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组织

2024-05-21

小学教育组织(精选十篇)

小学教育组织 篇1

一、以少先队特有的礼仪进行组织教育

少先队礼仪是以少先队队礼、队歌、大、中、队会仪式、鼓号等少先队特有的礼仪教育队员、感染队员。每年“10.13”建队日之前, 我校大队部都会派高年级的老队员利用队课时间教一年级预备队员敬队礼、唱队歌、佩戴红领巾, 练习誓词。各中队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中队会, 回顾少先队成长的光荣历程, 与少先队员一起了解队史、熟知队章, 增强少先队组织生活意识。同时, 邀请通过少先队组织中成长起来的党、团员与少先队员开展手拉手活动, 请他们讲述自己过去在少先队成长和生活经历, 介绍党、团、队的特殊关系, 进而增进少先队员对队党、团的认知和向往。

建队日当天, 鲜红的少先队大队旗、中队旗迎风招展, 嘹亮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回荡在校园。少先队员们以隆重的仪式同出党、团、队旗, 并由优秀党员、团员、大队辅导员向少先队员进行党旗、团旗、队旗的红色传递。每年都会有三百多名新队员在队旗下庄严宣誓, 光荣地加入少先队组织。

二、培养队干部成为队组织的主角

要想让少先队组织真正成为队员成长、锻炼的舞台, 辅导员就要敢于放手、转变角色, 把自主权交给队员, 把创造的空间留给队员。我校无论大队还是中队都实行队干部轮选、轮岗制。建队日之前, 队员们都要给自己重新定位, 通过竞岗演说、才艺展示等获得支持, 走上各自的服务岗位。我校大队部设有国旗部、纪律部等七个部门, 各部部长通常是自己组织本部门的队员召开工作会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群策群力做好部门工作。同时, 大队部还建立起了大队、中队相一体的工作机制, 由大队分管部门直接向中队所属部门提出要求, 检查评价, 形成了互动、联动的局面。大、中队辅导员只在必要时给予意见。这样, 大干部们在自己的组织中真正得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调动, 自主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加强以社会化、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少先队阵地建设

阵地是少先队工作的基础, 是少先队员展示才华的天地。作为学校最有活力的大队部, 要不断强化少先队的大、中队阵地建设, 让红领巾文化通过“春风润雨”的方式渗透在队员心中。我校建有规范、标准的队室, 里面呈现着少先队的发展史、少先队队章、誓词、呼号, 历代国家领导人队少先队员的亲切寄语, 还陈列了我校少先队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以及队员们优秀的科技作品等。每当新队员入队前都会到队室进行参观、学习, 那里也是队干们日常开会的地方。同时, 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站开展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把这些有活力的站点打造成为队员们的好朋友。另一方面, 发挥好教室这个最直接的学习活动场所, 通过每学期的中队角与教室布置评比, 打造成为我校的传统, 充分的发挥好队员和中队辅导员的才能。

同时, 积极鼓励各中队根据实际情况, 开展“中队特色创建、丰富中队文化、提升中队品位”活动, 将我校开展的“一队一品牌, 队队有特色”的活动推向深入。让每个中队确立充满激励、富于挑战的中队名称、班徽和奋进目标, 布置特色鲜明的中队活动阵地。并且, 各中队要根据每月主题精心出好每一期板报。特别是大队部开展的中队阵地建设的互观互评活动, 促进了班际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四、依托社会、整合资源, 构建多种活动阵地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 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要让少年儿童在生活中汲取正能量, 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就要开发多元化的教育途径, 校内、校外互相补充, 整合教育资源, 拓展教育空间, 只有这样, 才能构建家庭、学校、少先队、社会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我校少先队广泛开辟了社会活动这地, 博物馆、地质馆、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消防队、农庄、食品厂、纪念馆、敬老院、社区、军队……, 队员们在参观慰问、社会实践活动中开阔眼界、感悟成长。

五、让队员在组织活动中感悟、成长

主题实践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先队员进行自我教育的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大量的实践证明, 有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 对于陶冶生个队员的高尚情操, 培养每个队员的意志品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高每个队员的思想觉悟, 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如在“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中, 队员们走向社会从家乡发展的巨大变化、温暖人心的生活小事, 无私奉献的时代先锋,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等几个方面做社会调查, 深刻了解到了党的十七大、十八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深深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在填写“家庭环保节能小手册”活动中, 队员们通过统计自己家中每天用水、用电、用汽油的数据, 引导队员从身边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 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节俭习惯的品质少年;在西藏助学活动中, 队员们捐出自己的零用钱、玩具、文具、棉衣, 并与远方的西藏小朋友通话、写信, 深刻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教育。

小学教育组织 篇2

根据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统筹做好近期党史学习教育xx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关于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有关问题的xx》和市xxxx局《关于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xxxx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专题组织生活会方案如下:

一、会议主题

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主题,开展问题检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交流学习体会,使每名党员都受到一次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的自觉性。

二、参会人员

党支部全体党员。

三、时间地点

时间∶拟定于20xx年x月xx日,x午x时。

地点∶xxxxxx楼会议室

四、会议议程

专题组织生活会由xxx书记主持,具体议程如下:

1.支部书记简要介绍专题组织生活会准备情况;

2.支部书记作盘点和检视,交流学习体会,党员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

3.支部委员、党员依次开展盘点和检视,交流学习体会,其他党员提出讲评意见和建议;

4.上级党组织负责同志讲话;

5.支部书记对专题组织生活会情况进行小结。

五、会前准备

1.集中学习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基础上,组织党员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章》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重要指示,让广大党员进一步搞清楚党员的条件和标准,搞清楚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目的和方法,引导党员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不足,正确对待其他同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对待党组织指出的问题。

2.开展谈心谈话。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谈话、集体座谈等多种方式深入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交流。党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与每名党员都要谈心,支部委员要相互谈心,党员彼此之间也要谈心。对存在问题和缺乏认识的党员要反复谈,帮助提高认识、正视问题。谈心谈话要互相掏心窝子、说心里话,既主动说自己身上的毛病,又直接点出对方的不足,要坦诚接受并相互提醒。为了确保专题组织生活会质量,要做到征求意见充分、谈心谈话深入、问题和不足找得透彻、整改措施到位、努力方向明确。

3.撰写检视材料。党员要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进行盘点和检视;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情况,有什么心得体会;二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指定学习材料情况,读了多少,有什么感悟和收获; 三是对照党史学习教育目标要求,自身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自觉、弘扬优良传统、加强党性锤炼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四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怎么样,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做得怎么样,为身边群众做了什么实事好事,还有哪些差距。党支部围绕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进行检视。全体党员要根据查找出的问题,撰写简要对照检查材料,对照检查材料要检查剖析存在的问题,深挖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六、会议要求

