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传媒

2024-05-17

新时期传媒(精选十篇)

新时期传媒 篇1

从新闻传媒的传播因素出发,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受众的信息传递兴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拓了新闻媒体的领域,加快了信息传递的宽度、深度、速度。媒体的快速发展,虽推动了新闻业的进步,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的道德问题,不仅触犯了人们的道德底线,而且还严重地阻碍新闻传媒的发展。因此,只有不断解决存在于新时期新闻传媒发展进程当中的道德问题,方能够使得新闻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新时期新闻传媒存有的道德问题

过快发展的市场经济对新闻传媒带来的不利影响,体现在了当代部分新闻传媒从事人员的思想观念上,而且也体现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从业人员的一些违反法律道德的具体操作。

(1)一些新闻媒体责任意识较为匮乏,对国家政治事件的相关报道把关不严格,甚至有些报道出现失真的现象:有的新闻媒体没有正确地了解掌握国家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出台的相关政治改革措施随意评价;有的新闻报纸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道德方向把握不正确,从而错误地引导读者的看法;有的新闻记者对于自身要求不严格,缺少作为新时代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一味地炒作新闻,吸引读者的眼球。

(2)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态度不负责、工作作风不端正,使得新闻失实的问题时常出现:一些记者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为了减少工作量,经常使用“打电话”“听讲解”的采访方式,而较少运用深入调查研究、尽量获取一手资料的采访方式与工作态度;有的新闻媒体盲目转发网上流传的信息,更严重时会将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留言作为新闻来源;有的新闻报纸为了使自身报刊拥有“独家新闻”,不惜触犯道德与法律底线,捕风捉影、恶意损坏别人的名声;有的媒体记者对事件的采访程度掌握不当,对社会新闻的真实性缺少精密的考证,缺少正确的自我防范意识与维护新闻真实的意识,从而引起了新闻官司。

(3)有的新闻媒体为满足一些读者的需求,报道一些格调低下的事件。在部分当代新闻记者的观念中,要成功吸引读者的眼球,就必须迎合当代读者的兴趣爱好,根据读者的需求,事先设计一个新闻套路,最后弄出所谓的“跟踪报道”,但很显然,这样的做法仅仅是为了获取读者的眼球,博取更多的点击率,已不再尊重社会事件的真实性。

(4)新闻传媒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进行着恶意损害的媒体之战。有的新闻媒体在自身的报刊杂志中揭示其它新闻媒体的短处,从而使其它媒体的声誉受损;有的新闻媒体在与其它媒体合作的过程中,缺少应当具有的正确的合作观念,故意诋毁别人。

加强新时期新闻传媒道德规范的对策

(1)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加快研究处于社会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闻传媒道德建设的特征以及规律的步伐,建立更完善的新闻传媒道德规范机制,将报道前监管与报道后监管相融合,更深入地加强新闻传媒道德规范的可行性,让新闻传媒道德规范得到有效地惯切落实。

(2)建立有关新闻传媒道德规范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力来控制新闻媒体的行为。虽然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在本质上有较大的出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将道德规范的限制力量增强,就必须把这些道德规范转变为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实现,因此,要不断地完善现今有关新闻传媒道德规范的法律法规,务必要促进新闻传媒道德规范的法律化。

(3)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对新闻传媒所刊登的新闻、社会热点进行认真谨慎的考证过程,而且要用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对新闻媒体所发布的报纸发行量、视频点击率、收视率等相关数据进行监管,避免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或者名声,随便发布数据,扰乱市场的秩序。与此同时,新闻宣传部门还应当统筹整合市场资源,建立报纸发行量与视听率的部门机构,强制要求相关的新闻媒体定期上交相关数据信息,一旦发现违法法律法规的现象,务必要对该现象进行及时有效地解决。

(4)加强新闻媒体与从业者的道德规范,要求从业者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具体的操作。而对于社会频繁出现的“广告新闻”、新闻媒体间出现的恶意诋毁、社会热点持续炒作、报道格调低下等现象,务必要提出并落实可行性高、符合社会实际所需的解决对策。

新时期传媒 篇2

正处于职业发展顺风顺水之时,沈一鸣为什么选择离开麦肯而加入炎黄健康传媒?炎黄健康传媒具有哪些吸引力?炎黄健康传媒最近在市场上又会有哪些行动?带着这些疑问,《广告主》杂志记者采访了刚刚上任不久的炎黄健康传媒首席执行官沈一鸣。

“我在麦肯健康工作了11年,做到了中国董事总经理的位置,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一直在思考‘Whats Next的问题。当然可以继续在麦肯这个平台发展,但我想尝试换一个环境,到其他行业看看,去迎接新的挑战。对于同处健康传播行业的炎黄健康传媒,以前我也一直关注。我认为炎黄在大健康产业这块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以我在麦肯积累的品牌传播经验,有机会把这份潜力挖掘出来。”沈一鸣表示,当时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作出了职业生涯的转型。

“炎黄健康传媒在过去的几年里,在经过一系列的同类媒体资源和渠道之间的整合和购并之后,已经成为了医院液晶屏市场的翘楚。尤其在过去两年内,我们一直在练内功,把重点放在了重点客户的开发和维护。接下来我们将把重心放在媒体价值提升和品牌建设上。”沈一鸣表示,如何让更多的广告客户认识和了解医院这个细分渠道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到炎黄健康传媒独有的传播优势,将成为今后的工作重心。通过宣传攻势和完善优化产品和服务,树立起炎黄健康传媒致力于打造中国一流的健康传播平台的形象,以品牌带动市场,这是沈一鸣为炎黄健康传媒腾飞定下的基调。

精准传播,深耕细分市场

广告界有句人所共知的名言:我知道一半的广告费是被浪费掉了,但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这句话点出了营销人、广告人“心中永远的痛”,而破解这一“心中永远的痛”的秘籍就是精准传播、实现传播性价比的最大化。

“炎黄健康传媒与分众的不同在于进一步细分了市场,‘比分众还分众,主抓医院液晶显示屏媒体。领域的细分,就保证了传播的更加精准,直达目标受众。”谈到炎黄健康传媒的优势时沈一鸣如是说。他表示,首先在医院这个特定的场合,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是最需要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人群,他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远远高于平常人,面对医药广告宣传,不仅不会逃避,反而会主动关注。据市场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人们去医院的频率平均为每月0.49次,在医院的平均停留时间为122.18分钟,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不过5分钟~7分钟,大多数的时间都浪费在挂号、就诊、缴费、取药等环节的排队上,这段时间对于患者来说是“极其无聊”的时间,却又是医药企业进行产品营销宣传服务的最佳时机。

其次,炎黄健康传媒根据不同受众领域,将全国渠道中所有医院的相同科室整合起来,将媒体细分为十大联播网——VIP联播网、妇幼儿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皮肤科、大外科、口腔科、呼吸科、骨科和老年高干科联播网。按照科室进行网络的划分,一方面方便了患者接收到自己需要的健康信息;另一方面,也使客户的媒体广告投放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客户集中资源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精准传播,实现传播性价比的最大化。

“从患者需求出发,变被动接受为雪中送炭,又保证了客户希望到达的传播效果,这无疑是一种双赢的效果。”沈一鸣表示,这也是炎黄健康传媒提出的为广告客户终端营销传播提供“临门一脚”的现实依据。

雄心勃勃的“炎黄2.0”战略

从麦肯来到炎黄健康传媒,沈一鸣是带着自己的理想来的,在他的心里已经为未来规划了一幅蓝图。“我们内部将其称为‘炎黄2.0”,谈到未来的发展设想时沈一鸣表示,这一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内容上,“内容为王”。炎黄健康传媒重新回归了“健康传播平台”这一定位。力图摆脱仅仅是广告机的认识。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患者寻求的不是广告信息,而是健康信息。鉴于对这一事实的考虑,炎黄健康传媒尝试定位健康教育平台。比如制作一些健康科普知识,比如怎样进行疾病的日常护理、怎么去保健、怎么去健身,包括正确减肥等等。健康教育节目将很好地弥补医生通常没有时间为患者详细说明如何进行疾病的日常护理这一缺陷。

其次,在传播平台上,炎黄健康传媒尝试将微博、手机、网站等与医院液晶显示屏联合起来,打造一个整合型健康传播平台。炎黄健康传媒制作的健康保健等节目内容,不单适合来医院就诊的患者,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共同话题。整合型健康传播平台的打造也将进一步扩大炎黄健康传媒媒体的辐射范围,增强客户品牌传播效果。

最后,除了在线上进行品牌传播外,炎黄健康传媒将尝试与线下活动结合。线上的营销活动同然重要,但如果能配合线下活动,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炎黄健康传媒的客户都很想进入医院进行线下活动,如给患者上课,请专家做义诊等,以这种方式加强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炎黄健康传媒作为一个点在那里可以很好地辐射出去。

论新时期我国大众传媒生态的变迁 篇3

一、传媒属性商品化:由单纯的传播工具逐步转变为参与市场交易的商品

改革开放伊始, 我国传媒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家提供的财政保障逐步减少, 传媒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得自身发展需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其标志一是1978年《人民日报》等多家首都新闻单位试行“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 即报社事业单位性质不变, 同时可以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 经营所得可以用于增加职工收入和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以及改善报社的办公条件和技术装备。标志二是1979年1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率先刊登了“文革”后中国大陆第一则广告。标志三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 出现了报业的第一次办报高潮和广播电视建台热。

更大的变化随之而来。1985年报刊业开始自办发行, 报纸首次作为特殊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这是传媒向产业经营迈出的关键性一步。1988年3月, 《关于报纸、期刊、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出台, 1990年, 报刊经营管理在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被列入第三产业, 这直接推动了1991年起的报业扩版热。

