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4

小编精心整理了《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西方的心理学对其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其文化的转向既存在科学哲学的因素和历史背景的因素,同时也存在着在世界的范围内其心理学因本土文化的影响。论述西方的心理学其文化的转向,其中文化的心理学是能够深入到人的心理,其本质上是对文化的建构,在文化的心理学中,心理和文化两者不是互相分开、相对独立的。

第一篇:西方心理学论文范文

西方心理学对禅定的功效研究

摘要:禅定是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近年来,禅定越来越成为西方心理学中的热点课题,尤其是对禅定的功效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十年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功效的研究成果。认为西方心理学对于禅定的功效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心理功效、生理功效,以及临床功效的检验。大量的研究表明,禅定是一种有意义的科学现象,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现象。禅定在西方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禅定;心理功效;生理功效;临床功效

分类号:B849:R395

1 引言

2006年,美国心理学家Wallace和Shapiro在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杂志第7期撰写了Mental Balance and Well-Being:Building bridgesbetween Buddhism and Western Psychology一文,认为应该在佛教与西方心理学之间建立联系。他们认为,以往的临床心理学,主要集中于对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只是到了最近,才将注意力转向于关注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与培养。然而,佛教则2500年以来一直不仅关注如何应对心理困扰与疾病,而且关注如何培养心理健康与幸福。因此,从佛教中吸取科学的资源,对心理学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Wallace&Shapiro,2006)。Wallace和Shapiro(2006)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Sugamura,Haruki和Koshikawa(2007)在2007年第9期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撰文对Wallace等人的研究作出了迅速的回应,文章的题目被拟为Building more solid bridgesbetween Buddhism and Western psychology。他们评论了并极为赞同Wallace等人的研究工作,并认为应该在佛教与西方心理学之间建立更为坚固的联系,从而为心理健康与幸福的培养找到一条更科学有效的道路。他们指出,佛教与西方逻辑在本质上是不相协调的。虽然逻辑与语言是任何一门科学得以存在的基础,但是佛教(尤其是禅宗)的目的是超越逻辑,超越语言,并努力消解各种形式的概念凝固,这是西方心理学需要借鉴的。事实上,在他们之前,佛教早就已经进入了心理学的视域,佛教中的“禅定”(meditation)早已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人所共知的概念,甚至出现了以禅定为理论基础与方法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如由Kabat-Zinn创立的“正念减压疗法”:由Teasdale等人提出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以及由Linehan创立的“辩证行为疗法”(DBT)等,都是以佛教中的禅定作为基础。佛教,作为一门宗教;禅定,作为一种宗教中的修行方法,为何在作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与医学领域受到如此关注?佛教与禅定对于培养人们的心理健康与幸福,究竟有何作用?事实上,西方心理学对佛教禅定的心理与生理功效,进行了极为系统的科学检验。

2 何为禅定

禅定(meditation),也称沉思、静坐、打坐、冥想等。禅定是印度对于自修方式的一种描述用语,最早来源于印度教、婆罗门教、佛教以及印度其他教派,至今印度以及世界上流行的瑜伽术仍然以“禅定”作为自修的专门称谓。因此,禅定是各种自修方式的通行用语,它也包括瑜伽、气功、太极、推拿等多种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佛教用语,更不仅仅是一种禅宗用语。当然,在佛教与禅宗中,也存在着系统的、成熟的禅定方法,这也是西方学者之所以总是以佛教徒作为研究被试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学者常常将正念(mindfulness)与禅定结合起来,称为“正念禅定”。“正”即端正、修正、正定,“念”即念头、想法、观念,合起来,“正念”即端正念头、全神贯注、专注精神等。从本质上说,正念是禅定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禅定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盘腿而坐等这样的行为规定,而是全神贯注、集中精神等这样的注意力训练。事实上,只要达到了精神上的正念,也就达到了禅定的所有效果,因此,有的时候禅定也可以指那些没有行为规定的精神集中行为,如在走路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步伐、抬腿、落脚等,这也是一种禅定,被称为“行禅”。

禅定是一种什么样的自修行为呢?在不同的视角对禅定有不同的描述。在宗教传统中,禅定是指一种达到对终极真理领悟的实践方法;在现代用法中,禅定是指一种自我体验、自我觉知的精神集中行为;在心理生理学的视角,禅定是指有意识地对注意的自我控制。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描述,大部分都集中于行为层面,在行为层面,禅定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放松;集中注意力;意识状态的改变;暂停逻辑思维过程;维持自我觉察的姿态等等。怎样进行禅定呢?禅定的具体方法是什么?总体来看,禅定的方法包括两个核心,一是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在,强调活在当下:二是对当下的观念想法不作任何评判,强调非评判性与接受性。无论是哪一种禅定,首先需要做的是被试为自己选择一个可以注意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声音,或者单词,或者一个短语,或者自己的呼吸、身体感觉、运动感觉都可以;在选择完注意的对象之后,需要做的是舒服地坐着闭上眼睛。进行一个简单的腹部呼吸放松练习(不超过1分钟);然后,调整呼吸,将注意力集中于所选择的注意对象。当被试在训练的过程中,头脑中出现了其他的一些想法、感受或者感情从而使被试的注意力出现转移,也不要紧,只需要随时回到原来的注意力上就可以。无论头脑中出现什么想法,都不用担心,只需要将注意力简单地返回到呼吸上来就可以,不用害怕,不用后悔,也不用任何评判。在像这样训练10到15分钟之后。静静地休息1至2分钟,然后再从事其他正常的工作活动。每天两次,练习3个月。研究表明,这种简单的禅定训练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巨大的功效。

