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以安顺学院为例

2022-09-1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 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 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 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很多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在探索着前进。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意义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作为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认识、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 该门课程能够传递国际国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形势, 帮助大学生关注和了解时事;另一方面, 通过对时事热点难点问题的剖析, 提升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学生, 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相对少, 见识、阅历等不免受到限制, 在对学生培养过程中, 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 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完整的认知, 形成宽阔的视野, 能把个人的前途放置到国家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之中, 使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 处在“两个一百年”之交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所以, 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把握发展方向、看清复杂问题的本质, 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努力学习, 报效祖国, 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1]。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困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 “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 再加之伴随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毕业生创业能力弱、就业率低等问题的突出,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展就困难重重。这些困境突出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 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考评机制单一落后, 教学缺乏实效性;高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上。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课堂规模偏大, 课堂互动困难, 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环环相扣的。以对课程重视程度为例, 其实, 从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高校已经把《形势与政策》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并规定了学时、学分, 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组成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 每学期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下发的“教学要点”为教学内容, 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部分高校在对课程开设的理念认知上就存在很大问题, 大学生自身没有将这们课程真正重视起来, 课堂积极性不高, 教师不够重视, 敷衍教学, 甚至有的学校领导也不重视这门课程, 认为可有可无, 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展陷入到一个尴尬境地[2]。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问题倒逼改革,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展的诸多困境前, 安顺学院加大思政课改革力度, 启动了“以教学效果为核心”的思政课质量提升计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加强互动式和实践式教学, 挖掘本地优秀历史文化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和创新。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 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对象、考评机制等方面大胆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特别是在教学环节上, 采取了多种方式结合, 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出现了新的生机。

目前, 安顺学院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上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以聘请校内外教授、专家及各级领导进行专题式学术报告作为引领, 给广大学生提供了聆听高水平讲座的机会;其次, 组织并培训专任教师进行分班专题讲座, 一般以两个自然班合班, 人数一百人左右, 以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最后, 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上,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团队作了多种尝试, 如微视频制作、项目研讨和PPT专题制作等。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也不是一味的“放养式”学习, 这个环节中有两个关键一定要发挥好:一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二是小组长的组织能力[3]。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开展,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进一步强化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本环节在具体实施中, 各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各小组根据指定的项目,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 其成绩采取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评定占此部分成绩的70%, 学生自评 (占此部分成绩的30%, 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参与权和自主权。这种尊重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教学反馈中取得了极高的肯定。

安顺学院在探索实践过程中, 针对实际问题, 及时调整《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方案, 如遇毕业季的教学时间段, 毕业班学生大部分在外参加实习、招考、求职等, 无法参与具体讲座教学环节, 该学期毕业班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灵活采取教师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进行。通过组织毕业班学习委员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 提出学习要求, 再由各班学习委员把学习要求传达给全体同学, 学生根据统一的学习要点, 选择一个内容拟定自学讨论题目, 围绕学习要点认真开展自主学习。

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作为西南地区的地方本科高校, 安顺学院在思政课的改革中一直在努力探索, 就《形势与政策》课程来说,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改革的步子还可以再迈开一点、改革的思路也还可以更精细一点。

在针对毕业班的教学中, 安顺学院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采取教师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进行, 避免了毕业生无法参加课堂讲座的情况, 得到师生一致肯定。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如果沿着这个改革思路, 把学生分周期分年级进行教学, 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分周期分年级教学的具体思考是, 在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 以四年为一个完整周期, 在这一个完成周期内, 针对不同年级进行不同的教学方式。

大一是新生刚入校的适应和学习期, 在知识结构、自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因此, 大一学生的教学环节设计以教师讲座为主, 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为辅。通过一年的学习, 有了一定基础之后, 大二学生的教学环节设计可以以教师讲座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来完成。

在两年积累的基础上, 针对大三课程结构偏向专业课, 在课程设置上已经没有公共课的具体情况, 此年级学生的教学环节设计建议以采取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 不再开设教师讲座。大四学生应该是整个大学阶段综合知识、能力最完整的阶段, 大四年级的教学环节设计尽可能综合化, 同时考虑毕业实际尽可能简单化, 比如以一篇小论文形式完成这个阶段的《形势与政策》课程。

此外, 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 还可以多挖掘一些新的项目, 比如大胆采纳“翻转课堂”学生授课形式, 通过“翻转课堂”,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讲授教师指导,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通过“翻转课堂”提升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的兴趣, 加深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升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国际国内形势的意识。

地方本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定要坚持以实践能力为重点, 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重实践的教学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课堂活力, 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功能, 把教学效果更加透明化、扩大化, 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 引导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帮助其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等责任。然而, 当前的课程教学中, 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进。本文以安顺学院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为例, 就如何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等问题提出思考。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学生主体性

参考文献

[1] 崔大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探析[J].现代交际, 2016, (16) :188-189.

[2] 李梁.深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5, (11) :26-29.

[3] 周志成, 韩强, 孟宪东, 王恩江.“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 (03) :73-76.

上一篇:浅谈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下一篇:从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变化谈大学生适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