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经济发展制约瓶颈

2024-05-12

民企经济发展制约瓶颈(精选十篇)

民企经济发展制约瓶颈 篇1

瓶颈一:养殖小区建设用地调节困难。2007年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 使得长期困扰养殖小区建设用地的属性问题得以解决。但在实际工作中, 养殖小区的建设用地依然面临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其中, 养殖小区建设用地的调节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基层农村, 由于每个农户所承包的土地较为分散, 导致养殖小区建设用地调节困难, 部分养殖小区不得不选择建在水、电、路等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偏僻地方。这样不仅增加了养殖户的资金成本, 而且落后的基础条件也制约了畜牧养殖小区进一步发展壮大。一些养殖小区由于土地因素而被迫停建设或改变规模规划, 养殖户受到损失, 干部群众发展养殖小区的积极性受挫, 一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受到影响。

瓶颈二:资金短缺制约了养殖小区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属于高风险微利产业, 而且技术要求比较高, 一些养殖户本身经济基础薄弱, 大部分资金用于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 搞完了基础设施建设后因缺乏流动资金, 致使投入的设施、设备长期闲置或利用率不高, 导致投入产出不协调, 效益不好。在广大边远的农村, 一些规模不等长期闲置的养殖小区随处可见, 而有些养殖小区基本上是半拉子工程, 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钱投入。即使正常进行了养殖生产, 但是在遇到养殖效益不好, 或整个市场价格下滑时, 养殖户因赔不起致使畜禽存栏量下降或空栏, 在效益好转时却不能及时挣到钱。在农村养殖小区的建设与发展上, 资金短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养殖业的转型与发展。

瓶颈三:养殖小区管理不到位。个别地方对于养殖小区建设“重建轻管”, 为了完成任务, 大力宣传和鼓励建设畜牧小区, 但建成后没有及时动员养殖户进小区养殖, 缺少帮助他们实现生产良性循环的办法, 从而出现了小区畜禽存栏率和养殖户入住率极低, 甚至出现“有区无畜”现象, 造成土地和圈舍闲置浪费。在养殖技术上缺乏对养殖户的引导和培训, 管理严重缺失。众多养殖小区只是从生产方式和饲养规模上看与传统饲养不同, 而在饲养技术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在品种选择、饲料配制、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 许多养殖小区还是延续传统的饲养方法, 缺乏现代养殖应有的技术含量。

浙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瓶颈 篇2

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据统计,1978-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3.3%,由124亿元猛增至6700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序由原来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则由全国第16位升至第4位。尤为可喜的是,1997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经济虽也有回落,但仍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998年较上年增长10.1%,1999年较上年增长10.0%),出口增长更高(1999年全年增长18.5%,今年1季度的增长率高达55%)。2001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700亿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预计可达2000美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如今,浙江经济表现出的旺盛活力,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有人称之“浙江现象”。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领先于其他地区,必然是其较好地发挥了比较优势的结果。本文即试图从比较优势分析的角度来探讨“浙江现象”产生的原因。

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后,笔者认为,浙江与邻近沿海发达省份及全国相比,在劳动力、环境、市场扩大、特色产业和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浙江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源也称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的根本要素,是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成为各地区比较优势的一项重要指标。诚然,浙江的劳动力资源充沛,但在我国劳动力资源普遍充足的大环境中显不出比较优势。浙江在人力资源上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综合素质较高。1989年浙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9‰,仅稍高于沪、京2个直辖市,是省区中最低的。1999年则为4.29‰,高于沪(已出现负增长)、京、津、辽、苏,列全国倒数第6位,在省区中列倒数第3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减轻了人口负担和就业压力,对经济发展有利。虽然浙江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浙江开发历史早,文化积淀深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全国居较高水平。相对于外省人而言,浙江人更具有崇学、敢闯、聪慧、勤奋、互助、务实等优秀素质。其优势突出表现在浙江人对现实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勇于创新。江浙沪历来为我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国内40%以上的科学家均出于此。根据《中国科学家传略辞典》按籍贯统计,每百万人所涌现的著名科学家,上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22倍,浙江为4.15倍,江苏为3.49倍。特别是宁波,不仅以出商界巨子闻名于世,还是名冠全国的“院士故乡”。目前,宁波籍院士占全国1/16,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仅一所效实中学就出了13位院士,在全国未闻其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肯动脑筋肯吃苦又富冒险精神的浙江人,边干边学,素质提高更多地倚仗于“来自课堂外的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涌现出滕增寿、冯根生、颜阿龙、鲁冠球、宗庆后、南存辉、陈金义等一大批勇于创新,精明且善于把握机会的知名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的存在是浙江经济腾飞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浙江环境的比较优势

环境资源直接影响人们选择定居点,企业选择区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一般认为,区位、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社会、政|治、政策和法律环境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以下仅对浙江的硬环境作简要分析。

(一)区位环境,浙江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滨海居中的地理位置,既利于对外交往,又利于向内扩展。而且,紧邻上海这一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商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五流”及产业扩散方面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加上北南两边邻省江苏和福建均为全国经济增长领先省份,可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互相支持,共同发展。

(二)资源环境
尽管就矿产资源和耕地资源而言,浙江是典型的“资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气候资源等方面却具有突出的比较优

势。浙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中部,港口众多,腹地宽广。改革开放后,港口建设速度加快,至1999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达58个,泊位60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个,深水泊位数占全国8 %。宁波已跃升为全国第二大港。今年截止11月8日,宁波港的吞吐量已达1亿吨,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吞吐量逾亿吨的世界级大港。而且舟山、温州、乍浦、海门等港规模日益扩大,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浙江海域历来是我国最大的渔场。1999年,浙江的海水产品产量为389.4万吨,居全国第3位;浙江海洋捕捞渔获量高达331.2万吨,仅次于山东的332.5万吨,居全国第2 位(表1)。紧靠浙江的东海陆架盆地是一个有着良好开发前景的油气资源区,目前正在勘探开发之中。表1:我国重点省份海水产品和海洋捕捞产量 单位:万吨 地区 浙江福建 山东 广东 辽宁 其他地区
海水产品产量 389.4 448.5 602.3 355.4 296.9 275.0
海洋捕捞产量 331.2 206.7 332.5 194.5 157.7 275.0 捕捞量占全国% 22.1 13.8 22.2 13.0 10.5 18.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浙江虽然耕地面积少,农业却一直领先于全国。除了浙江农民吃苦耐劳,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外,与这里农业气候条件优越也是分不开的。浙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三)经济环境
浙江开发历史悠久。隋唐时期即已成为全国居优势的经济区域,至今依然。特别高的经济活动效率,使浙江发展的经济基础在全国处于高水平。由于浙江是全国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省份,多年前经济实力即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民间的投资意识很强,在市场竞争中已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
1999年,浙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8元,仅次于沪、京、津3个直辖市,居全国第4位;浙江农村人均收入3948元,仅次于沪、京2个直辖市,高居全国第3位。浙江1997年即已成为全国第一个消灭贫困县的省份,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居全国第一。
虽然由于资源和战备方面的原因,解放后国家对浙江的投资极少,然而,浙江民间的投资意识很强。自1982年以来,非国有投资年均增长28.6%。1999年,全省民间投资额达1214亿元,超过建国前40年浙江全社会投资的总和,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2.0%,高居全国第一(表

