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空间

2024-04-27

开放空间(共8篇)

篇1:开放空间

开放学习空间加强主体实践

67500云南省楚雄市苍岭镇中心小学李荣***本人简历:李荣,男,1995年7月毕业于楚雄州民族师范学校,同年8月至今在苍岭镇中心小学任教。从教十多年中,积极配合学校搞好教育教学科研和教改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来探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多年来,所任的班级、科目都在整个校区名列前茅。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它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

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一段段凝固的文字在形象的再现中变得鲜活、灵动: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再现《丑小鸭》的故事、《雷雨》的场景、《月食》的变化;学《所见》能聆听到夏日蝉鸣,学《春晓》似是百鸟欢啼,学《雷雨》又有一池蛙鸣;学《黄山奇石》、《日月潭》则由学生任导游、做游客,师生同去观光„„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我教《黄山奇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处奇石,着力了解,反复诵读,然后由学生分别做导游介绍,并回答其他同学(游客)的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振。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放手让学生充分看图学文,在图文中

探究发现,从而“自得”。从教学效果看,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钻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信息交流中,获取文本输出的知识信息,刺激了获取各种信息的疑问,开拓了更开放的课堂思维空间。

其实,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要完全摒弃效率低下的讲解法,打破将课文结构当成课堂结构的教学形式的窠臼,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发挥主体作用。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曼谷的小象》,尊重、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感悟语言;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处理重点段落第二、三、四自然段时,利用“思考练习”来设计教学结构——“哪些地方使你感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和讨论交流,进入情境之中;学《灰雀》时,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进行情感体验:借助课文未直接描述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这一空白,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学习《会摇尾巴的狼》,先引导学生了解狼和老山羊有几次对话,以五次对话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首先学习第一次对话,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去探究学习,然后放手,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理解第二、三、四、五次对话,相互质疑解答、相互交流信息,课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主体的实践,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表演、改编、创作等加以训练,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掩耳盗铃》、《惊弓之鸟》这组寓言,通过多媒体了解故事内容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根据个性特长,练习表演、练习讲述,或立或坐,或三五成群,或二人合作,课堂不再是静止的,大家可以走动、选择。课本剧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和“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评委、记者)在相互发问、解答中晓事明理,不仅学生的自主心理得到了尽情释放,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品质。通过读、演、思、议学完《揠苗助长》,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后,老师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学生:请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揠苗助长的事吗?学生看到老师的角色变了,颇感兴趣,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还有谁也想当记者采访吗?此刻,课堂内小手如林。几个小记者出发了,有的采访同学,有的采访老师,通过这个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了,联系生活实例运用词语的能力也提高了。

学《群鸟学艺》,师生同台演出——“凤凰”回访几个徒弟,把表演和认知结合起来;学《黄河魂》,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让学生在惊心动魄的壶口瀑布面前叹为观止,身临其境;学过古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我让学生进行改编,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体验诗情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观看同学的即兴表演,将诗中的情景转化成一个个场景,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环境中的江水、楼台、树林,在学生笔下一一展开;学习《尊严》后,让学生自创关于“尊严”的格言,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充分统一;学习几首送别诗和《她是我的朋友》后,以“我心目中的朋友”为题进行演讲,讲述朋友间的真情故事,阐发对“朋友”真正含义的理解,那浓浓的友情像涟漪在同学们心湖中荡漾开去。

二、让心灵在开放的空间翱翔

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它踏着时代的足音,款款走来。因而,它决定了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学习形式的开放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运用的实践空间,在不同内容、方法的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取与时代相适应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后补充资料,是参与学习、拓展知识的一个途径,在搜集资料、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还丰富了学生的各种人生体验,培养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学《镜泊湖奇观》之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图片、上网查询、下载资料,获取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课堂上,就在赏析、想象、吟诵中感悟

“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的“自然质朴”,体会“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绮丽多变”。语言文字的熏陶、人文思想的感染,在一遍遍美读、品味中得到落实。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我让学生搜集图片、文章: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地方。同学们利用“十一”长假参加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上学后,大家相互交流、欣赏,仿佛每个人都到祖国的天南海北去游历过一番,大家既当游客,又是导游,不仅在思想上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说话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除举办了一期“我是小导游”的语文活动,还完成了一期手抄报、电子小报,办起了一期黑板报。

在学习了一组反映科学家故事的课文《一定要争气》、《茅以升立志造桥》后,我让学生在学校四层教学楼走一圈,看能发现什么?有的同学很快来报告,发现了悬挂在教学楼墙壁上的挂像。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再去看、去想,看看自己知道了哪些伟大的人物?自己能不能把他们介绍给别人。就这样,我充分利用学校的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看中了解了伟人,在听中扩大了认知,在思中受到了震撼:两院院士、“导弹之父”钱学森,建筑学家梁思成,地质学家李四光,三峡工程创立者、水电专家张光斗„„这历史的长廊留下的不仅是古今中外丰富的人名,还有一笔精神上的财富:那就是奋发、进取、奉献„„诸如知识竞赛、革命故事会、成语故事会、古诗朗诵会等,使课内、课外相互交叉,延伸。孩子们的心灵如插上了翅膀,在这个百花园里尽情翱翔。

学习空间的延伸和拓展,给语文学科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学生只有融入生活,才会真正地感知语文;只有不断实践,才会更好地促进和谐发展。

