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

2024-05-07

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精选十篇)

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7月—2007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UAP患者62例, 男38例, 女24例, 年龄 (53.4±14.3) 岁。其中25例为PCI组, 37例为药物治疗组,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冠心病易患因素、心电图ST段缺血改变、UAP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物、口服或静脉输注硝酸酯类药物。PCI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 尽早行介入治疗, 术前给予口服氯吡格雷300 mg, 术后口服75 mg, 每日1次维持。术后常规用低分子肝素抗凝3 d~5 d。

1.3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以Judkiu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 选择狭窄部位最清晰的造影图像作对照, 以QCA方法测定血管参数, 以血管狭窄>50%为病变血管, 病变狭窄>70%则行介入治疗。以标准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及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标准:残余狭窄<30%和TIMI血流3级, 无手术期严重并发症, 如死亡或急性心肌梗死。

1.4 研究终点

纪录入院30 d内心脏事件 (包括AMI、猝死) 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PCI组25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有18例共30处靶病变, 植入28枚支架。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出现, 手术成功率100%。两组患者比较, 早期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降低30 d内心绞痛、AMI、猝死的发生, 缩短了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 (P<0.05或P<0.01) 。详见表1。

3 讨 论

UAP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 是由于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使心肌供血减少所致[1]。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脏猝死的患者1 900万, 其中70%死于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及相继发生血栓形成与心肌坏死。关于UAP是否应在急性期内行介入治疗以改善预后, 目前尚有争议, 但对于高危UAP, 单纯应用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不能改善患者病情, 而进一步发展为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性高, 尽管介入治疗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稳定型心绞痛较高, 但及早介入治疗仍可使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下降。本组研究结果表明, 与药物治疗组相比, UAP早期介入治疗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 降低AMI和猝死的发生, 药物治疗组有4例患者发生了AMI, 2例患者发生猝死, 均发生在药物强化治疗过程中。早期介入治疗迅速开通了靶血管, 缓解心肌缺血, 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 减少患者痛苦。

总之, UAP尽早行PCI治疗, 同时辅以有效的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综合治疗, 近期疗效良好, 可减少心脏事件, 利于患者心脏功能早期恢复, 改善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风险小, 安全可靠[2], 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62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PCI组和药物治疗组。PCI组在联合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 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药物治疗组单纯强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30d内心脏事件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与药物治疗组比较, PCI组30d内心脏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 ;缩短了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 (P<0.01) 。结论早期PCI联合强化药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疗效好, 风险小, 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心绞痛, 不稳定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事件

参考文献

[1]陈过伟.加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治重要性的认识[J].新医学, 2004, 35 (9) :519.

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 篇2

[摘要]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 10月~10月,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例常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 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 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分析;丹红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是一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对其进行正确认识与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通过西药结合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单用西药治疗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月~2010月我院临床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9例,均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男13例,女7例,年龄50~78岁,平均(63.6±7.3)岁,病程10个月~,平均(6.9±1.4)年;对照组:男12例,女7例,年龄50~80岁,平均(64.4±7.5)岁,病程7个月~14年,平均(6.8±1.6)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卧床休息、口服扩冠脉、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另用丹红注射液40 ml(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l/支,产品批号:z20026866)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或0.9%氯化钠溶液150 ml(伴有糖尿病时)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①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②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③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等检验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明显缓解,发作频率减少>90%;有效:心绞痛症状减轻,发作频率减少>5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5 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ST段回升1.5 mm以上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由低平转为直立;无效:未达以上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比较(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的发作频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心电图改善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副作用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其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无显著变化,且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传统医学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为正虚痰瘀、心血瘀阻、痹阻不通,故而作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除了冠状动脉机械性狭窄的原因外,还与血黏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微循环障碍及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等有关[2],即与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密切相关[3]。

丹红注射液主要是由丹参、红花经现代工艺提取纯化制成的复方制剂,主要含丹参酮、丹参酸、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和儿茶酚等化学成分[4],具有活血化瘀和通脉舒络的功效[5],是良好的慢钙通道阻滞剂,并且能够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6]。丹参酮可促使冠状动脉间桥式侧支血管开放,并由此向缺血区提供足量的逆行血液灌注,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7] ;还可使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和重量减轻,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抑制,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中5-HT的释放而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8]。红花中的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红花酚苷有对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缺血再灌注有明显保护作用,还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稳定血管内膜,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改善心肌血供,与西药合用可减少耐药性,从而发挥协同作用[9]。近年来,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丹参、红花尚有调节神经内分泌、清除氧自由基、抗炎及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10-11]。炎症介质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炎症反应尤其是低度慢性炎症状态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2-13],甚至炎症在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14]。丹红注射液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15]。

本研究虽病例不是太多,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对心绞痛症状的缓解作用、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因此,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在临床中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90.

