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档案

2024-05-04

基层档案(精选十篇)

基层档案 篇1

1. 档案封存要求的提出

2010年5月12日,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要求“尽量尽快封存 (档案) 原件”, 并提出“凡是已有缩微、复印、数字化扫描等复制件的档案原件, 要封装保存, 以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可见, 随着档案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和档案保存、保护技术的发展, 实施档案封存处理已提升为我国档案工作的国家战略。而作为基层档案室, 数字化后纸质档案的利用率已大大降低, 档案数字化副本几乎可以替代原件使用, 对这些很少利用的数字化后的纸质档案实施封存处理无疑是最佳方法, 它不仅能有效减缓档案老化速度、避免霉虫害以及人为的机械损害和自然灾害的损毁, 而且经济实用、安全易行, 有利于档案保密、便于档案日常管理、搬迁转移。

2. 档案封存的作用机制

2.1 纸质档案老化原因

档案纸张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 其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纤维素是纸张的主要成分, 它的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纸张的耐久性, 而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受到水解和氧化两大化学反应的破坏。

2.1.1 水解反应。

纤维素、半纤维素在酸、酶、水和温度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所产生的新的混合物, 其聚合度变小, 机械强度下降。酸和酶是反应中的催化剂, 其中酸来源于造纸过程中的残留以及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与微生物, 酶则来自于霉菌的分泌物。水是水解反应的首要条件, 档案纸张的含水量越大, 纤维素水解程度则越快, 库房内的湿度极大地影响档案纸张的含水量。温度决定着水解反应的程度, 温度越高, 反应越快。

2.1.2 氧化反应。

氧化剂是造纸过程中在纸张上留下的铁、铜、锰等金属物, 虽含量甚微但对纸质档案的老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纤维素、木素在光的照射、氧气及氧化剂、温度、潮湿存在的条件下, 会加速氧化反应, 而且温度越高, 反应速度也越快, 使档案纸张变黄发脆、强度降低、性能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 高温、潮湿、光照、空气中的氧气和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纸张酸性及金属残留等都是档案保管过程中致使档案老化的重要因素。

2.2 基层档案室存在的弊端

基层档案室作为各单位行政部门的下设机构, 紧倚本单位现有条件而建, 普遍存在选址不当、库房建造粗劣, 设备简陋等弊端。选址在地势低洼或邻近水塘处, 楼层选在一楼 (有的甚至在地下室) 或顶楼, 库房东西向或者单面朝向;窗户过大且漏风, 库房屋面、房顶开裂渗水;无力配备杀毒、温湿度恒控设施设备等情况普遍存在, 致使库房内环境极不理想, 潮湿、高温、气浊、尘污、霉虫侵袭等不良状况难以改善。即使工作人员在工作八小时内清扫库房, 开启空调、除湿机进行温湿调控, 下班后的库内温湿度很快就回复到库外温湿, 在南方高温高湿气候下, 加上有害气体及微生物的侵入, 根本无法达到库存纸质档案所需的适宜条件 (相对湿度为50-60%之间, 温度为23℃) , 从而加速纸质材料的老化, 甚至产生霉变虫蛀, 对档案和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为此, 基层档案室需采用一种能有效隔绝外界不良环境、防御外部有害因素不利影响的封闭式的保管方式, 同时由于基层档案室的资金、人员有限, 该方式务必要低成本、易操作、安全适用。目前, 将纸质档案进行封存保管是基层档案室最为有效、长期、可行的保管方式。

2.3 档案封存的作用机理

档案封存是将档案保存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 使档案与外界大气环境完全隔绝, 避免外部的光照、有害生物、尘污、潮湿、有害气体和颗粒、静电等不良因素对档案的不利影响, 使档案的保管微环境更加稳定, 能有效地防止纸张氧化酸化, 延长档案寿命。进而应用一些专业技术手段对档案封存的微环境进行气调, 控制氧气含量和温湿度, 构成低氧 (无氧) 、低温湿、少 (无) 酸性腐蚀性气体的小环境, 起到杀虫抑菌的功效, 从而有效地防治档案霉虫害发生, 减缓档案文件制成材料的老化速度。

档案封存包装采用隔氧材料, 可以是金属密封容器或隔氧的PVDC、PE等高分子膜, 密封包装的防护功能可以防御水灾、火灾、地震及次生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对档案的损毁破坏。

有资料表明, 包装容器 (袋) 内氧气含量小于1%时, 防虫、防霉效果良好;氧气含量小于0.5%时, 档案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并停止繁殖;氧气含量小于0.2%时, 档案害虫就会死亡。-5℃即可冷冻杀虫, 温度越低杀虫时间越短, 也越有利于纸质档案的寿命。

3. 档案封存技术的采用

当前纸质档案封存技术有:冷冻/冷藏技术、真空包装技术、脱氧封装技术、真空充氮包装及一般密封包装等。

从成本和适用性来看, 冷冻/冷藏纸张档案因能耗过高、所需成本大而不为基层档案部门接受;真空包装不适用封存静电复印字迹或激光打印字迹的纸张档案, 因为抽真空会使档案纸张的压力增大, 使得打印或复印字迹粘到其他纸张或包装袋上, 导致字迹掉落, 而基层档案室的各类纸张档案大多为激光打印或复印件, 故也不被采用。

脱氧封装技术、真空充氮包装及一般密封包装为档案、文物界常用的几种封存方式。毛主席纪念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部门采用了除氧封存文物和文献的技术。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就建立了一个用氮气保护的大型书库, 美国《独立宣言》就是封存在氮气保护中, 用以减缓图书档案的老化速度。一般密封包装是防止机械摩擦、灰尘、霉虫害侵袭的一种最为经济常用的方式, 其短期保存比较稳定, 但长期效果还有待检测。

