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

2024-05-06

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精选十篇)

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 篇1

一激发幼儿创新的动机和兴趣

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两者在活动中有激活和维持调节的功能。对幼儿来说, 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目的意识和自主意识较差,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们随时迸发出来的创造火花,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创新。

例如, 结合班级的线条画特色, 我们在班级中设置了一个特色板块, 每周更换一次, 把幼儿的线条画作品展示出来。因为我们都知道, 环境中隐含了许多鼓励幼儿幻想、创造的因素, 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我们教给幼儿的是绘画的技巧, 幼儿学会了不同线条与图形的组合。而当孩子们学会了这些基本技巧后, 他们的作品是丰富多彩的, 同样一朵花, 一只鸟、表现出来的是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将这些画布置在这面“流动墙”上, 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平时活动中, 我们鼓励幼儿发挥想象, 大胆构思。在他们观看了神舟十号顺利的飞天后, 他们一个个特别兴奋, 有的说:“老师, 我长大了要造神舟十一号!”还有的说:“我要造一艘可以在太空自由变身的飞船!”……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嫩的想法中, 无一不隐藏着创造性的火花。作为老师, 我们应敏锐地捕捉其创新思维的“闪光点”, 并加以有效的引导, 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大胆想象, 从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在自主性学习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说明, 幼儿早期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非正规的学习, 幼儿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办事, 他们的学习大多数发生在自发的活动和游戏中。因此, 自己主动的探索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幼儿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 加强指导, 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获得发展。我们在指导时的关键在于:通过提供幼儿自主游戏的环境, 鼓励幼儿自己决定要玩什么, 在哪儿玩, 和谁一起玩, 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只有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兴趣, 自己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快乐的游戏。在活动中, 我们满足幼儿选择、商议, 决定游戏的时间和空间, 他们可以在来园时玩、可以在课间玩、可以在午饭后玩;可以玩一会儿换一样, 也可以几天玩一样。这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他们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好的点子层出不穷, 就连几个平时胆子小的孩子也能在游戏中玩得手舞足蹈, 眉开眼笑。在活动中, 我们还积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 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如在科学区,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 有积木、回形针、铁钉等材料和一大盆水, 使幼儿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提供了五颜六色的水彩颜料, 使幼儿发现颜色会变的秘密;放上种在水里、泥土里、积木里、沙里的种子, 引导幼儿了解种子发芽必备的条件。在自然角, 我们放上幼儿自制的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 比一比谁是故事大王。在手工区, 幼儿利用蛋糕盆子制作各种各样的动物脸谱, 用稻草扎各种小动物。在小创作区, 幼儿为小动物想办法取皮球、分房子等。在丰富多彩的材料面前, 幼儿兴趣浓厚, 不断地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三参与环境的创设可以使幼儿喜欢参与探索活动, 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可使幼儿喜欢游戏, 参与自主性探索活动, 从而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有效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在主题活动中, 我们鼓励幼儿参与创造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 富有情趣性的、有新意的环境总能使幼儿看看、听听、摸摸、碰碰、问问, 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 如在“我找到了春天”这个主题中, 孩子们一起动手用折纸的方法折了“春天的小花园”, 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制作了小蝌蚪、燕子、蜗牛等具有明显春季特征的动物形象, 又用班级特色线条画装饰了春天的小朋友。孩子们在这样自主创设的环境中,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了, 还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正确的指导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要注意指导注意层次性。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 在内容的选择上、材料的提供上有一定的难易差异, 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 要求他们独立完成操作活动, 如在物体沉浮现象中要求他们能观察, 并进行记录, 并能简单讲述物体为什么沉浮, 而对于一些能力差的幼儿, 则通过他们的操作, 老师指导进行记录, 并向他们解释物体沉浮的简单原理。在讲故事比赛中, 对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则要求他们不但把故事讲完整, 并能运用一些优美的词句, 配上动作表情进行讲述, 能力弱的幼儿则实行一帮一活动, 则由一个能力强的和一个能力弱的儿童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讲述, 几个月下来几个平时不太爱说的幼儿也敢举手讲故事了, 虽然故事讲得不是很优美、动听, 但却很完整。

要注意阶段性的指导。对于同一个活动可采取阶段性的指导, 逐渐增加难度。如在小制作水果拼盘中, 我们提供给幼儿皱纹纸、剪刀和糨糊, 幼儿自愿进行装饰,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一开始大多幼儿都用揉成小团的方法给水果娃娃穿衣, 几天下来, 有幼儿把皱纹纸掰成辫子进行装饰, 在活动讲评时重点引导幼儿观察, 使幼儿知道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并且掰辫子要比揉小团难得多, 需要合作才能完成。一个阶段下来, 很多幼儿已学会了掰辫子这个新技能, 并且还用其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如茜茜小朋友用五彩辫子装饰在水果周围, 用剪、贴、揉等方式塑造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的形象, 在尾部贴上了许多彩条, 真是一把美丽的扇子, 尽管这整整花了她一个星期的时间, 但她始终认真制作。

另外, 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的幼儿一遇到难题就会叫老师, 而有的幼儿则不吭声, 这时教师的观察就显得特别重要, 对那些一遇到难题就叫教师的幼儿可先不去指导而提醒他再仔细想想, 对于那些不吭声的幼儿可主动询问, 你遇到什么难题了, 需要我帮忙吗?这样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得到较快发展, 另外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 就是有的问题幼儿经过努力可以寻到答案的, 可引导他再仔细想想, 通过提问方法帮助, 而对于一些幼儿因自身经验和认知水平不足无法寻求到答案的, 教师可引导幼儿一同探讨。

四启发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 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维在家庭中有广泛的表现, 所以启发家长重视幼儿在家庭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发展的重要教育环境。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开设家长学校, 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理论, 介绍幼儿教育发展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让他们能够重视幼儿在家庭中的各种求异思维的表现, 使幼儿所萌发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孩子, 我们鼓励家长多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讲讲, 首先培养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 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对于一些各方面发展都较好、能力较强的幼儿, 我们则引导家长多带他们参加实践活动, 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发展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我们和家长一起在学期初为每个幼儿制定不同的发展计划, 到学期结束进行总结交流, 这样的形式不仅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也让我们日常工作得益不少, 孩子们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可见, 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 通过老师的努力、家长的支持, “处处是创新之地, 时时是创新之时, 人人是创新之人。”在大力提倡创造性教育的今天, 只要老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幼儿有了创新的冲动, 也就有了创新的可能, 创新意识就会逐步培养起来!

