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2024-05-24

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论文(通用10篇)

篇1: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怎样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

通过本次对大班幼儿家长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行为习惯重要性的认识上97%以上的家长都认为是重要的,而认为幼儿在家有不良行为习惯表现的却占90%。这说明家长虽有这种意识但却未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实处,或是并未真正意识到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或是也有些家长不知应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到底包括什么。

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可以分为: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及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

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对于这些内容和要求,我们应该熟悉和了解,以便在家庭中教育培养。

在这里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方法,咱们一起来分享,1、用记录孩子表现的方法,帮助他养成好习惯。幼儿除了在园的日常生活,其余时间绝大部分幼儿基本上都是与父母在一起。因此幼儿在父母面前的表现可能要更为自然,父母在家是“一对一”或“二对一”,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观察自己的孩子。针对这一特点,您可以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宝宝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进餐;系鞋带;扔垃圾;刷牙洗脸;与人打招呼;完成任务;穿脱衣服;折叠衣裤;整理学习用品;整理玩具;整理床铺,评价为“主动”、“需提醒”、“需帮助”三项,用打勾的方式来记录,用孩子喜欢的小粘贴进行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家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时注重一贯性和一致性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就像我们背单词一样,要反复记忆才会牢固。

一贯性主要是坚持。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不用我们讲,但是能坚持的人很少。比如规定孩子起床、进餐、游戏、学习、看电视、睡觉的时间。开始时能坚持,时间长了就松懈了。我们应该随时提醒自己,如:孩子有时遇上好看的动画片非要看下去,父母就应坚持要求,不能退让。有的孩子因此会哭闹,父母可以不予理睬,进行冷处理,孩子感到哭也没用,慢慢也就接受了事实。所以,只有坚持要求,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朝令夕改就难以如意。再比如,今天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明天为了赶时间上班又急忙帮孩子穿衣,后天又批评孩子不肯自己动手穿衣。家长的要求反复无常没有耐心,孩子自己穿衣的习惯是断然养不成的。当然,在放手让孩子自己穿衣时一定要教会幼儿正确穿衣的技巧,有困难时,家长一定要帮助,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合理适当,不要太高。

我给您介绍一位父亲教育女儿的方法,女儿上幼儿园大班了,接孩子第一件事是询问孩子老师留了什么作业,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他再和黑板上的作业对照。写作业的时候,眼睛离桌面必须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够趴得很低,手拿铅笔的时候姿势一定要正确。写得怎么样我不管,我只告诉你姿势要正确。然后他拿一根小棒,他管它叫“教女棒育儿经”。这小棒很小,跟筷子一样细。爸爸就坐旁边,看孩子的姿势不对敲她一下,腰弯了敲她一下,这都是很轻的,不是打孩子,就是提醒她。他也不给孩子检查作业,让她自己检查,一切由她自己做。每天写完作业第一件事,先把书都收拾好,把书包收拾好。然后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先把外面的衣服脱下来,放在最底下,然后一件一件脱,最后把袜子搁在最上面。第二天早上,因为袜子爱丢,先把袜子穿上再穿别的衣服。她的书柜也非常整齐。所有的这些规矩,他都告诉孩子然后跟她一起做。坚持了半年时间,孩子就跟人家不同了,坐有坐样、站有站样,写东西的时候姿势很漂亮,字也写得很漂亮。,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一致性则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一致,特别是和老人一起吃饭时,如果家庭成员对孩子所提的要求不一致,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还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的坏习惯。如吃

晚饭了妈妈要孩子把玩具整理好,奶奶宝贝孙子,说孩子小整理起来费劲,就包办代替,自己收拾掉了。因此,家庭中,家长应教育意见一致,即使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暴露矛盾,而是私下进行沟通,取得一致意见。

3、用游戏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时,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生性好动,游戏是他们的爱好,所以应积极采用游戏的方法来练习。如为孩子准备一些箱子、盒子、挂壁式布袋,整理玩具时让孩子玩“玩具、图书回家”的游戏,孩子便会乐意整理物品,长期坚持会养成爱清洁、有序安放物品的好习惯。

4、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不是提出的任务目标越高越好,而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是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跳一跳,能够的着”的任务。如:在家中我们可以锻炼宝宝有意识的倾听,如:讲故事时,家长可以说“我不一定讲到哪里停下,请你告诉我刚才我讲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一定认真听哦。”还可以变换游戏的玩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您就会发现,宝宝倾听能力有所提高,能复述出较复杂的语句或指令。

还有一些简便的小方法就是:

1、请孩子复述老师留的作业

2、我们每周留作业,您督促他用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来完成。

3、每天坚持8点前到幼儿园吃早餐

4、教会孩整理物品的方法,并练习。其实每天抽出10分钟,就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上面是我们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小方法,希望能给您在培养宝宝良好习惯方面有些帮助,在这里我们也特别感谢积极主动参与我们活动的家长,其实培养孩子好习惯是每个家长都要做的一件事,我们也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多的家长与我们分享更多更好

篇2: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一个人能否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材与早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幼儿是依据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的。幼儿一开始只能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来思考,而不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点或事物的内在联系来思考。所以家长应向他们提供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家长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有计划地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要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必须帮助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概念,而概念又是用词表达的。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加大幼儿的词汇量,并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促进其思维水平的提高。

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幼儿好奇心很强,常提出各种问题,比如:“鱼在水中为什么不闭眼睛,”“马能站着睡觉吗?”等等。家长面对儿童的问题,应热情、耐心地解答,并及时称赞他会动脑子、爱动脑子。在不断鼓励幼儿好问多问的同时,家长还应常向幼儿提出各种他们能够接受的问题,引导他去思考、去解答。

