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研究

2022-09-12

《形势与政策》课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但长期以来, 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变:采取教师主讲, 期末出综合性试卷考查的方式。实践证明, 这种方式教学的针对性不强, 教师对教学内容研究不深, 学生对授课内容缺乏兴趣。形势教育成了“形式”教育。由此, 我们着手《形势与政策》课新教学模式的设想与实践。

1 把握教学针对性, 坚持内容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课程有着不同的特点, 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政策是相对稳定的, 但事件是变化无穷的, 因此, 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稳定和变化发展的特点。

《形势与政策》课是以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 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 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认同为教学目的。但是, 它又不同于政策学, 它不是完整地系统地阐述有关政策的理论, 而是以重点分析国际国内重要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因此, 《形势与政策》课不应当也不可能全面介绍各种形势, 而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热点、兴奋点, 坚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从而使学生在对具体形势与政策的正确认识中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

1.1 组织力量研究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以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为依据, 保持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实效性。一是每学期初教研室组织教师们学习《要点》, 研究教学重点内容, 拟定本期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二是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在学生和任课教师中进行调研, 修改提纲, 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是召开教学专题会议, 形成本学期形势与政策教学意见, 由学工部审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宣讲提纲。

在课外教学内容方面:首先制订课外教学计划, 其次力求建立完善的课外教学机制, 探索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课外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更加深化和完善。

1.2 重视教材和教学资料建设

一是教材, 以介绍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学习意义、学习方法为主。二是教学辅助资料, 每学期按照“结合实际, 紧跟形势”的要求编写和制作“精彩一课”、“教学热点难点解析”、多媒体课件等特色教材, 编写人员做到相对“专人化”, 尽量“专家化”;订阅《参考消息》、《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 等报刊杂志;购买音像资料, 如大型文献记录片《邓小平》、《辉煌五十年》、《跨世纪的访问》、《时事》等扩充性资料。通过不断的建设, 形成包含多种媒介的教学资料库。

2 培养专题师资队伍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要求任课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对国际国内形势有一定研究, 又能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 各方面素质都得很强。

2.1 教学内容专题化

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做专题分类, 如:一是关于党和国家重要时事与政策的专题;二是关于国际国内经济回顾与展望的专题;三是关于国际国内政治与军事发展的专题;四是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专题;五是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专题。

2.1 专题负责制

一是专题教学与专家讲座相结合, 在抓好专题教学的同时, 对重点专题聘请专家进行讲座;二是专题讲授和重大事件教育相结合;三是专题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配合专题负责制, 每个专职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 选择相应的专题内容进行理论思考并深入研究, 并进行示范教学, 为专题课“定舵把向”;成立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组长, 兼职教师为组员的专题研究小组, 在专题小组中开展学术理论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会。

3 突出特点, 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一线培养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 形势与政策教育也必须突出这一特点, 围绕这一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1)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提高课堂教学时效的关键

第一, 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中, 注意把学生的参与性放在首位, 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有关时事政策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交流, 直接参与热点、难点以及互联网的政治信息等问题的讨论。既培养创新思维, 又教学相长。

第二, 辩论式教学。专题教育中, 将案例印发给学生, 让他们分析辩论。加深学生对专题教育的理解, 创造双向交流的和谐氛围, 充分发挥理论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 直观教学。组织参观访问、社会实践等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一是加强课件的开发与完善, 使教学形式新颖, 内容生动;二是观看专题影视片;三是开展网络教学, 设立网上教学专门网页, 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的相关材料与参考资料,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4 创新考核评定形式

加强宏观指导, 建立教学监督体系。建立由学生、教师、学校和督导组共同参与的、自下而上的评估体系, 制定科学的激励政策与措施, 如:开展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案评比、教学课件评比、教学研究论文评比等, 推动和促进形势与政策教学。

加强教学业务管理,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纳入教学督导工作的范畴, 与其他课程教师一样参加教学情况评估。考虑课程的特殊性,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既要在一段时间集中开展专题教学, 又要形成长年不断线的教育机制。

构建合理的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变传统的出综合性试卷考查为每次专题讲授后, 留下10分钟时间, 由学生在若干有关专题内容的测验题中任选一题用50-100字进行随堂笔试, 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参考, 期末再出有关专题的统一期末考查论文题。教师认真负责地统一判定成绩 (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分制教学, 规定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考查不及格又未参加补考者, 一律给予不毕业的处理。这样将进一步促进广大师生对这门课的重视。

总之,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是灌输, 而是引导兴趣, 启发分析, 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专题老师应该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热点、焦点问题, 尤其要善于分析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情况尚不明朗的形势, 以及善于超前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 在课堂上努力创造一种专题讲座与热点评说、课堂讨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氛围, 真正让广大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摘要: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行专题负责制, 探索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的互动式教学, 考试采取随堂测验与期末考察论文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形势,政策,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004.

[2] 中共中央, 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2004.

上一篇:征稿函下一篇:大跨度预应力T型梁反拱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