脱氧封装技术、真空充氮包装分别采用化学和机械的方式, 使档案在无氧、无水分、无有害气体的微环境中储存。脱氧封装是用高性能的专用脱氧剂来吸掉封闭容器中氧气、有害气体及游离水, 真空充氮包装是用抽气机抽掉包装袋和档案纸张纤维间隙内的氧气、水分并充入氮气, 二者皆可形成良好的档案保护空间, 其优越性明显高于一般密封包装, 但成本也略高些。基层档案室可兼采用此三种封存方式保管纸质档案, 对于永久、长期保管的档案采用脱氧封装技术或真空充氮包装封存, 而对于短期档案则采用一般密封即可。

4. 封存技术的研发设想

数字化后纸质档案封存技术在封存材料的选择、关键技术、对有害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对纸质载体和字迹影响等各方面还需不断调整和完善, 使之贴合档案工作的实际和发展需求, 更好更安全地应用于档案保护。而这往往要涉及许多学科领域, 需把其他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吸取、应用到档案保护中来。

真空充氮包装就是将食品保鲜技术引入到档案保护中的典型例子, 而近几年二氧化碳保鲜技术在食品界得到了普遍应用, 二氧化碳的抑菌作用已被证实, 高压二氧化碳杀菌功效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其机制尚未明确。用二氧化碳杀灭档案害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档案工作者采用, 其优点是无毒、无污染, 对纸张、字迹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廉。真空充氮包装技术在档案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其灭菌效果不明显, 是将二氧化碳进行简单的气体置换, 还是在此基础上针对档案载体和气体特性, 对包装材质的选取及封装工艺作进一步的优化改良?可见, 二氧化碳封存保护档案技术将成为档案工作者研究的又一新课题。

随着我国数字档案馆 (室) 建设的加快和“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的继续实施, 在档案的查询利用功效上, 纸质文件几乎完全被电子文件取代。但只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完全保证, 人们就需要以纸质文件形式生效或将纸质副本作为重要的备份加以保存;只要还有人使用纸和笔, 就会有以纸质介质形成的社会活动记录。因此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存的格局会一直持续, 人们对纸质档案封存技术的实践和探索将永无止步。

参考文献

[1]杨东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得讲话[J].中国档案, 2010 (6) .

[2]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等.新档案保护技术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

[3]陈菲.低氧封存对档案有害生物影响的实验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15 (1) .

[4]张明和.纸质档案变质现状与对策[J].海洋信息服务, 2009 (4) .

基层档案工作简报 篇2

一是组织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上石桥镇组织对专职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聘请县档案局1名专业人员到我镇指导整理工作,在整理过程中,对每一份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剔除重份、无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把所有应归档文件科学合理地分类、排列、编号,齐全、完整、准确地纳入规范化管理程序。

二是完善制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我镇实际,建立了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保管、查阅利用等制度。对县上和镇上文件认真分类、整理和归档,以部门为单位,分为政务、党群、人大三类,根据往年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相关库存档案的类别、数量和保管期限,并相应建立了电子档案备份。加大经费投入,购置档案柜、档案盒、装订机、归档章等档案整理工具,确保档案整理的规范化。

三是注重安全,加强档案日常维护。严格执行档案查询、借阅、利用和领导审批制度,做好档案的日常维护、保管工作,确保档案安全。近日,雨水不断,上石桥镇高度重视汛期档案安全工作,对档案室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暂时未发现漏雨、渗水等不安全因素。

基层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初探 篇3

一、社保档案的特点

社保档案是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及相关社会群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在进行劳动就业管理、社会保险经办、处理民政事业、推广劳动者权益、扶助社会弱势群体过程中形成的专业社保档案,作为一项专业的管理工作,社保档案具有以下的特点:

全民性。全民性是指社保档案涉及我国社会各方面的人员,覆盖社会每个角落。现在我国的养老、医疗等社保措施主要针对城市居民,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我国参与社会保障体制的人口将逐渐扩大到农村,最终目标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每个人在办理社会保障时都会形成社保档案。

动态性。动态性是指社保档案是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随时处在动态地变化之中。每个人在其参与社会保障后,其社保档案也会随着工作单位的变动而发生关系转移,各项社会保障数据也会依据职工的实际情况而相应变化,有些社会保障保险项目,如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还会经常发生支用、给付等情况,这些变化情况都要在其社保档案中形成相应的记录,社会保障工作的这种动态变化决定了社保档案的动态性。

普惠性。普惠性是指社保档案是以人为基本服务对象来建立和办理的。个体的人是社保档案的最基本的形成单位,在参与社会保障后,每个人都会形成相应的档案,社保档案是个人参与社会保障原始凭证,也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证据。如干部的人事档案一样,随着人的变化,个人社保档案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些档案记录一直要保存到当事人亡故之后。以人为本,记录一生,服务一生。

标准性。标准性是指社保档案是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与相应规范来办理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办理活动的规范,即各类社会保障保险都有统一的办理程序、缴付费标准;二是形成材料有相应的标准,即各类社会保障保险都有规范的记录卡,登记清册及报表,不论是哪个单位的职工,其形成的相关材料具有一致性。

二、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社保档案是实现社会保障信息交流与共享的保证,是人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凭据,也是社保部门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社保档案管理应与社保体制发展相适应,并能促进社保事业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社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1.部分领导干部和单位对社保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工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

