球研发的重要节点,不断分享全球科技研发的成果,吸收科技知识溢出和扩散。同时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与交流,将我国掌握的技术逐步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更为积极的帮助。

四是科技活动的全球管理。不仅研究开发的组织形式是向全球开放的,而且各国均须在统一的制度框架和标准下,按照共同的国际规则进行科技成果的交易并为科技成果的持有者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来说,要加快推进与国际接轨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外籍科技人员使用、科研经费境外使用和出境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政策的研究制定等。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

实证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与其对外开放程度成正相关。对外开放对一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通过深化国际分工、推动制度创新与加速技术进步,来提高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后危机时期的国际机遇,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来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培养企业内生创新动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靠政府鼓励、优惠政策等外在方式是难以可持续的。当前,我国要不断落实自主创新政策的同时,注重对企业内生创新动力的刺激,使外生政策内化为企业创新的动力,使企业创新行为成为一种能动、自主的行为,成为一种利益驱动下的市场行为。为此,一方面我国要坚定不移地落实自主创新政策,不能屈服于外在压力,努力为企业创新和培养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开拓国际市场。

二是强化产学研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展跨领域的交互式学习与交流,特别是开展跨领域的竞争前技术合作,从而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降低和分散了风险,减少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对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集成的依赖日益加强,知识集成的实质就是人才的集成,产学研合作可以把具有不同学科和技术背景的人才,按照一定的目标组建为团队,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创造,适应现代技术体系建设的需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能根据市场需求推动大学的技术资源和企业的产业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企业规模经济效应。同时促进了合作主体间知识的流动,参与合作创新的各个主体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本组织范围以外的技术专长,学习并获得合作伙伴特有的知识,包括创新经验、特有的核心能力等。进而优化产业内的竞争结构,加强既懂科研管理,又擅长市场开发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培养,促进技术扩散。

开放水平 篇8

2014年12月28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商务工作,深入分析商务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研究部署2015年工作。会议传达了汪洋副总理对商务工作的重要批示。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高虎城同志作工作报告。

高虎城表示,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商务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国内市场运行稳定,流通业对社会贡献增强,贸易大国地位更趋巩固,利用外资水平持续提升,对外投资合作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展现新局面,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取得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中韩、中澳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中美投资协定实质性结束文本谈判,中俄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等重大经贸成果。

高虎城表示,过去的一年,商务部推动商务领域稳增长调结构,推进内贸流通转型升级,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深化商务领域各项改革,支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先行先试,落实企业对外投资主体地位,推进外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外贸管理体制,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建设。经济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扎实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自贸区布局,积极参与经贸规则制定,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从战略高度加强援外工作。深化商务系统作风建设,抓大事议大事,集中整治突出问题,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高虎城指出,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论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商务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增长动力重构和发展方式转换的新阶段。面对新常态,全国商务系统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及时分析判断商务发展出现的趋势性的变化,因势利导,勇于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转换发展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

高虎城强调,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商务领域改革,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培育竞争新优势,保持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各项业务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要抓好改善市场环境,扩大居民消费;推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培育竞争新优势;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提升走出去水平;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合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等五项工作以及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商贸物流标准化、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发展、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建设、商务诚信建设重点推进、强化执法司法协作加大市场整治力度、自主品牌出口增长、中非工业化伙伴、服务贸易振兴、服务外包竞争力提升、京津冀市场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商务引领、国家级经开区创新发展、全球价值链跃升、建营一体化、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等十六个重要专项工作。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为期2天,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省会城市商务主管部门约17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FIC

