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公共选修课分类说明

2024-04-28

长江商学院公共选修课分类说明(精选3篇)

篇1:长江商学院公共选修课分类说明

长江商学院 公共选修课分类说明

1、历史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对于作为探究和理解形式的历史的理解。分成两个方面:①中外历史研究。主要从全球的维度阐释现代社会主要方面的背景及其发展,帮助学生透过历史理解我们自身世界的一些重大问题。②历史事件与进程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的文献性资料的研究。

2、文学艺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表现批判性的理解,阐明人文学科的学术探究方式,包括类型、形式、范围、使用与滥用、阐释模式,使学生了解某一特定时空的主要作品、论题或者创造性成就,并进行批判性分析和学术论证的实践。它包括三个方面:①文学作品,着眼于文学文本和文学分析的方法;②艺术,指音乐、美术等非文学的表达形式;③文学艺术的背景研究,研究历史上创造性的文学纪元,探索文学艺术作品在一个特定社会里的运作方式。

3、自然科学:对于探索世界和自然界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技术与科学导向的社会。分成四个方面:①物理学;②生命科学;③化学与环境科学;④科学技术。

4、中外文化:通过对中国、外国以及地方文化的研究,拓展学生对于文化因素重要性的理解,为学生提供洞察自身文化假设和传统的新视角。

5、伦理道德:探讨在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探索如何进行正确地选择与鉴别。

6、社会科学: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是如何增强他们对于现代社会背景下人类行为的理解的。

7、思维科学:向学生介绍思维的方法,科学方法论的有关知识,力图使学生有所收益,并在学习中灵活运用。

8、教育科学:向学生介绍教育科学理论新进展、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教育研究方法等。力图使学生拓宽思路和知识面,从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从事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

篇2:长江商学院公共选修课分类说明

一、独立学院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与汽车工业相关的产业已经遍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据统计,我国汽车工业对GDP的影响系数为10左右,即汽车工业创造1个增长点,可为GDP总值带来10倍的增长。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增多,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6122万多辆,可见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当今大学生就业后,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不可避免地要跟汽车打交道,而且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汽车结构、使用和维护。因此,在独立学院中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基本的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是现今社会的大势所趋。

当今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学习时间也具有主动性,尤其对汽车相关知识的学习,有着很浓厚的兴趣。而且随着社会对当今大学生的要求不断增加,学生对汽车知识的要求也已不再是简单知识的普及和了解,更多是“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对汽车的驾驶技能、汽车的维护等方面。因此,在独立学院开设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的公共选修课,适应当今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

二、独立学院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的基本条件

如上所述,独立学院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应该教授学生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但是汽车相关知识有其特定的专业特性,对于非汽车及相似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必要掌握非常专业的汽车知识,因此在开设选修课程时要考虑这些特殊性。要想开设一门能被各专业学生普遍接受的汽车公共选修课,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针对性的教材。

目前,市面上没有适合全校不同专业类型学生学习的教材,有些偏重于汽车的某一方面(比如偏重汽车文化方面),不够全面;有些则对汽车知识讲授太专业,不容易理解。针对这一现状,我根据课程要求,使用自己编写的校内教材,涵盖了汽车的历史、汽车的构造、汽车电器、汽车驾驶、汽车维护和保养,内容全面而且简单易学,有效地保证了教学效果。

2. 直观形象的教具。

汽车原理上有很多看似复杂的机构,单凭教师课堂语言描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学生容易理解这些机构的原理,就需要有比较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设施。

3. 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

汽车驾驶技能的掌握,需要驾驶实习环节来完成。而良好的实习环节需要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实习场地、实习汽车,以及实习教练员。如果允许,就可以配备汽车操作模拟驾驶台。

4. 合理的师资配备。

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配备合理的理论教师和实践教练员。现在很多学校的汽车或机械相关专业教师,都具有扎实的与汽车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完全具备汽车理论教师的条件。实践教练员可以在社会上选聘具有较高学历、较高教学能力的汽车教练员,或者在教师中选拔培训,并考取教练员证,这样不仅具有双师型教师特点,还能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开设全校的汽车公共选修课,既要保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又要保证汽车知识的完整和全面,真正在广大学生中普及汽车相关素质教育。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需要有所安排,要做到内容宽广、深入浅出,同时还要突出重点。