1.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用事实说话,点到具体人具体事,是什么问题就摆什么问题,具体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坦诚相见,克服“怕”的思想;坚持直奔主题,避免“绕”的现象;坚持实事求是,防止“空”的问题。党员相互批评要抹开面子,直截了当指出问题和不足,真心实意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批评,真正达到既红脸出汗、触动思想,又增进 团结、促进工作的效果。

2.会上,党支部书记要树标杆、当示范,带头检视自己 的问题,带头对支部委员和党员提出批评,并虚心接受他人 提出的批评意见。每名党员都要对照党员标准,实事求是地 作出自我评价,多做自我批评。党员之间要互相进行评议,摆问题、提意见,讲真话、说实话,但不要搞人身攻击。这 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上不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小学教育组织 篇3

这项措施可被视为“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改革,旨在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学校章程特别是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建立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督学责任区制度,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要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若干意见,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要“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推动各级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工作要点重申了此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内容,包括出台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实施意见。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研究制订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印发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度。

小学教育组织 篇4

一、宏观角度

1. 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上的转变

荷兰的政府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改革, 开始于此阶段的预算紧缩引发了荷兰对于“政府管控”的讨论。最终, 其政府治理模式开始朝向“公共治理 (Public Governance) ”模式转变, 政府部门, 公共部门, 普通大众相互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管控者”和“被管控者”的区分, 整个社会体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 政府可以被看作是这个巨型网络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一个节点。

受“新公共管理”浪潮的影响, “远距离调控” (Distance Steering) 思想影响了一系列大学治理相关政策与法案的制定, 尤其是高等教育白皮书 (荷兰语缩写为HOAK) 。由于在这份报告中, 荷兰政府明确提出, 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并加强大学的自主性和应对外界变动的适应能力, 政府将会运用“远距离调控”的思想, 采用事后评估的模式, 只要高等教育机构能够通过评估即可。同时, 作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的一方, 政府还采取了针对“产出” (output) 的考核机制, 旨在把控高等教育质量, 这个考核机制的实行依赖于相关评估体系及组织的, 由此实现了第三方管控。这些评估组织无论从其成员构成、评估报告采纳和影响 (拨款) 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其第三方性质, 都为评估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制度基础。

2.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的影响

首先, NVAO合法性基础首先来自于政府层面的授予。作为由政府牵头建立的评级组织, 荷兰政府和比利时荷兰语地区政府 (弗兰芒斯地区) 在签署的相关协议中明确指出NVAO建立在荷兰WHW法案框架之下, 拥有合乎荷兰法律的法人地位, 主席团则由双方教育部门主管共同提名 (荷兰提名其中的六成, 余下由弗兰德斯提名) 。

其次, 欧盟内部对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努力促进了NVAO的发展。欧洲29国在1999年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 目标是建立起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 尽管博洛尼亚进程并非欧盟官方所发起, 但是它的影响力却非同小可, 甚至直接推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 NVAO参与了荷兰及弗兰芒斯地区高等教育学位体系改革, 其结果是荷兰建立起了三阶段式学位架构, 同时也搭建了NVAO进行课程评估工作的框架。

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努力使得NVAO在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内的获得了正式的成员身份, 提升其权威性。作为EQAR (European Quality Assurance Regis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的正式注册成员之一, NVAO成为荷兰地区仅有的两个经过同行评议认可的高等教育评估组织 (另一个为QANU) 。另外, NVAO与其他高等教育评估组织的合作也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作为ECA (European Consortium of Accredi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的成员, NVAO通过ECA成员国签署的MULTRA协议加强了与欧洲其他国家高等教育评估组织的合作。奥地利FHR和OAR, 法国CTI, 波兰PKA, 西班牙ANECA和挪威NOKUT这些高等教育认证组织建立起了与NVAO的合作。

二、微观角度

1. 评估认证体系的设计考虑了工作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到目前为止, 荷兰所采取的针对大学的评估体系又被区分为两个部分:院校自评和第三方评估, 各方拥有不同的职责。这种略显“冗余”的体系内部结构复杂, 各部分相互牵制, 保证了其中各方的影响力。从20世纪80年代的荷兰高等教育改革开始, 新的评估体系建立, 针对大学的外部评估 (含课程评估和科研评估) 由VSNU来执行。而在NAO (NVAO的前身) 建立及其发展为NVAO之后, 针对大学课程的评估交给了NAO来进行, VSNU则关注针对大学的科研评估。IHO则转而负责协调和复查相关评估工作, 即“元评估”上, 不再负责其中具体的评估工作。NVAO评估结果还对大学产生了明显的导向作用, 这也体现了NVAO在更长远方向上的战略目标:在荷兰高等教育环境内营造“质量至上”的文化, 借此促进荷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2. 在WHW要求下建立起的完善的评估框架

在评估框架的设计上, NVAO致力于将自身的评估工作标准化, 其评估框架内容十分细致, 并且针对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结果。在2014年发表的经过修改的评估框架中, NVAO的工作致力于三个方向:首先是旨在考查院校内部对课程质量重视的程度, 对应的是院校审核 (institution audit) , 是针对院校质量保证体系的评估;其次是针对院校所提供课程的核心内容的评估, 意在借此实质性提高课程质量, 对应的是课程计划评估 (programme assessment) ;再次是特征评估 (distinctive features assessment) , 目的是在课程评估和促进课程质量提升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院校审核的设立目标是“考察在院校所具有的针对质量控制的视角之下, 院校管理层是否在院校层次上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的质量保证体系”。这一目标被细化为5个具体标准:视角、政策、产出, 提升方案、组织和决策架构, 而评论则是分为达标, 部分达标和不达标三类。这个部分的评估过程被细分为六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报告会在之后上报至NVAO, 并由NVAO决定给出何种评估结果:“正面”的评估在6年内有效, “部分正面”的评估仅一年内有效, 并且必须在一年内再次接受评估, 否则该评价将过期。若评估不合格, 则该院校在至少三年内无法接受评估。

若院校通过了上一阶段的评估, 则进入了课程计划评估阶段。该阶段被细化为有限课程计划评估 (limited programme assessment) , 有限初始课程计划评估 (limited initial programme) , 扩展课程评估 (extensive programme assessment) 和扩展初始课程评估 (extensive initial programme assessment) 四个子类别。具体情况如下图:

有限评估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分别为预期学习结果, 教学环境, 总体评价。评分则分为四档, 不满意、满意、好和杰出。评估过程则被区分为自评、访问评级、成员组评估和出具评估报告。扩展评估的标准则要多出许多 (共有16条标准) , 但相关步骤则和有限评估相同。最终, 相关报告同样会上报给NVAO, 并根据WHW的要求作出反馈。

第三阶段的特征评估是被作为整个评估过程的一个附属部分而存在的, 实行它的原因是“帮助院校注意到一些与所提供课程非直接相关, 但是对未来发展会有实质性帮助的方面”。该部分评估的原则总共有6条, 但是标准则只有两个, 分别是可识别性 (Distinguishing Nature) 和具体化。

