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2024-05-03

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精选十篇)

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篇1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刚开始学习日语时积极性很高, 然而, 随着新鲜感的退却, 其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况且, 日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必须从零开始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 词汇、语法等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难, 不少同学慢慢失去了兴趣, 积极性大大减弱。因此, 必须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新鲜。

笔者对选修日语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有50%的学生是因为喜欢看日本的动画片, 20%的学生是喜欢日本的某位歌手, 20%的学生想多学一门语言以备日后的工作需要, 5%的学生是自学过一点日语, 想进一步系统学习, 剩余的5%的学生纯粹是为了学分。从这一调查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学生对日语有浓厚的兴趣, 有一定的学习目标,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 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选课的目的, 合理设计课堂。

例如, 在课间休息时间, 放映一小段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 当出现讲授过的内容时, 提醒学生回忆知识点。在学生对五十音图比较熟悉之后, 笔者会进行“音乐教学”:选取一首比较简单而大家又比较熟悉的日语歌, 通过唱歌的形式进行五十音图的练习。实践证明, 在课堂上采取这2种形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且普遍对有关学习内容印象深刻。

二、有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加以有效的利用, 提高课堂效果、丰富授课内容。

例如, 在日语传统教学中, 对于五十音图的讲授是反复带读反复书写的, 枯燥无味, 严重抑制了学习欲望。笔者通过利用教学软件, 以动画书写的形式展示五十音图的书写方法, 并通过展示各类简单的图片, 加深五十音图的记忆。此举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更有效率。

另外, 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各类资源, 例如, 新闻网站、词典网站、文化类网站等。通过带领学生一起了解网站上的各类信息, 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又可以补充课外知识, 让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在一起, 寓学于乐, 寓乐于学。

笔者所执教的学校为军校, 考虑到学生对日本自卫队、日本军校的好奇心, 笔者会在课程的中后期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介绍自卫队或者日本军校的日语文章, 并进行小型的讨论。实践证明, 学生对日本自卫队和日本军校很感兴趣, 会积极主动地阅读文章, 用简单的日语发表自己的观点, 渴望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日本自卫队、日本军校。

三、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在我校, 经常会有学生因为军事训练或者其他的集体活动不能上课, 而平时的训练和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课后复习。但是, 日语作为一门新的语言一旦不能连续学习, 想要跟上步伐就比较困难。因此, 经常会出现有学生跟不上的情况。如按原定教学计划进行, 在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有可能会越学越难, 越难越不想学。

当有部分同学学习吃力时, 笔者采取了以下做法调整学习进度:先是跟学生一起复习较难的内容, 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由小组进行讨论, 互相交流重点和难点, 最后再进行适当的练习。整个环节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确保他们能理解、能运用, 整个过程不超过25分钟。如此实验几次后, 笔者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记忆更加深刻, 同时消除了同学之间不认识的陌生感, 整个课堂气氛变得积极活泼。

四、改变教学模式, 实现共同学习

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将日语课堂变成学生共同学习。

例如, 在进行词汇教学时, 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各组分别就单词的读音、汉字的书写、词汇的意义及用法展开讨论, 进行归纳总结, 并由各组选派代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各小组要进行不同的分工, 例如, 第一组负责读音、第二组负责汉字的写法、第三组负责词汇的意义等等。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又能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提高学习的效果。当然, 教师要在一旁进行指导, 学生讲解有误时要进行纠正。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考虑到有些课文内容比较难, 并非每一堂课都采取此方法, 仅仅在教授比较简单的课文时采取了此方法。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就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进行了尝试, 并在课堂上通过利用各类信息资源、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模式等方式进行了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举昆.共同学习的原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索日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3 (04) .

[2]张晓希.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5 (21) .

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 篇2

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

加强计算机类公共进修乖,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卒有很强的现实义.针对现在高校计算机类选修课在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

作 者:时贵英 刘华蓥 杨永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刊 名: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WORLD CHINESE ENTREPRENEUR ECONOMIC YEARBOOK・GAOXIAO JIAOYU YANJIU 年,卷(期): “”(6) 分类号:H191 关键词:计算机   公共选修课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 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教学;探讨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很多高校大都开设音乐课程,这主要因为音乐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很多高校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却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

一、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产生的问题

(一)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市、学生自身音乐基础教育水平差异很大,甚至有的学生对于乐谱还不能认识。然而,在实际的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接受音乐知识的效率不高。通常情况下,传统的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和跟唱法两种教学模式。对于讲授法而言,教师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针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创作背景、作品的从属流派等一一向学生进行讲解分析。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方法会逐渐使学生形成一种被灌输知识不良现象产生,尽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全面系统的讲授知识,但与现代教学的初衷相违背,从而使学生对于公共音乐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效率得不到明显提高。对于跟唱法而言,教师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作品的旋律,通过教师教唱,让学生跟着模仿,这种教学方法更容易形成一种固有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尽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创新和审美能力,但这种教学方式必须在学生掌握作品的内容、感情基调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一味让学生跟唱,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掌握音乐的多少丝毫没有任何效果,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对音乐没有任何兴趣可言。因此,将跟唱法运用到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中,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尤其对于音乐底子较差的学生而言,跟唱法音乐教学过于简单,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甚至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