摘要:“处处是创新之地, 时时是创新之时, 人人是创新之人。”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永恒的主题, 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从激发幼儿创新的动机和兴趣出发, 在自主性学习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参与环境的创设可以使幼儿喜欢参与探索活动, 发展创造性思维;启发家长, 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等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案 篇2

Ⅰ、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实验,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措施、方法;

3、情感目标:逐步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异想天开,重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Ⅱ、教学重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措施、方法 Ⅲ、教学难点:多种思维训练方法的运用

Ⅳ、教学流程:

引题:

讨论:美国为什么比中国发达先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永远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江泽民

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5人当中有4个美国人。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小结:美国是个多元化国家,一直重视创造力的培养。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而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1、定义:就是在创造性活动中特有的思维过程。

“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

2、课堂实验:请在3分钟内列出“红砖”的用途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即思考的速度,在单位时间里思维产生的信息量。如思考的意见、办法、思路多。如水的用途(浇花、洗衣、刷牙、喝、制冰块、冲路------)

2、新颖性(独特性):思维的新颖、独特程度,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办法。例:曹冲称象

3、灵活性:即思考的广度。思维能够突破心理定势的限制,善于转换、转向,产生不同类别的信息,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司马光砸缸

4、缜密性:思维的现实可行性,越周密越完善,越有价值。

结合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特点,受知识经验是限制,流畅性和缜密性不够。

三、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措施

1、建立自由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精神)

2、日常教学中多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启发式提问、编故事激发联想、画图、拼图、游戏(青蛙跳水井、乌鸦喝水、小羊吃草、脑筋急转弯)

3、进行多种专项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材料扩散、功能扩散、结构扩散、组合扩散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乐观的态度、自信心和冒险的精神;正确的批评态度和探索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性、好奇心及洞察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无拘无束、天真无邪的幼儿,我们所培养的目标不应该是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机器,而是能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英人才。作为未来的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以宽容仁爱之心对待孩子的一切异想天开。哪怕我们做不好一个引航员,但我们决不能做一块绊脚石。

五、课后思考

1、试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分别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何对幼儿进行各项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篇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必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培养出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据此,人们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作为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在目前探讨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较行之有效呢?笔者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认为应该选择一个与幼儿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作为突破口。比如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一定的可能性。

一、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性、可能性幼儿自身是具潜在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另外,据心理学研究测试,四至四岁半是发散能力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这个时期对发展幼儿能力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二、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之所以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念存在于词当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进行或最后的结果都必须以词作为它的工具、它的承担者。所以有人把语言称为思维的最合适的“物质外壳”。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三、幼儿语言教育现状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樂。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1、允许并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在讲述时小班幼儿往往有些词还不会用,有的孩子就会用方言来表达。尽管这样,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极力地鼓励与表扬幼儿,因为他们能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比正确地造句更为重要。

2、耐心满足孩子语言交往的需要以前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有个别孩子把问题答的与教师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了,迅速进展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在幼儿之间形成一个思维定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

3、减轻孩子语言发展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总是一概以“说得完整”、“用词丰富”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不一的孩子。例对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了,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减轻语言发展的压力,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真正宽松的语言氛围中敢说。

4、掌握提问技巧,开阔幼儿思路在集体语言活动中,常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提问来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

因此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始终坚持问题要提得“活”,要尽量开阔幼儿思路,具体体现在:

1、变单一性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2、变回忆式的问题为启发式的问题

3、变封闭式提问为开放式提问

4、由教师提问到幼儿提问

5、多让幼儿仿编或创编,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等。

讨论与建议:

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 篇4

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做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手段。绘画作为艺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传统的美术教育以临摹和写生为主,往往会使幼儿一旦离开现实形象,就无法绘画,更谈不上自由创作,幼儿的学习被制定为“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被忽略。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确实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那么,幼儿教师如何在绘画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培养幼儿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绘画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幼儿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无拘无束。涂鸦是幼儿的天性,幼儿通过绘画行为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客观事物,促进幼儿思维、创造力等的发展。在绘画活动中兴趣非常重要,幼儿有了兴趣,就有了作画的愿望,就能提高绘画技能,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利用直观新颖的学具、教具,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产生画画的欲望。例如,在教小班幼儿学画线条时,首先出示五颜六色的彩带,在老师的舞动下,分别形成了曲线、弧形和圈等。接下来,我们鼓励幼儿尝试用舞动彩带或直接用肢体舞蹈动作表现直线、曲线和弧线等,最后幼儿都能大胆地将舞动的轨迹在画纸上表现出来。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用生动灵活的语言更能激起幼儿的绘画兴趣。例如:我在教幼儿画小鸡时,不是开门见山地教幼儿鸡头怎样画,鸡身怎样画,而是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天,有只小鸡在草丛里玩得入了迷。后来,它肚子饿了,想回家了,可是家在哪里呢?小鸡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问小草:‘小草,你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吗?’‘我不知道。’小草回答。他又去问小树……”我边讲边画,最后说:“小朋友,你们想把这只迷路的小鸡画出来吗?”小朋友齐声说:“想。”说完都拿起画笔专心地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不少幼儿都帮助小鸡画了一条回家的路。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多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表扬,鼓励能给予幼儿一种肯定的信心,使幼儿在创造过程中得到激励。幼儿存在天资差异,老师在活动中要找出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不错,你很有想象力,画得也与众不同,很有创意!”激励性的语言会让幼儿得到肯定,从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创造性。

二、注重创造环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创造教学环境,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条件。

