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教育

2024-05-03

生涯规划教育(精选十篇)

生涯规划教育 篇1

2016年, 一个名为“生涯体验周”的生涯教育体验项目席卷北京、湖南、四川、广东、浙江等地的诸多大学校园, 为大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生涯体验周是什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 而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往往过于偏重理论,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普及性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 却不能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操方法, 因而缺乏学习主动性, 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也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以致难以取得积极效果。基于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的理念和体验式教育的特点, 我们设计了一种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形式——生涯体验周。生涯体验周是将职业生涯规划元素外化成系统的活动, 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相关活动进行自我目标定位、自我探索、职业探索等, 在实践中了解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项目的开发者, 北京仁能达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谢伟告诉记者。

在活动现场, 一共分设5个区域, 10多个小关卡, 每个关卡均有志愿者守关。学生参与时, 先在入口处领取一份空白手册, 进入活动区域, 根据地图导引, 进入相应关卡。然后依照“关主”的引导参与体验活动, 过关后即可获得通关章。体验活动结束后, 可以去奖品区根据盖章数量领取相应的奖品。

主办方告诉记者, 各个区域侧重点不同, 分别代表生涯规划当中的一个模块。比如, 区域1是“探索未知的自己”, 通过看图认识自己, 写下自己的梦想、以及成就动机挑战赛等活动, 让学生来认识和察觉到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 面对挑战会是怎样的态度和风格。

区域2的“职业探索”, 设有“21世纪的职业生涯发展模式”、“职业世界地图”、“职业信息探索”、“职业胜任力素质”等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世界是如何划分的?我即将进入的职业世界运作的规律是什么?如要做出一个“好”的职业选择, 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深入了解职业世界, 可以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区域3到区域5则是围绕行动与决策设计的相关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 并且帮助学生理清生涯决策过程中的难题, 学会摆脱某些不合理信念, 做出合理的决策。

另外, 在生涯体验周活动期间, 还会安排与现场活动相配套的主题沙龙讲座, 由专业培训师来为同学们交流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相关问题, 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现场活动的意义, 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更深的思考。

生涯体验周怎么样?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生涯活动周现场, 一名本科生在参与了“梦想家”活动之后表示:“我觉得这个活动挺有意义的, 它能够展现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可以不带其他因素和杂质, 反映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

“参加活动后我感觉会对自己专业想的更多一些, 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的性格, 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不再盲目了。”还有的同学表示, 收获最大的是“职业世界地图”的活动。“这是一个创新的形式, 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 接触过后发现确实对我们以后找工作有很大帮助, 我觉得大学教育的话, 主要是告诉我们说,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想要去做什么, 但是现在很多大学教育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但是这个简单的地图, 让我对自己的性格和职业选择有一些新的认识。”

“由于生涯体验周活动的开放性、现场性, 以及趣味性, 每次都能吸引学校里许多同学前来参与。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 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学到相应操作方法, 并且学生能通过活动, 全面接触生涯教育, 对之产生兴趣, 激发学习意识。通过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可以提升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谢伟介绍说,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 “生涯体验周”可以带给他们不同的收获。大一的学生, 可以通过参与生涯体验周当中的各类活动, 开始了解到生涯规划的作用, 接触到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初步建立起生涯规划的意识;大二的学生, 可以在生涯体验周的活动中, 开始进行自己性格、兴趣的探索, 结合学校开设的生涯规划课上的一些理论, 对于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形成进一步认识;大三的学生, 则因为自身性格的成熟和阅历的增长, 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涯体验周中相关活动的意义, 在职业世界探索方面获得较大启发, 从而学会为即将到来的毕业和就业进行相应准备;大四的学生, 在参与生涯体验周活动的过程中, 则可侧重于展望未来生涯发展模式, 厘清自己的求职意向, 学会如何进行生涯决策, 促使其作出合理选择。

除了参与活动的同学, 守关的志愿者也有不同于一般志愿服务的感受。湖南大学一名学生志愿者告诉笔者:“如果这个活动做得好, 我想一定会传承下去, 我希望通过我这次服务, 让他们受到启发, 下次做活动的时候, 让他们也会来做这个岗位, 做这个志愿者, 为大家服务。我相信我们的这个志愿工作真的会改变很多同学的命运。在活动中, 我会给参与者提一些问题, 但不一定给参与者什么正确的答案, 而是给他们一些启发, 一种思考方式, 比如说, 我问他的时候, 他根本答不出来, 但启发他思考的过程已经很重要了, 就是收获。我觉得有一些启发, 对于同学就很好了, 有一点影响, 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她表示, 她现在已经大三了, 希望大一的时候就能在学校经历这样的活动, “在那个时候, 如果有人给我拨开迷雾, 或者有人给我指点一下, 也许我现在会过得更好。”

生涯体验周的意义

“在校内开展生涯体验周这样的现场活动, 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让生涯规划的理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同时比起一般的教育形式, 这种露天开放进行的体验活动, 也能够覆盖到更多的学生。”据了解, 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湖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浙江工商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开展过的生涯体验周活动来看, 每次参与人数都在千人以上。

对于学生来说, 生涯体验周活动是很好的实践锻炼过程。活动中, 全程都是由学生志愿者作为活动关主与参与的学生交流。这些活动关主事先都经过专门的培训, 能够给参与的同学进行相应的讲解, 激发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活动的意义。这样的形式, 会让参与的学生觉得比较亲切友好, 乐于投入活动之中, 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成长, 同时志愿者也会得到很多锻炼, 加深对于生涯规划的理解, 逐渐成长为学生中生涯规划方面合格的“朋辈辅导员”。

