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论

2024-05-01

功能翻译论(精选十篇)

功能翻译论 篇1

翻译理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是支撑翻译学发展的三大支柱。翻译批评置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 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桥梁和中介, 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 (1998) 视其为“翻译理论和实践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方面, 翻译实践的理论升华和理论建构需要翻译批评这个中介;另一方面, 翻译批评又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翻译实践活动来修正、补充和丰富翻译理论, 并反过来引导和推动翻译实践的健康发展。无疑, 翻译批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构成了一个严整的自循环系统, 通过良性的互动关系, 不但促进了系统内各系统元素的整合, 而且还推动了翻译学整个学科不断往前发展。

翻译批评是翻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但同时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多数的学者给翻译批评下定义时大多把翻译批评与翻译质量评价等同起来, 因而, 将翻译批评仅仅置于一个裁判地位, 使其被简单化、边缘化, 成为了翻译实践的附属物。比如在杨晓荣教授的《翻译批评导论》一书, 翻译批评就仅仅“针对具体的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发的评论” (杨晓荣, 2005:4) 。正是由于存在对翻译批评本质概念的简单化认识倾向, 使得翻译批评成为没有个性的、依附于翻译活动的奴仆, 使其在整个翻译学中的应有的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

实际上, 我们认为翻译批评应该具有多维度性, 即我们可以从微观、中观或宏观的视野来理解和审视翻译批评的本质。翻译批评不但应该包含翻译评价和翻译赏析等传统上的内容, 而且还应该拥有自己的哲学基础 (翻译观) 等较为宏观意义上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 温秀颖博士给出的定义考虑比较周到, 定位也比较准确。他认为, “翻译批评是以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为背景和基础, 对各种翻译现象、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潮进行分析、阐释和评论的科学认识活动。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翻译接受活动, 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翻译研究活动。具有自律性和他律性的双重特征” (温秀颖, 2007) 。可见, 翻译批评不仅承担着对具体译作译本的分析、评论和评介的传统任务, 而且还要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观照和科学认识翻译思潮等。

二、翻译教学中翻译批评的引入

翻译教学是翻译学的教学, 它是为全面培养翻译人才服务的。翻译教学有别于教学翻译。教学翻译主要是把翻译作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一种手段, 它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辅助教学手段。而翻译教学则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 学习必要的翻译技巧, 熟悉各种翻译理论及其流派 (含翻译批评理论) , 从而具备一定的实际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 成为翻译事业的后备人才。翻译教学已经成为区别于语言学或比较文学的独立的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翻译教学应确立强烈的学科意识, 探索翻译教学的最佳途径和模式。

在我国, 翻译教学实际上可分为翻译实践的教学和翻译理论的教学两部分。翻译实践课多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 而翻译理论课则多在研究生阶段或翻译专业中开设。限于篇幅, 本文中讨论的翻译教学主要是本科生必修的翻译课程。

在翻译教学中引入翻译批评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翻译批评具有批判性、独立性和前瞻性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翻译批评意识和能力, 在课内课外开展有效的翻译批评活动, 有助于逐步地提高学生的文本评判能力和鉴赏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译文的客观评判。在翻译教学中引入翻译批评, 有助于建立翻译实践的有益参照系, 增加对译文质量评判的理论和实践维度, 在译者与读者之间达成一种更好的沟通和理解关系, 使译作的价值得以更好的呈现。

三、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功能

在哲学范畴中, “功能”和“结构”是一对孪生子。“结构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而功能则指该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等” (温秀颖, 2007) 。

需要指出的是, 翻译批评的功能与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功能有明显的不同。前者主要是对翻译批评本身所具有功能的一种概括, 比如温秀颖博士将其归纳为激励和监督、价值判断、阐释、审美、建构协调、社会政治、人际和宏观调控共八种功能 (温秀颖, 2007) 。这些功能是就翻译批评在翻译学这个大系统中所具有的功能而言, 因此, 我们可以称之为元功能。后者是翻译批评在翻译课教学实践中所起的功用。

根据翻译教学实际, 我们认为, 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主要起到了语篇文体识别功能和反思提高功能。语篇文体识别功能, 主要是指翻译批评的主体通过树立语篇观, 运用翻译批评理论和方法, 根据翻译的目的和用途, 对译文译作在文体上所作的分析、识别和评价。反思提高功能, 则是指学生通过在翻译教学中 (课内课外) 的翻译批评实践活动, 提高对译文的鉴别意识、赏析能力及由现象入本质的反思能力。

(一) 语篇文体识别功能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 原文是至高无上的, 它是整个翻译活动的重心所在。因而, 所有的译文都必须保证对原文本身、原文作者意图或原文信息的“忠实度”。历来的大多数翻译批评和翻译评论, 也大多以作者或原文为重心。这样的翻译观点看似有理, 但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为古往今来不少译者都是为满足自我而下笔的, 重心自然在自己。但是, 自从翻译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翻译研究实现了“文化转向”之后, 委托式的翻译就必须以满足委托人的意图和利益为依归了。如果是较大规模的、较重要的翻译, 译者还会事先跟委托人或者合作者进行深入讨论, 以期达成共识, 更好地实现委托人的需要。由此可见, 多样化的翻译选择必然使传统的翻译理论秉承的“原文中心论”处于两难的选择之中, 受到严峻的挑战。

实际上, 翻译活动始终在某种社会文化关系网络中进行的, 单一的“原文中心论”必然有失偏颇。工作任务与要求, 委托者的利益, 译者的翻译风格偏向, 原文的文体风格和功用等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翻译的重心。在此之中, 原文的文体风格无疑会或多或少地决定翻译的态度和策略。不同的文体, 具备不同的语篇功能, 翻译时也会有不同的重心, 比如商业、演讲、宗教、公文多用祈使功能;自传、诗歌、谈话多用表达功能;科技、新闻、法律多用描述功能;戏剧、诗歌、散文、小说多用美感功能。当然, 这种语篇功能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只是较好地说明语篇功能的倾向性而已。同一个语篇, 往往同时具有多重功能, 如一本上市公司的年报就会同时具有描述功能 (报告公司业绩及发展实况) 、表达功能 (公司负责人向股东及公众吐露心声) 、祈使功能 (宣传政策、建立形象、改变读者的观点及态度) , 甚至还应包含美感功能 (部分文字有文采、艺术的感染力) 。

虽然, 有专家提出翻译的语篇观, 但是就翻译理论本身而言还是很难胜任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在翻译教学过程中 (包括课外) 不断地穿插翻译批评的训练, 逐步地建立语篇观和社会文化关系网络意识, 提高语篇意识和对语篇功能及文体的识别能力。

比如,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下面的语篇及其两种译文的进行分析与批评, 从而使他们掌握语篇翻译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原文:

车走远了

车快进站时, 她终于站了起来, 对那位一直站在那里抱小孩的妇女说:“您坐这!”

“啊, 谢谢, 快谢谢阿姨!”

花瓣似的小嘴, 一开一合, 发出了稚嫩的童音:“谢——谢——阿姨!”

“嗬!”她拉了拉那只胖乎乎的小手。低头下车了。

“喂, 同志, 同志!”身后传来叫喊声。四周无人。

叫我?!她慢慢地掉过头去, 只见一把伞伸出车窗外。啊, 自己的伞!刚才抱孩子的那只手正向这边用力地挥着。她心头猛地一热, 快步跑上前去。

车, 走远了, 她却呆呆地立在那里, 像是在回想是否还有别的东西遗落在车上……

译文一:

The Bus was Disappearing in the Distance

The bus was approaching the station.Now she stood up.With a“Take my seat, please, ”she offered her seat to the woman who had been standing beside her holding a baby in her arms.

“Ah, thank you!…Thank the aunt, quick!”

“Dank you, …Auntie…”words of thanks said with atender childish lips came out of a little mouth with its petallike lips.

“Hi!”She shook the chubby little hand and then stepped down from the bus.

“Hey, Comrade!”Someone was shouting behind her.

“No others about here.Calling to me?”She turned about to find out.A parasol sticking out of the bus window.Herparasol!The hand which had been holding the baby wasbeckoning to her vigorously.With a surge of warmth rising in her heart, she rushed forward…

The bus was disappearing in the distance, but she stood there stockstill, as if trying hard to recall if she had leftanything else on the bus…

译文二:

Something Lost on the Disappearing Bus

As the bus was pulling to the stop, she stood up and offered her seat to the woman who had been standing beside with a baby in her arms.

“Ah, thanks”the lady also urged the babbler to express gratitude.

“Shank yu, aunti, ”words of thanks came from the lovely lips.

“That’s OK”she shook the little chubby hand and hurriedly got off the bus.

Someone was calling behind.She turned around only to find a parasol sticking out of the bus window.Oh, my God!She dashed back to get her parasol from the very hand that had been struggling to hold the baby just a moment ago.

Deep inside something was disturbed.

She stood there for quite a time, as if trying to recall if she had something else behind on the disappearing bus.