3 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功效研究

Perez-De-Albeniz和Holmes(2000)曾发表了Meditation:Concepts,effects and uses in therapy一文。通过对从1989年到1999年间较重要的关于禅定的75篇论文进行了整理,发现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禅定的功效检验。具体包括:对禅定的心理功效的检验;对禅定的生理功效的检验;以及对禅定的临床功效的检验。Perez-De-Albeniz等人的研究虽然在十年之前,而且近十年中又出现了许多研究禅定的新的报告,但是,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研究的核心方面依然集中于对禅定的功效检验,依然集中于对禅定的心理功效、生理功效、临床功效的检验,只不过越来越系统化、具体化而己。

3.1 禅定的心理功效研究

3.1.1 禅定与情绪

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心理功效研究,核心内容是考察禅定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考察禅定能否缓解与消除消极情绪,以及能否促生与增强积极情绪。大量研究表明,禅定确实能够缓解消极情绪与增强积极情绪。Duncan和Weissenburger(2003)的研究表明,即使是简单的禅定练习,也能增强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以及降低个体对孤独情绪的感受性。Sears和Kraus以认知扭曲和应对风格为中介,考察禅定对焦虑、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希望感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与Duncan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那就是禅定能够缓解个体的焦虑与消极情绪,能够增强个体的希望感与积极情绪。同样,Tanner,Travis,King和Haaga(2009)的研究也支持了他们的观点,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有规律的禅定练习与低水平的神经症、焦虑、抑郁密切相关,与高水平的自尊、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Fredrickson,Cohn,Coffey,Pek和Finkel(2008)的研究也证实了相同的观点。他们发现禅定能明显地增加个体日常体验中的积极情绪,同时减少消极情绪。例如,可以增加心灵的充实感、生活的目的性、社会支持等,以及减轻许多疾病的症状。有理由认为,禅定是增加积极情绪的很好的策略。总之,科学心理学对禅定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都是一致的:有规律的禅定练习,与个体的消极情绪的减少呈正相关,与个体的积极情绪的增多也呈正相关。因此,禅定,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的策略与方法。

3.1.2 禅定与态度

当然,对于禅定的心理功效的研究,不仅是考察禅定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禅定练习与个体的生活态度也有密切的关系。Schure等人(2008)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性研究,考察了对心理咨询专业研究生进行禅定练习,是否会对这些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禅定练习之后,被试报告说他们在身体、情感、心理、精神与人际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改变,并对他们的咨询技能与治疗关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情绪方面,被试报告禅定提供了一些新的应对恐惧、焦虑、怀疑以及其他强烈的消极情绪的方法,同时,在他们的生活中,消极情绪越来越少,而像信任、安静这样的积极情绪越来越多,这与Duncan和Weissenburger(2003)在关于禅定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而在生活态度方面,被试常常报告他们的思想与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即对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更加“开放”,更加有清晰的觉察力。他们能够接受自己,也能够接受周围的一切;在精神或价值观方面,被试常常报告他们自己会因为课程而反思以及评估自己的信念系统与价值观;并报告他们自己比以前有着更强烈的自信心;在人际关系方面,被试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同时,移情与同情的能力明显有所提高。与Sehure等人的研究类似,Brenner和Homonoff(2004)采用访谈法,对10位有至少5年禅定训练经验的人进行访谈,以考察禅定对他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研究发现:禅定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觉悟性(awareness),即能关注于当下,能在不确定、宁静、空无的体验中,而不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强调中,感受协调、幸福与自信。另一方面,禅定提高了他们的宽容性(acceptance),即能以一种非常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顾客、患者或者同事,无论是哪种人,都能接受,都能不带有任何价值判断地平等地对待他们。最后,禅定还提高了修习者的责任性(responsibility),即能对任何事情都能看清楚,并采取一种合适的处理方式。总之,禅定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能够增强个体的接受性、宽容性、开放性,能够更加客观地对待自己,也能够更加融洽地接受他人。