1992年, 中共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给我国传媒市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报刊产业化改革自此迎来了转折点。1992年起, 广告公司或其他机构“包版面”“包节目”的经营方式开始盛行, 报刊业也开始“周末报大战”。1993年5月1日,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播, “焦点时刻”、“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相继问世并走红, 我国传媒第一次以“新闻”作为自己的“第一卖点”。1994年起, 许多机关报不仅“脱奶”, 而且还成为创收大户。

1995年元旦, 《华西都市报》创刊, 全国随之掀起了创办都市报的热潮。《成都商报》、《华商报》、《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等风起云涌、异军突起。都市报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媒市场趋于成熟, 正式走向市场化。1996年1月1日,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我国传媒业开始自觉面对市场竞争, 以企业家的经营意识组建“联合舰队”, 由单项经营向复合型经营转变, 走集约化经营道路。1998年底, 湖南卫视率先推出大型娱乐性节目《快乐大本营》。随后, 各家报纸纷纷加重娱乐版的分量, 广播、电视更是铺天盖地地推出娱乐节目。1999年3月25日, 湖南广电实业有限公司 (后更名为湖南电广传媒有限公司) 的“广电传媒”在深圳挂牌上市, 成为我国传媒业第一家涉足资本运营的媒体。同年6月4日, 成都商报社所属成都博瑞投资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四川电器”27.6%的股权, 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从而“借壳上市”。我国传媒由此迈向产业化。

我国传媒市场化、产业化基本上是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同步的。传媒的市场化、产业化也因此导致传媒的产业属性、商品属性, 传媒也就由单纯的传播工具逐步变成参与市场交易的商品。以市场为主体,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广告、发行和其他市场经营活动取得收入成为我国绝大部分传媒的共同取向。相应的, 传媒人事制度也单兵突进率先改革, 聘用制全面推行, 编辑、记者乃至管理层不再是“铁饭碗”, 干部可上可下, 记者编辑收入实行“计件制”;房地产版、房地产专栏等直接为传媒创收的专刊、专题雨后春笋般冒出。

二、传媒制作娱乐化:由严肃新闻为主逐步转变为娱乐性信息为主

传媒制作娱乐化是指传媒在发展中信息与娱乐逐步融合、直至信息萎缩以娱乐为主的一种倾向, 在内容取材、制作手法、表现形态等方面逐渐远离传统传媒。具体表现在内容选择上, 减少严肃新闻节目, 大量增加娱乐性节目, 将名人趣事以及带有煽情性和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明星轶事等软性内容作为报道重点, 对严肃的政治、经济事件, 也竭力挖掘其娱乐成分, 尽力使“硬新闻”软化, 实现政治新闻娱乐化、社会新闻煽情化;在制作手法和表现形态上, 注重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和大众化的视点, 大量借鉴小说、电影、戏剧的叙事方式, 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 强调故事性、情节性, 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

传媒制作娱乐化现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其时欧美一些在政治、经济上独立的廉价报纸为迎合读者, 在采写编辑时特别注重突出新闻的故事性、人情味、情节性、趣味性。19世纪末又推崇新闻采写编辑的煽情甚至追逐黄色新闻。1990至1995年之间, 英国ITV的名牌新闻节目“十点钟新闻”, 国际新闻比例从43%下降到15%, 娱乐和体育新闻比例则从8.5%增加到17%。在美国新闻工作协会的调查中, 美国16家重要媒体中的硬新闻与娱乐性新闻之比在1997年内为25%比40%, 而20年前的1977年, 这一比例是32%比15%。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辛普森杀妻案、前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绯闻案被传媒疯狂炒作, 堪称欧美传媒制作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作品。

传媒制作娱乐化对我国传媒界来说算得上是“舶来品”, 很多报纸电视节目都是建立在对欧美同类新闻栏目模仿和改良的基础之上。我国传媒制作娱乐化现象始于1981年1月1日《中国青年报》星期刊的创办, 首次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20世纪90年代起, 我国传媒制作从专业化全面走向大众化、通俗化乃至娱乐化。全国竞相创办周末报、晚报和都市报, 社会新闻、都市新闻成为报道的主要内容, 采写编辑手法上追求彻底的市民化、平民化。在广播电视界, 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相继涌现, 经济台、文艺台、交通台等专业电台, 都市频道、影视频道、综艺频道、教育台等专业电视频道相继设立。报纸和新闻期刊开始注重标题、图片和版面的视觉冲击力, 广播、电视出现“说新闻”、“聊新闻”和“侃新闻”, 甚至有的节目主持人引用流行歌曲的歌词进行新闻评论边唱边播。21世纪, 各省市电视娱乐节目的竞相出笼, 更是将我国传媒制作娱乐化推向了极致。《超级女声》火了, 全国电视台一哄而上都搞选秀, 《非诚勿扰》一亮相, 全国各电视频道纷纷上马相亲节目———晚间的黄金时段, 很多省市电视台的卫星频道都在播出PK选秀、游戏狂欢、情感体验、名人访谈等娱乐性节目。

我国传媒制作娱乐化的出现, 一方面是适应受众娱乐消费的心理需求, 但更是我国传媒市场化、产业化迎合受众需求的结果。尽可能降低成本, 吸引更多的广告, 创造更大的利润, 是市场化、产业化传媒的首要选择。因此, 吸引更多的读者、听众、观众和网民, 追求更高的收视率、阅读率、点击率, 也成为传媒实现商品化的关键。严肃新闻对人才、技术、资金要求高, 采写、编辑、制作难度高, 而“软新闻”采写、编辑、制作难度低、花费小, 受众兼容面却更宽, 市场效果可能更好, 基于受众对于娱乐的共同需求, 传媒界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大众化、通俗化直至娱乐化的发展之路, 娱乐化被当作提高收视率、阅读率、点击率的一剂良药、猛药。

三、传媒技术网络化:由单向传播逐步转变为双向、多向传播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 网络媒体横空出世。这种以国际互联网为信息传播平台, 以计算机、移动电话等为终端, 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 其互动性与个人化的特征, 显著区别于传统的纸质传媒和广播电视传媒, 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 由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乃至多向传播。

1994年, 我国正式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 网络媒体开始出现。不过, 我国最初的网络媒体只有新闻媒体网站和登载新闻的门户网站两大类。

1999年5月9日, 人民网开设强国论坛抗议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网络论坛的逐渐兴起, 标志着网络技术进入w eb1.0时代, 当重大事件发生时, 人们开始在网络论坛表达意见。2003年, SARS暴发、孙志刚案、刘涌案、美伊战争、“宝马车撞人案”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 网络传媒在其中发挥了影响公共政策, 监督公共权力, 推动司法公正的巨大作用, 成为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转折力量, 逐步从边缘走向主流, 成为相对开放的公共平台, 成为与报刊、广播、电视并驾齐驱的“第四传媒”, 在社会谏言、行政监督、舆论推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2005, 博客、播客等自媒体兴起, 网络技术升级进入w eb2.0时代。作为w eb 2.0应用的典型代表, 博客凭借开放性、自组织、个性化、互动性和技术上的“零门槛”等独特魅力迅速风靡全国。2006年2月15日, 人民网强国博客正式开通, 标志着中央新闻网站开始提供博客应用服务。同年“两会”期间, 王小丫在新浪网开设《小丫跑两会》博客, 点击率达到60多万, 《马斌读两会》、《柴静两会观察》等两记者博客的点击率也是以十万计。2008年, 记者孙春龙在博客上发表《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一封信》, 引起传媒广泛关注, 温家宝总理批示对山西娄烦矿难事故进行核查, 结果事件真相浮出水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4次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2009年6月底, 中国3.38亿网民中有1.82亿博客用户。当然, 数以亿计的博客用户又产生数量更为可观的博客访问者。作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 博客让人人成为“记者”, 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BBS论坛、博客、播客、网站新闻跟帖等形式一直是网络传媒的主要传播方式, 但是, 2009年, 发布信息和讨论更加快捷、灵活、简易的微博客、QQ群迅速崛起。腾讯的QQ群由以交友为主要目的的朋友或同好圈子, 向高密度、快节奏传播公众信息的网络传播新方式转变。以Tw itter、饭否、做啥、叽歪、嘀咕等为代表的微博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当年的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中越来越突出。如2009年的湖北石首事件爆发的前80个小时内, 体现政府立场的新闻只有3篇, 而在微博客“饭否”上, 仅一名网友“实时直播”的石首消息就有约140条, 大量的文字消息和最新动态不断传出。

2012年1月16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站规模达到229.6万, 较2010年底增长20%;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 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 同比增长17.5%。

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 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 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截至2011年12月底, 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 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 网民使用率为48.7%。其中, 手机微博2011年的使用率同比增加了23个百分点, 是增长幅度最高的手机应用, 用户规模达1.36亿。2011年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增速仅为3.9%, 使用人数为3.67亿, 使用率从上一年的77.2%下降至71.5%;电子邮件使用率从2010年的54.6%降至47.9%;论坛/BBS则由32.4%降至28.2%;博客/个人空间从64.4%降至62.1%。但微博快速崛起, 目前有48.7%的网民在使用微博。

2011年可谓中国政务微博“元年”。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1月5日, 新浪政务微博总数已达18694个, 其中政府机构微博数10023个, 公务人员微博数8671个。在腾讯微博上开通微博的政务机构及公务员有1.8万余个。政务微博已经覆盖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 扩展到政府机构的各个领域。与政务微博勃发相呼应的, 是公众对政务微博的热情关注。新浪微博已有17家政府机构、9名官员的官方微博粉丝数过百万, 腾讯微博上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甚至已有近600万的“听众”。

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社会舆情应对能力评估分析报告》, 55%的舆情事件首先由新媒体发布, 其中, 网络新闻占30%, 论坛占15%, 微博占5%, 手机占5%。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1年12月底, 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 由2010年底的66.2%升至69.3%, 提高近3个百分点, 通过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3.4%, 比2010年底降低了5个百分点。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较上一年增加14.6%, 达到3.25亿人, 使用率提升至63.4%, 成为中国网民继即时通信、搜索、音乐、新闻之后的第五大应用。网络传媒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相比较, 其信息传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且, 以移动互联网、微视频网站、数字电视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传媒, 其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即时性、公开性、多元化特征, 不仅是新闻信息报道的生力军, 是社交工具, 还衍变为舆论监督利器。