对于学校老师来说, 生涯体验周活动改变了传统生涯教育的模式, 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本次活动是就业指导中心在为成理学子在就业服务方面的一大进展, 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唤醒学子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意识, 改变之前枯燥、缺乏客观性的课堂对职业规划课程的教育模式, 以有趣生动的体验活动, 让学生们踊跃参与, 积极寻找自身对职业生涯认识的问题。就业指导中心将在此次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就业创业指导各类服务, 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成都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表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老师也认为, “生涯体验周”活动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 推动了学校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 创新了课堂组织形式, 深化了学校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的教学研究。对于学校来说, 生涯体验周活动是很好的校园活动形式和对外交流机会。高校通过开放的生涯体验周活动, 可以丰富校园文化, 营造实践氛围,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产生对于生涯规划的兴趣, 认识到生涯规划的价值, 提升其开展生涯规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 通过这种为期一周的现场大型活动展示方式, 学校领导和老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走近学生, 观察学生们的表现, 与学生亲切交流, 便于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另外, 各学校也可借此机会邀请其他院校领导和老师前来参观, 开展和促进本校与地区间、兄弟院校间的生涯教育交流, 相互间取长补短, 形成多样化的生涯教育理念, 从而可以带动地区间生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不仅于此, 谢伟表示, 通过专业精准、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的各类生涯体验活动, 还可以完成对于学生生涯状况的体检, 收集到本校学生的生涯质量数据, 这些结果, 可以用以总结学生特点、分析相关原因, 为本校老师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因材施教, 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比如, 通过对于某个学校参与生涯体验周活动的学生的问卷调研, 我们发现, 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在生涯决策方面处于中等困难水平。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决策困难分别为‘缺乏关于职业的信息’、‘犹豫不决人格’和‘缺乏决策过程的信息’。1/5左右的学生在‘缺乏关于职业的信息’、‘缺乏决策过程的信息’、‘不一致的信息’, 这三个维度上分别有存在着高水平的生涯决策困难。我们还发现了该校不同学院的学生, 表现出了不同维度和水平的生涯决策困难。通过进一步实地观察和现场访谈, 我们发现, 该校学生生活充实, 忙碌, 但是目标不够明确, 这样就会导致时间的分配重点不清晰, 时间被各种占用, 但是个人的收获不大, 甚至出现茫然焦虑的情绪。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需要界定价值观, 根据价值观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行为。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对该校就业指导中心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一些措施来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其价值观, 增强行动的指向性, 提高行动效率, 从而增进其成就感, 并且培养出未来生涯发展的相关技能。”

教育生涯规划[推荐] 篇2

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明天,所以一直为着心中的那个梦而奋斗。职业生涯规划,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对我们心中的那个蓝图的描绘。我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就是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远大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青春短暂,从现在起,就力争主动,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路,去描绘这张生命的白纸。

一、个人资料

姓名: 王丽(张一凡家长)

工作单位:晋城市城区东关小学数学教师。

工龄: 20年

座右铭:爱是人间最温暖的阳光,付出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二、行业精神: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积累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研究教育教学艺术,探讨、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我们知道,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实践。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理论联系实践,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敢于在教学中大胆的实践,才能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三、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1.要清晰了解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如果能够了解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当然更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2、要广泛地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书刊。读书是提高人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多搜集和阅读有关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如“课程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教育论”、“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广大教师会有很大帮助的。也许我们会觉得有的专业知识离我们太远,看不懂或听不懂。其实,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所以,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

3.要研究一些“教学案例”。案例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培养研究者反思案例是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研究方法,普通性重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具体意义。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方面,对年青教师的帮助尤其有效。所以请教师们要留意教学案例,研究教学案例。

4、要积极参加各科培训活动。职前教育给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但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特别是参加培养学习。对于培训机构或者是学科开展的一些培训活动。如新课程培训、校本研究培训、网络研究培训、教材培训等,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参与。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

四、职业成长感悟。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刍议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作者简介]王占锋(1971- ),男,河南新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程相娟(1977- ),女,河南新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从事图书馆教育研究;魏林国(1973- ),男,河北临城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教育与管理。(河北 邢台 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10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的引进,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站在就业的十字路口茫然无措,不少高职毕业生虽然勉强找到了工作,但工作前景也不尽如人意。这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在大学期间缺乏对高职学生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因此,对高职大学生开展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如何达到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二、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当前提倡的科学择业观即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观念。然而截然不同的是,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不少高职大学生在择业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盲目自信,脱离实际;二是纯粹的现实主义心态。这与科学择业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科学择业观倡导的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人职匹配”。因此,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这种观念。

2.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就业观。如前所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大学生由于职业目标模糊,缺乏自我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盲目就业,直接的后果是人职不匹配,接踵而至的就是草率跳槽。事实上,经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对初次就业往往都很慎重,能在双选的基础上找到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

3.有利于高职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受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高职大学生往往能够在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来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进而确立自己人生的方向,然后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这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4.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理论教育。高职就业指导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会不断地遇到问题。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当今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发展的标志,有利于丰富就业指导理论,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5.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通过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同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

三、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1.职业理想教育。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建立在确立职业理想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专业概况介绍。由于目前学生的升学指导教育还不完善,职校生对专业的选择盲目性很大,缺乏对专业概况和该专业领域就业情况的了解。介绍专业概况,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3.职业潜能分析。由于职校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应帮助他们进行职业潜能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潜力分析和社会环境提供的职业机会分析。

4.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制订方案、做出决策等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5.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是以文本形式表现的学生职业生涯远景描绘与近期行动计划,具体包括学生自己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发展目标、时间进程、具体措施等。要指导学生做到各项分析客观、可靠;各项目标明确、切合实际;各项计划和措施具体、可行。

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的具体步骤

1.自我评价。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

2.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在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则需要更具体。

3.环境评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和了解相关的环境,要评估环境因素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

4.职业定位。进行职业定位的目的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在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应注意:(1)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2)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以便做出更科学的选择;(3)扬长避短。要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4)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指为了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采取具体的保证措施。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空想。在落实过程中,既要制订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重落实。

6.评估与反馈。整个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要在实施中去检验,要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五、强化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对策

1.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因此,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要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把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引入教科书。

2.引进职业测评体系。进行职业测评的目的是实现对人才的准确了解,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以实现最佳工作绩效。通过职业测评,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求职择业、职业生涯规划中经常面临的“我是谁”的问题。职业测评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人格测试。随着就业指导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学也应不断提高对职业测评技术的认识,充分引进和利用职业测评工具,使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更科学、理性。

[参考文献]

[1]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2004(3).