[2]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05.

[3] 朱庄庄,陈志松,冯丽.血液流变性变化在老年人心绞痛发病中的临床意义[J].微循环学杂志,2005,15(2):57-58.

[4] 章庆红.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0, 32(20):2909-2911.

[5] 胡芳.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116-117.

[6] 邰明辉,刘兰梅,马仁强,等.丹红注射液一般药理学实验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3):335-338.

[7] 冯俊,张洁,郑智,等.丹参酮ⅡA抑制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制[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4):274-276.

[8] 许国根,缪群.丹参注射液减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临床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11,11(3):789-799.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临床护理;患者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群体主要为55-85岁之间的男性老年人,是一种介于心肌梗死及稳定性心绞痛之间的临床状态。[1]该疾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猝死,因此早期治疗与早期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病情的发展,避免发生心肌梗死,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系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为我院所收治,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在46-83之间,患者病史平均为(16.1±1.6)年。42例患者中有8例变异性心绞痛,12例自发性心絞痛,5例初发劳累性,15例恶化型劳累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心率加快,表情焦虑,常出现胸闷、压迫性不适、刺痛感、烧灼感,且偶尔出现濒死感。

2护理方法

2.1常规护理确保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严禁做任何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其心脏的负担而引起心绞痛,针对由于疼痛感过于剧烈而不能安然入睡的患者可给予一定的镇静剂。[2]维持患者病房的整洁、舒适、安静以及适宜的湿度及温度,尽量减少探病次数,防止因为体位、温度、环境的改变而刺激患者。直至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症状且各方面病情稳定之后,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进行一定的康复活动,注意活动应循序渐进,且活动量始终不能过。

2.2病情观察在患者的住院期间仔细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尿量、瞳孔、体温、血压、意识等体征是否发生变化,并将其变化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在患者住院初期每个半个小时进行一次监测,待到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更改观察时间。一旦发现患者的心率大于95次/min或是血压<95/65mmHg,应立即停止药物治疗并即刻通知值班医生。

2.3输液护理在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的过程中,应利用输液泵来调整输液速度,以免发生意外,通常情况下静脉滴注的速度应控制在7-11ml/min。[3]当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想要大小便时,应直接在床上进行处理,防止由于体位的变化而导致患者血压突然下降、心悸、头晕、出汗等症状;因为输液的过程相对较长,所以因在此之前让患者做好思想准备,做好心理安抚劝慰患者积极、耐心地接受治疗;严密观察患者24小时内的出入量,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便防止心脏负荷加重等状况的出现。

2.4心电监护针对心功能严重衰竭、疼痛剧烈、心肌缺血的患者,尤其应做好心电图监护,一旦出现心率及血压增高的症状,则立即调整患者卧位为半卧位,进而缓解心绞痛症状;如果患者发生损伤型S-T段抬高,并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则应即刻进行急救处理。

2.5心理护理由于该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等特点,在患者的心理上普遍出现紧张、忧虑过度、烦躁不安、极度恐惧等负面情绪,若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则极有可能会加重损伤患者的心肌功能。因此,护理人员应着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耐性倾听患者的需要,了解患者的性格,并与其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该疾病的治疗要点及方法、注意事项、卫生知识等相关内容。利用一些成功治愈的病例来影响患者,让患者看到康复的希望,建立其对抗病魔的信心,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来接受治疗、配合治疗。另外,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会自我保健与自我救护,不至于在病情发作时手忙脚乱,耽误治疗时机。

2.6饮食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饮食护理应注意低脂、低盐,尽量选择富含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进食不能过饱过快。严禁摄入糖分过高的食物,且注意禁烟禁酒。由于人体在饱餐之后需要大量的氧来支持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使得大量的血液流入胃肠道,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诱发患者的心绞痛,因此应嘱咐患者少吃多餐。[4]

2.7不良反应护理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还应严密观察其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如血尿、齿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趋势。由于降纤酶而导致的齿龈出血大部分出现在患者刷牙时,尤其应做好用药之前与用药后的比较。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疹、心悸、皮肤瘙痒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2.8出院指导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其病症均能得到一定的缓解,但并不排除出院后发生猝死或者是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在其出院之前,应做好相应的住院指导,嘱咐患者禁烟禁酒,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但切忌激烈运动及情绪波动,注意饮食的健康。要求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来使用药物,不能随意更换或停止用药,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求速效救心丸之类的急救药不离身,以备不时之需。

3治疗结果

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后,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有32例显效,10例有效,有效率高达100%。

4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身心疾病,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除了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外,优质护理对该疾病的治疗有着十分关键作用。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起到预防病情发作的作用,缓解由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引发的心肌功能异常。[5]并且,该疾病具有病发突然、症状严重等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则有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人员通过建立与患者之间的良好关系,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来防止病症的发作,缓解病情的发展,从而减少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几率。总而言之,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优质护理能够进一步确保患者症状的缓解,病情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陶贵惠,解冬梅.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09(16):1632-1633.

