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政策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冲突,高等教育政策概莫能外。通过对近年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的梳理发现,政策之间依然充满政策目标、政策执行过程、建设目标与任务、政策工具等方面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从增加“冲补强”计划的宏观统筹性、明确“冲补强”计划的内涵、整合既有政策工具入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建设论文 篇1:

新时期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突破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转型发展规模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设置不合理、后发优势不明显等问题。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从办学质量定位、办学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这五方面突破。

自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至今已经两年多了,全国600多所本科高校都根据新时期我国经济形态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转型发展。民办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股转型的改革浪潮,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

就山东省而言,在《意见》的指导下,民办本科高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和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山东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从目前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现状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若找到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将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民办本科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也可为教育主管部门及政府、企业相关部门制定民办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面对新时期所呈现的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等新特点,山东省民办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规模:数量稳中稍增,后续力量不足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民教处公布的数据,截止2014 年,山东省的民办本科高校数量趋于稳定,经过大浪淘沙的竞争生存下来的老牌民办本科高校,经教育部批准陆续升本,开始向高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发展。截至 2017 年底,山东省各级各类民办本科高校40所,其中本科高等学校12所,独立学院11所,高职(专科)14所。在校生36.84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8.46%;专任教师18981人,占全省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7.62%;教职工总数达27027人,占全省高校教职工总数的17.98%。从这些数据看,民办本科高校后续力量发展不足,这对于以职业教育起家的民办高校来说,不利于其进一步的发展。现有的民办本科高校只有几所实力相对较强,大部分学校实力和全国民办高校相比差距较大,致使山东民办本科高校后续发展力量不足。

所处区域: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省会及沿海地区

地域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特色鲜明地域的高校,学生的就业率高,反之亦然。这就导致民办本科高校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蓬勃发展,而在偏远地区发展缓慢。从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的分布地域来看,民办本科高校主要遍布山东省各地,但区域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表1 民办本科高校所处地域看,山东省 12所民办本科高校,其中 10 所位于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根据课题组调研数据,山东省另有14所民办高职(专科院校),其中10所位于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可见,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發展地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济南、沿海城市青岛两地,其他地区虽然也有民办本科高校,但都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可持续发展实力不够强劲。

自我定位:定位盲目,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近几年发展迅速,从最初的非正规化办学到现在的规模化正规办学,从非学历教育到现在具有颁发本科学位证书资格的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层次逐渐多元化,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普遍存在着定位趋同盲目,低质同构、贪大求快的弊端。

具体表现在办学类型、层次、规模等问题上不切实际,都希望把自己学校办成高水平本科院校、全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民办大学,这种盲目的定位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不准,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部分民办本科高校为争夺有限生源,实行地毯式轰炸、传销式宣传,夸大其辞甚至诋毁其他民办本科高校。有些学校为了招满生源,过度降低录取标准,使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甚至有个别学校因找不到生源而倒闭或暂停招生。

如在2012年专科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山东省仅有29所完全“吃饱”,至少有19所院校计划缺额在千人以上。如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内三次投档仅有200多人,缺额1000多个计划,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在省内三次投档都只投出了不足百人。

专业设置:过度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战略规划

“高校专业设置应着眼未来,对学生和社会负责,它既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学校人力、物力和智力等资源的储备。”以此来看,民办本科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及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遵循市场的法则配置资源,虽然提高了办学的经济效益,但却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和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学科专业设置缺乏战略眼光,价值取向功利化,导致各校重复设置。

山东省大部分民办本科高校设置专业和招生多集中在市场短期需要的热门专业,如财经、物流、学前教育、旅游等,但符合潜在需求且能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专业较少,如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盐化工及海洋化工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园区发展、交通运输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发展、土地开发利用、海底矿产勘探开发开采输送加工等,而且专业设置及发展与行业、企业和职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对市场所需人才数量和规格及发展趋势调查不够深入,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不能密切联系,对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特色考虑不充分等。

后发优势:竞争优势尚未形成,软实力仍需强化

后发优势理论本是针对经济领域的学说,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此理论引申到教育领域,对民办本科高校来说恰好符合,即民办本科高校的后发优势。