[2]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5-

10-26.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篇4

职业教育在赋予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 还要使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 明确自己将来服务社会所承担的职业角色,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目标性;才能督促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规划去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最后才能在社会获得符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岗位。为此,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目标、带着理想, 自觉参与到职业学习和活动中, 改善学习意愿不强, 教育效果不佳的现象。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

当前职业教育学校的学制较短, 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多, 任务重。为突出和强化专业课学习和训练, 职业学校一般采取压缩非专业课学习时间, 导致有的学校, 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分学生在没有目标驱使状态下学习, 自然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教师也感到难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鉴于此, 笔者认为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十分必要, 并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

从职校学生构成分析, 自觉主动选择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为数寥寥, 大部分是没有办法, 才选择到职校学习。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也不尽相同, 或者有的学生根本就没考虑毕业后怎样发展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 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 让他们在职业学习过程中, 逐渐了解和认识到职业学习目标以及对个人成长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

1.2 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学生职业预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主观上讲学生就业后发展方向和目标也会不同。从我校各专业学生就业后发展情况分析, 相同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也不一样, 他们的发展水平也因人而异。个人发展程度, 主要取决自身素质和努力。要使学生清楚只有及早作好职业准备, 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1.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预期

学生就业的单位和岗位不同, 客观上使他们的发展机会也不同。有的毕业生经过自己的努力, 在单位得到重用, 得到了发展。面对不同的发展机遇,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 简单进行攀比, 看到自己不如别人, 就会抱怨单位没给自己机会, 产生不安心工作的倾向。有的学生面临着众多企业招聘时, 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个企业, 也不知道哪个企业适合自己, 盲目的从众参与招聘。不论是学生不适合企业需要, 还是企业不符合学生的愿望, 这都是因为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不符产生的结果。

1.4 增强学生克服就业困难的毅力

经过职业学习, 学生形成一定职业能力, 就会对职业、对岗位充满幻想。出于好奇和向往, 在临近毕业时急于找到工作, 而较少考虑自己能否胜任工作的需要。另外, 单纯从兴趣出发看待工作, 对工作抱有美好的想象, 对实际工作的规范性、艰苦性认识不够, 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 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难以承受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严重者还会产生困惑或抵触思想, 不再有寻找工作的意识, 而选择了主动失业的做法。

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 是由缺乏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结果。经过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就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期望和目标。让学生树立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统一的思想, 并在学习中, 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 要对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社会现实需求, 对个人的职业期望、专业技术含量及职业迁移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具体在职业规划教育时, 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向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对学生进行目标理想规划。要让学生建立符合自己实际的专业学习目标, 在目标驱使下进行学习、训练。在学习中, 教师要督促和指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预期。克服无意识、无目标、盲目学习的状况, 清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明确自己将要做什么、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 并按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2.2 能够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 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比较难的一个过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更是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技能、道德水准等因素, 结合社会的需求, 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价, 从而对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 确定最佳职业生涯目标。

2.3 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教师在开展一般性教育中, 要针对个性差异的学生,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以利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符合自己。规划职业目标时, 要做到四个匹配, 即:性格与职业匹配;兴趣与职业匹配;特长与职业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匹配。要特别提醒学生不能存在从众心理, 要确立立足专业、充分体现自己个性意愿的发展目标, 使学生懂得如何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趋利避害。

2.4 学会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

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 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的目标也是在不断调整的。尤其步入岗位后, 会遇到一些具体的情况和问题, 导致起初职业规划的目标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这就要求学生规划职业目标要分阶段进行, 做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对规划不合理、不完善的内容, 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和调整;对存在严重不足的方面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甚至进行重新的选择。

当然,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 还要结合职业学习的进程, 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确保教育的实效性。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

要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除了对学生必要的教育外, 还应使学生掌握以下的原则:

3.1 清晰性原则

要确保学生规划的目标明确, 实现目标的措施得当, 采用的步骤直接、有效。

3.2 挑战性原则

规划要具有一定高度和难度, 经过努力能够实现;避免设定的目标过低, 影响发展。

3.3 变动性原则

设定目标值具有弹性和变化范围, 要考虑环境变化对目标的影响, 具有灵活性, 能进行必要的调整。

3.4 一致性原则

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要具有相同的指向性;个人的意愿与社会的需求要吻合;目标和措施要一致。

3.5 激励性原则

目标设计要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性格。完成和实现目标会使自己身心得到愉悦, 具有成就感。

3.6 可评量原则

规划目标要具有完成的时限、标准, 要始终督促自己按着计划去实现, 对阶段目标完成情况, 能够进行适当的量化, 并为调整自己的规划提出可靠的参考。

三生教育与生涯规划期末考试 篇5

学号:

姓名:

班级:

学院:

一引言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

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

理念,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

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

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无论如何,一份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是

有利于自己的发展的。

二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是我们生涯规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帮助我们对于将要从事的职

业种类较好的了解。

1,职业兴趣:会计人员,记账员,银行出纳,税务员等。

2,职业能力:财会方向

3,个人特质:本人性格活泼,喜欢接触新人新事,缺乏持久性。这样的个性比

较适合财务,教师,工程师方面的工作。

4,职业价值观:不需要特别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但不希望教条式的工作,工

作的工资不需要出众,只有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就行。

5胜任能力:

(1)具有冒险精神,积极主动。勤奋向上,只要我认为应该做的事,不管有

多少麻烦都要去做,但却厌烦去做自我认为毫无意义的事情。

(2)务实、实事求是,有目标有想法,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

(3)与人交往时较为敏感,比较谦逊、有同情心,对朋友忠实友好,有奉

献精神。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感。且待人友善。

(4)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学习生活比较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依据明

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5)有较强的专业知识铺垫。

(6)但信心不足,不敢去尝试一些新事物;对失败和没有把握的事感到紧张

和压力;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异议不服输,容易激动,在公众场合不敢展现自

己,有些害羞,忘性大。

6,自我分析小结:如今财会方面的人才日益增多,初级财会人员已遍地都是,要想找到一个一份合适的工作,必须要不断努力,提升会计资格等级。自己具

有较明确的工作目标,有较明确的优劣势。对从业的方向已经相当确认。

三职业分析家庭环境分析:家中父母均为务农人员,虽然有认识一些人,但不能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做铺垫。

2学校环境分析:云南财经大学是云南省在财经类的第一学府,它虽然不能和

其他较强的财经类院校相比较,但它具有其他院校所没有的地理优势,云南省

是一个边境省,与其相邻的有5个东南亚国家,云南拥有很多的对外贸易的合资企业,而云南财经大学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人才。

3职业环境分析:

(1)、财务管理行业三大热点:“热”—会计就业面相对比较宽,国企、私人

企业等都需要会计人员“高”—学历要求高,工作素质以及薪水高“缺”—中级以上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以及精算师等高级财务人员

(2)、财务管理特殊环境:

由于中国的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企业的财

务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高

级管理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市场前景广阔。但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财务管理

也与世界接轨,为了适应以后的工作,身为财务管理的学生应做好充分的准

备。对于其广袤的就业环境要提前做好专业知识的铺垫。

四职业定位

有前面我对于自己性格,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分析,结合老师说言的“博专结合”的方法,可以得到自己比较适合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方面的职

业。

五 结论

1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将来将进入管理行业中的会计职业

2个人职业发展路径:走财务管理专业技术路线

3个人具体发展路径:要做财务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考取英语四级过级证书

然后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中级会计师资格证。

六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

(一)短期目标实施

大二:争取更加努力学习,拿到奖学金。并在上学期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和英语四级考试,并进入学生会,在学生会锻炼自己的胆量。但最重要的是自学并在大二下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电算化证书,过掉自学考试其中的三门。在大二的小学期时间段左右过英语六级。

大三:争取入党,多看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展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所教授。考研待定,我给自己定的方向是继续深造学习而不是本科毕业就从事工作。众所周知,当今的社会竞争之激烈,本科生比比皆是,尽管有些本科生能力的很强但很多单位不予考虑。但是由于现今挑选人才也很看重工作经验。考研还是找工作确实是个难题,所以我留有备选方案——先在一家公司里做临时的财务人员,边工作边准备考研。

大四:争取到好的实习机会,多多积累经验,认真踏实的学习。

(二)中长期目标实施

中期目标:如果没有读研毕业,先进入事业探索期和事业发展期,预计时间为六年,希望进入任意公司从事财会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并且要一边工作一边深入学习,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争取扩大发展人际关系,和同事老板搞好关系,并且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抓紧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此期间,还要努力挣钱,为出国深造积累资金,如果可以争取机会公费出国更好。出国深造时间预计为三年,婚姻问题暂不考虑。

长期问题:事业成熟期,奋斗目标——财务总监,争取进入泰企业或则外资企业工作,以成熟职业的姿态去处理遇到的事件。

七规划的评估调整

对于大一的新生而言,我们虽然已经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但然有许许多多的对就业的不清楚。而就与这份生涯规划来说,它或许相当的不成熟,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那容易虚度光阴。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我以前想当官,现在想当外企白领,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难就定下来,更何况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但是我觉得这次的职业规划是必要的,这不仅仅是一份作业,对大一新生来说,通过这次的思考,可以在短期内找到奋斗的目标。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当我的规划和现实发生不同

处是,任需要以现实所存在的情况为主要解决方案。总之,要为变动做好准备。

八结束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析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在大学生就业制度层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变革,大学生在现阶段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愈来愈大。在这一发展现状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比较重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及特征分析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诸多重要意义,能对学生的职业目标加以明确,从而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得以确定,科学的职业生涯指导以及教育在这一阶段就显得格外重要,这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从而对自身的兴趣特征等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并能对毕业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其实现更多层次的人生追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物质生物及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将学生的职业目标和实现其目标得到有机结合。对大学生的个人潜能也能起到重要激发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有效提升,对大学生的求职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并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特征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自身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主要就是全员化特征以及全程化特征,前者主要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全员的参与;而全程化则主要是对不同的阶段实施的主题及内容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再者就是专业化的特征,在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的专业化以及教育和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测评的专业化、指导课程的专业化等。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前者主要是对企业以及公司的资源重视,建立了校企合作并增强了高校办学活动,从而为大学生的就业拓展了渠道;后者则是对学生个体兴趣的重视,从而针对性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性,将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主动性。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得到科学性的体现,没有得到健全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使得学生对其教育的内涵也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还有就是专业选择比较随意,学生的规划意识也较为淡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满意度不是很高。

再者就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形式相对来说还比较单一化,并且在职业目标方面并没有得到明确化的体现,生涯规划以及运动路径没有得到紧密结合。由于高校的师资和学生的数量之间比例不协调,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群体没有得到及时的辅导,加上职业生涯规划尚未形成健全体系,在就业指导方面不能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学生的自我认识相对比较欠缺,并且在自信心方面也有待加强,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以及功利比较显著,缺乏自学方法。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也不充足,教师队伍的人才匮乏,在有效的评价方面也需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的效果方面也需进一步提升。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就是社会家庭对职业观念的误导以及传统体制的约束作用较为显著。还有就是高校在就业指导的观念上相对比较陈旧,指导专业化不充足,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相对比较欠缺,还不能有效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个人的能力上较为缺乏,使得学生间形成了差异性专业能力及实践能力,还有就是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还有待加强。教育意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部分的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上存有误区,教育组织结构没有得到完善,职业规划教育的反馈机制方面较为缺乏,教育的实践环节相对比较缺乏。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实施

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实施要从重视教育进行着手,高校要能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要能思想上得到重视,还要能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实现从就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观念转变,要能够树立学生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要将学生作为基础,将职业生涯作为导向,将就业作为前提以事业为目标。

第二,将全程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充分开展,对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进行解决要能够和社会共同担责,一起来搭建完善这一系统工程。大一的学生要能重视职业生涯认知及规划教育,对其心理教育要加强,从而使其能学会做人及学习,明确所学专业和培养其目标,并要探索适合其自身科学发展的职业规划方向。

第三,对组织管理体系要能进一步完善构建,因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要能有完整的组织机构,如此才能有效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从而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从具体的措施上主要是要能对教育制度的建设进行完善,逐步的构建能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体系。另外还要能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奖励制度,从而将教职工的参与度得到加强。对组织机构的建设要加强,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还要能成立院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第四,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加以提升,要能科学性的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得到设计。从具体的内容上就是要能在生涯和职业意识教育方面得以加强,介绍能够影响职业生涯发展及规划的因素,从而引导大学生自觉的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技术教育层面,要能在自我分析及职业环境分析方面得到加强,对职业生涯的决策科学性的实施,促进大学生一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第五,将教学的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这就需要对教育课程的设置加以完善化,在原有教学计划基础上进行增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同时也要能在这一基础上和专业的课程教学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及能力。对教学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教学管理上要以教学为中心,学籍管理上要采取开放性的管理模式,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对教育课程的内容加以创新。