开放水平 篇9

一、“一带一路”是开放合作之路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发展与变革、合作与竞争、冲突与危机交织并存。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生产网络逐步形成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并存的格局。这不仅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融入其中,极大地增进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也使得相互间的贸易投资关系更加复杂和密切。目前,各国之间的经济融合度和依存度以及贸易投资联系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日益增强。无论对全球经济走向新的繁荣来说,还是对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来说,秉持包容开放理念,积极拓展合作空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以合作求互利,以合作求共赢,以合作求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至今已7 年之久,世界经济仍在坎坷复苏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尚未形成,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陷入结构性矛盾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矛盾趋于尖锐化。面对全球发展中的重大挑战,只有真诚合作、携手戮力,进一步开放而不是封闭各自的市场,才能摆脱困境,迈上新台阶。因此,加强国际合作需要新思路,需要开拓更广阔的新领域。共建“一带一路”为各国展开更加密切而有效的合作提供了新舞台,为各国通过合作实现新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在金融危机后的全球战略博弈中,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大量非全球性的、但涉及许多大型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协定不断涌现,成为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区域性制度性安排正在谈判中。TPP已在2015年10月5日宣布达成贸易协定,下一步工作是在各自国内的立法机构获得批准。TTIP谈判自2013 年7 月启动至今已经举行了10 轮谈判,美欧力争在2015 年年底结束谈判。RCEP谈判也进入关键阶段,预计将于2015年年底前实质性结束谈判。这些贸易投资安排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相关国家的经济融合,但同时对区域外经济体具有排他性。

共建“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与现有的一些区域合作框架相比,由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强的跨国区域合作。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一带一路”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开放性倡议,“一带一路”所覆盖的国家并不局限于沿线60 余个国家,其经济辐射、延伸的世界各国和地区组织均可平等参与。“一带一路”的合作没有前提条件,也不刻意强调参与国家都遵循同一个标准。共建“一带一路”,目的在于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一带一路”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他所倡导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与中国、沿线各国和本地区求和平、谋发展的诉求高度契合,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一带一路”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在当前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发展构架和合作模式,他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将成为一条为世界繁荣创造新机遇、激发新活力的增长通道。各国将以此为契机,深化务实合作,打造合作新亮点,探索合作新模式,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动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在理念上创新,而且也为务实合作指明了具体方向,这就是致力于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多领域合作交流。“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还将创造“三同”,即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以“五通”的方式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泛区域经济合作范式。以建立利益共同体为目标的区域经济合作开创了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将形成多元化的国际经济合作格局。这些都为沿线国家加强多领域合作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也将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为持久的新动力。

在“五通”中,政策沟通是重要保障,探讨构建沿线国家多层次政府间经济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规划项目对接的新平台、新机制,以消除合作中的制度障碍,为深化合作提供便利;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需要物流、客流和信息流等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因此要推动沿线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国际骨干通道建设;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通过贸易互通有无,通过投资优势互补,通过产业合作优化价值创造体系,大幅提升沿线国家的人民福祉和产业竞争力;资金融通是重要支撑,沿线各国经济的密切合作、有效衔接和高效运行,离不开深化金融合作,重点在于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建设、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中国与沿线国家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的步伐;民心相通成为约束国家非理性行为的社会根基,包括教育、旅游、医疗、科技、文化等多层面的合作与交流,以汇聚和释放文化促进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实现具有效率、更具包容性的增长。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也有助于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笔者相信,推进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沿线国家利益,也将增加我国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

二、“一带一路”是我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在今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关联。要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要通过新一轮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国内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实现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我们不仅要打造国内经济的升级版,也要打造对外开放的升级版,在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有利于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

推进“一带一路”将打造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经济增长以往更多得益于东部沿海的率先开放,更多地强调“引进来”,更为重视发达国家市场。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约85%的进出口、82%的外资、82%的对外投资。这既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的不平衡性,也彰显出对外开放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在战略格局上平衡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构建起中国新的增长基础。与更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推动我国沿海与内陆的协调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升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构筑东西互济、南北互通、陆海统筹、内外一体的新型开放合作格局,为我国优化经济空间布局、打通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供了综合战略依托。

“一带一路”是我国今后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总纲领。经过几十年开放发展历练,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提升对开放格局提出更高要求。未来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仍有很多扩大合作领域空间,同时与新兴经济体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重要性将会显著提升。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凸显了我国更加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变化和目标指向,传递出通过做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这块“短板”、以培育全球经济新增长点的政策思路。“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 亿,经济总量约21 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通过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潜力,扩大对沿线国家开放,推进双向广泛务实经济合作,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拓宽和改善我国经济开放发展的国际空间与外部环境。

