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民企财务预算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等科技设备在日常工作中被普遍使用,导致我国财务会计的工作量大幅缩水,工作到达瓶颈期,传统会计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因此向管理会计转型是目前我国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择。探究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一方面为财务人员自我认知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财务行业大方向导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建筑民企财务预算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筑民企财务预算管理论文 篇1:

试析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

摘 要:本篇文章首先对我国建筑企业运营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从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滚动预算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常用方法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编制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已经得到了诸多企业的广泛应用,其中建筑企业也包含在内,在企业运营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财务预算编制作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财务预算编制质量将会给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应该给予预算编制工作高度注重,结合企业财务管理情况和需求,采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式,优化财务预算编制理念,在保证预算编制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我国建筑企业运营发展现状

从建筑行业自身角度来说,其主要包含在房屋建筑、工程建筑等。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得到了良好发展,不管是在运营规模方面,还是在数量方面,均得到了提升,但是因为建筑企业自身特性存在单一性,在企业属性、运营范畴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企业属性呈现出多元化特性。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或者国有绝对控股企业为主,市场分配占比数量比较高,大部分小规模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不管是在施工产值,還是市场份额方面,影响比较少。其次,管理方式较为粗略。除了大规模建筑企业之外,诸多建筑企业采用的管理方式主要以粗放式管理为主。投资企业过于注重投资效益的快速回收,使得建筑企业盲目注重施工进度,没有给予施工质量高度重视,导致施工安全问题出现。最后,技术水平不高。大部分建筑企业,特别针对土建施工方面的企业,自身技术含量水平不高,安装工程数量比较多,部分施工工艺有待完善。土建工程占据建筑工程中大量比重,部分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原始施工技术和工艺相对较多,使得消耗的劳动量也比较大。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运用到建筑企业中已经成为迫切需求。

二、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常用方法

建筑企业可以结合不同的预算项目,采用对应的预算编制方式。通常情况下,企业普遍应用的预算编制方式有六种,其中包含了从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滚动预算等。

(一)固定预算

所谓的固定预算主要指,结合预算周期标准和需求,实现某一业务量水平的预算编制。通常情况下,固定预算主要应用在固定成本费用或者数量额度较为平稳的项目中。

(二)弹性预算

所谓的弹性预算中主要指,在结合成本习惯性分离的情况下,根据数量、成本以及效益之间的关联性,对规划周期中的业务量改变情况进行思考,进而编制出对应的成本预算。在弹性预算的作用下,可以以各个业务中成本投放情况进行展现。

(三)增量预算

所谓的增量预算主要指,结合上年度或者历史成本应用情况,结合预计业务量,在融合管理和标准要求,对相关成本费用进行修整和核算。

(四)零基预算

所谓的零基预算主要指,在不对之前已经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思考的基础上,从零开始,实现对预期中各项成本投放情况以及相关内容进行预算,之后结合管理和预算标准,在综合评估的情况下实现成本预算编制。

(五)定期预算

所谓的定期预算中主要指,把不发生改变的会计期间当作预算周期,大部分情况下,预算周期主要以12个月为主,同时和会计周期相迎合。

(六)滚动预算

所谓的滚动预算主要指,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把预算期以及会计起进行充分分离,随着预算执行情况加以填补,之后进行向后滚动,让预算周期从始至终一直处于固定状态。通常情况下,预算周期不少于12个月。

三、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对策

(一)科学设定预算编制目标

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在开展财务预算工作时,通常把企业年度运营标准当作依据。建筑企业的年度运营标准往往是由企业领导层级或者管理层级结合企业运营发展情况所提出的,一般是由诸多指标构建而成,其中涉及了新签合同、施工产值、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管控、年度工程款项回收效率等。对于重要指标进行评估和衡量。

(二)汇总企业业务方面的预算

建筑企业各个部门所编制的各项业务预算均是把财务预算当作标准。例如,运营部门预算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编制内容主要以预计承缆业务量预算为主,而生产部门编制内容主要以预计工程项目生产预算为主,材料部门编制内容主要以材料、低值易耗材料等预算为主,人力资源部门编制内容主要以人工预算为主[3]。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之前,应该把各项业务预算数据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整合和汇总,并做好全面探究工作,以此给财务预算报表中相关系数进行明确。