(二)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没有足够丰富的教学内容

对于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而言,高校学生应该要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及外国音乐的欣赏等多项内容。然而,在实际的公共音乐选修课中,缺乏足够丰富的教学内容甚至有的学校对于音乐选修课程的设计不太合理,比如有的高校所开设的音乐选修课主要以音乐欣赏为主,而音乐欣赏主要是以国外音乐作品居多,对我国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戏曲等很少涉及,因此,在音乐选修课上,不少学生上课不认真,甚至玩手机等,缺乏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此外,由于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大不相同,在进行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时,往往会先向学生讲授一些中小学所学的基础知识,这种简单化的内容让高校学生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进而很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较低

由于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学历普遍偏低,不少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要开设的课程,却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公共音乐选修课的学习,进而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创新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一)创新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公共音乐学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讲授法和跟唱法等,没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很难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在一起,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提问法、比较法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这样才能积极探索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对于一些生疏的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然后针对学生所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详细地解答,最后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对于大家都熟知的作品来说,教师可全权交由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分析,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或者利用提问法进行学习音乐,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探索音乐知识,进而达到学生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另外,教师应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是音乐欣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演唱比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外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丰富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内容

如何丰富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呢?这就需要将音乐必修课和音乐选修课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渠道,从不同方位进行音乐的学习。由于音乐必修课要求较为严格,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比较多,而选修课则是开设多种课程,进而拓宽学生学习音乐的知识面,因此,将音乐必修课和音乐选修课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使高校的音乐课程的设计更为合理化。同时要加强学生对于音乐技巧的掌握,高校学生如果能够进行音乐技能的培训,从而有效掌握音乐技巧,这种音乐技巧不仅包括对声音的训练,还包括对乐器的演奏技巧,学生只有全面掌握音乐技巧,才能使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另外,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要讲求全面统筹的策略,不仅让学生了解国内的民族音乐,还要有效了解西方音乐,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国内的音乐和国外的音乐的不同之处,增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而对于流行音乐,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区分作品的好坏,进而提高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三)加强建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进行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师资力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因此,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效果要想得到显著提高,首先学校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引进高职称的教师,进而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另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培训教师进行学习,或者到国外进行研修等,这样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改变教学技巧,补充自己的不足,拓宽教学的思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审美情趣。由于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各个院校对于艺术教师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这就需要各个院校加强对于艺术教师的培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音乐教师,进而满足院校的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让高校的公共音乐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就需要各个院校的音乐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学习音乐的接受程度和学生学习的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机制,有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进而推动公共音乐选修课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加强公共音乐选修课教师的考核和培训工作,在全力培养优秀教师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实现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①王玮.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67~68

②王序.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6):186~187

③崔保亚.关于普通高等院校公共音乐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1(22):255

④李坤霞.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青春岁月.2013(6):224

高校日语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探索 篇4

关键词:日语公共选修课,问题,教学方法

随着国际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 日本和中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日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 在中国的高校中, 日语主要作为专业和外语专业的第二外语教授。不过为了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文化, 能够再多掌握一门外语, 扩展知识面, 许多高校也开设了日语公共选修课程。大部分的日语公共选修课主要是讲解基础的日语知识, 介绍基本的日本文化, 让学生更加了解日本,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了解, 大多数的高校日语公共选修课都是每学期开设, 共15周的课程, 每周授课一次。学生通过选课的方式报名, 选课人数大概控制在100人左右。关于学生选课的动机和目的, 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绝大部分学生是出于对日语感兴趣, 希望掌握一门外语;也有喜欢日本的动漫或日剧, 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听懂台词;还有希望拓展自己的眼界, 了解外国文化;当然只有少部分是为了纯粹的混学分而选课的。总的来说, 学生都是想通过学习, 得到更多的知识。

不过学生的学习目的虽然很明确, 但是一个学期下来, 学习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大多数学生在开始学习的几周之内还可以跟上课程的进度, 但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 日语的难度和复杂性远大于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丧失信心和动力, 选择了中途放弃;还有学生由于自身专业学业的繁忙, 没有时间和精力复习所学知识;当然也有教师在教授过程中, 授课难易程度和教学进度掌握不好, 过于专业化、缺乏趣味性, 没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使日语公共选修课变成了只为取得学分的选修课。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基于上述的问题, 笔者认为, 公共选修课程虽然不如专业课程那样重要, 但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学到知识, 增长见闻。所以更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一) 充分利用多媒体