2)。


表2:部分沿海省份及全国民间投资情况表 地区 浙江 江苏 山东 广东 全国
民间投资额(亿元)1214.06 1389.10 1167.96 1710.45 13906.95
占全社会投资比重(%)62.0 56.9 52.6 58.2 46.6
资料来源:2000.11.29.《中国信息报》

(四)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浙江山青水秀,历史上即享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名,杭州则被誉为“人间天堂”。解放后,由于几次政策失误,山林破坏严重,80年代以后工业污染又给浙江的生态环境蒙上阴影。但是90年代以来,政府下大力气,增加投入,控制污染,加上具备环境再生能力较强的先天优势,形势明显好转。最新的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浙江现有森林面积8309万亩,比10年前增长26.6%,森林覆盖率高达59.4%,比10年前增加了16.8个百分点,名列全国前茅。如今,浙江已是全国著名的竹业大省、花木大省、旅游大省。1999年,浙江的绿化观赏苗木输出量占全国出省量的32%。在昆明世博会上,有一半的花木出自萧山。至今,全省共建有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0个省级森林公园。旅游收入领先于全国。浙江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也不乏大手笔,如杭州市决定投资60亿,建设“蓝天碧水”工程。
由于浙江的生态环境好,气候条件优越,因而宜居宜游,发展旅游业在全国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三、浙江市场扩大的比较优势
贸易(包括国际贸易和地区间贸易)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贸易增长,也就是经济增长在地区之间的扩散。有经济学家认为,地区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创造出口基础。
西方经济学家丹尼森认为:一个经济体系的增长就意味着企业提供最终产品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只要市场规模扩大,就有机会提高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专业化程度,扩大企业规模。因此,随着市场的扩大与生产和销售规模的扩大,就有可能获得递增的报酬。
浙江是“资源小省”,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两

头在外”(即资源和市场主要依靠省外)。浙江生产的产品有20%销往国外,50%销往省外,仅30%在省内销售。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对商业的尊重是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浙江人历来有重视经商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自发地办起了工业品市场,通过市场调节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趋向合理配置,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商品市场的领先发育,继而引发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甚至可以说浙江走出了一条“市场大省”通向“经济大省”的独特发展道路。在闯市场的实践中,浙江人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引进来”(在本地大办市场)和“走出去”(出外经商,或创办外地市场),如今浙江省内市场和外地市场的成交额均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
1978年以来,各类市场的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浙江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市场大省。1999年,浙江有商品交易市场4347个,总成交额3606亿元,连续9年列全国第一。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产品、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等商品成交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拥有摊位24350个,成交额已连续8年居全国榜首,成为“中国第一市”;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纺织面料交易中心;嵊州领带、诸暨珍珠均占全国交易量的80%。
到1999年底为止,浙江专业市场已在外地开办分市场30个,在国外开办市场3个。漂洋过海办市场,成为浙江农民“赚洋钱”的又一条捷径。至今,浙江在巴西、南非、阿联酋、俄罗斯、匈牙利、喀麦隆、尼日利亚等10多个国家已创办或即将创办自己的市场。

四、浙江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
兴旺的各类商品市场为浙江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正是以贸带工、以销促产,市场优势与产业优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使浙江经济如此充满活力。浙江发展特色产业有的是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有的是原来没有丝毫基础,但产品小而专,投资少、上马快、资金回收快、凭借市场信息灵即可赚钱的轻小型产业。
服装、丝绸、茶叶是最具浙江特色的传统产业。在全国纺织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中,浙江的服装、纺织业可说是一支独秀。如今浙江服装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近40%,浙江服装企业在中国服装双百强企业中“四分天下有其一”。浙江服装业三巨头“茉织华”、“杉杉”、“雅戈尔”同样也是全国服装业三巨头。一省有2个城市(宁波和温州)都一年一度举办“国际服装节”,争创服装名城,全国也唯有浙江。
温州和台州地区是全省特色产业发展最有特色,也最成功的地区。温州目前已建有30多个特色工业园区,如龙港的包装印刷、平阳的皮鞋、温州的服装、乐清的低压电器、瓯海的眼镜、永嘉的桥头纽扣等,其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均在30%以上。


五、浙江企业经营机制的比较优势
历史上,浙江企业具有“轻、小、集、加”的特点。即轻工业为主、小企业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加工型企业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所有制成分经济的增加,特色产业的发展,浙江企业的特点越来越表现出“轻、小、民、特”的特点。
浙江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全国居第二位,属工业领先省份。浙江工业的特点首先表现为轻型工业为主,企业规模小,与市场联系紧密。浙江是工业结构轻型化最典型的省份之一。199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62.8%,重工业只占37.2%,而且相当部分重工业属于轻小型的机电、金属加工业和精细化工业。轻型工业对企业规模的要求较低,因此浙江小企业地位重要。目前全省工业小企业占企业数的99.8%,改革开放以来小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
小企业机制灵活,适应现代社会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更适合搞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竞争力。如今,浙江的小企业已经向“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方向发展,加强了专业分工协作,许多产品的生产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浙江工业的特点还突出表现在非国有工业和农村工业比重大,个私经济发展基础好。在199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工业占89%,其中个私工业占45.6%(表3)。浙江个私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均居各省、市、自治区首位。在全国最大私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有数量也列第一。温台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民营经济的比重甚

至超过90%。民营经济大多决策迅速、善于抓住市场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我省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从而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表3:浙江与全国工业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例比较(%)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城乡集体工业 个体私营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浙江 10.2 31.9 45.6 12.3
全国 28.2 35.4 18.2 26.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浙江年鉴2000》
1999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5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更高达7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8个百分点。
1979-199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新增量的78%来自乡镇工业。1999年浙江农村工业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76%。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利润总额、实缴税金的绝对额和增幅均居各省、市、自治区首位。
近20年来,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经济的增长。而工业经济的增长是市场带动、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民营经济的崛起、轻型工业的基础较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制约瓶劲