在评审成员组的构成方面, 其复杂的构成形成了各评估参与方的相互牵制, 保证了结果的客观性。在课程评估方面, 评估成员和秘书由院校召集和指定 (必须是经过NVAO相关培训的) , 且成员组和秘书都需要由NVAO认可。成员组至少需要4人, 包含两个专家和一名学生。在独立性上, 这两个阶段所有参与评估的成员必须保证在过去5年里都和受评院校没有往来关系, 并且签署协议来证明这一情况。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NVAO的工作重点在于对课程实施评估, 但在次之外还对受评院校从管理理念上作出评估。另外, NVAO在评估工作这又一个三方进程中 (院校, NVAO, 评估成员组) 扮演一个协调和仲裁角色 (提名和认证成员, 监督评估工作, 受理院校针对评估结果的上诉) , 并且为了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设计了异常复杂的有关成员组成的规定。

3. NVAO受到的监督

NVAO的工作受到多方监督。例如, 在荷兰和弗兰芒斯政府签署的有关NVAO建立的文件中就规定每四年分别由荷兰和弗兰芒斯地区的教育部长撰写相关工作报告, 分别提交给双方政府, 并且需要经双方议会讨论, 最终呈现给公众。在非政府层面, NVAO需要接受IHO的督察。另外, WHW法案也对NVAO的评估定级决策做出了规约, 而这些条款在操作化过程中都被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标准, 甚至有些操作标准被赋予了异常高的重要性。例如, 根据NVAO的标准, 如果院校在“对所提供教育的观点”上不能达标, 那么针对此院校的评估将不会继续。

在欧洲层面上, NVAO也需要接受外部监督。例如, 在NVAO的自评报告中, 就提到NVAO被ENQA强制性地要求至少每五年接受一次对NVAO的周期性外访检查, 检验的目的在于“考察NVAO是否达到了ENQA对其正式成员的各项要求”, 相关检查依据ESG出台的针对第三方评估组织的外部监督框架而进行。最近一次对NVAO的检查是在2012年, ENQA派出的小组中5人均来自荷兰之外的不同国家, 该小组在NVAO出具的自我报告的基础上, 对NVAO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访问检查, 这些在NVAO出具的报告中均有明确体现。

总结

荷兰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从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年左右的时间。从整体上来看, 荷兰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 并且朝着HOAK所设想的方向不断前进着。而作为“政府—大学—市场力量”这个三方体系中的一方, 评估组织作为政府“事后考核”思想的体现, 需要从质量角度为课程把关;同时评估组织还需要将市场的意见纳入到评估之中 (例如, 毕业生雇佣情况等) 。作为评估体系细化的体现, NVAO针对课程的评估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所设计的整体评估框架保证了客观性、有效性、针对性, 考虑了不同情况的评估对象, 尽最大可能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可信性。这也是荷兰的大学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的一个原因之一。

摘要:在经历了公共治理模式改革后, 荷兰的高等教育治理从旧有的自上而下的中央式治理转变为大学自治与政府“远距离”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在这个大学自主性大幅度提高的模式下, 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事后评估”成为对大学的一大约束, 而荷兰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 荷兰与弗兰芒斯评估组织 (NVAO) 逐渐发展为专门针对课程进行质量评估, 其结果向各方公开, 自身也受多方力量管束。这种质量保证模式逐渐形成了一个多方参与的环境并且各方力量互相牵制。

关键词:荷兰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质量评估,NVAO

参考文献

[1]Walter Kickert, Public Governance in the Netherlands:An Alternative to Anglo-American‘Managerialism’[J].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ume 75, Issue 4, 731-752.

[2]Goedegebuure, Westerheijden, Changing balances in Dutch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 Volume 21, Issue 4, 1991, 495-520.

[3]The Flemish Community of Belgium and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TREATY BETWEEN THE FLEMISH COMMUNITY OF BELGIUM AND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CONCERNING THE ACCREDITATION OF PROGRAMMES WITHIN FLEMISH AND DUTCH HIGHER EDUCATION, 2003.

[4]Pauline Ravinet, From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to Monitored Coordination:why European countries feel increasingly bound by their commitment to the, Bologna Process[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43, No.3, 2008, 353—367.

[5]盛正发.荷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保障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 2013, 第七卷, 第四期, 84-88.

[6]NVAO, NVAO annual report 2013[R].The Hague, Netherlands, 2013.

[7]The Flemish Community of Belgium and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TREATY BETWEEN THE FLEMISH COMMUNITY OF BELGIUM AND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CONCERNING THE ACCREDITATION OF PROGRAMMES WITHIN FLEMISH AND DUTCH HIGHER EDUCATION, 2003.

[8]Assessment Frameworks of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System, The Netherlands, NVAO, The Hague, 19, December, 2014.

组织教育活动策划 篇5

一、活动组织机构:

活动指导老师:扈雷

开展活动负责人:赵雷

机构成员:学生会全体成员

二、活动时间:5月20日(周二)晚7:00

三、活动地点:校餐厅前大会议室

四、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五、活动安排和分工:

1、学生会学习宣传部负责影片的挑选(注意:影片的题材要与

本次活动的主题一致)、设备的连接、影片的放映。

2、学生会纪律检查部负责组织人员的入场和维护会场纪律。

3、生活卫生部和文体娱乐部负责影片放映的后勤(设备的抬放、桌椅的安排和卫生的保持)

济南工业技工学校团委

年2月15日

教育活动策划2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吗? 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对于我们中学生非常重要。前不久,宾县二中就因为打群架,打死了一名高中生,而在前两天,宾西中学又因为打架打死了一名中学生,惨重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看来,我们真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了。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讲解打架斗殴的性质及危害性: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打架斗殴行为严重威胁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轻者违反校规校纪,严重者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打架斗殴行为可能构成的罪名有两个:一个是“故意伤害罪”,另一个是“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故意伤害罪的定义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打架斗殴”是一种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按照故意伤害的伤害结果,可以把“故意伤害罪”分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故意伤害至人“重伤”和故意伤害至人“死亡”。法律规定:“14周岁(包括14周岁)以上的人,要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后果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包括16周岁)以上的人,要对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以上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有的同学可能弄不清楚什么是“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管制、拘役等。打架斗殴等故意伤害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威胁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刑法”规定了较重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34条的规定: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这里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聚众斗殴,不计后果,欲置人于死地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最轻的也要判3~10年。

同学们,生命是脆弱的,决不象电脑游戏和动画片中的人物那样,有几条命;身体被打得变了形还能恢复原状。打架斗殴行为极易造成他人身体的损伤,某些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将给受害者造成终生的遗憾。一旦达到轻伤的标准,加害者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打架斗殴行为既害人又害己。实际上因打架斗殴行为造成他人轻伤或更严重损伤的事例屡见不鲜。国家《轻伤鉴定标准》规定了构成轻伤的各种情况。同学们不难看到致人轻伤是多么容易。

