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活动与幼儿创造性思维

2022-12-02

幼儿思维表现为分析综合 (比较) 、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 它们是在幼儿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进行训练培养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根据思维品质的表现程度, 思维可分为一般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过程, 人类依靠创造性思维在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1]。幼儿创造性行为的一般表现是:不呆板地模仿、随从他人, 而由自己提出想法;有独立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勇气和方法;个人的见解具有异样、新颖、不俗气的特点;对新问题、新认识是敏感的、容易接受。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重要之点是向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多方面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创造的欲望, 创造的兴趣和创造的能力。

1 美术作品优化幼儿的生活环境, 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幼儿的思维总是伴随着活动的产生而进行着, 而引发幼儿活动的却是丰富多彩的环境, 美术作品为幼儿思维的想象与发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要这儿有一个幼儿园, 那么这儿肯定是一幅美丽的画:童话故事中城堡一样的楼体设计、色彩斑斓的墙体、贴满卡通造型的玻璃墙、缀满星星点点的圣诞树。一进门, 有挂着千纸鹤的纸门帘, 有贴着京剧脸谱的作品区, 有写着心愿的造型各异的许愿树, 有着五光十色的服装点缀的小舞台, 这就是童话的世界, 同时也是想象与思维起飞的世界。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 美术活动培养幼儿思维的独立性与独创性

积极、主动的思维动机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基础, 而富有个性的独创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虽说幼儿园美术活动大都来源于模仿学习, 但幼儿爱模仿是天性, 幼儿学习语言、风格、技能等等, 大大依赖模仿, 模仿只在初做的时候, 后来继续所做的动作是感觉这个动作的快乐而做的, 并不是模仿了[2]。而且幼儿的美术活动是快乐的活动过程, 是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行设计与创作, 是更多地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

如在中班的一次装饰性图案设计中, 提供给幼儿的是一条鱼的外形, 要求幼儿设计一条最漂亮的鱼:幼儿没有成人想象的那样画上一片片鱼鳞, 他们笔下的鱼丰富多彩, 各具特色:有的是条纹形状的五彩鱼, 有的是波浪形状的小金鱼, 还有的是三角形纹路的热带鱼;有的鱼身上有太阳形状的装饰, 有的鱼则浑身印满美丽的梅花;有些鱼的嘴很大, 有的鱼眼睛小;有的鱼吐出圆泡泡, 有的鱼吐出三角形的泡泡。幼儿无拘无束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涉及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及幼儿自己的体会, 幼儿个性强, 希望表达个人愿望的情绪高, 表现了他们自己的独立性与思维的创造性。

又如在大班的贴画活动中, 同样的毛线和碎布材料, 幼儿的作品却大不相同:有的贴出阳光下有篱笆围着的小村庄;有的贴出了逗人喜爱的小乌龟、小熊猫、小甲虫、小青蛙;有的贴了孩子自己身边的故事:两个小朋友植树、海上的军舰、大轮船、玩风筝的两个小姑娘、跳藏族舞的小姑娘;有的贴出了自己想象中的水果乐园、水上公园、美丽的城市等等。这些布贴画是幼儿独立创造形象的过程, 更是发展幼儿想象的创造性活动。

3 通过参与“快乐”的美术活动,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生动的教学情境, 能刺激幼儿的大脑皮层中的优势兴奋中心。作为想象和思维的前提, 教师利用幼儿的兴奋状态, 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有着一定难度的任务或问题, 引导幼儿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 挖掘幼儿大脑潜在的能量, 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 对问题进行思考或操作。幼儿经过努力, 克服困难完成活动的过程, 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园美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

3.1 绘画活动

美术活动中幼儿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和加强。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后天教育与训练的结果,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 常常是制约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3]。从创新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质, 就是培养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美术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幼儿创作兴趣与愿望, 启发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与作画, 不拘一格。比如, 幼儿活动中的提问是漫无边际的, 有时他会说:“老师, 小鸟会洗脸吗?”教师不能以简单的一笑了之应付幼儿, 可启发式地告诉他:“会呀, 他还会洗脚、踢球、跳舞, 本领可多呢!”幼儿绘画出来的小鸟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形态, 美不胜收。幼儿绘画, 并不着眼于画得与真实的一模一样, 在他们眼中的世界鱼会飞、鸟会游, 小狗小猫也能到天上走一走, 关键在于他们的意愿和画笔的表现力, 成人眼中的“错误”恰恰是幼儿合法的表现风格和必然特征, 是幼儿创新思维的表现。