资源短缺阻碍浙江经济发展

“正在建设的项目没有钱、正在投资的项目没有地、正在生产的项目没有电。”这句话在浙江企业中广为流传。

据调查,浙江现在可用于工业用地的耕地不足400万亩,按一年使用50万亩的速度计算,8年后浙江的工业用地将告罄;同时,浙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瓶颈。

濒临东海之滨的宁波市,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贯穿市区,为名副其实的水乡,但事实上,宁波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15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750立方米的用水紧张线。据有关部门预测,如今宁波、舟山地区年缺水总量约为6亿立方米,即使到2020年周边地区引水工程和10座水库建成,但因经济一直飞速发展,这一缺口仍将维持在6亿立方米左右,情况相当严峻。

宁波市的缺水形势可以说是整个浙江省的一个缩影。由于缺水,浙江不得不对地下水大量开采,直接导致地面下沉。到2003年底,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宁波整个市区已成了一个巨大的碟形洼地。浙江省工商联的一份议案中指出,2010年,浙江省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55亿立方米;2020年将上升到67亿立方米。

不仅是水,电力也是如此。国家动能经济研发中心总经济师胡兆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浙江省的电力短缺最为严重。据统计,从2003年上半年以来,浙江省电力供应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2004年夏季,全省实际最大电力供应缺口在700万千瓦以上。2004年1月至8月,全省拉限电损失电量达56.6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9%。

“不到一个月诸暨城区就涌出了12家自备发电机的经销商,由于供不应求,公司仓库里放了好几年的存货也一销而空。” 诸暨市机电设备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电力短缺,去年浙江几乎每家企业,连理发店都自备发电机。在全国百强、浙江十强县(市)的诸暨,全市共有自备发电机约11655台,发电容量26.05万千瓦。

电力短缺等问题已经造成了大量浙江企业迁往外省。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和浙江企调队对浙江596家企业的迁移问题作了调查。

根据调查,这次调查的浙江省596家企业中,已迁往省外的企业196家、有意向迁往省外的企业74家、省内迁移的企业128家、省内意向性迁移的企业48家、外省迁入浙江的企业150家。总体趋势是向省外迁移。

浙江外迁企业最为关注的前三位迁移因素是:土地资源,认同率为55.6%;电力供应,认同率为45.4%;原材料及能源供应,认同率为42.9%。企业离开长三角的理由都很简单:土地、劳动力成本高、电力、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

“百姓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强

浙江,中小企业总数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95%以上,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民营经济,浙江经济是典型的“百姓经济”。民营经济在浙江已经超过了“半壁江山”的作用。

“从历次经济增长周期和加强宏观调控阶段的表现看,浙江工业往往显现出上得快下得也快的特点”。浙江经贸委的一份经济运行报告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浙江以中小企业为绝对多数有关。

浙江的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而大企业和特大企业与其他省市相比不但数量较少,而且规模也不大。这导致浙江在国家宏观调控中,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一遇到宏观调控等形势,经济发展速度就明显下滑。

中小企业是浙江工业的命脉。2004年浙江实现工业总产值2446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21601亿元,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8%。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面临土地紧缺、电力短缺、水资源短缺、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困难时,中小企业处境尤为艰难。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只可能优先保证大企业。”浙江温州一位建材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尽管浙江省中小企业总数占到全部工业企业的绝大多数,但仍然是并不被优先考虑的群体。”

浙江经济模式急需转型

“浙江民企以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粗放型,而是靠新的技术,改进产品,提高技术含量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要找出新的推进工业化方式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认为,不仅仅是企业要转型,浙江的经济模式也急需转型。

事实上,浙江模式的经济增长已经到了极限。以2003年为例,当年非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3个百分点,而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导致的GDP损失是0.6个百分点。浙江经济模式的转型已经是当务之急。

农村物流的瓶颈制约与发展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物流 瓶颈 发展

一、农村物流市场的现状分析

农村物流市场主要可分为农业领域的物流配送和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农业领域物流配送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及农产品的配送。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指农村日用品及工业品的配送。当前,农村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的主渠道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

二、农村物流的发展瓶颈分析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我国广大农村,除个别较富裕的地方实现了村村通的道路要求,绝大部分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高,物流运输工具难以发挥作用;消息闭塞,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其自然属性对其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特殊的也是更高的要求,经营农产品物流风险较大。农村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的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在我国,由于农村人多地少,耕种分散,又缺乏农村农协等中介组织的参与,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门,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农村物流的对策

就国家层面来看,加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农村发展势头良好,税费改革让农民受益很大,但农业税的取消也同时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民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没有资金又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的瓶颈制约因素凸现。因此,发挥县乡两级政府的作用,加大农村信用资金的投放力度,设建设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前提。同时,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体系的规划,加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配置物流资源,引导农村绿色物流的发展,重视物流研究与物流技术的开发,积极开展不同地区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就产业层面而言,要积极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多元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采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

就物流层面的基础——农产品的生产,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以土地产权改革为基础,进行不同形式的产权重组,壮大生产规模和经营管理实力;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纷纷谋求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消费。具体表现为:对农产品的需求表现为物理、化学、营养、卫生及消费心理上,不仅对农产品可度量的参数有要求,而且对生产该产品的环境也有严格要求,进而对生产的方式也有要求。对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也要求符合安全卫生的标准。这就要求农村积极培育农村的中介组织,使其发挥新时期农村生产组织的纽带和桥梁,积极从事与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中去,按照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即在农业产前向农业生产者统一供应优质种苗、实施统一的操作规程、农作物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农产品的分级处理等方面进行监控。以达到农副产品的绿色健康要求。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入世后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研究》课题组.有关行业协会的理论研究综述 [J].中国农村观察,2003,4:45-47.

[2]张敏.行业协会在第三方物流信用机制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1:25-27.

[3]程赐胜,蔡瑛.加快物流行业协会建设,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J].交通企业管理,2002,4:56-58.

the Study of Bottleneck and Development on the Rural Logistics

Ma Shouzhong

(Weifang College)

Abstract: Constucting the socialism new village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it includes to produce a development, life wealthy, the country breeze civilization, village permit clean and neat, management democracy etc. a series of request. But produce a development to can not get away from a modern logistics,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tely period village modern logistics, having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construction socialism new villege.