通过以上内容大家看到,打架斗殴行为是多么危险。很多因打架斗殴进入监狱的青少年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我只想教训一下,没想到……。”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在同学身上,一但因为打架斗殴致人重伤或者轻伤,后悔就晚了。我们不仅要在这方面注意安全,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的安全,谁来说我们都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对你们所说的进行总结和补充

一、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二、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1、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2、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a、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b、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3、骑自行车须知

a、要学习了解、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b、保持车况良好,车铃、刹车齐全有效。

c、行驶中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侧行车。

d、行驶时要集中思想,不要带着耳机收听广播、音乐。

e、在转弯时必须看清后面来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转弯、斜行转弯。

f、对于不同天气特点,做到安全行车:顺风不要借助风势骑快车;逆风不要低头猛骑不看路;雾天视线变差要慢速骑行;下雪结冰路滑要扶稳车把;雨天穿戴雨披更要多留心

五、防火安全

1、报火警打119电话,要讲清地点、单位,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4、不要围观消防车,否则既妨碍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人身安全,应远离火场。

5、不要在易燃物品(棉织物、柴草堆、木板堆、柴油汽油库等)附近玩火、放鞭炮。注意(液化气)灶的合理使用,用完电熨斗、电炉后应立即拔出插头。

六、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最后我要提醒同学们如果遇到险情,请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小 结

总之,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珍爱生命,免受伤害。只有具有科学的自我保护知识与方法,才能减少成长烦恼,抵御各种伤害,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发展自己,有效地发掘自身潜能,以提高生命的质量。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教育活动策划3

爱党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策划方案

红领巾心向党,党是阳光我是花--爱党教育

一,活动设计理念与目的:为更好地庆祝建党90周年,通过学生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感恩党之心,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二、活动重点:学党史,感党恩,树信念

三、活动形式:一堂开放式的活动课,有诗歌朗诵、小组表演、歌曲大合唱、听红军爷爷讲故事、表彰大会,以及现场书法、手抄报展示等环节。

四、活动前的准备:1、教师需作的准备:收集有关党的资料、图片,并将其制作成ppt,准备好活动需要的歌曲及书法表演的用品。表彰环节用品及活动中需要的各项材料等。

2、学生准备:准备好“学党史,知党情”相关的手抄报,诗歌朗诵的材料,排练好小组表演之《祖国把我们暖在心窝》等。

五、活动具体过程:

(开场白)由主持人慷慨激昂地说道:19,伟大的中国应运而生,,我们伟大的党90周年的生日到了。在这风雨90年里,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顾党的恢宏90年,来缅怀先烈,重温昔日光辉,并从中学习更多知识来充实自己,下面就让我一起拉开此次“红领巾心向党,党是阳光我是花”班会活动的帷幕,一起为党的生日庆贺,一起切下“生日蛋糕”吧!

(党史篇)

1、播放ppt,全场一起学习党史,展示生动形象的党的成长历史,使同学们了解到我党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举世瞩目、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艰辛历史,震撼同学们的心灵。

2、邀请红军爷爷用自身的亲身经历来讲述红军的故事、党的故事。让学生们从老一辈身上学到党的成长经历。

(党恩篇)

1、通过展示自党成立下来,党为人民做的一切,付出的一切,来感化学生,让他们从心底发生对党的感激之情。

2、欣赏男女诗歌朗诵《没用,就没有新中国》,同甘共苦诗歌内容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

3、进入学生的“学党史,知党情”之题的手抄报展示及老师现场书写作品“祖国颂”三个大,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信念篇)

1、小组表演《祖国把我们暖在心窝》

2、表彰优秀少先队员,激励大家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员,为人民服务。

3、由班长带领全班庄严宣誓:我们成长于湖湘大地,聆听老师们的教诲,感受父母的恩情,心怀报效祖国之志。我们全体同学正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全力以赴的迎接每一次考验。我们决心做到学习上“静、专、思、主”,纪律上“严、细、明、实”,我们相信我们将来一定要为共产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主持人:嗯,庄严的宣誓,蓬勃的信心相信将来的同学们一定能为党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下面有请班主任寄语。

班主任寄语:今天同学们再次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歌颂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相信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会更加珍惜又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日的胜利成果。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掌握知识,为振兴祖国作贡献。

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大合唱《少先队队歌》,在歌声中结束本次班会。

六、总结与反思:可要求同学们在课后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一篇感想,做好课后的总结与反思。并可在活动后举办“学党史,感党恩,树信念”相关的征文比赛,继续深化主题。

教育活动策划4

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是禁毒工作的基础工程。为了进一步普及禁毒宣传教育,使广大学生认清毒品的危害,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禁毒斗争的热情,提高学生拒毒防毒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学校党支部和少先队在国际禁毒日6月26日来临之际将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为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1、充分利用黑板报开展防毒禁毒知识宣传活动,普及学生禁毒知识。

2、组织学生上网,浏览互联网上“禁毒教育网”,获取大量禁毒知识。

3、各小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发放宣传单、画漫画等形式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同参与禁毒”教育活动。

二、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发挥校内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1、利用主题班会、广播站、升旗仪式、间操等时间,广泛宣传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广大学生拒毒、防毒的意识。把禁毒知识灌输给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提高认识,远离毒品。

2、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禁毒系列丛书及各类宣传资料。如《法制日报》、《中国法制》杂志、《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挂图》、《珍惜生命,拒绝毒品》教育挂图等,并组织好学习活动。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高度重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将毒品预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使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做到层层落实。

四、实施步骤: 系列宣传活动时间从6月2日起至6月27日止,具体安排如下:

1、张贴、悬挂禁毒标语和海报时间:6月3日(星期二) 地点:校内 负责部门:党支部

2、向家长发“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为主题的一封信 时间:6月23日(星期二) 负责部门(人):安保专干

3、组织学生接受禁毒专题教育讲座 时间:6月18日(星期三)生命,拒绝毒品》教育挂图等,并组织好学习活动。 地点:电教 主讲:赵祖福 学生:四——六年级学生 负责部门:少先队

4、开展多媒体禁毒宣传 时间:6月2日-6月27日 阵地: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黑板报等

(1)、每班观看一课堂的禁毒宣传教育光蝶(2)、少先队派发禁毒宣传资料;(3)、学校少先队出一期禁毒宣传板报。

学校通过开展以上活动,提高了广大师生对毒品的认识,增强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全面推进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

教育活动策划5

为深切缅怀抗战英烈的光辉业绩,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教育。现将有关活动安排布置如下:

一、活动主题

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

二、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宣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忧患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活动内容

(一)组织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宣传教育活动。 1.国旗下讲话: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讲抗日战争历史,讲抗战胜利意义,讲抗敌英雄精神,在国旗下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升旗仪式:8月31日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升旗仪式,让广大学生在缅怀先烈的情怀中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板报宣传: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体黑板报、手抄报活动,用自己的画笔讴歌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警示大家不忘历史、珍惜今天、创造未来。

4.主题班会:各班级以“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召开班会认清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教育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责任。