3.1.3 禅定与认知

除了对与情绪功效与态度功效的研究,许多研究者还考察了禅定是否对人们的认知方式有所影响,即禅定是否也具有改变个体认知的功效呢?答案是肯定的,许多研究发现,禅定练习,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个体认知上的改变。当然,这种改变是积极的。Wenk-Sormaz(2005)的研究表明:禅定能够导致个体认知上的改变,能够减少个体的习惯性反应(habitual responding),从而提高对每一件事物与事实的觉察力。Moore和Malinowski(2009)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考察了禅定对个体的注意能力与认知弹性的影响。让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被试分别完成Stroop干扰实验任务,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即参加禅定练习的被试)的成绩明显好于控制组,并得出结论说,这意味着禅定能够提高被试的注意能力与认知弹性。与他们的研究不一样,Kozhevnikov,Louchakova,Josipovic和Motes(2009)用实验的方法考察禅定对心理意象的影响,因此而评估佛教僧人常常出现的超常意象的报告。研究发现,实验组(参加禅定练习的被试)完成意象作业的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的被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在于禅定能够扩展被试的视觉空间加工能力,即同时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并加工更多的资源。换句话说,视觉空间加工能力强的被试,在同一段时间之内,能够从外界获取更多的视觉资源,同时能够从记忆经验中提取更多的视觉资源,并能加工、处理更多的资源。

总体来看,研究者们对于禅定的心理功效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禅定在情绪、态度,以及认知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功效。因此,禅定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行为,而且是具有某种科学性的心智锻炼方法。所以,禅定进入心理学的视域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3.2 禅定的生理功效研究

由上可知,许多研究表明禅定在个体的情绪调节、态度完善、认知改变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心理功效。因此禅定似乎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宗教行为,而是具有某种科学性的心智锻炼方法。然而,科学心理学家们并不满足于对禅定的心理功效的检验,他们认为,如果要真正挖掘禅定这种修行方法的科学性,还必须考察其生理功效。只有从生理学的角度证明了禅定确实有利于人们的健康,才能更合理地接受其科学性的地位。然而,禅定具有像心理功效那样积极的生理功效吗?

3.2.1 禅定与大脑活动

首先,研究者考察了禅定的脑科学机制,当从事禅定练习的时候,人们的大脑是否会发生某些变化呢?2003年8月4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专门刊载了一篇相关的研究:威斯康辛大学的情绪神经科学实验室通过研究发现禅定能够激活大脑与积极情绪相关的脑区。因此,便不难理解禅定为什么能够缓解人们的消极情绪以及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了。Davidson和Kabot-Zinn(2004)的研究

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考察了禅定对人体免疫系统和脑电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禅定过程可以促发左侧额叶与积极情绪有关的脑电活动。对禅定的生理机制以及脑科学机制进行最系统研究的是Austin(1998),他在Zen and the Brain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禅定的基本生理机制。他的研究表明。在禅定修习的时候,人体生理会发生一些改变。如:出现放松反应(relaxation response),导致肌肉放松;基础新陈代谢降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产生呼吸延缓、心跳变慢,血压降低,皮肤电阻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增加;感觉敏感度提升;免疫功能增强。通过对禅定过程中脑电波的研究,Austin发现禅定有利于产生α波。人们可以通过将注意力集中于节拍器的声音或者视觉刺激而增加α波。随着禅定的进行,渐渐出现平静的清醒脑波α波(8~12Hz),并随着时间的进展,α波的振幅变大,频率减低,并慢慢出现律动性e波(5~7Hz)。研究还发现,曹洞宗的僧人在行禅的时候,α波所占据的比重达到了50%。而那些不熟练的修行者在行禅的时候,α波所占据的比重只有20%。而作为控制组的大学毕业生在他们行走的时候却没有产生α波。禅定脑波的另一个特征是:在禅定的时候给予连续的重复声音刺激(啪嗒声)。正常人的脑波会产生一种警觉反应,从而导致α波的短暂消失,这称为“α波阻断”(u-blocking)。如果声音刺激继续,慢慢地大脑便会习惯于这种声音刺激,从而不再能导致“波阻断,这种现象被称为“习惯化”(habituation)。但是,禅僧在禅定时,α波的阻断反应便不会产生习惯化,即每一次声音刺激都能导致同样的“α波阻断”反应。这意味着禅僧在禅定的时候随时对世界都保持开放,禅僧虽然进入内在专注,但对外界的感受性并未减低,甚至提高。

3.2.2 禅定与身体感受性

由Austin(1998)的研究可知,禅定练习能促使人们达到一种平静的、放松的状态,而这种平静、放松的状态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禅定练习还能增强人们对外界的感受性,关于这一点,其他研究者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Sehure等人(2008)的研究发现禅定的训练,能导致身体在平衡、力量、柔韧性、感受性、灵活性等方面均获得了增强。