五、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是对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准备,所以在这一方面要能充分重视,完善大学生职業生涯规划教育要能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详细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才能辅助学生顺利的就业。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待后来者居上。

参考文献:

[1]张翠,陈遇春.试析职业生涯教育的核心观及相关概念[J].继续教育研究,2014,(10)

[2]王韶清,唐湘桃,李先武.中国与美国职业生涯教育之比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04)

[3]许曙青.略论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实践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4,(03)

[4]韩青春.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看80后员工职业疲倦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

[5]姜静,王蕾,张欣欣.如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1)

作者简介:

生涯规划教育长效机制的完善 篇7

一、构建长效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领导机制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且要使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学校要统一领导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以例会的方式定期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及生涯规划教育的工作状况, 并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 对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作出全面的部署及安排。校长要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 将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同时, 学校基层党、团组织要按照学校的部署, 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这样就可以将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而不至于使其仅限于书本文字当中。

二、构建长效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机制

我们知道,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系统的理论课程,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相关内容, 这些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 特别是在更加重视生涯规划教育的今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任务。怎样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及发展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并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不但要真正地提升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还要将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和引导。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贯穿于大学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构建长效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服务机制

胡锦涛同志曾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就是说在高校大学生日常教育中要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

首先, 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 由于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强, 导致大学生未出校门就已感到了生活的压力, 从而造成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工作。没有健康的心理, 何谈思想政治教育, 何谈生涯规划教育。

其次, 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服务机制。要不断健全就业指导的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将此项工作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 对就业工作进行合理的督导和规划, 明确自身责任和目标, 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 要加强就业素质方面的教育, 形成涵盖全员的就业素质体系;还有, 要采取“双向了解、双向选择”的办法,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经常组织同学们参与校外活动, 与用人单位进行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交流,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工作能力。

第三, 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机制。在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大学生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活动当中, 还没有形成全方位的校外社会实践的体系。要使大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感受校外的文化和生活, 以此来加强自身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在选择和面临工作时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因此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立健全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机制。

四、构建长期有效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保障机制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可以说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共同的教育手段及共同的教育目标。随着生涯规划的地位不断提升, 作为高校工作者的我们, 应该将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要构建长期有效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保障机制。

首先, 要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高校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指导, 并设立长期的定点式的培训。使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经验, 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次, 要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法规制度, 是不断促进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和物质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的手段之一, 并非盈利事业。但是由于工作需要, 也需要投入较多的经费, 所以就需要高校重视此项工作, 并且需要经费的支持。开设心理咨询场所、活动场地、必要的交通工具、教学设备等都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第四, 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的保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是促进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进行适时的评估有助于提升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五、构建长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 要坚持与时俱进, 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及不断变化的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 要不断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 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才能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完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机制的创新。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为之, 一方面要加强和改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思维差距, 避免出现“思维代沟”, 使二者思维能够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教育者的理念和教育的内容及教育方法的创新。

我们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着力点。高校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进行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机制的创新, 一方面要在教育理念、人本教育等方面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创新, 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信息文化素质使教育内容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在工作中对各方面进行完善与创新才能够与时俱进,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崇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8

[2]傅坤, 汪东明.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研究) , 2010 (12)

[3]王柏棣.个体理想形成过程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2

高职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探索 篇8

一、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研究表明, 在学习生涯起步阶段, 由于人的可塑性强, 学业转换的成本低, 此时有符合实际的规划, 非常利于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学习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个性潜能、成长环境等, 结合所学专业和对职业生涯的预期, 确立三年学习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拟定行动方案, 进而付诸行动的过程。

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是指对学生开展以一贯之的制定规划、践行规划, 并对规划实施实行有效管理与监控, 确保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高效地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力, 更好达成人生目标的指导过程。

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一) 系统性

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学校教育的管理者、执行者、学习者, 还涉及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 它是在专业团队的宏观策划、组织实施下, 学生人人成为学习生涯规划的主体, 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督促、检查、监控、指导,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整体设计。

(二) 连续性

从过程看, 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包括学习生涯规划的设计、实施和有效管理, 是指导学生确定目标、付诸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根据变化的实际进行调整、修正, 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目标迈进的持续渐进过程。因此, 它应以一贯之, 做到“纵不断线, 横不缺项”, 在任何阶段、任何环节不中断、不掉链, 具有连续性。

(三) 衔接性

高职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是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它应以职业生涯预期为指针, 根据职业愿景来规划学习生涯, 体现规划的衔接性。学生确立职业愿景的过程便是认可学习生涯规划的过程;学习生涯规划实施过程则是不断向职业愿景靠近, 并逐步实现阶段性职业愿景的过程。

二、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是“规划定向”, “实践定位”

规划定向就是指导学生深刻全面的认识自己, 认识专业及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明确自己对所学专业是否有兴趣、毕业后是否可能选择对口的单位就业等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进而确立学习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规划定向的落脚点是确立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 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三年, 避免目标摇摆不定或不停变换。

实践定位则是指导学生按照自己预定的发展路径进行定向发展培养, 以最终达成目标, 确立自己在职场的位置。其落脚点是学习生涯规划执行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执行力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涯规划执行过程管理得越到位, 执行力越强, 其效果就会越好, 最终达成的目标就越体现规划的初衷。

规划定向与实践定位缺一不可。规划定向是前提和方向, 实践定位是过程和结果。只有规划定向, 实践定位才不会偏离方向;只有实践定位, 规划定向才不会流于形式、落空。

三、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是学生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的培养, 规划执行力和执行效能的提高

(一) 学习生涯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的培养

学习生涯规划意识是指学生具有对高职学习阶段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思考和设计的理念。学习生涯规划能力是指学生在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专业、把握环境的基础上对高职三年发展的设计能力和水平。二者是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生涯规划和具体行动方案的基础, 只有量身定做的学习生涯规划才是最适宜的学习生涯规划, 才会成为三年发展的行动指南。因此,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是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点之一。

首先规划意识的培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有所思才会有所行。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认识越到位, 规划的主动性会越强, 制定出来的规划会越适宜。因此, 要通过专题讲座、校友“现身说法”、主题班会等形式营造学习生涯规划的浓厚氛围, 使学生置身其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推动, 增强规划自觉性, 主动规划, 主动学习。