四、传媒对象公民化:“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

就国内环境而言, 改革开放以前, 单位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高度整合和低度分化的基本组织形态。社会成员总是隶属于一定的“单位”———学生时期属于学校单位, 参加工作后属于工作单位, 退休后还属于原工作单位。从摇篮到墓地, 每个人都离不开单位, 因为一旦离开, 就意味着失去社会身份和地位, 失去自身社会存在的基础。因此, 国家与单位、单位与个人的关系表现为:国家全面占有和控制各种社会资源, 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在与单位关系中处于绝对领导和支配角色;单位全面占有和控制单位成员发展的机会及其在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中所必需的资源, 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在与单位成员的关系中处于绝对领导和支配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市场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国家不再支配绝大多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过去“全能式”的单位体制逐步被打破, 国家、市场和社会逐步形成新的格局: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 政府从全能政府逐步转变为有限政府, 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给了市场和社会;市场逐步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 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解放了在计划体制下受到严重桎梏的生产力,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能式政府和全能式单位的退出, 社会自组织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人们的单位外活动空间越来越大, 各式各样的社会组织纷纷成立, 通过吸纳各种社会资源并动员广泛的志愿参与, 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中介服务等社会服务, 形成一个有别于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的日益庞大的公民社会体系。同时, 整个社会的利益主体也由一元逐步转变为多元, 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识和不同的利益诉求随之也变得愈来愈明确。社会成员在职业选择、空间流动、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等诸方面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自由, 我国的单位制度逐步发生根本的变化。

五、传媒格局全球化:新闻事件由单一的国内影响逐步转变为国际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全面发展, 必然要求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内容的深度与之相适应, 传媒全球化进程因此显著加速。20世纪80年代,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信息传播开始进入传媒全球化时期;至90年代初, 一些媒介大亨和学者相继提出“传媒全球化”概念;如今, 传媒全球化已成为各国媒体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真实环境, 也是执政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信息传播的失衡是传媒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在传媒全球化的条件下, 虽然信息的传播是万向的、全球化的和不受控制的, 但信息源却是单向的、单一民族的和受控制的。目前, 控制全球传媒市场的是30到40家大型跨国公司, 而雄踞全球市场顶峰的是不到10家传媒公司。当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 90%以上由西方国家垄断, 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公司垄断。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种失衡。另一方面, 技术进步也大幅度扩大了新闻传媒的市场, 如后起的媒体与先前媒体相比较, 不仅扩张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加快了信息沟通的频率, 还增加了受众人数。以美国为例, 传统的报纸和杂志的读者总数约为1.63亿人, 占全美人口总数的近60%;但全美广播听众家庭户为9440万户, 占家庭户总数9699万户的97%;电视用户则达98%。

新时期传媒 篇4

本期承接上周讨论的焦点,继续讨论哪只个股有望成为传媒板块的龙头。

在股市实战交易中,对热点的把握和对龙头股的研判往往是短线交易是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在今年的多次热点形成和炒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龙头股对板块的带动作用,而实战中,根据热点板块的影响力的大小和范围可形成单龙头和多龙头的局面。如前期的热点页岩板块的山东墨龙和宝莫股份,地热板块的大冷股份和常发股份,南海板块的海南瑞泽和海峡股份,3D打印的光韵达等都是相关热点中的龙头个股。

上周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事件的刺激带动下,传媒板块表现活跃,其中受益最多、表现最好的是新华传媒,但在实际热点的炒作过程中,基本面受益最大和最好的个股有时表现或阶段性表现并不是最好的,并不能成为板块龙头,这主要是游资或市场炒作资金在选择炒作标的时往往还要选择考虑目标股盘子大小、股价及已介入主力等因素来决定选择哪只股票作为龙头和双龙头来进行炒作。传媒板块由于十八大即将召开和在十八大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有望推出或讨论的可能性较大,未来有持续活跃的可能。

笔者上周曾重点跟大家讨论了传媒股中莫言概念最大受益股新华传媒,但从本周的表现看另一只莫言概念受益股及三季报业绩良好的传媒股皖新传媒表现强于全部传媒股,大有后来居上成为龙头的迹象。皖新传媒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出版物发行企业,拥有覆盖安徽省全省的图书音像等出版物的分销、零售终端网络和物流体系。公司主要从事出版物发行、音像出版、数字广告、多媒体及文化产业的投资管理等。近期公司全力推动数字传媒出版和教育平台,收入出现持续增长,公司同时介入房地产开发,具备多重概念。最重要的是该股流通盘只有2.14亿,股价启动时也只有11元左右,对喜欢持续拉升炒作的游资来说是较理想的标的,跟新华传媒相比其最大优势是盘子小,新华传媒的流通盘有10.4亿,盘子略显大了些。

二级市场,皖新传媒,前期走势独立围绕11.5元附近盘整多时,近日放量上涨,未来不排除在十八大前继续上涨可能,可逢震荡或洗盘重点关注。另一只龙头潜力股新华传媒在本周大盘持续上涨背景下,却调整震荡,洗盘迹象明显,投资者仍可考虑逢低介入,未来上涨可能性较大。

本周中小板指数基本跟随大盘盘出下降通道,未来仍可看高一线,四季报预增成长股仍可重点配置;创业板指数正在突破箱体中轴720点附近,未来有进一步向箱体上沿750点突破的可能,选择成长绩优股持有仍是最好的策略。

笔者认为,券商、节能环保、移动互联网及部分电子信息是最值得配置的行业板块之一,小盘个股方面,西部证券、碧水源、华策影视、百视通值得中长线关注。

新时期传媒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探索 篇5

关键词:区域传媒,培养模式,传媒人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居住着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其语言文字数量多,语言系统多,文字来源多,独特的语言优势为新闻传播学拓展了研究空间。

一、需求分析

(一)社会需求

新疆地处亚欧腹部,是我国与中亚、欧洲连接的唯一陆路,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为新闻传播学的建设、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亚传播研究、传媒经济研究等提供了特有的社科和人文环境,凸显了本学科的发展潜力。

新闻传播学的快速发展是对信息主权的重视和保护,是新疆长治久安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必要。

(二)人才需求

《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的第一类人才就是“宣传文化人才”。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快打造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翻译和文化产业经营等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加大紧缺骨干人才培养力度,以外向型宣传文化人才、新媒体新业态人才、和跨语种‘双语’人才为重点”。

(三)学科发展需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学院课程模板》的三条主线设计,以及学习借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再参照此模板而设计的教学规划方案,强调新闻教育的规范、价值、实效性,倡导走产学研一体化,注重学科发展的社会效益。新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尽快调整学科内容、教学模式,贴近新疆实际,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二、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本学科将在政府宣传、大众传媒、网络信息、媒介经营与管理等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受到严格的科学理论培养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中从事新闻传播研究、新闻事业拓展、新媒体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划使本科生培养规模达到600人,研究生培养规模达到60人。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在现有的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开展新专业建设。

具体措施:

第一,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本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积极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提高教师素质,营造能力培养的软环境。按学科方向组建教师团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活动,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加强教研室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与教改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构建能力培养的硬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兼顾教学与科研要求,不断更新和完善实验设备;强化管理,规范实验教学体系,切实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整合实验项目,加大开设综合性、设计型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比例,使其达到70%以上;建设“开放型”教学科研实验室;树立质量管理观念,健全实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保障体系。

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人才(师资)培养的基本要求。注重发展,人才优先。学院把新闻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确定新闻学人才跨越式发展的任务,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确立新闻学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师资整合和引进作为人才资源的开发核心,优先调整教研室结构,重点保证一级学科的人才投资,创建人才制度的激励机制。

加大投入,重点突破。学院凝聚有限资金,增大新闻学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建立科研奖罚及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提高社会效益。围绕新疆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发展,以新闻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先导,以应用型人才为新闻学本科教育培养的主体,积极引导教师,关注新疆发展,努力培养新疆新闻传播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2011年实现新闻传播一级学科的重大突破。

以人为本,重在实用。学院十分重视充分发挥各教师的积极作用,并以此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学科发展、教师特长来培养、引进人才。在人才管理上,破除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各种思想观念和障碍,大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上进心,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提高学历,把自己的发展与学科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才的使用效能。

第五,人才培养的模式有所创新。首先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学院稳定地构建了由公共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提倡文理渗透,学生根据志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全校所有本科专业课程向其他专业、学院开放,打破了学生的专业界限。

辅修制、复合型的培养模式。学院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辅修其他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目前已有几十人正在修读。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可同时申请授予两个学位。

重创新、重能力的培养模式。学院将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以及各种相关竞赛所取得的成果纳入教学管理,并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替代公共选修课、学科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学分,实践学分。这种培养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广告创意、DV大赛及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

倡研究、建交流的培养模式。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近年来,申请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学生逐年增多,已有十多人被录取。借助对口支援高校的支持,建立校际合作交流、联合培养、互认学分等途径,选送部分学生到国内新闻学院就读。

近年来,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较高,新闻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4%以上。新闻学专业已经成为社会需求的热门专业。随着新疆跨越式进程的发展,新闻传播专业将更加受到社会的青睐。

(二)教研教改

在本科层级集中精力进行课程建设,并成立了课程建设小组。学院制定了新闻学本科教学质量建设与教学改革行动三年计划,目前已基本完成,新闻学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学成果较为突出。完成新疆财经大学教改课题4项。应用文写作课程获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语文获校级优秀课程。近10多位教师获得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及其他奖励,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正在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表现更为突出。改进传统文科教学方法,鼓励实验教学老师大胆探索,变单向灌输为双向的互动,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适当增加课堂讨论的课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课下进行调研、收集资料;与此同时,还鼓励老师改革考试方式,避免一律闭卷的模式化考试弊端。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动力机制发生了转变,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科研创新及相关支撑学科的有关情况