由于社保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加之有关领导的不重视,对社保档案的管理缺少相应的软硬件投入,人员配备、经费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部门没有专门的档案室,该归档的档案没有归档,档案随意保存、丢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2.档案管理机制不顺,社保档案管理政出多门

社保档案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不同的类别社保档案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一个人的保险资料分别保存在不同的机构,且管理方法各异,没有一个完整的档案信息中心能够查询到一个人的全部社保档案信息。

3.社保档案管理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亟待健全

社保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职工档案管理仍在执行1992年劳动部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而该项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如适用范围、归档范围、管理形式、交接流转等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

4.设施落后,方法陈旧,管理粗放,跟不上社保制度改革的快节奏

大部分社会保险机构仍然沿用过去手工操作的陈旧管理模式,效率十分低下,查找资料费时费力,搞数据统计更为艰难,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进展。同时,档案装具不统一,标识不规范。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各地启动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时间不一,起点不同,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档案装具不一致,装具标识不规范。在工作开始初期,根据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建议,部分地区在社保业务档案管理方面基本采用文书档案管理的通用做法,与《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3号令)的规定有较大的差距。

5.社保档案人员业务培训较少,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社保经办机构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较少,开展经验交流的机会也不多;虽然一些社保机构有较多高学历的兼职档案工作者,但档案专业人才很少,未经档案专业培训的兼职档案工作者往往业务水平偏低,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社保档案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根据社保档案的特点和社保工作的发展,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社保档案工作,将是社保工作和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当前社保档案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改进:

1.加强宣传,争取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力度

在全社加大社保档案工作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渠道,广泛宣传社保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每一位公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加大对社保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社保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加大资金及人力投入,切实解决社保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匮乏、资金短缺、库房紧张等实际问题,为建设和完善社保档案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

2.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

理顺社保工作管理机制,尽可能将社保的职能工作,集中在一个职能单位完成,即实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障工作的统一管理,推行一条龙式的服务模式,避免社会各保障职能部门间交叉重复而造成的浪费,实现社保档案的集中管理,充分体现社保档案的人本性特点,实现社保档案“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的管理目标。

3.加强档案标准化建设,实现科学化管理

大力加强社保档案的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实行社保档案的管理科学规范。加强对社保档案的形成、整理、保管、利用各工作环节的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科学统一的社保档案管理规范,努力促进社保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社保档案的管理效率,使其成为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力工具。

4.努力创新管理模式,创造性地开展社保档案工作

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树立档案为人服务的新观念,努力开创新的管理模式。如长春市社保局建立了退休人员档案管理中心,解决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社保档案管理问题;南宁市推出了社保档案托管服务。这些新的服务形式的开创,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保障工作社会化的进程,使社保档案的管理不再依赖于企业,使职工不再为企业的破产和自己的退休而担心社保档案的管理问题,同时也给社保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活力。在社会保障工作社会化的大背景下,数量庞大的社保档案管理必然会成为社会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开支,单纯由政府出资来建立的社保档案信息中心已经很困难,社保部门可以以公共产品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形式,如采取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第三方出资建立的方式,建立社保档案信息中心,实现社会档案的保管、利用集中统一管理。

5.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网络化的建设

要推进社保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社保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与社保经办业务处理信息化实时对接,做到业务档案归档实时化,管理电子化。通过采取自动化手段,改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服务方式,在实现社保业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和不断提高业务档案服务效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业务档案主动防范风险、保证社保经办整体安全的职能,以实现建设统一的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模式,不断提高社保业务档案管理水平。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社保部门可以实现所有社保缴费的网络征收、保费的网络支付,可以利用社保档案信息网了解社保工作状态,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用户可以通过社保档案信息中心的网站,输入自己的社保号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缴费等情况,轻松完成缴费、支付等所有的工作环节;通过网络,可以和商业银行的信用档案系统、公安的户籍档案系统等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各地社会保障部门要重视社保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建设社保档案信息网络。

6.加强社保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各地要组建专门的档案管理队伍,根据工作需求,配备专门的社保业务档案管理人员,同时加强对社保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提升社保业务档案的管理水平。

基层档案 篇4

关键词:档案管理,便民利用,强化服务,安全保密

一、创新档案服务形式

(一) 加强档案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十分关注, 为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大局指明了方向, 尤其是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 能够坚定档案工作者履职尽责的信心和开拓创新的信心, 为基层档案管理事业提供更高的平台和更好的环境。培育引领档案工作的新理念, 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务实工作、不断创新, 跳出具体业务和日常事务工作, 谋大局、抓大事, 主动作为, 增强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能力, 全面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强化对基层档案工作的督导。首先, 帮助基层根据实际情况, 加大有效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为当地经济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档案资料。其次, 加强与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沟通, 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协助基层档案员解决实际困难, 为基层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依法做好档案服务。普及档案法律知识, 学习贯彻落实《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 用法律手段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依法行政, 履行档案工作监督能力。档案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指导监督职能, 拓展监督检查范围区域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单位进行归档和进馆情况清查, 重点杜绝档案流失、损毁和泄密现象发生。

(三) 增强档案保密意识。突出档案安全底线意识, 强化安全保密制度的落实, 做好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加强档案数据存储载体、数字化过程和开放利用程序的管理, 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有效巩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抢救和保护国家重点档案和重大项目。改造和完善消防、防盗、监控系统等安全基础设施, 清查联网涉密终端;健全《监管室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安全规章, 制定或修订《信息发布及网站管理制度》, 严格管理档案网络信息及数据库安全。适应改革的需要, 推动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开展, 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及时调整和规范档案工作管理方式, 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需要, 不断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的各种需求, 使档案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努力开发档案资源