篇2:开放空间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的中国电视业经过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电视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不论高度时效性的新闻类节目,还是综艺娱乐性节目......优秀的制作与 精美的包装,再加及节目主持人充满智慧的语言都对节目的收视率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需要制片人(导演) 主持人(演员) 摄像 灯光 美术 设计 音响 编辑 技术等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整个片子的制作,演播室空间美术设计也是其中人非常重要的一环。

美术创作人员在得到一个演播室空间美术设计的任务时,酝酿最初的想法和形象化的概括,抓住对设计的独特理解,逐步形成它所塑造的演播空间外部形象的具体想法和意向.意在笔先,避免机械地按照节目规定的空间提供一般化地环境设计,才能提炼与节目有内在联系的造型因素,使空间成为一种潜在的语言,创造出仅靠人物语言动作无法充分表达的深遂意蕴。

在这里,我暂把演播室空间的设计分为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假定的空间

假定性系美学概念之一,假定性是一切艺术创作所共具的`属性,空间艺术中以抽象象征虚拟引喻,间接表现艺术的时空感。

演播室的空间也可以是一个假定的空间场景,通过不确定空间的指定性,体现节目风格,例如:凤凰卫视的“杨澜工作室”,是一档以讲述历史长河中种种发人深省的故事、轰动的事件、才子佳人的传奇,回顾历史,给人以启迪的栏目.,整个节目开始 摄像机由上自下,由右向左缓缓移动,象征历史文化的罗马石柱屹立在运动着的蓝天白云下,每一个柱子的中间都有一个电视屏幕,不断播放着珍贵的历史资料,主持人从柱子间慢慢走进镜头讲述一幕幕动人的传奇故事,这个假定的空间定位在一个变化的历史长廊中,把一个古老的历史废墟景象搬到演播室,在这样一个时空交错的环境中,让观众能更好地去了解过去的各种 历史。

二 情感空间

不同类型的节目体现出来的感情基调是不相同的,一般节目的开始往往通过一段音乐,几组画面,几行字幕,就可以让观众了解整个节目的风格,环境的设计同样也从背景到环境空间 道具无不体现出某种特定的情感用语。亚洲卫视的[V]频道,几乎所有演播室的空间设计,都采用极度夸张的色彩,奇异的道具,再加上主持人新潮的发型及服装,体现出先锋音乐的存在空间,在这样的气氛中,肯定不会有严肃的故事发生。

三 交互式的空间

谈话式的节目中,演播室的空间设计目的是让主持人与观众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迅速沟通,调动情绪,让更多的观众融与节目中进行参与。“实话实说”栏目,演播室为圆型空间,观众 嘉宾 主持人三者在同一对等空间,摄像分布其中,主持人在观众 嘉宾中来回穿插,打破了空间的两面或三面的传统组成结构.这种开放的空间构架,能更加轻易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情绪,让主持人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从这一点来说,演播室空间的美术设计,已不是简单地独立出现的,它是通过空间这个媒介与节目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搞装饰装修的设计人员,在搞电视演播室的空间设计时,为什么显得有时力不从心了。失败的设计只能体现在独立的空间变化,独立的背景空间,与节目本身相差甚远。

四 空的空间(通用性演播空间)

一些演播室不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场所,关键是画面的整体和清晰,再配置简单的道具,这种布景也称为通用性演播,常用中景和近景,全景仅仅起到穿插作用。例如:凤凰卫视的“铿铿三人行”栏目,整个演播室只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幕布,以此体现“人生大舞台”“幕后休息室”的意象,以再简单不过的背景突出节目调侃诨谐的风格,是典型的后现代舞台风格,把三个人物放在一个简单的中性背景中,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性格更加突出,这种空的空间设计可以使观众唤起某种形象感触,也就是所谓的形象联想,形象联想也就是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契机,是塑造形象的基准。

五 装饰性空间

如果是中性节目,不需要表明人物的特定环境,只需要有一个优美的背景来提高画面的艺术欣赏性,比如:音乐舞蹈节目 杂技表演节目 就需要在通用性的空间背景基础上,给予特意的精心设计,这也称为装饰性布景。这种装饰性空间场景,要考虑演员上下场的变化,利用色彩空间的变化,传统或现代的图形变化使节目本身更加充实 漂亮,甚至可以利用机械装置增加演播室的空间变化,让节目更有可看性。

六 虚拟空间

电视的发展总是伴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现在人们开始尝试,把三维数字技术运用到演播室空间技术中,利用虚拟的三维空间技术,和真实的主持人结合在一起,能够创作出千变万化的空间效果,它可以随节目的变化而变化,增加各种非现实空间的场景。也可以说,只要你能想到,没有什么做不到的.通过虚拟空间,我们可以增加更多的可能性,节目本身不但会更加好看,而且有更多的空间展示人们丰富的想象力。美国太坦尼克数字制作公司的总裁范德雷克博士,在谈到数字技术的发展时说:未来的美术空间设计师,将完全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随心所欲的创造全新的视觉场景。

篇3:开放空间

项目面积:495平方米

完成时间:2012年9月

设计师:杨焕生、郭士豪

材料:木皮、铁件、石材、裱布、镜面

本案为旧建筑改建景观餐厅, 拆除原建筑立面仅保留原结构系统, 并观察到原本基地环境优越、景观条件极佳, 所以在外观选材上以“钢构+铁件烤漆”为主要建材, 为建筑立面搭配运用序列式方管格栅依基地边缘排列形成一斜口矩形式, 搭配石材等元素, 重新将旧建筑活化, 让原本铁皮建筑从新诠释何谓“Green style用餐空间”。