Anonymous(2009)系统地研究了禅定与痛疼感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禅定减低了人们对疼痛的感受性。在研究中,实验人员招募了13名至少有1000小时禅定经验的禅悟者,让他们参与一项疼痛感受性的测试。同时,实验者设置了与之相对的控制组,也是由13名人员组成,只不过他们没有任何禅定经验。所有的被试中有10名女性,16名男性,年龄在22岁到56岁之间。疼痛感受性的测试方法是:设置一个加热源,和一个由电脑控制的加热板,将加热板压在被试的小腿上,由电脑控制间歇性地改变加热板的温度。根据人体的疼痛感受性,加热板的起始温度设定为43摄氏度,依次增加,最高达到53摄氏度。在温度增加的过程中,被试如果不能忍受疼痛,便作出报告。结果发现,大部分有禅定经验的被试都能忍受最高的温度53摄氏度,而控制组的被试则没有一个人能忍受53摄氏度的温度。为什么这两组被试在疼痛测试中有这么大的差异呢?Anonymous(2009)认为,禅定者,即使他们没有处于禅定状态,他们对疼痛的感受性也要比控制组低得多。他们部分是通过放慢呼吸来来减轻疼痛,禅定者每分钟可以只进行12次呼吸,而正常人则至少要15次。事实证明,通过放慢呼吸,可以使人的身体达到一种放松的状态,从而减低人的疼痛感受性以及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由上观之。禅定练习不仅能导致人们的情绪、态度、认知发生积极的变化,而且也能导致人们的身体柔韧性、感受性、脑电波、大脑皮层发生积极的变化。禅定能激活大脑皮层中与积极情绪相关的脑区域的研究结论,也解释了禅定为什么能促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因此,禅定确实有着无可置疑的科学性,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宗教行为。科学心理学应该挖掘禅定中的科学成分,以使之为心理学,主要是临床心理学所借鉴、运用。

3.3 禅定的临床功效研究

3.3.1 禅定与心理治疗

正是因为研究者们发现禅定确实具有无可置疑的心理与生理功效,确实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无弊。因此许多研究者开始探讨将禅定发展成为一种治疗方法,并运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能性。Mruk和Hartzell(2003)的研究便是这样一种努力,他们出版了Zen and psychotherapy:Integrating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approaches一书,着重探讨如何将禅宗的思想与方法发展成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当然,Mruk与Hartzell的关注点不仅仅是禅定,而是整个佛教的思想。如“四圣谛”、“八正道”等。而真正将禅定作为核心思想与基本方法的当属Kabat-Zinn所创立的“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reduction),简称MBSR。MBSR的基本方法便是持续一段时间,并且有规律进行的禅定练习,其具体技术就是禅定的两大核心要点,即:将注意力集中于现在,强调活在当下;以及对当前的观念不作任何评判,强调非评判性与接受性(sehureChristopher,&Christopher,2008)。事实证明,MBS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治疗方法,因此,MBSR在临床心理学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在此之后,更是出现了以MBSR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正念认知疗法(MBCT),以及辩证行为疗法(DBT)。MBCT是由Teasdale等人融合了认知疗法(CT)与MBSR,而发展的一种用以主要解决长期抑郁症复发的一种心理疗法;DBT是由Linehan创立的用来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它们都是以有规律的禅定练习作为基本技术与核心思想,都强调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以及对当前的观念不作任何评判(Lau&McMain,2005)。

以禅定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MBSR,MBCT,以及DBT等)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甚至被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是临床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以及临床心理学的未来。Hayesf2002)认为临床行为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行为疗法的时代,有关学习的理论与原则被系统化地应用,发展出特殊的行为治疗以解决情绪紊乱等问题;第二个时代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时代,认知疗法的到来宣告了第二阶段的开始,认知疗法使单纯的行为模式的精神病理学黯然失色,主张重视注意、记忆、心理表征等认知过程在行为治疗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个时代尚处于摇篮之中,即主张将前两个阶段的疗法的基本特征与东方的精神训练元素,尤其是禅

定、正念结合起来,也就是正在发展中的MBSR、MBCT以及DBT等。

3.3.2 禅定的临床功效

禅定虽然被发展成为了系统的治疗方法,但是这种疗法是否真的有效呢?是否真的能治疗人们的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呢?因此。许多研究者都对以禅定为基础的疗法的功效进行了检验。Bonadonna(2003)考察了禅定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功效。发现禅定可以缓解焦虑、痛疼、抑郁,增强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缓解压力,针对纤维性肌痛、癌症、高血压、银屑癣等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功效;Walton,Schneider,Nidich和Salerno(2002)的研究发现禅定练习能减少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能减缓或逆转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改变,而且能降低血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死亡率以及其他结果;Gross,Kreitzer,Reilly,Winbush,Schomaker和Thomas(2009)探讨了MBSR在医学中的辅助治疗作用,发现MBSR的禅定训练能缓解实体器官移植病人的抑郁、焦虑与失眠;Johnson,Penn,Fredrickson和Meyer(2009)的研究表明禅定可以缓解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消极症状如快感缺乏、无自主性、无社会性。同时增加了他们的希望以及生活的目的性;Wachholtz和Pargament(2008)的研究表明禅定可以缓解与偏头痛相关的抑郁感、焦虑感以及低自我效能感等消极情绪。参加禅定训练的患者获得了更强的痛疼耐受性、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Ong,Shapiro和Manber(2008)将禅定整合入认知行为疗法中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Cohen(1992)探讨了能否将禅定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运动心理学中。以缓解或消除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Zautra,Davis,Reich和Nicassio(2008)比较了认知行为疗法和MBCT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伴随的长期抑郁。结果发现MBCT能对患者的长期抑郁带来更多的利益。