篇3: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一、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行创造的首要条件是兴趣, 兴趣能够激发人们认识某一事物或者喜爱某一活动的倾向, 并使这一倾向转化为人内在的志趣, 从而使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幼儿学习的动机是从兴趣开始的, 产生了兴趣就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 也就产生了创造的原动力, 幼儿就会积极主动、全神贯注地把自己感受到的、想象到的事物表现出来。因此, 在进行美术活动时,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幼儿的兴趣, 使幼儿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在平时的幼儿美术活动中, 我注意结合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等, 选择形式新颖的、内容新奇的、趣味性强的素材进行设计、组合、加工, 使之成为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性的活动内容, 并在整个活动中注意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够保持注意力, 以愉快的心情进行美术创造活动。

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原型是激发创造的起点, 创造性思维活动须借助感性材料进行。新形象、新设想不会凭空而来, 而要通过对旧表象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才能形成。正如黑格尔所言:“艺术家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 而不是抽象的普泛性观念的富裕……他必须有过很多的行动, 得到过很多的经历, 有丰富的生活, 然后才有能力用具体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 为幼儿创造运用多种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 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触摸、多尝试, 从而使幼儿丰富生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丰富表象, 为他们进行美术活动提供想象的源泉。在晨间锻炼时, 我利用幼儿休息的机会, 让他们看天上千姿百态的云朵, 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鸣;在野外散步时, 我带领幼儿观察沿途的花草、树木、小河、田野、房屋, 观察路上的行人、车辆;在游戏活动中, 我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小伙伴的表情、动作、姿态;在教学活动中, 我指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图片、实物、动画、生活视频等。这样, 幼儿在进行美术创造活动时, 新的形象、新的画面才能不断从脑中跳出, 不断从指间流出。

三、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只有不断丰富幼儿的想象, 幼儿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在美术活动中, 我们应抓住机遇, 创造机会, 让幼儿能够随心所欲地“异想天开”。

幼儿的想象潜能是巨大的, 他们的童真、童趣往往会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只要教师肯定幼儿的想象, 幼儿便会更加大胆, 奇思妙想就会不断涌现。因此,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要多肯定、多提问、多鼓励, 引导他们把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作一定的变形、夸张、重组, 从而挖掘每个幼儿的想象潜能, 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当然, 幼儿的想象、创作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夸张的手法, 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有的幼儿在表达想象时, 手指间流淌不出某个形象, 教师也应当及时予以帮助, 使幼儿的想象、创作得以顺畅地开展。

四、肯定幼儿的积极创造

《纲要》在艺术领域明确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 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纲要》告诉我们:只有充分信任幼儿, 理解幼儿充满童真与稚拙的想法、做法,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精心保护这难能可贵的“火花”。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 我让幼儿充分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 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按自己的理解去完成每一次的美术作业。当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与众不同时, 我们应当敏锐地捕捉其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加以呵护, 同时予以科学的引导, 为幼儿创设一种自由、宽松、民主的氛围, 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选择并进行创造活动。也只有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情况下, 幼儿的思维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 情感才能更为丰富, 创造才能愈加主动。

五、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 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总是以“好不好”“像不像”等评价语言来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或否定, 这不仅不能使幼儿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有时还会挫伤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扼杀他们的创造性, 甚至使他们遇到美术活动就害怕。《纲要》在教育评价部分明确指出:我们在评价幼儿时, 要“防止片面性, 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 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 在美术活动中, 我们应注意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首先, 看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是机械地模仿还是富有创意的表现。我把那些有创意的作品呈现在作品角, 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其次, 引导幼儿参与评价, 使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因为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当幼儿以独特的眼光对画面的内容作恰到好处的解说, 其创造性也就伴随着评价过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篇4: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必须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培养出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据此,人们将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作为当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标,所以在目前探讨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较行之有效呢?笔者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认为应该选择一个与幼儿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作为突破口。比如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一定的可能性。

一、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性、可能性幼儿自身是具潜在创造力的,三至六岁的幼儿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习惯的约束,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另外,据心理学研究测试,四至四岁半是发散能力的一个飞跃变化时期,这个时期对发展幼儿能力和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二、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之所以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念存在于词当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进行或最后的结果都必须以词作为它的工具、它的承担者。所以有人把语言称为思维的最合适的“物质外壳”。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定型,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发展语言能力就是发展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正是发展智力的核心。

三、幼儿语言教育现状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机械地让小朋友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有了宽松、愉快的气氛,孩子才想说、敢说,并且感受说的快樂。当然,宽松并不就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错与好坏,教师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鼓励”。

1、允许并接受孩子的语言特点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支持、少反对;多欣赏、少讽刺;多启发引导、少消极灌输。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在讲述时小班幼儿往往有些词还不会用,有的孩子就会用方言来表达。尽管这样,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极力地鼓励与表扬幼儿,因为他们能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比正确地造句更为重要。

2、耐心满足孩子语言交往的需要以前在集体语言教育活动时,当有个别孩子把问题答的与教师设想的大致符合时,教师马上就此小结了,迅速进展下一个问题,这样往往容易在幼儿之间形成一个思维定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

3、减轻孩子语言发展的压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孩子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也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语言发展好的孩子,语言水平稍弱的孩子就干脆不举手了,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老师总是表扬他们说得好”。其实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优势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差异,并重视差异,不要总是一概以“说得完整”、“用词丰富”这些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孩子,而可以用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对待语言水平不一的孩子。例对稍滞的孩子,可用“你能勇敢地说了,真好!”来鼓励、强调个体间的纵向比较,而淡化群体间的横向比较,让那些滞后的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而减轻语言发展的压力,从而让所有的孩子在真正宽松的语言氛围中敢说。

4、掌握提问技巧,开阔幼儿思路在集体语言活动中,常通过提问来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通过提问来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

因此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始终坚持问题要提得“活”,要尽量开阔幼儿思路,具体体现在:

1、变单一性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2、变回忆式的问题为启发式的问题

3、变封闭式提问为开放式提问

4、由教师提问到幼儿提问

5、多让幼儿仿编或创编,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等。

讨论与建议:

篇5: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绘画活动是发展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最有效的活动之一。教师做好绘画活动的指导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形成的环境。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2、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3、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活动。

(二)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

1、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源泉。

2、质疑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动力。

3、坚持性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养成的必备能力。

4、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新要素。

(三)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

1、,教师鼓励幼儿在自评中说出自己的绘画思路,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得以二次升华。

2、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的正强化行为有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

3、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保护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研究结果

实验证明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养成是很有效果的希望我的研究能够让更多的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逐渐形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也希望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陪伴幼儿终身!