[2]李春梅,李冬梅,王淑艳,陈春玲.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18(04):143-144.

[3]毛丽.香丹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2(28):115-116.

[4]孟锡敏.护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7(05):195-196.

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8年12月—2011年6月共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4例, 其中男18例, 女16例, 年龄50岁~78岁, 心绞痛病程1年~4年。按1993年国家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对心绞痛程度进行分级:中度15例, 较重度12例, 重度7例。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及分型》[1]。

1.2 护理措施

1.2.1 心理护理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心前区剧痛、窒息感, 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患者极易产生不安的心理状态和恐惧情绪, 个别患者发生思想、行为异常, 出现焦虑抑郁感。护士应用亲切的态度周到服务, 多关心、多鼓励、多安慰他们, 要尽早干预不良的心理状态, 应尽量向患者解释, 求得患者密切配合。减少亲友探视, 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 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 病情稳定后可让家人与患者适当交谈, 保持心情愉快。

1.2.2 吸氧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 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 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和 (或) 刺激冠状动脉痉挛, 导致缺血加重[2], 所以吸氧十分重要。有的患者不合作, 拒绝吸氧, 护士要向其耐心解释吸氧的必要性,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3 输液

心须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及早应用血管扩张剂, 如:硝酸甘油, 严密观察血压。如合并心力衰竭者输液速度宜慢, 控制补液量。

1.2.4 缓解疼痛

可选用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如患者剧烈疼痛, 可以使用较强的镇痛药物如度冷丁50~100 mg肌肉注射, 吗啡5~10 mg肌肉注射;严密观察有关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等, 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1.2.5 生命指征监护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呼吸, 15 min~30 min测量1次, 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等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询问患者如有不适, 也应及时汇报医生。

1.2.6 注意饮食, 保持大小便通畅

少食多餐, 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 避免烟、酒对心脏刺激。如有心功能不全、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饮食宜清淡, 要吃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的食物, 如青菜、水果等, 但是每天必须保持一定的热量和营养。每天保持大小便通畅, 如有大小便困难, 应及时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心肌耗氧量。

1.2.7 避免肢体血栓形成

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 尤其老年人应定期做肢体被动活动, 按摩肢体, 口服抗凝药物, 避免肢体血栓的形成。

2 临床疗效

中度心绞痛15例中, 治疗后显效10例, 有效4例。较重度心绞痛12例中, 治疗后显效8例, 有效4例。重度心绞痛7例中, 治疗后显效5例, 有效1例, 无效1例。总计显效23例 (67.6%) , 有效9例 (26.5%) , 总有效率为94.1%.

3 护理体会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 或心脏性猝死。通过对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治体会到护理对治疗成功与否很关键, 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熟练的护理技术, 心理素质好, 观察病情细致、全面,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了解其心理活动、精神需求, 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配合治疗做好整体护理工作, 才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国循环杂志, 2001, 16 (3) :227.

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 篇5

方法 分别观察葛根素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 葛根素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异常心电图、降低血液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及降低血液黏度,毒副作用小。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1-0021-02中图分类号:R 541.4文献标识码:A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严重,常发生难治性心绞痛,是冠心病中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又一危险的临床综合征。笔者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葛根素注射液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病人,观察其疗效及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参照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临床诊断标准[1],本组68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包括初发劳力型、恶化劳力型、自发型和梗死后心绞痛。排除严重的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律失常、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等抗凝禁忌证,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0±5.6岁,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0±3.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类型等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肠溶阿斯匹林、钙离子拮抗剂、低分子肝素等,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300 mg加于5%葡萄糖注

作者简介:杨 舟(1968-),男,广西田阳县人,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学士。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一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若心绞痛发作严重,可临时含服硝酸甘油片,每次0.3~0.6 mg。

3.观察指标 ①心绞痛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程度、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②心电图监测:每2~3日查1次12导联心电图,如有心绞痛发作时随时记录心电图,密切观察STT改变;③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药物不良反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4.疗效判定标准 心绞痛缓解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不到50%。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STT恢复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0.1 mV以上,但未正常,或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静息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均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

5.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1.两组心绞痛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 (31/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 (21/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2.两组治疗后心电图变化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 (31/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 (20/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3.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4.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出现面红,对照组有1例病人出现暂时性腹胀,均未影响治疗,继续用药后自行消失。两组均无出血病例、心梗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

UA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合并斑块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而产生缺血、缺氧[2]。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苷,化学名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为血管扩张药,具有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改善缺血心脏的收缩功能,活血化瘀,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本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葛根素注射液在改善UAP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毒副作用小,所以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分类[J].中华内科杂志,1991,33(8):507-508.

