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银行会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银行会计除核算自身的经营情况外,还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资金活动,具有社会性、政策性等特征,银行会计信息在国家经济决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信息化时代,银行会计自动化处理程度大大提高,会计处理效率和准确性的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在实践中,会计核算不准确、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对银行经营决策甚至国家政策都可能产生影响。

第一篇:银行会计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会计分析

[摘要] 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文章论述了商业银行会计的特点,分析了商业银行会计规范体系及贷款业务核算,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披露、进行银行准备金制度的改革以及做好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关键词]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准备金会计风险

商业银行是以追逐利润为目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披露,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深入的进程中,商业银行以上市作为其疏通资本补充渠道,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基本手段,已经逐步得到各方的认可。

一、商业银行会计的基本特点

1.管理内容的社会性。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生活的核心,是联结各会计主体之纽带,是调节货币流通的总枢纽。商业银行会计不仅管理本身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活动,而且管理其他会计主体的业务活动情况。

2.管理对象的货币性。会计管理对象均为货币,但一般会计管理中主要体现为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货币表现,而非货币本身。商业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的资金采用单一的货币形态,至于商业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等在其整个资产中所占份额很少。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净值占资本金的比重一般不得超过30%。因此,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对象基本上是货币和货币资本金的运作。

3.核算业务先导完成性。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与其各项业务紧密相连。商业银行核算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过程,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是通过会计来完成的。例如,各项存款业务都要通过会计办理存取手续才能完成;各项放款业务也要通过会计办理放款手续才能完成。会计处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第一线,而一般企业会计部门则处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二线。

4.国家金融政策反映的直接性。商业银行会计通过第一线办理一系列银行业务,如放款、拆借资金等,直接反映国家的金融政策,引导消费、导向投资。同时,通过商业银行会计的监督作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以促进各单位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政策,保证社会各部门的协调、高效发展。

5.内部监督机制的严密性。由于商业银行会计的性质、地位、作用等决定了商业银行会计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会计必须准确、及时、高效。为此,商业银行会计采用严密独特的内部监督方式。必须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严格的限额授权管理制度,配备计算机实时监控系统。

二、商业银行会计规范体系及贷款业务核算

1.会计规范体系。作为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会计规范体系将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新的《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基础,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各类金融企业的特点,制定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二是在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金融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三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完成包括表外业务在内的有利于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银行基本业务会计准则,作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组成部分。

2.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核算。对贷款的核算,应该尽可能应用现代数据管理技术,对其相关的信息要素,可以选取一种最重要的分类标准,按此设置会计科目参与复式记账并在表内加以披露;至于其他方面的信息,则利用现代信息库技术,通过设置信息代码进行反映,这些信息代码要素在计算机内进行不同的组合,即可得出不同的分类统计结果。这些结果可在表外披露,以更好地满足银行内部及外部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此外,对于应付利息的计提,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按照定期存款的原定利率和实际存期逐笔计提,避免多提或少提的情况发生,保证利润的真实性。

三、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信息披露受到商业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经营水平等的制约,必须考虑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活动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的透明度是市场约束机制的必然要求。

1.对上市商业银行和非上市商业银行制定不同的披露标准:上市商业银行应按照证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时间进行详细披露;其他商业银行应根据经营规模大小、业务特点和不同的监管要求按照“侧重披露总量指标,谨慎披露结构指标,暂不披露机密指标”的指导思想进行披露。

2.加强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的披露、制定有关资产质量、或有事项与衍生金融产品等方面信息披露的标准以及有关风险控制方面信息披露的标准。同时,明确报表附注必须披露的内容,加强附注披露的管理。

3.参照其他先进国家的惯例,建立提取普通准备金、专项呆账准备金和特别呆账准备金制度,使普通、专项和特别准备金互为补充。普通准备金是针对贷款的不确定损失计提的,是弥补贷款将来损失的一种总准备,具有资本的性质,在计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时计入资本基础。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是按照不良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计提的,不计入资本基础,而要作为资产的减项从贷款总额中扣除,这样计算的资本基础能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能得到国际间的认可。

4.商业银行正确披露对资本的内部评价机制和风险管理战略的信息,需要依赖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对资产质量的规范披露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建立和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经营人员的专业水平,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一个合适的资产信息披露规范。

四、改革商业银行准备金制度

1.准备金制度可以一步到位与国际惯例接轨,但准备金的实际提取要真正做到与国际惯例接轨则需要一个过程。按照目前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水平,如果完全按贷款的内在损失计提呆账准备,估计应提取的呆账准备将是现有呆账准备余额的若干倍。在现阶段,这将大大超出商业银行的实际承受能力,使其经营难以为继。同时,也会造成商业银行的巨额亏损,损害我国商业银行的对外形象,进而有可能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因此,改革后的贷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不宜一步到位,而应确定一个过渡期,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

