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本科教育中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2022-09-20

发展全科医学是我国未来医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则是发展全科医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医学教育实际状况, 国内医学教育界提出并建立了多种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 譬如转型培训、在岗培训、规范化培训、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医学生全科医学本科学历教育等等。值得注意的是, 近几年, 国内已有多所高等医药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医学生的本科学历教育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全科医学方向本科学历教育在各高校的开展, 也引起了教育部、卫生部及全科医学专家们的高度关注。

虽然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看法不尽一致, 但这种模式还是生存下来并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8年, 我国已有近20余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全科医学方向本科学历教育。不过, 在全科医学方向本科学历教育中, 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因为课程体系建设是该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 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该种培养模式的成败。本文结合我校全科医学方向本科学历教育实践, 对课程体系的建设作如下探讨, 以期与同仁交流商榷, 为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提供一点借鉴。

1 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是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体现形式。课程体系则是各门课程有机的集合。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设置与确定需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并能充分体现出专业特点。在制定课程体系时, 我们紧紧围绕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除遵循一般的课程设置原则如整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相对稳定原则、滞后性原则之外, 还特别提出了以下几项原则:

1.1 突出全科医学特点

全科医学培养的是全科医学人才, 全科医学人才是一种具有自己特殊的素质、价值观、知识结构与技能的专门医学人才。全科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专业方向, 在内容上与其他任何医学专业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专业特点。

1.2 体现当代医学教育的最新理念

21世纪的教育将是出现巨大发展和变革的教育, 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将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而不断更新, 而包括了全科医学教育在内的高等医学教育,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将毫不例外的呈现出上述发展趋势。随着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 (IIME)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制定与颁布, 以及我国近几年卫生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蓬勃开展, 把当代医学教育的最新理念引入全科医生的培养过程中, 并将其充分体现在课程体系建设上, 则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1.3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全科医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因此全科医学教育中应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这在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上应得到充分体现。

1.4 注重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在我国, 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并不十分健全与统一, 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仍是一项迫切的任务。虽然国外有一些培养全科医生的课程体系, 但由于国情、教育对象、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差异, 对国外的课程体系只能借鉴, 而不宜原样照搬。我们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建立适合本国、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所谓实用性, 即在保证全科医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 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2 7课程体系的内容与体会

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 一般将课程分为3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了更好地体现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特点, 使课程体系中全科医学专业课程显现的更加明晰, 我们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重新整合与划分, 构建了六大课程模块, 即人文社会科学模块、理科基础模块、基础医学模块、临床医学模块、预防医学与行为医学模块、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模块。这六大课程模块构成了全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涵盖了全科医学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医学心理学、大学英语、就业指导、军训等课程。该模块以“两课”为核心, 在开设上述课程基础上, 逐渐向医学伦理学、大学语文、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美术鉴赏、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延伸。该课程模块的主要教育目标是提高全科医学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交流和交际能力。

理科基础模块以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生物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为核心, 并逐渐向医学科研基本方法、文献检索、电子显微镜技术等课程延伸。理科学科知识是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知识。其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全科医学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 培养学生的概括、综合、抽象、分析等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基础医学模块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遗传学等课程。该模块是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教育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临床医学模块包括临床医学导论、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外科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眼科学、口腔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急救医学、肿瘤医学、精神病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中医学等课程。该模块是课程体系的重点内容, 因为全科医生是临床医生, 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是全科医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 是全科医生得以在社区立足的“脊梁骨”。全科医生只有具备高超的疾病诊断治疗能力, 才能取得居民的信任。因此, 对于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学生来说, 临床医学课程的学时数以及教育教学质量都不能少于和低于临床医学专业。那种在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学历教育中减少临床医学课程的学时数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该课程模块的主要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丰富扎实的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疾病诊断治疗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预防医学与行为医学模块以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等课程为核心, 逐渐向健康教育学、行为医学等课程延伸。该模块是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因为疾病的预防、促进健康及健康管理等能力也是全科医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该课程模块的主要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预防为主”的基本观念, 使学生树立大卫生和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

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模块包括全科医学概论、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社区医学、社区卫生管理学等课程。该模块是全科医学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特有的内容, 也是全科医学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区别于其它医学专业包括普通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标志性模块。在该课程模块中, 全科医学概论是最主要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学习, 能够弄懂弄通什么是全科医学、什么是全科医疗和什么是全科医生, 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社区卫生实践实习及锻炼, 学生基本能够胜任全科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践表明, 通过这种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本科学历教育, 我们可以培养出适合在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的防治结合型的全科医学人才, 而这些人才又是我国目前所急用

摘要:课程体系建设是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本科学历教育的一个中心环节。本文结合全科医学方向医学生本科学历教育实践, 分析探讨了全科医学本科教育中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 构建了以六大课程模块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并浅谈了作者在全科医学方向医学生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体会, 以便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全科医学,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生,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联英, 陶立坚.医学教育全球化探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4∶16~17.

[2] 鲍勇.解析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大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全科医生[J].实用全科医学, 2004, 2 (1) ∶1~4.

[3] 杨韵菲, 张瑾.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1) ∶12~13.

[4] 林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评价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3) ∶94~96.

[5] 冯克俭, 刘星, 许树村, 等.面向21世纪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4, 25 (6) ∶59~61.

上一篇: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小事做起下一篇:PVC树脂性能对塑料加工的影响