[2]张少华.水蛭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04,22(4):34-35.

[3]刘素云,李拥军,齐华阁,等. 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心功能影响[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7):394-396.

(收稿日期:2007-06-07 修回日期:2007-12-01)

(编辑:潘明志)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治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72例UAP患者, 均符合WHO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命名和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入选前48h至少有1次以上的心绞痛发作, 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移>0.1mV, 排除严重原发性高血压病、出血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抗凝治疗禁忌证。将7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 (1) 观察组36例, 其中男21例, 女15例;年龄 (60.2±6.5) 岁;病程 (2.6±1.4) 年;初发劳力型14例, 恶化劳力型18例, 自发劳力型4例。 (2) 对照组36例, 其中男23例, 女13例;年龄 (59.4±8.0) 岁;病程 (2.7±1.2) 年;初发劳力型13例, 恶化劳力型20例, 自发劳力型3例。2组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及发作情况、心电图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 阿司匹林100mg, 口服1次/d;硝酸异山梨醇酯10mg, 口服2次/d, 连续7d。

(2)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2500U每12小时1次, 连续7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 有无出血倾向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断标准

(1) 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 心电图下移的ST段或倒置的T波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 (2) 有效:症状改善, 胸痛发作频率减低, 程度减轻, 持续时间缩短, 心电图下移的ST段回升, 倒置的T波变浅或直立, 但未达正常; (3) 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无明显改善或发生心肌梗死、猝死, 心电图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疗效:见表1。

注:2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

(2) 不良反应:2组均无猝死及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出现2例皮下瘀血, 但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症, 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血小板聚集与粘附增加, 冠状动脉痉挛, 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性阻塞[3]。其病情变化多端, 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 也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对于UAP, 目前多主张应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溶栓药物, 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4]。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酶解或化学降解产物, 它保留了普通肝素的基本结构, 抗凝作用与普通肝素大致相同, 由于分子量小 (平均分子量4500) , 抗Xa与抗IIa之比为4:1~2:1, 很少引起血小板减少, 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5], 所以极少引起出血倾向, 且生物利用度超过90%, 体内不易清除, t1/2为普通肝素的2~3倍, 有更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所产生的预防性抗血栓作用可超过24h。

本组资料显示, 针对UAP患者,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达94.45%,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0.05) , 且未见明显出血反应。由此可见, 低分子肝素治疗UAP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书峰, 金军, 赵建华.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3, 19 (3) :171~172.

[2]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81.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全国心绞痛及心肌缺血学术研究讨会纪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28 (6) :405.

[4]陈国伟.抗血小板及抗凝荆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3, 4:7.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脏内科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 男54例, 女36例, 年龄32~72岁, 平均年龄50.5岁;所有患者经心电图、血常规、心肌酶谱检查确诊, 病程4~20周, 平均病程6.5周;其中21例卧位型心绞痛、18例梗死后心绞痛、23例自发性心绞痛、16例变异性心绞痛、12例中间综合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例如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措施, 包括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分析心绞痛性质、部位、发作持续时间、次数以及放射疼痛的程度[2], 心绞痛时需卧床休息或停止活动, 并予以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由于发作次数增多、疼痛程度加深, 会出现恐惧、紧张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充分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 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详细介绍心绞痛诱发因素和预防知识, 做好心理疏导, 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 药物护理。避免患者服用常规药物时随意换药、停药;患者用药前应详细介绍发病机制、并发症、临床表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嘱咐卧床休息,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在静脉滴注治疗时定时测定血压, 注意控制滴注速度, 通常保持在8~10滴/min[3];指导患者在静脉滴注期间在床上排泄, 防止体位变化导致血压下降而引发心悸、冷汗、头晕;观察患者体位是否舒适及情绪状况, 注意做好血管保护;若患者在治疗时出现皮肤过敏、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及时告知责任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3) 饮食指导。心绞痛的发病因素包括高血脂症、高血压、肥胖等, 因此合理的饮食方案有助于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多食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且维生素和纤维素较高的食物, 同时忌食难消化或刺激性食物, 忌进食过快、过饱, 注意少食多餐、饮食清淡, 严格限制高脂食物和甜食, 需戒烟戒酒;如果患者出现便秘, 在用力大便时会提高心脏负担, 引发心脏缺氧、缺血[4], 增加患者心绞痛发作, 甚至导致猝死, 因此必须格外注意饮食, 需多食蔬菜水果等利于排便的食物。 (4)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危害性和发作时的急救方法, 指导患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进行适度体育锻炼, 有利于促进动脉血液循环, 形成侧支循环, 增强活动耐力。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学会调节情绪, 保持乐观心态。患者心绞痛发作时, 若服用和休息后仍没有缓解, 需及时就医诊治, 并定期复诊。 (5) 夜间护理。针对患者夜间容易发生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 一旦患者出现心绞痛, 立即采取吸氧处理, 记录心电图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满意度= (满意+一般) /总例数×100%;观察两组疗效, 判断标准为:显效: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段正常, 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ST段接近正常, 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 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无效:ST段无变化, 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心绞痛发生率增多。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147,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29例满意, 14例一般, 2例不满意, 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中15例满意, 19例一般, 11例不满意, 满意度为75.56%, 两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625, P<0.05) 。