2.在过渡期内,应当允许商业银行在兼顾质量与效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前提下,按照先优质贷款后劣质贷款、先增量贷款后存量贷款的原则,先在部分资产质量较好的贷款品种(如个人消费贷款)以及新发放的贷款中推行新的准备金计提制度(即提取专项准备),待时机成熟时,再对全部风险性资产计提专项准备。

3.关于贷款专项准备的提取方式,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贷款的五级分类为基础计提专项呆账准备,五级分类则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资产负债、现金流量、抵押保证等多方面对贷款风险程度做出的综合分析判断,是较为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也是国际通用的方法。但这种分类方法对分类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容易出现较大的人为误差;另一种则是以“一逾两呆”为基础计提专项呆账准备,“一逾两呆”是按银行账面反映的贷款资产的实际状态进行的资产分类,直观性强,易于操作,主观成分低。如果以五级分类作为呆账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要按照岗位职责分离、权限分级控制的原则,通过初分、复审、终审等环节合理确定贷款分类结果。同时,为确保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可以考虑引进外部审计制度。

五、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

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会计风险:银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银行会计制度的建设迟缓,无法满足银行风险防范的需要。银行内部控制没有落实,内部相互制约机智不健全,银行人员素质不高,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在银行会计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高科技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利用高科技犯罪,给银行造成的损失隐蔽性更强、危害更大。

要防范这些风险,首先要建立健全适应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会计管理体制,应尽快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应改革现行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在建立全行统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实行大集中、管理型的三级核算新体制,各商业银行还可以考虑采用基层领导轮换制、会计人员委派制、稽核特派员制度等办法,从人员上保证全行集中统一的会计管理落到实处,进一步防范、化解“本位主义”引发的银行会计风险。其次,要加强对银行风险的内部会计监督,构建防范银行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加强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揭示,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最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各商业银行一定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致力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本土化的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消化吸收国外的先進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徐国民

第二篇:加强会计人员管理,提高银行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银行会计除核算自身的经营情况外,还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资金活动,具有社会性、政策性等特征,银行会计信息在国家经济决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信息化时代,银行会计自动化处理程度大大提高,会计处理效率和准确性的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在实践中,会计核算不准确、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对银行经营决策甚至国家政策都可能产生影响。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生成者和提供者、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落实者,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列举了银行会计质量存在的部分常见问题,分析了目前银行会计人员管理的困难,提出从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大会计检查力度、严格考核等三个方面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银行会计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人员

一、银行会计的特点

银行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的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对银行的业务和财务活动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反映、控制与监督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

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由于所有资金往来都必须经过银行办理,所以银行会计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以及所有单位、企业乃至个人,形成了银行与国家、与存贷款单位和银行之间的经济关系。因此,银行会计涉及面广,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另外,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对不同的行业或部门实行倾斜政策,银行会计也必须对此作出反映,所以,银行会计又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二、银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银行会计信息必须合法、真实,其信息需要满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要求。可靠性要求银行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相关信息,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银行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可理解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可比性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相互可比。

三、银行会计质量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系统参数维护或选择有误

为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银行在进行数据大集中时采用了会计与业务分离的处理模式。在系统“参数化”及“交易触发”的核算机制下,业务处理效率得到提高,但同时参数风险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操作风险,可能对银行会计核算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直接负责会计信息采集、录入的是柜员和客户经理等,绝大多数承担着较重的业务指标压力,专注于客户营销,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叙做业务录入信息时随意性较大,出现不全、缺失、遗漏,导致核算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产品码选择错误、贷款担保方式录入错误、存贷款利率维护错误、暂收暂付款项随意挂账、大额手续费计提分摊遗漏、营业收入/支出与营业外收入/支出混淆等。

(二)迫于考核压力,违背会计准则,人为调整会计信息

为了完成来自上级行的指标压力,一些违背会计准则、违反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可能发生。如为了完成存款指标串用核算码,将其他存款归入公司存款核算,再如为了利润指标考核,提前或推迟确认各类收入、拨备计提不实等行为,在不同的考核阶段人为调节损益。

银行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从会计人员的角度来看,主要原因是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会计知识掌握不到位、以及主动或被动的道德风险等导致的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

四、银行会计人员管理面临的客观困难

(一)会计人员管理难度较大

同企业不同,银行是较为为特殊的会计主体,银行会计人员分布广泛且分散,除了财务总监、会计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会计制度、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分析财务结果、执行会计监督和会计检查的财务人员外,还包括各业务系统管理人员、参数维护人员,以及柜员、客户经理等业务系统的直接录入人员和复核人员。银行会计人员具有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年龄跨度大、知识结构和业务结构参差不齐等特点,给会计人员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二)会计信息化下会计概念淡化