(姚暨荣, 2001)

点评:原文是典型的以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先后顺序为连线, 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来感染人的记叙文篇章, 其译文也应按记叙文文体, 确保整个篇章的衔接、连贯和与原文的互文性。但是, 我们发现, “译文一”在衔接与连贯方面做的颇差, 原汉语语篇在句法上属典型的意合句而采用并列结构, “译文一”在句法处理上拘泥于原文句法, 而忽略了英语行文属形合多采用主从结构的句式, 其大量采用的并列句法极大地损伤了整个篇章的衔接与连贯, 而且, “译文一”还存在诸多不符合文法的中式英语及标点、拼写及语序表述错误。

相对而言, “译文二”在句法处理上则高明得多, 其大量采用的主从句法非常符合英文的行文规范, 但其也存在拼写错误, 信息量不足导致的欠额翻译, 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其与原文的互文性吻合度较差。通过以上的翻译批评, 可以使学生明白篇章翻译的要素、英汉语句法的要求与特点, 译文的标准等翻译知识与理论。

(二) 反思提高功能

通过对译文的评价、批判, 翻译批评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地养成对译文、翻译现象乃至翻译思潮的价值判断和对翻译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成败得失的鉴别评说的自觉意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追问, 可以避免学生成为只知道按照既定的翻译技巧机械地进行语符转换的工具。翻译批评不断地介入翻译教学活动中, 可以让学生摆脱僵化的教学模式, 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反思、评价、总结和提高学生自己的翻译活动, 避免走极端的倾向, 使其能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同样以上面的两个译文为例, “译文一”大量采用的并列句法大大降低了其语篇表述的衔接与连贯, 有违英文行文要求, 且其在直接引语的标点与大小写、单词拼写等方面的知识缺失与错误, 从而使得整个译文的可接受度较差。而“译文二”虽较好地处理了衔接与连贯的问题, 但却忽略了整个译文与原文的互文性。通过剖析和反思以上两种译文, 可得出如下更好的译文:

Something Lost on a Disappearing Bus

As the bus was pulling up to the stop, she stood up and offered her seat to the woman who had been standingalongside with a baby in her arms.“Please take my seat, ”said she.

“Ah, thanks, ”the woman also urged the babbler to express her gratitude.

“Shank yu, Auntie, ”words of appreciation said with a tender childish lisp came out of a little rose-bud mouth.

“Anytime!”she shook the little chubby hand and got off the bus in a hurry.

“Hey, Comrade!”someone called after her.

“No one else about here.Calling me?”she thought.She turned around only to find a parasol sticking out of the bus window.Right there in the bus, the woman was wavingvigorously to her with the hand which had been holding the baby just a moment ago.

“Oh, my!My parasol!”with a surge of warmth rising in her bosom, she dashed back to get her parasol from the woman’s hand.

The bus was disappearing in the distance, but she stood there in a trance for quite a while, as if trying hard to recall if she had left something else on the disappearing bus…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认为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语篇文体识别功能和反思提高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学生树立语篇观, 培养对原文的赏析能力, 根据翻译目的、任务和原文的文体风格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及建立翻译实践的有益参照系, 实现译者与读者之间一种更好的沟通和理解关系, 使译作的价值得以更好的呈现,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摘要:作为支撑翻译学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的翻译批评, 在翻译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识别原文及译文的语篇文体, 反思翻译的性质、任务、翻译的标准和要求, 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翻译批评,翻译教学,功能,语篇文体识别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M].Hertfordshir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98:184.

[2]温秀颖.从理论到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3]姚暨荣.简评《论篇章翻译的实质》[J].中国翻译, 2001, (1) .

功能翻译论 篇2

论文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学功能;创作本质

论文摘要:文学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文学翻译的性质决定了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努力做到全面实现译文的文学功能,即原文文学意境的传达,或者说原作文学效果的再现,译者应当把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因此,创作文学作品是文学翻译的根本任务,而译文则是作者和译者共同写作的结果。

有关翻译策略的一切选择都取决于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而文学翻译,其目标是全面再现原文的审美意义,且译文必须具有与原创作品一样的文学功能;译文读者期待充分领略原文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能够与原文读者一样获得阅读享受。这样的目标决定了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则是另一个再创作行为。因此,若从目的与功能的角度来考察文学翻译,则一定可以更直接、更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创作出具有与原文相同功能的文学作品乃是文学翻译的核心所在。

一、文学翻译的功能主义观

翻译的功能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Reiss),她在1970年代初期就提出应该通过原文和译文的功能比较来评价译文,到了80年代中期,她和学生弗米尔(HansVermeer)共同发展了功能理论。他们认为虽然语言具有说明、表现及呼唤三种功能,但是翻译应当主要受控于占主导地位的功能,即受控于原文的“skopos”(希腊语,意为“意图”、“目的”、“功能”),当译文与原文的功能一致时,它便可以被称作“忠实”的译文。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则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所有翻译遵循“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由此可见,功能派翻译理论把目的论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文学翻译也是一样,其目的和功能无疑操控着整个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关于文学翻译的功能主义观,诺德认为文学翻译活动与文学创作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诺德指出,读者对文本及作者均寄予期待;文学文本描绘的并非“真实的世界”,而是建立在真实世界基础上的想象的世界,用雅各布逊的话说,就是文学文本的表达功能重于指称功能;文学文本的读者必须具备文学阅读能力(literarycompetence);时间、地点和动机对文学翻译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将影响到原文所携带的文化特征向译入语场景的转移。

诺德在阐述文学作品所承载的信息时说,文学作品与虚构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他并且引用Beaugrande的一段话来说明如何判断一个文本是否属于文学作品,

即认为判断一个文本是否属于文学作品,要看该文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现实世界,其程度如何,同时读者又是如何做出相应的联想。诺德进一步指出,不管我们怎样定义文学作品,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文学语言应该有其独特的内涵意义、表达意义和美学意义,它们都能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Whatever stand we take on these questions of definition,literary language is clearly as sumed to have a particular connotative,expressive or aesthetic meaning of its own,which may shed some light on the sender’s intension or intensions.)。诺德同时强调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美学功能或者诗意效果。

诺德之所以如此详细地论述文学作品与文学语言的特点,是因为他很清楚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他强调,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afunctionaltargettext),译文是给读者看的,它必须携带某些功能,以便对读者产生某种影响。诺德说,文学作品如果缺少了文学性,那么读者很可能将作品当作一个事实陈述来读。换句话说,文学翻译便是为了创作能发挥文学功能的译本,既然文学作品是作者创作的成果,那么文学译作同样应该是创作的成果,它应该再现原作的文学目的与文学功能。诺德甚至认为译界关于文学译本的交际功能(communicativepurpose)的争论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文学作品应该有文学作品的功能。译文读者在跨越文化障碍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译文来体验和接受原文所发出的文学信息,译文能否较好地发挥文学功用因而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因此,文学翻译的过程也是创造文学作品的过程,译者在此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并根据不同的语境因素,运用相应的表达方法,通过自己的重新创作,还译文以相同的目的和功用。

二、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

文学翻译的性质决定了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努力做到全面实现译文的文学功能,即原文文学意境的传达,或者说是原作文学效果的再现。

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意境指的是一种文学感染力,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这样论及文学创作中的意境问题:“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抒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事实上,不管人们对意境做怎样的阐释,它们都包括两个方面,即对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融入。正是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意境。译者在文学翻译活动中孜孜以求的便是尽可能多地再现原作所描写的客观现实和最大限度地传达作者的所想所感,用茅盾的话说,就是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傅雷的神似与钱钟书的化境论述的是相同的意思。

围绕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探寻原文的深层意义,把握原文的文学效果。全面译出原文的意义是译者的责任。文学文体较之其它文体,在语言表达上常常是含蓄隐晦的,有时甚至语带双关、一语多义。正是文学作品多彩的表达和丰富的涵义构成了其独特的意境和效果,译者应充分把握原作的多重含义以及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其中主要包括领会精神要旨和分析表现形式等。

文学语言的意义极其复杂,仅仅理解表面意思远远不够。王佐良在谈到意义的复杂性时说道;“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牵涉许多联想的意义。一句话不只是其中单词意义的简单的综合,它的结构、语言、语调、节奏、速度也都产生意义。一词一句的意义有时不是从本身看得清楚的,而要通过整段整篇——亦即通过这个词或这句话在不同情境下的多次再现——才能确定。”换言之,文学语言深广微妙,其语境意义、联想意义、声音意义等都给翻译带来障碍。朱光潜曾举例说明文学作品中的每个字都有其特定意义。“比如‘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和‘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诗中同有‘江南’,而前诗的‘江南’含有惜别的凄凉意味,后诗的‘江南’却含有风光清丽的意味。……比如我们尽管以‘海’译‘sea’,或是以‘willow’译‘柳’,所译的只是字典的直指的意义,‘sea’字在英文中,‘柳’字在中文中的特殊情感氛围则无从译出。

这样的译例在文学翻译中比比皆是,它们表明了掌握原文深层含义对文学翻译极为重要。没有真正深刻的理解,就没有合格的文学译本。

第二,形与神。文学作品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文学翻译也是一样的道理。然而,由于文学翻译是用译入语来表达作者的意图,是“戴着脚镣跳舞”,因而这里总是存在一个“形”与“神”的问题。译作既要传达内容,又要重视形式,尤其是那些内容和形式结合得非常完美的文学作品,在翻译中就更加需要兼顾两方面的传达,这时的翻译难度也就更大。

傅雷和很多翻译家都提倡“重神似不重形似”,这与中西语言的差异有很大关系。他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说:“像英、法,英、德那样接近的语言,尚且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中西文字的扞格远过于此,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确实,汉语多词汇而疏于语法,重语感而略于形式,句读简短,组合自由,是综合型的直感语言;而西方语言重在句型,具有形态特征,是分析型的理性语言。文学语言不仅具有语义信息传达功能,而且具有审美价值创造功能;文学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它要求由表及里,探悉原作的意蕴匠心,“笼统,融浑,全凭妙悟自得,只能神而明之。”然而,也有人认为,文学翻译中的形似也很重要,比如诗歌的翻译。江枫认为在诗歌的翻译中,形和神同样重要,他说:“诗歌形式并不止是内容的外衣,信息的载体,在多数情况下,形式就是内容,载体就是信息,这一点在现当代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和内容结为一体而不可分的形式部分,则必须力求其忠实再现,损害了形式也就损害了内容。”

因此,对于文学翻译中的形与神,译者应该采取辩证施治的态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味偏执偏行,那样势必要影响译文发挥其文学功能,使译文读者不能充分领略原作的艺术感染力。 "

第三,译文效果的评价。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是要全面实现原文的文学功能,完美再现原文的文学意境和效果。然而究竟怎样的译文才是好的合格的文学作品,这是译界长期关注又颇多争议的问题之一。许渊冲坚持认为他把“不爱红装爱武装”译作“powdertheface”和“facethepowder”(不爱涂脂抹粉,敢于面对硝烟)是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把《红与黑》中的“mourir”译为“魂归离恨天”是发挥了汉语优势的神似之作,可这些译法却遭到了很多的质疑:这样做是否忠实?