第一,以教研室为单位,学科、专业为基础,硕士生导师为带头人,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围绕新疆经济建设与媒体发展的主战场,凝练出有比较优势和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形成一批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团队。

第二,以纵向课题申报为重点,鼓励教师开发和参与各类横向课题。

第三,大力支持教师出版兼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学术专著和高水平的教材,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第四,学院近几年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相关的量化及激励考核制度,尽管学院用于科研的有限,但搞科研的热情很高,科研成果的数量比较可观。

第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扩大学院的学术影响。近年来,学院通过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扩大了知名度;通过新疆范围专题研讨会和学术报告会,密切了学界与业界的联系。

第六,相关学科优势突出。新闻学以文学学科为本体,以与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交叉为特色,这些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了学校的优势学科。

新时期传媒 篇6

传媒控制下文学批评的走向

大众传媒一直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道路上暗礁的“瞭望者”、人民群众的“代言者”“传声筒”等,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传媒自身的优势和功能特征。在当今这个商业化社会中, 大众传媒凭借其自身优势, 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同时又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文学批评自身的发展。在大众传媒时代, 文学本身也在传媒的影响下朝大众化趋势发展。许多文学作品被拍成电视剧、电影等, 如刘震云的《手机》、莫言的《红高粱》、苏童的《妻妾成群》等相继“触电”, 文学作品开始商业化、通俗化、大众化。许多束之高阁、不受关注的文学作品, 一经荧屏即会家喻户晓。在商业化、市场化的利益驱动下, 作家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传媒控制下的文学写作。他们不只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 还是某电视剧、某电影的编剧等。而相应的文学批评也逐渐趋于商业化、功利化、大众化, 文学批评原有的功能特征被弱化。从文学批评的本质上说, “文学批评具有自身特殊的运行机制:它一方面要以某种理论为框架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作出阐释, 这使它具有了学理性追求;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 具有干预生活的直接性” (1) 。而新时期, 文学批评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 其内涵和外延在根本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文学批评逐渐降低了其学理性的追求, 其批判精神的锋芒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尖锐和深刻。具体来说, 它呈现出如下走向:

文学批评趋于商业化、功利化和大众化。以往的文学批评方式太深奥, 学理性太强, 只在一定的圈子内被认可, 与受众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感, 但大众传媒却改变了其批评方式和风格。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中介, 它要与尽可能多的人接触、打交道。所以, 它要想得到受众的认可, 就要采用便于人们理解的书写方式和表达方式。否则, 它就会失去大部分读者。从受众接受程度上来说, 文学批评的商业化和功利化与受众之间关系密切。而文学批评的商业化和功利化倾向的背后又蕴涵着文学批评的大众化, 可以这么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笔、访谈录之类的批评文体成为传媒上最活跃的批评方式, 它们在大众报刊、专门的文学批评报刊和文学杂志上大量出现。这种批评犀利泼辣、通俗易懂, 这是它的主要特点, 也是它的优势, 但这种批评方式有时犹如蜻蜓点水, 缺少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深度的理论研究。为了满足最大数量受众的需要, 那种富于表现力和冲击力, 吸引眼球的语言方式备受人们青睐, 于是所谓的“酷评”和“艳评”开始走俏。但是当我们冷静地分析这种现象后, 就会遗憾地发现, 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在向大众靠拢的同时也稀释和淡化了自己的学术品位。

文学批评趋于泛文化和边缘化。进入大众传媒时代, 文学批评冲破了之前的“苑囿”, 开始转向文化批评,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 它拓宽了文学批评对象的外延, 不再仅限于文学自身。当今社会是一个影像的时代、读图的时代, 电视、网络处处渗透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它们特有的直观影像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世界, 人们也更愿意通过对影像符号的接触与解读来进行娱乐和思考活动。由此以来, 人们的审美化倾向开始发生变化, 人们关注的审美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纯文本, “一些文学教授开始从莎士比亚转向了麦当娜, 从《包法利夫人》转向了侦探小说;另一些批评家放弃了诗歌和小说而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广告、MTV和流行歌曲的研究, 甚至考察起了香烟与垃圾的历史脉络。电视肥皂剧、街头舞蹈、服装款式的含义, 电影之中的种族冲突或者观众被赋予的性别主体位置———这一切都被纳入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围” (2) 。文学内容的泛化倾向使得文学批评的空间范围变大, 文学批评正转型为文化批评或泛文化批评。由于泛文化倾向可能会遮蔽甚至取消文学的独立地位, 于是有学者发出了“文学批评的缺席”、“文学批评的退场” (3) 等呼喊。

毋庸置疑, 文学批评的泛文化使得文学批评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视野空间。如王晓明、陈思和等人关于“成功人士”的讨论;倪伟关于城市广场的分析;林舟对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学批评的空间构成的研究;陶东风关于电视广告的分析等。 (4) 这些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都超越了传统的文本分析, 研究方法开始进入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话语分析等, 进而揭示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但这种泛文化化, 使得一些外部理论对文学产生强制性的包围和入侵, 可能会掩盖文学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发展, 因为这种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文学。长此以往, 文学空间就会萎缩。文学批评泛文化的同时也会造成其边缘化的形成, 它不再像以往那样重视文学作品, 而且其理论深度也有所下降。在大众传媒时代, 文学批评只有不断满足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利益, 才会被受众所认可, 在这种趋势下, 文学批评很难再有自己的独特性, 再加上商业化生存方式需求的驱动, 使得文学批评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媒体批评的出现与发展也是文学批评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媒体批评”, 主要是指发表在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那些短小尖刻的批评文字, 它是以普通受众为对象的批评, 这类批评最初为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 后来影响到文学批评。像《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介的评论版都很不错, 评论者都是针对社会热点话题、社会现象等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言而喻, 媒体批评更多的是注意事件性、趣味性和新闻性, 即使涉及文学现象和创作等也只是作为一个引子, 而不像纯文学批评那样深入到文学自身规律的探讨。

文学批评趋于娱乐化。著名政治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认为, 大众传播有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后来, 社会学家赖特又做了补充, 认为大众传播还有娱乐社会的功能, 而且得到认可。 (5) 进入消费时代以来, 大众传媒呈现出娱乐功能中心化的趋势, 以大众传媒为依托的文学批评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像以前那样扮演批判、启蒙、审美等角色, 也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

目前, 文学批评娱乐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学批评带有很大的新闻性、趣味性、事件性, 而文学批评本身的学术性和学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批评对象也日益时尚化、新闻化、漫画化, 这不仅损害了批评对象的主体性, 而且也直接危及到了批评本身。回看2006年的《百家讲坛》, 于丹通过电视,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 给大众炮制了一个她心中的孔夫子形象, 她对《论语》的解读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批评家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在媒体制造的神话中, 面对于丹的论语心得, 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几乎看不到她对传统文化和旧道德的“批评”, 而是拿孔子做道具的“娱乐”。但这种轻松的、带有娱乐性的“批评”方式却极受人们的喜爱, 我们对此敢于去质疑吗?300万的巨大印数就足以让你哑口无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样的文学批评虽然让大众更加接近了文学, 却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文学的真正本质。文学批评的娱乐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众的猎奇、娱乐消遣的心理, 这也是传媒时代一切以市场为导向, 商业化、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所驱使的结果。

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空间的“和谐”建构

大众传媒时代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空间, 这里既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也布满了沼泽与陷阱。文学批评该何去何从?文学批评如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谋求自身的道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学批评能否有效地进入大众传媒, 影响受众的视听和舆论, 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如何与传媒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互利的关系。作为现代传媒的一部分, 文学批评不可能离开媒体而单独存在, 由于文学批评所固有的精英意识和批评立场, 一定程度上又阻碍着它与大众传媒话语之间的交流, 但大众传媒又是需要文学批评来确认自己“大众代言人”的合法身份的, 传媒通过专家学者对各种话题的讨论, 实现和巩固对公众社会的影响力和思想垄断权。这说明二者之间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是有契合点的。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平衡点和支点, 也即建构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和谐空间。对此, 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点理论探讨:

第一, 文学批评应该以某种文学理论为支撑, 不能完全脱离文学自身, 文学批评可与电视、网络等媒体相结合, 充分体现二者融合后的共同优势。比如目前出现的网评, 报纸也开始推出电子版, 改变了以往纸质媒介不易保存、不可复制等缺点。事实上, 文学批评自身为了拥有尽可能多的受众, 为了更好地生存, 也在积极地向媒体靠拢, 无论是在语言上、板块设置上还是批评风格上等都受媒体影响之深。

第二, 在大众传媒的带动下, 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场域开始形成, 它打破了以往传统文学批评的空间, 批评的主体性也有所改变, 以往评论的权利往往是学院派的评论家、报纸编辑, 而传媒控制下的文学批评主体开始多样化, 可以是作家、评论家, 也可以是普通受众, 主体间的互动性增强, 打破了以往单一化的一线性模式。文学批评也可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优势和雄厚的资本向大众普及自己的学术理念, 让学术走出纯理论的桎梏。

第三, 在一定程度上, 大众传媒会对传统文学批评的发展构成瓦解, 但它们之间也有更为良性和建设性的融合。就目前而言, 经济的持续发展或许会开创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互动的双赢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过来又作用于经济基础, 媒体在拥有强大的资本后, 就会去寻求精神文化上的身份认同, 利用文学批评的文化象征资本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文化品位的提升又会增强大众传媒的话语影响力和媒介公信力等。 (本文的基金项

参考文献

[1]韩振华:《突围尴尬或陷入镜城——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剖析和描述》,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2004 (5) 。