(一) 深度开发。逐步优化档案资源体系。主动征集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家重点档案、名人题材档案、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档案等等, 实现档案电子化, 实行馆藏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和互换工作;加强现存档案资源的清查与整理、规范与鉴定、备份与抢救工作。主动作为, 深入档案开发管理利用。要发掘利用档案为纪念活动提供服务, 开展课题研究、丛书编辑、图片展览等系列活动。各档案部门要结合馆藏实际, 围绕重大节点, 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推出具有社会影响力、具有档案特色的精品力作。

拓展档案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一是档案工作要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发展, 不断地改进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 拓宽利用服务领域, 为各项工作提供快速、周到、有效的服务。二是在做好日常工作借阅、查证、远程利用等工作的同时, 探索服务机制的改革创新。三是丰富馆藏, 把反映本地区历史的材料、实物收集进馆。四是建立现行文件利用中心, 把党委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性文件集中管理, 积极化解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五是加强信息现代化建设, 建立数据共享中心, 视线资源共享。

(二) 合理利用。不断完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推行电话咨询、网络预约查询, 综合档案室馆在线数据共享, 当场办理和全程代理等服务措施。发挥档案信息独特作用。逐步深化档案的发掘工作, 努力服务于社会。拓展档案的利用价值, 努力为改善民生等方面提供服务和保障。

三、强化档案服务功能

(一) 扩大档案服务对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行政机关、单位的档案事物, 指导企业开展档案工作, 引导、帮助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做好档案工作, 积极为相关部门、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有效资源。

(二) 丰富档案服务内涵。围绕党委、政府以及社会民众的需要提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等问题, 以及关于就业、房屋拆迁、贫困补助、医疗保险等民生问题设计宣传主题, 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三) 强化档案服务重点。档案部门要积极接收各类民生档案, 把民生档案纳入档案资源体系。明确民生档案服务的对象、目的、范围、措施, 更好为民众服务。

四、加快档案载体进程

(一) 县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以数字化档案代替原件提供利用, 切实提高档案公共服务的能力。

(二) 各部门、单位以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要科学合理使用现代化设备。熟练掌握、运用科学技术为党委、政府服务、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严防数字化过程中信息丢失、泄露。

五、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一) 把可公开的各类档案、信息上传网络, 开展远程利用。利用当地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图书馆、爱国主义基地等进行宣传教育。

基层党建档案分类办法新建 篇5

为了适应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我院党员管理工作水平,使党员的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有效解决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就做好规范党员档案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1、工作职责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城市学院党委应指定思想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专门负责党员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把其名单(见附件)报党委组织部备案。党员档案管理员职责是:负责保管、收集和整理党员档案材料,办理党员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移手续,登记党员变动情况,为有关部门提供党员情况,做好党员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等工作。

2、归档范围

(1)入党申请书;

(2)团员入党推优表;

(3)思想汇报;

(4)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表;

(5)自传;

(6)学习成绩总表(学生党员);

(7)外调政审材料(或直系亲属政历情况说明);

(8)综合政审材料;

(9)学院党校结业证书(复印件)

(10)党内外群众意见原始记录;

(11)院级以上(含院级)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2)入党志愿书;

(13)预备党员半年考察鉴定表;

(14)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15)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3、管理办法

(1)教职工预备党员档案由党委组织部收集、管理;教职工预备党员转正后,组织部将其党员档案移交到学院人事处档案室,归入本人的人事档案中。教职工正式党员档案由学院人事处收集、管理。

(2)新生党员在入学时,凭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到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入手续,把自带的党员档案及时交到所属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或城市学院党委。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城市学院党委要认真做好新生党员信息登记、档案登记、收集工作。接收档案时,要仔细审阅、鉴别,发现材料不全或有质疑的,要查明原因,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情况。

(3)学生党员的档案,统一由各学生党员所属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或城市学院党委分别进行管理。

(4)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城市学院党委要认真做好预备党员考察、转正、管理等工作。学生党员毕业时,应及时为学生党员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并将整理好的学生党员档案移交到学生处,由学生处转给接收单位。

(5)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及档案继续保留在所属总支(直属党支部)或城市学院党委。暂缓就业期间,毕业生党员若落实了组织关系接受单位的,应及时到各所属基层党组织、党委组织部办理档案及组织关系转移手续。暂缓就业期满,还没落实组织关系接受单位的,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城市学院党委应按时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并把整理好的学生党员的档案移交到学生处,由学生处移交给学生党员所在生源地党组织。

(6)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退党、开除党籍的,其有关材料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党员的档案材料要归类,由所属基层党组织独立存放。

(7)党员档案实行一人一卷,各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员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如: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专科生党员和本科生党员。各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党员档案的定期收集整理制度、保密制度、借阅制度、定期核查制度、接转制度等工作制度,并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光、防盗等工作。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他人档案或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对违反规定者,应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的,要依法处理。

4、档案的借阅

(1)借阅档案应凭盖有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章的介绍信。党员档案的查阅须经基层党组织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严格履行登记手续,方可查阅,未经党组织批准,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查阅党员档案。上级党委、纪委因办案需要,持有关介绍信或证明材料,即可借、阅党员档案。

(2)党员档案一般不借出使用,如有特殊情况借出使用时,要说明理由,经过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严格履行登记手续,填写好《党员档案上交、借还登记表》(见附件),并限期归还。

5、几点要求

(1)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城市学院党委要加强对党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指定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党员专门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要为党员档案的保管提供充足的档案柜架和装具,提供安全场所和保管条件,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2)要严格按照文件的要求,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所缺内容尽量搜集归档,使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基层档案 篇6