5.课堂教育:积极利用政治、历史等课堂教学,讲历史、讲传统、传思想、传精神,宣讲英雄故事,振奋保卫国家、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

6.征文:各班组织学生积极撰写记录抗战历史、继承抗战先烈遗志、弘扬抗战精神的文章,积极开展主题征文和影视剧观后感评选活动,各班评选出2篇优秀作品,由学校组织评比后择优报送教育局德育科。

7.观看影视:组织学生观看《董存瑞》、《西安事变》、《南京南京》,对学生进行重温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二)广泛开展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和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活动

1.借助“阅兵式”这一盛大的教育契机,各班利用校信通通知学生与家长共同收看9月3日直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借此盛况感受国家的富强,激发爱国、护国情感。

小学科学实验组织教学初探 篇6

1 实验过程要精心设计

实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目的明确,知道在此次实验中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学生才能有兴趣、有针对性,再按教师精心设计的步骤方法一步步地操作实验。避免顾此失彼,随意性操作。在教学“有趣的磁现象”时,实验前,根据实验的类型(演示或分组实验),将所需各种仪器与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列在教案本上,并带领实验助手进行组的摆放,与实验教师最后一次检查。完成分组后,实验前进行预演,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原因和结论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产生异常现象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要积极、仔细分析,查找原因。实验前,用多媒体屏显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仪器与材料的名称与数理,产生的现象和原因,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实验成败的关键。最后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2 从低年级着手

小学科学课从三年级开始。第一次学生动手分组实验兴趣非常浓厚,难免有的学生急于动手提前操作,有的学生闲谈打闹,不知如何动手。因此,第一堂实验课要向学生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进行仪器的爱护教育,明确损坏仪器的处理意见及赔偿标准,注意区分善意或是恶意的损坏。并做好仪器损坏赔偿登记,及时在班上公布。这样学生心中有数,减少怨恨情绪。第二次实验课就会小心翼翼,轻手轻脚进入实验场地,并按顺序进行实验。如果从开始进行规范性的有效实训,学生则能很快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从每节实验课做起

学生分组实验的组织管理,没有一剂特效药,而是要注重从每节实验课做起。实验课前教师须布置学生认真预习,做好实验前的有关准备,如实验数据表格、自备实验材料等。实验前的预习能有效减少操作的盲目性、随意性,保障实验的高效进行。学生亲自操作前,教师须介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如在做烧杯加热时,杯底须垫上石棉网,使杯底受热均匀,尤其是在冬天避免爆杯,提醒学生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现在一般的学校班级人数均在六七十人,分组实验编排12~15组为宜;保证每组均有实验器材;每组分五人,主持全组实验的组长1人,主实验手1人,实验助理1人,观察员1名,记录员1名,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待下次实验依次轮换,保证做到人人动手责任到人;实验结束后管理、摆放仪器,各组长记报仪器整理情况,实验报告操做情况等。

4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做好实验记录

小学生虽然大都喜欢做实验,但是不少学生只是对操作感兴趣,而对实验不详细观察。因此,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是实验教学课成功的重要环节。如做“土壤成分”实验时,把水中的土搅拌后沉降,观察粘土和沙的层次,但由于本地土壤绝大部分是粘土,砂含量很少,砂层不明显。实验教师要告诉学生砂子虽然较少,但土壤中肯定有“砂”这种成分,指导学生写好实验记录。又如在教学“小电珠”一课时,笔者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学到比较完整的知识,保证实验目的的实现。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之处,积累学习经验。

5 仪器管理责任到人

仪器的管理有清洗、去尘、有序摆放、损坏赔偿等诸多事项。特别是仪器的损坏分正常耗损和非正常耗损,而非正常耗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果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势必影响下次实验的顺利开展,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对于易耗损仪器,应在实验前给学生以温馨提示,学生格外细心,减少损坏现象。对个别顽劣学生故意造成的仪损按照价格1~2倍赔偿,并批评教育,有效制止不良行为的影响。做好违规登记处理,这样能更好地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由于分工明确,管理责任到人,处罚公平、公正,学生心悦诚服。这样也就有效保证了实验课堂的组织纪律。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显著的实验组织教学结果。

参考文献

[1]朱小娣.浅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10):52-53.

[2]王栋昌.强化小学实验教学管理[J].福建教育,2001(12):49.

如何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篇7

一、将爱带进课堂

教师面对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 教师要重视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 热爱他们。爱是教育的实质, 没有师爱的教育就没有灵魂, 教学过程是僵硬的, 不符合现代教育提出的人性化要求。爱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 能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使教学充满人情味, 富有生命力。在教师爱心的浇灌下, 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逆反心理,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增进了师生之间感情的沟通, 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因为对教师信赖和认可, “亲其师, 信其道”, 对教师的教育愿意接受, 学习有积极性, 保证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顺利完成。

二、关注问题意识在教学的运用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仅要善于提问学生, 还要让学生学会质疑。

教师提问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学中巧妙的提问, 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并且, 通过提问, 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了解学生学习的漏洞和出错的原因, 获得教学反馈, 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此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 从而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提问将学生置于特殊的位置上, 学生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学会熟练地组织语言,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从而锻炼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即兴发言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让学生审视自己, 总结、改进学习的方法, 对以后的学习有极大帮助。所以, 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组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质疑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 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探究活动, 教师要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教师要注意启发, 不能包办学生的学习, 让他们自主建构知识, 提出自己的疑问, 进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我在教学中发现, 学习优秀的学生都善于提问题, 而学习差的学生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 缺少深入思考的习惯, 他们对知识往往似懂非懂。学生在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不要盲从别人的答案, 要有自己的见解。学生有了质疑提问的能力, 才能开发智力, 发挥潜力, 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三、提倡学生合作学习

以往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唱独角戏, 学生学习被动, 一味接受教师的讲解, 缺乏参与学习的活动。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的, 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共同讨论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的教学活动, 教师给出学习任务, 大家合作完成。学生个体的学习有思考局限性, 在合作学习中, 大家集思广益, 共同解决, 互相交流、发言, 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取长补短, 在活跃的气氛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充当课堂教学的顾问、管理者。要巡视学生的讨论情况, 从旁指导、纠正, 不能放任让学生偏离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要考查小组的成绩,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外, 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 团结互助。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 提倡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时要与其他组员密切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超过别的组。比如, 看哪一组解决问题最多, 方法最灵活等,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倡导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书本的阅读量有限,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 搞好课外阅读, 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1.教师要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小学生年龄小, 鉴别能力较弱, 而现在的课外读物鱼目混珠, 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要选择积极健康的读物, 让学生心灵获得情感的熏陶。在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让学生切实远离那些低级趣味, 庸俗无聊, 甚至不健康的书刊, 使学生真正在课外阅读中受益。同时,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来推荐读物。比如, 科普书籍、童话、寓言、名著、名人传记等, 像《三国演义》《周恩来》《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2.教师组织阅读活动,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举办朗诵活动、演讲赛、故事会、写作比赛、知识竞赛等, 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使学生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发展。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方法是完成阅读任务的途径和手段。课外阅读资料多, 学生要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 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在阅读中, 要勤于笔记, 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积累大量的学习资料。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长期的学习活动, 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才能持久坚持下去, 让学生终身受益。比如要有正确的读书姿势, 善于使用工具书, 要爱护书籍等。