3 小结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分型的严重类型, 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提高, 在老年患者中发病较多, 且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病情发展快、不稳定、预后差的特点, 容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 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早期有效的治疗和全面完善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次研究表明,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饮食及药物指导、健康教育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升, 有效减少并发症, 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领域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例,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特殊护理, 观察两组疗效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护理和健康教育,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蔡淑梅.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 23 (12) :238-239.

[2]衣晓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5) :192-193.

[3]王静.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5) :45-46.

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及其治疗体会 篇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的病理基础。冠心病心绞痛与年龄和危险因素相关, 目前发病年龄虽然有所提前, 但是仍以老年人居多。动脉血管树的老化是自然生物学的过程, 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损伤可加速该过程, 机体固有的修复能力能消解时间依赖性和危险因子依赖性的动脉退化。此修复过程的衰退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炎症和病变形成密切相关。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 关系密切, 因此有学者称:USAP是AMI的“先兆期”、“前驱期”、“AMI的第一期”等说法。心绞痛的分型方法很多,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绞痛的一个临床亚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是, 心绞痛不发作时, 心肌的耗氧量和供氧量相对恒定。当心绞痛发作时, 心肌耗氧量增加, 而供氧量未能相应增加。另外,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诱因、发作频率、发作程度以及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且保持相对稳定不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是, 心肌供氧量持续的逐步减少, 而心肌的耗氧量并未增加, 或增加很少。发作频率、程度都将加重, 静息状态也可发病。

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以及转归

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的发作次数逐渐增多, 疼痛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疼痛程度逐渐加重, 疼痛缓解时间亦逐渐延长, 使疼痛缓解消除的用药剂量亦逐渐增大。心电图变化:总的趋势是呈现急性缺血图形 (ST段下移及T波倒置) 越来越重, 恢复至发病前的图形时间亦越来越长。如果病程较长者即便心绞痛已经缓解, 而缺血的图形也不能立即恢复至发病前状态, 甚至不能恢复。有的甚至发展为ST段由缺血性下移, 逐渐出现损伤性ST段上抬, T波由倒置转为高尖T波。此时已预示有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对治疗反应不佳或治疗无效者, 可发展为急性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转归: (1) 经有效的治疗心绞痛缓解至消失, 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均恢复至本次发病前状态; (2) 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心梗 (AMI) ; (3) 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室早、多源室早、短阵室速、甚至室颤、也可发生心房纤颤) ; (4) 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肺水肿) ; (5) 发生心脏性猝死 (突然室颤或心脏静止) 。治疗无效而又未发生上述并发症, 又及时安全的接受心脏介入性治疗或心脏冠脉搭桥治疗者, 病人可以恢复至发病前状态。

3 冠心病患者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基础

冠脉腔内的粥样斑快的增大或破裂。不同形态特征的斑块都可触发血栓形成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经典的薄纤维帽覆盖脂质核心的斑块, 也包括侵蚀斑块和钙化结节。 (1) 经典的易损斑块包括薄纤维帽 (≤150um) 覆盖着血管壁深层富含脂质的区域。 (2) 富脂斑块的破裂促进组织因子 (TF) 和血流相互作用, 启动凝血的瀑布反应, 凝血酶形成和血栓形成[3]。斑块表面及冠脉内壁上附壁血栓的形成。患者血液出现高凝状态 (又称血栓前状态) 。冠脉内皮细胞损伤加重, 促凝、促缩血管物质增多。完好的内皮功能包括抗凝功能和常规抗血小板功能。内皮功能不全为血小板黏附创造了条件。炎症刺激促进vWF因子的分泌, 可以导致局部血小板的持续补充, 高胆固醇血症促进这一过程进展[4]。循环中的血小板可以直接或间接黏附在胶原上, 通过结合vWF, 形成糖蛋白 (GP) Ⅰb/Ⅸ复合物。血小板GPⅠb和GPⅡb/Ⅲa都表现出与血小板黏附有关, 可能与血小板间相互作用有关。局部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栓形成, 通过细胞表面形成纤维蛋白和释放有效的血小板收缩剂来附加新的血小板, 以此延续血栓形成过程。各种危险因素的作用增强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大量饮酒吸烟、情绪过大的波动等。以上因素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原因。