Key Words: The thing flows the bottleneck development

突破瓶颈制约 实现科学发展 篇4

一、建设用地

我区地域辽阔, 人口稀少, 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和总的开发程度、强度均大大落后于东中部。进入新世纪以来,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和国内市场的强力拉动下, 内蒙古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加速, 建设用地量迅速增加, 而国家基于年度性《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给我区的建设用地 (包括工业用地) , 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区内各盟市、旗县建设用地十分紧张。比如扎兰屯市为建设岭东区域中心城市, 正在大力推进河西区建设, 为此今年预计至少需要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 但用地指标只有3平方公里。兴安盟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指标8.9平方公里, 上半年已全部用完尚欠13.41平方公里, 近期入驻企业另需10.48平方公里。其他盟市、旗县、开发区的情况与此大同小异。“调结构、转方式”不但需要存量的提高, 更需要增量的加入。目前我区面临的形势是:即使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技术增量, 也因为没有建设用地而难以获批、无法落地。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

环境容量本是地域空间概念, 地域面积、空间体积越大, 环境容量也越大。即使考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现实, 拥有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 也比东中部各省市有更大的环境容量, 但国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核定给内蒙古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分别为92.1万吨和140万吨, 而面积合计为102.6万平方公里 (只有我区的86.7%) 的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中部六省区, 同期得到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合计为321.8万吨和531.6万吨, 分别是我区的3.5倍和3.8倍;面积合计为85.34万平方公里 (仅为我区总面积的72.1%) 的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东部六省, 同期由国家核定的污染物控制排放量为381.4万吨和625.4万吨, 分别是内蒙古的13.8倍和4.7倍。用单个省市的数据比较, 差距更为悬殊。这种不顾实际环境容量和质量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给我区工业发展造成的制约, 不亚于建设用地。

三、能耗政策

在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就近发展能源重化工业, 是国家基于经济合理性、发展科学性而进行产业布局的基点, 如“西电东送”就是国家基于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提出并实施的强制性工程。

作为上述产业布局的成果之一, 我区自2002年以来的电力装机平均每年以700多万千瓦的速度增长, 煤化工也以平均每年百万吨的速度发展。这些行业尽管普遍采用了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装备, 但每万元产值的能耗仍然是东南沿海玩具、服装、食品等轻加工行业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这就形成了特殊产业结构条件下内蒙古总的能源消耗量和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双高的特点。

从全国的角度看, 这种能耗的“双高”是产业分工的必然, 是国家总体“降耗”的需要。对我区在能源输出、能源消耗、资源减少等方面对全国的贡献, 以及在生态恢复、环境建设、排放减少等方面的承担, 国家、受益地区理应通过转移支付和市场方式予以补偿, 但现在除国家有部分转移支付外, 尚没有受益地区的价值反哺, 电力价格也完全由国家按照“高来高走, 低来地去”的原则决定。不解决这一制度安排问题, 我区能源重化工业的优势发挥将面临重大考验, “多元、延伸、升级”战略也将难以实施。

制约我区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篇5

2010年我区生猪存栏量达30万头,年出栏45万头,从数量上来讲,我区已是鲁中地区最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和生猪调出大区。今年我区生猪产业还被列入“淄博市产业振兴计划”。但经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区生猪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不够高,中小企业没有市场话语权。统计数据显示,我区生猪养殖仍以中小散户为主。2010年我区生猪存栏5000头以上企业仅2家,年出栏量约2.2万头(金日隆1.1万头,裕鑫1.1万头),年出栏量还不足全区的5%,全区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

二是行业呈现“小”、“散”、“乱”,企业管理规范化水平不高。行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既不懂技术,又不懂管理,饲养管理粗放。企业危机意识、标准化意识差,管理水平不高,行业发展战略性不够强。

三是养猪业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传统养殖一直受政策、疫病、价格影响,市场也存在周期性波动。有利可图时一哄而上,无利可图时一哄而散,造成生猪价格陷入周期涨跌的“怪圈”。同时,“卖落不卖涨”、“价高竞相养,价低纷纷杀”的心理加剧了价格波动。养殖散户难以准确把握市场行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四是生猪产业链短,深加工程度低,居民猪肉消费信心不高。目前,我区生猪产业链主要覆盖饲料、养殖、屠宰,生猪产业链短,产品结构单一,加工程度低。猪肉消费中冷鲜肉本地供应比例还比较低,易受外来肉价格影响。“瘦肉精”事件、“注水肉”给我区猪肉消费蒙上阴影,居民猪肉 1

消费信心指数不高。

针对当前全区生猪市场发展形势,建议采取有“保”有“抓”的原则,引导生猪产业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抓住上级政策机遇,搞好产业发展规划。今年,中央支持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的投资达25亿元,省市也配套出台诸多扶持措施。我区应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结合我区产业片区发展的规划理念和分区域功能,按照布局集中化、产业集聚化、资源集约化的原则,重点扶持在北部高效农业区、南部自然生态区规划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建设,改造提升传统养殖方式,促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争取在3—5年内做大做强我区生猪产业。应充分利用好我区正在建设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发展成为辐射淄博周边、东营、滨州、潍坊、莱芜、临沂等地的重要生猪来源地。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调动生猪养殖积极性。积极出台促进和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强化生猪生产信贷和保险制度,落实能繁母猪保险、补贴制度。采取能繁母猪保险补贴、临时补贴等措施,提高种猪存栏数量,稳定全区生猪生产能力。提高生猪自给率,减小外来肉对我区猪肉影响,保持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在保护农民养猪积极性上,应采取“两头兼顾”的方法,在市场猪价上涨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多养猪、快养猪,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在市场猪价下跌时,帮助农民把养猪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三是抓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促进产业升级。抓好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点建设,鼓励养殖户采用标准化猪种,标准化猪舍,标准化饲料,标准化保健措施,标准化饲养管理进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养猪方式。加大生猪良种冻精补贴力度,实行良种良法良料配套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瘦肉型

三元杂交猪,改良我区生猪品种,提升生猪品质。建立健全生猪养殖最低规模准入制度,提升整体效率和规模化养殖水平。鼓励和培育各类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创新合作模式,鼓励养殖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多种方式参股成立股份养殖公司。

民企经济发展制约瓶颈 篇6

煤炭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找准定位,准确把握国家对煤企改革的方向,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破解矿井改革发展难题,在国家对这些曾为共和国的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煤炭工业基地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外,还要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大力开展煤炭绿色开采工程,提高产品质量。切实做到改革依靠职工,问计于职工,解决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更加稳定的局势促使煤企改革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家要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河南省的几大煤业集团中的大部分生产矿有50年以上的开采历史,历史包袱沉重,人员多,开采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同时承担着很重的历史责任,这些老煤炭工业基地与西北神华等新型的煤炭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是不科学的,国家要充分根据这些老煤炭企业过去的贡献和现在煤炭市场疲软的现实,在产业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特别是税费收缴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使这些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实施煤炭绿色开采工程