其次规划能力的培养。它包括科学认识、评价自己的自我认知和定位能力;对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了解和把握能力;将自身实际与社会要求结合寻找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的思考与设计能力。要通过科学测量等手段和方法, 引导学生从兴趣爱好、个性潜能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来剖析、评估自己;通过编制《学习生涯指导手册》, 从专业整体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相应要求, 每学年应注重培养的能力、素质和应完成的考证, 获取毕业资格须达到的条件等方面来指导学生认识、了解专业实际;通过设计《学习生涯规划登记表》, 并进行具体解读, 使学生明确学习生涯规划的程序、方法、原则和规划内容, 遵循个人实际与社会需要结合、强项立足的原则, 从知识、能力、素质和专业核心技能来规划学生的生涯, 选择最适合发挥自身优势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进而按学年和学期制定阶段性目标, 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二) 学习生涯规划执行力和执行效能的提高

学习生涯规划执行力和执行效能是学生将学习生涯规划付诸行动、将目标变成结果的能力和完成程度和效率。提高学习生涯规划执行力和执行效能是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解决的又一关键点。其根本在于建立和完善对学习生涯规划的执行实行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的工作机制和制度。

首先, 成立由学院领导、教务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学生工作团学组织成员组成的“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 组建专业团队, 明确其职责、工作范畴、指导方法、实施细则等, 构建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组织体系, 为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的宏观策划与指导, 负责制定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实施方案, 并下设三个指导小组, 即教学系列指导小组、学工系列指导小组、团学组织系列指导小组, 负责具体策划、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教学系列指导小组主要负责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 负责《学习生涯指导手册》的编制和学生学习引导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指导;学工系列指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学习生涯规划的制定、实施、反馈、评估、修正等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指导和具体考评, 负责学生品行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引导;团学组织系列指导小组主要负责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及相关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具体实施。

其次, 建立和完善学习生涯规划执行的检测、评估、反馈、指导修正的工作机制, 通过每学期开展的“学习生涯规划执行情况回头看”活动, 对学习生涯规划实行有效管理与监控指导。“回头看”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是学生对照学习生涯规划阶段性目标, 检查目标的完成程度和实际发挥的效果, 并依据现实情况和指导教师意见对目标进行微调修正, 制定相应的措施, 填写《学习生涯规划登记表》中“执行情况反馈与修正”表;二是指导教师进行检查指导, 和学生一起总结经验, 分析原因, 找出障碍, 给出指导性意见, 然后在《学习生涯规划登记表》中签署“指导意见”;三是每学期末辅导员收齐《学习生涯规划登记表》, 对所填内容进行检查、归纳、总结, 并向“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做专题汇报;四是每学期初“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根据学习生涯规划执行情况对教育方案作出相应调整, 并反馈给指导教师和学生, 进行宏观指导。据此将学生的自我管理与监控和教师的管理与监控结合起来, 实现全程跟踪指导与监控, 增加学生自我管理时间、精力和提高其自我管理人际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自己选定的目标上, 从而提高学习生涯规划的执行效能。

四、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是学校的重视与支持, 全体教职工的全员参与

(一) 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首先, 全院上下尤其是学院各级领导要把学习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 统一认识, 形成合力。

其次, 学院要加大对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的投入, 尤其是在学习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团队的培训提高和相应的场地、设备和活动经费上大力扶持, 以保障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基本条件到位。

(二) 全体教职工的全员参与

所谓全员参与就是全院教职工要积极投身其中, 将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纳入自己常规工作范畴, 结合本职做好指导。

首先, “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中心”的教师是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肩负着全程跟踪指导重任。其主要职责是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专业, 准确定位, 科学规划, 制定符合实际的三年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学习生涯规划实施的有效管理与全程自我监控。

其次, 学生工作队伍尤其是辅导员, 是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的最直接引领者和指导者, 他们的学习生涯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 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学习生涯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辅导员在学习生涯规划教育中最重要的职责, 一是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生涯规划, 二是督促、指导学生对学习生涯规划实施进行全程自我监控, 并定期检测、评估、反馈和微调修正, 三是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重品行修炼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再次, 专业教师对学科的兴趣、敬业态度、治学精神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因此, 专业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另一方面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水平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素质。

最后, 学院其他部门的教职工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良好品德与素养的形成也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 他们同样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学习生涯规划教育中担负起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王国珍.从高职学生学习状况谈学习生涯规划教育[J].职业教育研讨, 2008 (2) .

[2]肖明, 黄少峰.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 2010 (1) .

[3]刘志坚, 周冬根.高职学生合理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10 (4) .

[4]杨航.谈大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视野, 2009 (3) .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活动研究 篇9

一、全面实施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活动

据教育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数据表明, 75%的高校毕业生渴望自主创业, 但最终真正创业者仅占1.94%。另外, 有12.5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几乎没有任何的创业教育;有8.07%的大学生不了解自己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有高达39.56%的大学生则认为自己学校的创业教育“很一般”。大学生创业项目高科技含量少、高校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产业界支持不足等因素, 成为当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

(一) 开展创业教育

美国高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挑战性问题, 培养学生务实、竞争、冒险意识。[1]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总体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 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 但基本属于“业余教育”, 举办的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大多是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外活动, 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创业课程也多是引进国外的教育体系, 而针对中国文化、学校特色进行系统研究和修订还做得不够。因此, 高校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政府和高校要多方联动, 从创业教育到创业扶持, 打造系统化的“创业链”, 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二) 开展大学生创业素质拓展系列活动

首先, 举办专业的创业素质培训班。设置创业政策、融资策略、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知识产权、项目管理和商业计划书等课程, 聘请政府官员、专家教授、投资专家、企业家负责讲课, 传授创业知识。其次,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大学生安排到各企业中去, 担任公司负责人的助理, 参与企业的运转和管理, 亲身体验创业过程。再次, 高校教师设立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实验室。最后, 开展“创业论坛”、“青年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活动。邀请成功企业家来校向大学生现场讲述创业经验, 组织有创业经历或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交流创业心得, 发挥身边的创业榜样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三) 开展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活动