小学语文教学组织形式探讨 篇8

一、组织竞赛学习活动

把竞争意识引入到预习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我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 在预习中适当地采用竞赛的形式, 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例如, 在课堂上, 限定一定的时间, 开展预习生词比赛, 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多的词, 优胜者可获小红花。这样, 培养了学生预习的兴趣, 预习习惯随之逐步养成。

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学习压力, 园内生活轻松、愉快, 所以个个活泼可爱, 小学有了作业压力, 就有了后进生。在小学里, 经常看到一些头脑很聪明的学生, 他们思维敏捷, 在科学、劳技等不需要写作业的课堂上表现很活跃, 可一旦到了语文和数学课要写作业的时候, 他们就变得迟钝了, 甚至为了逃避作业而学会了说谎。如果我们教师能抓住这些孩子的特点, 为其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 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挖掘他们潜在的特智, 不让他们重复机械地做那些无用的练习, 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激发起来。一旦有了兴趣, 学生头脑中的能量是教师无法估量的。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意味着要提高教学、学习的实效性。比如, 课上要精讲多练, 课下布置的作业要有针对性, 因人而异, 避免重复。能在课上解决的问题不要留在课下, 提高时间学习效率等。

三、面向全体, 关爱后进生

我班的学生来自农村, 有几位小朋友甚至未受到系统的学前教育, 起点低, 连语言关都没过, 部分家长素质也相对较低。这就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 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抓住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树立起自己能学好的自信心。

1. 让后进生“先行一步”。

对思维速度慢, 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 我就提前一天根据不同的情况, 对其“开后门”, 告诉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甚至问题, 让他们有所准备。到第二天提问这几个小朋友, 肯定回答得比较好, 我再加以肯定, 大力表扬。然后慢慢放手, 加以调整, 从而让这些学生也尝到成功的乐趣, 逐渐树立学好功课的信心。

2. 作业不打“×”。

试想一个小学生, 作业本上都是“×”, 对学习会多没信心。因此, 我不在学生作业本上打“×”, 只有做一个记号, 让学生自己订正, 保留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 能使观察更加敏锐, 记忆得到加强, 想象力更加丰富, 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 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 当学习充满乐趣时, 才更为有效。

四、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所谓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就是指教师设计教学时, 必须具备超前意识, 要有高度的灵活性, 必须打破旧的教学模式, 不拘泥于教参。也就是说,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 其一要围绕教改要求, 紧跟时代步伐;其二要有自己的东西, 要有自己的个性;其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适合自己讲授的课。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做到有个性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本身。为寻求新的教学思路, 使自己的教学体现个性化特征, 本人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今年我接手的两个班, 一个快班一个平行班, 两个班学生的素质差距很大。为了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我对这两个班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以及侧重点做了调整。平行班基于学生的基础和素质, 一是注重学生识字、识记能力的训练, 培养运用工具书的习惯;二是注重学生各种阅读方式的训练, 包括默读、齐读、朗读和快速阅读, 通过各种形式阅读, 让学生感知捕捉住文章中的信息;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设题答题尽量做到精细化, 细化提问的形式, 细化问题的难度, 从学生个性发展出发, 边点拨边引导, 从而使平行班的教学效果有了质的飞跃。而快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侧重点与平行班有所不同, 如果说平行班采用的是半扶半放的形式, 那么快班采用的主要是放的形式。我认为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备课上课切莫盲目照抄照搬教参, 一定要因课文而异, 因人 (指教师、学生两个方面) 而异, 最适合自己用的教案就是最好的教案, 最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就是最理想的课堂。这就是个性化教学的精髓。

五、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要求他们在课堂上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 会使学生感到疲劳, 对学习语文产生抗拒心理, 这不仅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要求, 还会使学生在抗拒中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小学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特点, 在讲课过程中, 穿插几个有趣的小故事或小笑话, 不仅能让学生放松, 还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 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在一堂课中, 刚开始教师就应采取措施, 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上来, 形成有意注意力。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 使学生适当放松, 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例子。在课要结束时, 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然后布置作业。

总而言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是教学的组织者, 教学效果如何, 学生是否学得进去, 都与教师的组织形式有关。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单一不变的, 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科, 乐于参与,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论小学数学的课堂组织教学 篇9

一、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改革教学手段

在数学教学中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并使用多媒体教室, 同时, 还要采用大屏幕的投影仪器进行直观教学, 使小学数学课程知识得以形象化。“多媒体”本身就是利用PPT等教学软件来使得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图形得以集成, 被处理成多种形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的这种集成化特点很容易形成感官刺激, 不仅扩展了人类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形式, 而且改变了传统小学数学的单一呈现形式。过去, 数学教师只是一味采用文字语言符号来进行授课, 使小学生得到知识, 传统的“文字+口授”的特征决定了它在教育中难以呈现出具体、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如果有了PPT等多媒体软件的帮忙, 学生就容易获得认知和理解, 这样, 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视听、感受、体验的综合, 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 记忆力就会大大提高了。同时, 如果教室内的电脑可以上网, 数学教师还可以和小学生们一起, 在上课时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重要信息。当学生放学后, 教师也可以在网上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与他们进行网上交流, 从而突破传统数学课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有限交流的限制, 这样, 学校和家中的距离就被消除了, 教师自己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掌握新知识和新科技, 把这些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新思维及时带进课堂, 以改善组织教学的环境。