总体来看,众多的研究表明:以禅定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确实是有效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更优于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Mruk和Hartzell(2003)认为这些“替代疗法”(ARernative therapies)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满足现代人们自我指导、自我治疗的基本需要;而且它对健康的理解不再是传统的对于疾病的消除,而是对全面幸福的一种追求;再者,这种新的带有神秘性的方法能够给那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厌倦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人们带来一种新奇感与希望感。总之,以禅定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其科学性不再受到人们的质疑了。

4 禅定在心理学中的发展前景

对于禅定来说,它在科学心理学中的发展前景如何?由于西方的禅学热潮,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功效的研究,一时间成为一种潮流,对于MBSR的疗效检验,成为许多临床心理学家们所热衷的事情,也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结论。因此,可以预知,在近一段时间之内,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研究还会更进一步的发展,还会在哪些方面更进一步地发展呢?概括起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禅定将以更为科学的姿态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心理学会越来越认可禅定的科学性。心理学研究者已经对禅定的科学性进行了系统地检验,科学心理学家们已经不再将禅定作为一种简单的宗教行为,而是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现象。但是可以预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对禅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不同的视角进行进一步地检验,而随着这些研究的进行,禅定的科学性地位也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另一方面,科学心理学会越来越完善禅定的方法,以使之成为一种更标准、更科学的精神训练方法。Lane,Seskevich和Pieper(2007)的研究便是修改了MBSR中的不合理成分,将正念禅定发展成为一种更简单化、更标准化的一套训练程序。因此,随着心理学工作者对禅定科学性的进一步检验,以及对禅定方法的进一步完善,禅定的科学性地位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禅定将以更为科学的姿态进入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

第二,以禅定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将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趋势。随着MBSR、MBCT、DBT等一系列以禅定作为思想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的完善,禅定将会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Hayes(2002)甚至将在心理治疗方法中融入东方的精神训练元素(主要是禅定),作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的变革:Mruk和Hartzell(2003)也认为禅定中所蕴含的“自我指导”思想以及对健康的新的看法,将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一个新的趋势。事实上,正如他们所说,“我们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只是在健康护理中作为一个消极的接受者已经不符合社会现状与经济现实了,因为今天人们更多的是倾向于自我指导”。换句话说现代的人们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从治疗师那里被动地接受询问、审查以及建议:更倾向于在家中,在生活与工作中解决问题,而不是每周花额外的时间一次次去拥挤的、冷冰冰的咨询室中进行排队。而主张自修自悟的禅定,很显然能够帮助人们达成这样的愿望。另外,禅定对于健康的理解也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新的趋势。传统精神医疗集中于收集有关疾病症状的信息,然后对这些症状进行诊断,然后再进行治疗。但是以禅定为基础的心理疗法则是集中于达到一种全面健康,包括心理、生理健康,然后维持它。传统健康护理只是针对疾病,而禅定则不仅针对疾病。而且针对健康。传统医疗的评价指标是症状或压力的减轻,而禅定治疗的指标则是发展或维持最佳的健康。这种健康护理可能集中于帮助当事人增加充沛的能量,或者在工作中、人际关系中、休息中更加平衡与和谐。禅定修行的主要目标,不仅是减轻压力,防止抑郁症复发。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能对生命有一种重新的认识,能够使人们提升生活的境界,以达到全面健康。而这将是心理治疗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

总之,禅定在心理学中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尤其是在心理治疗领域,禅定将会成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其自我指导、自我修行的主张,还是其关于全面健康的主张,都会成为心理治疗领域中崭新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总体来看,科学心理学关于禅定功效的研究虽然还不尽完善,但是毫无疑问,禅定已经作为一种科学现象而不是宗教现象而被人们所接受了。近年来,科学心理学对于禅定的研究,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越来越趋于完善。从内容上来说,不仅有关于禅定的功效检验,而且还有关于禅定的心理机制、生理机制、脑科学机制的探讨;从方法上来说,不仅有观察法,而且还有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等诸多方法。可以说,关于禅定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Wallace和Shapiro(2006)的期望,那就是在西方心理学与佛教之间,已经建立起来坚固的沟通桥梁。