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银行会计处理过程中人工干预已基本消失,业务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均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原本完整的确认、记录、计量与报告的会计体系。会计人员在前端系统根据系统提示一步步录入后,系统就自动完成了账务处理,会计人员对具体核算过程和账务处理无法掌控也无需理解,导致会计概念逐渐淡化。

五、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1.明确会计人员准入管理,要求持证上岗。会计从业资格证虽然已经取消,但银行内部应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会计人员任职资格题库,涵盖银行应知应会会计知识,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从事会计工作。

2.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全体会计人员进行内容全面的培训,包含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重点业务会计处理办法,以及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最新变化,督促会计人员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会计信息真实性,同时不断夯实会计基础知识、并保持知识的先进性;适时组织操作人员定期培训相关业务操作规程,尤其操作规程发生变动时,是会计核算最容易发生问题的节点,应进行重点培训,必要时辅以考试以加强学习效果。

3.举办多种形式的会计知识竞赛。通过举办会计知识竞赛的方式,提高全行对会计的重视程度,激发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知识的热情,推动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知识。

4.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为进一步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应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中、高级会计师,CPA、ACCA等社会考试,加大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组织管理和奖励力度,一是明确相关奖励办法和考核激励,有必要时可与职级挂钩;二是对考试过程实行全流程管理,组织好报名工作,提供网校名师课程资源供备考人员学习,考试成绩发布后可举办经验交流会,帮助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

(二)加大检查力度

1.完善系统建设,加大非现场检查力度。利用各种报表及交易明细数据,开发、建设会计非现场监控自动化系统,应实现自动抓取数据、并根据监控規则进行异常数据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核算差错。依托非现场监控系统,做细、做实会计非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在行内通报,并以问题为引导,举一反三,推进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

2.做实现场检查,跟进整改落实。制定财会现场检查管理实施细则,应内容全面、流程完整,便于落实。检查内容应重点针对操作风险易发环节,以及内外部审计、外部监管部门的关注重点。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完成时限和责任人,逐项落实整改。

(三)严格考核

制定更加严格的考核办法,加大会计差错的惩罚力度,增加会计人员的违规成本。对于会计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内外部审计及外部监管部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视重要程度(对资产、负债及利润的影响程度)和性质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考核,以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在会计准则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中国财会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2]徐秀梅,葛艳秋: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07期.

[3]徐爱红.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山西农经,2018年17期.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

作者:薛媛

第三篇:银行会计与工业企业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比较

【文章摘要】

会计是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和手段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那么,银行和企业作为不同的会计主体,他们在会计核算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上一样吗?他们的账务处理程序相同吗?本文就是通过比较银行、企业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采纳以及账务组织的程序上进行详细、系统地比较,找出两个行业在基本会计核算方面的差异,从而加强了对两个行业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

银行会计;企业会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务组织程序

会计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后来进一步展沉淀形成我们今天在课堂里可以讲授的理论体系。随着会计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会计学分化出许多细小的分支出,银行和企业最为独立的会计主体是会计学的两个不同分支。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主营业务的特殊企业。银行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是“货币”,在中国多数是人民币,个别采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也可以采用外币来核算,但是对外报表时,人民币的采用是必然选择。企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打磨,生产出产成品,通过产成品的出卖来获取利润的经济实体。企业会计和银行会计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1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项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会计要素,但是会计要素只是概况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如果直接利用六个会计要素反映经济活动,还是太粗略了,很多详细信息无法反映出来。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就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的划分。按照会计要素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就是会计科目。通过这种分类,每一个具体项目都有一个名称,都代表着特定的经济内容,各会计科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就是资产类的会计科目;应付账款、短期借款是负债类额科目等等。在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这个问题上,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大体相同,都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另外,还有一类,企业会计里边还有一类叫成本类,是银行会计里边没有的,因为成本类会计科目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制造费用,而这些内容银行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没有设置成本类的会计科目。银行会计也有区别于企业会计的地方,那就是资产负债共同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跟企业相比较,银行更多的是费用,而没有成本的发生,所以银行没有设置成本类的科目,但是它设置了一种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这在我们企业会计当中是万万不可想象的,要么是资产要么是负债,在企业会计当中资产和负债就像水与火一样那么的不相容,在银行会计当中,两者怎么会弄到一起,叫资产负债共同类呢?那账户结构怎么定义?分录怎么做?那是因为,银行跟企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企业跟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和经常,而银行和他行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经常的,在这种联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债权和债务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基于此,银行特意设置了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可依一定条件变化的科目。如:清算资金往来、待清算辖内往来、系统内上存(借用)资金、外汇买卖等。这类科目的科目余额有可能在借方也有可能在贷方。在借方时是银行的资产,在贷方是银行的负债。