室内空间以黑色为主调, 搭配线性天然木纹木皮饰板及装饰墙, 同时借景室外绿意, 将户外开放空间的风景藉由烤漆铁件及半透明玻璃界面引进室内。大量的镜面玻璃反射了户外的自然绿意, 形成透视感极佳的室内空间。

以黑色空间作为配色基调, 运用鲜明的绿色裱材, 让空间配色跳脱一般传统的选色模式, 让餐厅空间活泼及亮丽起来, 同时显示一种非正式与有趣的餐饮氛围, 有如一般人在家享受用餐的感觉。

整体感的设计工法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含白色麻织桌巾、餐具、水晶杯、菜单, 及侍者身上的衣服设计, 都准确对应到空间的调性中。

造型主墙以特殊古典样式重新转译复杂性及高雅感, 并搭配镜面材质的变化, 让深色空间拥有透视感及变化性, 传达都会中难得舒适的感情。

篇4:开放空间,开放运动

因为,幼儿园区域体育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环境开放性。教师有效结合园内周边环境和运动区域,科学设置各区域、合理分隔,营造和谐、宁静愉悦的气氛,给予幼儿最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内容丰富性。根据园内场地、设施、体育玩具等条件,以全方位、多通道的运动资源支持幼儿运动。

材料差异性。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递进与幼儿能力、需要的不同,投放各种不同层次的材料并不断进行改变,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器具。

选择自主性。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与能力自主选择区域,自主决定活动时间、速度、次数,自由结伴,让幼儿自主构建对运动的态度、技能、知识、情感等。

交往频繁性。打破班级、年龄界限的大带小、混龄等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自主交往、主动合作的机会,有利于形成活泼、自信、大胆、主动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社会性发展。

一、区域体育内容的安排

按基本动作进行分区,如走跑区、跳跃区、投掷区、钻爬区、攀登区、平衡区、综合区;按器材特性进行分区,如球类区、车类区、轮胎区、绳圈区、瓶罐区、组合运动机械区;按场地资源进行分区,如室内区、草坪区、墙角区、山坡区、水池区、沙地区、大型玩具区。各种不同分类的区域可以根据幼儿兴趣与能力发展的需要来进行合理搭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区域体育材料的投放

活动材料投放是区域体育活动最为基础的环节,是保证户外区域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合适地投放材料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使每个幼儿再原由水平上都有提高。材料投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材料的多样性。针对每个区域的特性选择和配置各种的器材,尽量保证种类多样,数量充足。不仅要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器材活动,而且还能使幼儿有选择、交换器材活动的机会。

2、材料的层次性。区域体育活动要根据幼儿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能力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常换常新,吸引不同特点的幼儿参与活动。

3、材料的游戏性。材料与它的摆放应尽量蕴涵一定的游戏规则,使活动生动、有趣,幼儿感兴趣,为幼儿提供了隐形的规则,让材料来“说话”,帮助幼儿提高能力并保持一定的秩序,这点对小班尤为重要。

4、材料的挑战性。体育运动中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但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更能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区域体育活动的组织

在区域体育活动组织的起始阶段,采用班级轮换活动式效果比较好,等初步形成区域运动常规后,再来开展年级同龄共同活动式,在年级同龄共同活动式基础上再开展混龄共同活动式。

在我园的实践中,区域体育活动主要可以有以下四种组织形式:

同时,老师的指导策略应随机、灵活、个别化,我们经过实践还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活动尝试法。即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幼儿通过与器械的交互作用,大胆尝试,创造性地表达与表现,并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加以推广。

2、情境体验法。即在区域体育运动中,为幼儿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表现情境,让他们自由扮演角色,自由进行运动。使幼儿身体活动的内容围绕自己想象的情节深入展开。

3、合作竞赛法。即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幼儿自由结伴进行个人或个人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比赛的方法。合作竞赛法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能促进幼儿责任感、荣誉感的形成。

4、小步递进法。即在区域体育活动中,根据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适当地改变活动的环境、条件、动作组合等,使每个幼儿在自主的活动中,动作发展呈小步递进。

5、形象模仿法。即在区域体育活动中,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环境,想象模仿某些动物或人物的动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运动的方法和动作技能。

区域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幼儿运动情况的观察要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教育与指导的随机性更强,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环境资源,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运动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课程研究论文集萃(三)》 唐淑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健康体育卷) 万钫主编 沈阳出版社

[3]《儿童短程游戏心理治疗》Heidi Gerard Kaduson博士、Charies E.Schaefear博士主编

篇5:开放学习空间 加强主体实践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它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一段段凝固的文字在形象的再现中变得鲜活、灵动: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再现《丑小鸭》的故事、《雷雨》的场景、《月食》的变化;学《所见》能聆听到夏日蝉鸣,学《春晓》似是百鸟欢啼,学《雷雨》又有一池蛙鸣;学《黄山奇石》、《日月潭》则由学生任导游、做游客,师生同去观光……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我教《黄山奇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处奇石,着力了解,反复诵读,然后由学生分别做导游介绍,并回答其他同学(游客)的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振。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放手让学生充分看图学文,在图文中探究发现,从而“自得”。从教学效果看,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钻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信息交流中,获取文本输出的知识信息,刺激了获取各种信息的疑问,开拓了更开放的课堂思维空间。