4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抗凝、抗血小板药, 降脂药,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硝酸酯类以及活血化淤药的中成药, 促心肌代谢药等等。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治疗中,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化酶 (COX) 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5]。阿司匹林还能够改善内皮依赖的血管扩张[6]。氯比格雷能够不可逆抑制ADP受体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 氯比格雷和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方面有协同作用。降脂研究有力证据表明, 降脂治疗可降低冠脉事件发生率[7], 同时可稳定斑块[8]。强化降脂治疗[9]以及长期服用氯比格雷[10]的结果更加鼓舞人心。通过药物治疗可推迟冠脉介入治疗, 甚至无须再行介入治疗。在众多的药物中抗栓治疗最为重要, 经过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 我们总结了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栓治疗方法, 这就是三联药物疗法:是由以下3种药物按照一定顺序先后使用。由溶栓剂 (尿激酶或链激酶、t-PA、r-tPA等) ;抗凝剂 (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 ;血小板活性抑制剂 (ASP、波力维等)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血液系统存在“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 两者间相互制约, 是一个“凝溶”交错的相互平衡过程, 使机体处在正常的生理状态, 血液自身的生理状态也保持相对稳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此时血液多处在“高凝状态”, 又称“血栓前”状态, “凝血系统”的活性增强, 可随时形成血栓。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脉内的附壁血栓属红色血栓, 且较新鲜, 含水分较多, 尿激酶易于渗入其内发挥溶栓作用, 使血栓体积缩小, 冠脉管腔增大, 血流量增加, 心绞痛缓解。肝素可加强“纤溶系统”的活性, 防止新鲜红色血栓再形成, 重新附着在已被部分溶解的附壁血栓的表面上, 扩大其体积, 使冠脉腔径再缩小。ASP可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和聚集作用, 防止夜间新血栓的再形成附着在已被部分溶解的附壁血栓表面上。这样, 3种药物的作用是尿激酶溶解已有的血栓, 肝素、ASP防止新血栓的形成, 在24h内先后接力式的起作用, 使原附壁血栓持续缩小, 不再扩大, 最终至消失, 冠脉腔持续逐步扩大, 保持畅通, 最终供血改善, 心绞痛消失。

5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

心脏冠脉的介入治疗:心血管系统的介入治疗, 是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新技术。在国内始于80年代初期, 其内容较多, 如心脏瓣膜、周围动、静脉等, 冠脉是其内容之一。当时又称为“导管疗法”。冠脉的导管疗法, 简称PTCA术, 主要是球囊扩张术 (成形术) 。90年代后期在球囊成形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冠脉内支架术 (PCI) , 现在已是两者并用了 (PTCA+PCI) 。想当年AMI的一次性大剂量溶栓被视为AMI治疗的“里程碑”, 是一个大的转折点, 现在把心脏的介入治疗视为冠心病 (包括AMI) 治疗的又一“里程碑”也不算过分。确实介入治疗的近期效果, 尤其对心绞痛的效果是确切的、立刻的、近期效果是显著的。当然, 介入治疗也有它的不完美之处。接触过介入治疗病人的医生常发现介入术后心电图有3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电图缺血情况明显好转, 甚至可恢复正常心绞痛消失这是最好的结果;第2种情况为介入治疗后, 心绞痛减轻或消失, 而心电图无变化与介入治疗前相同或好转不明显;第3种情况是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有缓解, 而心电图较介入治疗前缺血情况反而加重。上述3种不同的结果均经同一治疗方法为何结果不同?这里边又涉及到心肌的循环问题和导管操作自身带来的一些副作用所引起。冠脉搭桥手术治疗:此疗法远早于介入技术, 仍是目前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本身已日臻完善, 其远期疗效优于介入技术, 手术自身给冠脉系统的损伤较介入技术轻, 尤其对冠脉的内皮细胞的损伤远较介入技术轻许多。但是, 不管介入术或搭桥术, 虽各有其显著优点, 而对于冠心病而言只是一种有效的姑息疗法, 或称为对症疗法, 仍不是根治术, 也就是说仍不能逆转冠心病的病理过程, 而使冠心病消失。有两点是临床常见到的, 一是冠脉的再狭窄 (尤其介入术后) 和搭桥的静脉发生硬化, 均可使曾通畅的血管再狭窄, 失去原来的手术效果。二是被扩张的冠脉或置入的支架和移植的桥血管发生堵塞冠脉血流中断。因此说介入术和搭桥术对冠心病而言仍属治表不治本的技术范畴。另外, 为了加强介入术和搭桥术后的近期疗效, 我们用三联药物疗法用于其术后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经临床观察疗效肯定, 且较安全。细胞心脏移植 (又称干细胞移植) :这是近10余年来新兴起的生物技术, 据目前报道的情况来看, 此方法尚用于冠心病的一个临床类型, 即急性心梗型 (AMI) 尚未见到用于心绞痛者的报道。细胞心脏移植主要用于AMI的病人, 希望通过导管法将移植的细胞注入冠状动脉内随血流进入心肌梗塞区并留置在梗塞区内, 然后发育成心肌细胞来代替已坏死的心肌细胞, 以修复梗塞的心脏, 使其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近10年来, 不少的科技研究人员, 已经进行了多种细胞的提取分离, 并进行了移植实验性观察。例如已移植过的细胞有:骨髓单个核细胞、外周血干细胞、心脏组织中分离出的干细胞、内皮祖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等, 不下10余种之多, 总的希望是想通过不同的细胞移植, 望其能在心脏内存活下来, 并分化成为心肌细胞。遗憾的是直至目前为止尚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移植细胞的成功。临床上也确实看到, 被移植细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有改善, 心肌的射血分数有提高, 临床症状有改善, 心电图有改善。后来发现这些改善, 不是被移植的细胞真正的分化、成长为心肌细胞所致, 而是另外的机制, 如移植细胞的旁分泌作用, 分泌的促血管新生因子, 促进毛细血管的新生成, 改善了梗死区的心肌灌注, 抑制了梗死后心脏重构过程, 提高了梗死区残存心肌的生存能力所致。最近研究又发现:胚胎干细胞、新生儿心肌中分离出的干细胞, 移植后可以增殖, 确能生成真正的心肌细胞, 这一研究结果给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带来了希望。总之, 目前干细胞移植技术是一项新的有前途的技术, 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如临床已经实践证实的血液病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成功, 已被临床公认。