在绘画《汽车》活动中,我与幼儿共同收集各式汽车的模型玩具、图片,并布置“汽车展厅”。许多幼儿,特别是一些男孩子,对汽车特别感兴趣,以高昂的情绪愉快的心情感受各式汽车。由于幼儿对汽车都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使其作画时对于形象的把握非常到位,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在环境布置时,对于教室的各个区域、角落,我们应注意留出空间,让幼儿把园内外、节假日玩时的所见所闻充分展示出来。例如:在画《马路》时,有的画的是人来人往的场面,有的画的是大大小小的车辆、房屋、树木,还有的画的是买东西的场面……这些画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童趣。幼儿的创作激情高,画的人物、内容都不一样,画完后还饶有兴趣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好奇心、表现欲得到极大的满足,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促进了观察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另外要注意创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我们应作为引导者、观察者、鼓励者指导孩子们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幼儿的想法观点和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有一定距离甚至不一样,我们应允许这种个性观点的存在,并鼓励大胆说出或画出具有个性特点的想象。营造民主气氛,尊重孩子们的看法,以鼓励的、亲切的态度,小心地“呵护”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嫩芽”,使孩子们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讲述的欲望。当然,也有的幼儿的想象,不合乎情理、逻辑,甚至荒谬,此时教师不应作简单的否定,而要向孩子讲清道理,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这样可以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激发幼儿想象,活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立足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为幼儿设计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尝试,让幼儿投入积极的主动活动之中。例如,在《花》的教学中,在孩子们听完故事之后,我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假如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做哪些事?假如这个世界只有白天,没有黑夜,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在活动中,我启发幼儿尽其所能地提出可能的结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根据所提的问题,将自己想象的结果用图画表现出来,这样大大活跃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又如:教学《小鸟》时,在幼儿画了一只小鸟后,我就对其进行启发,使幼儿产生联想。如:“你画的这只小鸟在找妈妈么?小鸟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啊?怎样区分他们啊?”等等。幼儿在这些语言的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展,产生绘画创作灵感。“我现在要画小鸟爸爸,小鸟爸爸牵着小鸟宝宝在森林公园里玩;我画的是……”幼儿边说边画,充分活跃了创造性思维。

为激发幼儿想象,我们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入情入境,活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教幼儿画圆时,为幼儿创设了“小泡泡找朋友”的情境:“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小泡泡找到了谁呢?哦,是小轮胎;小泡泡乘着小轮胎,又去找朋友……”通过情境创设,幼儿大胆想象小泡泡找到了什么朋友,如小苹果、小饼干、小太阳……让幼儿大胆尝试,鼓励幼儿将小泡泡找到的朋友画出来,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另外,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结

多媒体技术支撑下的幼儿人物画欣赏

吴佩佩

所谓人物画,就是以人物为绘画内容的画。一般人物画分为群像画和肖像画。多媒体以它简便、直观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更好地辅助我们开展人物画欣赏活动,提高幼儿对人物画的兴趣,在欣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开展幼儿人物画欣赏呢?我觉得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运用多媒体,搜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

在开展幼儿人物画欣赏的时候,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寻找适合他们的作品。有了网络的支撑,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搜集符合他们的人物画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对于小班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西方人物画作品进行欣赏,如,拉斐尔的《母与子》、凡·高的《自画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索拉里的《绿垫圣母子》等。这些人物画的画面人物较少、色彩简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视觉上的直观冲击,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观察和理解画面的内容。中班孩子较小班幼儿可以选择一些人物更多的或画面更抽象的人物画来欣赏,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桑德罗·波提切利的《春》、毕加索的《镜前少女》、《梦》等,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画面了解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大班孩子有了一定的欣赏基础后,欣赏的选择范围就更广了,除了可以选择一些更有深度的西方人物画作品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物画作品,如范曾的《钟馗》、蒋兆和的《流民图》、杨淑涛的《仕女画》等,从不同的人物画作品中感受中西方画家不同的绘画形式和手法,激发幼儿欣赏人物画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幼儿丰富、迁移和作品相关的知识、经验。

在进行人物画欣赏时,要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作品及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要以相关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当孩子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欣赏作品,就能更好地体会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如:在欣赏拉斐尔的《母与子》时,我将班上的幼儿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尝试。第一组幼儿在对作品没有任何相关知识铺垫的基础上进行欣赏,大部分的孩子在看到画面后,感觉画家所要表现的是母子之间的亲情、浓浓的爱意,大家表现出的都是非常愉悦的情绪。而在第二组幼儿活动之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让他们了解耶稣的故事,知道耶稣为了解救人类而牺牲自己的命运,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这样他们就会发现玛利亚的脸上是没有笑容的,她的眼神、她的心里有的是对耶稣的疼爱和担心,进一步地理解母爱的伟大,母子之间的亲情。在活动的后半部分,我引导幼儿迁移情感,说说自己和妈妈之间的爱,并伴随着动画一起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让活动的主题得到升华。

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造力,自由飞翔。

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并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幼儿体验创造的乐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登纳曾说:“差不多每一个孩子到4~

三、运用多媒体,开展幼儿人物画欣赏活动的新思路。

在开展幼儿人物画欣赏的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制作题材新颖,符合教学内容,幼儿易理解并能激发幼儿创作灵感的名画作品供幼儿欣赏。

多媒体不仅仅是简单的视频转换和图片欣赏,还包括声音、视频、动画等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形式的表现,对幼儿各种感官有不同程度的刺激,让幼儿在进行欣赏活动的时候能够更直观、更简单地理解画面的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欣赏桑德罗·波提切利的《春》,画面上有九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动作和神态,如果直接让孩子们观察,则孩子们会说得很凌乱。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观察每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我制作了一个PPT课件,把整幅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切割成五个部分,有的人物,像爱神、雄辩之神和女神维纳斯都是独立的人物,他们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所以单独形成画面让幼儿欣赏,而三个跳舞的女神着装相同,一起翩翩起舞,因此把她们三个切割在同一画面让幼儿观察。这种方法运用在群像画上是比较好的,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画面上的每个人物。

2. 利用多媒体,整合幼儿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增强美术欣赏活动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对于幼儿来说,通过视觉刺激是他们欣赏人物画最直接的一种形式。如:在欣赏索拉里的《绿垫圣母子》时,我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孩子们先观察画面,让大家讨论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通过视觉的直观刺激,大家热情地讨论,并用动作和语言表现出玛利亚给耶稣喂奶的情境。在观察完画面的人物内容之后,我请孩子们感受画面的色彩。首先,请孩子们找一找画家都运用了哪些颜色进行绘画。大家很快就找到了画面中占比例较高的四种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和黑色。在找出这些颜色后,我请孩子来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红色、黄色和绿色的,并请他们在白板课件上进行简单的绘画,接着请大家说一说这三种不同的颜色都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当孩子们对这三种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再利用课件出示黑色,把红色、黄色和绿色放在黑色上让幼儿观察,感知色彩的对比。又如,在欣赏索拉里的《绿垫圣母子》时,活动一开始,我出示画面让孩子们自由观察,并配上舒曼的《梦幻曲》,抒情的曲调很好地烘托画面的内容,有了听觉上的刺激,孩子们更能感受妈妈和宝宝之间浓浓的爱意。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很多时候视觉和听觉是共存的,将两者结合,将营造一个很好的艺术氛围。