绘画活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美术活动形式,是发展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最有效果的活动之一。教师做好绘画活动的指导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大班的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呢?在平时的工作研究中,我总结了以下的经验。

一、研究背景

我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会学、乐学、主动学习是一切人材追求的目标,是孩子未来必须具备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正处于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最具有可塑性。这就使幼儿期成为了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所以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也就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研究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环境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主动学习的权利和时间,激发幼儿主动地探索,质疑的兴趣。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

要想培养幼儿的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就必须要有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安全感、自由感和自信心。

如:在活动中,如果有个别幼儿对主题不感兴趣,教师就应该酌情鼓励幼儿在其他感兴趣的主题上进行表现。这样就使孩子们有了选择的自由。而且创作自己比较有信心的作品,也能够使孩子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得以表现。其次,当幼儿的选择得到了老师的理解与尊重的同时,孩子们的安全感也会油然而生。

2、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

在为幼儿提供美术活动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玩具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变换以及美术活动的进程,为幼儿提供递进性的玩具材料;玩具材料要全面,照顾到个别幼儿的需要。这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表现需要,有利于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与方法。

3、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要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幼儿喜欢主动探索的活动。

教师要用一颗有创造力的心和充满童心的眼睛去观察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幼儿活动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教师要想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首先得细心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然后再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去选择教育内容,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动手动脑探索、质疑和对活动的兴趣,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所以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教育内容,就成为了教师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如:有一次,我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在观察一只被捉住的蝴蝶。他们很喜欢蝴蝶美丽的翅膀。于是我就因此而设计了活动:《美丽的蝴蝶翅膀》。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主动观察蝴蝶,细心的为心爱的蝴蝶设计了各种美丽的 “衣裳”。

(二)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

1、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源泉

“这朵花真好看,我想看看他是怎么长的?” “那个小朋友的衣服真好看,我要仔细瞧瞧。”“这幅画中的小女孩为什么哭呢?找不到家了吗?”鼓励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多问为什么,并把得出的结论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使其养成爱问为什么、喜欢用绘画形式记录好奇心及其答案的习惯。

2、质疑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途径。

“我觉得我画的不对,小宇画的对,我要改一下”“我觉得侧面人的眼睛不是老师画的那个样子的,应该是……”鼓励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否定以往错误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养成质疑的习惯。

3、坚持性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养成的必备能力。

“我要画一幅最棒的画,再辛苦我也不怕!”“一条线还能画出什么画来?让我再好好想想。”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有毅力,才能把事情有始有终地做好。

4、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新要素。未来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有时候,光靠自己一个人努力是

不行的,这就需要人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而这一点的重要性也应该使孩子们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该在绘画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多合作、多互相帮助、讲出自己的新发现、及时告诉别的小朋友自己犯的错误以免别的小朋友们多走弯路。逐渐养成好问、好些别人的经验、喜欢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习惯。

(三)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1、教师鼓励幼儿绘画完毕后,自评自画,有助于别人对其画的理解。同时也使幼儿对自己的话有了进一步的质疑的空间,使幼儿的主动学习、探索得以二次升华。

如:在一次绘画《我要上月球》中,小洁在画画之前,对我说:她要画月亮上的小白兔。可是在她画完后,画面上又多了很多东西。于是他给我讲起了故事:“小白兔找不到嫦娥了,我帮他去找嫦娥姐姐……”我问他:“那你想一想,在月亮上人们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于是小洁的创作又开始了……

2、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的正强化行为有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孩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形成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之间,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予鼓励、诱导,用一种正强化手段帮助其体会主动学习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有助于幼儿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习惯。

如:大班幼儿娇娇特别喜欢画漂亮的花纹。这是源于在一次绘画评价中,老师对她说:“你画的花纹好看又独特,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你画这些花纹的时候,一定也特别高兴吧?因为这些花纹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是属于你自己的,对吗?”从此以后,娇娇每次画画的时候,都会为画面创造一些不同的花纹。有的画在人物的衣服上,有的当花边……

3、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保护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研究结果

在大班的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我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及收获。在研究的过程中,参与研究的大班幼儿在主动学习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学年初和学年末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实验班幼儿的进步是很明显的。(调查问卷见附表,附表分A、B、C、D四项。从A到D难度依次加深。)

篇6: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摘要幼儿园的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的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从具体的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通过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激发和培养其在语言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1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多种感官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积累文学语言素材

1.1注重选材

具有审美价值是作为幼儿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选择结构简单、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实现语言教育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含: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散文、散文诗、绕口令等。各类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风格、结构都各具特色,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幼儿体会语言艺术的美,提升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积累文学语言素材,并得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启示。