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是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 通过参加创业大赛, 设计创业企划书, 大学生可以体验到创业的全过程, 找准自己在职业能力方面的不足, 激发创业激情。创业设计大赛营造的良好氛围能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另外, 高校可以创办大学生职业规划社团, 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让部分在校大学生成立小型公司, 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到创业实践过程中, 高校教师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指导的经费投入, 为创业的大学生增设一些学分标准。

二、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树立科学的职业规划理念, 使大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 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 还能缩小校园与社会的距离, 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 因而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开展下去, 要扩大参与面, 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资料档案, 让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都能有机会参加一次职业设计大赛, 帮助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自我描述、自我盘点、如何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或缺点、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职业生涯具体操作规划、评估调整等, 这样可以有机地探索和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明确职业目标, 从观念、心态、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做好应对竞争压力和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更好地培养就业竞争能力, 面向基层就业, 激发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开展大学生职业体验活动,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

(一) 校内职业体验活动

1. 开展模拟招聘活动

一个人择业成功与否, 并不在于他的高校教师和专业的好坏, 而在于他是否作好了择业准备, 是否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本领。校园模拟招聘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择业实战能力。模拟招聘活动最好是针对大二、大三的大学生开展, 让他们提前做好择业准备和职业技能储备, 感受就业氛围, 从而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做到取长补短, 在真正应对招聘时能做到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发挥出最佳水平。

2. 职业规划训练营

2006年, 北京大学开展了“职业规划训练营”活动, 让大学生接受职业方面的教育。在首讲现场, 大学生七八人一组围坐在教师旁边自由发问, 或在教师指导下做一些现场模拟应聘的游戏并分析成败的原因。职业规划训练营的培训模式区别于一般的课程模式, 首讲以课堂讲授为主, 还开展小组互动、生涯游戏、情景模拟、职业实习、在线测试等多种方式, 进行开放式教学。职业规划训练营是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素质拓展活动, 是职业实践体验活动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对于拓展大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3. 职业辅导月

定期举办“职业辅导月”活动, 把职业辅导作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来做, 使职业辅导活动系统化、品牌化, 并要有针对性, 每个职业辅导月可以确定一个主题, 活动形式力求丰富, 激发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的责任感, 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探索职业生涯相关知识, 解决职业设计、择业中的困惑与难题。

(二) 校外职业体验活动

2006年, 东北师范大学开始全面实施“三维体验式”教育模式:一维是体验职业角色, 每年安排大学生到企业上岗一个月, 让大学生体验职业生活, 确定职业发展方向;二维是体验求职过程, 每年在准毕业生中遴选“就业形象大使”, 直接参与用人单位校园招聘全过程, 全方位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以提高自身择业技巧和职业能力;三维是体验就业环境, 组织大学生参观“走近名企名校”活动, 提前实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对话”。[2]高校应建立健全由大学、公共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之间互相协同的大学生职业实践基地, 为大学生提供“职业体验”的机会, 切实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大学生的就业率。另外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参观考察、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社区服务等活动, 让大学生亲自体验到社会职业岗位, 从而有效地拓展大学生职业技能。

四、加强校企合作, 提高大学生职业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是利用高校教师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采用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4]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普通高校大多没有采取这种途径。为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 普通高校应该引进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的做法,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 职业技能培训

校企合作能引入社会力量, 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创就业能力予以指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注重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承的。高校教师和企业通过合作, 双向介入, 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高校教师可依托企业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培训, 参加企业生产实践, 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为高校教师提供教学服务, 依托高校进行员工的培养培训、学历深造, 等等。

(二) 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高校教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签订培养协议, 由高校教师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进行培养, 大学生毕业后到订单定向培养单位就业的一种培养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 大学生能掌握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 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企业工作岗位需求, 这样也可以给企业节约大量的员工培训费用。现在一些普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实施这种模式, 并把它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来抓, 这对于缓解当前就业竞争压力,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才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就是以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前提, 以大学生就业为培养目标, 将高校教师和企业以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共建“利益共同体”。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在企业确定人才需求的前提下, 由企业提出用人数量和岗位要求, 并参与制订大学生实习计划、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等, 实习期间按协议规定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管理。高校教师则依据教学计划, 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以及实习企业具体的用人要求, 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大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结束后, 经校企双方考核合格后, 共同签发大学生实习证书。

摘要:高校职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增强职业规划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模式, 以期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技能实践,创业实践教育,职业生涯设计大赛,职业体验活动

参考文献

[1]靳海燕.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瞥[J].教育与职业, 2006, (19) .

[2]彭冰.三维体验就业:亲历真实环节, 体验刀光剑影[N].中国青年报, 2007-01-18.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篇10

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即根据就业环境和本人实际情况, 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是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 是落实职业理想的实施计划。中职学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空前的就业压力, 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和职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要因材施教, 只有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求, 针对其最近发展区开展教育,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很多中职学生有很强的创造力, 只要肯努力, 一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教育的关键是探讨中职学生所需要的教育是什么, 他们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只有弄清这两个问题, 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笔者拟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 旨在为今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某职业技术学校2009级新生, 共涉及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幼儿师范教育、美术设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与营销等9个专业, 每个专业抽取一个班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450份, 回收有效问卷415份, 有效回收率为92.2%。

研究过程编制学生调查问卷, 调查“求职的相关技能”、“对未来职业的准备”、“初次求职的看法”、“升学与就业问题”、“最高职业目标”、“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看法”六个方面的问题。调查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 在课堂上集体填答。

数据分析回收有效问卷415份,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分析

求职的相关技能采用五点评分,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求职相关技能”进行评价。所有学生自我评价的平均分数为2.84, 可见学生在该方面的自我评价不高, 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求职相关技能方面, 考察了“面试技巧”、“如何参加人才交流会”及“简历制作”三个方面, 学生的自评平均分分别为2.74、2.67、3.08, 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自评水平都不高, 说明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训练不足, 应是今后教育的重点。为进一步分析学生在各个水平上的分布情况, 对三个问题的每个水平上学生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1所示。对于自评题目1, 认为自己“比较不符合”和“不符合”的学生共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38.3%, 这些学生认为自己不懂得面试的技巧, 需要教师的帮助;对于自评题目2, 认为自己“比较不符合”和“不符合”的学生共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5.5%, 说明有近一半的学生不懂得如何参加人才交流会;对于自评题目3, 学生的自评结果总体上要略好于自评题目1和2, 说明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学生“面试技巧”和“参加人才交流会”等方面相关能力的培养。