关键词: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开发档案资源

一、开发档案信息必须树立服务意识

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搞好服务,基层档案工作才能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基层档案工作要做到“三个必须”。

1.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明确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宗旨,一切档案的保管与保护都是为了利用服务。

2.必须加大编研力度,要深入开发基层单位档案信息资源,编写 《大事记》《全宗介绍》《组织机构沿革》《重要文件汇编》《基础数字汇编》 等参考资料和检索工具。

3.必须紧跟中心全力服务,基层单位的档案部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中心工作、主要业务工作的内容和进度,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档案收集、管理和服务,做到中心工作和主要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二、开发档案信息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档案信息以“动态”形式来源于社会实践,又以“静态”形式存贮于档案部门,人们获取和保存档案信息的目的,不是以完成由“动态”到“静态”的转变为终点,而是利用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才是其根本出发点。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科学的方法把大量的档案信息由存贮的“静态”形式转化为现实信息,投放到社会中去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档案信息的开发过程。档案信息开发工作,必须以社会环境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为依据。要满足这种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传统的提供利用方式,实现创造性的开发。目前,档案事业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环境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为档案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创造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只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开发档案信息,实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根本目的,就会给社会带来效益,给档案事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开发档案信息必须创造开发条件

开发档案信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档案部门如果没有档案作为物质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档案信息将是一句空话。档案部门必须通过多条渠道,采取多种办法收集、存贮大量而丰富的档案作为物质基础,为开发档案信息、服务社会所存贮的大量档案信息不可能自动发挥作用,要使档案信息得到发掘,变“死”材料为“活”信息,就要求档案部门既要具备传统的检索工具,又要以最快的速度向现代化检索手段迈进,这是大力开发档案信息的客观要求。在开发档案信息过程中,档案工作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增强科学的开发意识。必须分析室藏内容,研究室藏结构,从中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使档案信息开发工作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四、开发档案信息必须探索有效途径

档案部门如何将大量而丰富的馆藏信息开发出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服务,是档案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既要根据档案室所存档案信息的数量、内容等来考虑开放方式,又要根据档案部门的实际能力,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首先,系统开发。一个档案室所存档案,从宏观上看,它具有反映一个单位全面情况的相对整体性;从微观上看,它又具有反映某一方面情况的多类性和层次性。在开发档案信息过程中,我们注意分析、研究,进行系统设计、组织实施,以发挥信息最大效益。其次,定项性开发。就是根据某一项工作的要求,对档案室信息的部分开发。实践证明,某一项工作搞好档案信息的定项性开发,是符合现代化信息管理准确、适用、经济的总体要求的。最后,寻求合作。联合开发前,档案部门的人力、财力等是有限的,要大力开发档案信息必须积极寻求与开发档案信息有关的某些力量,密切合作,共同开发。实践证明,寻求合作,解决了档案部门力量弱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开发能力,扩大了信息开发量,能够使档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1.更新基层事业单位领导的档案管理观念。档案的综合管理属于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只是单位管理的一个辅助部分,但是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在进行决策时,都以它为依据。因此,这就需要基层事业单位中的各级领导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逐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使档案管理从单纯的收集、整理纸质资料变为利用计算机网络化对档案进行管理中来,使档案在基层事业单位领导科学决策与整体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只有领导大力支持档案管理的创新,并通过档案管理人员的努力与学习,才能够早日实现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

2.完善相关标准、法规与政策。档案管理的依据是统一的标准,在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统一的标准能够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相关的制度、法规与法律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在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基层事业单位要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如果在档案管理中出现了问题,就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处理。

3.大力推动网络设备建设。网络设备建设是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现阶段,基层事业单位都普遍建设了微机局域网,但是微机局域网的建设起点相当高,它的建设不仅要能够满足内部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且需要配备打印、拷贝、扫描等系列化的配套设备来进行信息的输出利用。因此,基层事业单位在创新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大力推动网络设备的建设,并连接各方面的资源,满足微机局域网建设的需求,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4.加大对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改变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在网上完成统计、借阅、检索、编目、整理、收集等工作。在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工作过程中,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拥有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运用以及操作能力。所以,要大力加强对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梁卫芳.农业科技档案的作用及其开发利用探讨[J]. 办公室业务. 2014(13) .

[2] 兰前.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共享研究[J]. 闽东农业科技. 2013(01) .

[3] 王茜.加强农业科技档案收集管理的几点建议[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3(01) .

[4] 廖琳玲.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保存与利用[J].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3(03).

基层档案 篇7

一、调查基本情况

1 、90 % 以上的单位实现了办公 、查档 、库房三分开

对于“贵单位档案室是否做到了办公、查档、库房三分开”这样的问题。回答“是”21人,占91.3%;回答“否”2人,占8.7%。具体比例情况图示如下。表明“三分开”的要求在基层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

2 、基层档案室的存贮空间得到改善

对于“贵单位档案库房的面积”这样的问题,回答<10M2”0人,占0%;回答“10—30M2”2人 ,占8.7%;回答“30—50 M2”4人 ,占17.39%;回答“50—100 M2”7人 ,占30.43%;回答“>100 M2”10人,占43.48%。具体比例情况图示如下。档案库房面积在100 M2以上的单位已经占到4成以上,50—100 M2也已经超过3%,两者相加已经超过70%。说明基层档案室的存贮空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3 、库房高度以 3M 左右的居多,为密集架的使用提供了条件

对于“贵单位档案库房室内空间高度”这一问题,回答“<2M”0人,占0%;回答“2—2.5M”0人,占0%;回答“2.5—3M”7人,占39.43%;回答“3M—3.5M”13人 ,占56.52%;回答“>3.5M”3人,占13.04%。具体比例情况图示如下。档案库房室内空间高度在3M—3.5M的单位最多,其次是2.5—3M的,两种情况相加占比接近了70%,为密集架的使用提供了条件。2.5M以下的没有。