二、目标激励的并用

心理学认为, 在对人的心理结构进行把握的时候, 要认识主体的需要及其现实的形式 (如兴趣、理想、动机、价值观) , 确认人的意识尤其是自我意识在主体心理激励结构中所处的中心地位。激励是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力的一种外在体现, 诸如理想、兴趣、价值观等理想是现实化、社会化需要的人类本身能力力量的本源。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激励时, 要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据调查, 在激励小学生学习的时候, 他们内在的需要和愿望、对数学学习产生的自我意识是其自身通过意识被数学教师的激励手段所作用, 才得以逐步提高的。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在进行激励的时候, 不能乱用目标, 如果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而提出过高的学习目标, 或者提供的学习材料脱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 那么, 就很难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如果教师不进行适宜的激励, 就难以挖掘小学生身上的潜力, 也就不能使之产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和数学教师本身的适当激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三、要采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 并尊重学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是二战后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 其主要代表人是马斯洛。在马斯洛看来, 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一种层次结构, 人本主义应该注重关心和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应用到小学数学教育中来, 也就是要尊重小学生的自我价值和尊严, 要尊重小学生, 重视对小学生的研究, 对小学生的价值的研究, 对正常小学生健康生活的研究。同时, 还要观察小学生潜在的思想、情感和行动, 观察小学生的成长、演变, 要尊重小学生的人格, 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乐观、开朗、兴奋、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充满信心。实践证明, 如果数学教师偶尔没有尊重小学生, 他们就会出现害羞、窘迫、尴尬等, 内心极担心别人发现了他的不自然和笨拙, 因而难以进行自如地言谈和做事情。如果数学教师长期不尊重小学生, 则会使之变得沉闷、悲观、忧郁, 甚至出现思维抑制、记忆困难、悲观失望, 情绪波动偏大、反复无常, 待人接物和学习的时候变得冷漠、无动于衷、焦虑忧郁、情感不协调等。此外, 还有少部分小学生在没有得到尊重后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变得武断独行、我行我素、固执己见, 与教师顶嘴, 甚至发生冲突等, 致使正常的数学教学过程难以进行。而一旦小学生受到了尊重, 他们就会养成高尚的人格, 并培育起美好的心灵, 与数学教师融洽相处, 以充满积极的情感去应对生活, 从而有利于组织教学的优化, 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教育,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候, 应该适当采用启发式教学。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复杂脑力活动, 小学生在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进行消化吸收的时候, 要进行感知、理解和应用, 只有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考, 分析研究, 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才能真正内化所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领路人, 因此, 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去启发、调动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去引导小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主动投入学习, 从而拥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进行启发式教育的时候, 不能使用老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把小学生的大脑当作简单的容器, 塞入全部的知识。教师能否牢牢掌握启发教育的原则, 是能不能完成正常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对小学生进行启发的时候, 特别要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以使其努力地主动学习, 从而跟上教学的进度, 发展自身的能力。因此, 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启发的时候, 要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 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责任感, 使之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知识在发展生产、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要建设祖国, 就离不开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 必须顽强、努力、刻苦地学习, 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此外, 数学教师在进行启发的时候, 要使学生养成善于提问、多思深思的习惯, 这对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 在讲授三角形的时候, 就可以启发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三角形的有关原理呢, 其根据是什么?只有这样, 小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 才能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

数学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小学生的实际,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激发小学生思考, 开阔其思路。为了培养小学生刻苦钻研的习惯,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 要注意掌控作业的难易度, 以使他们真正深入思考, 并通过努力得出答案。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成立一些数学兴趣小组, 进行课外的应用性学习。实践证明, 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 并克服困难而实现目的, 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时候, 数学教师也不能忘记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练习。系统地复习和练习, 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 从而强化记忆, 把已经学过的东西牢牢记住, 最终达到温故而知新, 有效联系新旧知识的目的。为此, 数学教师在学期开始的时候, 为了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 可以复习和练习一下以前所教过的东西;在讲完某一单元的时候, 可以作一次系统的复习练习;在学期末或学年终的时候, 可以再作一次总的复习和练习, 以巩固知识和技能。

摘要:组织教学是教师为了确保本身教学的成功,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从而对整体教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策划、控制、调整、检查、评价、反馈。要组织好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工作, 教师就要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改革教学手段;注重目标激励;尊重学生;并多采用启发式教育,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功能探析 篇10

一、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功能的分类

少年儿童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 在少年儿童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到底已经或可能发生怎样的作用?这就是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功能的问题。从个体功能来说, 少年儿童组织在教育过程中为少年儿童提供社会交往的条件, 使他们形成自我意识、价值意识和组织意识等;从社会功能来说, 少年儿童组织教育是为维护社会政治制度, 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组织的存在也是为政治目的服务, 这种政治属性决定少年儿童组织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从组织认同功能来说, 组织的存在和凝聚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组织认同的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思想意识启蒙功能来说, 少年儿童组织存在于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 强调在儿童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 培养萌芽状态的政治价值和信念, 所以思想意识启蒙的功能也十分重要。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 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因此, 本文主要研究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一) 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美国, 由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和杰克·丹尼斯于1958年正式提出, 由海曼在1959年首次系统地加以论述。我国学者李斌雄、谌启航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也是人的社会化中比较高的层次。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 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 学习和内化社会的政治文化, 从而使社会的政治文化得到维系、延续和变革的能动过程。”[1]在这个定义中, 政治社会化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个体政治的学习过程, 二是社会政治教育训练的过程, 三是历史的政治文化传递的过程。

在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 核心问题是政治修习过程和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因此少年儿童组织教育过程也是少年儿童学习、接受现存政治制度所肯定的政治观念、政治知识、政治情感和价值观, 训练政治技能和积累政治经验的过程。

(二) 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依据

少年儿童组织的社会属性决定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政治属性是少年儿童组织的社会属性, 决定着组织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 规定了它要为党培养预备队以及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实现政治社会化, 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朴素的国家、民族意识的根本任务。在教育的过程中, 解决少年儿童组织思想意识的教育问题, 开展思想意识教育活动, 使少年儿童对他们在一定政治体系中担任特定政治角色的知识、价值观念、技能和行为模式的掌握, 即达到政治角色的社会化。

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戴维·伊斯顿曾指出, ‘一个政治体系要得以维持, 必须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必要的能量交换, 这种能量交换在输入方面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对这一政治制度的普遍认可和支持’。”[2]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采用教育手段对本国公民进行政治社会化, 目的是促进社会成员与其政治制度的和谐。

少年儿童个性品质的发展规律使少年儿童组织教育政治社会化功能成为可能。陆士桢博士等指出:“儿童作为一个社会化进程最为快速、最为复杂、最为丰富的一个群体, 其政治社会化一般以政治认同、政治归附、政治忠诚、政治服从等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 以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政治事物和政治行为作为学习对象, 以服从和直接模仿为学习方式。”[3]少年儿童的政治社会化指少年儿童学习接受现存政治制度所肯定的政治信念、政治知识、政治情感和价值观, 形成基础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儿童的未完成性和可塑性为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实现提供可能。

(三) 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表现

少年儿童组织教育通过培养少年儿童成为政治人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成为“政治人”具体表现在形成政治观念、掌握政治知识、训练政治技能、积累政治经验。

一是形成政治观念。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在于少年儿童组织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引导少年儿童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 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观念包括政治信仰、政治理想以及对政治本身的看法。少年儿童在与组织和社会群体的互动中, 不断受到社会中广泛传播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的刺激, 逐渐构建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和政治态度, 从而确立自己的政治方向。

二是初步掌握政治知识。这里的政治知识包括对历史政治生活的认识和对现实政治活动和事件的了解。“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过程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其它知识都是政治知识的重要内容。”[4]通过教育少年儿童, 他们不断形成对政治现象的认识, 培养出一定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政治思维能力。

三是训练政治技能。政治技能是少年儿童参与政治生活的技术和技巧。通过培养少年儿童的民主意识加强儿童自主管理的能力。少年儿童组织干部的层级选举塑造了一个儿童政治参与的雏形, 通过直接和间接参与政治活动, 掌握常规的参与技术和技巧。