有效推进“一带一路”,需要着力推动实施一批沿线国家有需求有共识、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重大合作项目,共同打造沿线区域合作的贸易流、产业带、联通网、人文圈。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将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新亮点。一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形成国际大通道,构建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完善交通合作平台与机制。二是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挖掘区域贸易新增长点,相互扩大市场开放,努力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深化海关、检验检疫、标准、认证、过境运输等全方位合作,提高沿线国家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三是大力拓展产业投资。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着力推进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打造若干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四是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建设自由贸易网络,拓宽贸易投资环境,优化周边经贸发展格局。

事实上,作为中国政府主推的对外合作战略,“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对外投资合作引领作用正在凸显。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73 亿美元,同比增长16.5%。这一情况远好于同期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20.3亿美元,同比增长66.2% ,占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5.3%。作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新模式,经贸合作区在沿线国家建设成效显著,促进了相关国家就业和产业发展,打造了新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加深了中国与域内国家的产业融合。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加强投资合作的意愿强烈。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实施沿海与西部地区双向开放的战略,以充分利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进沿海地区产业更多地向中西部转移,形成我国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无疑,推进“一带一路”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赋予了新的内容,也为沿海、内陆、沿边的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和着力点。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与开放战略的对接和组合,将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新水平。

三、积极应对“一带一路”的风险和困难

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对我国加强国际合作、稳定周边及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成为沿线区域加强经济合作的共识。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一带一路”建设正在逐步收获早期成果,积极效应正在显现。但“一带一路”前行之路并非一片坦途。“一带一路”覆盖范围广阔,目标宏大,涉及因素多,地缘政治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文化多元,这都决定了这一倡议实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其所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建设中的困难不容回避。

(一)地缘政治形势复杂

“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正处于政治社会转型期,安全稳定问题突出,宗教、文化、社会矛盾纵横交织,自身政治风险很大。另外,欧亚大陆是国际安全形势最为复杂的区域,在这一地区大国利益集聚,角逐异常激烈。中东是美国长期经营的战略重心,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南亚为印度所苦心经营,大国间的博弈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复杂性。而政治、军事上冲突完全会改变相关国家的经贸环境,大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对该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构成巨大挑战。实际上,不管是域内还是域外,对于“一带一路”的质疑一直此起彼伏。在大国竞争(特别是美中俄印角力)日益激烈背景下,“一带一路”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大国战略冲突。这需要充分估计到“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不能低估上述困难带来的影响,做好增信释疑工作。而处理好与主要大国和沿线重要国家的关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规划协调对接困难多

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但并不意味着其发展方向只基于我国的需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活动布局及发展重点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战略不同,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导致利益诉求各异。可以预见,沿线一些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接受将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不少国家的执行力也未必赶得上中国的期望。我国如果一味根据自己的定位、需求和理念推进“一带一路”,可能会授人以柄,引起他国反感,造成合作推进的困难。以陆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为例,一项国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落地,是需要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政策对接和制度协调。由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需要对沿线国家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充分考虑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承受力,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各施所长,各尽所能,与其他国家发展战略有效对接。

(三)贸易投资环境复杂

“一带一路”涵盖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各国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宗教习俗、民族习惯差异大,投资环境及管理体制差异较大,各国投资的法律基础、市场准入规则以及标准千差万别,由此造成经营环境相对不稳定,贸易投资风险比较高。有些国家正面临转型之困,国内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主权信用风险大,有可能增加经营活动的风险。沿线国家还有一些是资源输出型经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增加了其出口和财政压力,降低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一些近邻国家怀疑我国借此实施扩张,对于合作共建基础设施网络存有疑虑,不太愿意让我国参与大通道的建设,把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些种种消极因素势必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府间合作,同时企业也要认真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以保证投资效率。