目前,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资源, 会更好的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选修日语公选课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日语零起点, 学生们对于日语的印象或来自影视, 或来自书本等途径。对于日语一知半解的学生来说, 学习日语的动力就是对日语的兴趣。而如何能抓住学生的兴趣, 使其投入日语的学习中, 一直是困扰师生的问题。由于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 就让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过多媒体的辅助, 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日语的电影、电视剧或与文化相关的视频。这种方法的确让学生对日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如果过量的播放, 会让公选课变成影视课, 学习日语的目的性变弱, 娱乐的成分过多。所以, 适当的播放影视, 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贴近现实生活的, 有助于学习的视频资料才会达到真正的辅助教学。当然,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还在于通过教学PPT的制作, 实现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例如, 在讲解日语关于食物的单词的时候, 就可以例举出各种食物的图片, 配以教师的讲解, 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又巩固了单词的记忆。再如, 讲解买东西时所用的常用语时, 可以选择用日本人购物时的图片, 也可以播放有关购物的视频, 进行形象的讲解。学生就可以通过形象而生动的展示, 不但学会了语言的应用, 也了解了现实生活中日本人的生活文化。

(二) 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日语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课时比较少, 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 是教师思考最多的问题。在此以语音部分为例进行说明。所有语言的学习都是从基础发音开始, 日语也不例外。作为基础中的基础的五十音图, 在课程中的比重是最多的。因为日语的语音部分, 是能否学好日语的基础, 所以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讲授。语音部分的内容过多, 如果讲授过快, 一节课内讲授的内容过多, 学生会难以接受, 所以一般需要4、5次课才能结束。这样, 语音部分的讲授, 就分散开来, 每次内容在学生能理解接受为宜。剩余时间就要适当加入练习和扩充知识。如通过单词来记忆假名、增加日常寒暄语的介绍, 讲述日本文化或日本故事、与学生讨论中日的文学、经济等领域的问题等, 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轻松掌握知识的同时, 认识和了解日本,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 运用对比教学法

在讲授日语知识的过程中, 运用对比教学法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日语中以假名和汉字书写为主, 大多数的当用汉字与中国的汉字大体相同, 虽然假名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 但都是由中国古代的草书和楷书演变过来的。所以, 学生在学习假名时可以介绍其对应的中国汉字, 从而加深印象。对比教学法更主要的体现在汉字的教学上。日常书写中, 假名基本是作为句子成分和汉字的读音出现的, 所以还是当用汉字的书写更多一些。对于中国的学生, 母语都是汉字写成的, 学起来会比较容易。但日语的汉字虽和汉语的汉字相近, 有时却也天差地别, 这时明显的对比, 会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 在日语中, 有“娘”、“手紙”、“切手”、“お湯”的当用汉字, 如果不进行解释, 学生可能想当然的认为是对应着“母亲”、“手纸”、“切手”、“汤”的汉语意思, 但其实日语中这几个词和汉语意思没有任何关系, 分别是“女儿”、“信”、“邮票”、“热水”的意思。把这些有着强烈对比的词汇举例进行说明,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再如, 日语和汉语的汉字在写法上的不同也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教学。日语的当用汉字“花”“歩く”“応”“礎”, 在笔画和书写上和汉语的汉字是不同的。

总之, 日语公共选修课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结合学生的现实状况, 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安排丰富的教学内容, 配合适当的教学法, 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教学水平, 让日语公共选修课成为一门对学生有意义的课程。

参考文献

[1]范晓辉.高校日语选修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0) :112-113.

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篇5

2.1建立健美操常规活动机制

学校在既有的教育教学和学科设置的框架内,推动健美操活动常规化、常态化与大众化,建设健美操选修课高效教学的学校制度环境。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把健美操与大学生早操并列实施。按照高校现有的作息制度,学校把健美操与早操一并施行,让学生在做完早操后再做一定时间长度的健美操,使健美操运动最大范围的普及化,以此来推动学生积极地学习。第二种,开设健美操活动的专门时段与专职区域。学校可以把正常工作日的下午的课外时段或周末的某个时段作为专门时段,划出学校内的某个特定区域为专职活动区域,让不同院系、不同班级与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斗舞性的娱乐、编舞与训练活动,以创造全校性的健美操活动氛围。第三种,建立健美操常规活动的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与保障机制等,对表现突出的教师、院系整体、班级、社团、学生个人,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鼓励或激励,例如给予教师和学生荣誉称号,给予优秀团队统一服装的支持等,建立与组建健美操活动的核心辐射团队,使其发挥强力的带动作用。

2.2开发健美操教育教学的学生资源

作为选修课的健美操教学组织,评价其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及其学习情况。学校和教师充分挖掘和学生中蕴藏的教育教学资源,使他们在发挥示范与榜样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去感染、带动与教育其他同学,对健美操的教学与学生体质改善是事半功倍的有效举措之一。对学生触动较大的有三类资源:第一类,健美学生自身的优美形体资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体型美的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领舞者,把他们个人及其健美操运动的状态,作为一种具有示范和榜样性的资源,激活与提升学生的爱美之心,引领其他学生积极地开展健美操学习和运动,以追求良好的外在形体形象助力个人的事业和生活。第二类,健美操爱好者学生的健美操技术技能资源。健美操爱好者学生他们作为健美操选修课的积极分子,他们无论是出于个人锻炼还是学习提升自己的需要,都会在课堂内外积极地展示自己。教师据此可以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助教,让他们在课堂上帮助分组教学,在课外开展训练或复习性的教学,使健美操学习与运动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种环节中。第三类,特长学生的健美操创新资源。特长学生会根究自己的需要、兴趣与个人理性目标等,开展更多的健美操创新活动,如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把舞蹈元素融入健美操,有某种武术基础的学生把其改编为健美操,以及有音乐才华的学生他们可以为各种健美操去专门开展编曲工作等。教师要能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注意搜集、整理与固定,作为新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资料运用。

