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2022-09-10

通心络胶囊含有人参、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冰片、赤芍, 君药人参, 使气旺血行, 佐以虫类药搜络通瘀, 配以赤芍活血散瘀, 冰片芳香通窍, 诸药合用, 共奏益气活血、解痉通络、邪去正复之效。近年来, 通心络胶囊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越来越普遍, 疗效报道不少。本研究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式, 旨在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为国内多中心交流提供一定的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例在我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6例, 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28例, 其中男68例, 女60例;年龄42~75岁, 平均51.54岁;病程24d~18年。对照组128例, 其中男66例, 女62例;年龄45~75岁, 平均51.26岁;病程25d~20年。2组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会专题组编写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但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患者, 年龄>75岁患者, 近期有出血性疾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 活动性溃疡、肺结核、恶性高血压的患者除外。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心痛定,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 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 L, 静脉滴注, 1次/d, 14d为1个疗程, 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 (国药准字Z19980015) , 每次4粒, 每日3次, 连用14d后观察结果。

1.4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 ST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m V以上, 但未达正常水平, 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25%以上, 或T波由平坦恢复为直立, 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 甚至死亡;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或ST较治疗前降低0.05m V以上。以显效和有效数总和计算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数分别是50、60、18例, 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数分别是42、12、74例, 总有效率为42.2%,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有效率较高, 表明加用通心络胶囊具有较好的疗效。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服药期间, 有6例出现了皮下瘀斑, 2例出现牙龈出血, 14例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如胃肠不适和轻度恶心等,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对照组仅出现了7例皮下瘀斑, 4例牙龈出血,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的发生率较高, 提示通心络胶囊有可能会致使一定的胃肠道反应。

3 讨论

文献显示, 截止2001年, 冠心病 (缺血性心脏病) 已成为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 而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冠心病也已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病种[1]。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而严重的类型, 若不及时有效地救治, 部分病人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所以, 积极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于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存治疗有着重要的公卫意义。

通心络胶囊主要成分为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方中人参为君, 补气以治本, 水蛭、土鳖虫破血逐瘀通络, 亦能抗凝;全蝎、蜈蚣搜风通络, 温煦血脉, 能有效抑制血管中枢, 扩张血管, 激活纤溶系统,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降低血液黏稠度, 抑制血栓形成;蝉蜕熄风止痉;赤芍、冰片凉血散血, 行瘀止痛。诸药合用, 能较好地扩张冠脉、缓解冠脉痉挛, 并促进冠脉血供, 减少心肌耗氧, 具有较好的抗凝、止痛作用。李金源[2]等的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本研究通过观察也发现: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有效率达87.2%) , 与上述文献研究结果相似。但是, 研究结果中发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因此, 通心络胶囊与多种抗血栓和抗心绞痛药物联用, 是否增加了上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还是由于其本身副作用所致, 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256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 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4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有待研究。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通心络胶囊,疗效,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童步高, 周俊.心血管病学百年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6, 26 (16) :1218~1220.

[2] 李金源, 兰正花.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FBG和CRP的影响[J].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4) :316~317.

上一篇:探讨医药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问题及解决方法下一篇:论国内管理会计教育的现状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