文学译作也是文学作品,是文学作品就必然与人的心智、情感、个性、感悟分不开。在评判其高下优劣上,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论断,这里面的主观性是无可避免的。杨武能说:“我坚持主张要对译作作总体的、艺术的和文学的批评,而反对那片面的就一字一词拈过拿错——有时未必真是过错,惟以自己的理解、阐释为圭臬,视译者、译家乃至大名鼎鼎的译家为文盲、科盲甚至白痴的所谓文学翻译批评。就这个问题,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美玉与蜡泥》,认为总体忠实而富有文学性的译文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也难免有缺点错误,仍然是浑然天成、弥足珍贵的美玉;反之,缺少了文学的资质,即便字字句句甚至标点符号都毫不走样,也只不过是一点点拼捏而成因此便毫无生气、少有价值的蜡泥一团而已。”这里提及的文学资质强调译品的文学性,也就是强调译作的文学功能和艺术效果。

正如文学创作的批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一样,文学翻译的批评多为个人感悟式的评论,要使之系统化、具体化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也曾有人尝试提出不同的标准,如“大致相同的感受”、“分级标准系统”等,然而就像前文引述的观点一样,品评译文效果的标准大多令人感觉虚无飘渺,看不见摸不着,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一提的是翻译家张谷若提出的“神韵四征”:联想丰富而独特的词句和某些微言妙语;言语的弦外之音;整体的特殊气氛;人物的特殊口吻。他认为这些文学效果都是可以传达的,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令人拍案叫绝的最高境界。

虽然对一部文学译作的品评很难做到客观和量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翻译没有标准,因为文学作品以情感人,因美动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确实很难,但它仍然是译者的追求,而真正出色的译作也一定会得到译家的认可和读者的推崇。比如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译,它们摆脱了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利用汉语侧重意会的优势,化整为零,化滞为畅,令译文读来与创作无异。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一样,也是语言的艺术,它要求译文忠实于原作并且具有同样的艺术感染力。也就是说,译者应该“在力争将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最大限度忠实地翻译出来方面进行创作,并努力使译文成为基本上与原作相同的艺术品。”

三、创作文学作品是文学翻译的根本任务

对文学翻译的概念和核心问题的分析研究,表明文学翻译是一项创造文学作品的活动。作为活动主体的译者担负着用译入语再现原作的任务,而这再现的过程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也许有人会强调译者的创作是不自由的,它受制于原作,它是建立在忠实于原作基础上的创作。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成为否认译者的创造性劳动的理由,它们也改变不了文学翻译的创作本质。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生活和社会体验是其唯一的源泉,而文学创作的目的就是要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感情。文学翻译则是以原作为依据,译者需要反映的是原作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需要抒发的是原作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译者的创作行为是为了实现“二次再现”。不可否认,原文已经为译者提供了创作加工的对象,即原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然而,应当看到译者也是一个社会人,他的社会经验和内心体验必定作用于其翻译行为,作者的体验和译者的体验相互交织,共同成为译者创作的源泉。

我们知道,作家的原初经验对于其文学创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这种原初经验所具有的感性意义其实最值得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创作,事实上,作家的原初经验的多维时空总是立体地呈现在作品中,甚至构成文学作品的本体。所以,作家必须‘善于发掘’内心的原初经验记忆,必须在自由的境遇中把‘自我’置身于情景之中,把图像记忆、声像记忆和人像记忆全部调动起来,从而构造出一个激动人心的‘内心世界’或‘想像之域’。”作家体验生活并对之进行理性的反思,这种反思能够深化个人的体验,获得独特的思想性的发现,进而产生创作欲望。也就是说,作家单有直观的生命感受还不够,还必须有深刻的思想智慧和理性意识的支配,然后借助于语言陈述,创造性地表现和评价生活,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启迪,文学创作也因此而极具价值和意义。

译者的生命体验对于其翻译行为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记忆,这些直观的感受帮助他阅读和理解作家和作品,他会把已有的体验融入对作品的解读,他会在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参与下进行“二次再现”的创作。傅东华曾在《飘》译序中说:“即如人名地名,我现在都把它们中国化了,无非要替读者省一点气力。对话方面也力求译得像中国话,有许多幽默的、尖刻的、下流的成语,都用我们自己的成语代替进去,以期阅读时可获如闻其声的效果。还有一些冗长的描写和心理的分析,觉得它跟情节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并且要使读者厌倦的,那我就老实不客气地将它整段删节了。”译者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让他觉得音译外国人名读起来很累,冗长的描写和分析也令人厌倦,不如采取措施做些变通。在这里,我们不对译文的忠实与否作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译者的阅读经验对其创作行为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同时扮演“接受者、阐释者和作者”的角色。他在所有这些角色中均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创作主体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阐释生活,表达感悟,他们的创作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表现在他们对生命活动的描述和对艺术形象的创造之中。“创作者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寻是一个不断的艺术想象和生命体验的过程,也就是说,创作者必须沉入到人类生命活动的历史之中,感悟生命,反思生命的意义,然后,才能创造出‘生命化的艺术作品’”;“当然,创作者可以通过思想本身的表达来达成一种‘深度表述’,但更需要通过‘艺术形象’来达成深度表达,即思想式的深度表达要‘让位于’形象性的深度表达,这是文学创作对深度的一种本原性的要求,即文学的深度不是通过思想话语论证获得的,必须是通过形象创造来获得。可见,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寄寓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必须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读,并用译入语进行全面传达。否则,“二次再现”将无从实现。  无可否认,文学翻译中的译者在完成阅读和理解原文的任务后,便完全进入写作者的角色。他要把自己接收到的文学信息用译入语重新创作出来,他此时的写作思维过程与文学写作思维过程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

四、文学翻译是作者和译者共同写作的结果

译者用译入语再现原作中的文学形象时,经历相同的思维阶段,即相同的创作过程。译者头脑中的物象主要是原作所提供的文学信息,包括作品的思想、情感、语言、风格等。不同的是译者自身的心智情感、意识形态和语言风格等都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创作之中,因而译文总是会留有译者的创作痕迹。所以,一部文学译作从来都是作者和译者共同写作的结果,译者应是作者的合作者,因为原作只有通过译者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在译入语中实现和延续其文学价值。在这一点上,林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不懂外文的林纾被认为是译苑奇葩,他与助手们合作,翻译了一部部流传很广的文学作品。他在得到原文的主要意思之后,凭借自己非凡的创作才能,将一部部英文作品翻译为汉语,为丰富汉语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并没有对照原文的语言进行翻译,因而他完全是依靠视觉想象,将原作的文学意象一一再现。此时与其称他做译者,还不如称他为作者。关于林纾的翻译创作,钱钟书曾经给以很高的评价:“他一定觉得迭更司的描写还不够淋漓尽致,所以浓浓地渲染一下,增添了人物和情景的可笑。……换句话说,林纾认为原文美中不足,这里补充一下,那里润饰一下,因而语言更具体、情景更活泼,整个描述笔酣墨饱。”林纾觉得自己很能控制自己,不会轻易改动原作,而钱钟书觉得像他这样会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有时手痒是难免的,他们有自己的写作标准,他们想充当作者的“诤友”,变翻译而为创作。虽然钱钟书对林纾的有些译法和后期译作表示了不赞同的观点,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创作过程。

毋庸置疑,文学译作必须也是文学作品,译文读者阅读译本时也会和原文读者一样,期待得到感动和启发,并且欣赏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虽然原作的艺术感染力会随着语言的改变有所减损,但是好的译本同样能使读者感受到原作的意境和作者的匠心。在译文读者对译文进行阐释和思考时,译者的创作便像文学创作一样具有了意义,其文学功能也因此而得到实现。

有人说,文学翻译等于创作;有人说,文学翻译中的创作只是二度创作;还有人说,文学翻译中的创作比作者的创作还难。所有这些说法都彰显了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活动时付出的创造性的劳动,它们使得译者不仅仅成为翻译主体,同时也成为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创作主体。作为作者的译者担负着创作文学作品的任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译文应尽可能全面地具备原作的所有文学信息。

结语

与传统的研究者们笼而统之,不分文体和种类,将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放在一起讨论,试图建立和形成一种普遍适用的翻译原则和理论不同,后来的翻译家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大不同,然而似乎终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在当今日益兴盛的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译家专注于揭示文学翻译的特别之处和内在本质,而译文的文学功能和文学翻译的创作本质则是这些特别之处中的核心方面。

为了更好地完善译文的文学功能,适当的语言层面的操作是不可避免的,如突出文体特征、使用修辞手段、注意遣词造句、美化音韵音律等,这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7.

[2]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4]许均.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6]李咏吟.创作解释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段建军,李伟.写作思维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Literary Transl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Perfecting Literary Function of Translations

WANG Dan-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Cultur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Abstract:The procedure of doing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doing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nature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dictates that its central task should be representing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literary func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Translators should work hard for the purpose of perfecting literary function of translations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s are in fact the fruits of the cooperative efforts of both the author and the translator.