近年来,全国雾霾城市在不断增加,两会期间环保问题被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备受代表们的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强调能源结构优化的构思,加快重点区域以电能、天然气替代燃煤的建设步伐。代替煤炭不等于不产煤,是让煤炭和煤炭企业切实承担起建设美好环境的重任,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大力实施煤炭绿色开采工程,将煤炭开采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

一要大力推行充填开采。传统采煤技术产生大量煤矸石,然后运出地面,积成矸石山。矸石山不但占用大量用地,而且污染水体、空气,给矿区环境与居民健康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开采区地表下沉,给地面土地、村庄、城市、道路等造成严重毁坏。充填开采是一种高效、节约、科学的采煤技术,它不仅使煤炭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而且彻底转变了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式,不让煤炭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升井。这样做不仅节约堆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还可防止地面下陷,使煤炭工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要推动煤企低碳发展项目。煤炭开采产生的瓦斯、矸石、废气、余热等污染物,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发展就是将这些污染物合理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建设一批瓦斯发电、矸石制砖及其余热利用系统,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绿色低碳矿山运营模式。

三要全方位实现煤水共采,针对地温高的矿井,一些采区地下水温高并含有多种矿物质,用专用泵把高温的井下水抽上来,直接变成温泉水,可以让职工洗浴。此外,还可以建设净化水设施,净化后的水用于生产、绿化、井下冲尘等,变废水为宝。四是实施“精煤开采”工程。纵观目前煤炭市场,煤价下滑,煤炭企业要做到“粗粮细做”,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强力打好“降本增效”攻坚战

面对当前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降成本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企业把成本降下去才能活下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严格降本增效,是摆在每个煤企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增效。我们要始终坚持“安全就是效益”这一理念,摆正安全和效益的关系,安全上不能出事,煤矿也出不起事,要把安全管理作为“潜在效益”放在重要位置。

二是加快高产高效实现提量增效。实现高产高效的要求是“高起点、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能有效地节约人力资源、提高产量,通过推进煤炭现代化,来提高煤矿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相对降低成本。

三是加强成本管控实现降耗增效。要想方设法降低材料费的投入,强化预算管理,控制吨煤材料费用,开展修旧利废工作,减少重复采购;要想尽一切办法节能降耗,创新摸索节能降耗方面的举措,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下来;要切实降低吨煤人工费用,通过合理定员定岗,降低工资成本,解决企业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加大用人制度的改革,减人提效,消除人工浪费;要提升企业管理实现管理提效。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狠抓制度落实,细化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努力使煤炭企业实现由安全生产型向安全生产经营型转变。

四、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责任心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不仅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还是人才队伍的竞争,因此,当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目前煤企职工队伍素质结构来看,一方面,大部分从事生产的职工都是农民工,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他们从事井下工作多年,虽具备一定的技术功底,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技术培训,施工时往往凭经验主义,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故。另一方面,近年来,许多煤企都引进不少90后大中专毕业生,他们虽然受过专业的技术教育,但实战技能不足,再加上他们身上缺乏老一辈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战斗的精神和毅力,在煤炭企业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煤企要想求生存,就必须抓好在新老员工交替这一特殊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新老职工相互带动、相互影响,建设一支爱岗敬业、视企如家、拼搏奋进、技术过硬、善于革新、敢于亮剑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使人才优势成为煤炭企业最突出的优势,以人才的优先发展引领企业的改革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学习。职工的思想是职工行动的方向盘、指南针,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不学习,思想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就要求煤企从职工责任心入手,开展职工思想教育。从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机遇角度,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即改革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自我成才意识,运用榜样力量教育职工,将企业精神和宗旨化作全体职工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endprint

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在困难面前,要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加强学习,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和两会精神来指导煤企改革的方向,还要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以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锐意进取,建立新功。

三要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岗位技能。随着煤矿管理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果没有技术精湛、有较强竞争能力、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就很难迎接新技术革命、严格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企业要给职工制订一个长远的职业培训计划,既要有针对领导人才的培养,又要有针对操作工人的培训,是一个全方位的培训规划。通过学习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更多的管理能手、技术能手、操作能手,并建立考核机制,通过全员考核,增加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使职工的学习由被动参加到主动参加,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四要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煤矿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职工的生命与幸福,煤企要给员工灌输全新的安全理念,结合自身实际,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文化、浓厚的氛围来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意识,加上普及和增强职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实现安全生产,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五、着力改善民生

越是困难越要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所在。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依靠职工,改革为了职工,改革的成果让职工共享。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职工的小事当成大事,把职工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视职工如亲人,带着血浓于水、骨肉相连的深情厚谊为职工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战胜各种困难的强大力量。

一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多听群众的呼声,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二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杆,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常思我们离群众要求的差距,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抓好民生。

三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民生工作方法,逐渐向提前谋划、不出问题的方向转变,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对群众负责、让群众满意。

浅谈制约国库业务发展的瓶颈与突破 篇7

(一) 国库核算电子化程度不够

以会计作业而言, 目前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还是通过电脑模拟原有的手工核算来控制作业, 均采用以总分账户的“双线”核算方式, 会计作业效率的提高并不彻底, 还未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国库会计仍停留在按日批量处理、逐级上划的方式上, 大量的税款仍采用手工方式录入, 造成了各级预算收入到账速度缓慢。

(二) 国库应用系统整合程度不够

目前国库业务系统主要有: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财税库横向联网系统等, 一些地方还存在同城票据交换系统, 这些业务系统业务功能单一、系统相对独立, 造成处理的数据信息分散、数据使用效率低。

(三) 国库管理制度滞后

目前国库管理制度主要还是依据较早颁布的《国家金库条例》和《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等, 难以适应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 存在规范运用国库业务制度的盲区。

二、改善国库业务发展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 实现处理国库数据无纸化

随着国库电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运用电脑和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已在国库部门广泛应用, 进一步扩大了财税库横向联网系统的推广面和覆盖面。一是全国的扩大, 二是将所有的税费纳入, 三是将所有的国库支出纳入。以国库电子凭证替代纸质凭证可以加快税款缴库的速度, 提高预算资金周转使用效率, 减少重复劳动, 从根本上改变税票的传统传递方式。