作者:熊韦锐 于 璐

第二篇: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研究

【摘要】西方的心理学对其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其文化的转向既存在科学哲学的因素和历史背景的因素,同时也存在着在世界的范围内其心理学因本土文化的影响。论述西方的心理学其文化的转向,其中文化的心理学是能够深入到人的心理,其本质上是对文化的建构,在文化的心理学中,心理和文化两者不是互相分开、相对独立的。西方的心理学其文化转向能够加快其西方文化和心理学联系紧密,能够基于本土文化之上,构建更符合人们其心理状况的心理的科学,其文化转向能够积极的促进西方的心理学其发展。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文化转向

西方的心理学其发展历史经过了三个阶段,心理学科的形成阶段;心理学科的发展阶段;西方的心理学学科遇到了危机,反思和想办法消解此危机,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阶段。危机的意识能够促进其实行对心理学科其模式上的反省和反思,研究其心理学和文化的关系,进而寻求合理有效的改革手段,实行理智性的转型。现如今的西方的心理学已度过了其危机的时期,从研究的技术手段、过程及其构造理论拓展到对其主题的研究,从对基础的研究到对其运用的研究等多个层面上的飞速转变。

一、文化转向其基础

因受到实证主义其方法论和科学观的影响,西方的心理学通常都愿意观察和通过实验等方式总结方法,崇尚实现心理学的文化的科学化。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被视为观察人员,其没有偏见地对外在的事物进行观察,同时记载下来,客观上阐述事实,进而从中找出其存在的,其科学的人员处于完全的中立状态,不被任何外界条件、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这样观点来看,其属于价值中立的心理学探索。由于此观点的出现,使得西方大部分心理学家很少的去关注其社会的文化这一因素,甚至某种程度上忽略掉此因素。其实任何观察人员都不会是绝对的中立,原因是由于科学观察都是含有目的性的。在繁杂的经验所得中,观察只是有限的选取了其中一部分,观察人员其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的需要等都将会影响到其选取的内容;另外,观察者对事实的理解存在着主观的意识。所以,心理学家们对其实证主义的客观模式产生了怀疑。就心理学其发展的历史来看,心理学其发展一直都是在文化历史其范畴内的,不同的心理学的流派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单单受到其内部矛盾的影响,还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跟历史的背景条件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学的兴盛和衰败跟社会文化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西方的心理学开始注重社会文化的历史基础。

二、文化转向其标志

1、后现代中社会的心理学其纷争

当代意识社会的心理学其危机,反应出对后现代其文化浪潮的影响,其危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后现代的文化立场上意识社会的心理学其结果。后现代的社会的心理学是全面解构意识社会的心理学,社会的心理学其研究的目的不单单是进行人心理的治疗,还要促使对人其心理学上的差异的理解,促使其心理得到充分的解放。研究心理学时也不仅仅热衷于为了证明某个理论的错、对,原因在于在后现代的心理学理论中,其根本是不存在其实质意义上的证明。后现代的社会的心理学是通过其历史文化的视角来解释人的心理,这种模式的着重点是以人与其他的人和社会文化之间其本质上的构成:其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的人”,不再是原来“抽象中的人”;注重其心理上的文化涵义,坚持公正平等原则接纳所有个体心理和文化上的区别;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动过程来研究代替传统的心理学其意识中心;注重理论其前构性;对社会的心理学的研究办法多采用解释学和语义学的方法作为重要的补充。

2、文化在社会的心理学中的兴起

后现代的心理其仅仅是在当代社会的心理学其文化转向中的所表现出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态,现如今文化的心理学相对来说已具备完整的体系,对文化的转向能够给予相对详细的资料。就社会的心理学的内部其发展的逻辑上可以看出,文化社会的心理学是尝试着消除意识主义呈现危机所造成的产物:对学科的外部环境看,文化社会的心理学是非西方的传统心理学其本土文化的心理研究和所涉及的相关学科,有文化的人类学、哲学和临床的心理学等其研究的成果渗入到社会的心理学所产生的结果。文化的社会的心理学能够深入认到人的内心,本质上是文化的建构,在文化的社会的心理学中,文化和心理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其完全是站在文化的角度,先注重文化,再将文化延伸到其心理上,其讨论的侧重点在于人的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和怎样的程度才是对其文化的体现,以往的人们常常接受西方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但其不接受其模式,由于这样现象的存在,文化社会的心理学其研究的侧重点逐渐的倾向去本土的文化。