论实用文体翻译的文本异功能策略 篇3

关键词:文本功能;异功能翻译;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2-0130-3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pragmatic text is centered on textual content and function. Based on the text features and functions,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at heterofunction translation serves as a practical strategy for the translation of pragmatic text. Under this guideline, some specific techniques such as re-expression and imitation can be employed to achieve target-oriented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Key words: text function, hetero-functi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1. 引言

根据文本的交际目的,文体可以分为文艺文体和实用文体。实用文本体裁比较广泛,包括书信、通知、广告、新闻、经贸、法律、旅游资料、科技说明文及论文等。这类文体的特点是——实用性,文学性和审美性相对较弱。因此,实用文体的翻译应注重文本信息和功能的传递。在翻译实践中应从文本功能出发,以目的语读者和信息内容为中心,以目的语通用的表达方式,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而又能有效地表达原义。

2. 文本功能与翻译

根据Karl Buhler对语言的分类,语言具有三大基本功能: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Reisse将语言功能理论移植到翻译中,将文本类型、文本功能与翻译方法联系起来,由此文本按功能分为四大类型:信息型、表达型、祈使型和视听型。此后,Nord将“视听功能”发展为“寒暄功能”(phatic function)。Peter Newmark 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和“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并将文本按话题分为三大类型:“文学文本”(literary)、“工具型文本”(institutional)和“科学性文本”(scientific)(2002: 39-43)。这些理论研究将翻译活动与语言,文本功能密切结合起来,并说明文本的特点和功能直接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

实用体裁的文本大多是“信息型”为主,有些体裁兼含“呼唤型”,如公示语、口号等,还有的兼有“审美型”,如广告等。翻译这类文体时应注重信息传递的内容及效果。特别是在英汉语言的互译中,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习惯,各自文本的行文习惯与行文规范不同,读者对文本的期待也不一样。汉语表达的人文色彩浓厚,擅长情感抒发,主客一体,“移情”功能突出,即使在实用文体中也是常见情感抒发;而英语则讲究逻辑理性,客主分离,在实用文体中不会有过多的主观抒发。例如,英汉旅游宣传资料的文体特征差异明显:汉语旅游宣传材料侧重对景物的描写,文笔优美,结构对仗整齐,情景交融,创造出一种很美的意境;但英语对景物的描写注重客观,注重写实,注重具体的形象而不是意境,在行文上忌华而不实,累赘堆砌。如果按照汉语的文本特点翻译,译文就会语义不清,逻辑混乱,无法有效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功能。例如:

(1)崂山,林木苍翠,繁花似锦,到处生机盎然,春天绿芽红花,夏天浓阴蔽日,秋天遍谷金黄,严冬则玉树琼花,其中不乏古树名木。景区内,古树名木有近300株,50%以上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著名的有银杏、桧柏等。

译文:Laoshan Scenic Area is thickly covered with trees of many pieces, which add credit for its scenery. Among them over 300 are considered rare and precious, half of which are plants under State-top-level Protection. The most famous species include gingko and cypress.(康宁,2005:88)

这段译文中,省略了原文对四季不同景物的描写,侧重于对景区基本信息的描述,顺应了英语该类文体的特点和功能,因而能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实用文本的翻译应根据具体的体裁特点和功能,以译文读者为中心,注重信息传递的内容以及信息传递的效果,采用“异功能翻译”(hetero-function translation)的策略。

3.“异功能翻译”

“异功能翻译”实际上反映了翻译“目的论”的主旨:“to produce a text in a target setting for a target purpose and target addressees in target circumstance”(Nord, 2001: 12),即“翻译的文本必须考虑译语中的文本目的和文本接受者”。翻译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the translation purpose justifies the translation procedures”(目的决定手段)(ibid.: 124)。实用文体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递文本信息,或是呼唤译文读者做出某种反应。因此,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和译文的接受者。“异功能翻译”强调的就是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受者之间新的交际情景下的互动”(for a new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urce-culture sender and a target-culture audience)(ibid.: 47-52)。在“异功能翻译”的策略指导下,原文是一个提供信息的信息源,但不是译者首要考虑的标准。译者根据译文在译语语境中文本的功能,可以选译重要的信息,可以删除原文中的某些信息。因此,实用文体的翻译可以根据目的语的文本特点和功能对原文形式进行灵活的改动,根据原文本的信息重新建构译语文本。 在异功能策略的指导下,通常采用改写或仿译的方法翻译。

3.1 改写

改写即根据译语文本的特点与功能,对源语表达形式进行改写。由于英汉分属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字体系,加上东西方文化差异显著,语言的异质性十分明显,鲜明地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词汇形态、句式结构、语篇的衔接方式、语法范畴、各种文体的风格和功能特点等等。这些天然的语言障碍使得实用文体的翻译不能字对字、句对句地机械翻译,而应以整个文本为翻译的单位,根据译语相应的体裁特点和语言表达习惯对原文进行重写。释意派理论也认为实用性文体的翻译是基于写作技巧上的一种重新表达的艺术。改写的单位主要是句子和篇章,而不是拘泥于具体的词语。例如以下一则新闻导语的翻译:

(2)在今年4月举行的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上,国台办宣布了“促进两岸交流,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向台湾同胞开放报关员考试。日前记者在昆山海关了解到,在昆山共有25名台胞报考了祖国大陆报关员,报考人数居全国县级市第一。

译文:25 Taiwan compatriots in south Jiangsu’s Kunshan city have signed up for the mainland customs broker qualifications exam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thanks to the favorable policies the Chinese Taiwan Affairs Office announced to be effective as of last April.

英汉在新闻导语的结构形式上差异很大。汉语叙事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来进行叙述;而英语新闻却恰恰相反,导语并非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而是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性递减方式出现——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突出重要的新闻事实,而随后是对前面新闻内容事实进行内容上的扩展和补充,从而使内容更为完整。以上这段译文按照英语导语的文本特点及功能,改写信息的排列顺序,并根据译文在目的语中的功能删除了多余的信息,从而使译文简洁明快,逻辑严谨,并有效地达到英语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效果。

由于英汉文体特征的差异,有些文本的翻译需要改写整个语篇结构,原文在翻译过程中只是提供主题信息,具体的行文格式和表达由译语语境决定。如下面这则广告的翻译:

(3)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历届国家名酒评比之冠,尊为国酒。

Carefully Brewed

Pure and Mellow

With a long-lasting Aroma(陈宏薇,2004:221)

该译文对原文整个语篇进行彻底的改变,实际上是用英语重新创作的广告。从字面上看,译文和原文差别很大,似乎偏离了原文的内容,但它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广告的交际目的。

异功能翻译的策略下,原文的功能是由译语环境来确定。除了语篇结构上的改写,还有功能的改写,即根据文本在译语环境中的功能来翻译。比如汉语的旅游资料文体,除了信息功能,还具有很强烈的“移情”功能(或“呼唤”功能)。汉语的旅游材料人文色彩浓厚,注重旅游资源的社会身份(如:社会影响,历史沿革)和人文特色(如占用大量篇幅来引用史书,文学作品,对景点的颂扬和描述),景物的描写“情景交融”;然而英美的旅游篇章重在景点的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等方面的纯信息传递,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则着笔不多。可见,英美旅游资料文本主要是信息功能。在进行汉语旅游资料的英译时,应根据英语旅游文本的特点进行改写,通常淡化文本的“移情”功能。例如:

(4)“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时,人依栏杆水拍堤。”这是古人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西起胶洲湾入海处的团岛,东至崂山风景区的下清宫,绵延80多华里的海滨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长轴画卷。

译文:Qingdao is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 It is not hot in summer and not cold in winter. The 40-km-long scenic line begins from Tuan Island at the west end to Xiaqing Gong of Mount Lao at the east end.(张宁,2000:56)

在此,译文中改写了原文中引用古诗的“移情”功能,淡化了原文的文化意义,符合英文旅游资料以信息功能为主的特点。

3.2 仿译法

仿译法是以读者为中心、基于文本功能和译语文化的一种翻译方法。通常以套用译语的习惯用语、名言、警句、谚语等模式来翻译原文的信息,使译文更加符合译文读者的心理文化模式,从而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及相应的文本功能。这种方法常用于广告口号、标语、公示语等体裁的翻译,因为这些实用体裁强调的是文本的呼唤功能。例如:

(4)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速效救心丸的广告口号)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译文中巧妙地仿拟英文家喻户晓的谚语,虽然形式上与原文相差很大,但有效地传递了原文的功能。公示语的翻译也几乎都是以译文读者为中心,采用译语文化中的习惯表达方式翻译,使读者去行动、思考或感受,按照文本作出反应,实现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如:“碧水清清,却亦无情,河湍势险,请勿戏水!”译为“Danger! Deep water! ”,既有效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又能提醒读者注意安全。

4. 结论

由于实用文体注重实用性,翻译的过程中应从具体文本的功能出发,以异功能翻译为策略切入点,对原文进行语篇结构或功能的改写,或仿照译语文化中的惯用表达,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内容,又能有效地传递文本的功能。当然,异功能翻译的原则只是指导实用文体的一个宏观策略。由于实用文体的题材广泛,各体裁又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在翻译实践中应灵活采用各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Newmark. A Text of Transl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9-43.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2,47-52,124.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21.

康宁. 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J]. 中国翻译,2005(5):88.