(二) 整合当前国库业务系统

国库部门应当会同科技部门根据国库业务系统的数据特点, 设计统一的数据标准, 减少国库业务数据冗余, 在确保系统不间断工作的前提下, 重新设计、扩充系统, 整合当前国库各业务系统的功能。系统整合必须要有全局体系结构设计观念, 其整体结构要具有高可用性及可管理性。国库数据集中后, 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统计分析的重点也将进行相应转变, 将原来的区域分析为主向个税个案分析的方向转移, 将纯粹的数据分析与经济金融形势相结合, 借助各种调查分析手段, 完善分析结果。

(三) 建立完善的国库管理体制

农村房地产发展的制约瓶颈及措施 篇8

一、农村住宅开发现状

伴随城市地产竞争日益激烈, 许多开发商将目光集中到城市郊区, 通过参与集体土地开发、政府城中村项目改造, 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违规行为, 农民并未很好地享受成果。有人认为, 当开发商参与现代化农业项目, 将土地“种上”房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城市包围农村的“房吃人”现象。

(一) 将城郊结合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为股份公司

然后, 鼓励外来投资者参资入股, 并且将现代农业观光园改造成为房地产项目, 除少部分土地用于观赏植物的种植和农产品生产之外, 绝大部分土地变成商品房用地, 并通过对外招商引资, 直接或者变相出售商品房。

(二) 打着新农村建设的幌子

鼓励开发商直接投资参与农村建设以及危房改造等项目, 政府将一部分获得的土地直接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商, 由他们建造别墅、办公大楼或者通过提高土地容积率, 建造一批商品房, 而在事实上由于农村集体土地的特殊性质使得这些商品房又经常沦为“小产权房”。但购房者对此却不知情或不以为然, 这为以后的房产纠纷埋下了伏笔。

同时也包括农民自主开发。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 特别是农村道路的建设, 一些农民自发地向道路旁聚集。他们利用农村自身的关系网络重新获取土地进行自主开发建筑。这些住宅建筑一方面直通公路, 既缺乏绿化而导致景观单一, 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庭院内部功能分区不当导致空间环境杂乱而肮脏, 而外部缺乏必要的公共活动和交往场所。

农村的面貌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是, 这种规避国家现行法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切身利益。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农村危房改造,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但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在改造过程中付出了成本, 地方政府不得不将那些本来按照法律应该收取的土地出让金, 补贴给房地产开发商, 而当地居民并没有从中获得益处。特别是这种简单地将土地“种上”房子的行为已经严重地干扰了农村可持续发展, 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趋于新的对立。当城市的文明经历了工业文明的洗礼之后, 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美国环境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曾言:“在漫长的岁月中, 人们赖以生存的是自然资产所产生的利息, 当我们目光短浅地为保持现行模式 (工业化经济) 而努力的时候, 我们正在耗尽地球的自然资本”。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与城市相比较, 农村更应体现生态文明的一面。

二、农村房地产建设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透过农村居民点分布以及开发建设的现状, 导致农村房地产发展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 究其原因, 政府、农民、开发商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都忽略了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山川秀美, 田园风光, 那是我们脑海中农村所独有的特色。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在这里没有市场。农村和缓的生活节奏, 更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而房地产开发则是一种长期的、持续地占用土地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可以邀请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农村危房改造, 也可以鼓励投资者参与新农村以及现代化农业建设, 但是必须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之间的关系, 千万不能将房地产开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政府制定发展规划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规划滞后于农村建设规划。在实际操作中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外延发展为主, 用地粗放, 其直接后果是其集聚功能难以完善, 基础设施的投资成本过高, 设施的修建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造成基础设施尤其是环境设施严重不足。在编制规划时缺乏科学性、预见性和超前性, 使得农村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规划不注重农村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 致使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闲置;各个项目用地的规划布局不合理, 生活区与畜养区等功能区相互混杂……这种不合理的规划布局直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个人健康的恶化。

农民的思想观念未能得到根本转变, 小富即安、故步自封等意识形态仍占一定份量, 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也就不同程度地受到禁锢, 农村住宅很难有比较系统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农村住宅建设市场很难有长足的发展。在这些因素的结合作用下也就导致了农村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1) 地域特色渐失, 浪费与隐患并存; (2) 缺少规划, 土地使用率不高; (3) 破坏生态, 不利于和谐发展。

三、因地制宜, 融生态文化于农村建设之中

(一) 加强村域空间整合

村域空间整合可以更高效、集约地利用土地, 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节约建设成本, 方便村民生活。加速零散居民点向较大居民点集并, 建设相对集中的居民区以及相应的配套建设, 使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对于迁出的居民点应尽快复垦或配以生态用地进行绿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应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进行, 但也必须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过程中, 村委会应严格控制农户建设面积,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方案, 同时也应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布局基础设施用地;既要考虑村容的整体性, 又要注重农村住户从事农、林、牧、副、渔等各种生产、生活的实用性。

(二) 加强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

对于居民点的建设规划, 重点是整治村民的居住环境, 为在住的以及将来要搬迁过来的居民提供良好的建设家园的空间。具体可以从内部空间布局、环境整治以及住宅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整理“空心村”、“烂心村”。将中心村内的废弃地和闲置地进行适当整理, 减少闲置用地面积, 调整村内用地结构, 优化村内布局。拆村并点, 建立中心村。以较大的不易搬迁的村庄为中心, 根据有利于生产、符合村民意愿和要求的原则, 搬迁和归并一些小的自然村, 或是将规模较小的、布局分散的自然村搬至中心村, 对原有村庄宅基地进行整理, 以备农田使用或它用。

住宅建设应该延续当地民居的本土特征, 这即是对地方文化的尊重, 也是对美的传承。住宅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改进住宅内部的功能, 满足村民新的文化生活需求, 改善居住条件。在建材的使用方面, 应本着节俭的原则进行。要充分利用旧料以及当地的建筑材料,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

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是改善村容村貌, 这也是将来居民点建设的重点内容。加快居民点外围和村内绿化建设, 整理各个院落之间的场院、空闲地和弃置地, 根据实际建设一些小型广场或绿地, 为村民加强交流提供更大的空间。要增加宅院与道路之间的空地, 适当建立一些绿化带, 既可改善景观单一的局面, 又可以增加安全系数。

(三) 完善配套建设, 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必须解决农村供水问题。目前农村大部分农民采取自打井供给水, 取水设施简陋, 水质比较差, 容易受感染。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建设集中供水系统, 满足村民生活以及消防对水质、水压和水量的要求。集中供水系统的建立, 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居民点的合理建设。