三、意义

西方的心理学一向是忽略其文化存在,这一现象与个体主义的倾向有着很大的关系。个体主义将对心理学其研究当作是对个体心理的探索。在对行为意识实行研究时,不能只依据个体其所在的文化背景,而是要根据个体其视角,来研究其内部和外部。这样的社会的心理学在研究时排除了文化这一因素,所以其文化被心理学家们忽视。对文化实行转向是在转变西方的社会的心理学模式,对其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西方的社会的心理学其文化转向能够很好的将文化和心理学密切的联系到了一起,这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的传统社会的没有考虑到文化这一因素对心理学的影响,只是单单的局限于普遍都能够适用的模式上,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的社会生活,只是纯粹的在学术上的追求,不实际。所以,要结合本土文化其实际情况,考虑其存在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人的心理,這才是未来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西方的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其文化转向有利于对心理进行治疗,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所呈现的效果是不同的,在一种文化背景下其某种行为被看作是正常的,但是在别的文化背景下其这种行为就会被视为不正常,所以,在对某种行为进行诊断是要充分的了解其文化环境,只有依据其特定的文化,才能有效的进行治疗,结果得以见效。

四、结论

文化转向能够拓展其研究心理学的办法,改良了西方的传统的心理学其方法论的基础。传统的心理学是依据实证主义,十分青睐于数量化和客观的办法,导致某类心理学其方法更倾向于中心论,局限了其的心理学的研究,然而在以文化作为中心的文化转向的心理学更侧重于追求意义层面不再是以往的注重因果关系;更加注重话语和语言不再单单的只是将资料实行数据上的还原。这样的新模式能够将心理和文化实行充分的融合,进而加快了改进心理学其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赵 杰. 试论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与文化转向[J]. 新西部: 理论版, 2015,23:171+138.

[2] 韩启群. 物质文化研究——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物质转向”[J].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3:73-81.

[3] 纪海英. 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J]. 广西社会科学, 2011,09:42-46.

作者:吾千吉米

第三篇:西方心理学史教学改革之思考

摘要:西方心理学史是心理学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学习西方心理学史会为学生以后心理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目前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哲学素养不高、不重视原著阅读的问题,也存在看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和热点关注不够的问题。本文针对这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西方心理学史教学的未来进行了初步展望。

关键词:西方心理学史;教学;改革

西方心理学史既是心理学的核心课程,又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与特点,系统掌握西方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基本观点和思想体系,最终提高学生心理学的理论素养。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波林在其经典著作《实验心理学史》中指出:“我相信心理学家只有知道了心理学史,才算功行完满”。但是在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既阻碍了教师的教,也阻碍了学生的学。因此,笔者结合多年西方心理学史教学实际情况,针对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的一些尖锐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的看法。

一、针对西方心理学史的学习态度问题,要高度重视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毋庸置疑,西方心理学史的确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西方心理学史教学并没有体现出其基础与核心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对西方心理学史课时安排太少。在我国,那些已经将心理学史列入专业必修课的大学心理学系,教学时数也最多安排一学期,一般不超过60学时,多数为40学时。这导致授课教师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容把原本内容丰富多彩的西方心理学史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只能以高度浓缩的方式介绍给学生绍。其次,学生内心对西方心理学史的排斥。由于西方心理学史是一门理论性质很强的专业课程,不仅时间跨度大,而且分支众多,这使得一些学生错误的以为只要机械地记住西方心理学史发生的大事件就算完成任务了,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西方心理学史,并认为学习西方心理学史意义不大。

在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明确阐述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重要意义。这些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正如舒尔茨所说:“由于人的极端复杂性,若干世纪之前提出的关于人类本性的许多问题现在仍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提出来。因此,像心理学中那样的问题的连续性是其他各门科学中找不到的。这样,在心理学中存在着一种与过去更加直接和更明确的联系……现代心理学也是只有与其过去的发展联系起来时,它才是有意义的。”精神分析创始人佛洛伊德在《一个幻觉的未来》一书中指出:“我们对过去和现在了解得越少,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就越不准确。”其次,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力量。正如心理学史家墨菲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要在分支繁多的心理学中找出统一性不论有多么困难,至少有一种统一性我们可赖以确定方向和透视,进行鉴别和综合,那就是历史的稳定的统一。再次,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通过西方心理学史的学习,既能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最后,学习西方心理学史有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思维是当代国外历史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西方心理学史学习使得学生能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西方心理学历史事实进行综合分析。

二、针对哲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关系,要大力提升学生的哲学素养

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不同科学都是依其不同复杂程度缓慢而逐渐地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心理现象比天文现象、力学现象和生物现象更复杂,所以心理学分化出来更晚。在哲学心理学时期,没有独立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大都由哲学家兼任,哲学给心理学提供了研究范围、具体观点和方法论,这为心理学最终分离出来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虽然从1879年以后,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一门正式的科学心理学,从表面看来,哲学和心理学的确分离开来了,但是事实上,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一直到目前西方主流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均有其产生的哲学背景,这主要源自于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关系密切,并且哲学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思路和途径。