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探究 篇4

功能翻译论是翻译领域新的突破, 改变了翻译对等原则下的翻译, 不局限于原文, 以翻译目的和译者行动做到指导, 着重强调翻译的适应性和选择性。翻译需要从功能性出发, 促进翻译实践, 跨越文化差距, 准确的进行表达。在广告翻译当中, 功能翻译论的直接影响就是翻译后的广告内容能够恰当、准确的表达, 进而提升广告的整体效果。

一、功能翻译论的概念与特点

功能翻译论是为了满足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需要而总结出来的翻译理论, 是翻译领域新的突破, 改变了翻译对等原则下的翻译, 不拘泥于原文。最初应用于英语和德语之间的翻译, 打破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障碍, 使翻译更具目的性和实用性。随着国际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 翻译工作逐渐增加, 对于翻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功能翻译论在经济领域的交流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产品广告宣传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对外贸易当中, 广告翻译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宣传效果。广告翻译一旦出现问题, 未能准确的进行宣传和表达, 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广告的作用, 影响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而在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在翻译广告的过程中, 能够结合产品结合企业文化, 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面向产品的用户, 考虑其实际需求, 以更加准确的进行翻译表达[1]。

二、广告翻译的实际需要

广告是一种宣传和营销的方式, 进行产品信息的推广, 传达给消费者, 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进而达到服务促销的目的。随着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 进出口产品数量与日俱增。在进行产品的宣传和促销当中, 需要对广告进行翻译。而广告翻译的效果则会影响广告的宣传效果。因语言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不同, 所以在进行广告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和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而不能仅根据原文进行对照翻译给消费者带来误导。由此可见, 功能翻译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能够更加准确的传达广告内容所表达的含义。很多广告具有其特色, 同时蕴含着本土文化, 直接进行翻译很可能失去了其自身的特色, 无法达到预期。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不仅要理解产品广告本身要表达的内容, 同时要考虑消费者的理解, 从对方的文化背景出发, 建立便于消费者理解的语言环境, 融入外国文化, 然后进行翻译表达, 在广告画面不变的情况下, 能够将本来的意思准确的进行传达, 这是广告翻译的实际需要[2]。

三、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 广告翻译在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转变了传统的翻译理念, 更侧重于广告翻译的目的性表达, 而非原意的完全表达。广告内容原意固然重要, 但是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虑, 要以广告宣传为目的, 最重要的是让消费者理解。传统翻译将广告原意准确的表达出来, 引用功能翻译论这一理论则作为指导, 参考广告原意, 着重翻译效果, 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考虑, 结合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 更加巧妙的进行传达[3]。

比如广告语“Finest food, most attractive surroundings, and friendly disposition”直译为“最好的食物, 最吸引人的环境, 友好的接待”, 虽然准确表达了广告的原意, 但是广告的效果受到了损害, 根据功能翻译论将其翻译为“风味独特, 环境优雅, 服务周到”, 语言简洁、凝练, 同时将广告原意加准确的表达出来, 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翻译时, 要充分考虑广告的目的和动机, 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打破原文的格式, 发挥语言优势。比如自行车广告“Think once.Think twice.Think bike.”, 直译为“考虑一次又一次, 决定还是自行车”, 原本在英语语境当中是具有特色的表达, 直译成汉语则失去了新意, 将其翻译为“左想想, 右想想, 还是自行车最理想”, 节奏感强, 广告原意也巧妙地表达出来。翻译后的广告内容能够恰当、准确的表达, 广告的整体效果也得以显著提升。

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是以宣传效果最大化为目的进行的, 要求广告翻译巧妙、简练和准确, 能够吸引消费者并得到其认可, 广告翻译也就取得了成功, 功能翻译论的作用和价值也充分体现出来[4]。

结论:

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改变了以完整表达原意的传统的翻译模式, 使广告翻译更具目的性, 基于广告原意, 更加巧妙的进行表达, 以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 与当前日益密切的不同国家之间经济交流相符合, 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功能翻译在广告翻译中发挥者重要的作用, 实现了二者的有效融合。功能翻译论在实践应用当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促进了广告翻译的进步, 更好地服务于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摘要: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 翻译工作在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在经济交流当中需要翻译, 保证沟通的顺畅。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的过程中, 翻译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告的效果。功能翻译论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 从全新的视角翻译, 基于原文而不局限于原文。文章以功能翻译论视角下进行广告翻译的探究。

关键词:功能,翻译论,广告翻译

参考文献

[1]郑丽.功能翻译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8:419-420.

[2]祁心, 李洁, 田博.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生态翻译思想研究——以汽车广告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60-64.

[3]盛雪滢.功能翻译论视角下公示语汉英翻译[J].科技信息, 2009, 10:119-120.

功能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映射 篇5

功能翻译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映射

翻译在技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科技翻译更是先进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忠实性原则、译者主体地位、翻译标准多元化和连贯性法则等方面入手,讨论了如何利用德国功能翻译派的目的论指导科技翻译.

作 者:邬玲琳 张维维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刊 名:湖北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24(9)分类号:H059关键词:功能翻译 目的论 科技翻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看幽默翻译 篇6

【关键词】幽默 功能翻译理论 喜剧表演

一、引言

“幽默”一词源自西方,一般认为是国学大师林语堂于1942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被翻译成“幽默”一词而引入汉语。中国古汉语中,“幽默”一词最早现于屈原《九章·怀沙》中“煦兮杳杳,孔静幽默。”现代汉语中,“幽默”指的却是一种“运用滑稽,双关,反语,谐音,夸张等表现手法,把缺点和优点,缺陷和完善,荒唐和合理,愚笨和机敏等两相对立的属性不动声色地集为一体”的一种艺术手段。在生活中,幽默不仅是一种语言或非语言的艺术,使用简洁,风趣,生动而又形象的语言表达观点或看法,更是一种人生的艺术,在融洽人际关系方面常常可以起到奇效。幽默紧紧依附于其存在的文化之中,有及其强烈的文化因素。应对幽默翻译时,功能翻译理论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代表人物为莱思(KatharinaReiss)、弗米尔(Hans. Vermeer)、诺德(ChristianeNord)。

在其1984年与弗米尔合著的《翻译理论基础》中,莱思提出在一篇文本的多个功能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原文本的所谓“skopos”(目的,功能)。不同的“skopos”所对应的翻译过程中的对等程度也是完全不同。而这种对等程度的最终确立却是必须借助原文的文本类型的分析。

功能翻译理论是对等理论的突破与发展,把翻译从原语文本的镣铐下解放了出来,从译者的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 为翻译理论界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译者在翻译过程的能动作用也因此提升,译者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三、欧美喜剧演员作品翻译分析

1.欧美喜剧演员简介。Stand-up comedy一般国内翻译为“脱口秀表演”,类似于中国的“相声”中的“单口相声”,是美国喜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脱口秀演员(Stand-up comedian)是职业创作段子并表演的演员,他们活跃在全美各地的脱口秀俱乐部及电视,电影中。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美式“脱口秀”也逐渐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年纪观众喜闻乐见的Ellen Show, the Daily Show上都有典型的脱口秀表演。其中有的翻译趣味横生,有的也乏善可陈。

2.译本分析。Comedy Central 电视台主持人Jon Stewart的一段访谈显示了功能翻译理论在幽默翻译中的优势。以下是其于2008年9月18日采访英国前首相Tony Blair时的一段对话:

原文:J: Could you have done that as the Prime Minister, or would that be...Do you think that would have been scandalous.

T: It would have been complicated, for sure. Because in many ways it was a private decision. My wife is a Catholic. My kids were brought up as Catholics.

J: My wife is a Catholic, I am Jewish.

T: How does that work?

J: Very interesting. We are raising the children to be SAD!!!

译文:

乔:在首相任内的时候你会这样做么?还是说你觉得这样会成为丑闻?

布:这样肯定会让事情面的复杂,肯定的。因为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毕竟是个个人的决定。我的妻子是天主教徒,我们也以天主教徒的方式抚养我们的孩子。

乔:我的妻子是天主教徒,我是犹太教徒。

布:那你们怎么教育...

乔:很有趣,我们的方式是我们抚养孩子让他们悲伤。

在这段对话之前,Jon Stewart正在和Tony Blair谈论其不久之前的转为天主教徒之事。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首相的布莱尔的回答有板有眼,措辞小心。Jon想要的放松,调节的气氛的效果远没有达到,于是他开起了自己的玩笑。众所周知,在英美国家,宗教信仰是大部分家庭生活的重要部分,在这里,布莱尔所说的“My wife is a Catholic. My kids were brought up as Catholics”暗示为了给孩子一个统一的世界观,他转为了天主教徒。此时,Jon Stewart说道自己的妻子是天主教徒,而自己却是个犹太教徒。当布莱尔问他这怎么行得通的时候,Jon Stewart抛出了他的妙语(punchline):我们这样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悲伤。

这段文本的翻译的精华在于最后的妙语。若论意义的对等,译本中的翻译尚可接受。然而从功能翻译理论来看,该翻译未达到幽默效果。应该在这句翻译的后面,使用括号的方法加上对于文化背景的介绍,让中国观众明白Jon Stewart是在讽刺“父母的宗教信仰决定孩子的世界观”的这种看似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但实际上没有逻辑的观点。

四、结语

幽默翻译的目的是要在目的语中制造幽默效果,由于不同文化中对于什么是幽默的,什么不是幽默的,怎样说才够幽默都有不同的规定,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能够太遵守翻译的对等原则。在这种背景之下,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于幽默的翻译提供更好的指导。为传递幽默效果,让译入语读者理解欣赏,在译入语中寻找在功能上与原文对等,而不是意义上对等的翻译方法不失为一条可取的路径。

参考文献:

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功能 篇7

一、制约功能

在文学艺术领域, 作者对信息的传递以及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 都离不了语言的表达, 而语言表达又总是在特定语境环境下进行的, 这就决定了语境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制约功能, 译者对原文信息的翻译不能脱离原有的语境环境, 翻译语言的运用必须依赖于语境。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缺少了语境, 那么读者在后续的阅读活动中可能无法猜出译文中所要表达的涵义。具体而言, 就是译者无论是在语料的选择上, 还是语言运用方法的选择上, 都要受原有文学作品语境的制约, 否则不仅难以保证文学翻译的质量, 还容易造成歧义或理解上的偏差, 无法对原有的文学现象进行完整的表达, 如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 如果译者不结合语境进行翻译, 很容易造成文学翻译上的错误。