在农村由于所处地域的特色, 要想建立合理、高效的村域规划, 必须将其与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协调。因此在中心居民点必须设立学校、卫生院、图书馆、休闲娱乐场所等, 以及适度规模的商业网点。

2. 加强金融支持, 扶持农村经济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 规划得再高效, 若是老百姓没有稳定的收入, 经济不发展, 这个国家或地区都没有办法长久生存下去。农村要致富必须要有资金支持, 而农村贷款难也一直是限制农民致富的瓶颈。因此必须建立面向农村的多渠道的金融服务系统, 扶持农业、支持农村、帮助农民。

3. 确保规划的持续性发展。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不是规划的制订问题, 而是规划的如何持续贯彻实施的问题。美国是一个居住水平很高的国家, 住房保障方面最具特色的就在于其各项保障措施的法制化。与其相比, 我国在这个方面就表现得尤其落后。当一份规划被制订好, 人们就在担心它究竟可以持续多长时间, 政策的不连续性往往让人难以适从, 也最容易挫伤人们的积极性。

4.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

针对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 必须加深人们对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解, 方能获得智力支持。在当前新农村住宅规划建设中, 农民往往只关注自家的住房, 却无意或无力参与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 无法保障农村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农村基层政府应该建立农村组织, 引导和教育农民接受营造环境的责任, 学习如何改善环境, 进而取得农民对规划设计的支持, 让农民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来。相信在专家、农民及主管部门的共同协作下产生的规划、设计, 将会最大可能地保证我国农村未来的健康发展。

5. 利用经济杠杆来约束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

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成功做法, 通过经济杠杆来规划人们的行为。由于农村建设用地缺乏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 用地数量不受经济约束, 为此要针对具体不同的用地情况收取不同标准的费用, 建立专项资金, 为农村土地整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筹备资金, 做到“谁投资, 谁受益”。对于超标使用建设用地每年收取额外的费用, 控制富裕的农民盲目使用建设用地。

民企经济发展制约瓶颈 篇9

一、建设用地计划

内蒙古地域辽阔, 人口稀少, 工业经济、城市建设和总的开发程度、强度均大大落后于东中部。进入新世纪以来,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和国内市场的强力拉动下, 内蒙古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加速, 建设用地量迅速增加, 而国家基于年度性《全国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给我区的建设用地 (包括工业用地) , 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区内各盟市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建设用地紧张局面。

乌海市到2020年末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是215平方公里, 但目前乌海市的实际建设用地已达到249.5平方公里, 已超过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下达指标34.5平方公里。全市2011年下达用地计划指标3平方公里, 实际需要至少13平方公里, 满足率只有23%。海勃湾区2011年下达用地指标1平方公里, 实际需要3.3平方公里, 缺口2.3平方公里。

巴彦淖尔市2011年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为6.9平方公里, 而市里摸底了解的当年全市项目建设用地需求量为24平方公里, 加上2010年未能消化的“批次和单选项目用地”7.24平方公里, 2011年全市共需项目建设用地31.24平方公里, 满足率仅22%。临河区保税物流园区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 先后投入5亿元收储土地20553亩, 但至今仅报批8756亩, 到今年5月份仅有4260亩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今年以来该园区共有17个项目合计2005亩土地完成了报批组件工作, 但因没有建设用地指标无法上报。

鄂尔多斯市到2020年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3.68万公顷, 而该市2010年建设用地总共规模已超过此数。按照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未来10年, 该市已无地可用。而实际上, 该市每年至少需要新增建设用地1万公顷。正是因为建设用地紧张, 2010年全市共有总投资约679亿元的13个亿元以上项目无法落地, 城市发展空间也因土地指标受限而受到制约。2010年准格尔大路新区需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 但根据国家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只能得到1.3平方公里, 用地满足率只有7%。

另据《自治区全面整顿锡盟矿业开发秩序工作组工作汇报》材料, “2010年锡盟违法用地面积近3.6万亩”。呼和浩特市、满洲里市等盟市和地区, 新上企业到了后半年则几乎无地可用。

针对建设用地短缺问题, 巴彦淖尔市调查研究以后的结论是:本市“新增建设用地的迅速增加和用地指标严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包头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后认为:“工业土地指标不足, 已严重影响本市项目投资落地”。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受制于建设用地的状况已十分明显, 不解决这一问题, “十二五”期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城镇化进程等一系列目标将难以实现。

二、污染物排放指标

为切实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承担必要的国际义务, 国家从“十五”开始对酸雨和二氧化硫排放进行区域性总量控制 (简称“两控区”) 。进入“十一五”以后, 基于新建火电厂大量分布在原有两控区以外, 二氧化硫排放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的事实, 国家将两控区范围扩大到了全国。2006年, 国家正式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划》 (以下简称“计划”, 其中原两控区的“酸雨”指标改成了“化学需氧量”) 。

该计划明确:“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排放基数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结果确定。计划到2010年, 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10%。

按照上述计划, 国家核定的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29.7万吨和146.5万吨, 2010年排放总量分别是27.7万吨和140万吨, 2010年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6.7%和3.8%, 均大大低于全国10%的减排幅度。仅从这一点来看, 已经得到了国家的照顾。但从“环境容量”的本来含义和总量控制的根本目标, 并结合地域空间范围来看, 内蒙古等西部省区发展受制于国家“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现实状况和作为国家减排计划地区性平衡牺牲者的角色十分明显。

这是因为:环境容量本是地域空间概念, 地域面积、空间体积越大, 环境容量也越大。即使考虑西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现实, 广袤的西部也应比东中部有更大的环境容量, 而其中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六省区, 土地面积合计为464.6万平方公里, 分别是东部六省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 的5.4倍和中部六省 (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的4.5倍, 其环境容量自然也应是东中部相应六省的数倍, 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应大致与此对应, 但事实却恰好相反, “计划”实际分配给西部六个省区的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总量为404.4万吨, 仅为东部六省625.4万吨的64.7%, 中部六省的531.6万吨的76%;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总量为186.1万吨, 仅为东部381.4万吨的48.8%, 中部321.8万吨的57.8%。

再以单个省区比较来看, 中部的山西、河南、湖南和东部的河北、山东、广东, 面积分别只有内蒙古的13%、14%、18%和16%、13%、16%, 但“计划”核定的200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却分别为38.7万吨、72.1万吨、89.5万吨和66.1万吨、77万吨、105.8万吨, 分别是内蒙古的130%、243%、301%和226%、391%、356%。2010年的控制量分别为33.6万吨、64.3万吨、80.5万吨和56.1万吨、65.5万吨、89.9万吨, 分别是内蒙古的121%、232%、291%和203%、236%、325%。二氧化硫排放的计划指标也大体与此相似。这就意味着内蒙古等西部省区是在与污染程度远比其严重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东中部省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国家减排照顾的, 同时也说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在背离“环境容量”科学含义和部分地失去推动清洁发展效用的同时, 也人为地给尚处开发建设启动阶段的西部造成了远大于东中部的环境压力。这种违背实际环境容量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给内蒙古工业发展造成的制约, 不亚于建设用地。