2 记账方法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初始环节,在设置会计账户的基础上,把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计入相应的账户中,则是由记账方法完成的。因此,要全面、完整的记录经济业务外,除了设置会计账户外,还应该采用科学的记账方法。所谓的记账方法就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将经济业务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

从历史上看,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单式记账法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是对发生的会计事项只在某一账户中做出单方面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的主要特点:(l)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该笔经济业务事项的主要方面,而不同时反映这笔经济业务事项的另一个方面,而且大都是以钱财、人欠、欠人为记账对象,因此对会计对象反映不完整;(2)采用单方面的记录方式,对发生的收入项目,只进行钱财、人欠的单方面的记录,对发生的支出项目,也只进行钱财、欠人的单方面的记录,不能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3)缺少损益计算的专门账户,因而没有完整科学的账户和账户体系;(4)仅有个别账户的平衡公式,而没有全部账户体系的平衡公式,所以记账过程的正确性缺乏自我验证的作用。单式记账法的优点是记账过程和方式简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相对于单式记账法而言,复式记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1)会计记录的双重性,即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2)运用统一的记账货币单位,并运用简明的记账符号表明记账的方向和数量的增减;(3)有完整科学的账户体系:(4)有全部账户的平衡公式,并能根据会计平衡公式检验全部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例如,某商店以2 000元现金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店对这一笔业务事项不仅要记录“库存商品”增加2 000元,而且同时要记录 “库存现金”减少2 000元。由于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使得各账户之间形成了严密的对应关系,账户记录能够互相平衡,是否正确也可以进行自我验证。因此,复式记账法要比单式记账法更加科学。

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复式记账法是在单式记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式记账法的发展和完善为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没有单式记账法的产生、发展,便不可能有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在工业企业的记账当中普遍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又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我国都统一采用复式的借贷记账法。单式记账方法目前在企业会计中已经淘汰,但是它被广泛应用于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如未发行的国家债券、重要空白凭证、有关委托事项等。记录这类业务的记账符号是“收入”和“付出”,增加的是记“收入”,减少的时候记“付出”。

例如:①某银行收到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50 本, 每本按1 元计价, 并入库保管,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收入: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 50

②开户单位来银行购买空白转账支票一本,每本按1 元计价,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

付出:空白重要凭证——转账支票 1

3 会计凭证

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这就是会计凭证。目前,企业的会计凭证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这是按填制程序和用途分类的结果。原始凭证对于企业而言多多数是外来的,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从外单位取得的,比如: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等。记账凭证对于企业而言有不同的格式,比如:专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和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不管哪一种都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提法,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完全吻合。多不同的是,银行会计更多时候把凭证叫传票。

(2)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这是记账凭证按形式不同划分的结果。一笔业务发生的借方和贷方科目,分别填列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凭证上,就是单式记账凭证,即一张凭证只填一个科目,作为该科目的记账依据。一笔经济业务的借方和贷方科目都在同一张凭证上填列就是复式记账凭证,这张凭证同时作为借贷双方记账的依据

(3)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这是银行针对自身业务的特点,将记账凭证按其使用范围的不同划分的结果。这种划分,也正是银行会计的特色所在。现金收入传票、现金付出传票、特种转账贷方传票等,这些都是银行的基本凭证。银行还有一种凭证,放置于银行大厅里,供客户填制使用,该凭证一般由银行统一印制,由客户根据需要填写,然后交给银行办理特定的业务,这种凭证就是银行的特种凭证,是银行根据经济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这是银行会计跟企业会计在凭证环节最大的不同之处。另外,企业会计里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有明显的界限,不能互相替代,而在银行会计当中,原始凭证是可以替代记账凭证的,而且这种现象发生在银行绝大多数的业务当中。

4 会计账薄

会计账薄是由许多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载各种资金增减变动的记录簿册,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工具。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有明细核算和总分类核算两个系统,明细核算是对企业的业务活动和收支情况进行详细的、具体的和系统的核算,设置的账簿主要有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核算是明细分类核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概括和总结,设置的账簿主要是总分类账。银行会计的核算也包括这两个系统,只是提法不大相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明细核算对银行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的全面的、详细的核算,是在会计科目下按户进行的核算,反映各单位、各种资金增减变动详细情况,为此设置了分户账、登记簿、流水账、现金收入日记薄和现金付出日记薄、余额表等账簿;综合核算是对银行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的、概括的核算,它是按会计科目进行的核算,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反映各类资金增减变化的总括情况。计算机处理的账务核算,是根据记账凭证按账户登记明细账,再由明细账按会计科目生成总账。根据总账编制日记表,根据日记表编制会计报表。

【参考文献】

[1]《基础会计》,赵筠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赵丽梅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简介】

崔立群,女,74年生人,研究生学历。本科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在工作期间发表了省、国家级论文十几篇,多年从事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

作者:崔立群

上一篇:服务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土木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