从改革开放起始,追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逻辑和特征,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异军突起、蓬勃发展、迅猛壮大、逐渐收缩、转型谋变、特色提质六个时期。在这一曲折发展过程中,作为应具有“后发优势”的民办高等教育力量,民办本科高校在发展模式上本应该具有办学理念的创新优势、发展模式的借鉴优势、发展路径的比较优势、社会资源的获取优势、政策支持的环境优势等等,但从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历程看,后起的民办本科高校经过大浪淘沙的竞争,一些竞争实力弱小的学校被淘汰,脱颖而出的都是具有一定实力的学校,这些学校虽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并且争取到了政府与社会的认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但从发展状况看,基本是拷贝和复制公办学校已有的“范式”路径,自身在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内涵提升、特色凝练、品牌建设等方面还欠缺。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突破口

通过上述对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梳理,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实际,探寻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的突破口,不仅是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从课题调研实际看,在转型发展大势下,民办本科高校持續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办学质量定位的突破、办学层次定位的突破、学科专业定位的突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突破以及服务面向定位的突破。

办学质量定位的突破

如何找到引导学校发展的、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及与此相联系的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使社会公众能正确理解和识别其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征,这就是办学质量的定位。

如前所述,目前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发展规模和所处地域均具有局限性,从短期来看不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就现状而言,若能有效利用这种弱势,变不利为有利不失为一种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首先,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山东省民办高校可联动发展,即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要素协同、错位竞争”等互动模式集体发力和协同作用,必能充分发挥民办高校面向社会办学的自主性作用与市场在供需结构调节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民办高校提供更多“精准性、有效性、引领性”的教育供给,形成更加优质、多元和可选择的民办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从而实现“内涵发展”“创新驱动”的转型。

其次,要提升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质量,必须进行差异化的选择,“探寻差异化战略,通过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发展方式的‘差异化’选择,走特色与个性发展道路”。

办学层次定位突破

对高校来说,办学层次的定位是最基本的定位。办学层次主要是指学术贡献以及人才培养层次。在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中,按照学术科研水平的不同,一般把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民办本科高校还不可能定位于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

按照《意见》,民办本科高校的定位应该是“技术应用型”本科高校。2000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的历史转折阶段。国内上千所一流高校、重点高校、地方高校、职业院校、民办院校等卷入了数量规模扩张和院校合并的浪潮中。

但有些民办本科高校,如青岛滨海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并没有盲目追赶风潮,而是清醒敏锐地审时度势,在质量、规模、效益和速度之间实现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就如何办好高水平的民办本科高校提出了调整结构、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创建特色的发展思路,尤其是2015年《意见》下发后,两所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明确的发展阶段目标定位,目前学校稳定办学规模、注重内涵发展,实现平稳上升,办学声誉较高。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突破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等问题,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培养规格要求和服务行业类型、工作岗位种类等是有差别的。高校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确定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主体,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结构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价标准。转型时期,民办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基础厚、口径宽、重实践、善应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按照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型定位,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对于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来说,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使所培养的人才具备谋职生存的专业技能,适应市场的专业定位,基本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质量。此外,民办本科高校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缩小与公办高校的差距,在教学工作上有所突破,形成一定的竞争力。

学科专业定位突破

学科专业定位是指学校对开设什么样的学科专业、构建什么样的学科专业体系的定位。在转型发展时期,民办本科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在学科专业设置定位上有着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科专业的定位上,民办本科高校一定要坚持按需建设与“产销”对路的原则,将生源充足、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热点专业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挖掘与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

对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而言,在学科专业的定位过程中,民办本科高校应在国家高等教育整体的学科建设原则指导下,主动对山东省社会经济需求的种类、程度以及学科建设现状进行调整和优化,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确定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为地方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同时,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与结构的调整要以社会需求、学校办学条件和质量的最低保障为前提,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突破

“‘地方性’是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既是其应尽的职责,也是衡量其是否实现转型发展的标志。”高校服务面向的定位是指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找准自己服务社会的空间和地理范围。