其实,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要完全摒弃效率低下的讲解法,打破将课文结构当成课堂结构的教学形式的窠臼,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发挥主体作用。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曼谷的小象》,尊重、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感悟语言;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处理重点段落第二、三、四自然段时,利用“思考练习”来设计教学结构――“哪些地方使你感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和讨论交流,进入情境之中;学《灰雀》时,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进行情感体验:借助课文未直接描述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这一空白,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学习《会摇尾巴的狼》,先引导学生了解狼和老山羊有几次对话,以五次对话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首先学习第一次对话,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去探究学习,然后放手,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理解第二、三、四、五次对话,相互质疑解答、相互交流信息,课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主体的实践,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表演、改编、创作等加以训练,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掩耳盗铃》、《惊弓之鸟》这组寓言,通过多媒体了解故事内容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根据个性特长,练习表演、练习讲述,或立或坐,或三五成群,或二人合作,课堂不再是静止的,大家可以走动、选择。课本剧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和“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评委、记者)在相互发问、解答中晓事明理,不仅学生的自主心理得到了尽情释放,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品质。通过读、演、思、议学完《揠苗助长》,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后,老师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学生:请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揠苗助长的事吗?学生看到老师的角色变了,颇感兴趣,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还有谁也想当记者采访吗?此刻,课堂内小手如林。几个小记者出发了,有的采访同学,有的采访老师,通过这个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思

篇6:城市开放空间框架的建立论文

1.1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这为研究开放空间带来如下启示:(1)结合土地利用、街道平面、建筑肌理的分析,可以为审视空间形态变化提供更综合的视角;(2)跨度较长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形态变化的时间规律;(3)每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建筑肌理等平面图既有现状也有上期以来发生变化位置和类型,采用这种“动态地图”的方式,使得相邻时段间的演变情况更加清晰,这对整体、连续地考察开放空间变化是非常有益的。整体而言,先前的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成果多聚焦于城市中建筑群、街区、边缘带等的形态分析,对于开放空间鲜有针对性研究[14]。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和环境问题的凸显,承载城市健康和公共生活的开放空间将成为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议题。多元化的城市形态研究也为认识开放空间提供了方法和视角上的启发,城市形态学中对于形态的要素、结构、过程、类型的分析方法可以作为直接的借鉴,而城市形态学对于不同地域、文化乃至不同尺度下城市形态规律的认识,可以作为解读开放空间演变的基础。

1.2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生态健康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5],探究此问题离不开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支持。与开放空间关系非常密切的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认识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越来越强烈的人类活动作用下所形成的异质性景观中的等级关系,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廊道、斑块、连接度等可应用在开放空间规划中,欧美国家的绿道、绿心及生态网络的建设都是非常成功的实践案例。开放空间与异质性外环境间的关系,以及开放空间本身作为栖地的完整性是影响开放空间系统生态效益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可以从拓扑结构和连接度两个方面研究开放空间,将“弹性”空间规划与“刚性”生态效益度量结合起来。生态学家提出景观图论方法(landscapegraphs)[16],就是以景观元素类型及其邻近关系为制图依据,将复杂的景观格局抽象成容易理解的空间拓扑结构模式,解析不同景观模式的生态学内涵,提出有针对性的景观规划管理策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单、直接地分析比较任何尺度场地的景观拓扑结构,及系统中的物质流、能流走向,并以图示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比起常规以景观指数为主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更容易理解和操作。自然栖地间的有效连接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前提,在复杂多变和破碎化的城市用地中,以自然山水为骨架的大规模开放空间是最理想的栖地类型,环城绿带、公园等也是构建栖地网络的重要节点。开放空间连接度往往也决定了城市生物栖地的完整性。在城市绿地的景观指数方面,景观的连续性(landscapecontinuity)是评价景观敏感度的重要因素,借助GIS平台上工具可以比较不同土地使用模式对于城市绿地连续性的影响。形态图像处理手段也用来识别结构性廊道和功能性廊道,从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基本数据[17-18]。此外,缓解热岛效应、环境污染、噪音干扰等方面亦有很多涉及开放空间的研究,如今结合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的技术涌现出很多定量化的研究,使得基于气候调节的开放空间形态控制日益可行与科学[19-20]。

1.3政策绩效评价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空间和空间性问题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人类实践中如何创造和利用不同的空间概念[21],开放空间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的产物。自工业化以来,城市生活和生产日益离不开系统的开放空间规划,规划决策者对开放空间理念的创造和应用不遗余力,城市公共政策的公平和效力在开放空间应用中得以体现。对相关政策的梳理以及绩效评价能深刻地认识开放空间形态变化的动因、背景乃至成效,进而发现改进的可能途径。开放空间形态的相关政策评价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影响开放空间形态的社会经济因素及相关政策分析,探讨在现有经济制度下开放空间的保护对策。Tang等[22]通过对香港城市绿地各版规划和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开放空间受到明显的歧视,Koomen对荷兰绿地政策的绩效评价以及杨军对北京第一大道绿带的分析,也得到类似结论[23-24]。此类政策评价在发达国家中不仅对规划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其多角度的分析还促生了新规划思想和方法[25],例如开发权转移[26]。另一方面是从社会、经济角度对开放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评价,如可达性分析及更进一步的公平性分析等。Jennifer、Olga和Kyushik等[27-29]在GIS平台上结合人口统计数据对公园布局进行了公平性研究,Liisa等[30]通过邮寄问卷收集到的市民对绿地的价值体验,利用GIS分析识别出市民心目中最有价值的绿地(socialvaluemapping),从而帮助赫尔辛基开放空间的规划决策。这些研究将开放空间与公共政策结合,为认识开放空间的多重价值和改进城市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