(三)预算效益表编制

预算损益表可以将建筑企业预算周期中的经济效益情况以及运营成本状况进行体现。预算效益核心内容在于对收益以及毛利的预算和明确。建筑企业获取的效益和毛利明确都是把工程项目行使职责以及工程进度当作基本点,对没有完成的工程项目成本进行预测,进而构建工程项目预计收入成本效益表。由于建筑企业预算效益表中涉及的其他项目内容,不管是在预算项目明确,还是效益表框架设定,和其他企业之间无太大差异。

(四)预算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编制预算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在于,将企业预算周期后期的资产数量、负债情况以及所有者权益获取情况进行充分展现。在进行预算资金负债表编制的过程中,应该把资产负债表初始数值当作基本点,在对预算收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资金负债表以及所有者预期效益表等进行全面思考的基础上,利用平衡法以及增减法的方式实现相关预算数值的核算。具体的核算公式在于,资产及负债的期末数-期初余额+预算期增加数-预算期减少数;所有者权益期末数-期初余额+预算期增资数+预算期分红数[4]。根据资产负债表的种类以及流程,将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数据进行排列,以此实现预算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五)财务预算的编制

开展财务预算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建筑企业人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效益表以及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加以充分体现。效益表主要是结合业务预算情况实现编制和汇总。在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施进行市场管理的过程中,均需要实现合并报表编制,以此和内部营销业务相制衡。结合主营业务收支等预算现金部门,需要将其编制到现金流量预算报表中,对现金收支差额部分,应该根据企业资金统筹能力,对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预算加以适当修正,在平衡编制的基础上实现资金统筹预算编制。除此之外,在年度实际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结合主营业务收入预算、资本预算以及财务预算等相关数据,开展资产负债表预算编制工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将预算编制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就要结合建筑企业实际情况,要求所有职工一同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和考核工作,做好预算编制结果和实际情况的比对探究,找出差异因素,明确编制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措施,以此防止问题的二次出现,保证预算编制结果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国华.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7,(22):248.

[2]王祥垒.新形势下影响建筑民企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5,(08):191-192.

[3]高艳红.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6):186-187.

[4]陈万桂.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3,(14):188.

作者简介:李丽冰,广东盛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作者:李丽冰

建筑民企财务预算管理论文 篇2: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研究

摘要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等科技设备在日常工作中被普遍使用,导致我国财务会计的工作量大幅缩水,工作到达瓶颈期,传统会计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因此向管理会计转型是目前我国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择。探究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一方面为财务人员自我认知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财务行业大方向导致。未来,其他种类的会计将逐渐取代财务会计,会计的工作内容也将随之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改变。故本文旨在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探究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及其必要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關键词 大数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业务转型;策略

DOI: 10.19840/j.cnki.FA.2022.02.008

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普遍应用而得以快速发展,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夯实的基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受到影响,传统会计的工作形式在社会的发展形势中变得不再适用,为迎接新的发展机遇,需对工作形式进行变革。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财务会计将如何面对工作中的变革。

以会计准则作为依据,如实的记录和整理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及财务信息是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管理者能够在财务数据汇总时对当前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了解。核算企业的财务数据,并对核算的结果负责,以有效的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而管理会计设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强大的运算统计功能进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并服务于企业的管理层,清晰精准的认知及把握企业的财务发展,为企业的管理层及决策者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制定保驾护航。其工作内容相对于财务会计来说更为复杂,具有高时效性,根据数据档案,随时反应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在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管理工作,并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企业管理层及决策者做出企业合理的未来规划。

一、大数据环境下财务会计的局限性

(一)财务会计无法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均归属于会计学,但财务会计是对企业产生的业务进行监督、核算,通过报表的方式将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现状进行表现,能够将企业现有价值进行记录。但当下企业需要通过既往的数据推断未来的运营情况,需要会计起到“创造价值”。叶乐丹[1]认为,财务会计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养是影响建筑民企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主要因素。而李家俊[2]认为,财务会计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养是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建立完善会计师培训体系等策略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保障事务所的良性发展。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对现阶段财务会计行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即财务会计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不高。究其原因,财务会计这项工作,不仅仅需要工作者具备对数据计算的能力和工作的责任感,同时工作经验也是决定工作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近年来企业运转模式的改变,数据化管理的推行,企业数据管理模式越来越趋向单一化,故一旦出现其他问题,财务会计人员很难将问题独立解决。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大环境的转变导致企业工作过程过于流程化,财务会计工作被简化,使财务会计人员逐渐变得懒散,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越来越低。长此以往,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逐渐减弱,此时如其未能去主动地提升自身技能,一味的牵强过日子,就会造成财务会计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差的现象。于晓华[3]认为,财务数据过大,导致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效率较差,是影响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宋猛[4]认为,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不断购进,导致财务数据过大,进而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保障医院的经济运行。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类企业都在不断地扩大经营规模,这造成了企业财务相关数据的不断增大。而如果此时还采用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模式,则过大的财务数据会导致财务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剧增,进而增大了结果核算错误的发生风险。而此时,一旦其中一个数据出现核算错误,就会导致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受到影响,阻碍企业的顺利发展。