摘要:概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成因、发病基础、临床表现以及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重点论述临床中应用三联疗法 (抗血小板、抗凝、抗栓)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体会。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附壁血栓,三联疗法

参考文献

[1]Virmani R, Kolodgic FD, Burke AP, etal.Lessons from sudden coro-nary death:a comprehensive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chemefor atherosclerotic lesion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0, 20:1262~1275.

[2]Virmani R, Burke AP, Farb A, etal.Pathology of the unstableplaqueeta[J].Prog Cardiovasc Dis, 2002, 44:349~356.

[3]Fuster v Fallon JT, Nemerson Y.Coronary thrombsis[J].Lancet, 1996, 348 (1) :7~10.

[4]Theilmeier G, Michesls C, Spaepen E, etal.Endothelial vonWillebrand factor recruits platelets to atherosclerosis-prone sitesin response to hypercholesterolemia[J].Blood, 2002, 99:4486~4493.

[5]Ridker PM, Cushman M, Stampfer MJ, et al.Inflammation, aspirin, and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J].NEngl J Med, 1997, 336 (14) :973~979.

[6]Husain S, Andrews NP, Mulcahy D, et al.Aspirin improv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 1998, 97 (8) :716~720.

[7]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simvastatin in, 20536 high-risk individuals:a rans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Lancet, 2002, 360:7~22.

[8]Brown BG, Zhao XQ, Sacco DE, et al.Lipid lowering and plaqueregression.New insights into prevention of plaque disruption andclinical events in coronary disease[J].Circulation, 1998, 87:1781~1791.

[9]Little WC, Constantinescu M, Applegate RJ, et al.Can coronary an-giography predict the site of a subsequ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 1998, 78:1157~1166.

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护理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 以上患者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 (ISFC/WHO) 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小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经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神经类症状、颈椎疾病所引起的胸痛等患者;排除重度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 男34例, 女24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为 (64.4±8.6) 岁, 合并有高血压14例, 高脂血症11例, 糖尿病8例。对照组患者60例, 男34例, 女24例, 年龄42~79岁, 平均年龄为 (63.1±9.1) 岁, 合并有高血压15例, 高脂血症10例, 糖尿病9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注: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注:观察组干预后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或者相似治疗, 给予抗心肌缺血、抗凝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同时给予降脂药物, 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 根据患者血压血糖情况, 给予控制血压血糖对症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 护理工作人员要有人性化护理观念,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 要懂得尊重患者的人格、个人隐私、生命价值。在进行试验前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内涵、内容和必要性等方面学习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认识。 (2) 建立人性化护理环境。在患者病房摆放绿色植物, 更换窗帘为淡绿色等, 在墙壁上悬挂景色宜人的风景画, 改变以前病房的单调布置, 如果在节假日可进行适当装饰增加喜庆气氛, 让患者感觉到在家的感觉, 对病房不产生陌生感, 为患者在住院期间提高温馨、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3) 应用人性化的护理程序。患者入院时, 相关护理人员把患者护送到病房, 向患者讲解医院病房须知, 并向患者介绍其主治医生、主管护士等。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面带微笑、有耐心的回答和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对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健康教育, 要经常巡视, 有问必答, 在患者勉强保持镇静, 动作要有序, 要有条不紊, 使患者对医院人员产生信任。在住院期间, 要安慰患者,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要向患者说明, 嘱咐患者如何配合, 尽量征得患者同意再行操作, 态度不可蛮横粗暴, 要耐心细致。要加强和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及时给予安慰和缓解, 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抑郁等情绪,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组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 干预时间为14d。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焦虑情绪评分;采用数字式疼痛评定法 (NRS) 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胸痛疼痛程度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对2组患者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情绪评分结果 (表1)