实践证明,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开展幼儿人物画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从难到易、生动、直观地理解每一幅作品及画家的情感,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让教学变得更生动,让幼儿学得更有趣。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篇5

[内容摘要]: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好形式,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二、以故事形式启发幼儿作画,让幼儿自编自画;

三、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思维特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利用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五、创造良好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六、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关键词: 绘画 幼儿 创造性 思维 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思维、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是公民素质的教育,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表现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感受、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的教育。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绘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绘画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从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蕴育,创造动机、意象的生成等,整个活动孩子们人人可以动手,个个可以画画,作品完成后每人都有成就感。的确,爱画画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与美术几乎是一体的。有人称幼儿是天才的画家,一点也不夸张,对于孩子来说,只要给他一张纸、一支笔,他就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奇奇怪怪梦幻般的想象等在纸上任意画出,其想象,大胆创意,是任何画家难以媲美的,所以说绘画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好形式,通过绘画,孩子运用点、线、面满足不同的愿望,表现出自己头脑中对某些事物的情感,把想象变成现实,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又可以促进孩子思维更活跃,更富有创造性。

一、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成长。”作为美术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模仿,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敢想,敢画,任意发挥,让孩子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如以前我们部分教师在组织幼儿画画时,往往先向幼儿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幼儿讲解示范,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西画在纸的什么位置等,一切都按老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例如画小鸟,给幼儿示范的是圆形头,椭圆形的身子,三角形的尾巴,同种形状的大小鸟等,要求幼儿必须按教师示范的方式画,不允许超出此范围,只允许在添画内容上有所改变,画得越像老师的越受到鼓励,表扬,而有的幼儿一笔画错了,教师往往就提出批评和责备,“你怎么画成这样”等,之后让他重新换纸再来画,长期下来,孩子的手脚渐渐被束缚,越来越不敢画,不想画了,这样的教学将会导致孩子绘画兴趣减退,天生的一点创作热情和才能也容易消失。作为最能吸引孩子、最能使孩子发挥想象及创造的美术教育活动,怎样挖掘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我想必须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幼儿大胆下笔,大胆创造,变要我画为我要画。如同样画鸟,教师可准备不同形状、形态各异、各种鸟的范例,让幼儿先观察,然后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允许孩子画错,并鼓励幼儿画出和别人不同的画为荣,这样,错与对的界限变模糊了,幼儿再也没有拘束和压力,变不仅敢画而且爱画,每个幼儿都画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鸟(见后图一)。幼儿把美术活动看成了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以故事形式启发幼儿作画,让幼儿自编自画

根据儿童画的心理分析,孩子绘画基本形成阶段,圆会更多地出现;美国心理学家罗艾斯经过实验指出:“儿童总愿意从一堆不同形状的物体中挑选出圆的形状,儿童对于圆是偏爱的”。依据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在中班进行绘画活动时,我选择了一节“蛋变戏法”的活动,以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如我们班孩子们喜欢看‘复活蛋”的录像,我就把录像的故事内容和绘画活动结合起来,活动开始我出示鸡妈妈,告诉幼儿鸡妈妈生了许多孩子(蛋宝宝),小兔子看见了这些蛋宝宝高兴极了,它把鸡妈妈的蛋宝宝一篮一篮运走,把蛋宝宝变成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之后我把事先画好的蛋形物体展示给孩子,让幼儿观察片刻就拿掉,然后分发给孩子的画纸上有若干方位不同的蛋,让幼儿代替小兔子变魔术,有趣的故事启发了幼儿,使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产生美妙的遐想,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表现出来(见后图二),蛋宝宝一下子就变成了许多不同的物体,活动结束时,当鸡妈妈再一次出现时,孩子们兴奋地对它说“鸡妈妈,你再也找不到你的蛋宝宝啦!”故事能启发幼儿作画,可以使幼儿毫无拘束地大胆自由构想。再如,《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深受孩子们欢迎,结合故事,我让幼儿大胆想象创编,之后再让幼儿作画,并在每个孩子的画纸上提供了一只狐狸,让幼儿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构思,开展自由的想象。由于有故事的铺垫,幼儿在画中所反映出的内容有乌鸦停在大树上,张开大嘴巴唱歌,一块肉从嘴里失落掉下来;乌鸦听了狐狸的甜言蜜语,张开翅膀,嘴里咬着肉在树上得意洋洋的样子等,每个画面都生动有趣,孩子们自编自画,整个活动轻松愉快,达到动手动脑,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思维特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莫里斯满含憧憬地说:“如果人的潜力和人的差别得到尊重,自我创造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是个性的产物,是民族的产物,它的取向是求异”。罗恩菲德主张通过美术教育提供儿童自我表现机会以促进儿童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所谓自我表现的意思是,在教师所提供的自由而无干涉的条件和环境下,儿童能自在自主地按照自己的形式去表达其知觉、感情与思想。美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引导和维持儿童自我表现的动机,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自我表现机会。罗恩菲德倡导美术教育以创作为内容,“教”的成分要降低,“导”的成分要升高,他主张美术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有效地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则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出的幼儿思维单一,只会求同,不会求异,不敢创新。重复,再现,临摹,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画,这种依葫芦画瓢的思维方式,不仅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思维,而且还会使幼儿形成依附的性格,头脑中永远不会有创新的火花。所以,根据早期幼儿的个性和思维特点,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多看、多摸、多闻、多尝、多听,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慢慢地由依赖实物思维变成依靠头脑中的表象来思考,然后再教幼儿将实物进行类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老师的责任是不断地开拓幼儿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如看到水中的鸭、鹅,就联想到大海中的船;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就联想到各种各样的飞机等,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而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如,一次我让幼儿在听完故事《小兔乖乖》后作画,一个很淘气,但爱动脑筋的孩子创作了一幅让小兔子插上翅膀,飞起来的作品,我问他为什么要让小兔子飞起来,他说:“兔妈妈非常担心大灰狼来吃掉它的兔宝宝,没办法出门去做事情,我帮兔妈妈想了一个好办法,让小兔子插上翅膀,在危险关头,它们随时可以起飞,防止大灰狼来吃它们,兔妈妈也可以放心地出远门了。”(注:此作品后获中日美术绘画书法大赛优秀奖)可见孩子的想象是多么丰富,这不是创造精神的体现吗?我及时对孩子给予了肯定和表扬,鼓励其他孩子也像他一样能大胆想象,大胆作画,以画出构思独特新颖的画而自豪。由于幼儿作画不是先想好才画,常常是边画边想,再想,再画,画错了,就改变原来的主意。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不受时空、比例、透视、形体、明暗的限制,画出的东西往往超出现实生活,喜欢夸张;如:大而不圆的头,歪嘴巴,手从腰间长出,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牛头马面,动物拟人化,太阳可以是七彩的等,这些就是孩子们独具的知觉、思维、想象,这些充分显示着儿童内心世界的独特性,所以,作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幼儿在愉快、和谐、自由自在、充满情和爱,没有压抑和限制的宽松环境和氛围中,充分发挥,充分展示,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将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听觉艺术,绘画是视觉艺术,而听觉和视觉是相连相通的。在绘画活动中如果把音乐和绘画综合起来,那么优美的音乐宛如一条五彩斑斓的路,会引领着孩子们走进一个无比美妙的童话艺术世界。当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如果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那绘画的效果是和无音乐绘画活动有着天壤之别的。