二、衍义功能

众所周知, 词语在词典中的语义和解释只能表明符号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而一旦词语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 词语的表达意义和文学意义则可以演变成符号、意义指向具体对象物的关系, 词语的所指意义上的变化经常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学表达效果, 这无疑对译者的文学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例如, 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概括泛指意义确指化、意义具体化等, 其实质就是词语语义本身在特定语境环境下发生的延伸、变异、转移、敛缩、增殖等, 语境为译者提供了各种信息, 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原文, 如果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脱离语境, 则翻译后的材料会显得非常生硬和“失彩”。

三、阐释功能

语境的阐释功能主要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 言语环境对语言形式有一种阐释的作用, 特定语境能使语言形式与某个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 最终达到语义阐释的目的。在文学艺术领域, 很多艺术性的表达都不是直接说出来的, 而是借助特定的语境传达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读者需要通过个人的理解和想象去补充与完善。再者,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书面语言的表达同样会受到特定文化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 语篇的文化因素都与该民族的社会习俗、心理特征、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 译者在文学翻译活动中, 需要在充分理解特定语境的前提下, 积极的补充和丰富语义, 将原作品中的言外之意进行积极的表达和努力的体现。同时,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还必须全面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 真正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此外, 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不同, 文学作品更加强调语言表达的朦胧美、含蓄美, 所以很多环节的表达不会过于浅露或直白, 这必然会给一定的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 语境的阐释功能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译者唯有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文化, 才能做到对原作品思想内容的准确传递。

四、补充功能

在文学领域, 语境的补充功能在很多环节都会得到有效的体现, 如有些省略号虽然省略了一部分内容, 但是读者可以借助语境补充话语中的空白, 再如在对话或书面语交际中, 会大量地出现省略形式, 对词语和句子的省略不仅不会影响到读者的理解, 还可以让语言表达避免冗繁, 提高了语言的精炼程度。因此, 译者在开展文学翻译活动时, 要充分理解原文中的语境, 全面把握语境的补充功能所起到的作用, 避免相关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遗漏和“变异”, 做到对原有文学作品的充分尊重。

结语

综上所有, 由于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功能的多样化, 反映出了语境在文学翻译领域作用的举足轻重。艺术意境的再传达, 对译者而言, 有相当的自由度, 但这种“自由”必须建立在对原作语境各因素的全面准确把握基础上, 尤其是过去不太受人重视的非语言语境因素, 否则, 要么因吃不透语用含义而“死译”, 要么因理解错误而“误译”甚至“乱译”, 对翻译的高质量是一种致命的伤害。无论是对于直接的、低层次的上下文语境, 还是间接的、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语境, 它们都是文学翻译中需要经常面对的因素, 并共同对文学翻译的过程产生影响。因此, 作为一个合格的翻译者, 一定要有整体化、动态化的翻译理念, 不能只是对原文信息的孤立、静止、局部、片面地理解, 而是应当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 多进行整体观察和反复解读, 准确传译特殊语境环境下的特殊意蕴、旨趣和文学现象, 确保文学翻译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摘要:文学翻译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 不仅要求翻译者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和外语翻译技能, 还要广泛涉猎文化、哲学、历史等专业相关知识, 在翻译过程中做到对源语和目的语的准确运用和熟练运用, 在翻译活动中要最大限度的忠于原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关于原作者的背景性意图, 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的人际角色关系等。对此, 本文选取“语境”这一研究角度, 重点就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及其有效运用进行分析, 进而为文学翻译的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语境,文学翻译,功能

参考文献

[1]郑诗鼎.语境与文学翻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朱珠.置身庐山中方知真面目——语境视角看成语英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3) .

[3]孙瑛瑛.试论语境在语义理解中的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02) .

[4]张永花, 吴颖.论《傲慢与偏见》中翻译关联理论之语境的翻译[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08) .

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汉译日中的应用 篇8

一、关于功能翻译理论

所谓功能翻译理论是指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 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 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其中还有美国学者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和英国的翻译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类型理论。论能翻译理论产生至今大致已经历了三代的变化, 其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提出“文本类型”理论的同时也是功能翻译理论奠基人的K·赖斯、提出“目的论”的费米尔和诺德和提出“翻译行为”理论的曼塔利。功能翻译的核心理论是翻译目的论。目的原则试图解决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自由翻译和忠实翻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好的译者和盲从的译者之间的纷争。目的原则与忠诚原则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两大基本原则。功能翻译理论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照以下三大法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诚原则。

二、功能翻译理论在汉日翻译中的应用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样, 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欧美, 发展于欧美, 那它是否只适用于欧美语言体系, 而对于亚洲语言体系毫无关联呢?诚然, 不论是什么样的理论, 从其产生的国家引入到其他国家时往往会产生理解上的差别。但是, 所有语言有其独特性的同时还有和世界所有语言一样的共通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功能翻译理论和汉日翻译的关系, 以及对日汉翻译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本文列举以下例子进行分析说明。

例1:约公元前220年, 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继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 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 (公园1368-1644年) , 又继续加以修筑, 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媲美。

译文:紀元前220年、天下を統一した秦の始皇帝が、北方騎馬民族の侵入を防ぐため、それまで継続的に造られていた防御用の城壁をつなぎ合わせ、完全な防御施設としたもの。明の時代 (1368-1644年) に再修築され、世界最長の軍事施設となった。その文化、芸術的な価値は、その歴史と戦略的な重要性に勝るとも劣らない。 (选自《中国的世界遗产》)

原文是一段对长城的旅游介绍, 属于信息功能的文本, 在于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万里长城, 其中包括长城的建立年代、作用和它的地位和价值。译文基本采用了直译, 但是在对北方一词的翻译上译文没有采用直译而是采用了解释性翻译的策略。因为如果直译的话给人的直观感觉北方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 在不了解中国历史的情况下无法理解所谓来自北方的侵略是何种性质的侵略, 无法体现当时建立长城的战略意义。现译文将之翻译成北方骑马民族, 在这个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北方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位置, 指出北方有一个民族, 而且那个民族的特征是擅长于骑马作战。由此可见, 当时这种特殊的背景下秦朝的统治者从战略防御的角度考虑才建立的现在我们看到的万里长城。综上, 对于一个词的翻译如果不恰当的话会让人不知所云, 甚至会影响对全文的理解。而像这种属于信息功能的文本旅游介绍, 最重要的是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对方, 更要求翻译的谨慎性。译文将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诚原则完美地结合于翻译当中。

例2: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 延绵伸展72000公顷, 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超过4800米, 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形态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

译文:九寨溝は四川省北部にあり、7万2千haもの果てしない広さをもち、狭く長く続く九寨溝の谷は海抜4, 800mを超え、一連の多種類の森林生態系を形成している。

例2是一段对九寨沟的地理描写, 属于信息功能的文本。原文中的延绵伸展一词是典型的汉语惯用语, 也体现了汉语用词华丽简洁的特点, 而在日文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语。若硬着头皮直译不但不能正确地表达意思反而会破坏译文的意境, 让读者不知所云。译文运用了解释性翻译策略, 将之翻译成もの果てしない広さをもち, 语言简单易懂, 同时原文的信息也得到了很好的传达。

三、结语

在对资料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不能只单纯地翻译词和句子, 更重要的是要对资料的全面理解和对信息的准确传达。不能要求刻板的形式对等, 要把握全文动态对等。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减、改译、补充说明等, 让译文更便于理解, 起到信息的有效传达。

参考文献

[1]藤濤文子.翻訳行為と異文化間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機能主義的翻訳理論の諸相[M].松籟社, 2007年.

[2]別宮貞徳.誤訳迷訳欠陥翻訳.文芸春秋.1981年.

功能翻译论 篇9

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产生首先是从相关语言学的发展开始 (即20世纪30年代以语言学为中心的多语言的同步研究及多语言体系的相互关系问题) ,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出现了语言学翻译理论并得以发展, А.В.Федоров在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把翻译看作是“与语言和文学相关的创造性活动, 不可避免地使两种语言连接在一起, 用一种语言手段解决另一种语言的任务”[Федоров, 15]。类似的翻译手段为学者们提出了一些现存问题, 例如, 翻译中语言间相互关系的确定、翻译中处理方法的分类、非等价词汇的翻译、专有名词和熟语的翻译、原文和译文的分歧等。对这一方向的研究终归是关注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的契合与分歧, 并把翻译理解成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一种语言符号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符号。最为典型的就是Л.С.Бархударов的观点。这种对翻译的态度在当时是完全符合标准的, 在И.И.Ревизин和В.Ю.Розенцвейг的《一般翻译和机器翻译基础》 (1964) 一书中认为翻译本身就是对告知的转变, 或是变体。

显然, 上述观点与翻译的交际功能手段没有任何联系。它具有局限性, 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翻译理论中译者本身的活动。

翻译理论思想最大的飞跃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当时涌现出大量译作和翻译问题的专著, 大多数新观点都依据俄罗斯境外研究 (Ю.Найда, Дж.Кэтфорд) 。而俄罗斯本土则出现А.Д.Швейцер的著作《翻译与语言学》 (Швейцер, 1973) , 与其后续著作《翻译理论:地位, 问题, 方法》。而А.Д.Швейцер的观点也是在境外众学者 (Г.Йегер, О.Каде, Г.Тури, Ю.Найда) 创作研究和观点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首先来源于莱比锡学派的翻译理论基础。