(四)经贸合作机制建设滞后

目前“一带一路”区域不少国家的经贸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经贸往来存在较多壁垒和障碍,经贸合作机制建设滞后。不少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不稳定;国与国之间仍存在较多贸易投资壁垒,如实施较为严格的许可证准入制度等;各国口岸合作机制尚未形成,海关程序和文件不统一,通关便利化程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规范不一致,物流成本偏高等,这些都对该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形成严重阻碍。目前这一区域存在由不同国家主导的多个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合作机制要么缺乏大国的引领和强力推动,要么覆盖的区域不全或合作层次较低,政策协调和制度建设进展缓慢。未来在加强“一带一路”区域贸易投资合作上需要克服诸多难题。建立经济合作机制是我国发展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的基础和保障。要加快发展与那些经贸合作关系基础较好、有条件的国家商签相关合作协定,特别是对于条件比较成熟国家,可以进一步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将“一带一路”建设同自贸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扩大示范效应。

开放水平 篇10

一、对外开放促进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从而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现代国际经贸理论已多有论述,总结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理论:

1、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该理论来源于罗默、卢卡斯等人提出的内生技术增长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科技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进行科技创新,因此国际技术扩散就成为各国技术进步的捷径。FDI的技术扩散是外商直接投资行为中的副产品,无论技术的拥有者是否愿意,这种经济行为都会输出技术,即技术的“外溢”。正是由于这种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促进了东道国当地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FDI的技术溢出效应通常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研发本土化,如在东道国设立研发机构等。二是直接或间接推动东道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企业机制改革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本地创新搭建宏观和微观上的制度平台。三是为东道国培养了大量国际化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通过人员流动吸引了大批创业创新人才。四是通过广泛的前向、后向联系和竞争示范效应,对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与刺激作用,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拓展了创业创新空间。

2、国际贸易中的“干中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等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干中学”效应。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活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并且在商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逐步掌握了该项先进技术,从而带动本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3、需求资源关系理论。

这是一项较新的理论,由日本学者斋藤提出。该理论认为,一国发展经济不但受其国民需求和其国内资源关系制约,也受经济、技术交往国家资源的制约。如果能整合足够的资源来满足需求,资源需求关系就不成其为问题,否则经济发展会受挫折。为了满足需求,或采用其它资源,或改变使用资源的比例,而这一切,又是由所使用的技术决定的,所以资源需求关系的不相适应在一定意义上正是技术与需求的不相适应。进行技术引进,既可改善引进国的资源需求关系,又可促进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促进新一轮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国家要想更好地进行自主创新,必须能够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利用好全球研发平台。

4、技术创新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历史现象和理论描述,一般把后发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使用技术阶段、改进技术阶段和创造技术阶段。技术引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根据有关指标,我国基本上处于使用技术阶段的后期或改进技术阶段的前期,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引进技术仍然是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的主要方式,但是也具备了一些改进技术的能力,这主要是在消化吸收、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当前我国以对外开放促进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认识有较大差距。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很多国内企业的兴奋点至今仍然集中在引进了多少技术、设备和生产线上,而对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则关注较少,只抓引资引技的结果在客观上阻碍了自主创新的步伐。有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总额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经费两项费用之比为1:0.06,就全国工业企业而言也只有1:0.07,而韩国、日本企业这一比例则分别达到1:5和1:8,差距相当大。由于国内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上的严重不足,加剧了对进口技术的依赖,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引进技术的水平,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严重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在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政策环境上有较大差距。

影响FDI的最关键因素主要有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政策环境是否公开透明以及专业研发人才是否充足等。尽管近年来我国在以上几方面有较大进步,但距离跨国公司的期望值仍有一定差距,影响到他们的投资决策。对如何营造承接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落户的更为优惠政策环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为追求政绩而争相让渡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行为,造成低技术水平的外商投资企业大量涌入,从而制约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3、在整合全球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有较大差距。