按照学者们提出的“第三职能理论”,大学的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这说明大学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校自身职能扩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就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而言,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方面,建立合作关系,使转型民办本科高校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

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和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格局。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战略,加快建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万众创业的一体化发展机制。

作者:顾坚男 韩玉芳 李阅民

高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建设论文 篇2:

高等教育政策的冲突与协调

摘要:政策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冲突,高等教育政策概莫能外。通过对近年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的梳理发现,政策之间依然充满政策目标、政策执行过程、建设目标与任务、政策工具等方面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从增加“冲补强”计划的宏观统筹性、明确“冲补强”计划的内涵、整合既有政策工具入手。

关键词:高等教育政策;广东;冲突;协调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行政为中心的时代’”[1],同时,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充满冲突的社会中。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治理的基本手段,产生于本身就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政治情理,不仅从其制定到执行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冲突,而且不同政策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高等教育政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概莫能外。公共政策冲突,俗称“文件打架”,是指“在政策网络系统之中由各级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相互对立的一种表面化的态势和现象”[2]。本文拟以广东省近年本科高校发展政策为例来分析高等教育政策之间冲突的具体表现,并提出协调与化解之策,以促进高等教育政策的良性运作,提高政策的生命力与执行力。
一、近年来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的基本特征

高等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3],也是省域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对广东来说,这一点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多年以来,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水平与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等省、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总体来看,广东高等教育尚未进入全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作为经济大省,大而不强一直是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痛点,严重制约了广东经济社会的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日益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因此,广东自2014年开始加快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高校改革发展的步伐,以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涵建设,助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纵观近年来广东省本科高校发展政策,整体呈现由点及面的特征。

(一)点:多口切入,逐项实施推进

在广东本科高校发展上,有很多问题需要破解。从2014年以来的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上看,广东首先采取的是重点突破战略,主要确立了以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和师范院校等四个广东本科高校发展的重点环节、关键领域为切入点。虽然从谋划布局上起初并没有统筹规划,但是各项政策在客观上却依次或并列进行,稳中有序,不断推进,呈现出广东特色。

鉴于研究型大学对于提高国家和区域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针对高水平大学在数量和水平上均落后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的现实,广东于2014年开始酝酿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过多方深入调研、论证,2015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粤发〔2015〕3号),提出“力争到2020年,若干所高等学校跻身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建成一批国内外一流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并遴选出中山大学等7所高校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等18个学科项目,分别列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这是广东本科高校发展由点及面的起点。

紧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启动,针对广东理工科教育规模偏小、结构不优、水平不高和支撑服务能力不强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广东随即着手开展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理工学科建设计划。2015年9月,确定省内5所高校为首批建设高校,2016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提出“推动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服务创新发展能力跃上新台阶,建成若干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一批高水平理工类学科”的总体目标。这是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的延伸与拓展,是在本科高校阵营里为服务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开辟的又一个战场,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合称为“双高”计划。

继“双高”计划之后,广东将本科高校发展政策向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延伸。2016年,广东出台《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粤教高〔2016〕5号),提出转变办学观念、明确办学定位等九大转型发展主要任务,并遴选广东金融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等14所高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高校。同年,省教育厅与9个地市、11所本科高校签署省市共建协议①。2017年7月出台《广东省推进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实施方案》(粤教科函〔2017〕122号),确立“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资源统筹力度,充分激发共建高校的办学活力,使共建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等建设目标。这两项政策的相继出台与实施,意在优化部分本科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路径,提升办学活力。

2017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和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东率先提出“新师范”建设。2018年1月,省教育厅制定出台《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建设目标为构建起注重协同育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师范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教师培训针对性显著增强等。该政策受益高校范围是师范院校和以师范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对象与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和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有部分重叠,不失为本科高校发展的一个新阵地。