[2]南帆:《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新时期传媒 篇7

一个媒体是否能长久平稳地发展下去,决定因素有很多,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节目内容,形式影响内容,内容决定形式。电视媒体要想在新时代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电视媒体应该好好利用自身特点,它使观众在观看中具有独特的感观享受,这一优势是其他接收设备所不具备的

当今社会,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车载电视等数字移动终端设备已经相当普及,它们有着比电视传媒更加灵活多样的优点。但是,电视作为一个传统的视频观看设备,它在人们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为电视的显示屏幕与其他数字移动设备相比,面积更大且清晰度也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一般的设备,而最近几年逐渐兴起的4K技术也让观众找到了电视新的亮点。所谓的4K技术,就是一个数字电影产业中常用的清晰度标准,是指图像的水平解像度约有4000个像素,在16:9的液晶面板上实际分辨率为3840×2160,总像素约是829万。4K电视的分辨率是全高清电视分辨率的4倍。可以说,4K电视将使电视在画质方面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这也必将成为电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新生力量。

看电视,看的是什么?它会让观众有更强的现场感。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遇到大型体育赛事、在观看重大新闻事件或者新推出的电视剧、综艺节目的时候,广大观众更加倾向于选择使用电视传媒来观看节目。所以电视传媒也应该在显示设备的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让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更大、更清晰,让设备的声音质量更上一个台阶,以便能满足各类受众的各种需要,逐步培养他们产生“新兴媒体好,但是传统的电视媒体也不可少”的思想。

二、每个电视媒体都应该准确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所要争取的受众群体

据中国电视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800万,仅2003年上半年就增加了890万。其中,35岁以下的网民所占比例近80%。而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更是迅速增长。那么电视媒体如何与新媒体争夺数量有限的受众群体呢?定位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

现在,看电视的逐渐成为“三不”人群,即不上班,不出门,不上网的人群。电视受众呈现出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是通过上网来获得资讯,而老年人因为接收能力比较差,电视台的选择性也相对较小,所以留住了老年受众。如何面对这一实际问题,是电视人应该解决的头等大事。年轻人接触信息的渠道非常多,眼界不断提高,也导致年轻受众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电视媒体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改变原来大而空的节目,要学会做精、细、美、活的节目,为特定人群量身打造产品,让节目不仅能牢牢吸引老年人的目光,同时也要让它能吸引广大青少年的注意力。例如,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年人的注意力,2004年湖南卫视提出了“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的目标,湖南卫视的节目全都围绕“快乐中国”这一口号布置。根据受众心理,推出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快乐大本营》《大长今》等一系列广受百姓欢迎和认可的节目。这一系列产品的推出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电视媒体虽然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但是依然会大有作为,节目内容才是吸引广大受众的主要条件。

三、电视媒体的发展,应该走一条融合之路,在与各类媒体有序竞争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完成自身的发展和飞跃

传统电视产业由一个个电视台组成,观众想看某个节目,就必须在某个固定的时间点、固定的频道,所以选择的主动性比较小,而新兴媒体的节目源是由一个个节目碎片组合而成,可选择的东西非常多。电视媒体想要发展,一定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善于借助外力,在做好自身品牌宣传的同时,也要与手机、车载传媒等新兴媒体进行合作,增强自己的影响力。电视媒体只有摆脱自有的固定模式,张开双臂拥抱新媒体,在接受“它”的同时,重新定位、重新包装自己,把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才能在日益复杂艰难的环境中开拓属于自己的媒体版图。

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就是走这条路的成功例子。《快乐男声》严格来说是传统电视媒体的作品,但是真正把它推向全国、让广大百姓认可的其实是新兴媒体的力量。

在《快乐男声》比赛的过程中,湖南卫视看到了新兴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利用网络进行自我营销。在大赛期间,该节目通过金鹰网、红网等平台,第一时间把《快乐男声》的相关信息传送给全国观众。据统计,5月20日当天的比赛,观看QQ网络直播、重播的观众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0万人,是新兴媒体的力量让传统电视媒体的收视率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新时期传媒 篇8

一、新时期文艺早期幽默传播的表现形态

十年浩劫中的共和国, “笑是失掉了的”。 (3) 当共和国从一片废墟中踉跄地走出来, 重新站到历史的起跑线上时, 文学面临的问题首先是 (并只能是) 十年浩劫的巨大悲剧。几代人共同经历的悲欢离合、风云动荡的人生, 在“伤痕”小说中得到迅速、全面的映照, 整个社会的呼吸都由于激动而紧张急促起来。从传播形态上看, 由于大劫难的悲剧主题太沉痛太深重, 由于作家与所反映的生活太切近、情感太“介入”, 作品超常地负载了时代情感而无暇顾及情感释放以外的审美要求, 这就使得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伤痕”小说外观形态上失落了幽默。然而其内质却是一片蛰伏状态的幽默土壤, 因为“伤痕”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闹剧, 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幽默。

冷却需要时间, 思辨需要空间。时空的伸展, 审视世界的目光便显得深邃而开阔。新时期文艺历史意识的觉醒, 首先表现在对时空的超越上。突破“文革”十年的时限, 对建国三十年历史的冷静观照是“反思”小说得名的最充分的理由。沿着“伤痕”思潮理性思考的跑道, 文艺作品挣脱了视野狭窄和主题显露的“伤痕”模式, 去追求更深广、更持久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于是, 一种骚动后的安宁、一种相对解脱后的淡泊、一种激烈抽噎后的困倦, 使文学作品得以借助审美间距对共时性生活现象的内在远观和汰选功能, 飘浮在一片积淀了的人生上空, 去寻找一种比“伤痕”小说凝重悲壮却又轻松风趣、机智奇诡的旋律。这时, 具“复合情感, 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意境”的审美特征 (4) 的幽默形态便应运而生。它始而自觉继而风起, 终于成为“反思”小说别于其他小说思潮的明显特征。这一思潮中的幽默传播形态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孔捷生、刘富道、毋国政为代表的表示迷失心灵的觉醒和未来指向特征显著的抒情作品。这一层次的幽默追求, 孔捷生侧重于“氛围”, 刘富道侧重于“情趣”, 毋国政则侧重于“感受”, 这令人想起曾经一度与“黑色幽默”并行流传于欧美国家的“玫瑰色幽默”。二、以王蒙、林斤澜、古华和高晓声、谌容、陆文夫为代表的直接用谑浪笑傲的形式去装载“反思”小说极力追求的史诗般悲怆凝重的悲剧意识的哲学思辨色彩显著的作品。幽默传播形态从初期的情绪化被此时公开亮出的理论主张和佳作叠出的高峰状态所代替。这是新时期幽默传播形态发展的第一个辉煌瞬间。三、以宗璞、方方、王安忆为代表的表现怪诞、表现新的苦恼、表现孤独、表现新的不和谐的男性化的旷达情绪作品。女作家群在“反思”小说思潮中努力与孔捷生、刘富道、毋国政为代表的“玫瑰幽默”一道, 为幽默的黄金时期——幽默“主旋律”的高扬起了不可缺少的铺垫和烘托作用。同时, 她们还意外地给文坛一个启示:从“伤痕”小说开始逐渐淹盖整个小说领域的带有较大盲目性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使当代小说中的男性人物严重“缺钙” (女性化) , 于是, 中国新时期文艺开始呼唤男子汉。当这一呼声与共和国政治生活中改革这一社会性内容相契合时, 高峰状态的小说幽默在“改革”文学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尴尬。

法国大革命时期有过这样一句话:不怕女人变成男人, 就怕男人变成女人。如果说新时期文学初期带有较大盲目性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对文革十年的“样板”文艺做出的众多鳏寡孤独、失去感情神经的钢男铁女偶像的反拨, 那么, 改革小说的蜂起、钢男铁女的东山再起又正是小说对这种浪漫思潮的反拨。两者无疑都是矫枉过正心理指导下的用力过度, 其结果是:前者把小说引入凄迷悱恻的格调中, 久久不能自拔;后者把小说引入单调、模式化的死胡同。“改革”文学窘迫地强化了“男子汉性格”, 不管男女都是“神韵”十足, 从性格、气质、行为方式到面对困难的态度以至遭遇结局都大同小异。他们几乎集中了属于男子汉性格的所有优秀品质:果敢坚毅、宁折不弯、心胸豁达、料事如神、困境中的自我毁灭等等。千篇一律的行为方式掩盖了千差万别的行为动机和个性特征, 改革者只作为改革这一社会角色出现, 人物个性消融在同一社会角色的社会行为中, 作为具体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被取代了。思想离开了利益, 理性淹没了感性和情致、窒息了生命内在需求和生命的感觉, 改革这一历史活动被简化为外在于人的主体欲望、主体意识的事件推演。似乎要显示改革者的力度, 就势必要强化改革中阻力的强度, 让主人公去左冲右突、经受七灾八难, 去咀嚼孤独困惑、忿懑忧郁, 甚至苦心设置自毁网络, 让崇高毁灭在读者眼前———黑色的悲剧意识桎梏着“改革”文学的无限丰富性, 而作为戏剧性的特殊样式的幽默便在桎梏中逐渐消亡。在饱满的理性激情的传统悲剧意识中, “改革者家族”迅速繁殖, 却没有创造出一个具有悲剧艺术魅力的形象。作家们又一次误入情感渲泄的迷途。社会情感的过分介入使作家一写改革就戴上一副悲壮的“变色镜”, 似乎唯有讴歌英雄人物的英雄行为才称得上真正的改革文学。这是一种审美观念把握上的失误。“历史进程正将一切貌似强大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力量变成喜剧对象。笑对于自炫为美的丑、自夸为善的恶, 对于名新实旧、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无事生非等等滑稽荒唐的行为是一种洞察一种彻悟一种轻蔑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 而对改革者自身的缺点弱点傻气犟气世俗气, 对于他们由于种种原因而表现出来的可爱可笑可怜可气的思想行为等则是一种理解一种相通一种宽容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批评。” (5)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尽管英雄人物偶尔也来几句风趣话, 也表演些出错行为 (诸如错穿了妻子的衣裤、不知葱蒜为何物等等) , 但因为严重的标签化而未能收到喜剧效果, 有时甚至让人哭笑不得。