А.Д.Швейцер的观点中, 主要概念是关于交际目标、交际效果以及考虑到篇章的广泛需求而划分的篇章功能主导等。有关翻译活动任务的观点主要是依凭О.Каде提出的交际活动图示理论。О.Каде很准确地划分了翻译作为交际活动的现有阶段:1.翻译活动, 本质上可分解成两个有相互关联的交际活动——发出者与译者的交际、译者与接受者的交际;2.译者轮流扮演接受者与发出者的角色, 这种角色的交替本质上影响着翻译过程[Швейцер, 63]。交际通过篇章的形成来实现, 因此А.Д.Швейцер对篇章的功能性特点特别重视。

篇章的这类特点绝非偶然产生:它们是由话语发出者的交际目标所决定的, 篇章的接受者可以理解篇章作者的意图, 并对接受者产生交际影响。由此А.Д.Швейцер提出了三段式因素:1.交际意向, 即交际目的;2.篇章的功能参数;3.交际效果。对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 А.Д.Швейцер认为, 译者在原文篇章的功能主导基础上揭示以此篇章为基础的交际意向, 并创造最终的篇章, 试图达到与此意向相关的交际效果[Швейцер, 147]。

这一观点的成立也受到莱比锡学派代表А.Нойберт及美国语言学家Ю.Найда的观点的影响。从А.Нойберт的观点中А.Д.Швейцер把翻译的相符性划分成两种形式:1.原文内容与译语标准的相符;2.翻译语用角度的相符[Швейцер, 76]。而Ю.Найда在翻译理论中加入了翻译获得者的反应与原文获得者的反应相一致的功能等价性概念。

交际功能的出现意味着翻译理论逐渐在医治自己的“儿童病”, 此病的症状就是对所译篇章的语言本身的组成部分特别关注, 注重翻译上的转换。

现今在研究翻译特点、影响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各个因素的时候, 找到了一个领域, 对于交际参与者, 也就是说对于带有指令和意向的原文创造者和对于带有对译文反应、需求和民族文化特点的译文接受者来说, 这一领域至今还是空缺的。换句话说, 产生了翻译过程的“人化”, 摆脱了一般的、由一种语言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技术转化, 而变成一种按照В.Н.Комиссаров说的“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更广泛范围”的研究。

“翻译的交际功能手段”概念首先在З.Д.Львовская的著作中使用 (Львовская, 1985) 。她认为翻译过程总的来说是言语的理解和产生的过程。应该在人的言语活动领域即交际层面寻找翻译理论的主要标准和出发点。交际手段的概念基础是语言意义和言语涵义两个概念的区分, 包括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从属关系[Львовская, 75-76]。

把翻译过程看作是言语活动类型进行研究是本文的重点, 原因如下:

1.言语交往的最终阶段是把交际涵义从篇章中分离出来。但是解释者可以在对比语言意义和对每个言语环境来说很重要的非语言因素的时候理解篇章的涵义。然而, 涵义的语言和非语言构成的一般规律, 不管在原语篇章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 (“原文作者→译者”) , 还是在译语篇章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 (“译者→译文接收者”) , 都是表现在交际层面的。

2.每个准确构建的篇章都具有语用方向。在两种语言接触时, 译语篇章的语用方针原则可以考虑一系列与文化历史、民族、社会和操译语团体的相关特点的一系列补充因素。这些因素同样要求在交际层面进行考量。

3.必须关注篇章涵义的语言和非语言成分, 即关注交际层次, 此研究方向超出了对语言间体系、规范、惯例层次上现存特点的研究。

4.评判翻译过程的主要业务原则与译语和原语篇章相符性的主要标准就是两种语言篇章的交际功能的相符性[Львовская, 75-76]。

与初期翻译理论中使用的方向相比, З.Д.Львовская大幅度拓宽了翻译过程的研究领域。本质上, 融入了两种语言交际的全部过程, 此过程由原语篇章的生成开始, 由译语篇章的解释为结束。换句话说, 此过程是指交际过程, 它具有一定的结构, 并对自身无论是语言还是非语言成分 (非语言成分特别重要) 都产生影响。

如果把З.Д.Львовская的观点看做是翻译过程的一种模式的话, 那么这一过程可如下进行:

在初级阶段, 鉴于交际参与者与言语环境的相互作用, 在交际参与者的意识中形成了言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即主要交际任务) 。动机和目的通过创立有一定涵义和思想结构的篇章而得以实现。在这一阶段可以选择一系列语言手段来表达篇章中的思想来形成篇章。

在下一阶段, 篇章涵义的解释由篇章接受者去完成。在两种语言交际的条件下解释者就是译者, 译者会把篇章的概念意义与言语环境的构成成分相对照。在此基础上, 由篇章提炼出其蕴含意义, 由此可以看到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相互关系, 尤其是译者本人所知的背景知识。

再下一阶段是带有原语篇章意义的译语篇章的形成阶段。在译语篇章中帮助表达意义的语言手段与原语篇章中的语言手段是有一定区别的, 这里是指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在最后一个阶段, 译语篇章的接受者对其篇章的涵义内容进行阐释, 并把此篇章的概念意义与言语环境的构成成分相比较。

在这一观点中, 言语环境起重要作用, 若不考虑言语环境就不可能正确地形成原语篇章, 也不可能解释译语篇章。言语环境可以定义为篇章作者的个性、言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篇章解释者的个性、交际地点和时间、言语对象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Львовская, 90]。这里, 在言语环境的构成中可分为两类情境——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交际环境 (包括篇章作者的个性及其动机和目的, 交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 解释者的个性) , 在篇章中描述的具体环境 (包括言语发生是关于什么或关于谁, 所描述的行为或事件的地点和时间, 篇章中描写的人物、实物及现象特征等) [Львовская, 92]。

所述理论观点与早先的翻译模式有些不同, 特别是与И.И.Ревзин和В.Ю.Розенцвейг提出的情景指物模式不同。情景指物模式只考虑到理解原语篇章与生成译语篇章的语言学因素, 也就是说, 什么样的所指物是由原语中一定的语言单位所指, 借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能够指称译语中的现实对象。而З.Д.Львовская坚持认为应该考虑到非语言学因素, 准确来说是考虑到语言学和非语言学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З.Д.Львовская并没有忽视言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言语不是一种自行构成存在的, 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手段。“无论言语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它都是一种影响信息接受者及其意识与行为的意向”[Львовская, 123]。按此观点, 篇章的意义结构中不仅可以分离出语义亚结构, 而且还可以分离出语用亚结构。“篇章的语用亚结构的顶峰通常是由篇章的主要构想、篇章的首要任务所构成的, 即篇章生成的主要交际任务[Львовская, 130]。其实, 这种主要交际任务要通过译者在翻译原文时候来体现。作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中介, 翻译通过翻译活动可对译文接受者产生影响。由此, 对译文接受者产生影响的任务是艰难的, 因为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的知识背景下存在差别, 这种差别是由原文作者和译文接受者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民族与社会团体的分属不同而造成, 这是其客观原因;而主观原因在于个性层面的不同造成 (包括兴趣与职业、政治观念、背景文化知识、个人喜好等) 。译者的任务就是通过相应的篇章语义亚结构的变换来减少差别,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完全同一的篇章是不存在的。因此原文作者在说到译文对等性并遵循现实性原则的时候, 通常都会有根据地指出“译文篇章只是从本质特点上对外语接受者产生的影响, 而与原文对其接受者的影响效果并不完全一致”[Львовская, 155]。

Л.К.Латышев为翻译交际功能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 翻译满足了一定的需求, 同时译者满足了社会需求, 并由此指引社会制定。Л.К.Латышев的观点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翻译的社会功能概念。他认为翻译的社会功能是“翻译能够保证两语言间接地交流, 这种交流与一般同语言交流可以最大程度地接近”[Латышев, 15], 因此翻译的社会功能取决于在作为语言中介者的译者帮助下参与交际的人们能够直接地交流。此外, 翻译的社会功能在传统需求中也有所体现, 根据译文篇章的传统需求, 如果接受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语言, 就应该使接受者像看原文一样地理解[Латышев, 10]。译文在完成其社会功能时所遭遇的障碍就是民族语言障碍。民族语言障碍的产生不仅是因为借助译文交流的交际者是操各种不同语言的, 而且是因为交际者之间存在各种差别, 这些差别决定了此交际者隶属各自的文化。民族语言障碍的构成可分为:原语和译语体系与规范不同;操两种语言的人的言语习惯不同;操两种语言的人的信息储备存在分歧。译者的任务就是消除民族语言障碍, 因此, 翻译是民族语言的传播, 即“交际的最直接传达, 在此过程中译者要完成对典型的民族语言特征的转换”[Латышев, 23], 同时保留交际参与者的个性特征。消除民族语言障碍后的交际对译文的接受者会产生影响, 但是译文接受者的反应能完全符合原文接受者的反应是个理想状态, 实际上是达不到的。

正如之前所述, 翻译已开始在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更宽的范围内研究, “交际”一词是最基本的, 因为它能够预测到一切带有需求、动机、目的, 并对所理解的篇章有所反应的“活的交际者”的存在, 由此在现实言语环境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就是由翻译在两种语言的交际环境下完成的, 这其实也是翻译的交际功能手段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Комиссаров В.Н.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ое переводоведение в России:Учеб.Пособие.М., 2002.

[2]Львовская З.Д.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перевода (на материалеиспанско гоязыка) .М., 1985.

[3]Латышев Л.К.Технология перевода:Учеб.пособие по подготовке переводчиков (снем.яз.) .М., 2000.

[4]Латышев Л.К.Перевод:проблемы теории, практики и методикипреподавания.М., 1988.

[5]Федоров А.В.Введение в теорию перевода: (Линквис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2-еизд., перераб.М., 1958.

[6]Швейцер А.Д.Перевод и лингвистика: (Газетно-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й и военно-публицистическийперевод) .М., 1973.