如在主题画(花园)中,我们把幼儿分成两组,同是一个主题,一组配上相应关于春天的音乐,一组则无音乐,绘画的效果截然不同的,可见,有音乐的一组的幼儿在活动中心情愉快,心态较平静,独立思考的较多,活动室内相对安静,幼儿的作品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快、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富有想象。无音乐一组幼儿处于焦虑状态,心情烦躁,无可奈何。表现在在教室内来回走动,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画面反映的情况是线条断续,苍白无力,图形形象含糊,残缺不全,画面零散不均,偏重一边一角,色彩平淡单薄,内容贫乏单调、无意义。

由此可见,幼儿的绘画活动是离不开音乐的,优美的音乐是让幼儿展开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最好工具。我们不但可让音乐融人美术创造活动,也可把舞蹈等带入绘画活动,以增强幼儿的绘画元素,让幼儿对美术创造灌注极大的热情,从而去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五、创造良好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儿童心理学家蒙台梭利经过研究表明,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育、环境、儿童自身活动,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幼教实践证明了环境与幼儿成长的密切关系。环境造就人,环境培养人,幼儿园美术环境是向幼儿提供自由欣赏与创造的外部条件,它能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术的熏陶。幼儿需生活在一个美化了的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因此,幼儿园的美术环境创设要体现幼儿的特点,要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他们生活在其中感到舒适和自由。简洁明快、天真活泼、安全耐用、可塑性强等等是环境创设中不可少的特点。此外,幼儿园因地点场合不同,美术环境必须各有其特点。如室内与室外活动场所的环境创造,室内的环境创造要尽量丰富,不可杂乱,要使平面式的墙壁布置与立体的展台式布置相结合,描绘装饰与实物照片相结合;而室外的环境创造应以自然欣赏物为主,种植四季树木花草、人造物为点缀。总之,环境创造要让幼儿感到舒适、安全、美丽、有创造力,能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视觉空间和想象,使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能画出不同的画来。如:当幼儿已掌握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基本形时,我们在一所环境优美、富有童趣的幼儿园与一所环境较差的幼儿园里,分别让幼儿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结合起来,因为形与美的教学易于幼儿掌握,它可以使画面变得生动、有趣;其结果显示:幼儿所处环境的不同,对其事物理解也就不同,创造性思维也就明显不一样。在环境优美的园所里,幼儿所作的画画面充实,饱满,想象丰富。而在环境较差的园所里,幼儿所作的画画面平淡,娇小,想象力贫乏。如此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在幼儿绘画中,教师还应创造一个能为幼儿相互交流的场所,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如我们可以把幼儿带到一个环境优雅的地方,组织幼儿开展绘画接龙,启发幼儿根据已知画面分析、想象、续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产生创新意识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但不是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自信心。即使自信心很强的幼儿,在碰到困难或遭到失败后,自信心也会减退,甚至转为自卑。所以,老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要成为一个机敏的观察者,善于捕捉幼儿瞬间的想象及构思,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感乏味时,要及时的给予指导,必要时向幼儿示范如何掌握技巧(点、线、面、形,涂色等),切忌不宜代笔或当面指责,“你怎么这样笨,看画成什么”等。这样,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从而影响创新意识的萌发与培养。

幼儿幼稚,但好幻想,幼儿时期所创作的作品是人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有人说得好,幼儿期正处于人生的拂晓,对周围的一切认知甚少,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难辨真伪,他们常常只能用猜想和揣摩反映世界,所以此时期幼儿所创作的作品,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想象奇特;他们可以物我不分,千变万化的想象,使生活披上神奇的色彩,难怪西方幼儿教育十分重视幼儿的绘画活动,认为绘画最能发挥儿童的想象力,诱发其创造性思维,所以,日本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发明协会,每年专为少年儿童举行一次“未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画展上可以看到儿童画里的‘未来的房屋”,“整理玩具的机器”等一些富有科学幻想情趣的图画。俗话说,“不敢大胆想,就没有多大造意”。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鼓励幼儿多想,敢想,甚至异想天开,切忌不能泼冷水,要多赞扬,鼓励,并引导幼儿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要敢于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分解组合,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比如,多鼓励孩子想着画,把天真浪漫的想象付于作品之中,把动物画得会说话,车船有感情,万物有生命,如《乘宇宙飞船到火星去玩》,《猫和老鼠是朋友》,《神奇树上会长出各种水果》、《小猫自己种了一棵树,会长出许多鱼来》、《我们在月亮上荡秋千》等,这些都是孩子创造精神的体现。通过这一幅幅生动有趣,具有想象和创造的画面,会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会把我们的现实生活升华到童话境界,会使宇宙生辉,万物生灵,神奇活现。

总之,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非就是要让孩子们达到科学或艺术的高峰,对幼儿来说“创造”不应该具有“职业”的意味,而应该只是他们生活的本身。面对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创造性为特征的世纪。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紧迫感,要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要从小保护好孩子们的创造精神,满足他们的创造欲望,尊重他们的创造,从而使孩子从小就意识到创造的价值,学会关心,学会创造。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辛店镇第一幼儿园