4 、铁质柜架成为档案室柜架的主体

回答“贵单位档案室使用的档案柜有”这一问题时,回答“木质文件柜”0人次,占0%;回答“铁质文 件柜”11人次,占47.83%;回答“五节档案柜”14人次,占60.87%;回答“密集架”9人次 ,占39.13%;回答“防磁 柜”2人次 ,占8.7%;回答“其他”0人次,占0%。具体比例情况图示如下。“五节档案柜”和“铁质文件柜”仍然是档案室的主要装具,“密集架”也已经成为档案室的主流装具,近10%的单位已经为磁介质档案配备的专用柜架。

5、防盗报警装置安装率不到 40%强,安全防护令人担忧

在回答“贵单位档案库房是否安装了防盗报警装置”时,回答“是”9人,占39.13%;回答“否”14人,占60.87%。具体比例情况图示如下。防盗报警装置是档案库房的基本安全装置,但基层档案室的安装率不到4成,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6 、消防灭火设施多样化,但“人工灭火器 ”仍是基层档案室主要消防设施

在回答“贵单位档案库房使用的消防灭火设施有”这一问题时,回答“人工灭火器”20人,占86.96%;回答“自动灭火器”2人,占8.7%;回答“自动喷淋”2人,占8.7%;回答“高压水雾”0人,占0%;回答“气体”1人,占4.35%;回答“其他”0人,占0%。具体比例情况图示如下。“人工灭火器”仍然是基层档案室主要的消防灭火设施,较为先进的“自动喷淋”、“自动灭火器”、“气体”已经占到一定比例。消防灭火设施已成多样化。

7 、“空调 + 去湿机 ”是基层主要库房温湿度调节设备,1/4 没有调节设备

在回答“贵单位档案库房室内温湿度调节使用的是”时,回答“自然”6人,占26.9%;回答“空调 + 去湿机”13人,占56.52%;回答“有去湿功能的空调”2人,占8.7%;回答“楼宇中央空调”1人,占4.35%;回答“其他”1人,占4.35%。具体比例情况图示如下。“空调 + 去湿机”是基层档案室库房温湿度调节的主要设备,还有近1/4的单位采用“自然”方式调节档案库房的温湿度。采用“自然”方式调节档案库房的温湿度本身表示这些单位“没有温湿度调节设备”。

8 、80 % 以上档案工作者对本单位档案保护设施的防护效能表示满意

在回答“您对贵单位档案保护设施的防护效能”时:回答“非常满意”2人,占8.7%;回答“比较满意”8人,占34.78%;回答“满意”9人,占39.13%;回答“不满意”4人,占17.39%;回答“非常不满意”0人,占0%。具体比例情况图示如下。对本单位档案保护设施的防护效能的满意率超过了80%,大多数档案工作者对本单位档案保护设施的防护效能表示满意。

二、分析与结论

从上述基本情况描述中,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结论:

1 、基层档案室基本安全防护措施基本落实

从调查的结果看,基层档案室基本的安全措施,如办公、查档、库房三分开,大都得到了落实。

2 、基层档案室办公与库房条件明显改观

从调查的结果看,实现“办公、查档、库房三分开”的单位达到了近90%,档案库房面积在100 M2左右的单位已经超过40%,库房空间高度在3M左右的单位接近70%。这些数字反应出基层档案室的办公与库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3 、基层档案室库房安全防护设施多样化

从调查的结果看,基层档案室的柜架有:木质文件柜、铁质文件柜、五节档案柜、密集架、防磁柜等;消防灭火设施有:人工灭火器、自动灭火器、自动喷淋、气体等;库房室内温湿度调节设施有:空调、去湿机、有去湿功能的空调、楼宇中央空调等。基层档案室库房安全设施设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许多单位是多种柜架、多种消防灭火设施、多种温湿度调节设施混合使用。这一方面为基层档案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管理方式也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4 、 一些基层档案工作者对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存有依赖心理

从调查的结果看,使用先进消防灭火设施和先进库房室内温湿度调节设施的同志中,对本单位档案保护设施的防护效能表示的满意程度要高于使用相对比较落后消防灭火设施和库房室内温湿度调节设施的同志。在一些问题上,使用的消防灭火设施和库房室内温湿度调节设施越先进,其满意程度越高。由于越先进的消防灭火设施和库房室内温湿度调节设施,自动化程度越高,人工干预的程度越低,这就使一些基层档案工作人员产生或存有对先进设施设备依赖心理,从而降低了主动控制档案管理环境与风险的意愿与能力。

5 、基层档案工作者自我安全评价过高

从调查的结果看,基层档案工作者存在着自我安全评价过高的状况。比如:14个没有安装防盗报警装置的单位中,有1个选择了“非常满意”,4个选择了“比较满意”,5个选择了“满意”;只有4个选择了不满意。问卷中没有配置温湿度调节设施的6单位有3个的选择了“满意”了以上的答案。这种自信来自那里?这样的满意对基层档案室的档案安全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满意”不能不让人担忧。

三、结语

通过上述对基层档案室档案安全防护情况的调查,使我们对基层档案室的安全防护现状及在问题,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当然,这些情况由于调查范围与样本数量的限制,以及作者分析与解读数据的能力有限,结论未必准确。但这些初步的分析结论,对于提高基层档案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基层档案室的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档案的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要:基层档案室的安全防护设置配备及其运用,是基层档案室的基础性任务。涉及到档案室的办公、库房、设施、设备、装具、装备和安全制度措施。通过对基层档案室的安全防护设置配备及其运用情况的调查,有助于我们了解与掌握基层档案室的安全防护设置配备及其运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基层档案室的安全防护设置的软硬件实力,切实增强与提高基层档案室的安全防护水平,保障档案实体的安全。