3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修课的教学组织注意事项

健美操选修课作为一种源发自学生内心的喜爱与学业学习兼得的课程,教师需要在继续激活学生爱美之心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的强制性与激励性去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和管理,如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甚至学业处分等;运用健美操的时尚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与切实的时尚价值观,在科学的健美操运动中去收获健康、健美与快乐;创建健美操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组建健美操社团、组织健美操日常锻炼活动、作为一种文艺节目参加各类文娱活动等,使健美操融入到大学生学习、运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结语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的健美操教学组织,既有其他公共选修课的共性,也有健美操运动自身的特点。学校与教师既要在基本的教育教学体制内,发挥制度的刚性管控作用,更要运用健美操自身的时尚性、形体优化健美的作用,去培养大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体育的兴趣,树立科学健身意识、终身体育意识与个性化体育意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社会交际创设良好的个人外在形象和健康体质。

参考文献:

[1]张虹.关于高校健美操公共体育选修课教学组织方法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4):135-139.

[2]张俊丽.山东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3]白路霞.高校教学中健美操对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5):102-104.

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篇6

[关键词]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18-02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任务,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优化本科生知识结构,促进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塑造,培养一专多能的博雅型高素质毕业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展特点,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具体举措之一。

欧美高校高度重视公共选修课建设工作,美国部分高校公共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高达50%。[1]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学分制以来,我国高校开始设置公共选修课,且开设数量日益攀升,在整个本科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直属中央军委的综合性大学,是我军工程技术的最高学府,是“985工程”、“211工程”和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全校2014年秋季学期开设选修课达到80门,涵盖政治理论、人文社科、军事基础、领导管理基础、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等五大系列。各高等院校积极探索公共选修课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改革路子,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 [3] [4],但总体来看,仍存在很多共性突出问题和困境,值得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关注和改进。

本文结合作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近年讲授公共选修课天文学基础、航天技术的经历,对公共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的教学改革方法进行系统总结。

一、公共选修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十年来公共选修课教学实践来看,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涉及课程设置、课程讲授、课程考核、课程评价监督、教学过程管理等诸多方面,但核心问题是学生“学”的问题和教师“教”的问题。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消极

虽然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深入人心,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本科生往往把必修课尤其是专业必修课学习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将精力和时间(包括课余时间)基本上投入必修课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在公共选修课课堂上仍在进行必修课学习,而将公共选修课当作“凑学分”的途径,抱着“及格万岁”的思想,学习态度消极,加之我国高校目前本科阶段课程学习任务仍然偏重,学分要求偏高,有些学生确实没有精力顾及公共选修课学习。同时,很多高校关于公共选修课的制度设置对学生形成错误引导,如公共选修课成绩不纳入综合成绩排名范畴,公共选修课考试不及格不需补考(仅没有学分),规定公共选修课不能采用闭卷考试,等等。

(二)讲授内容缺乏论证,偏离公共选修课开设初衷

公共选修课开设的初衷是满足本科生求知兴趣,扩展知识范围,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综合素养。同时,公共选修课的讲授学时一般不会太长,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公共选修课一般为18学时。开设初衷和学时限制对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内容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很多教师对公共选修课讲授内容建设投入和重视不够,讲授内容过多,如自然科学类选修课包含大量定量内容,甚至有个别老师直接将名称类似的专业课内容搬入选修课,这对于专业跨度较大的学生来说,理解极其困难,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

(三)授课方式单一呆板,难以引发学生兴趣

对于公共选修课,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式,更有甚者当起“幻灯片”解说员,采用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缺乏或根本没有师生互动[5],无法激发学生基本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课程出勤率低,加之前述学生对于选修课本来不积极的学习态度,造成选修课教学效果较差。此外,很多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即走,课后更不通过电话或者邮件等方式与学员交流,师生“零沟通”,不给学生基本的答疑解惑的机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特别是本身具有学习热情的学生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除教师教学态度外,还有教学能力的因素,有些教师自身对于所授公选课也不是科班出身,又不注重加强学习,缺乏讲授“吸引性”课程的能力水平。

(四)采用纯理论教学方法,缺乏必要实践环节

目前,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信息直接传输式的纯理论教学,无论是从学校教学要求来说,还是从自己主观能动的角度来说,教师都极少考虑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实践教学环节。而事实上,知识传输的方式很多,无论是自然科学系列选修课,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还是军事基础类选修课,很多公共选修课恰恰是通过实践方式才更有利于知识接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作者承担或参与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基础、航天技术等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也参与了航天时代的天文学这样具有公共选修课性质的新生研讨课教学,针对上述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一)精心论证,精选课程讲授内容