值得一提的是新时期的“寻根”文学。在欧美学者眼里, 幽默是欧洲人的专利品, 各种版本的百科全书对“幽默”词条的诠释, 中国的传统幽默未着只字。其实, 幽默作为一个喜剧性传播形态, 在我国同样起源很早。西周末年的俳优比古希腊要早三个世纪、比法国的FOU则至少要早十六个世纪。中国幽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讥世讽俗。多针砭时弊、少单纯娱乐;二、隐喻性。要求欣赏者自己去意会艺术家深藏起来的嘲弄意味;三、情趣性。要求组成幽默意境的诸多复合情感中必须包含艺术家对丑的嘲弄或戏弄的意绪。这笔宝贵财富没能跨越十年浩劫的文学断裂带, 新时期文艺复兴以来文艺家们也并没有下意识地去反顾这笔财富, 待到怀古意识极强的“寻根”文学浪潮喧骚起来时, 随着这支向民族历史文化纵深处寻根觅祖的逆时指向, 传统幽默传播才受到纵深方位的挖掘和承继。

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努力从未被封建文化浸染毒害的远山野寨、穷乡僻壤、荒原恶水之间发掘出健全人的生活及独特的价值观念。努力表现变革时期葛川江流域的民风民俗。韩少功1985年以来的小说是个带“寓言神话”性质的象征系统。作者的“寻根”意象沿空间横轴延伸到全人类的生存状态、沿时间纵轴通向中华民族历史的起点。两轴的交汇点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怀疑精神:人是什么?这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在《爸爸爸》、《女女女》等作品中被用一种不三不四、不规不矩的口吻叙述出来。冷眼看去似乎是在漫不经心地扯淡, 实质上包含着真正的理性。这情形颇象“在乡村小酒店听人用粗嘎的嗓门、漫不经意的神气——夹杂着鄙俗不堪的俏皮话讲述一桩悲惨的故事”。 (6) 这种幽默形态从内容到形式都透露着传统幽默的气息。中国老百姓惯于在自我调侃、自我嘲笑中观照自身, 这是民间形态的老庄幽默。其实, 老庄哲学气质并不是某些智者的秉赋亦非文人士大夫的乖张习癖、它来自先秦生民的自我解嘲的人生意识, 两千年来已沉淀在民族心理之中。韩少功将之翻开来并报以“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惊喜, 这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幽默的认同的喜悦。阿城的心态里同样流动着一个绝大的命题:文化。把握阿城的幽默特色无疑离不开对其小说意象的把握。在他笔下, 无论人、事、景都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全息审美图像。他挖掘着以庄禅为代表的古典本体论哲学。其作品的人物形象尽管千姿百态, 但不少人物性格的显面多给人以淡泊无为、虚静超脱的印象, 给人一种恬淡冷漠的美感。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裹着呆痴顽笨外衣的社会智者。大智若愚、大愚若智的大智大圣与庸俗市侩盲目狂热的社会现实之间的“不和谐”, 本身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幽默感, 如同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 它给人的是一种全方位的顿悟。还有阿城的语言。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的简洁平白经阿城的“准客观”处理产生了一种张力和画面感。例如, 王一生的“吃”的细节在作者不动声色、客观平淡的描绘中显露出了一种滑稽稚拙的浮雕感。这除了阿城得益于“白描”精义外, 还有一种凌驾于创作主体思维空间的体现主体对在客观把握上绝对优越的幽默情绪。作为对民族文化追根溯源式挖掘的“寻根”文学思潮, 为新时期中国文学传媒领域中幽默传播形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逆向反思的机会。作出努力和取得成就的作家绝非仅仅上述三位, 汪曾祺、邓友梅的“风俗画”小说, 贾平凹、邓义、张炜的“中原文化”小说, 何立伟、彭见明的“江河文化”小说等对中国传统幽默都作了不同程度的反顾。可以说, 这是中国新文学传播历史上第一次对传统幽默的形态、内涵、本质作多方位深层次的挖掘。

二、“新思潮”文学中极至发展的幽默传播

一个有趣的现象:“反思”小说思潮的浪潮过去之后, 齐心协力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裂变为两支:一支是继“伤痕”小说之后再一次让全社会的呼吸急促起来的“改革”小说, 一支是走向荒山野岭去寻找表现稚拙淳朴、表现远古深厚、表现传统文化意识的“寻根”思潮。更有趣的是, 这两支几乎平行的小说思潮又几乎在同时都走到了它们的极至:“改革”小说误入雷同化的迷津, “寻根”小说则挤在一条幽暗囚仄的文化胡同里。在这种尴尬景况下, 刘索拉一声《你别无选择》的感喟震动了小说河床。《无主题变奏》 (徐星) 、《蓝天绿海》 (刘索拉) 、《少男少女一共七个》 (陈村) 等令戏谑与调侃的潮水在一片嘈杂声中喧嚣翻腾。对被世俗观念、传统观念视为神圣崇高、经典正统的东西的嘲弄和对伪真伪美伪善、唯名唯利、虚伪造作等恶俗的敏锐穿透, 构成了“新思潮”小说审美上的一种独特的感知生活的方式:以一种无所谓的超然态度有意识地使自己与被感知对象拉开一定距离, 在多向多变的审美状态中显示作家的机智、幽默和人格力量。当代青年青春萌动期躁动不安的心绪通过无拘无束的心灵倾诉、不加掩饰的内心独白和青年特有的心理夸张强烈地表现出来。作家不约而同地将严肃的词义纳入非逻辑的不合语法规范的近乎荒唐的句式中, 使其严肃性被一种硬性扭曲的滑稽可笑的东西所取代, 可感的现实世界被还原为一种极为简单的内心体验:无所谓, 而作品的字里行间却凛然渗透着一种超然脱俗狷介冷傲的挑战意味。这种形态令人想起西方文坛上一支奇异的文学支流:黑色幽默。

被称为“绞刑架下的乐观主义”的黑色幽默, 孕育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中。它首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美国文坛引起广泛注意。《烟草经纪人》 (约翰·巴恩, 1960年) 、《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 1961年) 、《维》 (托玛斯·品钦, 1963年) 、《凯伯特·赖特开始了》 (詹姆斯·珀迪, 1964年) 等作品尽管倾向各不相同, 但都把恐怖和滑稽结合在一起, 把生活理解为一出荒谬可怖的喜剧。因此, 1965年布鲁斯·杰伊·弗里德编了一个这类作品片断的选本, 命名为“黑色幽默”。从此, 这股潮流就以“黑色幽默”名义著称于世。作为喜剧范畴中的一种特殊美学样式, 它在传播形态、手法、方式上具有自已的特征:一、叙述语言的“恶谑”格调;二、情节和场面处理的闹剧手法;三、超现实精神抽象物的使用;四、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它的审美功能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它造成的笑声往往是自我嘲笑或者是意识到自己被无情的力量压倒而发出无可奈何的解嘲。它造成震动, 用笑声表现人们面对生存条件的丑恶与荒谬所产生的痛苦和张惶, 也用笑声使人们对现实的丑恶和荒谬得到一种认识, 使人们的痛苦和绝望在笑声中得到渲泄。 (7) 黑色幽默这种审美特征和功能, 极大地吻合了当年我国青年否定和嘲弄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陈规陋习和对人生的冷峻而独特的哲学思考, 这种中西文化在观念上的偶然契合, 成了新时期中国文学传媒幽默形态十年运气一朝迸发的突破口。如果说“反思”小说思潮中形成了幽默高潮纯粹是文学内部运动的结果, 那么“新思潮”小说中形成的又一次幽默高潮则是内外两种作用力交汇碰撞的产物。它除有西方“黑色幽默”的鲜明印记外, 有早期“玫瑰幽默”轻快俊俏的影子, 有“反思”时期主旋律的“放射性”风骨, 和宗璞、方方、王安忆“男性化”的奇诡洒脱, 有传统幽默形态的含蓄深邃、虚静空灵, 甚至还有“改革”小说强颜欢笑的阴影。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和和谐性, 在审美情态上呈现出一种冷而热、谐而沉、乱而有序, 既是闹剧又是悲剧、既引人发笑又发人深省的复合形态。

“历史不断前进, 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在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里已经悲剧式地受到一次致命伤的希腊女神, 还要在琉善的《对话》中喜剧式地重死一次。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8) 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现在就正处在把陈旧的生活形式最终送进坟墓的历史进程中, 作为她身上重大创伤之一的十年浩劫在新时期文学中已经得到很多的悲剧体现, 她必须要喜剧式地体现一次才能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