(二)财务会计报告时效的局限性

财务会计所指定的财务报告存在未能将信息完整涵盖的缺陷。此类问题的出现,会对社会各单位无法全面了解到经营管理业绩,进而导致经营管理监督效果不高。同时,现有报告无法体现前瞻性的财务信息,经营者很难通过财务信息对日后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活动的制定起到预判作用。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临,社会各界均存在一定的联系,单一的财务报告无法为经营者的实际需求提供有效信息。

二、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一)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被时代所需要

当前,非常浓郁的时代需求存在于会计行业的转型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已能够取代单纯的财务计算业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完全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而会计则需要完成更加个性化的部分。陈水兵[5]认为,为了更好地跟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向管理会计转型能够给予企业有效地决策支撑,进而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为企业之需求

当今社会,人才的实际工作效果往往是企业对于人才的最终要求,目前财务会计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过低。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及决策者普遍认为,不需要人力来完成单纯的计算工作。因此,会要求财务在其原有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变革,增加新的内容,深度分析财务数据,以支撑管理者对于财务内容做出更好地了解。

(三)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社会环境的需要

结合当今社会环境的需求而言,已无法局限于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人才的能力需要迎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而做出升级,计算方面的才能为传统会计的才能,已经与计算机高度重合。因此,会计人才要不断的让自身能力得到升级,打破桎梏,突破极限,使得自身能力不与计算机重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

(四)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为人才的需求

目前虽然财务会计的工作仍旧被部分企业保留,但是在不久的未来,财务会计的岗位必定不会被单独设立,其工作内容必定会被其他会计人员的工作或管理会计的工作所兼并。财务会计若不想被社会所淘汰,被迫更换工作,就应该使自身能力得到不断的强化,以适应潮流。

三、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

(一)改变工作侧重点

张语涵[6]认为,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相比,管理会计的主要优势是其在财务会计原有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对自身综合能力进行不断提升,能够理解企业上层领导的需求,为其要进行的相关决策提供数据依据;赵声博[7]认为,与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侧重点相比,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重点为核算数据,而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重点为管理和决策。结合诸多学者的观点,两者之间工作侧重点具有很大的区别。报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财务会计通常履行的职能,同时根据财务报表,上报和企业有相关利害关系体的内部经营基本情况,其工作核心为提供有关企业的财务报告给企业之外的各个单位。管理会计需要分析和研究企业在实际管理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相关考核的重要依据及有效的科学决策给企业的管理层及决策者,究其本质,管理会计要服务于企业的正常发展,对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转型起到快速促进作用,以有效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改变信息效用时效

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存在着不同的时效性。财务会计要及时体现企业的信息数据,及过去企业间业务经济往来运用效率,使企业资金往来的可靠性、精准性得到提升,充分运用和整合企业的财务数据。企业管理会计通过一系列的体系指标,加工处理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纠正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参与企业的完整发展阶段,预测信息效用的时效性,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提供可行的决策依据。

(三)改变工作的载体和特征

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是基于财务报表,定期为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单位传递和展示有效的数据信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可以通过规范统一的财务报表形式得以提升。企业管理会计以满足企业内部需求为信息传递的主要目的,其具体展现形式、传递信息的方式灵活性强,并且更加多样化,具有多元化的、多方式、多种类的财务数据报表。申尚生[8]认为,由于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的特征不同,其具备的载体也不同,故为了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在进行转变的同时,要做好创新融合,在使相关工作信息化平台得到更好的建设基础上,也能够使会计人员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做好更多的数据化工作,进而显著促进财务工作质量的提升。

(四)实施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是指有机结合業务与财务,能够满足管理会计的需求,是核算型会计转型为具有价值创造型管理会计的象征。业财融合与财务转型是互相保障、互相促进的,只有将传统的财务观念更新,改革传统财务组织架构,才能推动财务转型,为更好的业财融合工作开展提供支撑基础。有效融合业务、财务,能够在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全部融入财务工作,将传统的被动工作转换为主动工作。再凭借信息化手段实现财务共享业务信息,进而使财务流程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四、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分析