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需要有效利用全球研发平台,积极参加到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研发体系中去(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技术发明的90%,占有全球技术转让的80%,跨国公司研发支出约占全球研发支出的50%)。但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的步伐还不快,合作项目较少,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引进国外高端创新人才、高端智力的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吸引外商投资研发机构的能力需加快提高。引进外资研发机构和国际研发合作项目,不仅需要招商人员对本地的投资导向、投资政策、投资环境有全面的了解,更需要他们对重点产业专门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跨国公司战略布局和市场竞争趋势有更深的理解,有更强的沟通能力。

三、以对外开放促进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

1、确立FDI与推动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引资目标,提高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一是结合自主创新目标加强对引进项目的选择,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工作。以政策杠杆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努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工作。二是积极加入跨国公司的前、后道产业链,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了解跨国公司最新的技术动态,促进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鼓励其设立外资研发机构,提高技术外溢效应。三是进一步放大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效应,国内技术开发和管理人才被吸收到跨国公司后,参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和管理,使跨国公司掌握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在其设立的外资企业内部扩散,并通过人才流动向国内其他企业扩散。四是加快跨国公司营销本土化进程,让更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体系中去,通过跨国公司的管理知识外溢,提升内资企业的生产、营销和管理水平,为自主创新服务。

2、加快民营企业国际化步伐,在更高起点上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一是鼓励民营经济外向发展。全面落实“六放”要求,对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一视同仁,所有我国政府承诺对外开放的领域,都鼓励民营经济加快进入。在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领域打破限制,实行“同等条件、同样要求”。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建立生产基地、研发机构和营销体系,提高利用国外技术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能力。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积极支持龙头型民营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并开展跨国经营,提高其参与国际产学研合作的能力。二是支持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融合。鼓励民营企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在国际化进程中加快发展壮大。加强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配套协作,全面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和国际经济大循环。三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政策咨询、金融服务、信息、培训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支持。在制订和实施各项开放型经济鼓励和扶持政策方面,对民营企业进行优先和重点扶持。鼓励民营企业扩大出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在建立出口品牌、出口信用保险、出口商品研发、参加境内外展览会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3、充分利用国际研发平台,努力提升整合全球要素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时代,在国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个地区要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整合全球要素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应积极培养和吸引具有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鼓励并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尤其是要与占领全球科技制高点的跨国公司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世界上已有的科研成果和研发资源,这样才能产生面向国际市场的一流的技术创新成果,加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应重点支持引进海外科研创业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掌握本行业全球最新的技术动态和研发信息;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国际产学研合作,支持科技人员参与国际研发交流和外资企业研发设计,提高我方在国际性技术研发活动中的参与度;加快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促进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

4、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加快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

一是营造加快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制环境。在对外开放进程中,政府应成为自主创新的“推手”。通过对世界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政策的梳理和分析,及时调整我国现有创新政策,制定并完善我国的创新政策体系;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对企业创新意愿进行引导,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对企业创新活动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侵权行为,提高侵权者成本;努力创造消除垄断、扩大产业准入、推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营造加快自主创新的载休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园区的载休优势,着力打造先进的科技资源集聚区;完善以孵化器为载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中介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创业投资向创新前端环节延伸的机制,培育高新产业群的创新网络;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创业板上市、创投企业海外上市,以及海外创业投资基金募集工作,探索多元化的创业投资和退出方式,构建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三是营造加快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大力培育亲善亲和的城市环境、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和谐融洽的文明环境,以此吸引各类优秀海外人才前来创新创业发展。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

参考文献

[1]吴林海, 吴松毅.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论.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12) .

[2]课题组.FDI技术扩散效应与自主创新战略, 江汉论坛.2006, (10) .

[3]桑百川.利用外商投资推动我国自主创新.国际经济合作.2006, (10) .

[4]王子先.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几个问题.[J/OL].

[5]朱春霞.适应开放形势, 加强自主创新.群众.2006, (12) .

[6]马国川/辑.自主创新的观点论争.中国改革 (综合版) .2006, (11) .

[7]张国华, 张二震.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增强昆山自主创新能力.新华报业网, 2007-2-13.

上一篇:信息技术让生活更美好下一篇:民事权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