三、幽默形态的多元化表现手段

新时期漂流了十年的文艺浪潮最终一个炫目的思潮是呈复合状态的“新思潮”小说。文学史告诉我们:它不会嘎然而止。此后出现的审美形态相对内敛、感知对象相对拓宽的带有“恶谑”格调的文学作品, 如《继续操练》 (李晓) 、《猫腻》 (冯苓植) 、《本市市长无房住》 (晓剑) 、《寻根》 (航鹰) 等, 便是一个明证。此外, 李庆西、张章欣、张炜等人的小说新作都只有“新思潮”的余韵。谁能肯定这不会是下个小说思潮的前奏?历史总让人们有臆想不到的发现。有先哲曾经感叹:历史惊人地相似。在当前, “新时期文学”已经褪下当年的盛装, 凝固为历史, 已然成为文学评论家构建“新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出发点。他们确信地认为“这里的新的历史对于对于过去历史的超越其实是空间的支配作用的结果”, “五四”对“世界史”的思考所设定的目标已经落空, 而中外资本转移所产生的消费刺激则进一步耗散了文学的精英意识和历史功能, 因此, 这种变化使得“新时期”和“后新时期”的文化转向了“新世纪文化”。 (9) 尽管这种“新世纪文化”完全超越了“新时期”对今天的想象————因为几乎一夜之间, 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和中外资本转移所产生的消费刺激的冲击下 (当然是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主导下) , 天下已变, 文坛不再是既往的精英论坛, 它仿佛变成了向任何写手开放的“休闲空间”。小说对社会情绪的反观已经滞后, 其在新时期被放大的功能已回归自身, 甚至自身的客观功能已被放弃。文学已无奈退让, 文化的触角却无尽延伸。此时幽默传播形态原有的考察背景已经替换。由于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对受众具有更直接的形象包装和塑造作用, 传统的主流叙述对文学的松绑是一个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与此同时, 单一的平面化传播方式, 让渡给声、音、画等多元化介质的传播趋势已成必然。 (关于这场世纪之交的文坛“哗变”本人另文论述。) 但是, “世纪之交”以来, 从“戏说”历史的作品到改编的电视剧《围城》, 到王朔的“痞子小说”, 到《士兵突击》, 从电视小品到《乡村爱情》等一系列作品中, 人们看到了幽默传播形态在其间的演绎和嬗变 (其间王朔的作品具有“哗变”之后文坛转型期中中国文化元素重构的典型意义) 。幽默, 在史学家界定的“新世纪文学”中的演变过程一如幽默在“伤痕”文学后期的理性批判精神孕育了“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走向历史纵深的逆时指向又接通了“寻根”文学, 如此此消彼长、波澜起伏而已。弹指一挥间, 这一历史时期又近十年, 其间中国文化的各种构建元素已经重新洗排、重新排兵布阵, 但这显然已是另一个叙事范畴了。

小说为传播载体, 小说幽默形态便以其独特的运行规律跃迁潮汐的前沿。迄今为止, 这一重要的美学传播形态还没有整体性地受到关注。

参考文献

①④陈孝英:《幽默论纲》, 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社, 《美学》卷1986-11

②“审美的”、“历史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和方法论。此观点的阐述散见于《恩格斯致斐·拉萨尔 (1859) 》、《关于批评的讲话》 (别林斯基) 等论著

③《鲁迅书信集》 (下) , 第1109页

⑤刘思谦:《“改革文学”的得失及其悲喜剧》, 《文艺报》, 87年4月27日

⑥李庆西:《说〈爸爸爸〉》, 《读书》, 86年第3期

⑦陈焜:《当代美文当中的“黑色幽默”》, 《人民日报》, 86年6月18日

⑧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开屏传媒:配角唱响新和弦 篇9

大市场中的新角色:新生态桌面媒体

在媒体传播方面,成熟媒体和新生态媒体不同,成熟媒体以品牌硬,规模大,受众多的先发优势,早早积累了客户资源,第一时间赢得广告主的青睐。这也是为什么CCTV08广告招标创下80多亿的新高的原因。

伴随首个“网络奥运”概念的福音,互联网媒体在整个奥运会信息传播的舞台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作为新媒体,互联网已成为体育营销不可或缺的传播渠道,必将在此次奥运营销的媒体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比如,搜狐以北京奥运会互联网赞助商的身份高调启动,逐渐跻身主流媒体行列。

随着受众的逐步分级和市场的细分,多终端、多样化表现形式、无疑是一种趋势,新生态媒体能立足某一基点,满足广告主的整合营销需求。开屏传媒,作为一种新生态媒体,立足电脑桌面这一全新传播介质,能够对现有媒体市场进行结构性补充。开屏在满足用户装点桌面需要的同时立足电脑桌面背景这一全新通道进行图文资讯内容投递。通过网络投递的技术手段,除具备常规网络媒体的互动特性外,还融合电视媒体频道选择、平面媒体阅读感受、户外媒体的视觉冲击等特性,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奥运”概念催生整个媒体广告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大市场,成为一股新的力量。

用户感受——桌面媒体登上奥运广告舞台的基础

在第一次网络奥运的概念下,常规网络媒体会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以奥运报道,因此在资讯量的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作为用户更多的会关注获取资讯的感受。这里有两项指标作为衡量标准,第一是速度够不够快?第二是状态舒不舒服?

搜狐高调发布作为奥运网络主赞助商的核心竞争优势——“比所有网络媒体提前发布至少60秒”,其奥运官网总编辑预测赛事期间网站日均点击量能达到10亿次,如果这种预测能够变成现实,这种巨大流量的确能使广告主的营销行为获得很大的宣传机会。立足新媒体优势,桌面媒体一样可以通过在速度和使用状态上进一步拓展从而赢取登台亮相的机会。

在媒体资讯供应量几乎同等的情况下,媒体之间竞争的一个重点要素是速度。网络媒体本身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布的能力,相对传统基于web方式的网络媒体,桌面媒体在送达效率上拥有更强的优势。开屏认为速度决胜的关键点已经从采集速度、服务器端发布速度转向送达速度的追求上。开屏通过主动投递的发行特点以及插播机制,可以使得用户在开启计算机之后直接在桌面上自动同步获得服务器端最新发布的资讯,完全可以省略开启浏览器、输入网址进入网站点击某条资讯的时间,从而达到送达效率的最优化。

其次要讲到接受状态的舒适程度,在哪都能看奥运,为什么要选择开屏?大家都知道,桌面媒体是以图片作为展现的基本形式,独享全屏幕的资讯阅读方式省去了用户对大段文字的理解时间,最直观的对图片进行解读,尤其适合体育赛事的报导。另外,桌面媒体随时轻松阅读新闻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上班时间,受众无法长时间守着电视,捧着报纸阅读资讯,同时不停的刷新网页查看最新的赛场动态也不现实。桌面媒体可以解决。将奥运资讯通过插播方式及时的呈现在桌面上,闲暇之余供给用户阅读,既不耽误工作,又达到了传播目的。

开屏这种全新形态的表现形式已经得到了众多广告主的肯定,尤其在对八小时工作制期间投放计算上,开屏将立足现有特点加快用户积累的步伐,计划在奥运期间至少积累2000万以上的用户用以支持广告客户的营销发布。

找准定位,开屏致力成为广告客户的结构性补充媒体

2008年的互联网奥运营销,将具有更加强烈的整合营销色彩。企业如何将奥运机会与电视、平面、网络传播资源有效整合,是考验企业、媒体是否具有强大营销能力的试金石。

甘做配角并不代表对奥运市场的放弃,相反是对“奥运”机遇的二次分解。

第一次分解,根据新生态桌面媒体优势服务广告客户。奥运时期,广告主的宣传发布需求被充分激活,常规宣传管道的承载能力有限,也不能满足所有广告客户的要求,例如上班时间的广告是留给电视,报纸还是网络,他们自然心中有底,因此只要找到合适的营销点与之契合就能达到投放的目的。受众对新生态媒体的新鲜感也是吸引广告主投放的手段。

谁都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网络及具备网络特性的新媒体,具备较为直观的评估体系,方便广告主做出有效和及时的评估以及投放的调整。在传播效果等同的情况下,广告价格自然也是广告主投放的重要指标。相对传统电视媒体、纸质媒体和户外广告,新生态桌面媒体的广告投放价格低,如果按照成本固定,等额分配的原则,新媒体能扩及更大传播面积,延展了广告主对传播时间梯度的要求。

另外,众多企业在奥运营销身份上不可避免地被区分成“奥运赞助商”和“非奥运赞助商”两大阵营,奥运赞助商希望借助奥运项目上的大手笔投资迅速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巩固垄断优势。而众多非奥运赞助商则希望“借船出海”,通过间接的方式与奥运营销相关联。

抢“热点”不是优势,但我们可以把“冰点”做成“焦点”。新生态媒体针对非奥运赞助商提供个性、特色的服务将是拿到“奥运”这块大蛋糕的有效步骤。

第二次分解,是指以奥运作为契机,建立和培养广告主对新生态媒体的认知度和信任度,维护媒体的品牌效应,为吸引长期投放做准备。在大媒体都把奥运项目作为馅饼来抢的时候,做为新生态的桌面媒体应量力而行,不盲目自大,有选择的进行品牌识别,找尽可能多的机会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尝试和网通的合作是开屏传媒进行品牌互动销售的途径之一。奥运赞助商自然在奥运广告传播中有着先天的优势,通过与奥运赞助商的互动,实现了自我品牌与奥运的关联。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案例,更多的我们希望搭建奥运平台得到更多广告客户的认知和了解。

新时期传媒 篇10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 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1.1 报纸

从职业和教育程度来看, 阅读报纸的阶层可以说是媒体中幅度最广泛的。报纸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弹性大、灵活、及时, 对当地市场的覆盖率高, 易被接受和被信任。而其缺点则主要在于传递率低、保存性差、传真度差、传播版面太小易被忽视。

1.2 广播

作为四大媒体之一的广播的特性首推时效性。报纸由于广播的出现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就是时效性被夺走。广播可以向全国, 也可以向特定的地域做传播。总体来看, 广播的优点在于信息传播迅速、及时, 传播范围广泛, 选择性较强, 成本低。其缺点是只有声音传播, 信息展露转瞬即逝, 表现手法不如电视吸引人。

1.3 电视

电视是现代传播的主角, 电视是现代所有媒体中最家庭化的娱乐媒体。因此, 对视听者的亲近感也很强烈, 是感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媒体。电视传播有其他媒体不可比较的示范效果, 常常成为话题的创意作品也肯定被电视传播诱导出来。电视媒体的主要优点是诉诸人的听觉和视觉, 富有感染力, 能引起高度注意, 触及面广, 送达率高。而主要缺点在于成本高、干扰多, 信息转瞬即逝, 选择性、针对性较差。

1.4 互联网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 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网络媒体传播除具有三大传统媒体传播的“共性”之外, 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互动性、多媒体性、新媒体特性等。