基层民生档案管理探析 篇8

基层民生档案是基层民生部门在办理各类民生业务过程中形成的, 反映民生活动状况, 并且对国家、社会和居民个人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数据、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民生档案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真实地记录了我国民生工作的发展历史, 记载了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 反映了我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基层民生档案不仅是开展民生工作的重要依据, 更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做好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责任重大, 意义深远。然而, 当前的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必须加以重视, 认真分析, 妥善解决。

二、基层民生档案管理现状

(一)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法规性、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知法懂法, 并且熟悉相关业务的经办流程和操作规程。当前, 不少基层档案管理人员重业务、轻管理, 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缺乏档案管理知识, 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 对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简单的整理、保管, 只要不丢失, 能应付查阅就可以。对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意识的不足, 已经从源头上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发展。

(二) 档案管理标准不一

目前, 我国基层单位各项业务档案由各对口单位自行管理, 如社会保险档案中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档案、农民养老保险档案、医疗保险档案、就业管理处档案等。各档案管理部门独立性较强, 管理机制与流程不尽相同。部分基层单位尚未设立专门的档案室, 而直接将档案存放于办公室, 未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做到“三分开”, 达不到档案保管的“八防”要求, 对档案的整理、保管仍处于粗放管理状态。

(三) 档案资料收集不全

由于基层民生档案管理人员对民生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重视度不够, 而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工作量大, 且较枯燥, 很容易致使工作人员产生厌倦的情绪, 无法调动工作积极性, 造成基层民生档案在最初的收集环节不顺畅, 档案信息不完整。特别是在基层, 对民生档案的保管不善, 收集不齐全, 归档不及时, 应归档的档案分散在各科室和个人手中, 造成民生档案信息不完整, 有些有价值的资料被遗漏, 无法为上级部门在民生工作的统计、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效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实效性小。

三、完善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对策

(一)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广泛宣传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意识, 首先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加大对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加大资金及人力投入, 为建设和完善基层民生档案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力条件。各级领导部门应积极组织基层民生档案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学习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 学习档案知识及档案管理重要性,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树立依照规章制度管理档案的理念, 增强做好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 统一档案管理标准

集中统一管理是基层民生档案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是保证民生档案齐全完整、提高民生档案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在档案管理工作中, 各基层部门应在本单位内形成统一管理的原则, 并将该原则形成工作制度, 从民生档案的收集、排序、组卷、装订、保管、查阅、借调等各环节建立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 为规范民生档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同时, 将民生档案管理纳入日常工作考核中, 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伐, 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基层民生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同类档案的分散状态, 也能为档案管理部门工作提供便利。

(三) 完善档案资料收集

做好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广泛收集各类档案资料, 使各类档案系统完整, 这是提高基层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和前提。首先, 从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角度, 建立一支懂业务、熟流程的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通过对业务和流程的把握, 完整地收集民生档案;其次, 加强基层民生档案收集工作的实效性。由于基层民生档案涉及面广, 较分散, 在档案收集的过程中, 要及时根据反馈的信息查漏补缺, 以期达到最佳实效。

总之, 各级民生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与时俱进, 使基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时代要求,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进一步规范民生档案管理, 充分发挥基层民生档案的实效性。

摘要:基层民生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我国民生工作的发展历史, 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大成就, 基层民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事关国计民生, 意义重大。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民生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标准不一、资料收集不全等问题, 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基层,民生档案,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档案, 2012 (3) .

[2]张桂云.浅谈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3 (5) .

基层档案 篇9

一、要探索现代化档案管理与传统管理之间的平衡点

在我所处的区级单位在2007年开始, 就实现了上级和下级之间用政府的党政网进行传递文件。我们单位作为最基层的区以下二级单位事业单位, 虽然单位早就达到档案管理国家二级, 并且单位领导对档案管理相当重视, 基本上对档案管理所有的需求都尽量满足, 但也不可能档案室的各种设备、配置等等都要高于单位所有的部门, 毕竟我们是事业单位, 不属于国家全额拨款单位。所以对于现代档案管理只能是随着单位现代化的进程而前进, 很多资料局限于最基本的收存。如因多方面的原因, 我所管理的电脑只能作为终端机存储资料, 不能和单位整个网络联接, 只能靠U盘把资料导入, 不能在网上进行传递。但是有一个好处, 我所用的电脑不会感染病毒。但局限了我所管理的电脑系统的升级换代, 更限定了设备配置好几年不能更换。传统的档案管理就没有这些问题, 但是也有领导头痛的问题, 就是需要大量的堆积档案的屋子、柜子等。所以作为一个基层单位的专业档案人员对于如何找出现代化档案管理与传统管理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是我们应该面对的问题。

二、传统与现代档案的原始凭证性比较

现代化档案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单位下发文件以后, 通过网络传递到档案室进行归档管理, 由档案室在电脑上存储。基层单位现在主要的文件使用格式就是Word系统进行编辑资料, 然后交到档案室以后, 由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专用的紫晶系统上进行挂接, 转换成档案资料, 以后进行查找。

为了防止进行修改, 现在一般的电脑存储, 顶多改变存储格式, 常用的就是PDF或者是JPG这两种格式。

但是电子文件由于都是通用的文件编辑格式, 可以修改不留痕迹, 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 这些都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即使是用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 保证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但是在电子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还有什么不能解密的, 所以, 这也是我们基层档案工作者所面对的困惑。