谈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幼儿 教育 创造性 培养

幼儿期是人生理和心里迅猛发展的主要时期,随着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经验的逐渐丰富,幼儿已经有了创造能力的萌芽,又值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期重视创造性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创造性人才是新世纪迫切需要的人才,所以,为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从幼儿开始培养,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其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往往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机械地模仿,机械地记忆,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其二,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求幼儿完全照着老师的样子进行各种活动。其三,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教师只喜欢记忆型的幼儿,喜欢上课规规矩矩,下课老老实实的幼儿,这样的教学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我想,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能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并恰当运用游戏等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幼儿本身的解难练习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有创作精神的教师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人才是新世纪迫切需要的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呢?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观念传统,教法陈旧,那么不但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创造性的人才需要创造性的教师。

二、幼儿感知性的丰富

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大量是来自日常生活和游戏,以及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去感知、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做、多想、多问、多说,从各方面扩大幼儿的认识经验范围。例如,再绘画课上我教幼儿画小鸟,我先让幼儿观察小鸟怎样飞、怎样走、怎样游戏,再绘画时我只教他们一些方法和要领,画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选择,结果,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一张画纸上出现了各式各样动态逼真的小鸟。他们完全靠自己的创作完成一次活动,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头脑中有着丰富的表象,丰富的生活材料。

三、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有很多重大贡献,当别人问他何以有那么多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探索问题罢了”。可见,积极探索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

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非常的强,他们在不停地看、听、摸,问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产生求知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对有兴趣的现象,奇怪的事情和今后的发展等产生好奇心,主动进行探索实验。记得有一次,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我的眼里有妈妈,有你吗?”我没有回答,又叫

了几个幼儿再他眼里看了看并告诉他看到了什么,再反问他有没有老师,他自然知道了。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支持了他们的探究行为。

四、通过解难练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于创造性

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有着一定难度的任务或问题,使幼儿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又必须付出力气进行思考或操作。幼儿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活动的过程,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向幼儿提出,从哪可以知道风来了?幼儿顿时十分活跃,列舉了风吹动的物体。如:红旗飘、树叶动、纸屑跑、头发飞等等。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五、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是非常重要的。

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的模仿社会生活的活动,也是幼儿以自己的条件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形式。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游戏中,幼儿没有任何精神上的压力,心情愉快,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思维想象可以无拘无束的发挥,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去反映和表象社会生活,所以游戏又是幼儿的主要实践活动。如在结构游戏活动中,幼儿要摆弄玩具,使用各种游戏材料进行构造性活动。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游戏主题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想象和再创造,其结果不仅是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发展同时还是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而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等等,都具有是幼儿惊醒再创造的条件,所以游戏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模仿性的实践活动,但它毕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发展自己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场所和氛围。如某幼儿在作画时,在晚上的天空画了许多月亮,他说这样就会象白天一样亮。这个想象虽然过于离奇,但这蕴涵着幼儿的创造思维。因此,这幅作品的创造意义远远不是一幅画本身的艺术特点所能表达出来的,可见利用游戏的实践性功能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所以,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要不失良机地加以引导鼓励,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六、启发式提问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游戏、绘画、劳动及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去讨论、去观察、去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一次认识沉浮的科学活动中,先让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验中,我先让幼儿亲自把木块、铁块、橡皮泥,玻璃球等放在水里,观察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沉在水里。接着,我又设计了两个讨论问题情境,一是出示一个塑料空瓶放进水里,让幼儿观察,塑料瓶浮在水面上,那么怎样使塑料瓶沉下去呢?一是出示五个同样大小的红色小圆球,并告诉小朋友,其中四个木球,一个铁球,请小朋友想个办法,把铁球找出来。由于提出的问题新奇而有趣,因此幼儿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他们积极参加讨论,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说放在水里,有的说用天平称,有的说用石头敲等方法。由此,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浅议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篇7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发现幼儿会问很多的问题, 或者就一个问题问到底。有的时候, 我们会认为幼儿问的问题很可笑。但是有的时候, 他们问的问题, 却同样难倒了我们的家长和老师, 甚至有的老师和家长们都无法答复和解释。实际上, 这种探索问题的行为, 就是幼儿们创新意识萌芽的直观体现。例如, 在一次课堂上, 我问:苹果里面有什么?有的幼儿说苹果里面有星星。原因是他们将苹果横着切, 发现苹果里面的果核像五角星的样子。这与我们成人竖着切苹果的定性思维有很大的区别。

二、幼儿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条件及表现

创造性思维, 又叫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树性的设想和意见。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最本质的特征是新颖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传统的常规思维的超越。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 是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好奇心和兴趣作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是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听讲故事活动, 是培养幼儿想象和推理能力的极好契机。在活动中, 我针对班内幼儿喜欢讲述的特点, 经常给幼儿讲一些留有问题或悬念的故事, 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 并给他们提供自由讲述的机会。幼儿的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他们好问、好动、好强, 思维不易受束缚, 正处于创造性思维的觉醒时期。因此, 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日常的教学、游戏与生活实践中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探索和发现, 培养他们思维的主动性。

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 依然存在着很多压制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主要来源于家长的错误指导和教师的负面教育两方面。

家长的错误指导体现在两方面。其一, 在幼儿出现“奇怪”的举动时, 家长总是根据自我的认识给予纠正。家长们按照成人的思维很快给幼儿给予纠正, 而不是从幼儿的思维出发, 沿着他们的思路给予巧妙的顺水推舟, 使幼儿明白其中的原委。其二, 就是家长主观强迫幼儿按照主观设想培养兴趣爱好。不管幼儿喜欢什么, 根据家长个人的主观判断, 想让自己的孩子多面发展, 强迫幼儿参加艺术培训活动。殊不知, 这种行为无形中压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另一方面, 家长们没有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给予发展, 而是主观强迫幼儿按照他们的主观意念去实施。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功利的负面教育。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 教学中依然还有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其一,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教师往往用“填鸭式”的方法, 让幼儿机械地模仿, 机械地记忆,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其二, 在教学活动中, 经常要求幼儿完全照着教师的样子进行各种活动。其三, 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上, 教师对上课规规矩矩, 下课老老实实的幼儿评价很高。这样的教学, 既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也对开拓幼儿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无形的障碍。

四、教育对策

幼儿的成长环境较为封闭, 主要涉及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学校要营造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和氛围,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让幼儿敢说敢做。同时, 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 耐心的对待每一位幼儿。家长们也要加强和学校、教师的联系,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根据幼儿兴趣爱好适时进行辅导和加强。

1.营造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 教师要积极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土壤”和“气候”, 在日常活动中有意识地给幼儿创设自由、安全活动的小天地。教师只有为孩子们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环境, 才能有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挥, 培养创造性思维。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核心环节