1.2注重教学形式

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快乐的情绪体验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愿望。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除了传统的倾听欣赏、阅读理解、朗诵表演的方式,更应充分运用:制作课件、设置情境、观看短片、互动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与音乐活动结合、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与简单的手工或绘图相结合等形式,积极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得综合体验。如:在大班绘本欣赏活动《我妈妈》中,我制作了《孕妇》及绘本《我妈妈》的课件,邀请了班上所有的妈妈们到园参与活动,我在活动开始时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幼儿谈谈对妈妈的认识――“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都住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我们住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辛苦吗?”,孩子们纷纷回答“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睡觉都不能翻身”、“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走路很重、非常不方便”……,接着我问妈妈们:“孩子们住在妈妈们的肚子里,妈妈们感觉怎么样?”在家长回答后我又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在配音中观察课件《孕妇》中妈妈们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对孩子呵护和照料的图片,启发他们思考“妈妈照顾我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脸上却总是笑眯眯的?”并设置了一次互动“那你爱妈妈吗?你是怎样爱妈妈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我会给妈妈捶背”、“我会拥抱妈妈”……在充分表达、交流之后,我切入主题,引导他们展开对绘本《我妈妈》的阅读、理解。孩子显得非常的专注和投入,都能跟随我的问题认真地观察画面内容、品读细节、积极表达、交流想法。最后我让孩子们用红色的手拉花用最快的速度给自己的妈妈送上了一朵大红花,整个活动中孩子不但理解了绘本的内容、丰富了语汇、张弛了想象,更加深了与妈妈间的情感。

2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构成方式

2.1运用图谱展示的形式,帮助幼儿直观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

只有掌握了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句式结构,才能有目的地进行仿编与创编的活动。而运用图谱展示文学作品的教学形式将较复杂、抽象的文学作品内容转化呈现为简明、直观、易于理解的图文,突出作品的结构指向,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增加了学习的顺序性和可视性,更有利于集中幼儿注意力。

2.2利用自主排图的方法,促使幼儿梳理文学作品发展的顺序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是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自主排图的学习(下转第256页)(上接第241页)方法促使幼儿认真观察每一张图片上场景、时间、人物表情及动作等细节,引导幼儿分析判断图片间的内在联系,在头脑中梳理出文学作品内容合理的发展线索、顺序,然后进行排列组合。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充分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更巧妙地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整体结构。

2.3通过合作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理清文学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

表演不仅是简单传达和再现,也是重要的创造性艺术表现活动,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和综合实践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表演文学作品时幼儿必须合作探讨作品中情节发展的顺序、摸清事件的主要线索,分析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表情,并恰当地运用语气、语调及文学语言进行展示,整个过程不但体现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无形中也帮助幼儿熟悉、理解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

2.4采用有效提问,启发幼儿总结文学作品艺术语言的特点

幼儿对语言结构和特点的认知是在逐步地熟悉、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反复倾听,幼儿对文学作品结构形式的理解就越深入。关键在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提问,启发幼儿感受、理解和认识作品的结构和艺术语言的特点:提问应层次清晰、循序渐进,体现作品的情节、紧扣关键性细节——转折点、中心点;提问应指向明确,突出作品中艺术语言的特点,如拟人、排比等文学表现手法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多种手段构建合理想象的空间,激发创造性运用文学语言的兴趣和潜能

3.1“第一现场”——幼儿创造性讲演的窗口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常常有幼儿仿编、创编、续编出别具特色的内容,及时帮助幼儿记录并给予展示将鼓励幼儿的创作行为。例如在仿编儿歌《红红的世界》时,我先提供给每个孩子一副贴有红色亮光纸的“眼镜”,引导孩子将看到的“红色的世界”依据儿歌句式结构进行仿编,然后再提供贴有各色亮光纸的“眼镜”让幼儿自由选择、仿编。在幼儿仿编的过程中,及时通过录音笔记录下来,并整体成文张贴在“家教园地”的“第一现场”栏目中,引发家长的跟踪、赞赏,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性表现的愿望。

3.2“每日播报”——幼儿创造性讲演的舞台

续编故事使幼儿张弛想象、乐在其中,其间闪现的不仅是创造的火花,更有丰富的文学语言,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个短句、一次文字修饰,在相互交流中都能带来新一轮的知识收获和创造启示。为此我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对文学作品学习的再创造书写成文,积极参与每天晨间的“每日播报”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幼儿的词汇量,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3“心有所想”——幼儿文学创作的园地

基于幼儿对文学创作的喜爱和热爱,为了鼓励幼儿的创作、增进幼儿文学创作的交流,我们特地在大班下学期起设立每月底举办一次的“心有所想”小艺术家交流会,鼓励幼儿自由投稿并集中展示,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欣赏。“心有所想”活动令参与活动的幼儿获得强烈的荣誉感,增强了运用艺术语言时的自信心,满足了幼儿自由创作表达的愿望。

通过多种途径的培养、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呈现出自主、快乐的学习特点,较好地掌握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并能创新、创造地运用文学语言,完成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造,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

参考文献

[1]梁旭东.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8.

篇7:怎样教育幼儿园大班爱说话的孩子

碧绿:杨老师你好,这几天我一直按照你说的方法去做,效果还可以,数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现在这孩子就是有一点爱使小性子,总是爱管闲事,不让大人说话,不让做这也不让做那,动不动就哭,可是平时摔一跤、或是磕碰一下也不哭,真不知怎麽做才好。给他讲道理也不行,就必须按他说的去做才行,希望杨老师再给我一个好的建议。谢谢!杨永龙:不知你所说的爱管闲事表现在那里碧绿:他总事在你说话的时候或是做事的时候阻止你继续下去,不然就会哭。也就是他本来正在那里玩,一过来见你在做事,就会阻止,或者是在他不高兴的时候,你什么也不能做,也不能说。有时跟他讲道理还可以,可有时就什么也听不进去,只是哭,真不知应怎么去做才好,杨老师你好,最近我儿子总是爱管闲事,优其是在与别人说话时,他总是捂着我的嘴不让说话,或是你在做事时,他也会过来阻止,不让继续下去,给他讲道理也听不进去,真不知怎样去做才好,希望杨老师能给我一个好的建议,谢谢!杨永龙:你说的闲事是指什么呢碧绿:也就是他总是不让你去做这做那杨永龙:那么你就陪孩子一起玩哦碧绿:可是你正在与外人谈话呢呀杨永龙:那就意味着你冷落了孩子,孩子缺少了对他的关心和关注,所以缠着你了碧绿:是的,然后就会哭杨永龙:其实家里来了客人你可以让孩子也和客人在一起玩一会儿碧绿:有时这样做起作用,可有时就不管用啦杨永龙:那么就邀请客人也参与孩子的活动碧绿:跟你哭、闹个不停杨永龙:那么就心平气和的跟他讲道理碧绿:可有时都是一些正是的谈话,跟他讲道理有时管用,有时就不管用,总是无缘无故的哭闹杨永龙:总结一下管用的方式方法碧绿:有时按抚一下就好,可有时怎么说都是空谈,平时摔跤,磕碰一下都不哭,只要你对他说,男子汉没事勇敢一点,他就会自己站起来杨永龙:实在闹,那么就暂时不理他,任凭他闹,当他觉得没有意思了也就不闹了碧绿:可是他会哭个不停,甚至把嗓子都哭哑啦,有时他爸爸就会把他叫到一边,连哄带吓,也只是稍稍起一点作用,看了真是有点心疼杨永龙:其实爸爸的做法是对的碧绿:可是这样的时间多了也就不起作用了杨永龙:就是你过于心疼而安