1.4历史人文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交叉研究中以历史人文视角解读了城市开放空间的形成与演变。作为城市中不直接容纳经济活动的“虚空”场地,开放空间有着独特的历史轨迹与人文内涵。追溯人类游憩场地的起源和谱系,主要有两条发展脉络[31]:其一,起源于16世纪部分对公众开放的欧洲皇家园林、18和19世纪的英国风景园,及随后在美国蓬勃发展的城市公园,其自然式风景需要艺术化的设计和精心的营建,适合于静态游赏,旨在促进市民接触自然和社会教化,这类游憩场地为专业人士和决策者熟知、倡导;其二,起源于远古时期聚落外围守卫青年的活动场地,中世纪时演变为在教堂、庙宇等圣地旁青年人进行对抗性游戏的空地。此类场地未经设计和建设却非常受欢迎,它与“接触自然”无关,邻近的青年在这块领地上嬉戏、打闹、进行对抗性运动,社区纽带和归属感由此形成。在现代城市扩张过程中这类场地逐渐消失,加之其不同于主流公园理念所倡导的游憩风尚,这类场地以及这种游憩传统正在被遗忘、消解。Cranz等[32]从社会学、人类学视角,分析了影响美国城市公园的各界力量、使用者阶层和类型、公园社会效益与使用情况以及公园在城市中的作用,总结出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间美国城市公园的4个发展阶段及变化原因:(1)早期的游乐场(pleasureground,1850—1900),当时城市环境恶化,公园主要为满足中上等阶级接近自然式风景而造;(2)改革公园(reformpark,1900—1930),此阶段公园的服务主体转到上一阶段忽略的劳工阶级、移民少儿等,并出现了临近社区的邻里公园;(3)游憩设施阶段(recreationfacility,1930—1965),由于人们闲暇时间增多,公园中增加了大量的人工、机械设备满足人们游憩、运动;(4)开放空间系统(openspacesystem,1965—1990s),此时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人工构筑物之外的流动空间。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Cranz[32]的研究表明开放空间系统的可持续性逐渐凸显,并将可持续公园(sustainablepark,1990s及以后)视为美国公园的第5个发展阶段。在当今开放空间浓缩化、组织化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游憩活动由于场地和游憩风尚的改变而消解,那么更符合人类天性的开放空间类型、布局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来维系,创造合适的开放空间形态以容纳和培育人与自然、社会的良好关系。对开放空间整体的演变、动因做历时性的分析,进行类型划分,则有助于认识其演变的阶段性和普遍性。开放空间是源自西方社会的新型城市空间,研究以公园为主要载体的开放空间的历史人文过程中,要注意与本地的城市形态、市民文化、社会管理等相结合。考察原型的传播、本土化过程,有助于认识、审视我国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的成形、转型以及流变[33-34]。

1.5美学与感知视角下的开放空间

美学是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建成环境和人们的感知对于理解、优化城市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林奇的意象五要素和“认知地图”,Cullen的“连续景象”(serialvision)开创了此类研究的先河。Bosselman[35]在威尼斯、罗马、东京等地的研究中提出“节奏间隔”(rhythmicspacing)与环境品质的关系。Jacob[36]以9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每个城市中选取约260hm2的研究区域,从形态学角度分析街道和开放空间模式,据此提出步行体验的选择性在于环境的渗透性,解释了传统城市吸引步行者的原因在于较高的道路网密度和宜人的街道尺度。定量研究开放空间形态与居民感知的报道在2000年后明显增多,如布局与行人感知、城市景观与步行量、景观结构指标与满意度等。多角度研究尤其是量化手段的应用为研究开放空间形态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如Foltete[37]采用空间句法分析手段,研究法国Lille城市布局、景观要素和步行使用的关系,结果显示景观和步行量有56%的相关性,视域中的广场、商业建筑和绿地对人们步行有促进作用;Yang等[38]提出的绿视率指标评价方法,并建议用该指标评价不同绿地规划、管理方案的视觉影响。Lee[39]调查了美国德州CollegeStation城的居民对邻里环境景观结构的满意度,发现绿地的形态和大小影响居民的满意度,并且与调查地块的尺度正相关。同类研究还有在西班牙进行的景观视觉属性与空间模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等。以上研究将景观结构与市民的主观感知相联系,有助于更深刻认识绿地布局的美学要求,建成宜人的城市空间结构。开放空间对于风貌保护和改善步行体验意义重大,因此实践中采用量化方法来分析、预演景观结构和市民感知、偏好将是今后城市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

2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框架与技术平台:以南京为例

2.1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框架

以理解和改善我国当前城市开放空间状况为目的的研究应该始于近代或更早,因为随着近代工业发展,城市规模增大,原封建社会的城乡关系发生了转变,园林、古迹以及山体、水体等自然要素逐渐转变为现代意义的城市开放空间,并在1949年后几十年中历经变化。从近代至今的百年时间,我国城市开放空间从产生至发展都极具鲜明的中国特色,追溯其演变轨迹,是认识、优化城市开放空间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所在。关于5种研究视角的综述,涵盖了城市化进程中与开放空间有关的主要议题。以形态分析的3个层次即物质形态、形态演变动因、形态演变结果为纲,整合城市形态、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政策分析及视觉感知等5种视角的研究,即可形成一个具开放性、立体的开放空间研究框架,可回答在不同城市背景下开放空间为何和如何存在、生产、再生产。不同视角之间还可能存在交叉与关联,这将为理解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开放空间问题提供更多元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2.2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技术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GIS)已成为城市研究越来越普及的工具,2000年后结合时间维度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istoricalGIS)的出现为众多人文、自然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根据最新ISI检索,以historicalGIS为关键词和标题的论文分别在2007和2009年后大量出现。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与传统GIS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了时间编码,具有时间和空间信息的存储、查询和分析功能。虽然目前没有成熟的HGIS商用软件,但是很多欧美学术机构利用现有GIS进行了历史地图的数据存档、分析、再现等科研工作并提供社会服务。互联网的普及和WebGIS的发展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搭建了从专业应用到服务公众的桥梁,可以用互联网发布历史档案与研究成果的空间数据,甚至还可以通过互动网站收集市民反馈和注记的空间数据,如Philaplace.org和mappingdubois.org网站就是很好的实例,这些网站突出了公众教育和研究的循环,也体现了对普通市民记忆的尊重。