三、节能降耗政策

在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就近发展能源重化工业, 是国家基于经济合理性、发展科学性而进行产业布局的基点, 如“西电东送”就是国家基于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提出并实施的强制性工程。

作为上述产业布局的成果之一, 内蒙古自2002年以来的电力装机平均每年以700多万千瓦的速度增长, 煤化工也以平均每年百万吨的速度发展。这些行业尽管普遍采用了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装备, 但每万元产值的能耗仍然是东南沿海玩具、服装、食品等轻加工行业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这就形成了特殊产业结构条件下内蒙古总的能源消耗量和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双高的特点。

从全国的角度看, 这种能耗的“双高”是产业分工的必然, 是国家总体“降耗”的需要。对我区在能源输出、能源消耗、资源减少等方面对全国的贡献, 以及在生态恢复、环境建设、排放减少等方面的承担, 国家、受益地区理应通过转移支付和市场方式予以补偿, 但现在除国家有部分转移支付外, 尚没有受益地区的价值反哺, 电力价格也完全由国家按照“高来高走, 低来低去”的原则决定。不解决这一制度安排问题,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

民企经济发展制约瓶颈 篇10

1.1 领导重视不够。

个别部门的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 档案部门反映的问题, 得不到及时解决, 长此以往, 挫伤了档案部门的积极性, 消磨了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斗志。

1.2 档案部门干部队伍老化。

档案干部队伍老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年龄老化。就本县档案局、馆而言, 档案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3.8岁, 明显偏高, 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不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二是知识老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迫在眉睫。县级档案干部知识老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1.3 机关档案室建设落后。

1.3.1部分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首先是档案室简陋。有楼房的单位把档案室设于最顶层, 高温、漏雨、潮湿, 对档案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没有楼房的单位则把档案室设于阴暗潮湿的房间, 致使档案容易受潮霉变;有的单位还把档案室一室多用, 甚至把档案室当贮藏室, 把与档案不相干的杂物都放到档案室里, 给档案带来不安全的隐患。其次, 档案装具陈旧, 个别机关档案室至今尚无铁皮档案柜, 档案虫蛀、鼠咬、霉变时有发生;1.3.2档案员不稳定。档案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 它的专业技术性较强, 档案员调换频繁, 势必给机关档案工作带来损失。从现实情况看, 机关档案员来源有两部分:一是从本单位二级机构抽调的, 这部分人员工作不安心, 有临时应付思想, 而且走马灯似的调换, 往往前任档案员调离, 新任档案员还未到位, 中间出现无人管理的空档现象。新配档案员业务生疏, 不能及时正常开展工作。二是本机关干部兼管档案。这部分人员兼职过多, 工作繁忙, 保证不了有足够的时间做档案工作, 给机关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衔接造成了紊乱。

1.4 农村档案工作滞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农村档案的种类在不断增加, 档案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但是由于受条件、环境、思想认识的限制, 农村档案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目前, 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4.1村级建档率低。就本县村级建档而言, 村级档案达标的有30个, 占10.3%。即使达标村的档案室也难以巩固和保持;1.4.2一些领导认识不够。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档案工作就应是保密地、封闭地、分散地保管, 不了解档案管理的内容、目的和意义;1.4.3档案不健全。从农村档案内容看, 上级普发的红头文件多, 而工作中产生的协议、合同、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开发项目、土地承包等关键性文件存档少;1.4.4制度不健全。有的档案材料仍放在村干部个人手中, 没有及时交到档案室整理归档;1.4.5人员不专。目前, 乡镇村级档案员一般身兼数职, 专业工作时间很少;1.4.6支持不够。普遍存在着设施简陋、标准不一、经费不足的现象, 远离现代化管理要求。

1.5 档案执法流于形式。

《档案法》颁布并修订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档案行政执法问题不容回避地提到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目前, 档案执法工作依然处于尴尬的被动局面。

2 如何做好新时期县级档案工作

2.1 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充分认识人才资源是保证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加大培训档案干部队伍的力度。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应作好三个方面的工作:2.1.1优化档案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高素质的年轻干部选拔到档案队伍中来, 使档案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以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要求;2.1.2有计划地培养人才。抓好县级档案人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要紧紧围绕档案部门的发展目标, 准确把握档案部门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以人才资源的开发推动县级档案事业的发展,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2.2 服务好党政中心工作, 引起领导高度重视。

档案的提供利用是由它本身性质所决定的, 档案工作是通过提供档案资料来为党的各项工作服务的, 这既是档案馆建设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也是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特点。2.2.1抓好编研工作。档案史料的编研既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利用档案的需求, 也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2.2.2档案部门要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档案部门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关键在于参与。长期以来不少县级档案部门参与意识淡薄, 偏离中心工作较远, 似乎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使本来就不显眼的社会地位,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每况愈下。

2.3 切实搞好农村档案工作。

2.3.1要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档案普法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要在乡村两级利用多种媒体全方位的宣传贯彻《档案法》及其管理办法, 形成建档、用档、依法治档的浓厚氛围;2.3.2要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 借助政府力量促进农村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 把乡镇和农村的档案工作真正纳人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将农村建档列入乡镇党委、政府的考核目标, 列入对乡镇领导班子和村级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尤其是在档案“硬件”建设上, 乡镇党委、政府要重视经费投人, 提高档案经费逐年增加的幅度, 做到“硬件”、“软件”一齐抓, 促使农村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2.3.3要建章立制。建立和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 从根本上保证农村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一般要达到“五有一能”即:有领导分管、有档案人员、有房子、有档案装具、有制度, 能对所属乡直单位和村级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档案人员要利用“政府行为”, 搞好协调, 积极收集各类档案资料, 同时要向社会广泛征集有地方特色的档案, 确保档案的妥善保存和有效利用;2.3.4要稳定农村档案工作者, 强化业务指导。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向组织人事部门建议落实档案人员编制问题。针对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生疏的情况, 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深入基层跟踪服务的方法, 确保乡镇农村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评论员.促进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J].中国档案, 2010, 1.

上一篇:多声部音乐下一篇:贯通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