在公共选修课内容选择上,组织教学小组人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多轮研讨,慎重取舍,精心确定课程教授内容,并在历年讲授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逐步更新和调整。以天文学基础为例,其属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系列选修课,内容涉及天体位置与运动、时间与历法、天文观测、太阳系、恒星、星系等诸多内容,在天体运动、时间等部分会涉及大量专业的球面坐标上描述天体运动的内容,天文观测包含的天体性质测量部分则包括天体距离、质量、大小等很多性质的定量测量,这些内容对于天文学专业的学生是十分关键的,但对于非天文学专业的学生,考虑公共必修课的教学目的,则必要性不是很充分。为此,在内容规划上,我们选取了着重讲述基本概念、基本现象、基本原理、与人们所观所感相对更加密切的内容,实现无预修课前提下,学生易于接收,便于理解。

(二)大力在“解”上下功夫,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具有全校自由选课性质,授课对象遍布全校各专业,由于我国教育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不重视通识教育,除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外,其余自然科学学科中的很多概念和理论学生往往感到陌生,知识接收难度相对显大,因此,教师在“讲”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内容的理解,尽量用灵活的方式、形象的语言、丰富的外延知识吸引学员,促进他们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关键知识点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图、文、声、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下大力气对教学课件进行了设计,除教学内容外,还对显示风格进行了专门设计,使其具有视觉冲击感;结合重难点知识点,引入了大量视频类科普教育片进行强化教学,如天文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了中央电视台的《斗转星移》系列片等。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课程特点,我们适当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仍以天文学基础为例,天文观测是天文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员具备最基本的天文观测能力,我们专门购买了两台天文望远镜,安排2个学时的观星实践,还专门安排2个学时讲授功能强大的星图观测软件知识。这样,使学生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条件下,观测上下几千年、世界上任意地点的四季星空,教学效果良好。

(四)注重建立与学员的畅通交流渠道,促进学员学习

除课间交流外,注重通过教学网论坛、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与学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回答学员的各种问题,包括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和学习生活其余方面的问题。以天文学基础为例,我们除上述所提途径外,在有重要天文现象的时候,还邀请和组织学员一起观看,如我们起观看了2014年10月8日的月全食。通过努力探索,教师建立了与学员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拉近了与学员的距离,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员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院校本科生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6],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热情、教学监督与评价、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本文结合笔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担和参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经历,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高等学校的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把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放在重要突出位置,加强调查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学管理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

[ 注 释 ]

[1] 刘小庆,明庆华.大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态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4(2):49-56.

[2] 贡福海,胡效亚.改进公选课教学管理,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J].中国大学教学,2007(2):65-66.

[3] 刘婕.高等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的研究与分析[J].科教导刊,2014(23):8-9.

[4] 靳娟,斯扬.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9-103.

[5] 曹玉慧.大学公共选修课程质量保证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6] 蒋湘祁,魏书敏,夏丹凤.高校公共选修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116-118.

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篇7

高校公共选修课是高校必修课的有益补充, 体现着高校教学多元化和素质化。外语类公选课对于培养培育会做会用的实践型人才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各种限制, 高职类外语类公共选修课没有体现出它应有的充分体现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多样性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甚至有人评价公共选修课为“看似一个老师, 上百学生, 表面效率高, 实则毫无用处”的无用课程。

1 如何来走出外语授课无用这个怪圈, 是高职外语类公共选修课需要面对的问题

1.1 考试方法的利与弊

人都是有一定惰性的, 对于人的激励形式一直是考试的方式, 这是几千年来无法更改的。即使现代教育多次提倡素质教育, 但是不管任何教育, 其硬性指标最终仍然是考试。在学校教育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 虽然与我国评价体制不尽相同, 但是进阶、升学的最终硬性指标也是考试。所以, 要改变高职外语类公共选修课现状就要从考评机制做起。传统的外语类公共选修课的评价机制虽然以考试为主, 但是只注重期末考试成绩, 期末考试也只是老师划划题, 学生为了考试及格背背题, 背完考完了就可以了, 并没有形成学生知识技能库中的一部分。学完了不会说、不会听、不会用。

1.2 选修课平时成绩的测评科学性差

选修课因为学生众多, 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准确性, 课堂听课程度, 课堂认真程度来给予学生平时成绩, 而仅仅只能通过学生的出勤情况给予学生平时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既然学生来了都会取得平时成绩, 对自己课堂的态度也就不那么认真了。

1.3 学生学习选修课的目的不明确

学生参加选修课学习, 并不是为了多学习一门实践技能, 而是为了集齐学分的被动行为。相对于选哪门选修课能够提高技能的情况来说, 学生更加关心的是选哪门选修课更容易获得学分, 选哪位老师的选修课能够得高分的情况。所以选修课增加学生技能的作用也就形同虚设了。