动手能力是创造力的组成要素, 动手能力就是通过动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句成语叫“心灵手巧”, 思维确实和手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要刻意培养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饭的习惯, 自己整理玩具等自理能力。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做多种手工以提高技巧, 在动手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有条件的家庭, 还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乐器, 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手指的灵活性, 还可以锻炼手、眼、脑的高度协调能力。总体来讲, 我们必须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有机会参加各种动手的活动, 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及时发散引导和总结是保护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

灵感是创新火花的闪现, 当孩子在活动中有创新的意识和举动时, 老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 表扬孩子肯动脑筋, 夸奖孩子的求新求异的想法和做法, 老师的肯定能大大激发孩子的热情, 对他们微小的创新意识起到保护和激励作用。我们要以鼓励为主, 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 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是主动探求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将这种教育观念融入教育实践中, 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提倡大胆想象, 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搭建平台。

4.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孕育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助推外力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 家庭教育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家长开始重视对幼儿各种素质的培养, 同时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家长要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 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要及时对幼儿的奇思妙想加以肯定。教师作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纽带, 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平时多和家长沟通, 指导家长参加一些学校活动, 让他们学习一些指导方法, 发挥家庭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用。

总之,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孩子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只要是幼儿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就应该多赞许、多包容, 并给予鼓励和赞扬, 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结语

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幼稚的, 但其发展的潜力却使很大的。幼儿时期的创造性思维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广大幼教教师和家长要利用一切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计划, 充分让幼儿自由活动, 并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我们要善于启发幼儿的创造萌芽并扶植和保护好。

参考文献

[1]程立新.浅谈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中小学电教 (下) , 2011, (03) .

[2]卿忠.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3]沈洁云.浅谈如何培3~4岁幼儿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3) .

[4]王新枝.浅议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 1998, (01) .

尝试教学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刍议 篇8

一、创造情境让幼儿大胆进行尝试, 是培养幼儿思维的前提之一

传统的教学“老师讲, 学生听”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以“先讲后练”变成“先尝试后学习”以“孩子跟着教师走”变成“幼儿试着自己走”, 以幼儿为主体, 教师不断地提供给孩子创造尝试的条件, 在这种环境下幼儿的探索和创造思维得到尊重。这就为幼儿的创造思维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空间。为此, 在教学设计上, 教师要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 让幼儿能进行大胆的尝试。如:以“5”的分合数学为例, 幼儿把四种分合法操作出来,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5”的不同的分合式让幼儿创造性地说出不同的情节和做出不同的动作, 为幼儿创设出不同的尝试情境。放手让幼儿去想象, 试着说一说, 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尝试精神, 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尝试是激发幼儿发现问题、提高兴趣的有效手段

尝试是创造力的基本品质, 让孩子试一试, 是尝试教学法的一个基本的特点。幼儿好奇心强, 喜欢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来激发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上“有趣的磁铁”活动课时, 老师准备好磁铁和不同材质的制品, 让幼儿随意地进行试验操作, 会发现幼儿的兴趣很浓厚, 大部分的幼儿注意力都很集中, 争着把发现的现象告诉老师。许多幼儿会惊奇地发现:只要是铁制品的东西就能吸起来, 不是铁的东西就吸不起来。这时, 只要我们给予肯定和赞扬, 使幼儿在试一试的尝试中体验了发现的快乐, 这是培养幼儿创造的开始。除了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尝试的快乐, 也可以在各个活动区去发现和体验, 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尝试, 让他们不断地尝试新的事物, 发现新的问题, 他们的尝试兴趣会越来越浓。

三、以动手操作为主, 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

创造力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训练在幼儿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操作, 操作也是幼儿思维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 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操作, 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科学方法。根据幼儿的不同的年龄特征, 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活动材料, 让他们成功地操作。同时, 对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同时安排不同要求的系列性的操作活动, 让他们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在同一个活动内容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操作中, 体现由低到高的层次要求, 让幼儿循序渐进地发展。如:在小班开展“可爱的小白兔”系列活动。小班的幼儿虽然年龄小, 知识经验少, 但也有发现探索的欲望。教师准备了几只小白兔让幼儿仔细地观察小白兔的外形特征, 会发现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既兴奋又认真, 孩子们争着把观察到的特征告诉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中班则安排“小白兔快快长大”“我心中的小白兔”等活动, 让幼儿不断地观察小白兔慢慢地长大的过程, 小白兔吃什么, 它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怎样让小白兔快快长大等等, 孩子通过不断地观察、通过自身的体验所获得的经验是最难忘的。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 好奇心也越来越浓, 他们更关注发现事物现象的一些秘密。所以大班开始的是“给小白兔找家”“搭建小白兔的家”等等, 师生共同在草地上帮助小白兔找属于自己的家以及用小草、小树枝搭建一个家或在草地上挖一个小洞作为小白兔家等等。

在操作中, 教师允许幼儿有失败、有反复, 允许幼儿模仿, 鼓励幼儿创新。这样, 不同的年龄的幼儿在各自的操作观察中获得了知识经验, 同时全体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合作精神也都得到了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篇9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幼儿,游戏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时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凡是思维健全的成人和儿童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需要发展, 发展就要依靠创造力,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只有孩子拥有了创造性思维, 才能保证社会的进步。那么, 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幼儿思维的特点

1.直觉行动思维在幼儿期继续发展

直觉行动思维是一种依靠直接感知和实际动作来进行的思维, 也就是思维的问题是直观的, 以具体形式呈现的, 思维受动作支配。幼儿前期的思维就是直觉行动思维, 他们的思维与直接感知和直接活动是分不开的, 是在玩摆实物或玩具的活动过程中发展的。

2.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

具体形象思维, 是一种依靠事物的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思维的问题是具体的、形象的;能够脱离实际动作, 借助于表象, 即依据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解决问题。具体形象思维已有一定的概括性, 能够支配行动, 开始具有比较独立的性质, 但往往容易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来进行思维。幼儿期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 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发展了, 并且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 是依靠所标志的概念来进行的思维, 思维的问题是以抽象的概念呈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通过抽象逻辑思维能够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关系。这是一种真正的人类思维方式。幼儿后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能掌握较抽象、概括性较强的概念, 如家具、蔬菜、交通工具等, 开始理解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