但是, 传统档案管理就可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一是必须手写的初稿、修改稿、正式的文稿及领导批阅同意打印的签名;二是归档必须是手写的原稿、批文连同正式形成的文件两份, 进入档案, 正式归档。

三、现代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各有优缺点

现代档案如发生电脑零部件老化、系统升级换代、配置更新等各种形式就容易丢失部分资料。但是现代化档案管理不占用空间, 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等, 这个是传统档案所不能比拟的。

传统档案所占用的空间、人力、财力等, 都很大。但是有一点, 是代替不了的, 就是手稿。

新都区档案馆里, 今天还保存着1959年田家英同志在当时的新繁县大丰公社搞试点时主持起草的18份文件的原件。1959年4月, 田家英率领一个工作组从北京来到了大丰公社。田家英和县、社、队干部反复研究, 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根据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 制订了一系列制度、条例、规定。例如:

《大丰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草案) 》、《关于新繁县崇义乡大丰人民公社财务制度的十条规定 (草案) 》、《公社干部必须遵守的十条守则》、《关于改进供给制的八条规定》、《关于分级管理的体制的初步意见》、《关于财权下放的分级管理的初步意见》。这些发黄的纸上, 有对人民公社体制问题的意见, 对财务制度的规定, 干部守则, 各种条例、报告、会议记录……这是历史的见证。 (1) 到今天为止, 这些发黄了的资料还静静地躺在新都区档案馆里很好地保存着。

四、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新旧交替的问题对传统与现代的影响

逐渐老去的一批档案管理人员, 他们在接受现代化档案管理方面, 自己很想学好新知识、新技术, 但是因为年龄等各方面的原因, 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们工作几十年, 兢兢业业, 对工作认真负责, 能做到几十年对每一份文件了如指掌, 并在同时努力接受新的知识, 跟上时代的步伐。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对计算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新的系统的升级接受度要慢一些。新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操作接受度高, 掌握新的知识也比老同志快, 从网上传来的文件他们能很快的放进去, 但是要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坐下来像老同志一样的工作, 要让他们去一份一份的收集原稿, 就有点困难了。大学的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上都是到政府机关和国有单位, 起码来说现阶段不会到基层的小单位。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 我觉得是一个应该比较现实的问题, 就是如何让基层单位的档案能够跟上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步伐。

总之, 现代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各有优缺点。现代化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在现在的条件下, 对于传统档案管理的收集、立卷、归档是不能代替。但随着时间的前进, 从档案管理重点和管理方式上来必将会来一次重大的改变、从人才和技术力量上来一次大的变革, 我们如何应对, 对于我们档案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体会, 论述了基层档案工作现代化与传统管理工作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基层档案,现代化,传统,比较

注释

建立健全基层档案室工作 篇10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 增强对档案的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不仅要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 更着眼于政治素质和实际本领的提高, 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 努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档案工作人员, 作为档案工作者始终要加强政治学习, 增强党性党风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自觉服从党和政府对这个工作大局, 要解放思想、观念、勤于思考、坚定信心。提高适应岗位要求的实际本领, 珍惜档案工作岗位。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提高新时期对档案信息的认识和要求, 不断总结和探索, 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提高档案管理者对档案的意识和法制观念, 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必须意识到档案工作是全馆工作的基础之一, 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增强档案意识, 提高全员档案认知程度, 首先是加大对档案知识的宣传和档案业务的培训。比如不定期地制作有关档案作用和意义的宣传页, 发到各人员手中, 档案管理人员更多地参与到材料形成档案的整个过程中, 使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的了解, 使每个人员认识到:项目结题时, 如果没能按时整理归档科技资料, 那该项活动就不能算完结, 只有做好归档工作, 才算是有始有终。

二、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十分重要, 如建立收集制度, 保管利用制度、制度保管期限, 归档范围等规定, 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单位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之中, 在提高全提员工档案意识, 使他们积极主动归档配合档案部门工作的同时, 建工档案传递、登记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一是遗失及时查找补损, 确保材料完整。

因此在贯彻档案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制定专职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借阅、保管、保密、利用和档案工作考核检查制度, 以严密的制度规范档案制作程序, 保证档案质量, 确保各种类别、各种载体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做到从立卷归档到保管统计, 从档案利用到鉴定销毁, 从档案移交到奖惩等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 为规范、高效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文件材料, 加强档案利用反馈信息的管理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 发挥它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单位档案工作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使档案为单位各项工作, 特别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 为单位内决策服务, 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服务。收集利用反馈信息, 了解和研究档案的反馈信息, 可以了解档案信息发挥作用的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档案利用率。

为从源头上保证档案室收藏资源, 应反复多次修改归档范围, 保管期限, 使之更加合理化, 同时档案的载体也实行多样化, 除纸质外还包含了照片、录音、录像、实物等。

四、实现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现代化, 工作标准化

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不仅是先进设备的配置, 还包括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工作标准化。

新时期现代化的管理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 但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前提。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内容包括案卷组织的方式、格式、分类规则、着录和索引规则, 文献编纂规则等。

这些标准化, 规范化的管理都离不开先进的技术, 尤其是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的技术, 光盘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更少不了懂得先进技术的人才。只有先进的设备, 先进的技术, 懂得先进技术的人才和先进的思想并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新时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五、加快数据准备, 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 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着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着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分清轻重缓急, 循序渐进

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着录, 省时省力

在着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着录, 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着录, 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着录, 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着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着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上一篇:企业并购会计下一篇:仿真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