(二)面:连点成线,关照所有公办本科高校

上述有关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仅仅是针对本科高校局部的发展政策,政策之间关联性、系统性不强。鉴于此,2018年1月,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通过《关于2018—2020年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工作计划及资金安排的方案》,7月广东省教育厅、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制定出台《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粤教科函〔2018〕119号,以下简称《“冲补强”实施方案》),广东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以下简称“冲补强”计划)由“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粤东西北地区高校振兴计划”“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三项子计划构成,公办本科高校对应分成“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三个组团,分类发展。根据2018年11月省教育厅、发改委、科技厅联合发布的“冲补强”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共有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入选。自此,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正式由点向面铺开,扩展到所有的公办本科高校,以期获得本科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近年来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的冲突分析

冲突,是伴随人类大多数活动的一种普遍现象。从积极角度来说,“冲突是改变的手段,是获得社会财富、安全、正义以及个人发展机会的方式——大量冲突的存在只是社会期待得以实现的保证”[4];从消极角度来说,冲突具有非理性和破坏性,会造成组织资源的浪费。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从点到面的逐步拓展,历时性冲突与共时性冲突并存,且以历时性冲突表现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一)政策目标的冲突

政策目标是整个政策活动的追求与方向,是整个公共政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5]当前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在政策目标上的冲突主要存在于新政策与之前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省市共建等政策之间。

第一,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政策目标被弱化。广东省先行先试开展“双高”计划,其政策目标是为实现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以及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其建设经验还被教育部向全国进行推介。然而在《“冲补强”实施方案》中,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被划入“冲一流”组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计划被分解到“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三个不同的组团。无论处在哪个组团,“双高”计划的政策目标已不如以往清晰和明确,如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这两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学校被列入“强特色”之列,虽然彰显“特色”乃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应有之义,但是“强特色”本身并不能完整诠释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政策所赋予这两所学校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强特色”也理应是所有高校的建设目标。

第二,省市共建本科高校、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新师范等政策目标近乎被消解。虽然《“冲补强”实施方案》是在整合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系列高等教育重大工程的基础上实施的,但是省市共建本科高校被分别列入到“补短板”“强特色”两个组团,不仅其政策目标没有得到进一步明确或重申,而且政策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俨然被分解或稀释;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新师范两项政策甚至未被提及,这两项政策的未来走向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冲突

本科高校是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的目标群体,既是宏观政策的执行对象,又是宏观政策在微观层面的执行主体。在现有政策制度框架下,出现一些高校需要同时执行兩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政策,如广东海洋大学既需要执行原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又需要根据“冲补强”计划执行“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和“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岭南师范学院既需要继续执行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政策和“新师范”建设政策,又需要根据“冲补强”计划执行 “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东莞理工学院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需要同时执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政策和“冲补强”计划中的“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省市共建本科高校需要同时执行省市共建协议和“冲补强”计划中的“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或“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等等。此外,“冲补强”计划整合了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重大工程,一种是面向高校,另一种是面向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这两种高等教育重大工程基于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建设路径的不同,在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有冲突产生。由于多种互有交叉、重叠、甚至矛盾的政策集于同一所高校,而出现有些学校需要同时执行多个政策,运行多个建设方案,作为政策目标群体的本科高校难免有左右为难之感、无所适从之惑。

(三)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冲突

此冲突集中表现在“冲补强”计划上。“冲补强”计划的建设目标为“到2020年,全省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全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高……”。从官方解读来看,“冲补强”计划“是在以往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的基础上,让高校找准自己的位置,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从而着力解决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更好路径”。作为上位本科高校发展政策,“冲补强”计划所欲解决的政策问题面向的是高校整体事业发展,但从内容来看却重点落脚在学科上,不仅在建设任务表述上首先强调了学科建设,而且还确立了147个重点建设学科,这是政策体系的目标倾斜性冲突。这种冲突还存在于“冲补强”计划与“双高”计划、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政策等之间。鉴于在现有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体系中,“冲补强”计划实施的优先性有可能会进一步弱化其所整合的本科高校发展政策的导向性与执行力,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冲突也会随之加剧。