2 为了提高高职外语类公共选修课的教育质量, 必须改革高职外语类公共选修课评价机制

2.1 鼓励多位老师开设多门或同一门外语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在课程授课中采用学生打分和教师互评的机制, 即学生对课上的教师进行评价, 以及欢迎无课教师前来听课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学生的评价有时过于主观, 例如教师的气质或者教师严厉程度等都会影响到评价。而单纯的教师评价又脱离我们教育以学生为本的主旨。两种考核形式结合在一起, 期中和期末结合进行评价, 采取末尾淘汰制, 增加外语类公共选修课教师的教学责任感。

2.2 采用多种课堂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的外语公共选修课体系单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为主的评价机制, 采用多种评价机制并存的评价方式。例如, 可以进行技能考核。期末考试也要充分考虑外语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差异性, 采用听说考试, 不进行卷面考试。把学生课堂体系充分纳入考核机制, 既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大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动性。

2.3 尽量采用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根据选修课学生的数量, 可以把外语类选修课学生2人或3人或若干人分为一组, 每隔几周进行小组比赛以提升学习效果。比赛靠前的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加分以及小礼品等的奖励, 对于比赛靠后的组进行鼓励, 同时把每组的排名马上予以公示,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 同时让他们在公共选修课中得到团结协作的能力。

2.4 建立健全外语类选修课选课形式

根据外语类公共选修课的性质, 可以缩小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班额。实行选修课教师连带责任制, 即对学生的选修课的课上和课下学习进行跟踪。对分组同学根据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分组, 分组要均衡, 即一个小组同时要有学习好的学生, 也要有的学习差的学生, 利用好带动差来实现学习目的。

3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 外语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外语类公共选修课承担了对基础外语之外的学生进一步学好外语知识的作用。但是, 高职教学中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对外语类公共选修课足够重视, 为了提高外语类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 必须首先改革外语类公共选修课的评价机制, 才能更好地发挥外语类公共选修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学勤.关于高校选修课课程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2005.

关于大学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思考 篇8

一般来说, 公共选修课由于面向全校学生, 学生来自不同院系, 所学专业不同, 公共选修课的考核又相对于专业课较为宽松, 因此许多学生往往会抱有混学分的想法, 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那么, 如何能使公共选修课上的生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公共选修课的课时一般较短, 教学内容不可能涉及非常广泛, 面面俱到,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更多更好的获取到知识, 必须积极探索、改进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科和公选课的特点, 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首先, 在讲授中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和学科意识的培养, 而并不限于具体琐碎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既加强专业的培养, 又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 提倡“启发式”教学,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采取课堂提问、课堂答疑、课堂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教学相长。公选课教师应在简略告知本门课程的特点、用途, 激励同学自行探索的同时, 选取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内容重点进行讲解, 所选内容应注重实际应用和同学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观念, 即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传授方法与培养能力, 有必要和时间时, 可以给出相关的问题, 请同学自行思考解决, 拿出自己的方案, 大家一起进行分析研究, 引导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

二、改革教学手段

以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主体的信息革命, 已经深刻影响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以往只利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 已经很难再满足学生的要求了。因此需要对教学手段作必要的改变。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通过收集各种不同的素材, 把声音、图像、视频、程序等结合起来, 设计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课件, 对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感官进行综合的刺激, 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理解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信息量,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加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 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主动学习。

其次,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及答疑相结合, 采用学术交流、考察和撰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辅助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训练, 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并努力获取学生对本课程的反馈信息。这样既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也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调整教学内容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自己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 在讲授一门课程时, 首先要给学生留下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印象。公共选修课由于受学时限制,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知识点全部教授给学生。因此, 教师要对所教课程的内容进行取舍, 课程的内容要详略得当, 突出重点。不该讲的东西少讲或不讲, 该讲的理论和知识要讲深、讲透、讲够。

其次, 公共选修课的授课对象常常并非一个专业、一个年级的学生, 因此其内容的选择应以拓宽知识面为主,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 了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公选课的教师在保持学科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 对讲课内容进行重新设计, 做到删繁就简, 通俗易懂。

总之, 公共选修课是整个大学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选修课教师应完善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 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从提高教学质量着手, 不断改善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对公共选修课的学习, 能够建立相对传统知识结构更为宽厚、合理的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褚庆忠, 徐杨可.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

[2]郭学勤.关于高校选修课课程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2)

[3]左颖.也谈公共选修课受欢迎的必要条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5)

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篇9

1 高等院校开设Matlab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

在高等院校的很多专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中,往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及分析,计算量大,而且很多问题也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要借助计算机编制相应的程序来求解。而高校中流行的C、BASIC和FORTRAN等编程语言虽然通用性强,功能强大,但存在语法限制和编程语句较多等因素,通常使编制程序繁杂,且效率低,易出错,不易学习掌握[2]。此外,利用这些语言编写程序在表现图形方面困难,且不易控制操作,有些运算结果的图形处理需要其它专门图形处理软件,这些都给使用者带来了许多不便。而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软件弥补了这些不足。如果应用Matlab编写程序,解决问题就变得十分简单。