2.3南京开放空间研究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及新中国的省会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有着丰富的史料存档。笔者以多期历史地图为基础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搭建起多维视角下的南京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框架(图1)。将基础数据经过整理、校准后进行形态制图,重绘了与开放空间有关的公园、广场、水体、道路等元素,在ArcGIS9.3中进行了历时性的空间分析,结果见图2、3、4。从图中可知,利用开放空间研究框架,可以全面地追溯南京开放空间形态演变、动因、结果,为规划决策、建成评价和公众参与提供了生动、准确的数据和开放的信息平台,赋予研究以“存史、资治、教化”的新含义。图2中,深蓝色为水体,红色代表距离水体直线距离超过500m,颜色梯度表示城市用地与水体距离,越趋向红色距离水体越远,受水体影响也就越小。由图2可以看到,南京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城市中水体的面积、类型日益减少,其中点状水体减少最多,随着水体减少和形态简单化,缓冲带面积呈现更加急剧减少的趋势,这对于城市微气候和栖地必然产生持续的影响。随着沿路建筑密度的增加,视野通透区(可见区域)明显减少和碎片化,城市风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图3)。3个时期视野最开阔处的土地利用有所不同,分别是空地、农田、水体(1930),空地、公园、水体(1962)和公园、广场、水体(2007)。在这个过程中,沿街建筑从零星分布到沿街一层皮再到全面密集化导致整体可见视域的减少;水体可见性日益降低缘于水面本身的减少和建筑的遮挡;城市发展中,公园和街头绿地面积增加,其在视野通透区的比例越来越高。从图4可知,20世纪初期南京城内大型的自然山体、水体是公园建设的依托,1990年后广场大规模出现,多邻近城市主要道路。公园和广场面积的增加、路网的加密、桥梁的架设,使得其服务范围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其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如新街口和周边地区、城北地区、城东地区至今仍缺乏公园和广场,近年来这些地区日益增加的人口密度又加剧了公共空间缺乏的状况。

3结语

篇7:开放空间

儿童的和谐发展需要广阔的活动空间作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从儿童的个性发展出发,开放活动空间,优化活动环境,营造适合儿童自主活动的“信息场”、“思维场”和“心理场”,使儿童的课堂游戏活动与丰富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实现儿童

一、开放物理空间,走向活动的世界。

没有活动就没有儿童的发展。作为儿童活动的教室,应创设出多样的活动环境,把儿童的学习、游戏活动,放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活动的世界里。让外部世界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走向教室,让儿童感

1、创设“活动化”情景 儿童知识背景的激活,学习气氛的烘托,游戏情趣的激发,皆须有适宜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宜人的活动环境。开辟“自然角”:让每个儿童自己动手种一盆小花、养一条小金鱼,每天照料它们,观察它们,从中陶冶性情,培育心灵;布置“百花园”:让每个儿童自己动手制作一件满意的作品,如图画、模型等,悬挂在墙壁上,署上每个孩子的名字并且鼓励他们月月更新,激发孩子们不断提高,永不满足的好胜心、进取心;创办“小超市”:让每个儿童从家中带来淘汰的小玩具等,办起小商场,孩子自由地“物物交易”,品尝生活的情趣;丰富“小书苑”:让每个儿童自愿献出自己的一些图书,布置成一个小书苑,把教室变成儿童身边的图书馆。教室的环境只有“活”化了,才能真正发挥教室的内涵,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让立体化的教室对每个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起积极的推进作用,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享受活动和游戏

2、改变“秧田式”排列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不习惯于固定的座位和单一的活动方式,他们在活动中离不开同伴的智慧启迪,多向的合作、交流已逐渐走入我们的课堂。我们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采取灵活多样的自由组合。“圆型状”:如“点兵点将”游戏,拉近了与每一个儿童的距离,孩子们就容易了解全班儿童的学习活动,又便于离开座位和同伴一起活动交流;“马蹄型”:为儿童的操作、排练、表演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星点型”:把儿童分成几组,围坐在一起,适合于根据主题展开的话题讨论活动。我们还打破传统教室、课堂的局限,将学生带到公园里、田野里开展学习、活动、游戏,孩子们快乐地自由组合,自在地活动,师生间、儿童间的立体互动的交流氛围,使儿童真正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

一、狭小的天地里走出来了。活动组织形式和儿童活动方式的改革给我们的幼儿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幼儿的二、拓展信息空间,遨游生活的海洋。