功能翻译论 篇10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 (Katharina Reiss) 、赫尔兹·曼塔里 (Justa Holz-Mainttari) 、汉斯·弗密尔 (Hans Vermeer) 和克里斯蒂安·诺德 (Christiane Nord) 为代表的一个翻译理论分支, 是“迄今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译学流派” (谭载喜, 2004:255) , 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一支劲旅” (杨晓荣, 2001) 。该派理论自1987年被介绍到中国以来, 译界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据考证 (卞建华、崔永禄, 2006) , 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译员培训, 我国学者对其引进除综述、评价外, 借鉴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翻译批评和翻译策略研究, 而运用到翻译教学则少之又少, 相关论文论著寥寥无几。本文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出发, 联系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翻译学习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探讨功能派翻译理论对这一特殊群体翻译教学的意义, 认为功能派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翻译功能, 重视译者的社会性, 符合理工科英语翻译教学期待。

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 因此又称为功能目的论。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其对教学的意义, 因此下文将分功能派理论和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两部分来阐述。

(1) 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翻译对等论盛行的20世纪70年代, 其产生预示着翻译理论从静止的语言学研究类型向重功能、重交际的翻译分析途径转变 (Munday, 2001:77) 。四位代表人物中, 尤以弗密尔的“目的论” (skopos theory) 和诺德的功能主义途径 (functionalist approach) 著称。

弗密尔在同行赖斯的基础上发展了“目的论”, 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Vermeer, 1996) 。其论述也早于曼塔里的“翻译行为论”, 但两者可以说是同一理论, 都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文的行为。原文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协商, 被操作, 不同的目的产生不同的译文。“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三大原则: (1) 目的原则。弗密尔 (1996) 认为, 每一个文本都是为了相应的目的而产生, 为特定的目的而服务。翻译的目的涵盖了时间、地点、环境、交际媒介, 更为重要的是它将译文接受者考虑了进来。 (2) 连贯原则。连贯原则是指翻译必须在目的语读者的环境中是可以理解的。翻译的任务即在已知目的语读者的知识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得出一个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有意义的译文。 (3) 忠实原则。忠实原则是指译文和源语文本之间的语际连贯。在“目的论”看来, 翻译是把之前的信息 (源语文本) 再现 (目的语文本) 。那么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联。“目的论”的这三大原则是按等级排列的, 目的原则居首, 语际连贯又重于语内连贯。另外, 弗密尔还认为, 翻译的本质主要由目的和委托/要求 (commission) 共同决定, 在衡量翻译行为时, 充分 (adequacy) 比对等 (equivalence) 重要。

弗密尔目的论的一大优点是它允许同一原文在不同的目的下可能存在不同的译文。但也正是这一点受到了一些学者批评, 认为目的理论对信息来源的原文本重视不够。诺德、弗密尔的弟子, 在老师及几位功能派前辈的基础上, 形成了自己的功能翻译观, 探讨了以翻译为目的的语篇分析理论, 把原文分析列入了理论范畴。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主要立足于翻译培训, 认为功能主义途径的三方面对译员培训十分有用, 即翻译要求, 原文本分析和翻译问题的分析 (Nord, 1997) 。这三方面也正是诺德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目的论”和“功能主义途径”理论的阐释打开了翻译理论的新视角, 使翻译理论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2) 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译员培训, 因此在翻译教学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见解 (杨萍, 2008:121-122) 。首先, 它强调译者的社会作用。翻译被看成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着手翻译前, 译者须充分领会翻译目的和委托/要求, 在发起人, 委托人, 原作者, 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使用者之间进行协调和沟通。其次它还主张翻译要首先明确译文的功能, 然后才是源语文本的分析, 这实质上可归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即翻译前, 老师先让学生明确翻译在目的语使用和文化层面的预期功能, 如译文的受众, 译文文本的传播媒介, 译文生成的动机, 译文文本接受的时间、场合等。这样做是因为交际情景可以决定文本的语言和非语言特色, 而清楚地了解译文文本的使用场合和应达到的目的与高质量译文的产生息息相关。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功能派翻译理论对高校理工科英语翻译教学的一些启示。

三、对我国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翻译教学的认识

“翻译教学”, 或“翻译的教学” (translation teaching) 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 受到了广大学者, 尤其是翻译方向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清华大学教授罗选民 (2002:56-57) 对其进行了界定, 他认为“翻译的教学”是大学生翻译教学的通用术语, 由“大学翻译教学”和“专业翻译教学”组成, 前者针对的是非外语的人文社科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本文探讨的对象将缩小到理工科专业学生。

“理工科专业学生”涵盖大学生, 硕士研究生, 甚至是博士研究生。翻译教学作为他们英语学习的一部分, 意义十分重大。事实上, 不论是他们在校毕业论文的撰写, 还是学生毕业后在公司从事相关工作, 涉及外事联系, 合同翻译等, 无处不见翻译的重要性。因此很多理工科专业学生感慨, “语言就是力量” (Language is power.) 。对英语, 尤其是翻译学习热情高涨。另一方面, 理工科专业学生在我国高校学生人数总和中占绝大多数, 其中有一部分在学习阶段, 除了有良好的专业成绩外, 也奠定了夯实的语言基础。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 通晓英汉双语且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前景十分可观。

理工科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十分重要, 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 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相比 (更不用提英语专业) , 尽管理工科学生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 但这一群体的英语底子相对薄弱。传统翻译教学的“金科玉律”, 即严复的“信达雅”只是美好愿景, 难以企及;其二, 高校学习的目的之一即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准备。因此, 鉴于理工科学生日后从事工作的特殊性, 他们往往更注重效率、效益, 这也反映在翻译上;其三, 理工科学生在学习工作中面临的翻译社会性更强。无论是国外学术文献还是工作中技术资料的翻译, 目的都十分鲜明。因此, 翻译时, 译者应在构成翻译这一行为的各要素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

综上所述, 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被赋予了一些特殊意义。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四、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与理工科学生英语翻译教学

翻译是一种技能, 又是一门学科, 不是英语学到一定水平可以自然掌握的 (蔡基刚, 2003:61) 。因此随着大学英语教改如火如荼地进行, 很多高校针对非外语专业学生, 除了加强基础英语的教学外, 开始在高年级开设翻译选修课。笔者于今年上半学期承担了学校理工科专业大三英汉互译 (选修课) 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中, 联系学生选修翻译课动机, 采用了德国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期末考查成绩和笔者对部分学生的调查证明课堂效果较为明显。下面将功能派翻译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总结如下:

(1) 注重翻译理论的讲授

翻译理论可以指导翻译实践, 但传统的翻译课基本围绕翻译技巧讲解, 老师认为翻译理论晦涩难懂, 因而在课上往往避而不谈。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学生知其然, 却不知其所以然。在独立开展翻译实践时, 由于缺乏理论指导, 他们无法从本质上认识文本, 进而不能熟练运用各种翻译方法、策略, 往往事半功倍。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无法胜任高质量翻译的任务。

(2) 采取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

国内传统的翻译课一直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具体说, 即上课时老师先讲授翻译技巧, 联系一些独立的词、短语、句子来阐明技巧的应用, 然后再回到篇章。而且篇章的分析一般重点放在原文的风格, 作者的语言偏好等内在因素的说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 以原文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把翻译限制在语言层面, 忽略了翻译的社会性, 忽视了真实条件下翻译的特征, 也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实用教学的目的。而功能派翻译理论主张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不足, 能督促译员在影响翻译行为的各因素间进行协调, 最后得出有效译文。

(3) 加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文化”不仅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约定俗成的风俗和习惯, 它也反映在语言上。在交流中,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选择的语言或语言的喜好倾向都不一样。刘学明 (2006) 教授通过自己多年的翻译教学经验, 总结了英汉两种语言在习惯用法上如综合语和分散语、聚集和流散、形合与意合等十二种宏观差异。只有真正掌握了两种文化, 并能在两种文化的语言习惯用法中游刃有余才能译出好的译文。

(4) 要在翻译教材、译文评估标准和方法上进行改革

在翻译教材方面, 目前我国翻译教材繁多, 但专为理工科专业学生设置的几乎没有。现有的很多科技类翻译教材也往往遵循传统的编排模式, 重微观技巧, 例证不新, 涉及面较窄;理论常常与译界最新观念脱节。其次, 对学生译作的评估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态度。传统的翻译评估一直遵循“纠错”模式, 老师和学生注意到的只是个别语言层面的错误, 而忽略了从宏观翻译目的和功能出发来考虑译文的充分性。功能派学者认为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译文目的功能失误, 译文在目的语语境下决定功能的各因素失误, 文本失误及语言层面的失误, 而这四种失误的严重性依次降低 (Munday, 2001:83) 。由此可见, 在强调译文“充分”多于“对等”的理工科翻译教学中,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固有的翻译评价体系, 并对其进行改革, 以使定性评估能更好地反作用于翻译实践。

五、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 文中主张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与传统的“求信论”并不矛盾。恰当地将译文“充分”标准应用于理工科类翻译实践事实上也就是对原文的忠实。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 随着国际技术交流的不断深入, 能在双语间自由转换且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仍很匮乏。因此, 今后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大翻译人才培养的力度。此外,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 我们要重视教学改革, 在功能派翻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 逐步加强传统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1.

[2]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M].Manchester:St Jerome.

[3]Vermeer, H.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M].Heidel-berg:TEXTconTEXT, 1996.

[4]卞建华, 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于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5) .

[5]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 2003, (1) .

[6]刘学明.汉英习惯用法对比研究及应用[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7]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 2002, (4) .

[8]穆雷.中国的翻译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 [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4.

[10]杨萍.论功能目的论与中国汉英翻译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2) .

上一篇:培养聋生健康心理下一篇:社会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