四是积累政治经验。在教育过程中, 对于政治知识和政治现象的认识, 儿童的政治经验会在内化和外化中达成统一。一方面, 积累政治经验令儿童获得新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不断获得新知, 少年儿童的政治行为得到矫正。

三、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组织认同功能

(一) 组织认同的内涵

“组织认同是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它是指个体把自己的身份和组织相联系的程度, 这种感知能够增强个体对组织的归属感和统一感, 并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行为, 形成组织独特的、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5]组织认同就是使少年儿童的组织身份与其自我身份融合统一, 如果二者相契合, 那就表示个体认同组织。

(二) 组织认同功能的依据

组织认同的功能由组织的性质决定。少年儿童组织的群众性和儿童性决定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具有组织认同的功能。其群众性体现在少年儿童加入组织的自愿性、全体性和多样化。少年儿童的组织认同是指少年儿童对于自己所在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 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在自愿性的前提下, 少年儿童更容易用组织身份来定义自我身份。

少年儿童组织的组织管理、组织活动、组织符号和组织资源是少年儿童组织认同的物质保障。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做到目标与效果的统一, 在组织管理者的设计和统筹下, 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时的组织目标、正确的组织决策和系统化、层级化的组织设计都会对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产生重要的影响。组织的口号、仪式、旗帜、标语等象征符号能使一个组织保有一种独特的组织身份特征, 使少年儿童容易产生归属感, 从而实现组织认同。少年儿童组织是自主性的组织, 在组织资源上应该是在成人的指导下自主支配, 组织内的所有成员要遵循统一的组织原则, 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 从容形成和谐的组织氛围。

少年儿童的个性品质、个体能力、个体满意度和个体需求是组织认同实现的客观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同伴交往的心理特征能影响少年儿童对组织认同的程度。少年儿童的能力包括智力、体力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自制力、参与力和创造力, 使儿童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提高其参与组织建设的能力。无数这样的少年儿童组成一个整体就会形成一股集体力, 这种能力是高于个体能力的总和, 同时又可以反过来影响每个个体的能力和集体的能力。儿童对组织的需求主要有自主、交往、求知、娱乐、安全、合群、荣誉、审美和创造等, 儿童需要的满足会推动组织的发展, 为组织提供活力, 产生凝聚力、吸引力和教育力。

(三) 组织认同功能的表现

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认同功能主要是通过少年儿童表现出来。一是促使少年儿童对组织价值的认同, 即认同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原则, 并在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念;二是促使少年儿童对组织文化的接纳:能主动了解组织文化, 接受组织文化的熏陶, 并在生活范围内传播、丰富和自主创新组织文化;三是促使儿童对组织的责任感增强, 对组织中个人、群体投入较多的感情;四是促使组织团体的融合, 能够通过积极的沟通, 支持的态度以及勤奋负责的作风融入团队, 赢得信任, 建立团队默契。

四、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思想意识启蒙功能

(一) 思想意识的内涵

要界定思想意识, 首先需要认识“思想”和“意识”。思想“亦称‘观念’。指作为社会意识一部分的观念和观念形态, 二是指理性认识”。[6]在社会学领域中, 思想常指代一种普遍的思维模式。“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应, 对于个体来说, 就是对外界事物的思考和感悟之后形成的个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是人们在待人处事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观点、品质、意志、态度、情调等比较稳定的思想特性和倾向的总和, 它是人们的世界观、特别是人生观和处世哲学的直接表现。”[7]随着年龄的增长, 少年儿童对自然、社会和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进一步思考的需要, 这个过程就是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发育发展的过程。

(二) 思想意识启蒙功能的依据

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思想意识启蒙功能同样由组织的属性决定。少年儿童组织对社会施加影响要通过对主体进行思想的启蒙和价值观的熏陶。少年儿童组织的儿童性和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本质决定了组织的育人功能, 但教育只是其功能之一, 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内容虽然与学校教育的德育相似, 但是少年儿童组织教育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重视培养萌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少年儿童组织的政治性和儿童性决定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具有思想意识启蒙的功能。

从可能性来说, 少年儿童组织的儿童性主要体现在组织存在的目的、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组织的工作和活动必须遵循少年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三个方面。正是因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有规律可循, 掌握规律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进行启蒙教育, 才有可能促使少年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少年儿童时期是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施加影响的关键时期, 更能引导少年儿童向着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发展。

从必要性来说,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启蒙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的变迁导致了社会意识的多样化, 各种传播媒介对“主流价值”传播上的艰难, 在更加强调“民主、平等、沟通”的社会格局下少年儿童与自然、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频繁出现, 网络和各种信息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 使少年儿童就像鱼儿一样随波逐流于多样化的思想价值体系中, 在这些挑战之下, 少年儿童组织教育面临着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启蒙和教育的新挑战。

(三) 思想意识启蒙功能的表现

其一, 少年儿童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对其思想观念意识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量的积累, 也有质的飞跃。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会获得相应的情感和体验, 感受不同的态度和期待, 形成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 使他们逐渐形成一定的思想意识。另外, 少年儿童存在主体追求, 如主观的物质需求, 对同伴关系中友好交往的需求, 对父母的爱的需求, 对社会肯定和认可的需求等。在这些需求被满足和不满足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其二, 少年儿童思想意识启蒙通过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作用中表现出来。政治环境是指围绕着少年儿童的社会政治状况, 如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国家政权性质、政党制度等, 少年儿童会在周围的政治状况中做出自己的判断, 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经济环境主要是通过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周围人的消费水平对少年儿童施加的影响, 如:家庭收入、家庭消费、儿童可自由支配的零花钱、所拥有的玩具等, 这些会影响少年儿童今后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文化环境主要是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的类别之一, 与物质文化相对, 主要指文化的最核心部分———意识形态, 包括思想品德、学术、科学、艺术等, 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并主要以精神的形式表现出来, 与物质文化明显的实体特征相区别”。[8]国民素质和文化教育程度会对少年儿童的思想观念造成深远的影响。“物质文化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较之与人类精神和心理的关系更为密切。”[9]少年儿童通过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体验, 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 虽然他们可能还不能明确地认识这些概念, 但是这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了。

五、总结

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是涉及教育学、组织学、政治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知识的综合型学科, 可想而知其理论系统之庞杂。因此, 该学科建设需要更多研究者的参与。

参考文献

[1]李斌雄, 谌启航.如何促进当代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J].人民论坛, 2011 (23) .

[2]陈炳.政治社会化视阈中的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浙江学刊, 2012 (2) .

[3]陆士桢, 王剑英.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及价值追求[J].中国德育, 2012 (4) .

[4]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政治学研究, 1998 (2) .

[5]孙健敏, 姜凯丰.组织认同研究的评述[C].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10.

[6]冯契.哲学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7]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73.

[8]裴娣娜, 刘翔平, 万钫, 等.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5:6.

上一篇:实战之路在何方下一篇:“教学做”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