1. 课程内容安排。

理论课程主要分七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介绍汽车的发展简史;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的概貌;第三部分介绍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原理;第四部分介绍汽车底盘构造及原理;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的电器仪表;第六部分介绍汽车驾驶技术及交通安全法规;第七部分介绍汽车维护和保养。实践环节则安排学生依次进行发动、起步、换档、转弯、移库、过杆和倒车等基本操作的练习。

2. 教学方法安排。

根据教学内容及效果要求,理论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主要使用PPT演示课件进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采用教练员陪同指导的方式,具体讲授经验如下:

(1)课堂讲授应深入浅出,尽量形象,避免空洞说教。通常教学来说,汽车原理及汽车构造方面的知识相对较深、难度较大,讲授起来比较困难。如果配合生活实际、图片、FLASH动画、视频,以及相关模型,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容易。

(2)教学内容安排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作为一门课程,不仅须把有关汽车原理的基本知识完整、系统地讲授出来,还要重点介绍实用性的知识,如汽车构造、驾驶技术及简单维修常识等,都应给予详细说明。教学过程中还要以定性介绍为主,注意保持汽车课原有的结构体系,方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对汽车构造和原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对于经常听到和遇到的有关汽车新技术的名词术语,如: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FI电子控制燃油喷射、SRS安全气囊等,也应当作一些简单介绍,方便学生了解汽车技术发展的现状。

(3)汽车驾驶实习以安全为重,突出技能培养。驾驶实习是汽车公共选修课的重要环节,应以安全为重。开设汽车公选课与办驾校不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技能素质,重在让学生学习汽车驾驶过程中,了解各机构运作情况和基本原理,掌握初步的驾驶技术。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教练员的陪同和指导下,只进行发动、起步、加减档、转弯、路边停车、移库、过杆和倒车等基本操作,而且实习车速最好不超过10公里/小时。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教学效果,在实车驾驶实习前,最好预先安排学生在汽车操作模拟驾驶台上进行模拟操作。此外,实习车上还应当安装教练员(副驾驶位)用的联动刹车杆,充分保证实习安全。

四、结语

随着汽车在我国的不断普及,社会对汽车方面人才的要求不断加强,汽车相关素质教育得到了各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办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加强汽车相关素质教育,积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已经开设几年的《汽车原理与驾驶》公共选修课实践经验,对在独立学院中开展汽车公共选修课浅谈了一些见解和做法,希望能够对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切实提高学生汽车方面的综合素质。

摘要:针对独立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的全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阐述了在独立学院中开设汽车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开课基本条件, 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汽车公共选修课,重要性,基本条件,教学内容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朱余清, 梁松练.高等学校普及汽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农机化研究, 2004, (4) :256-257.

[2]汪建晓.公共选修课《汽车文化》教学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 2006, (6) :66-68.

篇3:长江商学院公共选修课分类说明

关键词: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现状;对策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全校所有学生开设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旨在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独立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而公共选修课是培养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因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公共选修课的选课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选课过程的盲目性和功利性

一方面,独立学院为体现办学特色、实施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往往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公共选修课学分。于是,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有很大的功利性,他们将获取学分作为选课的主要依据,从他人推荐的课程或者学长、同学的上课经历中获取信息,主要以教师管理宽松、给的分数高作为选课的标准,只选易于通过的、任课教师不严的人文选修课,有的学生一学期下来就听几节课,也照样可以获得学分,混学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存在课程开设不足的情况,由于学校学生人数较多而师资相对薄弱,导致学生选课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为了修满一定的学分,学生缺乏对所选课程性质的了解,在没有了解清楚课程内容和选课要求的情况下仅凭课程名称或者担心选不到课程而盲目选课。学生存在的这些不理智的选课心理和选课态度违背了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初衷,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生选而不修情况严重