Matlab是Cleve Moler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发的一种针对数值计算的软件,经过近30年的不断完善,Matlab已发展成集数值计算、符号计算、绘图和仿真等于一身的工具软件。已被广泛用于工程计算、统计、自动控制、信号处理与通讯、模式识别和金融建模与分析等领域[3]。

正因为其强大的应用功能,当前已成为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大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最常用且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同时,也成为攻读学位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Matlab基础”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最先进、最有效的研究与开发手段,还可以弥补学生在工程计算中应用计算机方面的不足,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 Matlab公共选修课教学探讨

在Matlab教学中,我们发现初学者对学习这门课程的接受能力较差、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因此,在Matlab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如何利用较少的学时激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对这门课程的接受能力、提高Matlab软件的掌握水平将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2.1 采用实例,操作演示与讲解并进,激发学生兴趣

在Matlab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教师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动力不足、精力分散等问题,枯燥的功能函数介绍和程序设计往往让初学该课程的学生觉得乏味。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结合Matlab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展示Matlab强大功能,设置应用悬念,引发学生兴趣。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再好也不及多媒体对信息传递的直观和有效。所以,在Matlab公共选修课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介绍Matlab软件的功能,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次上课,在介绍Matlab主要功能时,针对每个功能选择合适的实例采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例如,在介绍Matlab软件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功能时,可以学生烦恼的复杂方程组、微积分的求解为例,让学生感受到Matlab软件功能的强大及其实用性;在介绍Matlab强大的图形可视化功能时,可给学生演示典型的二维图形及三维图形的绘制,至于相应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及图形的编辑处理,等候后续章节的解析,以此设置了悬念。

其次,在后续章节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函数功能及其实例的操作演示,边演示边讲解,以功能演示促进、强化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Matlab是一种强大的数学软件,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数学中常见的一些手工难以解决的问题,用Matlab软件加以实现,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的简单化。

例如:求方程3x4+7x3+9x2-23=0的全部根,手工计算法可以是先利用因式分解以及变量替换进行计算,比较麻烦。如果借助Matlab求解则只需进行以下操作即可:首先建立多项式系数向量,即p=[3,7,9,0,-23],再输入x=roots(p)语句,回车键即可求出所有的根。

在绘图方面,如果打算在一个坐标系中同时画出多条曲线,传统的方法就是根据方程取函数点,一一描点,连线,且绘图不准确,曲线不光滑,而采用Matlab绘图将更快捷、准确。例如要在同一坐标系下绘制在0≤x≤6范围内的sin(2x)、sinx2、sin2x,此时只需在命令窗口输入以下语句即可得出如下图所示的图像。

x=linspace(0,6);

y1=sin(2*x),y2=sin(x.^2),y3=(sin(x)).^2;

plot(x,y1,x, y2,x, y3)

利用Matlab丰富的库函数解决问题是非常方便的,由此可突出其优势,而这要是利用其它高级计算机语言实现该功能将需要编写很多程序语句代码,学生很难掌握。如此通过对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2 了解学生知识结构,注意教学进度及额外知识的补充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知识结构不尽相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应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并在必要时给学生以额外知识的补充。由于Matlab语言是专门用于矩阵运算的语言,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矩阵运算,Matlab所有的数值功能都是以矩阵为基本单元实现的,由此可见在Matlab软件中矩阵的重要性[4]。而对于一年级的高校学生,由于在学习Matlab课程时,还未接触到矩阵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进行矩阵方面知识的补充。要对矩阵、逆矩阵的概念以及矩阵的基本运算等给以清楚的讲解。

此外,由于Matlab公共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不同层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所以教学中应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再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并适时讲授Matlab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帮助演示功能及各种学习资源

Matlab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完善的帮助系统,包括帮助命令、帮主窗口及帮助演示等,能有效的使用帮助系统所提供的帮助信息,这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可首先演示某些函数的功能,再引导学生直接阅读英文版help文件,这样不仅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又可避免在Matlab学习中对相关命令和函数理解的偏差。引导讲解help文件时,应从简单易懂的实例出发。Demo演示文件几乎涵盖了Matlab的所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演示实例,通过演示程序学习是初学者的一个很好学习方法。只需在demo中选择待查命令或函数,点击“run this demo”就会弹出相关的图形用户界面,通过按钮产生不同的操作。

此外,由于Matlab软件每年均有不同的版本更新,其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强大,而公共选修课课时有限,不可能对Matlab软件的功能介绍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此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Matlab软件方面的优秀书籍、论坛以及应用与学习的网站,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有益信息。如:Mathworks公司的网站(http://www.mathworks. com)、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站点(bbs.tsinghua.edu.cn)、东北大学薛定宇教授维护的Matlab大观园站点(http://www.matlab-world.com)等[5]。

2.4 加大师生交流平台

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整个这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多种师生交流的方式。在课堂上,加大师生互动交流,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简单程序的编写及功能语句的分析,以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课余时间,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师生交流,不但及时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加深了师生友谊,促进了教学的和谐、有序、高效的进行。

3 结 语

在Matlab公共选修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交流互动,积极的引导学生,课堂上采用实例,操作演示与讲解并进,讲解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总之,在Matlab公共选修课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高等院校开设“Matlab基础”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和软件使用技能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Matlab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该语言常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措施,探讨了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水平。

关键词:Matlab基础,公共选修课,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素萍.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之思考[J].科教文汇,2010,03(上旬刊):19-20.