(一)转变财务理念

企业未来的发展直接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财务理念,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应不断升级进步以顺应时代的潮流,将财务理念积极革新,对企业财务的职能转型进行推动。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主要是着手于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着手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管理制度的制定,预测未来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同时企业的重要资产不再拘泥于固定资产、知识产权等,数据也将加入其中。为了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潜在危机与风险及时地发现并解决,还应对企业的实时数据资源进行发掘,由管理会计处理并整合后,向管理层及决策者汇报,使管理者能够做出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在评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将企业对于风险的控制及评估能力进行提升,推进管理会计的转变进程,使管理会计分析数据的能力大幅度提高,通过分析实时数据,对企业潜在风险及危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优化财务工作内容

何鸿、陈燕红[9]提到,想要更好地完成转型,首先要了解转型前以及转型后的具体模式,将财务理念从根本上做出改变,才能确保转型的成功。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职能与要求,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有所不同。财务会计的首要职责是做好企业财务数据的核对、管理。例如,进行各个阶段的财务报表制定;对企业资产进行核对,确保企业资金流动明确等。管理会计可以根据问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灵活处理,将企业财务资料通过大量的计算机技术及现代数学进行加工、整理,并形成相应的报告向上级汇报,没有规范化的工作准则,结合企业的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动。例如,评定利润、销售、成本,结合评估结果为经营者的决定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根据企业的情况做好预算,并对目标利润的实现加以明确;提出开源节流的具体方案,使利润得以提升等。

通过分析企业的信息,提供决策数据给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为其提供决策依据,管理会计的职能已经发生转变,从单纯的能够使用计算机到能够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现有财务状况进行掌握、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筹划及决策。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应对管理会计工具及方法进行掌握并运用,强化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间的沟通,做好员工的思想引导,分析好当前企业经济所面临的情况并规划企业的远近期发展,对评价体系及经济体系进行建立,保证其严谨性及完备性,做好经营决策及资金统筹工作。对信息平台进行搭建及完善,将大量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及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转换为管理数据,通过收集、分析数据,为企业管理者发现问题、隐患及未来规划提供支持。不断优化并拓展工作内容,从分析、筹划、考核等管理层级做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配合工作,将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充分的发挥,将财务管理的效率提升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借助信息化企业赋能会计工作

传统财务会计无法计算衡量大量的数据,只能简单的整合处理企业资金数据。数据信息的获取及类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巨大变革,管理会计需要加工分析海量的数据资源,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判断及支持。财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可以通过在工作中借助计算机技术得到提升,并对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因此,财务管理的变革能够使大数据环境中企业的适应性得到提升。效率低、可信度差的传统信息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故在转变为企业财务管理期间,需同时将信息技术同步加强,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以匹配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

(四)建设专业的财务人才队伍

科技发展、经济进步的中坚力量是人才。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内容为加强企业财务队伍的建设,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财务人员抓住时机,升级自身财务能力,了解和学习各类直接或间接与财务相关联的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重点提升财务管理、风险评估、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为企业的价值管理提供有效帮助,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财务数字化工具的引入对企业整体运营起到促进作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企业经济随着全球互联网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逐渐增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需求也日益紧迫。大数据背景下财務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需要企业的管理者转变以往的财务理念,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并搭建与管理会计工作效率相匹配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专业的财务团队,使企业活力得以激发,竞争力得以提升,有效增值企业的价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助力。AFA

参考文献

[1]叶乐丹.新形势下影响建筑民企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因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6):42-43.

[2]李家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及改善建议分析[J].财经界,2021(4):173-174.

[3]于晓华.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影响因素及措施[J].商业故事,2021(17):89-90,93.

[4]宋猛.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J].天津经济,2021(8):53-56.

[5]陈水兵.探索新时代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作用及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21(10):78-79.

[6]张语涵.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分析[J].中国商论,2021(4):162-165.

[7]赵声博.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及应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235.

[8]申尚生.研究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及融合路径[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329-330.

[9]何鸿,陈燕红.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分析[J].商业故事,2021(8):67-68.