WSBLWP.COM 哪里可以买文凭 N1DNK 抚孩子养成了他的不良习惯碧绿:我也觉得是这样,可我一时又找不出一个什么好的办法,有时闹的太过他爸爸也会打他,就这样他也是带怕不怕的杨永龙:有时候说理说通了那么就用说理的方法,如果说不通那么给他一个冷脸和也是可行的碧绿:讲道理时他还会把耳朵给捂起来,就这一问题真是有点头疼,有时不管他,就会哭个不停,甚至会哭的睡着杨永龙:也可以适当的以轻微的武力来解决,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你们夫妻两人可要唱黑白脸不同的角色哦碧绿:杨老师你好!又打扰你啦,我就是以前跟你好聊过了那位,关于我家小孩子的,他现在学习还可以,就是数学不太好,还是学习时爱说话的毛病更严重了,我真不知怎么做才好,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好的建议。谢谢杨永龙:你是不是反复在提醒孩子学习时别说话呢碧绿:是的杨永龙:我曾经给你说过的“你希望孩子怎样,就说孩子已经怎样了。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品质,就说孩子已经有了这样品质。比如,希望孩子爱学习,就说孩子爱看书,爱问问题;希望孩子记忆力好,就说孩子看两三遍就记住了等等。千万别说孩子“没有记心”“笨头笨脑”“总爱撒谎”“老师不喜欢”等等。”你运用了吗碧绿:我也这样做了,只是他总是在写字时问这问那的,可是每次学习时都静不一来杨永龙:那你跟孩子进行做作业比赛碧绿:我每天去幼儿园接他时,老师也这样说杨永龙: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碧绿:是的我也这样做过,效果不明显,他总是做一个拿给你看一个杨永龙:这得坚持一段时间,拿给我们看就给予表扬和鼓励碧绿:是的,每次都这样做,他已经成习惯了,不知是想听夸奖还是找借口杨永龙:表扬和鼓励之后是不是显得学习更积极呢碧绿:是的,只是每次总跑,我想让他做完一次过来,可他总是做不到杨永龙:你就做到孩子的跟前与孩子比赛碧绿:那我下次一定要按你说的去做,看是不是能好一点,可他每次写字或做数学时,总得有人辅导,不然他就不做,到处乱跑,那我是不是应该在与他比赛时,不要辅导他,让他一个人去做呢,杨永龙:是啊,先做完了然后再辅导碧绿:那好吧,如果他在这期间不做怎么办呢杨永龙:“好问”是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心理需求,是一种良好个性的体现,成人要积极保护和正确引导。要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不可敷衍。“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身体的发育、认知、情感和体验都是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发展的。不可压制幼儿的“好动”,而应给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的暗示。幼儿由于缺乏是非辨别能力,父母要有耐心,问清事由,WSBLWP.COM 哪里可以买文凭 N1DNK 循循善诱,并且要从中发现孩子的“执着”精神。所以我们要用应该以发展、创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这些行为。碧绿:是的,他的确是这样,可能是我们没有引导好,因为比较忙有时就把这些忽略了杨永龙:要多提这样的问题:假设性、比较性、重新定义性、起源性、应用性、分析性问题。如“你还发现什么”“你还想做什么实验”以促进幼儿进行多角度、深入的思考。碧绿:我一直都把他当作多动证来看啦杨永龙:我们的语言要体现鼓励幼儿的好问态度,对幼儿爱提问题的习惯进行表扬、强化,对幼儿提的问题要重视,并帮助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寻求答案。碧绿:是的,他在这方面的确是这样的,杨永龙:幼儿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同时常常以父母为模仿对象,因此父母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可以使幼儿知道,我们对他的所做的事或所说的话是很感兴趣的,并关心他,使他受到鼓舞,这样就会促使孩子对其从事的探索更加有兴趣。碧绿:是的,只是他有时控制不了自己,在他做错事时,你要是告诉他不能这样做,只有那样做才是好孩子,他就会反过来说,我不是好孩子,怎么怎么的、杨永龙:我们要经常运用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孩子的活动,支持孩子的求异和探索,理解孩子的失败,并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战胜困难,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并让孩子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应经常说:“能不能“让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来试试看,如果需要什么帮助就和妈妈或爸爸说”“你想玩什么那你就去吧!”等等、不能习惯于用“要这样做”“那不行”“不许”“不能”等,自己充当监督员的角色,不给孩子一点对话的余地,阻碍孩子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要经常提醒孩子去反思,通过反思让孩子获得策略迁移。多向孩子问“为什么会这样!”,如让孩子用几种方法画圆,继而问:“用那种方法画的圆好下一次叫你画圆,你会选哪一种方法”或“哪一种方法更开心”同时应允许孩子对自己对所做的错事表示后悔后,引导他们从中吸取教训。碧绿:不错,这个方法好,只是我爱人脾气比较急,对孩子总是没有耐心,辅导学习时,也总是在喊,我怕对孩子起负面作用,以后厌学杨永龙:研究表明,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儿童时期一般要经历两个“好问期”。第一个“好问期”从一岁半开始,三岁前后达到高峰期,这个时期大多喜欢问:这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第二个“好问期”从三岁之后开始,4-5岁达到高峰。这一时期以探究有关条件、动机