儿童的课堂生活不应局限于书本,而应是广阔的生活。社会生活是儿童课堂信息的“源头活水”,我们必须将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我们可以尝试拓宽四种渠道,丰富“信息源”。现代社会要求提高儿童对生活的“灵敏度”。课堂教育中除了课程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外,还要拓展多样的信息渠道,丰富“信息源”,让儿童学到各方面的知识。一是书籍、图片、报刊等文本资料;二是电视、广播、光盘、辅助学习软件、多媒体网上世界等现代传播渠道;三是走出教室,走入自然社会,利用社会环境本身蕴含的教育资源,到生活的源头去学;四是儿童之间相互学习、我们还可以构建三种联系,加深“生活情”。现代社会要求儿童更多地关注自己,关注家庭,关注他人等,打下儿童与生活的“情结”,为儿童走向社会生活、健康成长、终身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课堂教育中要将教育内容与现代社会、儿童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现代人际关系、社会传统美德、民族文化相联系;与儿童的个体心理

同时,我们更要重视开发综合课程,增加“自由度”。流畅、明快而又流动的钢琴音乐为儿童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活教材”。让音乐进课堂!我们努力开发校本课程——钢琴.音乐.潜能开发。孩子们通过这个独特的“窗口”,认识了“节

三、丰富心灵空间,插上创造的翅膀。

教育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挪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碰撞。儿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满足感是在一种民主平等、无压抑的师生关系中,在允许提问、允许改正、允许回答不了的自由、独立的人文关怀中获得的。

1、消除界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多元、动态、内涵丰富的、富有情感和生命力的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走下神圣的讲台,丢弃“师道尊严”的枷锁,成为儿童的朋友、顾问、甚至亲人。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儿童的心灵安全和自由,使其思维流畅,语言丰富。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表演、讨论、比赛、读书,有时甚至角色换位,充分激活儿童认知结构中的内源因素,主动介入到当前的知识探究活动中,2、充分活动。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根基,儿童生命的本性便是活动。教学中要让儿童的眼、耳、口、手、足、脑多种感官全部活动起来,在外显的讨论、表演、操作、观察等多样活动中,运用全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储备,唤起内隐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激发活动的乐趣,给教学赋予生命活力。特别是丰富儿童的角色表演活动、情境表演活动,让儿童主动去

3、鼓励创新。儿童在心灵充分自由的前提下,思维呈现多元态势,不受制约,纵横思考。因此在活动中,应鼓励儿童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各种联系上去认识问题,思索结果,鼓励儿童奇思异想,并从中寻找闪光的智慧。我们要允许学生犯各种各样的可爱的错误,保护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并积极引导学生积累失败的教训,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学校教育的理想目标是让儿童得到适合其个性的最优发展。而前提是儿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我们的教学应努力为他们提供自由发展和自主学习的舞台,使儿童个性得到宽容、张扬,和谐地发展。

篇8:开放空间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是以现代城市为特征的开放空间的各种类型要素、功能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合起来的空间体集合, 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空间载体。从出现开放空间一词以来, 各国的法律或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及范围有各种不同的解释。1906年英国修编的《开放空间法》将开放空间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 其中没有建筑物, 或是少于二十分之一的用地有建筑物, 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 或是不被利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 开放空间一方面指比较开阔、较少封闭或是空间限定要素较少的空间;另一方面指向大众敞开的为多数市民服务的空间。

综合各国对城市开放空间100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及实践经验, 城市开放空间有了更新意义的内涵。开放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 在建筑实体之外存在着的开敞空间体, 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进行信息、物质、能量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一概念涵概了以下几层意思:

1. 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体的概念, 空间体的形态特征及其空间体中包含的一切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都是开放空间研究的对象;

2. 开放空间是一个载体的概念, 承载了自然界或人类的许多活动与联系, 或潜在着类似价值, 离开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活动及联系, 开放空间没有存在的意义及价值;

3. 开放空间具有文化、生态、娱乐等多重目标和功能。因此, 在开放空间研究过程中, 建立目标的过程很重要, 当多重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和抵触现象时, 权衡的过程尤其必要;

4. 开放空间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相一致, 是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 是对空间资源及其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二) 滨水地段开放空间的属性

空间的功能对其形态表现具有作用, 每个空间的属性都反映在它的功能布局之中。滨水地段由于它特殊的地域性, 其开放空间集生态、娱乐、文化、美学等功能于一身, 是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系统, 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媒介, 直接影响公众的行为和心理。根据开放空间的内涵, 笔者将滨水地段开放空间的属性归纳为可达性、多样性、文化性、艺术性、生态性等。

1. 可达性。

滨水空间的活力与其可达性的关系密切, 人们从城市的其它地方到滨水地段的机会越多、越方便就越能引起市民对于滨水空间的重视, 达到与滨水环境的共鸣。开放空间应让人们容易涉入其中, 而非用高大的物质将其封闭起来, 使得人们不论是视觉上还是行动上都不会受到阻碍。

2. 多样性。

多样性的要求是在保证滨水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 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满足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需要, 设置开敞空间和各种功能设施, 为市民提供多种体验和选择。

3. 文化性。

开放空间的文化性是指它带给人们心灵上的空间感受。创造人为的文化性开放空间环境, 需要因借当地人文环境中的历史、传统形式、民俗、艺术等文化要素, 表现休闲空间环境中的文化内涵, 创造出具有地域性风格、表达历史文脉的设计作品。同时, 这种具有浓郁文化品味的开放空间场所, 也是培养和提升广大群众文化素养的场所。

4. 艺术性。

艺术性往往体现为表达物质实体的精神内涵, 艺术性在微观层面上指的是艺术法则的具体运用, 如对称、均衡、比例、和谐、节奏、韵律等形式美的规律被运用于设计的构图中呈现出美感。在宏观层面上, 艺术性强调的是作品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境界与人文情怀, 这样就上升到哲学、美学的范畴, 是艺术性的本体问题。当人们提出要具有审美功能的要求时, 更多的是指这种包含于广泛社会性中的艺术性宏观层面。