(审稿:杨宝编辑:冯金玉)

作者:刘思达

建筑民企财务预算管理论文 篇3:

论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摘 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架构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小型民营企业不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但可以根据管理特点结合内部控制理论建立可行的控制办法,从经济性、实用性出发,注重实际运作控制,制定出小型民企的内部控制思路,重点从授权批准、岗位(人员)、会计系统和实物等几方面进行控制。

关键词:内部控制;小型民营企业

1 内部控制理论简述

1.1 内部控制及方法

1.1.1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规定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单位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1.1.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

1.1.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单位管理层制订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帮助管理层所选择的风险应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常见的控制活动有:授权批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

1.1.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员工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而搜集、识别、交流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信息与沟通的主要环节有:确认、计量、记录有效的经济业务;在财务报告中恰当揭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管理层与单位内部、外部的顺畅沟通,包括与利益相关者、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供应商等的沟通。信息与沟通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用性。

1.1.5 监控

监控是指由适当的人员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监控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过程。监控活动包括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或者两者有机结合。监控情况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揭示内部控制的重要缺陷。监控报告应当有畅通的报告渠道,确保发现的重要问题能送达最高管理层;同时,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纠正、改进机制,充分发挥监控效力。

1.2 内部控制方法

1.2.1 职责分工控制

職责分工控制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关键岗位轮换控制。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关键岗位轮换控制是指结合岗位特点和重要程度,明确财会等关键岗位员工轮岗的期限和要求,建立规范的岗位轮换制度,对关键岗位员工,可以实行强制休假制度等。

1.2.2 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授权批准形式通常有常规性授权和临时性授权之分。单位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1)授权批准的范围;(2)授权批准的层次;(3)授权批准的程序;(4)授权批准的责任。

1.2.3 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

其内容主要包括:(1)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2)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3)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4)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5)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6)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7)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8)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

1.2.4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单位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预算确定后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

预算控制的主要环节有:(1)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和程序;(2)编制和审定预算;(3)预算指标的下达和责任人的落实;(4)预算执行的授权;(5)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6)预算差异的分析和调整;(7)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1.2.5 财产保全控制

财产保全控制主要包括:(1)限制接近; (2)定期盘点;(3)记录保护;(4)财产保险。

1.2.6 内部报告控制

1.2.7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电子信息化。二是对电子信息系统的控制。

此外,常用的控制方法还有: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人员素质控制等。

2 小型民营企业特点及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这里的小型民营企业泛指在其所处行业中规模小、没有影响力、尚处于起步或成长阶段的由老板自己管理的私人企业。

对于小型民企来说,老板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小型民企的领导核心一般是创业者,即老板。老板的动机与素质基本上决定了企业的方向、目标和实施能力,老板的领导风格往往决定了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和员工的行为风格。这样的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也是所有者,经营者只对自己负责,一切由自己说了算。所以从这样的特点看,小型民企所处的内部控制环境较差,难以建立、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小型民企规模不大,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各种制度和流程不像大企业那样齐备、规范,而且结构、制度、流程等处于动态、快速的变动之中。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小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性、速度以及应变能力。由于制度、组织结构等不健全且多变,所以无法组织有效的预算控制,使得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优势不能发挥。

小型民企人员少,管理架构扁平,内部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划分常常交叉重叠,一人多岗的现象很普遍。另外公司员工之间一般可以便捷地面对面进行沟通。由于沟通的直接性,加之创业者以及骨干员工多半有血缘、乡缘、学缘等关系,企业往往有浓厚的“家”的色彩,情感性因素较多,人情味较重,组织更多地是靠“人”来维系,而理性的味道淡一些。 即“人治”多于“法制”,所以对人的控制,对小型民企的内部控制活动来说是非常的重要和关键。如果搞得好,可以大大节约制度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3 小型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

从小型民企的特点看,是基本达不到内部控制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所要求的条件的。那是不是说就不要进行内部控制了呢?实际上私企老板是很渴望有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办法的。对于小型民企的内部控制,我们应该从老板(公司所有者)的角度来理解,他主要希望有一套办法来首先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公司的各项收支清楚合理,并力求高效率、低成本办事,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控制好经营风险。

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根据小型民企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避繁就简、避虚务实,从经济性、实用性出发,注重实际运作控制,制定出小型民企的内部控制思路。 重点从授权批准、岗位(人员)、会计系统和财产保全等几方面进行控制。