对未来职业的准备采用五点评分考察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准备情况, 第一个题目是“我在学习一些专业以外的有助于未来职业的技能”, 在该题目上自评的平均分为3.32, 稍稍高出平均水平。进一步考察自评结果在每一个层次上的分布情况, 结果如表2所示。自评“符合”的学生比例高于“不符合”的学生比例, 说明学生在这一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共有20.1%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 提示我们对这一问题不需要对全体学生加以培训, 但应注意针对少数在这一方面存在不足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调查还考察了学生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的相关程度”, 结果如表3所示。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占33.5%, 值得注意的是, 实践内容与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5.2%, 说明有1/4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所学专业没有关系, 这样的社会实践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帮助很小, 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对初次求职的看法学生对初次求职的看法体现了其职业理想与现实的符合程度, 结果如表4所示。在初次就业所选的单位方面, 学生表现出求稳的倾向, 大多数学生选择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 而去外资 (合资) 企业、民营和私营企业的学生总数不到30%, 这可能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社会环境有关, 学生普遍存在求稳的倾向, 但这对中职学生而言却是不利的。在现实中,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工作单位都是企业, 求职愿望与未来现实职业之间的偏差将会导致他们不能更好地做好入职准备。这种现象也体现了学生不愿意面对挫折、不愿意接受挑战的心态, 今后的教育应对此予以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认清并接受未来的求职方向, 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在“能够接受的第一份工作的最低月薪”方面, 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底线是1000~1500元和1500~2000元, 这个范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中职学生拿到的第一份工资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应对少数要求高于现实的学生进行教育, 使目标与现实相接轨。

升学与就业问题调查发现, 决定毕业后选择升学和选择就业的学生比例相当, 分别占30.3%和26.6%。有43.1%的学生尚未决定毕业后是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 目标的不确定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缺乏明确目标的学生很难有充足的学习动力, 因此, 应注意关注那些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 帮助其确定发展目标, 只有选好了奋斗目标, 才能在三年的中专学习中有所收获。

最高职业目标研究发现, 大多数学生已经明确了最高职业目标, 33.1%的学生选择“老板”, 24.7%的学生选择“高级技术人员”, 24.9%的学生选择“高级管理人员”, 5.7%的学生选择“其他”, 只有11.6%的学生尚未确立最高职业目标, 今后应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长远的职业目标。

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看法研究考察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看法, 结果如表5所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自己是有帮助的, 认为没有帮助的学生仅占3.2%, 说明中职学生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34.7%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的建议对自己选择职业最有帮助, 说明该课程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26.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的建议对他们选择职业最有帮助, 今后应注重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 专业课教师熟知专业的发展情况, 更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23.1%的学生认为亲戚、朋友的建议对他们选择职业最有帮助, 今后也应注重发挥亲戚朋友的教育作用。对于课程的教学方式, 学生比较偏爱“活动式”、“实习”和“去公司企业考察”, 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性质和要求不了解造成的, 到工作第一线去实习考察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今后要更多地让学生了解实际。学生比较接受“活动式”的教学方式, 对于传统的“讲授式”和“小组讨论式”教学的喜爱程度较低, 提示今后的教学要多采用活动式教学, 让学生在做中学。对于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学生首选的是“提供实习机会”, 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课”、“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到学校来介绍各自的工作环境、内容、薪酬”及“请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专业人员来校做关于就业技巧和就业政策等方面内容的讲座”, 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提供给学生一些这样的机会, 通过多种方式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讨论

调查发现,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帮助较大, 学生也比较认可该课程。今后应针对学生在求职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强教育培养, 如对求职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纠正学生对初次求职看法上的偏差、帮助学生树立远期和近期的目标等。通过对这些重点问题的把握, 可指导学生更快更好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要点面结合。调查发现, 在很多方面学生的问题及问题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发挥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德育教师对专业的了解不够, 对不同专业的相关职业群和职业生涯发展轨迹的了解不足, 而专业课教师对上述问题有较好的把握。因此, 应加强德育教师、专业课教师与企业的合作, 推出形式多样的专业性课内外活动, 发挥实训和实习的作用, 让学生在做中学。 (2) 改进教学材料和教学案例。学生迫切需要对本专业相关岗位群的感性、直观的了解。应建立不同专业的“相关岗位群资料库”, 大量搜集相关岗位群资料, 制成形象生动的教学材料。这样的资料对学生了解专业及其发展轨迹有非常大的帮助。课本上的案例距离学生较远, 有些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搜集身边的、更有真实感的事例, 特别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 将其制成感性直观的图片、音像等形式的教学材料, 形成“案例库”。中职学生对这样的材料比较感兴趣, 并且容易记忆, 教学效果较好。 (3)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堂教学可选择游戏、活动等教学方式, 强调学生亲身参与, 通过一个个与未来工作相关的典型活动, 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应采取大量隐性的方式, 渗透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发挥学生社团的巨大作用, 让有共同职业爱好和理想的学生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通过兼职、义工等形式争取与未来职业有关的工作机会;通过“模拟招聘”、“就业能力大赛”等形式提升学生对求职过程、职业要求等方面的了解;通过参观、实习等形式让学生积累相关职业经验。

要注重发挥示范者的作用。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本校毕业生是最好的示范者, 由于在校生与他们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把他们作为示范者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要建立《成功校友年鉴》, 让在校生自由阅读。要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畅谈就业感受, 从而实现同龄人之间价值观、人生观的沟通, 给予在校生有益的引导。

调查发现, 邀请各行业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也是比较有效的教育方式。这些人都来自工作第一线, 掌握工作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因此, 对于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具有良好的效果。

摘要:为了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开展, 对某职业技术学校的入学新生进行了调查, 共调查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分别为求职相关技能、对未来职业的准备、初次求职的看法、升学与就业问题、最高职业目标及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看法。结果发现, 学生在“求职相关技能”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相关较少;学生更喜爱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温多红, 姚苗苗.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国际借鉴及目标有效性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0) :76.

[2]张博.中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较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9, 13 (3) :65-68.

[3]戴吉, 马亚琴.提高大学生涯设计时效性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8 (3) :198-199.

[4]周玉敏, 张子宇.关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5 (4) :44-45.

上一篇:气管内全麻下一篇: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