WSBLWP.COM 哪里可以买文凭 N1DNK 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即以提:“为什么”的问题为特征。我们经常听到小朋友提出各种问题。如孩子问父母或老师,我脱毛衣时为什么有噼辟啪啪的声音,还感觉有些痛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小朋友议论:“为什么豆豆发芽了,可是大蒜老不发芽呢”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做父母的或老师首先应该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回应孩子,用心解释或者引导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千万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就会禁锢孩子的思想,久而久之孩子的好奇心、探究热情就会减退甚至消失。所以我们要支持、鼓励孩子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为孩子进行独立的科学探究,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打下基础。碧绿:可我觉得我儿子对这方面不是太感兴趣,只是在你告诉他做什么时,他总是提出来为什么,怎样才能引导向这方面发展呢杨永龙:那你就用更美好的事情来回答孩子,让孩子知道这是为了美好而必须要去做的杨永龙:比如写字,你就用孩子知道的学子好的人来鼓励孩子,如神笔马良碧绿:哦,是这样来激发他的想象的,是的,他对三字经上的好多人物都比较熟,因为他比较喜欢语文,不太喜欢数学杨永龙:再如,美羊羊的智慧是通过认真完成作业来获得的,美羊羊就特别喜欢数学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和鼓励,那么孩子就会以更积极的心理和行为来对待这些学科的学习的碧绿:是的,他比较喜欢喜羊羊和美羊羊,我以后会从这方面去下功夫的,一定要按你教的方法去引导他,尽量把他这些不太好的毛病给改过来,杨永龙:其实许多的儿童动画都是我们鼓励和培养孩子的非常好的工具,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工具,那么就完全可以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碧绿:是的,这几天我就一直用这些动画片来激励他以最快的速度来完成作业的,同时做完就可以去看杨永龙:希望你好好领会一下我今天与你所谈的内容,并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多多运用,你的孩子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进步的碧绿:好的,谢谢你杨老师,打扰你啦,下次见。

篇8:怎样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一、感官结合, 将衍纸艺术融入幼儿心中

1.环境创设, 初步感知

创设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 不仅是幼儿园美术环境创设的一个共识, 也是我们开展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大环境本身的布局、造型与色彩等要素的和谐统一, 给予幼儿一种隐性的欣赏感知, 让幼儿生活、学习在一个美的环境中感受心情的愉悦, 从而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在活动室、走廊、楼梯的转角等地方, 可以进行有意识的衍纸画布置, 以丰富幼儿的感知。每个小角落都有自身的主题与独特的艺术价值, 如在活动室可以布置以“快乐”“温馨”为主题的衍纸作品;在走廊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布置“春夏秋冬”不同颜色和类型的衍纸作品。在颜色变化和形式多样的“衍纸世界”中使幼儿的视觉得到直接刺激。让幼儿在衍纸艺术的美妙环境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衍纸艺术的熏陶。

2.系列欣赏, 激起关注

通过视频、PPT、音乐等媒体形式向幼儿介绍:日本艺术家Kaduaki Kagawa、俄罗斯艺术家saphir等世界知名衍纸大师的杰作。多系列欣赏艺术家各自的特色与风格, 让幼儿感受他们作品中独特的个性魅力。因为幼儿很难从欣赏一幅作品中就感受出衍纸的魅力, 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欣赏后, 才能慢慢地消化, 逐渐感受到衍纸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欣赏活动, 这种独特的形式特征, 带给了幼儿全新的视觉冲击, 不仅是看到, 而且是感受到了衍纸的美韵, 更提升了欣赏的效果, 为幼儿创作打下基础。

3.触觉感受, 深入体验

专门组织一次活动向幼儿展示折纸、剪纸、衍纸等实物作品。幼儿观察、触摸的同时, 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开展关于“纸艺”的讨论:说说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作品, 为什么;衍纸作品和我们平时的折纸和剪纸有什么不同?重点感受衍纸作品的与众不同, 引导幼儿用小手去摸一摸, 它有时是一层, 有时又两层重叠……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不同;用小手去绕一绕, 感受卷起来的纸就像走迷宫一样有趣。活动中, 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摸着、绕着去感受原来小纸条还可以这样玩, 不仅好看而且好玩。

二、三大模式为一体, 激发幼儿的表现与创造

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活动, 以“游戏”来吸引幼儿进入衍纸世界, 以“比赛”来激发幼儿的求知和创新意识, 以“展览”呈现幼儿对艺术的表达,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将游戏、比赛、展览三种模式相结合, 强强联手共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愿意动手动脑, 大胆想象, 自由创作, 从而提高自身的创造力。

1.游戏引导, 启发想象

伟大的教育家、儿童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 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他主张放手让孩子自己在游戏中掌握各项技能和学习各种知识, 并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开展比赛, 激发创意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开展一些好玩的比赛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并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幼儿在比赛中, 情绪高涨, 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开展衍纸比赛, 让幼儿有一个学以致用的展示平台。在这个舞台上, 每位幼儿都会发挥独特的创造力, 将生活中的各个形象通过衍纸艺术表现出来。幼儿的创造来源于生活, 幼儿的创作又作用于生活, 用幼儿的衍纸作品来装饰我们的室内环境, 既美观又新颖。