(1)岗位(人员)控制。家族企业中的用人政策常常招致非议,但事实上它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老板如何选人、用人。对关键岗位如技术、销售、财务等岗位任用知根知底的人员,一般可以选择有血缘、乡缘、学缘等关系的人员,理想情况是德才兼备,但一定以德为先。如果其素质达不到,可以给予一定时间予以培养,关键是其思想要正,也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这样的人老板很放心,不怕员工故意伤害公司,即使有点问题也不怕找不到人。从而老板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公司正常经营上,而不是耗在如何提防员工的事情上。同时还可节省去建立、实施严格的控制制度的成本(事实上制度也常常建不起或不能执行),提高办事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是要根据个人的能力恰当安排工作,二是待遇方面应至少在公司所处区域内要有竞争力。通过血缘、乡缘、学缘等关系或以上关系的关系一般是能够找到满意的员工的。比如我公司是一家较小规模的民营房地产企业,公司有两位老板,负责销售的是其中一位老板和另一位老板的姐姐,负责工程的是老板的朋友,负责财务的是老板同学的朋友,出纳则分别是老板表妹、老板夫人(负责另外一个建筑公司)和其哥哥(销售现场出纳)。其他岗位人员也有不少是或亲或友的关系。公司经营近10年了,一直比较平稳的发展,没有出现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内部矛盾和经济问题,这与公司人员的组成很有关系。

(2)审批控制或称授权批准控制。如果说人员的选择允许出现一定的失误,则审批控制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一定不能乱。在小型民企,由于企业小,老板一般有能力掌控公司的重要开支。所以,审批控制主要就是所有重要的、金额比较大的合同和资金支付都必须经老板本人审批。合同或类似合同的签定必須经老板同意或授权,重要合同必须由老板亲自参与,各项支出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最终由老板本人或其授权的人签字。在支出金额的签字权上,一般不予放权为好,哪怕是几百元。因为报销人会钻空子的,虽然这样对企业盈利一般不会有大的影响,但关键是很可能会形成一种不良风气,如果逐渐蔓延,对企业就可能带来致命的打击。要把企业的大的、重要的情况掌控好,要求企业老板本人必须对产品原材料市场或人工费等行情有清楚的了解,或有办法不至于被对方或自己的员工欺骗。

(3)会计系统控制。小型民企对会计的作用一般不予重视,认为只是记记帐而已。其实,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至关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尤其在没有良好内部控制环境的小企业,更应该加强财务会计的作用。一个相对正规,能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反映公司经营情况的会计系统能及时诊断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纠正错误,避免更大的风险。所以,小型民企从一开始就应该聘用专业的财务人员,并建议用财务软件。这样既节约人力,又提高效率,让财务人员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关注企业经营管理层面。

会计系统的控制虽然从人员上不能满足甚至违反不相容职务的要求(这点在其他岗位也存在,所以更加显示人员控制的重要性),但从内容上还是应该以上述内部控制方法中的会计系统控制去做,这并不难。

(4)实物控制。实物包括企业的各种有形资产及会计资料等。实物控制是指为保护各种实物的安全完整,防止舞弊行为而进行的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实物保护和实物清查。

①限制接近。实物的限制接近是减少实物被盗或毁损机会、划分责任、保护实物实体的重要措施。实物接近要严格限制在经批准的人员范围内。根据各种实物的性质和管理特点,合理确定允许接近的人员,并对限制接近的遵守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比如,货币资金仅限于专职的收银、出纳人员,并与有关账簿记录人员相分离。出纳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有关货币资金管理的规定保管和使用。存货仅限于仓库保管员,其他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接近。查看会计资料仅限于经批准的有关人员,其他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接近和查看,以免发生篡改、销毁等事件。

②实物保护。实物保护是指为使实物免遭盗窃、损伤及其他意外损害,确保实物的完整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一般来说,应对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检查,消除隐患,减少实物受损机会。主要应建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办法,每个资产尽量落实到个人 。

③实物清查。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采取定期盘点或轮番盘存的方法,清查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量,妥善处理盘盈盘亏,确保账实相符。

从我公司的情况看,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我认为正是因为公司在较早的时候就引入了专业的财务人员,从而逐渐建立起适合其自身情况的控制措施,这主要就是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和资产管理制度,再加上公司在人员方面的妥当安排,使公司得以平稳发展,虽然公司发展并不快,目前也仍然不大,但总算是在成长,在重庆的房地产市场也越来越有名气。

对内部控制环境还不够好的小型民企来说,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采取哪些有效的控制措施。虽然看起来有些不符内部控制理论要求,但尚不强、也不大的小企业只能在效率、经济(只能承受较低的制度成本)与看上去很美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中作出决策,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好的。要舍得抓大放小,避免大的风险。待企业逐渐大了、强了,还是要逐渐完善控制制度,向理想的内部控制制度靠近!

参考文献

[1]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级会计师实务科目考试大纲(2007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程亮.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交通财会,2002,(2).

作者:王德忠

上一篇:微创外科教学临床医学论文下一篇:综合效益评价休闲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