从总体来看, 幼儿期的思维属具体形象思维。不同年龄幼儿, 实际水平则不相同。小班幼儿, 还往往出现幼儿前期的直觉行动思维;而大班幼儿, 特别是到了大班下学期的幼儿, 在正确教育下, 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出现。幼儿的思维由低级到高级有严格的发展过程, 但受到的教育不同, 知识经验积累不同, 可能加速或延迟这一过程的进展。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自身是具有潜在创造力的, 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 探索和幻想, 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 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因此, 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一) 优化环境, 营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幼儿园环境

1. 树立教师正确的创新理念。

要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首先要树立教师正确的创新理念, 改变自身现有的一些刻板观念, 平时加强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业余进修, 注意收集资料, 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造就创造型的新一代。

2. 营造富有创意、激发幻想的教室环境。

在我们的教室中可以设置一些隐含鼓励幼儿幻想、创造因素的环境设施, 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 营造鼓励幼儿创造的心理氛围。

由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 极易被外界所影响, 所以我们提倡要营造一种鼓励幼儿发展创造性的心理氛围, 给予孩子足够的创造空间, 做到共性与个性结合, 对每个孩子保持积极、鼓励、赞许的态度, 充分尊重他们、宽容他们、期待他们, 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使他们敢想、敢为, 能极大地发挥潜能, 使教育既适合全体又能突出每个孩子的特长。

(二) 在各类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 在游戏活动中, 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也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更是发展幼儿创造思维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家长要运用多种游戏形式调动幼儿进行创造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丰富幼儿的感性认知, 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 鼓励幼儿创造探索, 在充分创造探究的基础上, 引导幼儿对创造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 注重幼儿进行创造的过程, 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

2. 在美术活动中, 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 更具直观性, 可以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 容易被幼儿接受, 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美术活动中, 我们让幼儿添笔画 (圆形可添画成太阳、地球仪、熊猫、西瓜等) , 拼画 (正方形、半圆形可组成房子、厨师) ;变画、主题画、诗画、故事画、粘贴画、美工等, 通过让幼儿看、摸、闻、尝、听等方法, 引导幼儿将画与现实生活、游戏、故事等相结合, 充分地发挥想象空间, 给幼儿一个自由欣赏和实践的空间, 随心所欲地画, 让幼儿在他们喜爱的美术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3. 在音乐活动中, 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直认为, 音乐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方法。因为音乐会促进右脑的发育, 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 在优美的音乐中, 孩子情绪兴奋愉快, 这个时候,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在音乐、舞蹈活动中, 幼儿可以通过感知音乐、创编诗词、自编舞蹈动作等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教师、家长应鼓励幼儿多接触音乐, 多参与舞蹈的创新编排, 着重培养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环境,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诱发幼儿的想象力, 激发幼儿的创造欲。

4. 在语言活动中, 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 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语言活动是幼儿展开五彩的想象翅膀的重要园地。教师要引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 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 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 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 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仿编诗句、创编诗歌、续编故事等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象。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篇10

一、启发家长, 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 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维在家庭中有广泛的表现, 只不过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时没有受到家长的重视而被忽视了。所以启发家长重视幼儿在家庭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是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发展的重要教育环境。因此, 我们应该经常向家长介绍幼儿教育发展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让家长能够重视幼儿在家庭中各种求异思维的表现, 使幼儿所萌发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鲁迅先生曾经讲过“文学家的孩子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熟悉斧锯;军事家的孩子喜欢摆弄刀枪。”这说明家长的职业及专业爱好对幼儿的兴趣有直接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还只是模仿式的教育。我们所强调的家庭教育因素, 实际上是要求家长要重视幼儿在思维方面发展的因素。幼儿期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各样疑问的年龄阶段, 作为父母, 你可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不论你是否知道问题的答案, 你都要耐心地对待孩子的提问, 让孩子知道好奇好问是一个优点, 你喜欢他的提问。

还有, 因为好奇, 孩子有时会做出一些不合常规的事情, 就像爱迪生坐在蛋上孵小鸡一样, 有的孩子会把收音机拆开看看声音从哪里来, 还有的孩子会把热水倒进金鱼缸里给小鱼“取暖”等, 发生这种事情你不能责罚孩子, 而应该从孩子的表现中看到他创造思维的萌芽, 也许多年之后, 你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个“发明家”呢!

二、利用游戏的实践功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

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模仿社会生活的活动, 也是幼儿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在游戏中, 幼儿没有任何精神上的压力, 他们以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去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 所以游戏又是幼儿的主要实践活动。如在结构游戏《建公园》活动中, 我们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积木和玩具材料, 让他们自己动手构思一个公园。这样, 幼儿在活动中就会按照自己对公园知识的了解以及自己对公园功能的认识进行创造性的建设, 当游戏结束时, 我们看到了一个源于生活, 但远远高于现实生活的具有明显儿童特点的公园模型在幼儿的创造性活动中产生了, 其结果不仅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发展, 同时还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等等, 都具有使幼儿进行再创造的条件。所以, 游戏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模仿性的实践活动, 但它毕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发展自己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场所和氛围。

如某幼儿在作画时, 画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太阳,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于是就问了这个小朋友一句, “你为什么这样画呢?”他却告诉我说:“太阳爸爸带着太阳妈妈和太阳孩子在天上看汽车。”听了这句话, 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孩子的绘画是情感的表述, 三个太阳是幼儿赋予客观事物生命的结果, 是自身情感经验的反映。这样使我更加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鼓励幼儿提问, 让幼儿在思考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幼儿在学习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向教师发问, 这是幼儿探索客观世界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幼儿向教师提问, 本身就是一次求知活动, 在幼儿主动求知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给予重视并给予耐心细致的回答。在幼儿向教师提问时, 教师首先要鼓励幼儿, 鼓励他们大胆而经常性的提问。另外还要注意, 对幼儿提问是否由老师立即回答一定要根据幼儿提问的内容和性质决定。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较难, 则应该由老师向幼儿作出正确的解释, 对幼儿提出的较容易的问题或经过幼儿努力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 老师一定要鼓励幼儿自己想, 或者由老师启发幼儿利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出答案, 如果其他幼儿能回答的问题, 老师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相互讨论获得正确的答案。如上常识课《浮力》时, 有的幼儿问我:“老师为什么石头在水里不能浮起来, 而木块能浮起来呢?”我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能装水的容器和一块石头, 还有木快, 启发幼儿用手掂它门的重量, 鼓励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当幼儿发现木块、水、石头的重量不同时, 就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这种教育方法实际上是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求知和思考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上一篇:PDA的介绍及应用下一篇:教学与科研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