2 大众传播的政治作用

大众传媒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这种社会作用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媒的政治选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递政治信息

政治社会化是一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信息交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人之所以在一个社会体系中能够学到关于个人与政治体系的价值、规范、概念和态度, 正是因为政治信息在该社会体系里的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

2.2 灌输政治思想

大众传媒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不断地向人们传递着有关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等政治知识与信息, 而民众个体在这些观念和信息的反复刺激下, 逐渐形成自己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思想。在政治思想认同方面, 大众传媒有助于政治体系的成员树立起共同的目标, 激发为共同事业奋斗的热情和信心。

2.3 统一政治规范

大众传媒提供大量信息向社会成员灌输主导价值观念, 使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进而维护现实社会秩序。大众传媒的显性效果是帮助受众与外界信息作最快最佳接触, 而隐性效果则是对受众的观念、价值取向、情感向背、认知结构进行说服与改变。

2.4 传承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人们关于政治的态度、感情、信仰及观念。大众传媒是除去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之外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培养政治人格的主要的政治社会化途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 人们了解到了许多过去无法了解到的关于国家、政府、统治阶层、政党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到了社会政治生活的种种内容以及各国不同的政治文化。

2.5 监督政治环境

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现实, 反映公众意见和呼声, 具有一定的公众立场, 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政治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和限制作用。大众传媒在维护稳定的选举秩序、保证选举的公正性、促进选举信息的流通上都起了重要作用。

3 不同时期美国总统大选对大众传媒的运用

美国历史上媒体参与大选发挥作用有“四部曲”, 可以粗略的分为纸媒时期、广播时期、电视时期、互联网时期。

3.1 纸媒时期报纸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的运用

美国南北战争以后, 美国经济有一个很快的发展阶段, 19世纪末, 美国的报纸媒体已经发展起来了。在纸媒时代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那就是设立“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普利策很早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十八岁就参加了纽约林肯第一骑兵团, 二十二岁被选举为密苏里州的立法委员。后来又先后担任过自由主义运动组织秘书、圣路易斯的警察长、国会议员等职务。他承认:“我热衷于政治......也许是太过分了, 以致不考虑到个人的享乐。”在当时, 虽然普利策知道自己以一个外来的犹太人移民的身份, 无法跻身于最上层的美国政界, 但他始终没有泯灭自己的政治热情。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永远当不了总统, 因为我是一个外国人。不过, 有一天, 我要自己挑选一位总统。”他一直将报纸作为帮助自己支持的政治人物竞选总统的工具, 以间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普利策还利用报纸这个阵地, 支持克利夫兰参加总统竞选。《世界报》列出四个支持他的理由: (1) 他是个老实人; (2) 他是个老实人; (3) 他是个老实人; (4) 他是个老实人。普利策的《世界报》帮助了克利夫兰总统入住白宫, 纸媒时期报纸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电台时期广播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的运用

电台的发明和使用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而首先在政治竞选中使用广播电台的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罗斯福参选当纽约州州长时是第一次用电台。他隔三差五地跟大家用电波聊天, 我是谁谁谁, 我为你服务, 非常体贴, 非常谦恭, 跟大家很知心。

“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 他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 工作人员在壁炉旁装置扩音器。总统说:希望这次讲话亲切些, 免去官场那一套排场, 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 双方随意交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说:既然如此, 那就叫“炉边谈话”吧, 于是就此定名。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 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 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 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这样, 广播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在罗斯福当选总统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波穿过寂静的夜空, 传递思想, 平抑创伤, 凝聚人心。

3.3 电视时期电视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的运用

电视在美国总统大选中第一次得到使用是在肯尼迪竞选总统的时候, 肯尼迪总统利用电视进行了一系列辩论的播出, 此后, 美国总统竞选进入了电视时期。

1960年9月26日晚, 在芝加哥的CBS演播室里, 肯尼迪与自己的竞选对手, 已经在艾森豪威尔内阁中当了8年副总统、与赫鲁晓夫进行过厨房辩论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面对大约7000万电视观众 (占当时全国成人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二) 进行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大多数通过收音机收听辩论的民众认为尼克松在辩论中占据了上风, 但事实恰好相反, 所有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看得出来, 肯尼迪占据了上风, 他看上去更加轻松, 更有自制力。而镜头前的尼克松却显出害怕的样子, 脸色阴沉憔悴, 脸上的剃须粉被汗水冲出音乐的沟痕。

肯尼迪借助电视媒体的获胜, 原因在两个方面:1、当时美国共有7000万电视观众, 这占当时全国成人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二, 也就是说, 有三分之二的美国成人是通过电视观看总统竞选的辩论, 虽然那些少部分通过广播收听总统辩论的公众会认为是尼克松赢得了大选。2、通过电视转播的个人魅力的展现。虽然尼克松可以打经验这张牌, 但他不是肯尼迪个人魅力的对手。而且正如许多政治家自那时以后所认识到的一样, 用电视转播, 一切都是风格, 风格高于实质。这是电视这种视听结合媒介的特点所在, 而肯尼迪正是运用 (适应) 了电视媒体的特性而取得了选举的胜利。肯尼迪赢得总统竞选很难说究竟是不是由于电视媒体的作用, 但不论是偶然还是必然, 历史就这样选择了通过电视辩论展现形象的肯尼迪。总统大选电视辩论也从此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一个必要环节。

3.4 互联网时代美国总统竞选对网络中的运用

随着人类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新的传播技术被发明创造出来, 到了20世纪中后期, 一种新的传播技术———互联网———诞生了。从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开始, 美国的总统就与互联网结下了不解之缘, 默多克帮助戈尔总统建立DIY个人视频网站, 小布什利用互联网博客进行政治营销, 直到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时, 互联网的作用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具体而言, 奥巴马在大选中的互联网应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3.4.1 官方网站:

官方网站包括对候选人及团队的详细介绍、施政纲领的宣传、重要议题上的立场、官方blog、在线捐款和在线商店、媒体报道和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但最大的不同在于, 奥巴马的官方网站为他打造了一个注册成员超过百万的在线社区“我的奥巴马” (MyBO) 。奥巴马官方网站47%的访问流量来自这个社区, 其次才是首页 (40%流量) ;而麦凯恩官方网站访问流量95%来自首页。

3.4.2 个人博客:

奥巴马通过网络博客为自己鲜明地树立起清新、年轻、锐意进取的候选人形象。拉近了选民与自己的距离, 更具亲和力更有竞争力。无论是希拉里还是奥巴马, 都生动演绎了博客在总统竞选广告战中的重要性

3.4.3 社交网站:

除了建立官方网站, 更要在最热门、最聚集人气的web2.0网站如Facebook、Myspace、Youtube、Twitter和Digg树立奥巴马的化身或者频道, 让选民在自己最常用的互联网应用中就能接触到奥巴马的信息, 就能与其他奥巴马的支持者建立联系与互动。奥巴马更在一系列小众细分的SNS网站上建立档案和频道, 这些社交网站包括黑人社区、拉美裔社区、亚裔社区、基督徒社区和同性/双性恋及跨性别者社区。

3.4.4 E-MAIL病毒营销:

病毒式营销是指发起人发出产品的最初信息到用户, 再依靠用户自发的口碑宣传, 由于他的原理跟病毒的传播类试, 经济学上称之为病毒试营销, 是网络营销中的一种常见而又非常有效的方法。经典案例是一封名为《我们为什么支持奥巴马参议员———写给华人朋友的一封信》的邮件到处传播。邮件内容甚至非常有针对性的采用了中文, 非常详细的阐述了奥巴马当选对美国当地华人选民的好处, 最后他们说“请将这封信尽快转送给您的亲朋好友, 并烦请他们也能将这封信传下去。这是您在最后几天里所能帮助奥巴马参议员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3.4.5 网络广告营销:

奥巴马在互联网传播投放上的花费不到1000万美元, 其中大部分花在了关键字搜索 (Google Adw ords) 上, 通过日常搜索行为将选民引向自己的官方网站。如果一个美国选民在Google中输入奥巴马的英文名字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就会出现奥巴马的视频宣传传播以及对竞争对手麦凯恩政策立场的批评等。奥巴马购买的关键字还包括热点话题, 如“油价”、“伊拉克战争”和“金融危机”。

4 结论

在政治传播中顺应时势潮流, 适时运用新媒体的意义

纵观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大众传播在美国总统选举中的发展历程, 我们看到, 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作用重大, 并且是政治营销的主要工具和战场。每一次新媒体的诞生, 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媒体的变化, 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 还给人类的传播秩序、传播心理都带来的不可小觑的非凡意义。

而网络传播是人类传播史上一场真正意义的革命, 它最大的特点是一改过去传统媒体的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为双向交互式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 实现了传播主体的位移。传播者和受众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 而且在意义上可以互换:传播者可以变成接受者, 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传播者。建立在双向传播基础上网络传播打破了“舆论一律”的传播格局, 促进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 真正体现了“自由的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喉舌”和“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

摘要:大众传媒与政治选举是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美国作为民主国家的诞生地, 在诞生之初就大量运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民主选举, 并且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 不断将大众传播的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到政治选举中。可以说, 对大众传播手段的运用是否合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选举的成败。电台成就了罗斯福的“电台总统”形象, 电视成就了肯尼迪的“电视总统”形象, 互联网成就了奥巴马的“网络总统”形象。事实证明, 当一种新的大众传播技术手段跻身主流, 或占据传统大众传播领域的相当份额时, 就必须予以重视。如何充分的利用大众传播的手段, 进行最广泛的传播, 并且调动最广大选民的积极性, 就成为政客们应该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大众传播,美国总统选举,新媒体

参考文献

[1]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5]陶丹.张浩达.《新媒介与网络广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阂大洪.《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8][美]沃纳·赛佛林和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9]沈国麟.《控制沟通.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

[10]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11]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版.

上一篇: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下一篇:论说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