(四)政策工具的冲突

政策工具作为公共政策系统中的一大要素,是指那些用以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方式、方法。[6]公共政策执行基本偏向于采用强制性工具,如资金划拨等直接供给方式。近年来广东本科高教发展政策采用的政策工具基本为三类:资金划拨与分配、目标管理技术和绩效技术三种。资金划拨与分配上,从2019年“冲补强”计划资金分配方案来看,共计3574亿元支持,较2018年3639亿元有所下降,主要是在“冲补强”计划下“双高”建设高校所获的资金支持整体上相比政策实施之前有所减少,但此处冲突并不明显。政策工具的冲突,主要集中表现在目标管理技术和绩效技术上。

第一,目标管理技术的冲突。此冲突主要指建设方案制定与论证的冲突。制定建设方案并论证是近年来广东高等教育政策目标管理采取的普遍做法,并且不同政策要求的建设方案种类有所不同。此冲突,首先体现在建设方案时间节点的冲突。“冲补强”计划、“双高”计划、省市共建要求学校制定的建设方案时间节点分别为2018~2020年、2015~2020年和2017~2020年,这意味着有些学校同时要制定与执行至少两个具有一定差异的建设方案。其次体现在建设方案论证上的冲突。“冲补强”计划、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省市共建都要求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特别是对于省市共建高校而言,2017年对建设方案刚进行完论证,2018年又要对“冲补强”计划要求的建设方案进行论证。上述各种建设方案的制定与论证,无疑会增加建设高校的负担(见表1)。





第二,績效技术上的冲突。绩效考核或评价在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广泛被采用。以“冲补强”计划、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计划和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四项政策为例(见表2),首先,在评价方式上,均提出要引入第三方评价;在评价种类上,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计划均要求年度评价,即自我评价,这样就出现第三方评价、自我评价重叠的情形。其次,在绩效评价的实际操作上,不同政策所要求的绩效评价是并存还是以最新政策文件为准?“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中包含2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如果以最新文件为准,是否意味着同行评价取代了学校的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诸多问题在“冲补强”计划中都没有予以明确。此外,《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规定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奖补资金”、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和“强师工程”经费中加大“新师范”建设支持力度,同时又规定在“冲补强”计划中也要突出对师范院校关于师范生培养、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等方面的考核,这是否也涉及一个多重考核评价的问题呢?
三、高等教育政策冲突的协调

高等教育政策冲突并不等于政策失败,因为冲突着的高等教育政策并非一定会导致预期目标的偏离或无法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视而不见。“‘政策’首先与秩序有关。政策暗示着系统性和一致性。”[7]虽然近年来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极大促进了广东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全国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但其所表现出的上述四种主要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的统一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甚至损害政府的威信,被弱化、消解的政策客体(政策的目标群体)深感到的不仅仅是政策的不稳定性、随意性,而且还会缺少持久执行政策的定力、雄心与壮志。任何一项好的政策大多都要经历实践中的不断反思并不断完善,从这点来看,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仍有很大的改进、完善空间。

(一)增强“冲补强”计划的宏观统筹性

作为上位高等教育政策,其自身应能够对下位高等教育政策进行有效的宏观统筹。从广东本科高校发展政策来看,“冲补强”计划作为上位本科高校发展政策,并非是将若干政策简单糅合在一个政策文本里,也不是仅对有关高等教育工程资金进行统筹,而是应对所统筹政策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绩效考核方式、资金保障等有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减少政策之间的冲突与摩擦。但是在现有政策文本中,“冲补强”计划的宏观统筹性还比较弱,因此有必要尽快出台“冲补强”计划实施方案的补充实施意见,以增强“冲补强”计划宏观统筹的实质性:一是明确所统筹的高等教育政策的效力,以保持既有政策的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既有政策内容不可以进行微调。二是将既有高等教育政策都纳入其中,如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新师范纳入其中,另外,也可考虑将“创新强校工程”也纳进来,使“冲补强”计划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统筹作用的政策。对于暂时不能统筹的政策要明晰发展步骤和前景,确保政策支持的持久性与稳定性,给建设高校以信心和希望。三是适时扩大政策受益高校范围,彰显高等教育政策的普惠性。普惠性是公共政策的特征之一,“冲补强”计划应突破公、民之与本、专之分,适时扩大建设高校范围,将公办高职院校纳入,使其成为更加名符其实的“高等教育政策”,彰显高等教育政策的普惠性。由于我国民办高校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私立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有所不同,是否纳入可酌情考虑,但从促进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做大做强的角度来看,宜把民办高校纳入其中,在实践中“创新强校工程”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二)明确“冲补强”计划的内涵