在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部分心理学专业学生由于没有扎实的哲学功底,对于一些基本的哲学常识一知半解,例如不理解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分不清一元论和两元论、不了解自由意志论等等。这使得他们在学习西方心理学史时,困难重重,无法抓住其精髓,并进一步导致他们对于学习西方心理学史极易产生挫折感和畏惧感,最终使得他们失去了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兴趣。所以,心理学专业学生要从西方心理学史中汲取营养的话,就必须拥有扎实的哲学素养。在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哲学著作,这既可以使学生很容易理解1879年之前的哲学心理学,还可以使他们在理解和把握各个西方心理学流派的产生背景、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时,也得心应手。

三、针对学生对浩如烟海的心理学理论一知半解,要加强学生对西方心理学原著的阅读

对于阅读心理学史原著的重要意义,E·波林曾说:“一个心理学家如果缺乏心理学史知识,便不免将现在看错,将旧的事实和旧的见解视为新的事实和新的见解,而不能估计新运动和方法价值。关于此事信仰,我不能不再提出。由我看来,一种心理学的理论若没有历史的成分,似不配称理论”。就西方心理学来说,我们完全可以用博大精深来进行描述,但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心理学海洋中寻找到有关人类意识和行为发展的规律,这其中不仅关涉到以什么样的历史观来对待的问题,而且,在考察、审视和解说心理学历史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可以锻炼和积淀学生的理论素养。

历史赋予意义,原著给予精神。从古至今,众多伟大的中西心理学家为后人留下了难以计数的鸿篇巨著。这些心理学著作无不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社会乃至科学上的底蕴,字里行间往往凝聚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命运关怀的一种精神、心声和呐喊,这便是经典心理学名著长久不衰的魅力。所以,阅读心理学著作,需要我们用心来体会、感受和领悟,因为,心理学原著是心理学家心灵生活的结晶,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更应学会倾听,其价值不在于给予我们多少科学知识,而是向火炬那样照亮我们内在精神世界。读原著的基本精道是“返本开新”:“返本”是“开新”的基础,“开新”是“返本”的目的及其升华。没有返本的开新,开新就会失去方向,就会变成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没有开新的返本,返本就会失去目标,就会变成复古和教条主义。在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开出必读的心理学原著书目。先让学生阅读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权威著作,包括查普林和克拉威克的《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等,然后让学生阅读各个心理学流派经典代表作,包括冯特的《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艾宾浩斯的《记忆》、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斯金纳的《科学与人类行为》、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马斯洛的《存在心理学探索》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提交阅读笔记,这会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提高和丰富他们的理论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四、要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加强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传统的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是灌输式教学,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输入并存储西方心理学知识一学生以概略的方式掌握在什么时代、由什么人、创建了哪一种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这使得学生完全变成了一个“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最终使学生失去了批判意识,只能成为现实世界的适应者,而不能成为世界的改造者。正如弗莱雷曾经所说的,学生越是原原本本地接受强加于其身上的被动角色,就越是只能适应世界的现状,适应灌输给他们的对现实的不完整的看法。

所谓的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统一活动。因此,西方心理学史的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仅限于教师单一讲授,而忽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使学生在枯燥的教学氛围中渐渐失去兴趣和热情。心理学史教学目的不单单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心理学的一种观念、兴趣和信念。所以,在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到教学中来,将讲授法与研讨式相结合起来,尽最大程度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并指导他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学生在查阅资料、撰写研究论文过程中,掌握心理学研究技能和方法,这对于学生而言,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研究习惯的养成;对教师而言,这是教学习惯的良性循环形成。

五、对西方心理学历史的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要关注当前心理学研究新进展和热点问题

由于西方心理学史教学时间少,而教学内容繁多,因此,大多数教师在一学期的时间内只是简单介绍1879年以前的哲学心理学,然后把重点放在讲授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上。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西方心理学史教学应该安排一个学年来进行。第一学期着重讲授1879年以前的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旨在为学习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第二学期着重讲授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各个流派,让学生掌握各个流派主要人物的心理学观点及其各个流派之间对立和传承的历史发展脉络。

在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也应关注当前心理学研究新进展和热点问题。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总是沿着某种特定的历史线索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并在未来不断地向前延伸。正是由于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我们今天学习的心理学总是与过去历史密切相关。但是很遗憾,目前心理学各个领域研究的新方法、新结论以及新趋势,例如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积极心理学、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智力等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还没有体现在西方心理学史教材中,这使得学生还无法很快掌握其发展走向,也使学生的目光仅停留在过去历史上,为历史而历史。相反,最应该把握的现实发展境况却人为忽略了,导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形成无法跨越的断层。学习心理学史的目的在于鉴古知今,继往开来,如果只是单一地学习心理学史而不观照现实及未来,那么,学史就失去了根本意义。

参考文献:

[1]中荷永.心理学史与“核心课程”[J].心理科学,1996,19卷.

[2][6]E·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序言.

[3]杨莉萍.心理学史的双重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4):58-61.

[4]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5]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

[7]石中英.教育学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46.

[8][9]孟维杰.心理学史教学模式改革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54-156.

作者:杨虎民

上一篇:审计职业化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程序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