2.2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胸痛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表2)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在护理服务过程中, 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提供精神、生理和情感等方面服务, 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要求, 充分体现患者知情权、选择权、保密权和享用权。也就是在护理过程中, 给予患者以人性化照顾, 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呈舒适状态[2~3]。在人性化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言语要规范、表情和蔼、态度温柔, 要给患者创造温馨、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 在护理操作时体现患者知情权和享用权, 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

在本文中, 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后, 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显著缓解, 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后, 患者胸痛疼痛程度得到缓解, 说明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 缓解患者胸痛程度,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东杰.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1) :198~199.

[2]魏欣, 晏妮.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与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1) :73~75.

心肌桥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 篇10

[中图分类号] R5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105-01

1 病例资料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该病是一种潜隐性心脏疾病,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但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本文现将1例该病患者被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情况报道如下。

患者男,44岁,因“发作性胸憋伴咽部不适2个月”入院,既往吸烟史20年,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查体:Bp130/85mmHg,HR个72次/min,律齐,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明显ST-T改变,心肌酶学正常,肌钙蛋白定性为阴性,甘油三酯3.24mmol/L,空腹血糖4.9mmol/L。人院后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2周。患者胸憋及咽部不适不缓解,后转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左主干未见有意义狭窄,前降支中段可见肌桥,收缩期压迫约60%,回旋支未见有意义狭窄,右冠状动脉中段管壁粗糙、不规则,冠脉分布均衡型A,诊断为“心肌桥”。后给予倍他乐克、阿托伐他汀口服,患者病情逐渐改善。

2 讨论

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通常走行于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中。当其中一部分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心肌纤维所覆盖,则此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被覆盖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心肌桥分为两型,分别为表浅型(主要走行于室间沟内)和纵深型(主要走行于靠近右心室的室间沟内),纵深型较表浅型少见[1]。其发生率无确切的数据,最常见于左前降支的近中段,多数为单个。心肌桥对冠状动脉的压迫可自收缩期持续到舒张早期,甚至舒张中期。患者常在运动、劳累等心率增加时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由于病变位置和解剖结构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心肌桥的诊断标准为某一冠状动脉收缩期明显狭窄(可呈线状、串珠状狭窄或显影不清或显影中断),而舒张期管径基本正常,显影清。可分为三级:一级冠脉收缩期狭窄<50%;二级冠脉收缩期狭窄50%~70%;三级冠脉收缩期>70%[2]。一般认为二级以上者将导致心肌缺血及相应临床症状。近年来血管内超声检查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spiralCTangiography,MSCTA)成为诊断心肌桥的重要手段[3]。

心肌桥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苯噻氮唑类钙离子拮抗剂。禁用硝酸酯类药物,因其扩张冠状动脉后使受挤压段相对狭窄加重。有报告置入支架后血流恢复,血流储备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改善,但远期发生支架再狭窄高达50%[4]。本例特点患者属中年男性,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结合病史很容易诊为心绞痛。临床中对于疑诊冠心病且有胸痛发作者,硝酸酯类药为常规用药。该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因此该病例提醒临床医生对于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反应差、又无心肌梗死证据的患者,应考虑到心肌桥的可能,尽快行相关检查以免误诊、漏诊及治疗不当。

[参考文献]

[1] Ferreira AG,Trotter SE,Konig B,et al. Myocardail bridges morp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spects[J]. Br Heart J,199l,66:364-367.

[2] Noble J,Bourassa MG,Pctitclare R,et al. Myocardial bridging and milking effect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nery :normal variant or obstruction?[J]. Am J Cardio1,1976,37:993-999.

[3] Raff GL,Gallagber MJ,ON eil1 WW,et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using 64-slic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J]. J Am CoIl Cardio1,2005,46:552-557.

[4] Heager PK,Sehwarz ER,Vom DJ,et al. Long term angiographic andclinical follow up in patient with stent implantation for symptomatic myocardial bridging[J]. Heart,2000,84:403-408.

上一篇:教学认知能力下一篇: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