“冲补强”计划的初衷是根据各本科高校的地域、办学水平等因素和前期建设情况,将其分为“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三大组团分类发展,这实质上是对广东本科高校进行的分类。然而,由于“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的内涵比较模糊,且三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对于绝大多数高等学校而言这三者可谓并驾齐驱、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因此“冲补强”计划的内涵并不明确,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相关文件发生抵触或受到质疑,如将“肇庆学院”划入“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与大珠三角的城市划分存在冲突,“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建设高校中不乏办学水平比较有特色的高校,“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珠三角地区)建设高校中也不乏需要补短板的高校。

为了更加明确“冲补强”计划的内涵,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或细化:一是摒弃将“地域”作为高等学校的分类标准。“地域”因素并非不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分类的标准,但若将其与“办学水平”等关联在一起则过于简单、绝对和武断,这就需要对“补短板”对应的“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的名称进行适当调整,去掉相应的“地域”标识。二是对“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的内涵进行明确界定,以使学校明确其何以在“冲一流”“补短板”或“强特色”组团中。三是对三大组团分类发展,动态调整。

(三)整合既有政策工具

首先,由于本轮建设周期将于2020年结束,在新一轮建设周期启动时,建设方案制定与论证的冲突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协调,即可以将“冲补强”计划与其所整合的政策之建设周期统一,相应建设方案也不必作重复要求,论证亦然。

其次,对于绩效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应逐步过渡到以第三方评价为主,且实行分类评价。考虑到 “冲补强”计划整合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等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对于不宜与“冲补强”计划三大组团一起进行评价的,可以单独作为一类进行评价,如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绩效评价。在评价种类上,鉴于评价过于频繁对学校正常办学行为构成的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可不进行年度评价、专项评价等,只保留周期评价,且为综合评价;“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实行粤东西北地区交叉互评机制的同行评价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且作为一种学校办学行为的绩效评价还鲜有同行之间的交叉互评,在操作上难以保证客观与公正,可考虑取消此种评价。
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政策冲突的协调绝不限于以上对策,如还可以从事先预防机制入手,在制定过程中多听取高校的意见和建议、更加科学地进行教育行政部门内设职能部门的设置等。高等教育政策的冲突只是教育政策冲突的一种,对于其治理还应放眼于教育行政的大背景下进行,要有赖于教育行政体制、教育决策体系及国家政策决策体制机制的系统性、深入性改变。冲突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广东,而且也存在于国家层面和其他省级层面,只是冲突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而已。

注释:

①其中,湛江支持共建广东医科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中山支持共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和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茂名、韶关、梅州、惠州、肇庆、江门、潮州等8个地市分别支持共建当地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惠州学院、肇庆学院、五邑大学和韩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唐亮,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7-48.

[2]袁明旭.公共政策冲突的治理研究[R]//2012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社科专家论坛(第十届)论文汇编.2012:199.

[3]新华网.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03/c_1122774260.htm,2018-12-29.

[4]John W.Burton.World Socie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2:137-138.

[5][6]王春城.政策精准性与精准性政策——“精准时代”的一个重要公共政策走向[J].中国行政管理,2018(1):51-57.

[7][英]H.K.科尔巴奇.政策[M].王满传,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2.