3.2 手工活动

手工分为纸工, 泥工和自制玩具。纸工是纸为材料的手工制作。折纸在成人眼里看来是个简单的机械的模仿过程, 而在幼儿园活动中却是幼儿让纸从一个平面变化成立体实物的创造性的过程, 幼儿在活动中需经分析、想象与平的协调动作才能完成作品, 在小中班的折纸过程中, 能根据老师的示范折纸步骤, 一次完成作品的只有三分之一的幼儿, 须反复操练幼儿方能接受与习得, 但幼儿练习的过程会独立思维, 想象折叠, 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中充满勇气和决心, 一旦成功后, 他们会把自己的技能技巧充分运用到平常生活中。比如中班幼儿折叠的纸飞纸, 各不相同:有尖头的, 有平头的, 有开层的, 有并尾的, 有双层翅膀的, 有单层四翅的。他们不愿重复别人的方法, 追求独特、新异, 从而充分发挥与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在撕纸活动中, 幼儿经过无拘无束的想象, 把物体直接撕贴在画面上, 幼儿的空间思维与想象创造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玩泥巴”几乎是孩子似的天性, 有了泥工他们就有玩不够的乐趣, 泥的本质特性利于成型, 更是孩子们乐于摆弄的材料[4]。泥工是通过对泥材的擦、搓、捏、压使之成型, 再将单元型组合成所构思的物形的过程。幼儿泥工过程中, 都常有伴有自己的情感经验和认识, 他们会搓长、短、大、小形状各异的面条, 会做大、中、小形状不一样的圆子, 会压印不同方式的点心, 这一活动中不仅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更能有意训练他们的空间造型意识, 为主体造型设计和其它材料的雕塑打下基础, 为幼儿的内在品格和外在能力的招手而起到促进作用, 既是幼儿新思维的灵活性表现, 也是幼儿造型意识形成过程。

自制玩具是使用费旧物品, 自己制作玩具, 是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的集中体现。他们用牙膏盒自制汽车、机器人;用牛奶盒做成小房子;用糖纸做成的蝴蝶、花夹子;和父母亲一起用废报纸和影碟片做成的环保时装更是琳琅满目……。真正发挥出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

3.3 欣赏、评价活动

对于幼儿的美术作品的评价, 也要保持高度的尊重和欣赏, 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敷衍, 给予幼儿肯定的评价。幼儿的成果表现出一定的不自信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例如中班幼儿虽然会表现一些东西, 但由于技能技巧不熟练, 有时候会表现得似是而非, 他们就会问我:“老师, 像不像?”“像, 怎么不像, 这是嘴, 这是尾巴, 身上还有一朵花, 是吗?画得太像了, 颜色配得多好看。”幼儿会信心大增, 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思想上无包袱, 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能有更好的发挥。而且, 他们还会把你给他们的赞美和快乐, 轻而易举地甩给你:我班的幼儿只要听见我说:“今天我们来上美术课”时, 都会高声欢呼:“噢!”这不是捣蛋起哄, 而是他们发自内心的高兴。当我示范画完一只大狮子或小老虎后, 他们也会及时也表扬我, 集体鼓掌表示称赞, 快嘴的就抢着说:“老师, 你真棒, 你就是个画家”。也不错, 在他们眼里, 能把他们喜欢的东西画出来, 你就是个画家, 瞧!我成画家就这么简单。孩子们, 也许我永远不会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画家, 但我相信我的美术活动能让你们的想象起飞, 让你们的心灵智慧, 让你们成为画家。

爱因斯坦说过:“相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的探索, 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 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4 美术活动整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 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利用的活动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 恰恰相反, 却让现实被他同化, 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 绘画也是一种游戏。”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以游戏为主, 而美术活动贯穿幼儿游戏的全过程:晨间游戏中, 幼儿可自选各种操作材料进行绘画、拼贴、塑造等美术活动;语言活动中, 幼儿可用绘画反映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音乐活动中, 幼儿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心情, 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科学活动中, 幼儿利用丰富的操作材料如泥、沙、水等, 建构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健康活动中幼儿用手工作品表现自己的认识;下午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包饺子、搭积木、设计服装……。美术活动穿插整个一日活动的全过程, 使幼儿获得了方便、快捷、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 激发幼儿别具一格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能够带动孩子整个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一种思维。如果我们重视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就能带动他整个思维能力的发展[5]。美术活动是一种最易开展的创造性活动, 容易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造型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 因而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本文就开展美术活动, 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谈了自己粗浅的认识, 但对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还须作进一步的研究, 需要有大量的研究事实和确切的材料, 把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体化。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后天教育与训练的结果。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萌芽时期, 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之门、智慧之门。美术活动是一种最易开展的创造性活动, 容易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造型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 因而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美术作品优化幼儿的生活环境, 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美术活动培养幼儿思维的独立性与独创性;三、通过参与“快乐”的美术活动,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四、美术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整合。同时阐释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及方法。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创造性思维,模仿想象,整合

参考文献

[1]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160.

[2] 唐淑.中国学前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248.

[3] 关键中.现代心理学基础[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1.

[4] 顾平.学校美术教育方法研究[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266.

[5] 张先萍.点燃创新的火花[J].小学教学参考, 2007, (6) :93.

上一篇:“营改增”对房地产业税收的影响下一篇:喉罩联合骶管阻滞在婴幼儿腹部以下手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