5. 生态性。

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一部分, 同时作为自然与城市空间的连接与分界, 它控制着这两种不同空间的转换, 是连接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桥梁。开放空间为城市提供“呼吸空间”, 将自然界中的绿色引入建筑之中, 成为灰色都市中的绿洲, 为高度开发的城市环境提供了自然景观与人造环境的平衡。

(三) 对于福州市滨水地段开放空间设计的一些建议

1. 提高江滨公园的可达性

大多数滨水城市是沿着水边发展的, 城市的主要道路都与水岸平行, 而滨水路也成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干道。这种滨水城市干道成为步行的人们到达水边的主要障碍。福州江滨公园同样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笔者曾对福州江滨公园、晋安河公园与白马河公园进行了调查比较,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数据表明:在晋安路地段, 由于车速较慢, 通常只有30~35 km/h, 车型多为轿车、的士之类的小型车, 而且摩托车数量较多, 人们过马路到公园很从容。白马路地段车流量较多, 进入公园的人数较晋安河公园少。而在江滨大道上, 由于机动车数量、速度、车型及路面宽度等因素的影响, 阻挡了市民深入其中的步伐。在很多城市, 类似于江滨大道这种大规模、高等级的滨水干道很多, 它对人们通向水边的行为和心理都造成极大影响。

处理这种障碍通常有如下几种解决的办法:

(1) 设置跨沿江路的步行桥:这种步行桥可与对面建筑相连, 形成立体的步行交通系统, 能够保持水面景观的自然延续, 而桥本身也可以成为城市景观。

(2) 道路进行加盖:所谓道路加盖就是指一种分层的立体交通, 最上层为步行道, 人们穿越马路不受任何阻碍, 视线上也是通透的。

(3) 设置高架车道:相比“道路加盖”, 这种办法既能解决步行到达问题, 又能使车行的人也能看到水, 而且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更容易实施, 但要考虑高架道路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图1) 。

(4) 地下隧道:将景观条件最优越的地面留给步行者, 将机动车引入地下。如杭州的西湖隧道, 西湖东岸的湖滨路原先既是游人远眺西湖的重要观赏区, 又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为了让湖滨路成为纯粹的步行街, 经过多方论证后决定, 将交通要道设在西湖湖底 (图2) 。

2. 驳岸设计要体现生态性和亲水性

我国多数城市在整治滨水地区景观时, 仅侧重于某些功能价值, 如防洪、水运、灌溉等, 将滨水区的环境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看待, 较少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福州滨水开放空间驳岸设计多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 如截弯取直, 石砌护坡, 高筑岸堤等, 忽略了许多缓慢或不易觉察的负面影响。其中拉直的岸线改变了自然形成的江河岸线的自然特征和重要功能, 且岸线垂直陡峭, 使人们行走在岸边, 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 使滨水区成为缺乏生活情趣的堆砌体。设计者必须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城市这份宝贵的资源, 从整个城市的景观交流出发, 进行滨水区景观规划。以开敞的绿化系统、便捷的交通系统把市区与滨水区联系起来, 使滨水景观真正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 改善水质, 拓展水上旅游空间

福州目前面临的较为艰巨也是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的任务就是改善内河水质。只有水质等级高了, 才能带动旅游资源的开发。美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密歇根湖, 其湖水不仅是提供城市饮用水的来源, 而且还是啤酒工业的基本用水, 水质之优良可想而知。而且江面及江滨优美的景观可供旅游开发, 建议发挥水运潜力, 形成福州水上旅游线路, 既提高了滨水空间的亲水性, 又可从不同的视点展示福州滨水景观。

4. 岸线建筑景观突出地域特色

闽江沿岸是现代福州城市发展的主轴线, 岸线建筑景观设计时应注意突出地域特色。目前江滨公园沿江建筑天际轮廓线较单调, 在局部地段缺乏地标建筑, 纵向景观层次不够丰富。且地域景观不够突出, 难以形成鲜明的品牌特色。应学习塞纳河和上海外滩的做法, 保护历史性建筑, 凸现地域特色, 使滨水景观成为城市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5. 迁移内河畔的污物源

笔者在调研晋安河时发现, 直接建设在河畔的公共厕所数目较多, 据统计约有三处, 且设有一处垃圾收集站。驳岸低水位处明显可见污水的排放, 这些污物聚集点势必对内河的清洁程度造成相当的影响。为改善内河水质, 首先应将这些污染源迁移远离内河。

(四) 结语

城市滨水地段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城市空间, 它的空间形态、功能需求等设计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问题。开放空间的设计不仅是一种物质设计, 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要求。在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的行为, 营造一个适合于人们在其中活动的充满活力的人性场所。同时, 应延续城市文脉, 展现地方特色, 使城市景观具有自己的地域文化背景, 使市民和游客都能领略到当地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风采。

日前福州已把建设滨水区域和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将沿闽江的江滨地带规划为福州城市东西延伸的现代化发展轴, 有意引导合理的滨水开放和建立优美的滨水城市形象。只有将设计理念与福州本身独有的滨水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揉合之后, 才能使福州滨水地段的景观更具特色, 使福州的滨水地段更加具有魅力和文化沉淀。

参考文献

[1]单霓, 郭嵘, 卢军.开放空间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4-16.

上一篇:美丽的什么作文400字下一篇:“拥抱春天”迎新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