[2]安建成.关于在理工科院校普及《MATLAB语言》的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9):36-38.

[3]http://www.mathworks.com/

[4]刘慧颖.MATLAB R2007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3.

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 篇10

师范类学生将来的职业一般都是教师, 所以根据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也就是说对教师知识面的要求会更宽。因此, 在师范类院校中开设选修课是非常必要的[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拓展学生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此, 笔者将结合师范类院校开设公共外语选修课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师范类公共外语选修课的现状及问题

师范类院校开设公共外语选修课是在近几年开始的, 主要包括商务英语口语、大学英语四级提高班及相关的国际商务沟通等公共课程。随着公共选修课的发展, 公共外语选修课已逐渐增加英语三级提高班、英语演讲及商务韩语等相关的公共外语选修课。在开设外语选修课的过程中, 师范类院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课程设置过于广泛。

在高等院校中, 一般学生上选修课的时间比较少, 在师范类院校中也是一样, 学生每周只有两个课时用来上选修课。学生要真正掌握好一门学科的知识, 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学习, 尤其是语言类的学科, 学生在每周两个课时的情况下真正掌握好, 是有很大难度的。在开设外语公共选修课的时候, 对韩语等单独的语言类课程, 可以改为学习韩国文化等相关的内容, 让学生在学习选修课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2]。

(二) 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兴趣的考虑。

学校在开设公共外语选修课时, 一般只关注这门选修课对教育工作的实用性, 而缺乏对学生兴趣方面的考虑, 比如开设的英语三、四级提高班选修课, 对学生英语三、四级的考试确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在课程安排上却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 多开设一些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课程。

(三) 选修课的学分较低。

在师范类院校开设的选修课中, 虽然设立了学分制, 但对学生没有太多的要求。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必修课与一些限选课中已经获得所需要的学分, 对开设的各种选修课学分对自己的学业已不会有什么影响。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 一般在师范类院校中只需要学生选修两到四个学分就可以[3]。这种情况会大大地降低学生对选修课的需求, 而一般公共外语选修课对于师范类院校的学生而言, 本身的吸引力不大。

(四) 教师对选修课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师范类院校中, 所设立的公共外语选修课在教学的过程中, 没有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性, 一般安排一些课时不足的教师上选修课, 这些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 并不能针对选修课的相关内容安排教学计划, 导致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不能偏低, 无法实现选修课的教学目的。

二、提高师范类学院公共外语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 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课程设置。

在开设选修课的过程中, 可以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具体需要, 学校与学生之间通过经常沟通了解学生喜欢那些课程, 合理设置好课程。通过对学生的了解设置课程, 可以真正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兴趣, 从而避免盲目开设选修课的情况, 将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达到开设选修课的目的。

(二) 根据选修课的需要确定教材。

因为选修课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性素质, 所以选修课一般与现实实际情况结合得比较紧。因此, 选修课的时效性就比较强, 公共外语选修课也是一样。因为在必修外语课中, 一般都是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因此, 在选修课中, 可以选取一些与社会更贴近的教材弥补必修课中的不足, 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另外, 选修课的任课教师应根据社会的发展,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教义。

(三) 探索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区别于专业课教学。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主要区别就是,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因此, 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 依据的主要依据就是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一般来说, 与所学专业有关的选修课, 学生选择的概率都比较小, 主要是因为学生每天都在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 从而对与之相关的选修课不感兴趣, 而选择一些非本专业的选修课, 这样就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 选修课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特点, 制定一套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

(四) 鼓励优秀教师、企业负责人和社会优秀人士开设专题性讲座的选修课。

选修课的目的就是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必修课中学不到的知识,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因此在师范类院校中开设公共外语选修课,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有优秀的师资, 可以鼓励优秀的教师出国进修, 让教师将外界的更广阔的世界带进校园。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一些优秀人士举办讲座, 全面拓展学生的视野[4], 大大提升学生对外语选修课的学习兴趣, 还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学校可以通过改进选修课的考查与考核制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多开展一些互动讨论的活动。在期末考核中, 根据选修课的性质, 确定不同的考核方式。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综合型人才。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高等院校的选修课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提高公共外语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同时尽快完善公共外语选修课的教育制度, 对师范类学院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对师范类学院开设公共外语选修课进行了探索, 希望对师范类学院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耿彩芳, 朱宜宾.高校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01) .

[2]黄巧萍.加强公共选修课建设推动高校教学改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 (02) .

[3]张学椿.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改革初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1) .

上一篇:生涯规划教育下一篇:超市收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