学生选课的功利性和盲目性也直接导致了选修课选而不修的现象。教师就像是课堂上寂寞的舞者,课堂上的独舞无法引发学生的共鸣。听课的学生只是少数,其他学生则在自习其他科目或聊天、玩手机等。多数学生难于融入选修课课堂,缺乏与教师交流互动,难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逃课现象也是较为普通的,公共选修课基本上通过大班组织教学,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考勤以及课堂管理难度增大,给学习态度不端正、混学分的学生逃课提供可乘之机。此外,公共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一般在晚上,这给自制力差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逃课借口,在一定程度上加了重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尽管不少教师采取点名的策略留住学生,但大部分学生也是貌合神离。

3.学校及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1)学生态度。学习目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对待学科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学生仅把选修课看做专业必修课的一个陪衬。有的学校选修课只计算学分不计算绩点,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选修课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往往比较差。

(2)公共选修课授课时间。学校安排的选修课的授课时间并非在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选修课学习的时间也比较短或者上课时间集中在学期前几周之内,这种教学安排本身就间接传递出公共选修课无关紧要的信号,势必会影响公共选修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分量。

(3)对于公选课的考核监管机制不完善。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考核方式是由授课教师自己确定,但是大部分教师都将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设为考查或开卷考试,学生只需要交一篇论文或考试中抄抄课本即能轻松过关。部分教师批改成绩也不十分严肃,随意打分,对学生要求过于宽松,严重影响到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4)师资队伍素质及教师对公共选修课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学校对教师开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力度不够,导致教师的层次、授课水平和教学设计等环节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其授课质量难以保证。

二、提高公共选修课选课质量的对策分析

1.做好对学生公共选修课的指导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首先,学校应做好对学生选课的具体指导。学生选课时往往只是简单地根据课程名称或课程简介来选择课程,由于受自身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局限,学生很难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需要来作出选择。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应该采用选课指南、网上选课辅导、课程及任课教师介绍等多种方式,正确指导学生选课,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增加理性选课。其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公共选修课正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设置的,是必修课的学习的有益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培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公选课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文化知识,把选修课当作提高自身综合修养的“大舞台”。

2.结合教学方法,健全考核方式

由于因公共选修课课时少,授课时间不在黄金段,课程涉及面广,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应用有限的教学时数,采用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如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扩大学生视野。

对于公共选修课的考核,应建立一套既适合公共选修课特点,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考核机制。考核方式不能简单地定性为考查课,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读书心得、调查报告、课题设计、论文答辩、开卷或闭卷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注意加大平时考查在最终成绩认定中的比重,强调日常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学生日常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合理调整考试内容,加大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的考查;严肃考勤纪律和课堂纪律,将其作为影响学生的综合测评的因素之一。

3.规范教学秩序,加强公共选修课日常教学管理

为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课程评价。一是进行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同行、学生等多方评价。将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评估纳入学校课程监控体系。二是建立课程督导组制度。学校督导员每学期不定期听取公共选修课要达到一定的课程比例,组织不同学科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及同行听课,收集各方面信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逐项落实,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加强巡视检查制度在规范公共选修课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坚持对每一时段的公共选修课组织巡查,了解和掌握公共选修课课堂上的教与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有共性的或突发性的问题,如实反映,研究改进意见。四是客观看待学生评价。每学期由学生按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给教师教学质量打分。学校应结合实际理性看待学生评价,通常宽进宽出、给学生高分的教师容易获得高分评价,因此学校不应将其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

4.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团队建设

独立学院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公共选修课的教师“势单力薄”。目前,部分独立学院尚存在本科生、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承担本科生的授课任务的现象。因此,必须优化公共选修课师资队伍,提升公选课教师的层次,建立系列优质选修课程,形成高校公共选修课建设的长远和系统的布局,才能为高校人才培养创造稳定、良好的条件。另外,随着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公共选修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断丰富教学经验,准确把握学科前沿,与国外先进的育人理念接轨,这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学术视野,也可以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供借鉴,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总之,作为独立学院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我们需要进一步认清公共选修课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公共选修课教学的改革,加强学校公共选修课投入和规划,切实提高学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志宏.浅谈地方普通高校公选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

[2]杨枝茂.高校公选课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学改革,2012(1).

[3]施媛波.独立学院弹性学分制下的校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

[4]钱凤欢.突破校公选课发展瓶颈的可行性措施探析[J].教学实践研究,2012(2).

上一篇:中心小学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训要求下一篇:元宵节温馨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