3.节日展览, 呈现创作

节日装饰几乎是幼儿园最普遍的日常美术活动。儿童节、国庆节、新年往往是孩子们最为熟悉、兴奋的节日, 也是让幼儿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一条条彩色纸条就是孩子手中的好伙伴, 在孩子们手中转动、跳跃着。如, “红彤彤的年”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立体窗花的制作, 将一个个基础造型进行拼贴、黏合。将这些漂亮的窗花悬挂在我们活动室里, 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有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育建议中提道:“我们要为幼儿创设机会和条件, 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要借用多样化的渠道, 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 让幼儿在感受、体验艺术之美的同时, 激发幼儿动手探索衍纸的积极性, 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篇9:浅谈怎样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是培养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幼儿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记忆力也比较强。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为幼儿创设独特新颖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增加幼儿的词汇量,提供给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舞台,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只有学会说话,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够有效地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不仅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品德修养、文化程度、身份地位,还能够体现出这个人接受的教育程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可见,在实际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幼儿时期重视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的价值主要体现:一是由于语言是人類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看作是对幼儿的基础能力进行的教育,进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二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发展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和特长,促进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三是在幼儿教育中培养有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为幼儿其他领域和其他学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进而体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在幼儿教育中的内含价值。

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核心要求

1、语言表达的科学化。语言表达的科学化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发音正确、清晰;二是内容表达准确、真实、科学,符合客观规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工作对象是幼儿,而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从幼儿教师的语言中,幼儿可以直接获得新的词汇、句式,学会理解生活,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技能,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在语言表达方面做到发音准确、表达精练、用语规范、内容科学客观。

2、语言表达的儿童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词语和短小的句式;语音语调儿童化,拉近和孩子们的声音距离,善于运用语气、语调、语速、拟声词等,使语言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富有感情;适当利用表情、眼神、手势、身姿等语言辅助形式,从视觉的角度增加动态,增强语言表达的儿童化,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

3、语言表达的艺术化。为达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语言表达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即语言的艺术化。一是正面的语言。无论是表达肯定的意见和愉快的情感,还是表达否定的意见和不愉快的情感,都应该温和亲切、态度明确,使用正面的语言。二是亲切的语言。鼓励和支持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幼儿进步的动力之一。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积极的语言引导,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有利。三是新颖的语言。语言的新鲜感、多变性能够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激发自我成长的动机。四是灵活的语言。语言的艺术化还要求针对不同的突发情况,灵活地驾驭语言,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1、注重提高综合素质。语言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知识水平、社会阅历、情感体验、风度仪表等综合素质的体现。语言的熟练度、准确度和流畅度,取决于思想的修养、知识的学习、日常的积累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具有全面性,要有意识地提高其综合素质。

2、用职业要求引领教学实践。幼儿教师的职业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无法与幼儿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沟通感情,直接影响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从职业定位的角度出发,按照语言表达的科学化、儿童化和艺术化的三个职业要求,设计语言表达的训练,引领教学实践。

3、“做中学”、重训练。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主张“从做中学”,倡导学生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从失败中学。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课堂教学中,可采用课前朗读、模拟试讲和命题演讲等形式,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和探索语言表达的规律,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语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勤于思考、乐于表达的习惯,锻炼学生的胆识和能力,成为“做”的主体和“学”的主人。

4、加强指导,增强训练实效。教师的指导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练习前,教师根据练习材料、练习方式的不同,针对全体学生进行指导,指出练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让学生理清练习思路,找准练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练习后,教师的点评应该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个性、知识水平、语言表达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因人而语”。具体来说,对性格较为敏感、容易紧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和肯定,消除学生紧张心理,多创造学生上台机会,锻炼其心理承受力;对反应较慢、知识储备差的学生,在鼓励的同时还需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对领悟力高、表现力好的学生,要有“画龙点睛”的点评和指导,使之更符合幼儿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总之,语言教育是关乎孩子们一辈子的事情,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想更好地进行幼儿语言能力方面的培养,就要多花心思,多给幼儿们良好的环境,平时多进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教师的主观要求,可以让孩子们养成比较良好的习惯。语言是关乎孩子一生的事情,从幼儿时期就能够拥有一个好的开端,有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丽.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J].学周刊.2011(17).

[2] 武艳英.如何开展幼儿语言艺术性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篇10:大班幼儿具有的思维特点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

一、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幼儿园环境

1、富有创意、激发幻想的活动室环境。

在我们大班的活动室中都设置了一幅“流动”画,每月更换一次,内容有抽象画、问题树,也可以是一幅无结局的画。

在走廊的瓷砖墙上孩子们可以自由想象,涂鸦,画未来世界、画恐龙、画外星人??就这样,环境中隐含了许多鼓励幼儿幻想、创造的因素,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2、营造鼓励幼儿创造的心理氛围。

由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极易被外界所影响,所以我们提倡无论是幼儿园、家庭还是社区都要营造一种鼓励幼儿发展创造性的心理氛围。

首先我们老师较注意自身观念的改变,平时加强学习,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造就创造型的新一代。我们积极参加各种业余进修,平时注意收集资料,闲暇时还上网搜索,比较中外教师在各类活动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的方法,使自己尽量少走弯路。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创造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比结果更重要;我们知道每个孩子创造性的表现都是独特的,不应是千篇 一律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儿童都应充满信心,能平衡好自由与必要的约束之间关系,教师是有组织和细致的计划者,但又不过份拘泥与此而失去灵活性,给予孩子创造的天地,善于评价和改进,使教育适合自己又适合每个独特的孩子??

有了观念的转变,我们教师能对每个孩子保持积极、鼓励、赞许的态度,充分尊重他们、宽容他们、期待他们,做他们的朋友,使他们敢想、敢为,能极大地发挥潜能。

如: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嫩的想法中,都隐藏着创造性的火花。在看到又了解了房顶上太阳能吸收装置的作用后,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想法:为什么不能发明一辆太阳能汽车呢?这样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省了能源??

