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01-21

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而心血管的损害在糖尿病发病前期就已发生,因此其预后效果相比正常患者并不理想。前列地尔注射液主要有扩张血管以及控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1]。该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给予静脉推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实验组中男16例 ,女11例 ,年龄36~75岁 ,平均年龄 (51.6±7.3)岁,病程1~18年。对照组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4.2±8.5)岁,病程2~2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血糖控制、心电图监护、1次/d的100 mg肠溶阿司匹林、20 mg阿托伐他汀以及2次/d的25 mg美托洛尔口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次/d的0.9%氯化钠10 m L+前列地尔20μg静脉推注。两组患者均进行1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控制、心电图、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改善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两 组 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1.4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4,P<0.05)。

2.2 两 组 患者的血糖 控 制 及纤维 蛋白 原 变化 情况

实验组患者治 疗前后空 腹血糖为 (7.6±1.5)mmol/L、(5.5±1.3)mmol/L;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为 (7.8±0.9)mmol/L、(6.2±1.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4,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为(5.51±0.74)g/L、(3.08±0.68)g/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为(5.36±0.76)g/L、(5.07±0.7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已形成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了破裂而导致出血情况发生,加速了局部的血小板聚集,形成微小的血栓块,血栓块越积越多导致正常的管腔血流减少[2]。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液高凝,进而增高患者的血液粘稠度,激活血小板导致血流不畅,形成循环障碍,心绞痛症状由此加重。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不是直接控制患者的血糖,而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系统的循环来达到治疗的效果[3]。前列地尔不能直接控制血小板的计数, 而是通过降低纤维蛋白原来起到抗凝的作用。该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4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心电图改善、纤维蛋白原下降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糖及心电图指标,其疗效安全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推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4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心电图改善、纤维蛋白原下降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糖及心电图指标,其疗效安全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前列地尔,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

上一篇: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应用探析下一篇:浅谈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