(责任编辑 钟嘉仪)

作者:孙丽昕 廖诗艳

高水平民办本科高校建设论文 篇3:

对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已作出重大决策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我国民办本科高校虽然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民办高校还存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还存有不足。民办本科高校要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加快学校转型发展的步伐,深化改革,做好“五个转变”,实现民办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 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家已作出重大决策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我国民办本科高校虽然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民办高校还存在学科专业布局欠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培养质量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常态下,民办本科高校要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加快学校转型发展的步伐,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1 转型发展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战略构想,从制度层面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转型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国制造2025》都明确要求引导、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2015年10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引导、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2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

当前,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迫切需要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

但一些民办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和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一致,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同产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办学封闭化倾向突出,有些甚至出现了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民办高校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必由之路是转型发展,以便促进学校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民办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学生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3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状

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按照鲁昕的讲话精神,全国已有26个省市启动了改革试点,15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制定了转型方案,全面推进应用型转型。山东省有30余所院校将面临转型,其中民办本科高校9所,这些学校或转为应用技术类型,或转为职业教育类型。山东省教育厅在2016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推进高校分类发展,逐校核定办学规模,推动省属本科高校确定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发展定位,开展应用型特色高校建设试点。山东省的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已拉开帷幕,并将逐步深化。

4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

(1)民办本科高校办学定位欠清晰,办学经验不足。

民办本科高校多由民办专科学校升格而来,随着办学层次和规模的扩大,民办本科普遍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定位并没有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而发生质的变化,只是在原来的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调整,没有找准办学定位,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没有重新定位,一味模仿其他老本科高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没有意识到学校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走向应用型本科发展的道路。

(2)民办本科高校专业设置欠合理,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强。

民办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时,没有充分对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了解,缺乏对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急需的人才的调研和预测,专业设置只是凭借所谓的经验估算,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当这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能及时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来进行专业的关、停、并、转,转使专业和产业不能很对地对接。

(3)民办本科高校课程体系欠合理,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民办本科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忽视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致使在课程体系设置时针对性不强,课程知识架构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课程学时分配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合理。加之民办高校受实验、实训条件的制约,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4)民办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双师”能力偏弱,企业实践经验不足。

随着民办本科高校发展,青年教师已成师资队伍的主力军,这些青年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从学校直接到学校,缺少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而在大部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学历、重理论水平,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内部也缺少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的政策,致使大部门民办本科学校很难建设一支高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民办本科高校校企深度融合困难,尚未形成协同创新长效运行机制。

一方面由于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应用性科研力量不强,服务地方和企业的能力还不足;另一方面政府缺乏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技术技能型素质技术人才的国家制度和激励政策。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框架较多,但实质性合作不多,不少还停留在表面,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

(6)民办本科高缺乏政策扶持,办学经费紧张。

民办本科院校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各类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民办本科院校缺少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办学经费主要来源是学生学费,无法满足民办学校建设与改革的需求,使民办本科院校的建设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5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途径

学校转型发展的本质是让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让学校更好地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学校转型发展涉及到高校治理结构、专业体系、课程、教学、师资结构等方面,是全方位、全要素、系统性的改革。民办本科高校应统一思想,把握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学校转型发展。民办本科学校转型主要应做好5个转变。

(1)办学定位向“应用型”转变。

民办本科高校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围绕和贯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来明确办学定位、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应用研究、提升师资水平等基本问题。学校定位应以应用性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

(2)专业结构向“需求导向”转变。

民办本科高校要在转型发展中坚持做到面向省情,了解省情,研究省情,结合该省实际需要优化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将学校专业链与地方产业链对接,更加满足地方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以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实行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使学校教育与地方产业需求有效对接,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3)人才培养向“能力导向”转变。

制定体现应用型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构架突出“知识输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突出“技术逻辑体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实施模块化教学,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师资队伍向“双师双能型”转变。

师资队伍建设在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倾斜,不仅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更应该确实从教师实践能力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应既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具有扎实的行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双能型”专业化教师队伍。

(5)育人机制向“两个开放”转变。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学校实践就业基地进企业、企业研发中心进校园,与企业共建“嵌入式”产学研合作平台。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是一个方向、是一条道路、一个过程,也是民办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发展依托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的是学校的特色发展。在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需要不断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逐步形成共识,不断地实践探索,逐步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7-74.

[2] 胡超,苌庆辉.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述评[J].职教论坛,2014(25):36-40.

[3] 余皖生,姜发根,孙维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6-10.

[4] 杨保成,李海霞.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战略路径探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1-5.

作者:王翠梅 刘艳光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下一篇:新理念推动学校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