多绝的设想多好的想象呀!有时他们的想法也会超越现实,甚至很荒诞,我们也不以成人的标准横加指责,而是敏锐地捕捉其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有效的引导,使幼儿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大胆想象,主动选择,从而表现出其独创性、特异性。

(二)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作用不容忽视

家庭是孩子不能选择也不能回避的场所,其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很深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

1、转变家长观念,做到家园联手,使其成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坚实保障。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他们开始重视对幼儿各种素质的培养,同时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纽带,发挥了她所特有的优势,协调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我们的家教工作呈多元化的特点。其宗旨是努力转变家长观念,让他们学习指导方法。如:日常的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观摩、家园同乐、经验交流会、专题讨论会等。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家长直接学习各种指导方法,如:言语性训练法、图形训练法、符号训练法、操作训练法,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创造,从而与幼儿园达成共识,成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坚实保障。

2、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园联手后,许多家长都在各自小家庭中为孩子辟出了一个空间,对喜欢拆、装、提问的孩子不再压抑或听之任之,而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方便。

因为他们都知道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有着很大的关系,应该鼓励孩子创造性的学习、探索,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需要,对大胆质疑和创新应该表示赞同、肯定。

如:有的孩子以前喜欢拆装些电动玩具,父母经常会训斥他。经过家园沟通后,父母认识到自己在亲手扼杀孩子的创造性时,他们转变了观念,也能和孩子一起快乐地探究起电动玩具的奥秘所在。一个个压制型的家庭正逐步转变成民主型、学习型、创造型的家庭,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初衷之一。

二、设计活动,鼓励创新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游戏有利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给幼儿创新游戏的各种条件,包括提供场地、时间、材料等。在创新游戏中,不轻易干预幼儿的活动,用侧面引导,直接指导的方式鼓励幼儿独立地、创新地开展游戏。

如:我们利用区角活动、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等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老师经常地向幼儿提一些启发性、假设性的问题:水会往高处流吗?红茶坊里的小舞台没有话筒,美食林里没有顾客想要的食物怎么办?外星人是怎样的?恐龙可以为人类做哪些事?

就这样,允许孩子通过自己想象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允许孩子突破原有思维的条条框框,允许孩子有标新立异的独创见解。就这样,经常有意地激发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幼儿打破陈规,激发幼儿自主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

(二)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想象

美术、音乐、文学等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以此为载体,用于模仿创作,以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方法。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添笔画(圆形可添画成太阳、地球仪、熊猫、西瓜等),拼画(正方形、半圆形可组成房子、厨师);变画、也可以有主题画、诗画、故事画、粘贴画、美工等,而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是片面地看画得象不象,制作得精美不精美,而是重视作品的创造性意识,鼓励幼儿自由创造,不局限于老师的范例,鼓励幼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感受。

2、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方法。

音乐、舞蹈活动中可以通过感知音乐、创编诗词、自编舞蹈动作等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如在创编前先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编什么?如何编?

启发幼儿边尝试、边探索、边创编。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应帮孩子一把,示范一遍,激起孩子创编的欲望。关键的时候,老师引导幼儿一般性的模式,打开思路,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3、在文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方法。

文学活动更是幼儿展开五彩的想象翅膀的重要园地。我们通过仿编诗局、创编诗歌、续编故事等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如:排图讲述《小刺猬吹泡泡》,幼儿可以将图片自由组合排列,只要编讲得合理均可。而《恐龙帮忙公司》则要求幼儿根据恐龙的特点编出合理情节,孩子们兴趣高涨,活动非常投入。

填图讲述《战胜大灰狼》中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出了战胜大灰狼的各种办法。老师在此类活动中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敢于创造的能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总之,我们在幼儿的创作活动中注意他们的创作过程,而不追求创作的结果,以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发挥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三)通过其他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应渗透于日常环节的点点滴滴中,教师要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内在的创造冲动充分释放。

如:在谈话活动中每二周我们安排五次训练:词的联想、列举用途、抽象画、听觉训练等。每一个月出一期家园知识,分发一份自编小报,二个月搞一次亲子活动。

每天我们还安排了“十分钟提问”,可以是近阶段热点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时事、动植物等,也可以解答“问题树”上的问题,每个月中我们还设计了主题画,有未来世界的动植物、交通工具、外星球上的生物等,幼儿对这些内容极感兴趣,想象极其丰富,创新意识是我们成人所不及的。

三、课题探索、实践后的点滴收获与感受。

(一) 培养创新思维已初见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课题实施,孩子们变得好奇好问、思维活跃,对于老师给予的有些知识也不是全盘接受,也会质疑,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这一点是非常可喜的。

在这次看图编故事比赛中幼儿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分别获得区二、三等奖。对于各种探索活动,幼儿更是积极主动地投入,而在绘画活动中的效果尤为突出。

如:“敏之杯”幼儿绘画大赛中我园幼儿获区一、二、三等奖;“雅培杯”涂色大赛中我园幼儿又获市二、三等奖;“与恐龙宝宝共渡暑假”绘画大赛中我园又有幼儿喜获市三等奖,获奖人次大11人之多。应该说课题的探索与实施还只是开了个头,却也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喜悦。

(二)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冲破已有课程的束缚

根据课题的需要,我们正逐步加快我园园本课程的建设,因为只有冲破已有课程的束缚,才能加快培养步伐。其中有许多选编教材,更多的是对教材进行修订、改进,使之更符合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具体可见附页:教案选。

课题探索中的点滴思考

在课题探索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同行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1、在课程探索中,我们的教师一方面会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设计各种活动,另一方面却会有意无意地无视幼儿的创造“火花”,从而造成为创造而创造,为了创造结果而创造的局面。

这一点值得警惕。另外,有时教师的思维模式仍摆脱不了传统的发展式思维模式,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从而产生了“中国的发展式的创造力”现象。

2、社区为幼儿提供条件不够好,但社区对此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希望全社会都要大力宣传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上一篇:浅谈当前税务宣传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